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介入的意义

合集下载

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意义

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意义

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意义简介在现代医学中,早期康复介入是指在病患患病后的最早时间段内,即刻进行康复治疗和干预的做法。

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性日益被医疗界所认识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意义。

提前恢复功能早期康复介入可以帮助病患尽早恢复功能。

通过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可以促进受伤部位的康复和函数的重建。

早期康复介入可以减少康复期间的功能障碍,提高康复的效果。

研究表明,早期康复介入可以显著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成功率。

预防并发症早期康复介入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当病患处于康复期间,身体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如肺炎、褥疮等。

通过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康复介入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对病患和家庭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康复支持早期康复介入不仅关注身体功能的康复,还关注病患的心理康复。

病患在康复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情绪上的波动和心理压力。

早期康复介入可以提供心理康复支持,帮助病患处理情绪问题,提升康复的效果和生活质量。

心理康复支持还可以预防康复后的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疾病。

增强自尊与自信早期康复介入可以帮助病患增强自尊和自信心。

在康复过程中,通过不断努力和进步,病患可以逐渐恢复原有的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介入可以鼓励病患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增强他们对康复的信心和动力。

总结早期康复介入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前恢复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心理康复支持,增强病患的自尊与自信。

医疗界应重视早期康复介入的作用,并加强相关研究和实践,以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服务。

_注意:以上内容为文档的提纲,需要进一步完善和配合相关研究实例进行撰写。

_。

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实践与效果

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实践与效果

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实践与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逐渐提高。

然而,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仅仅是生存下来并不足以覆盖他们从疾病中恢复到正常生活的全过程。

而早期康复护理则成为危重症患者迅速康复的关键。

一、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危重症患者在生存下来之后,往往要经历长期的康复过程,包括身体功能、认知能力以及情感状态等多方面的康复。

而早期康复护理恰恰是危重症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恢复到正常生活的关键。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二、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实践1. 重视康复的重要性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意识到康复同样重要。

通过提前介入康复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情恶化风险,提高康复效果。

因此,医务人员应当重视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将康复融入到危重病患者的全程护理中。

2.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危重症患者的康复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康复专家可以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符合患者具体情况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康复措施以及康复进程等方面的内容。

3. 多学科协作危重症患者的康复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医师、社会工作者等多个职业的协同合作。

他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提高康复效果。

4. 强化营养支持危重症患者在病情恶化的过程中,常常伴随有营养不良的情况,这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对于危重症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营养方案,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三、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1.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呼吸康复训练等措施,可以减少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提高康复效果。

2. 提高生活质量危重症患者经历了生死一线的折磨,身体和情绪状态都处于极度虚弱和紧张之中。

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经济学意义

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经济学意义
身体 上 、 心理 上 、 社会 上 、 职业 上 、 济上 的能 力 , 经 以
种 。国外学 者 认 为在 脑 血 管 病 领域 进 行 的经 济
学评 价还 比较 少 , 提高 这种评 价非 常需要 。在 患者 住 院总 费用 中 , 包括 直接 成本 及 间接成本 。直 接成 本 包 括常 规治疗 费 用 ( 括 处 理并 发 症 的费用 ) 包 及 康 复 费用 。间 接成本 ( 工 费用 ) 括 患者 及 家 属 误 包
维普资讯
20 0 7年 8月第 1 卷 第 8 5 期
中 国 民 间 疗 法
பைடு நூலகம்
一 4 一 7
然 恢复 能力 是最 强 的 , 功能训 练是极 为重 要 的措 而
脑 血 管 病早 期
施 之一 。通 过重 新学 习生 活和工 作所 需要 的技能 ,
康 复 的经 济 学意 义
1 需 要较 多 帮助 , 需 要 全 部 帮 助 , 3 在 5 5 约 O, 9 6
工 作 年 龄 的 患 者 , 病 后 第 1年 末 可 以 恢 复 工 在
李 长君
( 龙江 省农 垦 总 医 院 , 尔 滨 1 0 8 ) 黑 哈 5 0 8
练 习在 接受刺 激 时 适 当地 作 出反 应 , 以适 合环 境 。 通过 反 复训练 可 以加速 脑侧 支循 环 的建 立 , 进病 促
灶周 围组 织或 健侧 脑细 胞 的重组 或代偿 , 大限度 最 地发 挥脑 的可 塑性 。 康 复 医学 正 是综 合 和协 调地 应用 各 种 方法 对
临床 经 济学 评 价 的 目的就 是使 有 限 资 源发 挥
尽 可能 大 的社 会 经 济 效 益 。成 本 效果 分析 是 用来 确定 最 有效地 使用 有 限资 源的一 种分 析方 法 , 目 是 前 医疗保 健领 域 的完 整 经 济 评 价 方法 中最 常用 的

