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早期康复介入工作流程

合集下载

康复医学科疾病、损伤急性期临床康复指南规范

康复医学科疾病、损伤急性期临床康复指南规范

脑血管病早期康复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一、基本目的: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二、早期康复方法: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脚交叉侧移等。

4、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

5、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6、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

7、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8、排痰。

9、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分钟,则渐加10度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无靠位平衡练习。

10、面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顶上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练习: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度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支撑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举,侧举,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

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脑卒中康复流程

脑卒中康复流程

脑卒中康复流程脑卒中一级康复流程图如下:经过急性期规范治疗,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以后,根据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功能状态和社会支持度来决定康复的性质和程度。

初期康复评定后,需要启动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并预防并发症。

根据患者的ADL和IADL能否自理,决定是否需要康复介入,如果需要,则转至康复中心或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如果不需要,则患者可以出院回归家庭或社区,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康复教育,在社区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脑卒中二级康复流程图如下:对于住院康复的脑卒中患者,康复医师需要对患者全身情况、运动、感觉、交流、认知、ADL和社会支持度进行筛查,根据患者的障碍决定康复小组。

随后,进行康复评定、制定康复计划和开始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重新评定进步情况、未来的需求和危险因素,并咨询康复小组。

如果患者康复有进步,则继续康复治疗。

如果没有进步,则需要查找妨碍恢复的原因,如果是病情变化,则建议返回急性期治疗;如果是精神方面的原因,则建议先进行抗精神病的治疗。

如果患者准备好社区生活了,则可以出院回归家庭或疗养院,在出院前需要对患者和/或家人进行康复宣教。

脑卒中三级康复流程图如下:对于回归社区的脑卒中患者,需要判断是否需要社区康复,如果需要,则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宣教,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并继续脑卒中二级预防。

如果不需要,则继续康复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重新评价患者的状况,继续康复治疗。

如果患者达到平台期,则需要重新评价患者的情况,并继续康复治疗。

如果患者出院回归家庭或社区,则社区医生需要定期随访。

脑卒中是一种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它是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且在我国城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可调控的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率有了大幅度下降,但总患病率和致残率仍然很高。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因脑损伤部位、大小和性质等不同而异。

康复医学的临床介入

康复医学的临床介入
• • • • • • • • • 脊髓损伤 四肢骨折 关节置换 肩袖损伤 四肢关节术后僵硬 周围神经损伤 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心胸外科的康复介入
• COPD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 心脏搭桥术后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康复训练
• 改善肺部的通气功能,提 高呼吸的效率 • 缓解或控制COPD的急性症 状及并发症。 • 消除疾病遗留的功能障碍 和心理影响,开展积极的 呼吸和运动训练,发掘呼 吸功能潜能。 • 教育患者如何争取日常生 活中和最大活动量,并提 高其对运动和活动的耐力, 增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减少对住院的需要。 • • • • • • • 缩唇呼气 腹式呼吸 强化呼吸肌 体位引流 拍背排痰 有效咳嗽 有氧运动
康复医学的早期临床介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 李建华
康复医学
• 康复医学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欧美一些国家形成并迅速在国际范围 内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 • 1983年4月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1988年更名为中国康复医 学会,受中国科协领导和卫生部的业务指导,并接受民政部的监督管理 , 标志着我们康复医学的起步与发展。
• 国内三大康复组织: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
• 两大核心刊物: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康复医学科的人员类型
• 康复医师(医生岗) 需要经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 康复医学专业研究生,无本科 其他临床专业医生需要经过三 甲医院康复医学科进修2年获得 证书才可以从事康复医学工作 针灸医生属于康复医生范畴 浙江省康复医学专业硕士点 (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学院) • 康复治疗师(技术岗) 属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本科(理学士、无处方权)、大专 职称晋升:技师-主管技师-副主任技 师-主任技师 康复治疗师不能从事针灸工作 PT、OT、ST 等亚专业 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学院(本科)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 术学院(大专) 国内5家医学院校今年起有硕士和博 士点

康复操作规程

康复操作规程

康复操作规程
引言:
康复操作规程是指在康复治疗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建立规范的康复操作流程,能够提高康复效果,确保康复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康复操作规程的制定对于康复团队的成员以及康复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康复操作规程的内容。

