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课程
《嵌入式系统应用》课程标准
![《嵌入式系统应用》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b5027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2.png)
《嵌入式系统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要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支撑学生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基本掌握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具有初步的嵌入式产品的维护、设计和开发能力,能够利用 Keil—MDK—ARM软件进行嵌入式微控制器的仿真和调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嵌入式系统相关知识;2.掌握嵌入式C语言的编程特点;3.了解STM32标准外设库编程的特点;4.掌握STM32微控制器GPIO、定时器、PWM输出、中断、串口、AD转换器、DMA控制器等外设的编程方法;5.掌握STM32微控制器驱动彩色LCD显示、WIFI模块以及与物联网云平台的连通方法。
6.通过以上学习初步掌握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设计嵌入式应用系统控制程序;2.能进行嵌入式系统的程序调试;3.具有初步的嵌入式电子产品设计能力;4.具有较强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规范的职业素质;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表达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跟踪新技术、创新设计能力;4.培养技术标准意识、操作规范意识、服务质量意识等。
四、课程设计本课程以培养目标为起点,选取“帆板角度测量与控制装置”作为整个课程的项目载体,将课程内容分解成10个能力模块,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具体的实训项目,每一个实训项目分解成若干个知识技能点,形成了以模块化实训项目为骨架、以技能知识点为内容的实践导向结构化课程内容体系。
在教学设计方面,以项目为驱动,突出实践性、知识性、职业性,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设计理念。
实训项目导向的结构化课程内容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实践导向的结构化课程内容设计五、教学内容安排六、教学实施(一)教学团队本课程负责人由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并建立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每40人的标准班配备1名任课教师。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2c6421e31b765ce0408143b.png)
课程编号:“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Embeded System Design Course Outline50学时 3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嵌入式系统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以高速度、高可靠、低功耗为特征的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嵌入式系统设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ARM体系结构特点、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原理及方法、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
二、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汇编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四、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及设计方法;2.掌握ARM7的微处理器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网络技术;3.掌握以S3C44B0系列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硬件资源、指令系统,并以它为核心,能够进行实际系统的设计与分析;4.通过实例学习,重点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课堂讲授的教学内容0.绪论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基本概念、组成结构、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1.ARM体系结构及汇编指令集ARM技术概述;ARM处理模式和状态、ARM存储器组织、ARM异常中断;ARM寻址方式;ARM指令集、Thumb 指令集、ARM汇编程序规范、ARM汇编程序特点2.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基础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C语言程序设计及技巧、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基于ARM的软件开发环境3.基于ARM核微处理器S3C44B0X的扩展接口技术S3C44B0X微处理器及其硬件开发平台、基于S3C44B0X的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存储器扩展接口、UART异步串行接口、USB设备接口、通用I/O口应用、A/D和D/A接口应用。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介绍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fb570e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2.png)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如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
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成为了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2.1 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整体认识。
2.2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涵盖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知识、电路设计、单片机系统设计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3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设计、实时操作系统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2.4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课程特色3.1 结合理论与实践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既能够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又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2 强调创新能力培养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3 实用性强本课程内容贴近实际工程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式4.1 理论授课以讲授和课堂讨论的方式,阐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4.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3 项目实践结合实际项目,让学生团队合作,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小组项目和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全面评估。
六、实习实训6.1 实习内容本课程要求学生参与相关嵌入式系统的实习实训,深入实际企业,了解企业对嵌入式系统人才的需求和工作环境。
嵌入式系统课课程设计
![嵌入式系统课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3dbb6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e.png)