脑卒中后早期床旁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脑卒中后早期床旁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脑卒中后早期床旁康复治疗的重要性通常我们又把脑卒中称之为中风,脑卒中属于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多是因为人体的脑部血管意外破裂亦或者是血管阻塞从而使人的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组织的损伤。

脑卒中按照性质我们可以划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通常来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更高一些,在4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中更为多见。

脑卒中发生后或多或少都会给病人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发病后当病情稳定时及时介入床旁早期康复治疗尤为重要。

一、脑卒中后早期床旁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当病人逐渐意识清醒以后,各项生命指征趋于稳定状态,24个小时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早期床旁的康复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并发症或者其他全身系统性的疾病,以及进展性的卒中,那么就不适合来进行康复治疗。

首先,为了保护患者的肩关节,避免出现肩关节的半脱位,以及合理的预防痉挛这种状况,康复治疗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要帮患者找到正确的体位,主要有: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其中最为推荐的就是患侧卧位,这是最为合适脑卒中患者的一种体位,有效地促进了患者患侧的感觉系统恢复,另外还拉伸了患侧,避免了患侧痉挛等反应。

不推荐患者仰卧位,容易引发压疮和下肢外旋。

其次是要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神经反射以及四肢的血液循环。

被动运动主要是对肩关节,肘和指关节,以及髋关节、膝盖、脚踝和脚趾关节进行被动运动。

接着治疗还包括翻身。

向健侧翻身和向患侧翻身以及床上的自我辅助训练。

主要有双手插握,桥式运动,床上转移,骨盆控制和髋的控制。

在完成以上几个阶段的训练之后,接着要进行的就是卧坐训练、座位训练和坐站训练。

最后,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针灸推拿,脑循环治疗,心理治疗。

由此可见,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

那么采取以上的这些治疗手段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二、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1、减少并发症脑卒中是一项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因此有些人可能会对这项疾病存在误解,认为脑卒中来的快,去的也快,只要度过了危险期,就代表着患者已没有大的问题了,而事实上,对于很多患者而言,脑卒中后带来的各项并发症才是对他们身体的最大的折磨,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摘要】本文探讨了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然后重点分析了早期康复护理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康复护理的实施方式和关键要点。

接着对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指出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康复护理的更有效实施方式以及评估方法的优化。

综合评价显示,早期康复护理是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重要途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偏瘫、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早期治疗、效果评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实施方式、关键要点、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综合评价。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出血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脑功能障碍和肢体瘫痪。

脑出血偏瘫患者在生活中常常遭遇到肢体功能障碍的问题,此时需要进行康复护理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早期介入和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修复和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已经逐渐得到重视,然而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旨在探讨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改善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康复护理方法的实施方式,关键要点和效果评估,明确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并为进一步提高康复护理效果提出建议。

对早期康复介入防治卒中后肩痛的认识_王琳琳

对早期康复介入防治卒中后肩痛的认识_王琳琳

194第13卷 第4期 2011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4 Apr . ,201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也相应增加,使得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是偏瘫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延缓和阻碍了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而在卒中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既能够有效地缓解偏瘫后肩痛症状,也能预防肩痛的发生。

1 偏瘫肩痛的原因与机制偏瘫肩痛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原因有。

1.1 肩关节半脱位(GHS)Gtiffin 等认为GHS 是引起偏瘫肩痛的可靠原对早期康复介入防治卒中后肩痛的认识王琳琳,郭海英,徐道明(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摘 要:对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不仅能预防肩痛的发生,而且对已发生肩痛的患者早期进行积极康复治疗可以缓解肩痛。

在卒中后肩痛的治疗上,首先应当重视预防,早期进行良肢位的摆放,主被动运动患侧上肢,包括低频等一些物理治疗,可以避免偏瘫肩痛的发生。

对卒中后已发生肩痛的患者,我们应当针对具体原因,如:肩关节半脱位、肩挛缩、肩手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等,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康复措施,从而达到缓解肩痛的疗效。

关键词:脑卒中;肩痛;早期康复中图分类号:R6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4- 0194- 03收稿日期:2010-10-26作者简介:王琳琳(1984-),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康复治疗。

