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性格分析.doc
文学考研屈原人格特点
![文学考研屈原人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322d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6.png)
文学考研屈原人格特点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人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屈原具有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楚国,为了国家的安宁和繁荣,不惜放弃官位,以身殉国。
在他的诗作中,表达了对楚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他作为一个爱国者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
屈原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他在《离骚》一诗中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现象的痛心疾首,对人们道德沦丧的深切忧虑。
他呼吁人们要恪守道德,追求真理,关心民生,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许多道德教诲和人生哲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文化人的人格特点。
屈原还具有深沉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文情怀。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他关注人类的痛苦和苦难,思考人类的存在意义和生命价值。
在《天问》一诗中,他提出了“天地之大,人独不得而知之”的哲学问题,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追求和对人类智慧的赞叹。
他的思想深邃而博大,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思想家和人文主义者的人格特点。
屈原还具有坚定的个性和不屈的精神。
他在遭受政治迫害和流放的时候,没有屈服于权势的压迫,而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他在《离骚》一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权威的怀疑和对自由的崇尚,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独立思考者和反抗者的人格特点。
总的来说,屈原是一个具有坚定爱国情怀、崇高道德情操、深沉思想和不屈精神的人物。
他的人格特点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情感和体验,更表达了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关切和思考,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浅谈屈原人格
![浅谈屈原人格](https://img.taocdn.com/s3/m/e54adfc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78.png)
浅谈屈原人格中国文化历史上甚至是世界文化历史上有一个说不尽的人物,那就是屈原。
从古至今,屈原一直为人民赞赏着,议论着。
他的坚贞不屈的人格,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在漫漫修远路上不停地上下求索。
他对于中国人的思想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在传统文化开始没落的当代也不曾褪色过多少。
“屈原,名平,字原,楚国贵族,归州人。
做过左徒、三闾大夫。
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1)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对内张举贤授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曾谏请楚怀王杀张仪,又劝谏怀王不要往秦国和秦王相会,都没有被采纳。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据初步考证,屈原作品共计23篇,有《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
屈原对后世影响很大,他那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受到历代文人士子的认同。
拜读他的作品,让人感触最深的,无疑是他的忠君爱国人格。
实际上,屈原的爱国主义可以说是一种浓烈的恋乡情节。
因为在战国时期,周王朝大统一思想的影响还在,“天下一家”、“楚才晋用”(2)并不少见。
在当时爱国思想其实际上就是宗族情节、恋乡情节。
他的恋乡情节之所以被推崇为爱国主义,主要是后人出于当时的时代需要,而将其与爱国联系在一起(如朱熹热赞屈原的忠君爱国目的就是鼓励当时的文人为祖国兴亡而奋斗),从而成为千古绝唱的爱国主义精神,并随着时代的推移,渐渐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之中,影响到汉民族的生存和思想方式。
屈原的人格内涵的核心在于其独立意识,追求一种独立人格,不屈辱于权贵,不妥协于权势,坚持自己的追求与信念至死不渝,勇于以个人的力量来对抗整个世界。
虽然他的人格对于后人来说并不具备实践行,也是后人所无法模仿的,但其符合民族的共同性,也是人们一直在理想上所要追求的,其长久地激励意义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文人都无法与之媲美的。
屈原生为贵族,自称为“高阳之苗裔”即古代大帝高阳氏的后裔,早期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后因糟奸人谗言而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
浅析屈原的人格美
![浅析屈原的人格美](https://img.taocdn.com/s3/m/54b7755f3b3567ec112d8a04.png)
浅析屈原的人格美摘要: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爱国主义诗人、政治家。
他的人格美为世代所传唱,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通过他流传下来的不朽诗篇,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政治生涯,还有古今中外人们对屈原的敬仰,可以体味屈原光辉峻洁的人格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屈原;人格;独立不迁;爱国主义引言两千多年来,屈原研究及楚辞学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热点,屈原的作品和屈原的人格,尤其是他那种峻洁纯美,独立不迁,归结到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人格和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的国度中产生影响和意义是广泛深远的。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世界综合国力大比拼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提倡屈原这种峻洁纯美的人格和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本文试图从屈原的作品、生平和其在历史上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屈原的人格美。