一、患者评估
1. 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2. 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包括身高、体重、病史等。

3. 进行功能评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关节活动度等。

二、康复目标设定
1. 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制定康复目标,明确治疗方向。

2. 康复目标应具体、可量化、可达到,并与患者沟通确认。

三、康复方案制定
1. 根据康复目标,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

2. 康复方案应包括康复计划、康复目标、康复方法等。

3. 康复方案应由康复专家进行制定,并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讨论和确认。

四、康复操作步骤
1. 操作前准备:清洁操作区域并消毒,确保操作环境卫生。

2. 操作过程: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操作,如针灸、按摩、物理疗法等。

3. 操作要点:
(1) 安全性:确保操作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避免伤害。

(2) 温和性:操作应温和而不过度,避免加重患者痛苦。

(3) 观察性: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

4. 操作后处理:清理操作区域,妥善保存操作工具。

五、康复效果评估
1. 康复效果评估应基于康复目标设定的指标。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和流程-ppt课件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和流程-ppt课件
(二)我国社区康复的产生和发展
(1986~1990)
(1991~1995)
(1996~今)
1986年,WHO为我国培训十余名社区康复骨
起 《步在社区中训练残疾人》手册翻译成中文出版
阶国家卫生部在4省(区)城乡开展了社区康复试 段 1988年开始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
“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
“十阶一五”(2006~2010年)期间,全国开展社 段“十二五”(2011~2015年)初步实现残疾人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四、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
四、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
政府统一领导 职能部门各司其职 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 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 共同推进
四、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
从社会实际出发 立足于社区内部的力量 社区组织、社区参与、 社区支持、社区受益
二、社区康复的概念
2. 社区康复的概念
我国对社区康复的定义
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政府领导下,相关 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支持,残疾人及其亲友积 极参与,采取社会化方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全面康复 服务,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
社区康复的内涵
工作的层次在社区,依靠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 开展工作
单独设立的康复诊疗机构,是多学科合作式门诊 只为门诊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称为康复门诊或日间医院
二、康复医疗机构形式
(四)疗养院
利用疗养的自然环境,按照康复的原则把疗 养因素与康复手段结合起来,促进慢性病者、 老年病者、手术后患者及其他伤残者的康复
二、康复医疗机构形式
(五)长期照顾单位
长期留治中心 病残护理院 老人养护院
康复机构:美国的科技型、西欧的福利型、日本的集科技与 福利为一体的复合型共三种康复模式 解决较复杂的残疾问题,但费用较高,周转率低,覆盖面小, 残疾人被限制在康复机构,阻碍残疾人重返社会 20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发现定位在家庭与社区水平的康 复服务可弥补机构式康复的许多不足,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三甲评审复审标准--康复医学科相关条款解读

三甲评审复审标准--康复医学科相关条款解读
(4)有无效中止康复训练的程序。
2.相关人员知晓效果评定的标准与程序并落实。
康复科
1、康复医学科评定流程与规范(正在完善)
2、病例讨论记录(正在完善)
1、康复医学科无效中止康复训练程序(正在完善)
【B】符合“C”,并
1.科室对落实情况自查、评估、分析、反馈、整改。
2.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有整改。
康复科
1、病历书写规范
1、应急事件汇报制度
2、应急事件处置预案和流程
3、质量与安全考核计划和记录
【B】符合“C”,并
1.科室对落实情况自查、评估、分析、反馈、整改。
2.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有整改。
康复科
医务科
【A】符合“B”,并康复相关的医疗文书书写符合要求,康复质量有持续改进。
康复科
4.12.3.3
对康复治疗训练过程有记载。
【C】
1.有康复治疗训练过程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
2.有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法、语言治疗法等规定与流程。
3.落实上述诊疗标准与规范,康复治疗情况在病历中记载。
4.有康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价的制度与流程,并组织实施。
5.相关人员知晓上述规范和流程并落实到位。
康复科
1、康复训练流程(正在完善中)
1、康复医学科病人评定与计划制定流C”,并
1.科室对落实情况自查、评估、分析、反馈、整改。
2.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有整改。
康复科
医务科
【A】符合“B”,并
1.对康复治疗训练过程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病历记录完整率100%
【A】符合“B”,并患者康复计划落实,康复效果明显。
康复科