嵌入式系统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嵌入式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1)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2)掌握嵌入式处理器、外围设备及其接口技术;(3)熟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操作系统;(4)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流程。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嵌入式处理器和外围设备搭建简单的嵌入式系统;(2)能够编写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程序,实现常见的功能;(3)具备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编程能力;(4)能够运用嵌入式系统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创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4)培养学生责任感,强化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2.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估;3.嵌入式外围设备: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定时器等;4.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常用操作系统;5.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软件设计等;6.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项目立项、系统设计、编程调试、测试等;7.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常见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通过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讨论法:学生针对嵌入式系统的某个主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搭建嵌入式系统,亲身体验嵌入式程序的编写和调试过程。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实用的嵌入式系统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嵌入式系统著作,供学生拓展阅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4.实验设备:提供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让学生动手实践。
探索以“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为核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探索以“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为核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87de317f78a6529647d53a7.png)
探索以“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为核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摘要:本文介绍了以“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为核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开设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有关课程的必要性,以及相关教学实验平台、培养思路、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绩并作出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设计;培养;人才;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校的办学目标,本人结合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有关的教学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此,就我的认识简述如下。
1教学指导思想在人们的习惯意识中,总是将专业教学与学生科技活动看成是两个归属不同的部门,毫不相关的工作。
但在高等教育全面改革的今天,教学实践环节搞得怎样?如何拓展教学实践的新途径,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笔者开展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有关的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就是将学生科技活动与专业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将学生科技活动融入教学实践环节的新思路,探索了一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通过一系列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有利,它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长远的。
2开设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有关课程的必要性嵌入式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航天工业从那时起已开始使用实时控制计算机进行航天飞行器的测控和导航。
随着半导体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量4位、8位和16位微处理器开始应用于各种设备中,如飞行器、舰船、汽车、电话、电视机、微波炉、照相机甚至玩具,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开始应用。
进入后PC时代,4位、8位和16位微处理器逐步让位于32位嵌入式芯片,嵌入式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
它将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有线和移动通信、汽车、医疗、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及国防等领域的民用和军用电子设备。
形式多样的嵌入式计算机正努力把Internet连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其消费量将以亿计,逐步形成一个充满商机的巨大产业。
随着嵌入式应用复杂度的提高,嵌入式软件的规模也发生了指数型增长。
嵌入式系统培训班课程安排_华清远见
![嵌入式系统培训班课程安排_华清远见](https://img.taocdn.com/s3/m/99233a2e67ec102de2bd899f.png)
嵌入式系统培训班课程安排在参加嵌入式培训之前,很多学员都会现在网上了解各大嵌入式系统培训班的课程安排是什么样的,只要了解了嵌入式系统培训班课程安排,才能选择出哪个机构是最适合自己的。
下面分享来自华清远见嵌入式培训课程安排。
1.嵌入式C语言:C语言是嵌入式领域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编程语言,通过大量编程实例重点来理解C语言的基础编程以及高级编程知识。
2.Linux基础:Linux操作系统的概念、安装方法,都可以详细了解下Linux下的目录结构、基本命令、编辑器VI、编译器GCC,调试器GDB和 Make 项目管理工具。
3.Linux系统编程:主要是重点学习标准I/O库,Linux多任务编程中的多进程和多线程,以及进程间通信,同步与互斥对共享资源访问控制等重点知识,主要提升对Linux应用开发的理解和代码调试的能力。
4.Linux网络编程:计算机网络在嵌入式Linux系统应用开发过程中使用非常广泛,通过Linux网络发展、TCP/IP协议、socket编程、TCP网络编程、UDP网络编程、Web编程开发等方面入手,全面了解Linux 网络应用程序开发。
5.数据结构域算法:数据结构及算法在嵌入式底层驱动、通信协议、及各种引擎开发中会得到大量应用,对其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程序的效率、简洁及健壮性。
6.C++、QT:C++是Linux应用开发的主要语言之一,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思想以及C++的重要内容。
7.Cortex A8 、Linux 平台开发,通过基于ARM Cortex-A8处理s5pv210了解芯片手册的基本阅读技巧,掌握s5pv210系统资源、时钟控制器、电源管理、异常中断控制器、nand flash控制器等模块,为底层平台搭建做好准备。
8.驱动开发:驱动程序设计是嵌入式Linux开发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比较困难的一部分。
本阶段的学习要熟悉Linux的内核机制、驱动程序与用户级应用程序的接口,掌握系统对设备的并发操作。
嵌入式课程第1讲嵌入式系统综述ppt课件
![嵌入式课程第1讲嵌入式系统综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855fa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2.png)