一、通过屈原的诗篇展现屈原的人格美。
屈原遗留于世的作品不多,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可以确定为屈原的作品总共就有23篇,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他创立了“楚辞”,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辨骚》),他还开创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
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歌德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
”(《歌德谈话录》),屈原就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和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受到广泛推崇。
在2010 年3月14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与采访中国2010年“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一开场,总理即以屈原《离骚》里的名句明志:“‘亦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
”(人民网)可见屈原的思想流传之深远。
1、《橘颂》追求的内外美统一、独立不迁的品格今天,怀着敬仰之情品读了屈原早期作品《橘颂》,文章里体现作者追求的那种光辉峻洁、独立不迁的品质,更激起我对这位传世伟人的崇敬和缅怀。
屈原人物形象
![屈原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6b97d4fb4693daef5ef73d40.png)
屈原人物形象分析
恩施一中胡家寨2012年9月QQ:307078071
人物分析:
《屈原列传》屈原
在楚怀王重用时,他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两次遭谗被疏远时,他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在楚国兵挫地削,楚王身死人手时,他没有苟且偷生,而是自投汨罗,以身殉国。
屈原在君王昏聩朝廷腐败时,没有像庄子那样消极避世,归隐山林;在不受楚王重用时,没有像苏秦、张仪那样巧舌如簧,四处游说;
在亡国破家后,没有另择明主,委曲求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他一生忧国忧民济世情怀的真实写照。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他一生爱憎分明高洁品质的完美体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他一生为自己美政理想矢志不渝的内心表白。
人物概括:
屈原是一位内外兼修、爱憎分明、忠君爱国、有远见卓识但不被君王信任重用的伟大悲情政治家和浪漫主义诗人。
人物对联:
悲矣,靳尚短怀王黜襄王放竟九死不悔舍生取义!
美兮,离骚赋湘君歌山鬼恋皆一唱三叹怀瑾握瑜!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的人格特质
![屈原的人格特质](https://img.taocdn.com/s3/m/10e847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c.png)
屈原的人格特质有:
•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眷恋故土。
屈原终其一生都在为振兴楚国并进而为统一天下而奋斗。
•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揭露社会矛盾,坚持斗争,永不妥协。
屈原持守自己的“清白”、“端直”,苏世独立。
他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对“美政”的追求;对思想修养的态度,和政治理想是一致的。
•对传统观念大胆怀疑和勇于批判的精神。
对唯心主义“天命观”
的怀疑与批判。
对古代神话传说与历史记载的怀疑与批判。
•独而不群。
这四个字出自屈原的《橘颂》,意思是“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在屈赋中处处体现。
屈原课文人物形象分析
![屈原课文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59a51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f.png)
屈原课文人物形象分析
《屈原》是屈原的传记性散文。
叙述了屈原当年在桂林、山水之间受到责难和鄙视,无法顺从自己的本心,从而被告上了陆游的命运。
为了拯救国家,他踏上了沉船的归途。
通过《屈原》,我们可以看到屈原的形象——一位果敢的、热心的、坚强的英雄人物。
他在沉郁的岁月背后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处在混乱之中,他既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也毫不妥协自己的定意。
他敢于对抗,勇敢地走到最后一步,在茫茫大海中放弃身体,为民族作出了贡献。
屈原充满热情,他拥有强烈的感情。
他的热爱和敬畏君王的心都非常强烈,当他在陆舟中面对考验时,他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使命,以自己的生命忠诚于国家。
此外,屈原的智慧也值得推崇。
他对国之大谋有着清晰的见解,知道自己的责任,并不畏惧面对灾难。
面对强大的守门人,他想出了使用船舷发射箭来杀死它的方法,以此脱离胜利。
而当他在无尽的沧桑中失去信心时,他拿出十二遗言,勇敢而又坚定地走到了最后一步,用坚定不移的价值观来发出最后的人生宣言。
总之,屈原是一位非凡、坚韧、智慧的人物,他通过勇敢无畏的行动,坚定不移的担当和智慧的思想,为中国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永远是激励我们的榜样,提醒我们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以《离骚》为蓝本的屈原人格形象分析
![以《离骚》为蓝本的屈原人格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86300a55270722192ef7a4.png)
以《离骚》为蓝本的屈原人格形象分析以《离骚》为蓝本的屈原人格形象分析林苹近半个世纪,屈原被文学研究家冠以"伟大的爱国诗人,有着宏伟的抱负"[1];史家也不例外:(屈原的作品)"充分表现出诗人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2],语中之义依然是"爱国诗人"的意思。
贵族诗人屈原因在(离骚》中慨叹"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以下引文除注明诗题外,均引自《离骚))表达想去国出走的无奈,"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屈原还是决心留在国内,并因跳江自尽而赢得了"伟大的爱国诗人"的盛名,说来有点悲怆。
然而,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家却并不这么认为。