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我科早期康复介入开展情况
一、骨科术后早期康复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这种观念往往使人们一直躺在床上,但过度的卧床静“养”只会加重伤病肢体的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出现深静脉血栓、静脉炎、本体感觉(人对肢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感觉能力)下降等等不良后果。

因此,早期康复介入刻不容缓。

早期骨科术后康复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预防肌肉萎缩,减少或防止粘连和纤维化的形成。

二、重症病房早期康复
重症病房患者绝大多数病情危重,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或处于昏迷状态,医务人员力挽狂澜保住了患者性命,后期的康复也显得极为迫切需要。

康复医师、治疗师与病房医生一起查房,详细了解病人病情变化,为病人制定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

目前,我科已在老年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开展早期康复。

项目主要包括吞咽言语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体位改变、呼吸训练等,还包括鼓励患者重新开始肢体活动和参与日常社会活动。

通过其他临床科室与康复科的早期康复治疗合作,早期康复流程逐渐建立,使康复真正做到了前移,对预防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起到了显著作用。

早期康复的介入能有效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促进受损功能尽早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早日回归家庭、社会,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康复医学科常见疾病早期介入原则、目标与时机

康复医学科常见疾病早期介入原则、目标与时机

康复医学科常见疾病早期介入原则、目标与时机康复工作必须从伤病的早期进行,直至患者回归社会或家庭。

临床各科室的各个系统疾病在所有阶段,都可以有康复的介入、结合。

介入愈早结局愈好。

一、早期介入原则1. 康复治疗计划建立于康复评定的基础上,早期介入时必须充分了解患者病情。

2. 早期介入其他临床科室病人的康复治疗时需与其主治医师充分沟通,就患者病情与其商讨并确立康复治疗计划。

3. 康复治疗计划的尽可能采用综合康复治疗。

4. 明确患者早期介入康复的目的与目标,并就早期介入康复计划与患者沟通,签字。

5. 随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计划,并及时与患者沟通。

6. 早期介入康复需循序渐进,要求患者或(和)其家属主动参与,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想结合。

二、早期介入目标采用一切有效措施预防可能发生的残疾和并发症,如压疮、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稳定病情,改善受损功能,减轻残疾程度,避免或延缓功能障碍的进一步发展。

为患者今后的治疗与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早期介入时机康复医学科常见疾病包括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颈椎病、下腰痛及其他骨关节疾病等。

(一)脑卒中:早期介入康复时机:目前就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患者的GCS>8分,病灶表现已有了肯定的逆转,生命体征平稳(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正常)24小时以上,在综合评估后,可以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康复治疗计划。

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开始稍早(病后3~5天),而脑出血患者开始的相对较晚(病后2~3周)。

(二)颅脑损伤早期介入康复时机:对与颅脑损伤康复的早期介入并无明确标准,一般即为病情稳定后以急诊医院为主的康复治疗。

早期介入可由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和患者主治医师沟通、商讨,确定其康复时机与治疗计划。

(三)脊髓损伤早期介入康复时机:一般此时患者伤后在骨科住院,当临床抢救告一段落,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脊柱稳定即可开始康复训练。

最新 四肢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及流程(70页)

最新 四肢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及流程(70页)

Ia级证据: 一些电疗法形式对于骨折的愈合可能
是有益的。光疗增强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加速康复。
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结合可调式关节固定器治疗骨 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疼痛、屈 曲功能、肌肉力量及活动度等均较治疗前 好转.
运动疗法结合可调式关节固定器的应用 对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及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作用。
实际上在显微镜下骨折界面间几乎不可
能达到如此完美的接触,总有一些部位未 完全对合,导致接触面间存在微小腔隙。
在“稳定”的间隙内发生直接愈合, 而在非坚强固定的条件下,骨折间隙内存 在“显微失稳”,即骨折端之间有细微的 活动存在,由此可以诱导
骨的吸收,加宽骨折间隙。主
要通过间接愈合取得骨性连接。
相对而言,髓内钉固定有利于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4日 星期五 2021/5/142021/5/142021/5/14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142021/5/142021/5/145/14/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42021/5/14May 14, 2021
4 本体感觉训练
使患者在术后更好的适应重建的人工关节,使残留的本体感受器 更快的建立代偿机制,以帮助患者正确的控制置换关节及肢体
5 器械的使用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及助行器等辅助器械,以便患者在 术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
6 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深呼吸和咳嗽,以尽量避免由于术后 疼痛不敢咳嗽排痰而致呼吸道阻塞导致的感染
疼痛评定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疼痛分级法(NRS)、 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

