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哲学与人生 2023统编思政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注意事项1、红色文字为填写说明,完成该课程标准编写后要把红色文字删除。
2、此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进行创新尝试,大力支持教师进行“情景式”、“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式”教学;体现课程思政。
课程标准中要明确考核方式,不同课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应当注重过程、强化动手,体现当代学生的特点。
3、修订时按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
4、课程标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检查的重要依据,请大家认真对待。
6、此格式有需要改进之处,请及时与教科研室联系。
格式说明:1、字体为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2、表格内文字为宋体、五号字。
电子版:以“课程名称+所授班级+教师姓名”发至邮箱****************。
例:“《色彩》+20级学前教育(5-8)+张三”。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一、适用专业哲学与人生适用于我校五年制高职各专业。
二、开课时间2023至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三、课程定位3.1课程性质《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人生教育。
3.2教学任务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课程培养目标4.1总体目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2具体目标4.2.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中职中专
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一、前言1、课程定位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设计思路按照中职学生思维逻辑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理论与案例实例相结合为特色,把教学活动置于职业情景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能力。
1.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在培养学生市场营销职业素质和能力过程中起着基础的和引领的作用。
2.体现发展创新。
课程设计了结合当今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理论与实例相结合。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为了充分体现项目驱动、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十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案例为载体,操作技术为核心,辅助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的就业与发展需要。
本课程建议为28学时。
四.实施建议1.教学原则(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
(2)坚持知、信、用相统一。
使学生掌握与人生成长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素养,又提高道德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0001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适用于五年制高职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人生教育。
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观点。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中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与课时四、教学基本条件(一)教师基本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工作中认真思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知识成果,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全面的人才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无私的发现奉献精神。
3、要用客观、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要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教学资源基本要求(1)教学用具。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开展教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基础课课程标准模板-(2)哲学与人生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哲学与人生》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标准制定依据《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依据《《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人生教育。
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目标三、课程设计思路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学生初中毕业实际出发,贯彻“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以适应专业学习需求为方向,在课程设计上,力求体现哲学原理的学习与人生发展结合起来,把世界观教育融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能促进《哲学与人生》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和人生境界的提高.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获得社会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实现本课程教学资源行业共享的目标。
)四、教学内容设计与学时安排五、教学实施(一)教师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工作中认真思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知识成果,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全面的人才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无私的发现奉献精神。
3、要用客观、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学生, 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要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教学条件要求(1)教学用具。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开展教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三)学习资源1、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哲学与人生》主编:王霁2、参考资料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还包括人生成长典型个案、哲学与人生问题教育专家、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等社会教学资源。
《哲学以及人生》课程标准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合用于五年制高职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人生教育。
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看法和方法,正确对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办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建立和追求崇敬理想,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亲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看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看法、方法剖析和解决人生发展中重要问题的能力,指引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踊跃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确定思想基础。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指引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踊跃研究的科学态度,形成理论联系实质、自主学习和研究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的主要教课内容与课时课单元与课题教课内容教课要求教课方法时课单元与课题教课内容 教课要求 教课方法时认识全部从实质出讲解式、启第一课发的看法和方法、发式、议论全部从实质 出发的人生选择及其作 式、合作探客观实究式、事例2看法和方法 ;人生用。
剖析人生发展际与人选择及其作用的主客观条件,正教课的方生选择确选择合适自己发法等教课展的人生道路。
方法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质出发,脚扎实地走好人活路认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 讲解式、启第二课发展。
人是物质发发式、议论展的最高产物,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式、合作探物质运究式、事例2方式,人生行动要经过踊跃行动实现动与人按照客观规律人生成功。
人生行 教课的方生行动动要按照客观规法等教课律。
既要敢于行动,方法又要擅长行动,脚扎实地走好人生之路。
课单元与课题教课内容教课要求教课方法时踊跃挖掘自我潜力,发奋图强,奋自觉能动性的看法第三课斗不只。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讲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三、具体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备注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1.1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1.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2.能认识到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2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1.能理解积极行动才能实现人生发展2.能够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1.3 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1.知道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2.领会自强不息,走好人生每一步2.用辩证 2.1 普遍联系与 1.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