著名作家、评论家、文学史教授郑振铎给出的屈原'头衔'是:"古代第一个有主名的大诗人。
"并认为屈原的最大特色在于:"大胆地倾怀地诉说出自己郁抑的情绪;从来没有人曾那么样的婉曲人微,那么样的又直挚、又美丽地倾诉过。
"[3]根据屈原所处的时代环境,应当说给屈原冠以"伟大的爱国诗人"的评价未必妥切。
最基本的事实是:"春秋无义战"(孔子语),屈原生活的战国时代更是"率兽而食人,'(孟子语)的疯狂年代。
如果说楚国的屈原主张"联齐抗秦"是爱国,那么同时的秦惠王要"散齐楚之纵而分攻之"当然也是爱国。
重新审视两千三百年前、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有"主名"并可指实其作品的天才诗人的巨构-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诗作,我认为屈原是以其诗化的人格形象,为中华民族树起了人格高标,并成为鲁迅所期许的有着坚直"民族脊梁"的第一节脊髓骨。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其"人生哲学"的长篇抒情诗。
屈原的人格力与魄力
![屈原的人格力与魄力](https://img.taocdn.com/s3/m/380e53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5.png)
屈原的人格力与魄力屈原,古代中国文化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人格力和魄力影响着许多后来的人。
他才华横溢,思想独立,也是一位具有坚定信仰和高尚道德的人。
本文将从他的背景、思想和作品等方面来探讨屈原的人格力与魄力。
屈原出生于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在楚国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天赋聪颖,但并不满足于现实的生活。
他不仅学习了古代经典的诗词文化,还涉猎了音律、政治和军事等领域的知识。
这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然而,屈原并不仅仅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他更是一个充满魄力的政治家。
他在政治上积极参与了楚国的事务,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为楚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屈原的思想独立,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
他提出了“君臣之义,上下之礼,父子之行”等伦理道德观,并十分重视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
他关心下层阶级的生活和命运,提出了“学富五车之家,非好学之谓也”等标志性的名言,强调人的修养和品德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屈原对于礼义道德的追求和崇尚使得他具有了卓越的人格力和魄力。
屈原的作品也是他人格力与魄力的体现。
他的代表作《离骚》表达了他对楚国境遇的痛苦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他以华丽的辞章和激情澎湃的情感,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切,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
屈原还创作了许多其他的诗歌和文章,如《天问》、《九歌》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卓越的创作才能。
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更展现了他勇于面对困难和持续奋斗的魄力。
屈原的人格力和魄力不仅来自于他对于文化和理想的追求,也源于他对于困境和逆境的勇敢面对。
他曾在政治上遭受排挤和失宠,甚至被贬职流放。
然而,他从未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他选择了以行动和文学艺术来表达自己的理念,用诗歌为自己和社会发声。
这种坚持和勇气使他成为了楚国文化史上的瑰宝,也为后世树立起了一个楷模。
总结起来,屈原的人格力与魄力体现在他全面的人才素养、思想独立、作品创作和不畏艰险的品质上。
端午节屈原的人物形象分析
![端午节屈原的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e2b96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5.png)
端午节屈原的人物形象分析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而在端午节的传说中,屈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屈原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形象在端午节的传统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屈原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屈原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的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他是一个非常重视国家利益和民族命运的人。
屈原曾担任过楚国重要的官职,但当他看到楚国逐渐衰落并被强大的秦国侵略时,他选择了自杀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屈原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在端午节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选择投江自尽的行为,被视为是为了保护国家而做出的牺牲。
其次,屈原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渊博知识的人物。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文学才华卓越,对中国古代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屈原的诗歌作品《离骚》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深邃的思想触动了无数读者。
在端午节的故事中,屈原的才情和知识也得到了体现,他以诗歌的方式表达对国家的关切和忧虑。
此外,屈原是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
在传统的端午节故事中,屈原的自杀被视为是一个悲剧的结局。
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命运。
屈原的悲剧性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也体现了整个国家的悲剧。
端午节作为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也传达了对这个悲剧故事的悼念和追思。
最后,屈原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人物。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国家分裂的时代。