For Earl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oke Shoulder PainWANG Lin-lin,GUO Hai-ying,XU Dao-m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9,Jiangsu,China)Abstract:For stroke patients with early intervention rehabilitation,not only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houlder pain,but also to have occurred shoulder pain patients early posit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alleviate shoulder pain.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shoulder pain,first attention shall be paid to prevention,early good limb position put,passive sport with lateral upper limbs,including low frequency and some other physical therapy,can avoid hemiplegia shoulder pain occurs. Stroke patients had happened shoulder pain,we shall be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reasons,such as:shoulder subluxation,shoulder contracture,shoulder hand syndrome,misapplication syndrome,and so on,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asons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rehabilitation,thus achieve alleviate shoulder pain curative effect.Key words:stroke;shoulder pain;early rehabilitation 117-120.[ 9 ] 黄智芬,黎汉忠,刘俊波,等.健脾消积汤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观察[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 ( 10 ):1281-1282.[ 10 ] 刘智勤,陈鹊汀,朱慧学,等.六君子汤对顺铂增效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J ]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 ( 10 ):2492-2494.[ 11 ] 罗海鸥,刘绍唐,苗维纳,等.新加十全大补汤对化疗药物5-Fu 增效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J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24 ( 1 ):53-55.[ 12 ] 韩春杨,林德贵,刘翠艳,等.四君子汤发酵液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 .畜牧兽医学报,2008,39 ( 6 ):814-818.[ 13 ] 刘丹丹,戴娜,范婧莹.茯苓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 J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4 ( 4 ):291-294.[ 14 ] 陈文,何鸽飞,姜曼花,等.近10年白术的研究进展[ J ]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 ( 2 ):338-340.[ 15 ] 宫存杞,张君,赵娟,等.新疆党参多糖的制备及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J ] .农垦医学,2007,29 ( 6 ):404-406.[ 16 ] 陆敏.健脾益气法对晚期胃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J ] .陕西中医,2008,29 ( 9 ):1130-1131.[ 17 ] 管冬元,方肇勤,徐海达.不同中医治法对不同肝癌细胞株的作用比较[ J ]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 ( 2 ):106-108.[ 18 ]邢晓静,张丽红,蔡玉文.健脾理气方药抑制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形态学研究[ J ] .中国医药导报,2008,5 ( 17 ):27-29.[ 19 ] 苏小康,林谋清,赖振添,等.健脾化瘀中药对肝癌转移细胞凋亡的研究[ J ] .中华普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08,2 ( 1 ):18-20.[ 20 ] 大西康晴(日).十全大补汤对小鼠结肠癌的抑制作用[ J ].汉方最新治疗,1998,7 ( 1 ):51.[ 21 ] 唐晓颇,孙桂芝,吴沽,等.健脾补肾方对胃癌细胞系MGC-803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 J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 ( 6 ):61-64.[ 22 ] 吉利,郝宏党,蔡玉文.健脾理气方药诱导小鼠Hca-F 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 J ] .实用癌症杂志,2009,24 ( 2 ):111-113.[ 23 ] 赵爱光,杨金生,赵海磊.健脾中药诱导人胃癌细胞裸小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J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 ( 7 ):737-740.[ 24 ] 郑昱,邹玺,禹立霞,等. 常用14种抗肿瘤中药体外抑瘤效果比较[ J ]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 ( 7 ):1181. [ 25 ] 杨金坤,赵爱光,赵海磊.胃肠安诱导入胃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J ] .中医药学刊,2003,21 ( 6 ):908-909.[ 26 ]赵爱光,杨金坤,尤圣富,等.中药胃肠安诱导裸鼠胃癌移植瘤细胞凋亡的途径及基因调控的研究[ J ]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 ( 3 ):287-297.13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因。

早期专业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早期专业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早期专业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总结早期专业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专业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治疗1个月后利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利用bi(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利用qof(脑卒中生存质量评价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差异。

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5.26±1.25)明显低于对照组(6.58±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专业康复治疗,在患者意识清醒且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系统的专业康复训练,包括保持良肢位、被动运动瘫痪关节、起立、定位平衡、步行等多项训练,30min/次,1次/天。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nihss比较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5.26±1.25)明显低于对照组(6.58±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qof比较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qof评分(8.75±0.55)明显高于对照组(7.15±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指的是在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2],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作者:张凤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1期【摘要】脑卒中在我国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

尽管脑卒中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存活的患者中仍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存在而致残。

给患者在精神和经济上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瘫痪肢体的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致残率较高,高达88.7%[1]。

近年来早期康复治疗的介入大大改变了这种状况,早期康复治疗,能控制异常模式形成,减少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

早期康复训练在提高患者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着优于药物治疗,使患者最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恢复,重返社会。

现将脑卒中所致的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现状综述如下:1偏瘫的程度①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②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瘫痪、全瘫。

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工作。

不完全瘫痪:肌力2-4级。

全瘫: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肌力在IV级左右的患者,可以在扶持下行走,扶持入厕,并防止摔伤。

肌力在III 级以下的卧床患者需放置床档,以防患者自行翻身或坐起时坠床。

对偏瘫侧肢体肌力II级以下的患者应定时翻身和进行肢体被动运动。

2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与实施时间2.1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较好的挖掘损伤的修复浅力,促使神经末梢突触再生。

据观察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恢复性突起和反应性突起再生更为明显,使遭到破坏的运动反射弧在良好的条件刺激下重新建立起来。

早期康复治疗可控制异常模式形成、减少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足下垂或内翻等并发症而降低致残率,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

康复医学对社会的作用

康复医学对社会的作用

康复医学对社会的作用
康复医学是一门关注改善、恢复和维持个体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医学学科。

