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操作及常见诊断
心电图检查及操作
■ 按下抗交流电干扰键
二、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步骤
1 .一般浏览
■ 检查定准电压和走纸速度,判断有无伪差。
2.判断主导心律
■ 寻找并分析P波的形态和出现规律,确定是否为窦性心律。
3.计算心率
■ 测量P-P或R-R间距,如心房率与心室率不一致时,应该分别计算。
4.判断心电轴和有无钟向转位 5.分析P波与QRS波群及相互关系 6.观察ST-T改变及其类型 7.得出结论
第一步 : 找“P”波,它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如有P波 ---“P”波的波型特点是否正常。时间:
﹤0.12s 振幅:肢导联﹤0.25mv 胸导联﹤0.20mv Ⅰ、Ⅱ、aVF、V4-V6直立,aVR导联倒置,其他导联随便。 第二步 : 看PR间期,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的时间。时间:0.12 — 0.20 S 第三步 : 看QRS波,代表心室肌除极的位变化 时间:0.06~0.10s
一、常规心电图操作标准
(一)环境要求 (二)受检者准备 (三)皮肤处理 (四)电极安置 (五)描记心电图
(一)环境要求
保持室内温暖 检查床不宜过窄,床旁不要摆放电器 心电图机电源线远离检查床和导联电线
(二)受检者准备
核对姓名 患者平静时或休息片刻后,取平躺仰卧位,最 好避免饱餐、饮用刺激性饮料和食物或吸烟后检 查。
(四)电极安置
肢体导联
由右上肢到右下肢、顺时针分别连接:
红 黄 绿黑 胸前导联
V1: 红色-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 黄色-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 绿色-V2与V4连线中点 V4: 褐色-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相交处 V5: 黑色-左腋前线第五肋间与V4平行 V6: 紫色-左腋中线第五肋间与V4平行
心电图诊断技术与操作规范手册
心电图诊断技术与操作规范手册1. 引言本手册旨在提供心电图诊断技术的操作规范,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心电图设备并准确诊断心脏病。
本手册适用于有相关医学背景知识的医务人员,并建议在使用心电图设备之前详细阅读本手册。
2. 心电图设备的使用2.1 设备准备在使用心电图设备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设备的电源正常供电。
- 检查设备的连接线和电极是否完好无损。
- 验证设备的设置和参数是否符合诊断要求。
2.2 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步骤可以确保心电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心电图设备的一般操作步骤:1. 让患者舒适地躺下,并确保皮肤干燥清洁。
2. 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正确连接导联线和电极。
3. 在设备上选择正确的导联模式和心电图记录速度。
4. 按下记录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图。
5. 在记录过程中,确保患者保持安静,不要移动。
6. 记录完毕后,保存心电图数据并断开设备连接。
3. 心电图诊断技术3.1 心电图波形解读心电图波形是心脏电活动在时间和振幅上的图示。
以下是常见的心电图波形及其解读:- P波:代表心房收缩,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正向的。
- 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呈现特定形态。
- T波:代表心室复极,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正向的。
3.2 常见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异常可以指示心脏病的存在或其他疾病的影响。
以下是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及其可能的诊断意义:- 心房颤动:心房电活动不规则,可能提示心房颤动的存在。
- 心室早搏:心室电活动提前出现,可能提示心室早搏的存在。
- ST段抬高或压低:可能提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存在。
4.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心电图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遵循设备操作规范,避免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
- 确保设备连接线和电极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 尽量减少心电图记录过程中的干扰,保持患者的安静和舒适。
5. 总结本手册介绍了心电图诊断技术的操作规范,包括设备的使用和心电图波形解读。
心电图专业诊断与规范操作文档
心电图专业诊断与规范操作文档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心电图专业诊断和规范操作的指导。
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工具,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
正确的心电图诊断和操作规范对于准确判断心脏疾病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 心电图诊断步骤下面是进行心电图诊断的基本步骤:1. 准备工作:- 确保设备完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导联电极应正确连接到患者身体的适当位置。
- 患者应放置在平躺的位置,保持安静。
2. 数据采集:- 开始记录心电图数据,通常持续几秒或几分钟。
- 确保数据采集期间患者不发生运动或干扰。
3. 数据分析:- 对采集到的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 注意观察心率、心律、QRS波形、ST段和T波等特征。
- 比较采集到的数据与正常心电图图谱进行对照。
4. 诊断和报告:-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心电图的诊断。