康复科操作规程

康复科操作规程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康复科操作规程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康复科操作规程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康复科操作规程(大纲)一、康复科概述1.1康复科定义1.2康复科任务与目标1.3康复科工作原则二、康复科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2.1组织架构2.2人员配置2.3岗位职责三、康复评估与诊断3.1康复评估3.1.1临床评估3.1.2功能评估3.1.3康复需求评估3.2康复诊断3.2.1疾病诊断3.2.2功能障碍诊断3.2.3康复目标制定四、康复治疗技术4.1物理治疗4.1.1电疗4.1.2热疗4.1.3冷疗4.1.4运动疗法4.1.5按摩疗法4.2职业治疗4.2.1生活技能训练4.2.2工作技能训练4.2.3康复护理4.3语言听力治疗4.3.1语言治疗4.3.2听力治疗4.3.3吞咽功能障碍治疗4.4心理治疗4.4.1心理评估4.4.2心理咨询与干预4.4.3心理康复五、康复护理5.1基础护理5.1.1生活护理5.1.2病情观察5.1.3预防并发症5.2康复护理技术5.2.1康复护理评估5.2.2康复护理计划5.2.3康复护理实施六、康复科管理与质量控制6.1管理制度6.1.1工作流程6.1.2质量控制标准6.1.3安全管理6.2人员培训与考核6.2.1培训计划6.2.2考核标准与方法6.2.3持续改进6.3康复科研与教学6.3.1科研工作6.3.2教学工作6.3.3学术交流一、康复科概述康复科操作规程中的康复科概述部分如下:1.1康复科定义康复科是医疗机构中专门为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的科室,通过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改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病房门诊社区康复流程

康复病房门诊社区康复流程

康复病房门诊社区康复流程一、患者入院登记患者来院后,首先要到门诊挂号处进行登记,完成基本信息的填写,如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并提供相关诊断证明和医保卡等资料。

挂号处会将患者的信息录入系统,并为患者分配床位号或挂号号码。

二、患者评估患者完成登记后,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病史询问、身体检查以及功能评估等。

通过评估,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生活能力等情况,为后续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三、康复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医疗团队会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方案包括康复目标、康复措施、康复期限等内容,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四、康复治疗实施根据康复方案,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等。

康复治疗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回归社会。

五、康复护理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包括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

护理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六、康复教育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教育,包括疾病知识、生活方式、康复训练等。

通过教育,患者及家属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七、出院计划当患者病情稳定,康复效果达到预期目标时,医疗团队会制定出院计划。

出院计划包括出院时间、出院指导、康复建议等内容,为患者顺利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八、康复跟踪患者出院后,医疗团队会进行康复跟踪,定期与患者联系,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

通过跟踪,医疗团队可以及时调整康复方案,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康复状态。

九、社区康复患者出院后,可以选择到社区康复中心进行继续康复治疗。

社区康复中心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包括康复训练、康复指导、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区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康复病房门诊社区康复流程包括患者入院登记、患者评估、康复方案制定、康复治疗实施、康复护理、康复教育、出院计划、康复跟踪和社区康复等环节。

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实施办法

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实施办法

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实施办法
(一)院内各相关科室(如神内、神外、脊柱、骨科、烧伤、老年、儿科等)的主管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时邀请康复医学科会诊
(二)康复医学科医师在接到会诊邀请24小时(急会诊10分钟)内对患者进行会诊,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分析问题,开出治疗处方交予康复小组的相关成员(如运动、理疗、作业、言语、矫形师等),并与主管医师、家属沟通,告知患者的问题和需要的康复项目。

并留下相关治疗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临床科室主管医生和患者家属随时能与康复小组人员进行沟通
(三)康复小组人员在接到治疗处方后24小时内对患者进行评定,48小时内做出康复计划。