它对社会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生活质量:康复医学可以帮助那些因疾病、损伤或残疾而导致身体或功能障碍的人们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

通过康复治疗,患者可以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改善日常活动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 减少医疗费用: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再次住院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医疗费用。

此外,通过康复治疗,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他们的疾病或残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

3. 促进就业:对于那些因疾病或残疾而失去工作能力的人来说,康复医学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工作能力,重新融入社会。

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的经济独立,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4. 减轻社会负担:通过康复治疗,患者可以更好地适应他们的身体状况,减少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

这有助于减轻社会在照顾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方面的负担。

5. 推动健康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康复医学对于维持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和独立性至关重要。

通过康复治疗,老年人可以保持更高的生活质量,延缓进入养老院或依赖他人照顾的时间。

综上所述,康复医学对社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个体恢复身体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减轻社会负担,促进就业,推动健康老龄化。

因此,康复医学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早期康复介入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介入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 卒 中是 我 国的 多 发 病 、常 见 病 。具有 发 病 率 高 ,致 残 率 高、死 亡率高的特点 。存活患者 中约7 % ̄ 0 0 8 %遗 留有不 同程 度 的功 能障 碍 。 重 影 响 患 者 的 生存 质 量 , 加 了 社 会 和 家庭 严 增 的负担 。大量的基础和 临床研究显示:康 复治疗介入越早 ,患 者 的功能康复和 整体疗效就越好 。 1 资料 与方 法 1 一 般 资 料 :收集 我 院 2 0 年 3 2 0 年 3 治疗 的脑 . 1 0 5 月~ 0 8 月 卒 中患 者 1 0 , 分 为 康 复组 和对 照组 。康 复 组 6 例 ,其 中 , 2例 0 男3例 ,女2 例 ;平均年龄6 _±8 岁;病 程5 .±4 .:脑 6 4 43 . 7 82 55 梗 死4 例 ,脑 出血1 例。对照组6 例 ,其 中,男3 例 ,女2 6 4 0 7 3 例 ;平 均 年 龄 6 .±87 6 0 .;病 程 5 -±4 .;脑 梗 死4 例 ,脑 出 64 65 2 血 1例 。两 组 患 者 在性 别 、年龄 、病 程 及 病 变 部 位 差 异 无 显 著 8 性 意 义 ( >0 5 ,具 有 可 比性 。 P .) 0 入 选 标 准 :脑 梗 死 或 脑 出血 后 ,生命 体 征 平 稳 后 一 周 , 年 龄 4 ~ 0 , G S评 分 >8 。均 有 肢 体 功 能 障 碍 。 0 7岁 C 分 排 除 标准 : 昏迷及 严 重 心 、肝 、肾 、肺 部疾 患 ;既往 有 痴 呆病史、精 神病史 患者 ;恶性肿瘤患者等。 1 治 疗 方 法 :对 照 组 仅 接 受 常规 药 物 治 疗 。 康 复 组 在 . 2 常规药物治疗 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 康复组从入组第一

ICU早期康复PPT课件

ICU早期康复PPT课件

ICU早期康复效果评价及指
05
标体系构建
效果评价方法选择
临床试验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比较 ICU早期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患
者的康复效果。
观察性研究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 方法,观察ICU早期康复对患者
预后的影响。
患者报告结局
收集患者自我报告的功能状态、 生活质量等信息,评估康复效果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内容
02 坐位平衡训练
协助患者逐渐从卧位转为坐位,提高平衡能力。
03 步行训练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进行步行训练,促进 运动功能的恢复。心理干预与ຫໍສະໝຸດ 知功能训练0102
03
心理疏导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 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 绪。
认知功能评估
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 估,了解患者的认知障碍 情况。
认知功能训练
发展趋势预测
01
早期康复理念将得到更广泛认可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康复医学的发展,早期康复理念将得到更广泛的
认可和应用。
02
康复技术不断创新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康复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患者提供
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康复服务。
03
多学科协作模式将得到推广
ICU早期康复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多学科协作模式将得到进一步推
康复需求评估
身体功能评估
对患者进行身体功能评估 ,了解肌肉力量、关节活 动度、平衡能力等状况。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如进食、穿衣、洗澡等 。
认知功能评估
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包 括记忆力、注意力、语言 能力等。
心理状况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如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康复治疗简答论述题

康复治疗简答论述题

康复治疗简答论述题摘要:一、康复治疗的概念与意义1.康复治疗的定义2.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二、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1.个性化原则2.早期介入原则3.综合性原则4.家庭参与原则三、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1.物理治疗2.职业治疗3.语言治疗4.心理治疗四、康复治疗的常见疾病领域1.神经系统疾病2.骨关节系统疾病3.心血管疾病4.呼吸系统疾病五、康复治疗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1.发展现状2.面临挑战3.发展展望正文:一、康复治疗的概念与意义康复治疗是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医学、生理、心理、社会等方法和技术,帮助患者在各种疾病或伤残后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综合性治疗。