- 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异常,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 撰写诊断报告,包括必要的详细信息和建议。
3. 规范操作指南以下是进行心电图操作时应遵循的规范操作指南:1. 操作前准备:-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 清洁和消毒导联电极,确保其无损坏。
-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解释操作过程和目的。
2. 导联电极安装:- 根据国际标准,正确安装导联电极,确保其与心脏的正确连接。
- 导联电极的位置应符合国际标准,以确保准确的心电图记录。
3. 心电图记录:- 在记录心电图之前,确保患者放置在平躺的位置,保持身体放松。
- 操作过程中,避免移动导联电极或干扰导联信号。
- 记录期间,观察患者的症状并记录相关信息。
4. 数据保存和归档:- 心电图数据应及时保存并进行适当的归档。
- 数据应按照患者标识和日期进行命名和存储,以便后续查阅和比对。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心电图专业诊断和规范操作的基本指导。
准确的心电图诊断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对于确保心脏疾病的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遵循最佳实践,务必按照本文档中描述的步骤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指南。
心电图专业诊断与规范操作文档
心电图专业诊断与规范操作文档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关于心电图专业诊断和规范操作的指导,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心电图设备,并准确解读心电图结果。
术语定义-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
- 心电图机:用于记录和显示心电图的设备。
- 导联:连接心电图机和患者身体的电极。
规范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心电图机是否正常运行。
- 确保导联电极干净、粘性良好。
- 与患者解释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2. 安装导联- 将导联电极正确连接到心电图机。
- 按照标准导联放置方法,将导联电极粘贴到患者胸部和四肢。
3. 进行心电图检查- 确保患者放松,不要移动身体。
- 启动心电图机记录功能。
- 检查心电图波形是否清晰,如有干扰或异常,需要重新调整导联。
4. 解读心电图结果- 根据心电图波形的特点,判断心脏的电活动是否正常。
- 注意检查心率、心律、ST段、QT间期等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心电图结果。
5. 记录和报告- 将心电图结果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 如有异常或可疑情况,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
注意事项- 操作心电图机时,需遵循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规范。
- 心电图结果仅作为辅助诊断依据,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 心电图检查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舒适和放松状态。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心电图专业诊断和规范操作的指导,以确保医护人员正确操作心电图机,并准确解读心电图结果。
遵循本文档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心电图操作标准与诊断方法
心电图操作标准与诊断方法摘要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临床诊断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判断心脏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的操作标准和诊断方法,以帮助医生正确使用心电图进行诊断。
1. 心电图操作标准1.1 准备工作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患者身体舒适,不受到外界干扰。
- 确认心电图设备正常工作,并进行适当的校准。
- 准备好心电图记录纸和导联电极。
1.2 导联贴附正确的导联贴附是进行心电图检查的关键步骤。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导联贴附:1. 清洁患者皮肤,去除油脂和污垢。
2. 将导联电极贴附在特定位置,如胸部、手臂和腿部。
3. 确保导联电极与皮肤之间有良好的接触,避免松动或脱落。
1.3 心电图记录进行心电图记录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患者处于静息状态,尽量避免运动和说话。
- 设置适当的心电图记录速度和增益。
- 检查记录纸是否正常,确保心电波形清晰可见。
2. 心电图诊断方法心电图的诊断主要依靠对心电波形的分析和判断。
以下是常见的心电图诊断方法:2.1 心率分析通过测量心电图上的R-R间期,可以计算出患者的心率。
根据心率的快慢和规律性,可以初步判断心律是否正常。
2.2 心律分析观察心电图上的P波、QRS波群和T波的形态和时间间隔,可以判断心律是否齐整和有无异常。
2.3 ST段分析ST段是判断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
通过观察ST段的平坦、抬高或压低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心肌是否缺血或损伤。
2.4 QT间期分析QT间期是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的时间。
QT间期过长可能与心脏电生理异常相关,需要进一步评估。
2.5 异常波形分析除了上述常见的心电波形分析外,还需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异常波形,如房颤、室颤等,以及心电图上是否有其他异常特征。
结论心电图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正确操作和诊断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本文介绍了心电图的操作标准和常见诊断方法,希望对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有所帮助。