屈原不仅仅是一个受到影响的个体,更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他的形象和故事也成为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符号之一。
总之,屈原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的人物,他的形象在端午节的传统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渊博知识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
同时,他的人物形象也具有悲剧色彩和时代性的特点,成为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在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通过纪念屈原,也在缅怀那个悲壮的时代。
历史剧《屈原》中爱国诗人屈原形象
![历史剧《屈原》中爱国诗人屈原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06dd29f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7.png)
历史剧《屈原》中爱国诗人屈原形象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塑造了战国时代楚国的政治家爱国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
1、他的性格特征是热爱祖国人民、坚贞不屈、勇于和种种危害国家的邪恶势力作斗争及诗人的气质。
2、屈原的政治主张是面对强秦的侵略,联齐以抗秦。
为此,遭到了南后的迫害,南后以“糜乱宫廷”的罪名使他罢官。
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屈原不是为个人荣辱,而是为国家的前途忧虑。
他愤怒痛斥张仪。
屈原的斗争使南后老羞成怒,进行更大的迫害,把屈原关在庙中,并阴谋毒死他。
3、屈原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像火山岩浆。
写出了震撼人心的“雷电颂”,“雷电颂”是对黑暗势力的愤怒诅咒,是对毁灭黑暗势力的光明与力的歌颂。
表现了屈原崇高的内心世界:痛恨黑暗、追求光明,不屈的斗争精神和诗人的气质。
结尾屈原随卫士到汉北人民中间去,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屈原列传》人物浅析
![《屈原列传》人物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6041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f.png)
《屈原列传》人物浅析《屈原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传记,记载了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的一生。
作为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个忠臣爱国的形象。
本文将对《屈原列传》中的人物进行浅析,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命运轨迹及其与屈原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主角屈原,他是楚国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被誉为“中国的国父”和“中国的诗神”。
屈原出身贵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早年游学于当时的名士之门,深得经典之道。
他深谙兵法政治,对楚国的国家兴衰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又是一位文学家,以《离骚》、《天问》等名篇享誉后世。
由于政治斗争和嫉妒心理,屈原最终被贬谪至汨罗江,遭遇了悲惨的结局。
屈原的性格特点是坚韧不拔、忠诚耿直。
在楚国国内外政治斗争中,屈原临危不惧,忠于国家忠于正义,对周围的时局有清醒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
即使在身处囹圄的绝境,他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屈不挠地写下了《离骚》等感怀国家兴亡的佳作。
屈原是一位具有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的人物。
接下来是屈原的恩师伍子胥,他是楚国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屈原的恩师。
伍子胥一生忠于楚国,曾多次力主反对秦国,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种种政治原因,伍子胥最终被楚国君王所弃,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在《屈原列传》中,伍子胥和屈原一样,都是忠臣爱国的代表。
他们之间有着师生之谊,共同承受了国家的苦难和不公。
伍子胥的性格特点是忠诚坚毅、无私无畏。
他为楚国付出了一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命运,可见其忠诚和无私之心。
他对屈原也是十分器重,多次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屈原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所成就。
伍子胥是一个具有高尚品格和忠义之心的人物。
还有楚国的君王莊王,他是屈原的政治对手,也是因为他的政治决策,导致了屈原的悲惨遭遇。
莊王是一个典型的昏君,他沉迷于声色、懒散奢华,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最终导致了楚国的灭亡。
在《屈原列传》中,莊王是一个贪图享乐、愚昧懦弱的形象,他对屈原的贬谪和绝望毫不关心,只顾自己的私欲和享乐。
屈原课文中屈原的人物形象
![屈原课文中屈原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7f25493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6.png)
屈原课文中屈原的人物形象一、屈原人物形象之性格特点屈原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那可是相当丰富饱满的。
他首先是一个特别爱国的人,就像我们现在特别爱自己的家乡一样。
他满心满眼都是楚国,楚国就是他的一切。
他想要楚国变得更好,一直为楚国的发展出谋划策,可那些个权贵们却不把他当回事儿,还排挤他。
这就像你在一个团队里,有好多好多好的想法,可就是没人听你的,多让人沮丧啊。
他还特别正直。
在那个充满阴谋诡计、尔虞我诈的官场里,他就像一股清流。
他不会去讨好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哪怕这样做会让他的日子好过一点。
他就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哪怕被打压,也绝不低头。
这就好比在学校里,有一些同学为了讨老师欢心,就会做一些不太诚实的事情,但是屈原可不会这样,他就是要做真实的自己。
而且啊,他还很有才华。
他写的那些诗啊,那可都是超级厉害的。
他能把自己的情感、自己对楚国的热爱、对未来的担忧,都通过那些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
就像我们现在有一些文艺青年,他们也能通过写文章、写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是屈原可是鼻祖级别的呢。