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 应用需求日益复杂 ▪ 微处理器技术长足发展 ▪ 社会对嵌入式技术人才的需求
据统计2002年16/32位嵌入式处理 器的销售额已接近70亿美元 ▪ 嵌入式软件技术成为核心
4/92
嵌入式处理器快速成长
$70亿
5/92
课程目的
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体系结构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开发方法
代表产品有TI的TMS320C2000/C5000 和Motorola的DSP56000
35/92
嵌入式SOC
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系统芯片 将很多功能模块集成到单个芯片上 ➢ 各种通用处理器内核作为SOC设计公司的标准库,
用VHDL等语言描述 ➢ 除个别无法集成外,嵌入式系统的大部分集成到一
12/92
课程安排(5)
3. 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实验 - 基本的编程实现 - 数码管驱动与按键驱动的结构分析及使用方法
4. 串口通讯与短信收发系统综合实验 - 基于Qt的嵌入式GUI程序设计 - 串口通讯程序设计 - 短信收发程序设计 - 程序编译下载与运行
13/92
评分标准
课堂表现与出勤率:20% 实验表现:50% 实验报告:30%
MIPS公司开发了32位高性能,低功耗的处理器 内核MIPS 32 4Kc和64位的处理器内核MIPS
64 5Kc
应用范围:机顶盒、视频游戏机、Cisco路由
器、激光打印机
30/92
典型的嵌入式微处理器-PowerPC
PowerPC架构特点:可伸缩性好,方便灵活
既有通用处理器,也有嵌入式微控制器和内核, 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高端服务器、工作站到 PC,从消费类电子到通信设备
嵌入式实训课期末总结报告
![嵌入式实训课期末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959a4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d.png)
一、前言嵌入式系统是当今信息时代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们大学生对嵌入式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开设了嵌入式实训课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训学习,我收获颇丰,现将实训成果进行总结。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1. 实训目的通过嵌入式实训课程,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开发工具及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嵌入式技术人才。
2. 实训内容(1)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分类、特点,掌握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接口电路等基本组成部分。
(2)嵌入式开发环境:熟悉嵌入式开发工具,如Keil、IAR、Eclipse等,学会使用这些工具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
(3)嵌入式编程语言:掌握C语言、C++、汇编语言等编程语言,能够编写嵌入式程序。
(4)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学习嵌入式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掌握电路设计原理。
(5)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学习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流程,掌握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程序等开发方法。
(6)项目实践:通过完成一个嵌入式系统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训过程1. 基础理论学习在实训初期,我们重点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开发工具及编程语言。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我们对嵌入式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践操作在掌握基础知识后,我们开始进行实践操作。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Keil、IAR等开发工具,掌握了C语言、C++、汇编语言等编程语言,并完成了多个实验项目。
3. 项目实践在项目实践环节,我们分组进行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
我们选择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作为项目主题,通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实现、调试优化等步骤,成功完成了项目。
四、实训成果与收获1. 提高了嵌入式系统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实训课程,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开发工具及编程语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嵌入式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7d65d46195f312b3069a55e.png)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学分:3学时:64适用专业: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前导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单片机原理、C语言后续课程: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围绕目前流行的32位ARM处理器和嵌入操作系统,讲述嵌入式系统的概念、软硬件组成、开发过程以及嵌入式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的开发设计方法。
《嵌入式系统》是培养学生具有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知识、嵌入式系统的初步分析能力和具有使用RTOS (实时操作系统)构成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学科,是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类或相关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嵌入式处理器结构(ARM架构为主),异常处理、系统控制过程、存储处理、ARM内部资源、各种I/O接口;嵌入式系统开发应用方法;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本课程将为学生今后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嵌入式系统的概况1、讲授内容:主要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嵌入式系统的分类、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及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第二章: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本知识1、讲授内容:1、ARM体系的硬件架构2、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和哈佛体系结构3、RISC体系结构4、流水线技术2、基本要求: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
第三章:嵌入式操作系统1、讲授内容:1、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2、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3、实时操作系统4、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2、基本要求: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明确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特点第四章:ARM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1、讲授内容:目前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I44B0,2410,LPC2000的架构及特点。
2、基本要求:要求掌握不同处理的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单片机在大学哪一门课程
![单片机在大学哪一门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0035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1.png)