(2)坚持知、信、用相统一。
使学生掌握与人生成长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素养,又提高道德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3)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制订人:张莹审核人:乔艳延安职业职业学院思政部目录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3)一、课程性质 (3)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及依据 (4)〔一〕教学内容 (4)〔二〕目标 (5)〔三〕实施建议 (5)四、课程定位 (5)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6)一、总目标 (6)二、具体目标 (6)〔一〕知识目标 (6)〔二〕能力目标 (6)〔三〕素质目标 (6)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7)一、理论课内容标准 (7)二、课程总体内容描述 (7)三、习题课实验课内容标准 (10)〔一〕习题课内容标准 (10)〔二〕实验〔训〕课内容标准 (10)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11)一、教学条件 (11)二、师资要求 (11)三、教学方法建议 (12)四、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12)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2)〔一〕网络教学资源 (12)〔二〕图书馆资源 (13)〔三〕智力资源 (13)六、评价建议及标准 (13)〔一〕评价目的 (13)〔二〕评价方式 (13)〔三〕评价标准 (14)第五部分附录 (14)一、教学案例 (14)二、参考文献 (20)《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哲学与人生》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建议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适应对象:五年制二年级学生按照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习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假设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等文件的精神,严格按照2008年教育部印发的《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制订本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哲学与人生》是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基础课课程标准模板-(2)哲学与人生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哲学与人生》课程基本情况一、课程标准制定依据《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依据《《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人生教育。
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目标三、课程设计思路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学生初中毕业实际出发,贯彻“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以适应专业学习需求为方向,在课程设计上,力求体现哲学原理的学习与人生发展结合起来,把世界观教育融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能促进《哲学与人生》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和人生境界的提高。
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获得社会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实现本课程教学资源行业共享的目标。
)四、教学内容设计与学时安排五、教学实施(一)教师要求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工作中认真思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知识成果,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全面的人才观、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无私的发现奉献精神。
3、要用客观、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学生, 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要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教学条件要求(1)教学用具。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开展教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三)学习资源1、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哲学与人生》主编:王霁2、参考资料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还包括人生成长典型个案、哲学与人生问题教育专家、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等社会教学资源.各地中职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
2024年《哲学与人生》教案(精选)
2024/2/29
1
目 录
2024/2/29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哲学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 • 人生价值与意义探讨 • 自我认知与成长策略 •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 情感管理与心理健康维护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 目标
2024/2/29
3
人际关系问题
表现为沟通障碍、冲突和孤独感。应对方法包括学习沟通技巧、建立 支持系统、寻求专业帮助等。
2024/2/29
25
保持心理健康途径和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饮食, 适度运动,良好的睡眠习惯。
应对压力
学习有效的应对压力方法,如 时间管理、放松技巧、寻求支 持等。
培养积极心态
关注积极的事物,保持乐观和 自信,培养心理韧性。
01 02
西方哲学流派
包括古希腊哲学(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世纪哲学(如经院哲 学)、近代哲学(如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等)和现代哲学(如分析哲学 、大陆哲学等)。
东方哲学流派
包括中国哲学(如儒家、道家、佛家等)、印度哲学(如瑜伽派、胜论 派等)和日本哲学(如神道、禅宗等)。
2024/2/29
03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策略
尊重他人、关注他人需求、主动沟通、建立信任 。
3
维护人际关系策略
保持联系、定期聚会、分享生活点滴、互相支持 。
2024/2/29
22
06 情感管理与心理 健康维护
2024/2/29
23
情感管理原则和方法
2024/2/29
认知重评
01
通过改变对情境的评价和解释,以更积极、理性的方式看待问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目标导航一、课标要求1.内容目标⑴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⑵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提示与建议⑴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
⑵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⑶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高考考点1.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知识梳理1.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⑴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注意以下两点: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注意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二、课程教学设计三、任务单元划分四、考核方式建立过程考核(任务考核)与期末考核(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五、实施建议(一)教材建议由于本门课程为理论课程,所需教学内容丰富,应多参考与之相关的教材,使教学内容丰富达到学生够学、够用。
(二)教学建议1.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2.教学过程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知识教授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强针对性、时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治空洞说教。
(三)师资建议应该把班主任老师、家长纳入德育课平时教育过程中。
(四)资源利用1.充分利用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
2.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和开发等社会教学资源。
引进人生成长典型个案、哲学与人生问题教育专家、先进人物好道德模范3.充分利用班会、演讲会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五)教学评价1.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从而全面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改进。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认知标准、能力运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教师评价,学生反馈。
阶段评价、过程评价、目标评价、分层次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应用观察法、描述性评语法、情境检测法、等级记分法、操行综合评定法、多主体评定、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
3.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将课堂提问、课堂表现、能力目标等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操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哲学与人生教案定稿