二、屈原人物形象之外貌与身份从课文里我们也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屈原的外貌可能也是那种很有气质的。
毕竟他是一个贵族出身的人,身份高贵着呢。
他穿着那种很有特色的服饰,整个人看起来就是很有风度。
他的身份也决定了他有更多的责任感,他觉得自己必须要为楚国做点什么。
这就好比那些出生在富贵家庭的孩子,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担当,要为家族的荣誉努力。
屈原也是这样,他背负着楚国的命运,想要带着楚国走向辉煌。
三、屈原人物形象之情感世界屈原的情感那是相当复杂的。
他有对楚国的热爱,这是一种深深的眷恋,就像孩子对母亲的爱一样。
他也有对那些奸佞小人的愤怒,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要破坏楚国的美好。
他还有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他想做很多事情,可是现实却一次次地打击他。
他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挣扎的人,找不到出路。
他的这些情感都通过他的诗歌表现出来,让我们读起来的时候,都能感同身受,好像我们自己也经历了他的那些痛苦和无奈一样。
《屈原列传》人物浅析
![《屈原列传》人物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7bfe3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8.png)
《屈原列传》人物浅析《屈原列传》是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传记,主要记载了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的生平事迹。
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屈原在史记中的形象、性格特点、成就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
一、形象成就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字“云中”,号“渌水”,南阳(今湖北省南漳县)人,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和诗人。
他出生于一个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深受家庭教育的熏陶。
屈原年轻时聪明好学,广泛涉猎各种文化知识,深谙经史子集,尤其精通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他曾经任楚国的文官,为楚宣王的左徒,担任过宰相之职,是楚国政治的重要决策者和参与者。
屈原以其爱国的情怀和政治才能而闻名于世。
他在位期间,通过政治改革和军事建设,提高了楚国的国力,加强了楚国对外的霸权地位,为楚国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屈原还是一位文学家和诗人,他的《离骚》、《天问》、《渌水》等诗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性格特点在《屈原列传》中,屈原的形象主要表现在他的爱国热情、政治才能、文学才华和激进的性格特点。
屈原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人。
他心系楚国的命运和民众的疾苦,不惜倾尽自己的力量为楚国的强大和繁荣而努力奋斗。
他不仅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楚国国力增强的政治建议,还亲自参与了楚国的政治决策和军事行动,充分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政治抱负。
屈原是一个具有卓越政治才能的人。
他在楚国政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曾经担任过楚国的宰相,为国家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他的政治才能不仅表现在他对国家政务的熟悉和处理得当,还表现在他对政治形势的敏锐洞察和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清晰思考。
这种政治才能使他在楚国政坛上备受重视,并为楚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屈原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才华的人。
他的诗篇《离骚》等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表达形式,深受后人的喜爱。
《屈原列传》人物浅析
![《屈原列传》人物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506ac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f.png)
《屈原列传》人物浅析《屈原列传》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一篇,主要记载了楚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
屈原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诗歌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屈原列传》中的人物进行浅析,探索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历史意义。
屈原:楚国大夫,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领袖人物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屈原在《屈原列传》中的形象是一个忠诚于国家、热爱民族的人物。
他在楚国历任重要职务,曾多次建议国君对外交政策和内部管理进行改革,代表了一种坚定的爱国情怀和政治抱负。
他的诗歌充满了激昂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被誉为爱国诗人。
屈原还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作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婉约抒情的语言著称。
在《离骚》中,屈原营造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表达了对理想国家的向往和对个人遭遇的悲叹,同时也揭示了他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屈原的诗歌以其精湛的艺术和深刻的内涵,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
《屈原列传》中还记载了屈原在政治上的不幸遭遇。
他多次被贵族排挤,最终在楚怀王的谗言下被流放,这一段经历体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屈原为了保卫国家利益和保全民族尊严,不畏权贵的迫害,以身殉国,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忠臣义士的形象。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屈原是一个传奇的人物。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更是一位为国家和民族利益不顾一切的政治家和忠臣。