康复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回归社会的可能性。

二、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1.个性化原则:康复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因人而异。

治疗师需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生活环境,制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个性化方案。

2.早期介入原则: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减轻疾病或损伤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影响,提高康复效果。

因此,康复治疗应尽早介入,与临床治疗同步进行。

3.综合性原则:康复治疗需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治疗等,以达到最佳康复效果。

4.家庭参与原则:家庭是患者康复的重要支持系统,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有助于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治疗师应与患者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指导家庭成员在康复过程中给予患者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1.物理治疗:通过运动疗法、热疗、冷疗、水疗、电疗等物理因素,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

2.职业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生活技能训练、工作技能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等。

3.语言治疗:针对患者的语言障碍进行评估和治疗,包括语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等。

4.心理治疗: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和治疗,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支持和心理康复等。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脑出血偏瘫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后肢体运动功能受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早期康复护理中,针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改善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由于及时、科学的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出血偏瘫患者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压疮等。

康复护理可以通过躯体定位、抗痉挛、肌肉韧性、关节活动性、平衡能力以及功能训练等手段进行全面干预,避免并减轻患者因肢体运动功能受损所带来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在脑出血偏瘫早期,患者的大脑皮层、皮层下结构以及脑干受到了损伤,造成了肢体运动功能受损。

及时的康复护理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如功能性训练、肌肉训练、功能性电刺激等来促进受损的神经组织再生与重建,加速受损神经再生,提高运动神经元的可塑性,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增强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肢体协调能力。

脑出血偏瘫患者因为肢体运动功能受损,导致了肢体协调功能的减弱,常常出现肢体动作不协调、不灵活等现象。

早期康复护理通过丰富多样的康复训练方案,如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认知运动训练等,可以增强患者的肢体协调能力,提高运动精细度,增强运动的流畅性,从而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早期康复护理还可以提高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肢体运动功能受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失去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苦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及时的、系统的康复干预,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再建,提高运动神经元可塑性,增强患者的肢体协调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的早期介入课件

康复的早期介入课件

康复早期介入的团队构成与合作
团队构成
康复早期介入团队通常由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护士、社会工作者等组成。团队成员需要具备 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合作
在康复早期介入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康复计划。他们需要与医生、护士等其他医疗 团队保持紧密联系,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协调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团队成员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 通,及时解决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康复计划的顺利进行。
详细描述
1. 疼痛管理:通过药 物、物理治疗、心理 疏导等多种手段,帮 助患者缓解疼痛。
2. 运动疗法: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如水中运动、瑜伽等 。
3. 职业疗法:针对患 者的工作需要,进行 技能训练和环境调整 ,帮助患者重返工作 岗位。
04
康复早期介入的挑战与对策
康复意识与认知误区
重要性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残疾,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 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过程。
康复早期介入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康复早期介入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和 并发症,并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原则
康复早期介入应遵循个体化评估、综合干预、循序渐进、全程管理、团队合作等 原则。治疗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与医生、护 士等其他医疗团队紧密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康复治疗。
误区一
康复早期介入只适用于急 性期患者,对于慢性期患 者效果不大。
误区二
康复早期介入只针对身体 功能障碍,忽视了对患者 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全面评 估和干预。
误区三
康复早期介入只需要医生 、治疗师等少数人的参与 ,忽视患者及家属的主动 性和参与性。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意义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意义

53 5
重 组 的原 理 ,早 期 科 学 、全 面 地 对 偏 瘫 患 者 实 施 的 一 种 行 之 有 效 的专 科 护 理 。 脑 血 管 病 偏 瘫 患 者 早 期 肢 体 功 能 康 复
手杖 ,教会患者 先出手杖再迈患肢 ,向患侧移 动身体重 心 ,
护 士 辅 助 患 肢 膝 关 节 支 撑 重 力 ,再 迈 健 肢 ,完 成 一 个 步 行
4 5例脑 血 管 病 偏 瘫 患 者 针 对 性 地 对 实 施 早 期 康 复 护 理 ( 包 括 早 期 心理 康 复 护 理 、体 位 护 理 、患 肢 功 能 康 复 护 理 及 A D L
用 F g —M yr 动 功能 评 定 量 表 分 别 在 患者 入 院时 、 ul ee 运 入 院后 2周 及 入 院 后 4周评 定 患 肢 运 动 功 能 。F g —M yr ul ee 运
作者简介 :李竹 ( 95) 17 ,女 ,J 东湛汀人 ,主管护理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护理T作 。
李 倩 云 ,等 :早 期 康 复护 理 对 脑 血 管 病 偏 瘫 患 者 : 能 恢 复 的意 义 力 [ 患者能站稳 l 0~1 n未 感 觉 疲 劳 时 即 可 开 始 进 行 早 期 步 5mi 行 锻 炼 ,开 始 时 先 原 地 踏 步 ,护 士 站 于 患 侧 ,患 者 健 手 扶
规 治疗 及 一 般 护 理 ,康 复 组 在 此 基 础 上 实施 早 期 康 复 护 理 干预 。 分 别 于入 院 时 、2周 、4周 时 采 用 F g ul e—m gr ee
值 评 定 患者 的 肢 体 运 动 功 能 和 采 用 B n e指 数 评 定 患 者 的 A L能 力 ,并 分 析 比较 两 组 患 者 实施早 期 康 复护 理 前 a hl D