哲学与人生教案定稿一、课程概述1. 课程定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探索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课程目标:(1)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2)掌握哲学思考方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探讨哲学与人生的相互关系,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4)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的定义、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方法2. 哲学的历史发展: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现代哲学、中国哲学3. 哲学的主要流派: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等4.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哲学等5. 哲学思考方法: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辩证法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2.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家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贡献;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哲学思考和写作训练,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2.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定稿进行教学,每周2课时;3. 教学评价: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课程论文等相结合。
五、课程资源1. 教材:推荐《哲学与人生》等相关教材;2. 参考书目: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哲学著作和论文,以拓展视野;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哲学讲座、文章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3.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哲学的魅力,提高哲学素养。
4. 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人生境界。
哲学人生教学方案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三、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每周2学时。
教学时间32学时,复习考试2学时。
四、课程学分要求:2学分。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六、教学组织与实施(一)教学方法有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对性地开展哲学与人生的教学。
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通过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合作探究式、讨论式、演讲辩论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客观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人生实际出发,通过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二)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
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学习成果鉴定、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收获和进步的总结、学生之间的互评等方式。
评价教师的教,包括听取学生反映、教师自我反思、征求其他教师意见、教学督导评价等方式。
学生“学”的评价,采取认知评价、情感信念评价、行为表现评价。
教师“教”的评价,包括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过程的驾驭,以及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01
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 不逃避、不抱怨。
02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途径,主动寻求帮 助和支持。
03
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调 节,保持自信和乐观的 态度。
04
从挫折和困难中汲取经 验和教训,不断成长和 进步。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哲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历程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 生活情趣。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人生中的 各种现象和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与选用
教材分析:本课程选用中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哲学与人 生》(高等教育出版社),该教材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结合中职学 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 用性。
学会提问和质疑
不盲目接受他人观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 问题并寻求答案。
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尝试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运用多种思维方 式进行分析。
勇于尝试和创新实践
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 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06
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
情感教育目标及实施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 观和道德观,形成健 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情 感品质。
近代哲学
强调理性、科学和经验,对传统观念进行批判和反思。代 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等。
中世纪哲学
以基督教神学为主导,探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灵魂不朽 等问题。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现代哲学
包括分析哲学、大陆哲学等,关注语言、意义、存在等问 题,对现代科学和社会进行反思。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等。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哲学与人生【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各个专业【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德育必修课,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依据是教育部编写的《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教材蓝本为教育部统编《哲学与人生》教材。
课程设计遵循德育课教学“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
本课标具体设计思路是不改变教材原有的框架和内容,主要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解决教学组织形式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基本观点;理解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矛盾、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人生发展的哪个要作用。
●了解实践和认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理性思维、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以及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和个人的社会责任等人生问题。
●了解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以及社会进步对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理解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在劳动奉献和自身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能力目标●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用于行动、干预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解决好现阶段人生发展中遇到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
生发展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以和“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的观点和方法,以及人生选择及其作用。
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人生选择及其作用,并分析人生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和案例教学等。
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中,第五课讲述了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的关系,第六课讲述了矛盾观点与人生发展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
发展中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同时,教学方法也包括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和案例教学等。
总的来说,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养成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研究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和价值观,积极探索
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和方式。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讨
论式、案例教学的方
法等教学方法。
单元与课题
第三单元:实践与认
识的统一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
体验成功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介绍辩证唯物论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强调实践出真知,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同时,学生需要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在知识研究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精
神,提高创新能力。
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并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方式。
教学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行统一观和现象本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人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