他的形象历久不衰,对后世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怀王:楚国国君,屈原的上司。
在《屈原列传》中的形象是一个谋略高明、善于权谋的君主。
楚怀王在位期间,秉持着强大的政治野心和军事胆量,使得楚国一度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他在对外征战和对内政治施政上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
楚怀王在《屈原列传》中也展现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他对屈原的猜忌和排挤,最终导致了屈原的流放和悲惨遭遇。
这一段故事揭示了楚怀王的私欲和独裁本性,表明了封建君主统治下忠良的遭遇。
离骚中屈原的人物形象
![离骚中屈原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9944c42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c.png)
离骚中屈原的人物形象《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诗歌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它的作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人物形象深刻、丰富,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
本文将从屈原的生平、性格、思想、风格等方面,对他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探讨。
一、屈原的生平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夫,他的生平经历非常传奇。
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自幼聪明好学,深受家庭和师长的爱戴。
他曾经参加过楚国的政治和军事活动,担任过楚国的官职。
但是,由于他的忠诚和正直,他在官场上遭到了很多敌对势力的排挤和打压。
最终,他被迫离开了官场,开始了漂泊流浪的生活。
在流浪的岁月中,屈原对社会和政治的现实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危机,他开始了他的爱国之路。
他写下了《离骚》这部伟大的诗歌作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和对人民的关怀之情。
但是,由于他的言行和思想触犯了当时的统治者,他最终遭到了流放和牺牲。
二、屈原的性格屈原的性格特点是坚强、忠诚、正直和独立。
他在官场上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屈不挠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他对祖国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责任心,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己任。
他有着极高的文化修养和才华,能够自如地驾驭文学和政治两个领域。
他的思想开放、求实、进取,不断探索和创新,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
三、屈原的思想屈原的思想是崇尚人民、弘扬爱国、民主、自由和进步的思想。
他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
他反对封建主义、贵族主义和专制主义,主张民主、自由和平等。
他认为文化是国家和人民的精神支柱,文化的发展是国家和人民发展的重要保障。
他的思想为中国古代的民主、自由、进步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屈原的风格屈原的诗歌风格是雄浑、豪放、激昂、深沉、富有感情和音乐性。
他的诗歌充满了民族和人民的热情和力量,表达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爱。
《屈原》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屈原》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d9a86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2.png)
《屈原》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屈原》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作为史剧家,郭沫若在抗日战争中后期情思异乎寻常的奔涌,借着当时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自由与专制、爱国与卖国、统一与分裂、进步与倒退大激战的巨澜,他构筑了名垂青史的六大作为史剧家,郭沫若在抗日战争中后期情思异乎寻常的奔涌,借着当时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自由与专制、爱国与卖国、统一与分裂、进步与倒退大激战的巨澜,他构筑了名垂青史的六大历史悲剧。
屈原形象
![屈原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f3a56214844769eae009ed8a.png)
主人公形象分析与评价《离骚》中,诗人的形象光辉灿烂,有着气魄雄伟,血肉丰满,感情充沛的性格。
他的理想高远,决心引导祖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是昏庸的君王,贪婪的党人,使他思想上产生了矛盾和斗争,曾经犹豫动摇过,可是他不忍坐视“民生之多艰”更不愿“竞周容以为度”,于是他又振作精神,为“美政”而奋起斗争。
他是一位有着远大政治理想,热爱祖国,同情人民,有着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的伟大诗人。
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
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受到高度评价。
虽然他的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背离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同时也要看到,屈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
他并不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奴仆,而是以君主从而也是国家的引路人自居。
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有坚定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宁死不渝。
这就在忠君爱国的公认道德前提下,保存了独立思考、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
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
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
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
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成功了。
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