单片机在大学哪一门课程单片机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已经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那么,在大学的教学中,单片机技术通常出现在哪一门课程中呢?在大学中,单片机技术通常会在《嵌入式系统设计》这门课程中有所涉及。
嵌入式系统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等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单片机进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首先,单片机技术是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之一。
嵌入式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使其具备控制、监测、通信等功能的系统。
而单片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能够帮助开发人员实现各种功能的设计。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方式,掌握单片机的编程技巧,以及了解常用的接口和通信方式等,为后续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其次,单片机技术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项目来熟悉单片机的应用。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单片机设计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还可以设计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单片机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切换,优化交通流量。
此外,学生还可以应用单片机实现智能监测系统、智能安防系统等,充分发挥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功能。
最后,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中,单片机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践项目中,学生通常需要分组进行合作开发,设计并完成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
通过这样的实践项目,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掌握实际的设计和调试技巧,并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合作、问题解决等能力。
综上所述,单片机技术通常在大学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中有所涉及。
这门课程通过单片机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机会,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1d8537cc17552706220811.png)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一、目的《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既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又会加深理解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理论知识。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又动脑,又动手,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1)掌握构建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平台的基本技能;(2)具备基本嵌入式系统下C语言编程能力、嵌入式操作系统基本调试的能力;(3)了解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开发一套嵌入式系统设备的方法。
二、设计题目基于ARM的滚屏LED广告牌开发三、设计原理1、点阵LED屏硬件原理EMBEST实验平台设计了一个 16×16的点阵屏。
点阵屏由发光LED矩阵块组成。
16×16点阵屏即屏上有 16×16 个LED发光二极管,每个发光二极管可理解为一个像素点,它们被按着行与列的形式整齐地排列,通过控制每个LED(像素点)的亮灭,点阵屏可与计算机同步显示汉字、英文文本和图形。
本实验平台的点阵屏电路如下图:图1 点阵屏的行扫描信号图2 点阵屏的列扫描信号图3 点阵屏的行驱动信号图4 点阵屏的接口电路本实验平台使用的16×16点阵屏上,每一行16个LED,它们采用共阳极的接法;每一列16个LED,它们采用共阴极的接法。
如上图4中,QL1~QL16是点阵屏的行驱动信号,每一个信号控制一行;LR1~LR16是点阵屏的列驱动信号,每一个信号控制一列。
故通过利用相应行线输出高电平,相应列线输出低电平,就可以点亮点阵屏上相应的LED。
如果按着一定的控制或扫描方法,就可以实现汉字、图形的显示。
为了能够稳定地控制点阵屏的显示,本实验平台采用了CD4094作为行线和列线扫描信号的控制芯片。
CD4094芯片简单来说就是一串入并出的功能,将CPU的串行数据转化为并行数据输出。
如上图1与图2,行(列)扫描信号分别采用了两片CD4094级连的方式来构成,第一片的数据溢出信号LQS 连接到第二片的串行数据输入口。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fc009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3.png)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2. 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3. 学习嵌入式系统硬件、软件及中间件的相关知识;4. 了解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2. 掌握使用嵌入式开发工具和调试技巧,解决实际开发中遇到的问题;3.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参与嵌入式项目的设计与实施;4.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嵌入式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习动力;2.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识到嵌入式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倡导合作、共享、互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已有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嵌入式系统相关知识。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分类-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2. 嵌入式系统硬件- 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及外围设备- 硬件设计原理及接口技术- 嵌入式硬件平台的搭建与调试3. 嵌入式系统软件- 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 嵌入式编程语言(C、C++、汇编)- 嵌入式软件设计方法及编程技巧4. 嵌入式系统中间件- 中间件的作用、分类及选用原则- 常用中间件的原理与应用5. 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 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选型、软件开发- 系统调试与测试方法-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6.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 分析典型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了解实际应用中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探讨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应用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和学科特点进行编排,涵盖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硬件、软件、中间件及设计流程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相关内容。
高校专科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研究
![高校专科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294e1b5f0e7cd184253641.png)
高校专科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研究摘要:随着嵌入式技术的普及和嵌入式人才需求的增加,嵌入式系统课程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课程。