重症脑卒中患者行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的有效性

重症脑卒中患者行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的有效性

重症脑卒中患者行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行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6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33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33例)。

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行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

对两组临床疗效、康复指标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更佳(P<0.05);经治疗,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和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应用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其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重症脑卒中;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大脑细胞和组织出现坏死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歪眼斜、头痛、恶心等,对患者生活影响极大。

重症患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的神经功能损伤,由于其病灶较大,患者多伴有呼吸、循环等多系统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预后效果较差,可能存在神经功能受损等后遗症[1]。

因此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需要实施尽早抢救治疗和药物指导,并在康复期辅以康复训练。

由于常规的康复训练缺乏针对性和全面化,干预效果不够理想。

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干预方式,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为其实施个性化、科学化的康复治疗措施,尽可能促进患者身体整体功能的恢复。

相关研究指出[2],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应用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特以6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6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33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33例)。

早期康复介入的意义

早期康复介入的意义

早期康复介入的意义早期介入是康复的重要原则之一,它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功能。

康复干预的原则包括功能为核心、整体化/综合性、个体化和主动参与等。

早期康复是指只要患者的病情允许,就应该开始康复介入。

康复治疗的理论依据是中枢神经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新组织能力或可塑性。

因此,通过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来影响输出,可以促进正常功能模式的形成,达到最大程度恢复运动功能的目的。

同时,正规康复治疗可以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区的模式整合,协调性也得到训练,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反过来又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浅、深感觉冲动的输入,起到激活作用,防止废用综合征的产生,避免肢体痉挛及非麻痹侧的肌萎缩,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尽可能达到协调和自然,提高生活自理程度。

早期介入对于骨关节损伤、神经损伤和疼痛等方面都有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减轻残疾,预防继发残疾和复发,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不同疾病的早期康复介入时机不同,例如NS疾患、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和软组织疼痛等。

对于颅脑损伤患者,严重脑外伤患者有三分之一可能遭受长期的认知和行为障碍,20%的脑外伤会合并多系统疾病,包含复杂的神经系统损伤,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医学并发症。

每年发病住院的脑外伤患者每十万人中有200人,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约为33%,中度脑损伤为2.5%。

TBI造成残疾约占人口的2%。

TBI导致的死亡占年轻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

TBI往往伴随多发伤,如骨折、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和截肢。

早期康复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减轻残疾,预防继发残疾,缩短住院日,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击。

早期康复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成功至关重要。

早期康复开始的标准是生命体征平稳,并且病情在48小时内没有进展。

早期康复的原则是抑制异常、原始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运动模式。

同时,管理痉挛也很重要,可以通过软组织的活动、修正异常姿势以及24小时体位的处理来实现。

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早期康复介入曰膝关节损伤曰临床效果 doi10.11966/j.issn.2095-994X. 2019.05.08.23
ZHANG Yang-jun People's Hospital of Nujiang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Nujiang, Yunnan Province, 673100 China
张杨军: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9
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袁云南怒江 673100
目的 探讨对膝关节损伤患者给予早期康复介入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遥 方法 选择该院 2017 年 5 月要2019 年 2 月收 治的 115 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曰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膝关节损伤干预方式曰比照组渊57 例冤院选择传统干预 方式展开曰实验组渊58 例冤院选择传统干预+早期康复介入干预方式展开曰比较两组膝关节损伤患者康复优良率尧HSS渊膝关节功 能评分量表冤评分结果尧WHOQOL-BREF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冤评分结果以及干预总满意度差异遥 结果 实 验组膝关节损伤患者康复优良率渊98.28%冤高于比照组渊71.93%冤明显渊字2=15.840袁P<0.05冤曰干预前袁实验组膝关节损伤患者 HSS 评分同比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渊t=0.019袁P跃0.05冤曰干预后袁实验组膝关节损伤患者 HSS 评分高于比照组渊t=9.280 0袁P< 0.05冤曰实验组膝关节损伤患者 WHOQOL-BREF 评分高于比照组明显渊t=36.539,36.122,29.757,20.701袁P<0.05冤曰实验组膝关节损 伤患者干预总满意度渊96.55%冤高于比照组渊73.68%冤渊字2=11.933袁P<0.05冤遥 结论 膝关节损伤患者于临床接受早期康复介入干 预后袁对于康复优良率提升袁HSS 评分提升袁WHOQOL-BREF 评分提升以及干预总满意程度的提升袁均获得明显效果袁最终对 于膝关节损伤患者康复状态的提升袁奠定基础遥

