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培训内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担保培训内容

第一章担保的概念、性质及作用

国际上担保机构已有70年的历史,国内担保业真正发展于1993年。

担保即保证,不同于生产性、商业性企业,也不完全同于其他金融机构,担保经营的是信用资产。合格的担保机构决策者应是“通晓”多个行业运行规律的全面型人才,按照资金来源方式的不同,信用担保机构分为政策性担保、互助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第二章信用担保产品种类

第三章信用担保风险管理

一、信用担保风险的特点:

1、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所担保企业残缺不全,且保费收益一般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

50%;2、风险控制的被动性。担保债权从属于主债权,具有依附性。出险后,主债权先受偿,担保债权后受偿。3、风险的难于转嫁性。与大型企业比,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另外,受保的中小企业提供的反担保物往往不足,存在较大的信用担保风险敞口,实际上,信用担保产品成为承担风险最终产品。4、风险表现形式多样,债务人的经营风险往往是引起信用担保风险的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债务人不愿意偿还债务形成的代偿风险。

二、信用担保风险的来源:

1、客户的违约风险

2、反担保风险主要来自保证反担保、抵押反担保、质押反担保等第三方的风

险。抵押设置不合理,未能按有效法律程序登记公示,或抵押物严重贬值,

给担保机构造成损失。

3、担保机构的内部风险

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内部控制制度、操作规程及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等方面的不完善,都可能引起担保风险。

4、来源于外部经营环境风险,主要是政治环境及经济环境影响。

三、信用担保风险的分类:

按照风险表现形式不同分为:

1、信用风险,又称代偿风险,是担保业务的主要风险。

2、经营性风险,如从业人员对担保业务不熟或经验不足,造成操作不当,或对担保客户判断不准,调查失误,担保条件把握不严,或违规操作造成风险。

3、流动性风险。

按照风险的可控程度分:

5、系统性风险,指担保机构外部带来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利率

风险。

6、非系统性风险,内部各方面带来的影响。

四、信用担保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各业务环节、操作流程将风险理念贯穿始终,担保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管理互为经纬,进行业务、组织、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全新设计与流程再造,建立起适应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内部控制机制、组织设计、文化理念与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以担保客户的满意度和风险管理水平为质量指标,把持续质量改进的循环过程应用到信用担保风险管理中,使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融为一体。全面风险管理包含以下内容:

1、全面风险管理是全过程管理。风险流程管理包括风险预防、风险识别、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处理、风险补偿、风险绩效评价等环节。

2、全面风险管理需要全体员工参与。如果把单笔担保业务视为一个产品,那么受理、调查、评审、决策、签约及保后管理等就是具体的生产过程,在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各种质量标准,并设置检验的工序,严格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五、信用担保风险预防机制

信用担保机构的内部控制是指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动态过程和机制,是风险预防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内部控制原则

1、操作环节的独立性。各部门岗位职责适当分离,权责相互制衡,是内部控制独立性的基本要求。

2、风险防范的审慎性。要充分考虑到业务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设立适当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步骤来避免和减少风险。

3、覆盖范围的全面性。

4、建章立制的及时性。

5、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均衡性。

(二)内部控制制度

1、项目经理第一责任人制

2、审、保、偿分离制度

直接办理担保业务的部门与项目评审部门分开,建立横向制衡的约束机制。

3、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审决策机制

4、分级授权决策制度

5、保后跟踪制度

6、债务追偿制度

7、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8、内部稽核制度

9、担保项目风险分类评价制度

可借鉴商业银行贷款分类的做法

六、担保风险识别(要求)

1、事前充分调查原则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3、以现金流量分析为风险评价的重要标准:重视现金流量分析;立足于全面调查分析客户经营收入的真实性,科学把握现金流。

七、信用风险评价主要内容

1、财务评价:资本规模与实力;资产状况;负债;收益

2、技术风险评价:技术来源;技术研发能力与发展潜力;科研支持条件;技术的市场优势;处于创业期的企业。

3、企业经营与市场风险评价分析:市场需求状况;产品状况分析;销售预测;产品生产能力分析。

4、企业管理风险评价:股权结构平均化;股权性资本存在虚注、虚置问题;决策过程简单、轻率和冲动;执行过程随意性大。

5、企业经营者风险评价

6、综合评审结论

八、信用担保风险分散与转移

1、信用担保风险分散(业务品种和行业分散化,担保期限分散化,担保额度分散化)

2、反担保措施(反担保物选择应以容易评估、容易变现为原则;债务人利益可触动原则;

反担保措施的设计应以分析客户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为前期)

3、银、保风险共担机制

九、风险评价指标

1、信用担保风险集中度(主要为担保的行业集中度与客户集中度)

2、担保代偿率(=已代偿金额,应解除保证责任的担保额)

3、担保损失率

4、代偿回收率

5、代偿支付保障率(=现金+现金等价物,预计代偿额)

6、担保放大倍数

第四章信用担保过程管理

一、信用担保管理内容

1、项目操作的过程管理:包括项目受理制度;项目调查制度;项目审批制度;审、保、偿分离制度;保后跟踪制度;追偿、保全制度;内部稽核制度;担保档案管理制度等。

2、担保机构计划管理

二、过程管理的重要风险控制点

1、保前过程控制:重点在于项目调研、项目审批和法律法务操作三方面。

2、保后跟踪及还款前的过程控制。

三、项目受理

1、项目受理条件:具备一定的还款来源;有较强的信用意识,具有还款意愿;能提供一定的反担保措施。

2、项目初审:主要考察企业的基本面和反担保情况(根据初审选择受理或放弃的结论)

3、项目材料的准备(初审通过后)

四、尽职调查与担保方案设计

(一)尽职调查的标准化规程

1、非财务因素调查

1.1基本情况

1.2企业管理

1.3产品及技术状况

1.4行业及市场情况

1.5产品制造

1.6企业自信状况

2、财务因素调查

2.1资产及负债、所有者权益核实

2.2销售收入、利润核实

(二)企业基本面分析与评价

1、定量分析

1.1定量部分主要指标:偿债能力测定50分;经营能力测定35分;成长能力测定15分1.2财务指标分析(即定量分析指标)

1.3现金流分析

2、定性分析:综合调研信息对企业技术状况、经营管理状况、产品状况、资信状况、管理层素质做相应分析。

3、综合评价

五、保后跟踪

(一)保后跟踪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