同时各小组间及时与患者协调好治疗时间,按时到床旁进行康复治疗。

并在首次治疗时告知患者或家属该项治疗的时间、意义、治疗中或治疗后的感受及可能出现的情况
(四)1周后康复医师召集康复小组人员开初期评价会议,小组成员进行充分沟通讨论,修订和补充各自的康复计划(五)按照初期评价会议决议,执行近期康复治疗计划,并做好治疗记录
(六)根据患者康复进程,择期进行中期评定,召开中期
评价会,制订新的康复治疗计划。

必要时,根据患者病情,由各相关科室主管医师与康复医师协商转康复医学科病房,或到康复医学科门诊继续康复治疗,并做好交接班记录(七)对康复患者进行登记及追访。

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卫生部修订版)

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卫生部修订版)

本管理规范就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并开展康复医学诊疗工作得基本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与国境内得所有综合性医院。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得设置,加强康复医学诊疗服务,更好地发挥综合医院对社区康复得转诊、培训与技术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卫生事业得康复医学服务功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得康复医学诊疗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残疾人保障法》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得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规范、第二条本管理规范就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并开展康复医学诊疗工作得基本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与国境内得所有综合性医院。

第二章性质、功能与布局第三条康复医学科就是卫生部规定得12个临床一级学科之一,就是综合性医院必备临床科室,它就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康复评估与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得诊断与治疗技术与相关临床科室密切协作,着重为病伤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早期得有关躯体、内脏器官、脑高级功能与心里功能障碍得患者,提供全面与系统得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并所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人员提供康复医学技术咨询、培训,为所在区域功能残障患者提供康复医学治疗技术指导得科室。

康复医学科主要业务范畴包括:神经伤病康复(脑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退行性神经疾病等)、骨与关节伤病康复(骨关节炎、颈肩腰腿痛、骨折后、骨关节手术后、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先天畸形等)、内脏疾病康复(冠心病、高血压、心衰、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康复(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等)、儿童疾病康复(脑瘫、智力发育迟滞、孤独症等)、疼痛处理等。

第四条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应设置本管理规范规定得康复医学科,并开展正规得康复医学诊疗工作、第五条一级综合医院应设置康复医学治疗部门,在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得领导与指导下,协同当地有关部门,动员、组织群众,大力开展残疾得一级预防工作,对于已经存在功能障碍得患者做好三级预防;同时在上级综合性医院得指导下,配备不少于2名有执业资格得康复治疗师,积极开展社区康复治疗工作,组织、指导所在社区得基层卫生人员,在基层有关医疗机构与功能障碍患者住所开展康复医学治疗、咨询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康复医学诊疗服务工作为基础得,以大中型综合性医院与康复医院为转诊、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得,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协作密切、成本效果好得区域康复医学诊疗三级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康复医学诊疗服务水平,完善当地卫生事业得康复医学服务功能。

医院康复科管理制度

医院康复科管理制度

康复科科室管理各项工作制度一.凡需诊疗者,须经康复医生检查,确定诊断和治疗种类并登记。

严格掌握治疗适应症,禁忌症。

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治疗前向病人详细交代诊疗注意事项,治疗中密切观察和巡查。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如遇意外情况,立即报告科主任,妥善处理。

三.针灸治疗必须无菌操作。

针具高压灭菌,防止交叉感染。

治疗中严防晕针,滞针,漏针,断针,刺伤血管和内脏的发生。

如有发生立即处理。

四.使用电针,理疗等仪器。

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

输出是否正常,是否0位。

根据病情,选择强度和时间。

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至0位。

五.深入病房,了解病情。

床边配合,提高疗效服务,观察疗效。

教会病人或家属一些康复手段及简易操作。

得到病人的积极。

六.爱护各种仪器,设备。

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搽拭,以盖布罩好,定期检修并做好登记每次治疗期间应休息数分钟。

七.诊室保持清洁,安静。

下班前关好门窗,切断电源。

做好防盗,防火,防医疗事故。

确保医疗安全。

康复科工作职责一、按照康复医学要求,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达到生理或解剖受损、环境限制和生活计划相称的躯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及教育潜能,提高生存质量。