针对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专科教育特点,构建嵌入式课题体系改革方案,并提出“三位一体”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嵌入式技术;专科;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1目前在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中诸多问题,如下所示1.1嵌入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我国嵌入式技术方面的人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单片机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
单片机工程师一般毕业于电子、自动化、仪器仪表等相关专业,优点是有较厚的硬件基础,掌握计算机底层工作原理[1]。
《报告》显示在大部分从事嵌入式产品研发的企业中,基本都是采用软硬件人员分工合作完成产品的开发方式(62%),而与去年的调查数据(56%)横向对比看,这一选项所占的比例也呈现出增长趋势(提高了6个百分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最需要的还是擅长某一方向的专才。
1.2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水平差各个高校及高职院校中嵌入式方向师资力量薄弱,教师软硬件知识兼通的较少,在企业中有工作经验的教师缺乏。
因为现在高校招聘的教师大部分是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后直接上岗,教学期间进行工程实践的机会较少,实践水平差,软硬件知识兼顾的全能教师缺乏。
教师队伍的封闭性决定了“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2]。
1.3专科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专科与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
专科是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
而本科是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
在嵌入式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多数院校设置专科培养学制为三年或者两年,但是目前设置课程体系时仍设置较多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如高等数学,大型数据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实验设计
教学实验环境设计 六个实验的详细设计 实验相关资料的准备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Window s PC
Linux server
Hub
开发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Group
Group
Group
Telnet Service TFTP Service NFS Service
专题竞赛以及其他校内科技活动,为教学活动 做准备。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数字逻辑电路
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系统结构
嵌入式系统
电子技术基础 VLSI设计导论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一个完整嵌入式系统的设计 流程与工作机理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实验目标
在Sitsang板裸机环境 下,实现一个LCD时 钟,要求在LCD屏上 显示一个有表盘刻度、 表针、日期、时间, 并伴有嘀哒声的时钟。 利用中断来计时、接 收主机通过串行口发 送的时间信息,达到 时间同步。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ຫໍສະໝຸດ 式系统 课程详细实验内容Windows 下 FTP 服务端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实验设计
时间 第4周 第5~6周 第7周 第9~10周 第11周 第12周后
实验内容 Sitsang评估板硬件及操作 裸机应用程序——LCD时钟 搭建嵌入式Linux环境+移植MiniGUI 设计触摸屏驱动和MiniGUI输入引擎 应用程序设计——触摸笔画图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 式系统课程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情况简介 课程实验设计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情况简介
系领导高瞻远瞩、十分重视; 今年9月将开始正式授课,选课人数60人,3学
分,32教学学时; “嵌入式系统”课程从2004年起被列入我系学生
的必修课; 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互相促进; 积极组织我系同学参加“Intel杯”大学生嵌入式
软件名称
用途
RedHat Linux 9.0
远程工作环境
Windows 2000
本地工作环境
Metrowerks CodeWarrior ARM Development Suite v1.2 WinAgents T
SecureCRT Server-U
集成开发环境
Windows 下 TFTP 下载工具 Windows 下 Telnet Linux 服务器
自由命题,创新性实验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考核 5% 30% 10% 30% 10% 15%
实验一、三
实验一、实验三主要在Intel公司提供的 原有资料基础上加以中文化和修改而成。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Sitsang板的使用, 熟悉Sitsang板的硬件环境、熟悉Sitsang 板上的Linux操作系统,从而获得感性认 识和基本知识,为其他实验打下基础。
3. 软件环境
启动过程、嵌入式操作系统、汇编和C语言、驱动程序、GUI 库
4. 开发工具与调试技术
仿真器、开发工具、调试技术、系统优化
5. 嵌入式应用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嵌入式系统”教学实验环境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嵌入式技术相关的科研活动
手持无线设备的多媒体访问 嵌入式开发工具与仿真环境 高端路由器、网络设备 家庭网关 机器人、飞行器 ……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学习硬件的体系结 构和系统软件的原理
可以针对系统的关键部分和同学感兴趣 的地方进行深入的研发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1. 嵌入式系统概述 2. 硬件环境
微处理器、EIA/PCA等硬件架构、存储系统、I/O外设、无线 网络、电源系统
Sitsang评估板一套 Windows PC 一台
网线一根
目标机 开发、调试、文档 用于将Windows PC连网
每次实验分为两批,一批15个小组 每3个小组共用一台Linux服务器,共需5台 需提供数个HUB;需提供给每个小组2个口,总口数需
达到30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实验所需的软件工具
➢ LCD初始化和显示
对LCD控制器进行初始化操作,使其正常工作,并 能显示图形和字符以及汉字。
➢ 中断
利用实时时钟(RTC)状态寄存器(RTSR)的Hz时钟跳 变来产生中断,达到计时的目的。
利用UART的接收数据中断,来接收主机发送的时 间信息。
➢ 串行口通信
读写串行口,实现Sitsang板和主机的串行口通信。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实验二:LCD时钟
目的:
加强对嵌入式底层硬件和软件的了解 掌握裸机环境下程序开发方法和流程,掌握ADS集成开发
工具的使用 掌握嵌入式系统底层的中断、串口、和LCD接口的工作原
理
了解ARM体系、ARM中断机制、基本的ARM汇编指令
学习查阅技术资料、调试嵌入式代码的方法 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通过富有趣味的实验内容培养同学对嵌入式设计的兴趣。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实验方法
void CEntry_LcdClock()
初始化UART
while循环 IRQ中断
我们给出演示 程序描述实验 目标
给出主要程序 框架,要求同 学填写其中的 关键部分
鼓励能力强的 同学对实验加 以改进
Linux Server
Telnet Login File Transfer
TFTP Download NFS Mount
Windows PC
FTP Service TFTP Service
TFTP Download
Jflash Burninig Serial Communication
Sitsang board
Redboot Linux Kernel File System
第一年开设嵌入式课程嵌入式系统 课程
针对同学们对 Linux不熟悉的 实际情况,我 们将尽可能多 的实验环境转 移到Windows 平台下,同时 也鼓励同学们 使用Linux工具。
实验设备与器材
每个小组(60名同学,2人一组,共30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