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
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从《离骚》看屈原的人格
![从《离骚》看屈原的人格](https://img.taocdn.com/s3/m/538565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a.png)
从《离骚》看屈原的人格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爱国者,他的代表作《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在《离骚》中,屈原表现出了他独特的人格特点,包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道德规范的坚守。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屈原的人格。
一、爱国主义精神屈原是一位热爱祖国的爱国者,他在《离骚》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他的诗歌中,他对祖国的繁荣和安定充满了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对祖国的危难和衰落感到深深的忧虑和悲痛。
他在诗中写道:“江汉曲,已复行路难。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如霜。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忧虑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
他希望祖国能够重新振兴,恢复昔日的辉煌。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表现在他的诗歌中,也体现在他的政治活动中。
他曾经担任楚国的官员,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还曾经向君王建议,要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保卫国家的安全。
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他为祖国的利益奋斗终身,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二、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屈原在《离骚》中表现出了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而这种价值和使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社会和人类的进步。
他在诗中写道:“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价值的理解。
他认为自己的使命是为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
屈原的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认识,更是一种实践上的体现。
他在政治活动中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为个人的私利而妥协和放弃。
他的这种坚持和认识,不仅使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和典范。
三、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屈原在《离骚》中表现出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享乐和快乐,更是为了追求真理和美好的事物。
他在诗中写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性格分析
性格决定成败,决定命运。
屈原的性格自然也决定着他的政治命运。
《离骚》是屈原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表达了他的美政理想,也显示了他的性格特征,突出了他的崇高人格,也演示了他的政治悲剧。
《离骚》是屈原悲剧命运的逐步展现,深刻显示了屈原的悲剧灵魂。
他赋予其文,其文彰显其人。
屈原将痛苦倾注于笔端,通过悲愤之笔,塑造了一位高贵正直、执着理想、好修为常、披香戴芳、餐英饮露、眷恋君主、心忧生民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之情。
但就是这个道德品质近乎完美、堪称中国社会人格美最高象征的美政家,为什么会满载着自己的激情与梦想一步步踏上了以死明志的殉道之路呢?从《离骚》中,我们可以看到,屈原以自身无法克服的孤傲、偏执性格极尽煎熬地活在坚守理想与屈从世俗、远方求仕与留恋故土、苟且偷安与从彭咸所居的冲突与矛盾中,他的性格特质与心理价值取向使他在这种矛盾中难以调和,也成为他在政治上壮志难酬的性格成因。
屈原的性格特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强烈关注自我,表现出天生的优越感、极度的自尊感、近乎神化的自信感和高度的完美感,常常沉浸在过度的自我肯定、赞美和陶醉中,并由此衍生出了一种孤芳自赏、舍我其谁、独一无二的心理价值取向。
因而在自身的政治实践中,屈原既不能正确地把握自我,也不能恰当地合宜于世。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行为自负,没有政治同盟
从《离骚》可见,在性格上,屈原自视甚高。
他对自己高贵的出身和贵族的血统相当重视与自负。
他认定了自己的不凡,在生命之初就进行了隆重与完美的渲染。
他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肮脏败坏,唯有自己清白而忠诚、高洁而忠烈,除自己之外,其他人仿佛都是世俗庸人、恶草污秽,不仅不能与之同盟反而似乎都在和自己对立。
诚然,在楚国政坛确实存在着像令尹子兰、靳尚那样的奸佞之臣,但又何尝没有与屈原立场相同的有识之士!
“唯我独醒”的孤傲个性使他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容纳他人,这是他性格的弱点,也是他政治上难有建树的原因之一。
二、性格偏执,缺乏灵活变通
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不仅要有知识、文化、道德等方面的修养,更要具有准确的判断力、敏锐的洞察力、强大的驾驭全局能力和圆熟的处事能力。
这也是所谓的政治斡旋能力。
高超的政治斡旋能力重在一个“变”字,“变”既“变通”,是一种灵活的政治策略。
然而,高超的政治斡旋能力恰恰又是屈原身上所不具备的。
在他身上,更多的是刚烈深沉的情怀、宁溘死亦不屈的傲岸品格和浪漫飘逸的诗人气质。
但这些却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不是政治家所必备的重要素质。
而且当浓厚的文学家特质与上述论断中屈原孤傲的性格相结合时,就衍生出了一种孤高和寡,直白强悍,不思巧妙转换、灵活变通的偏执性格。
这种偏执的性格在潜移默化中成了屈原政治生涯中的重大羁绊,让一种椎心泣血的生命体验摧残着他的内心,直至最
后断送了他的政治生命。
通过以上的分析,孤傲、偏执的性格让屈原丧失了作为一名成功政治家必备的两个重要条件:亲密的政治同盟、高超的政治斡旋能力。
同时,通过对屈原的政治悲剧、人生悲剧进行仔细的分析,使我们认清阻碍屈原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性格缺点,从而很好地区分诗人的屈原和政治家的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