二、在设备科领导下与其它相关科室一起负责包括预防、早期识别、以及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医疗服务,通过康复,应能达到患者住院日缩短,功能独立性增高和生存质量改善。

三、认真做好不同年龄阶段的具有躯体与认知受损与残疾的病人的评定,诊断与处理工作,做好导致疼痛或功能受限的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各种并发疾病与损伤的处理,以及诊断与治疗性注射方法和电诊断医学方法的应用。

四、在开传统针灸、中药、穴位注射、功能锻炼等方法的同时,融合中西医学的诊断,治疗思路,创立开放新技术、新方法.康复科管理制度(一)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执行医院休、请假、奖金发放等制度,工作时间不准擅自离岗、吸烟、打闹、喧哗。

(二)对伤残病人,行动困难或卧床患者,应坚持床边会诊及治疗,急病人之所急,帮病人所需,以极大的爱心,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内容

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内容

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内容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断增加。

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这些因素使得康复工作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于一些患有严重疾病或创伤的患者来说,早期康复介入便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这部分患者,早期的康复介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对身体功能、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影响,帮助患者尽快康复,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早期康复介入的概念早期康复介入是指在疾病或创伤初期,立即对患者进行康复干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介入是康复医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的目的是在疾病或创伤发生后尽快地进行治疗和辅助干预,以便减少疾病对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损害。

早期康复介入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康复训练、康复护理、康复咨询和心理支持等服务。

早期康复介入的核心理念就是“尽早、尽可能、尽全力”,即在疾病或创伤初期进行全面的康复介入,以便帮助患者尽快地康复,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三、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性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功能。

在疾病或创伤初期进行康复介入,可以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减少因疾病或创伤而导致的功能障碍和心理问题。

2. 帮助患者尽早地重返社会。

通过早期的康复介入,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地康复,减少康复时间,帮助患者尽快地重返社会,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3. 减少医疗成本。

早期康复介入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次数,从而降低医疗费用,并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4.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早期康复介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或创伤对患者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影响。

四、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的建立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目标和原则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减少疾病或创伤对患者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影响,帮助患者尽早地康复,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内容范文

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内容范文

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内容范文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引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康复医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早期康复介入作为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意义和价值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范早期康复介入,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早期康复介入的概念、重要性和现状入手,探讨制定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内容和建议。

一、早期康复介入的概念和重要性早期康复介入,是指在患者受伤或患病后,及早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其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

早期康复介入可以有效减少病情的恶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康复周期,提高康复效果。

它不仅仅是康复医学的一种治疗手段,更是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关心和关爱,是医疗服务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康复效果:早期康复介入可以避免病情的恶化,及时纠正姿势异常,减少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促进肌力的恢复和身体功能的正常发展。

2.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早期康复介入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比如,对于中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介入能够减少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肺炎的发生,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

3. 缩短康复周期:早期康复介入可以从病程的开始阶段就进行有效的康复干预,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护理,使康复进程更为顺利,缩短康复过程的时间,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二、制定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的必要性早期康复介入的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康复质量和效果起到关键作用,制定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康复治疗流程:早期康复介入的治疗流程涉及到康复评估、制定康复目标、制定康复方案、实施康复治疗等多个环节,需要进行统一规范,遵循科学、无创的原则,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保障康复治疗的连续性:早期康复介入需要在住院期间进行,但也涉及到出院后的康复治疗。

康复科康复临床路径

康复科康复临床路径

目录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0脑出血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7)脑梗死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1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22)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28)手外伤康复临床路径 (34)肢体骨折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39)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临床路径 (45)周围神经损伤康复临床路径 (51)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 (56)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 (64)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脑损伤,已行手术治疗或无手术治疗指征,生命体征稳定。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运动功能障碍(3)感觉功能障碍(4)言语功能障碍(5)吞咽功能障碍(6)认知功能障碍(7)精神、情感、心理障碍(8)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9)日常生活功能障碍(10)脑神经麻痹2.影像检查:头颅CT、MRI或X线可证实颅脑损伤改变。

(三)康复评定。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卫办医政发〔2013〕25号)1.一般情况。

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

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大约住院2周左右),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1)意识状态的评定(2)运动功能的评定(3)感觉功能的评定(4)言语功能的评定(5)吞咽功能的评定(6)认知功能的评定(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9)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