重症康复医学的意义及发展

重症康复医学的意义及发展

重症康复医学的意义及发展
陈真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
【年(卷),期】2022(29)6
【摘要】现代医学发展模式从“治病的科学”逐渐转变为“维护健康的科学”,即强调身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在疾病救治中的重要作用。

重症康复医学通过早期康复介入,能促进重症患者身体功能恢复及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因此,加强危急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患者的早期临床康复是康复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重症康复应与临床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实现“叠加”,而不仅仅是“时间的延续”。

重症康复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重症康复病房-普通康复病房-社区康复三级康复网
络的形成,康复相关人员知识和技能提高,以及新医疗管理模式的建立等都能促进重
症康复医学的发展。

【总页数】5页(P911-915)
【作者】陈真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中心;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同济
大学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9
【相关文献】
1.发展康复医学教育的意义、思路与方法
2.浅析发展康复医学的意义及要求
3.从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发展看临床早期康复介入的意义和影响
4.康复医学的现时代价值——兼谈康复服务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5.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康复介入的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郭铁成
康复的重要原则之一:早期介入(early intervention)
⏹康复目标:↑功能
⏹康复干预的原则
⏹早期介入
⏹功能为核心
⏹整体化/综合性
⏹个体化
⏹主动参与<。

何谓早期康复(early rehabilitation)
⏹只要患者病情许可,即开始康复介入
⏹因病因人而异
为何早期介入:理论依据
⏹中枢神经损伤
⏹神经生理学理论认为中枢神经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新组织能力或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因此,康复治疗中可通过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来影响输出,促进正常功能模式的形成,达到运动功能最大程度恢复的目的
⏹正规康复治疗不但可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区¡°模式整合¡±的完成,在运动过程中协调性也得到训练,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反过来又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浅、深感觉冲动的输入,起到激活作用,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废用综合征的产生,避免肢体痉挛及非麻痹侧的肌萎缩,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尽可能达到协调和自然,提高生活自理程度
为何早期介入:理论依据
⏹骨关节损伤:软组织的继发性变化
⏹PNI:神经损伤后的“黄金“恢复期
⏹疼痛:中枢效应
为何早期介入:作用
⏹最大限度恢复功能、减轻残疾
⏹预防继发残疾:DVT、继发性骨质疏松
⏹预防复发
⏹缩短住院日
⏹降低医疗费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家庭和社会
早期康复介入的时机?
⏹不同疾病时机不同
⏹NS疾患:脑卒中、TBI、SCI、CP
⏹骨关节:骨折、关节置换术后
⏹软组织疼痛:LBP 、MPS<。

颅脑损伤早期康复
⏹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三分之一的严重脑外伤患者可能遭受长期的认知和行为障碍。

20%的脑外伤会合并多系统疾病,包含复杂的神经系统损伤,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医学并发症。

⏹在美国,估计每年发病住院的脑外伤患者每十万人中有200人。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约为33%,中度脑损伤为2.5%。

TBI造成残疾约占人口的2%.
⏹受伤是4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而TBI导致的死亡占大多数。

⏹TBI也往往伴随多发伤,如骨折、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和截肢
⏹TBI的后果是多方面的,涵盖身体受损、认知、心理、行为和情感障碍等,这往往造成年轻人群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早期康复的目标
稳定病情,保留身体整体功能,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的恢复。

由于早期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是快速的,数天、数周之内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治疗师应和医生、护士共同组成康复治疗小组,通力合作,相互协调
在功能评定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早期介入-脑外伤
⏹早期评估
⏹治疗
⏹药物治疗
⏹促醒治疗:
⏹维持合理体位患者应处于感觉舒适的对抗痉挛模式的体位,头的位置不宜过低,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患侧上肢保持肩胛骨向前,肩前伸,伸肘;下肢保持稍屈髋、屈膝,踝中立位
⏹运动疗法每天定期有计划的活动四肢,防止关节痉挛和肌肉萎缩肢体。

被动活动肢体时,用力要缓和,以免暴力造成骨折。

特别是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肢体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如活动不当,容易在活动时骨折
⏹物理因子疗法
⏹高压氧治疗
⏹支具治疗利用低温热塑板材,设计、制造作用于患侧肢体各关节的矫形支具,保持关节处于功能最佳的位置。

⏹在脑损伤动物实验中,通过运动训练结合丰富的环境及多感官(视觉,声学和嗅觉)的刺激在脑损伤大鼠中模拟早期康复模式。

使用复合neuroscore量表评估运动功能障碍,在脑损伤7天及15天后接受早期康复的模型组动物与对照组在神经运动功能测试的分数上都有显著性差异。

同时利用氟玉石染色分辨神经细胞的退化和进程,模型组动物显示了神经运动功能的增加和神经损失的减少。

这种多感官刺激疗法将可改善脑损伤患者神经可塑性和恢复大脑的整合功能。

⏹效果评估
⏹运动功能神经学评估:Composite Neuroscore
⏹组织学效应:Fluoro-Jade staining
脑卒中早期康复
⏹急性脑卒中后造成的偏瘫、失语等致残率高,约有3/4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而在药物治疗上近年来除对脑梗塞早期溶栓治疗外,尚无重大突破
⏹因此早期康复治疗应作为急性脑卒中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和意义
⏹预防脑卒中继发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促进其功能障碍的恢复,并为以后的系统康复打下基础。

⏹显著提高脑卒中的疗效
⏹大大降低致残率
⏹显著提高脑卒中人的生活质量,并使他们能早日回归社会
⏹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而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原则
⏹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生命体征平稳,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小时开始。

⏹强化训练:根据美国学者的经验,每天训练1小时以上(强化训练),训练28天后有显著疗效。

⏹保证训练的时间和训练质量,是早期康复成功的重要环节。

早期康复开始的标准
⏹生命体征平稳
⏹病情48小时内无进展
早期康复的原则
⏹抑制异常、原始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运动模式
⏹痉挛的管理:软组织的活动;修正休息和活动时异常、不对称的姿势;24小时体位的处理
⏹其次加强软弱肌肉力量训练
初始康复介入
⏹呼吸道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帮助清除分泌物
急性期(卧床期)
⏹体位摆放、关节活动范围被动训练、早期坐位训练、健侧肌力增强训练、主动关节活动训练、坐位耐力训练、翻身、坐起训练、进食训练、言语训练、心理治疗。

恢复期(离床期)
⏹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立坐平衡训练、重心转移训练、行走训练
⏹偏瘫侧上肢机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整容、移动、更衣、上厕所动作训练)
其它
⏹针刺方法:通过传统医学的辩证施治选择不同的部位和手法
⏹抗痉挛药物:对肌张力增高者使用小剂量巴氯芬或力奥来素,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

⏹生物肌电反馈:用于早期肌张力低,无主动运动者。

⏹部分减重平板运动:用于肌力二级(不能抵抗重力)患者,使用部分减重平板仪尽早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失语症的康复:用Schuell刺激治疗法。

⏹抑郁症的康复: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康复治疗投入少,含金量高,我国脑卒中治疗中药物费用占60%以上,而早期康复的开展可使药物减少一半,节省大量费用,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

⏹WHO的资料表明,脑卒中病人经康复后,第一年末约60%可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自理,20%只有在康复活动中需要帮助,15%需要较多帮助,仅5%需要全部帮助,约30%在工作年龄的病人在病后一年末可以恢复工作
⏹挪威学者进行的随机对照实验表明
⏹在卒中单元中接受早期康复的患者中有64%的患者不会死亡或造成残疾
⏹早期康复可以改善预后并有助于血压的良好控制
⏹分析证明,早期干预占卒中单元康复效果的78%,脑卒中早期的康复运动可降低残疾的程度并减少出院后需要家庭护理的病人数
脊髓损伤康复
⏹脊髓损伤患者大多是青壮年,正处在年富力强之时,伤病的困扰给自身和家庭造成残酷的打击,随之而来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为此世界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急救,从早期康复到恢复期康复,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以期尽可能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尽早地回归社会
时机
⏹早期康复是指损伤开始到脊柱可负重为止,其基本目的就是骨折复位,稳定病情,恢复或至
少保持现有的神经功能。

早期康复原则
⏹尽早(伤后6小时内)、预防并发症、有效制动固定、重建稳定(早期手术),尽可能保留残存功能
⏹多数患者骨折复位及愈合需要10周左右时间,长时间的卧床会产生许多不良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成功有效的康复治疗必须尽早进行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神经外科与骨科处理
早期解除脊髓压迫骨科处理:①对骨折进行复位,纠正畸形。

②椎管减压:有利于功能恢复。

③坚强内固定,重建脊髓稳定性。

内科治疗:①8小时之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

②并发症处理。

早期康复训练内容
⏹急性不稳定期(卧床期)急性稳定期(轮椅期)
床上ROM训练ROM训练和肌力加强训练
床上肌力加强训练膀胱功能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坐位平衡训练
膀胱功能训练斜台站立训练
床上体位变换训练轮椅使用训练(C6以上电动轮椅)
初步转移训练(床¡ª轮椅、平台)
初步生活自理训练
C6以下:进食,洗漱,穿衣
C4以下:进食,洗漱,穿衣,排便
⏹康复起始时间与康复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