心电图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心电图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测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并诊断心脏疾病。
以下是心电图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1. 患者准备在进行心电图检测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应放松身体,避免运动或剧烈活动。
其次,确保患者的胸部和四肢干燥,因为湿润的皮肤可能会影响导联的粘附性能。
最后,患者应脱掉任何可能干扰心电图的金属物品,如首饰、腰带等。
2. 导联准备进行心电图检测之前,需要将电极连接到患者身上以记录心电信号。
通常,心电图仪器会有多个导联,每个导联记录特定的电活动信息。
常用的导联包括:- 标准肢导联:在右手腕、左手腕和左踝部分别粘贴电极。
- 标准胸导联:在胸部粘贴电极,用于记录心脏在胸部各个位置的电活动。
- 预-cordial 导联:在胸部特定位置粘贴电极,用于更详细地记录心脏的电活动。
导联的粘贴应遵循特定的规则,如电极应紧密贴合皮肤、导联线应从电极向仪器的插口方向拉直等。
导联粘贴完成后,检查是否有错误连接或脱落。
3. 心电图记录导联连接完成后,即可开始心电图记录。
患者应保持安静且放松,在记录期间避免说话或移动。
操作者应将心电图仪器的设置调整为合适的模式,如选择心电图记录速度(通常为25mm/s或50mm/s)、增益设置等。
在记录期间,心电图仪器会记录心脏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波形图。
波形图的几个常见特征包括:- P 波:代表心房收缩的电活动。
- QRS 波群:代表心室收缩的电活动。
- T 波:代表心室复极的电活动。
操作者应密切关注波形图的形态和时长,以便检测任何异常。
4. 心电图检查完成心电图记录后,操作者需要对心电图进行检查与诊断。
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诊断心电图异常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导联上的电活动,波形图的形态、间隔与时长等因素。
5. 心电图报告最后,操作者需要将心电图结果整理成报告。
报告中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记录时间、导联配置、记录速度、增益设置等。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专家讲座
0.13s 。符合分支型室速。(男,23岁)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
第23页
交界性早搏: 提前出现QRS-T波群, QRS为室上性(偶伴差传), 可见其前后无P
波( 心房与心室同时除极) ,也可前后有逆行性P-波, P-波在QRS前时, P- -R
间期< 0.12s, P-波在QRS后R- P- < 0.16s ,代偿间歇多完全。
第13页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 1传导: 本图见两阵频率为205次/分连续P`波,每 2个P`波有1个下传心室,即呈2: 1下传。前1个P`波因为落在T波顶 峰之前(前1心动周期绝对不应期上),故不能下传。(此图房性P波 在III导联清楚)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
第14页
短阵多源性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II长条统计心
房性早搏: 提前 出现P`-QRS波 群,P`波与窦性 P波不一样,P`R大于0.12s, QRS为室上性, 偶见宽大畸形 (差传),代偿 间歇不完全(配 对时间+代偿间 歇<2P-P)。本 图可见2个提前 P`-QRS-T波群, 前一个QRS为室 上性,后一个宽 大畸形(伴室内 差异传导)。提 前出现P`波为主 要判别点。
第6页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P-P显著不整, P-R间期大于0.12s, P-P短时P波
稍高, P-P长时P波稍矮小, 同导联P波仅有电压差异, P波极性未发生
显著改变。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
第7页
窦房结至心房游走心律。 P-P不整, P-R大于0.12s, III导联 P波由正
向逐步转到正负向, aVL导联由负正双向转为正向, P波极性发生了
2、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 3.逆钟向转位。 (大于交界 性自主心率时称加速性交界 性自主心律或加速性交界性 逸搏心律)。
心电图机的操作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心电图导联
1、肢导联:有双极肢导联和加压单极肢导联两种。 1)双极肢导联(标准导联):有Ⅰ、Ⅱ、Ⅲ三个。
心电图导联
2)加压单极肢导联:有avR、avL、avF三个。
※肢导联的导线有红、黄、绿、黑4种颜色。红色连接右上肢;黄色连接 左上肢;绿色连接左下肢;黑色连接右下肢。
心电图导联
2.胸导联: 自胸部电极引出的电位经过一个电阻至心电放大器输入端的正极,将负 极连接中心电端,中心点的电位基本不随心脏激动而变化。 胸导联是单极导联,引出的电压就是胸电极安放处的身体表面的心脏激 动时的电位变化。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定义: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导 致窦房结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引发以心动过缓 为主要特征的多种心律失常,并引起相应症状体征 的临床综合征。
常见病因: 1、心脏病变损害窦房结。 2、SA周围神经或心房肌病变,窦房结动脉供血↓ 3、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SA功能
接通电源,功能选择静态心电图检查 1开机。 2 按定标,走纸速度等键。横轴定标时间:走纸速度25mm/s、纵轴定
标电压10mm/mv。 3 检查描笔的位置,调针至心电图纸正中。 4 按开始键开始描记心电图。
心电图机操作流程
5、按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 V7、 V8导联的顺序描记心电图。 完成录图。
常见的异常心电图
高血钾的心电图表现: ▪ 血钾>5.5~6.0mmol/L时,T波振幅增高,基底部变窄,呈帐篷样 ▪ 7~8 mmol/L时,P波增宽,振幅减低,提示房内传导延缓 ▪ >8.5 mmol/L时,心房高度抑制,P波消失,出现“窦室传导”或交界性 心律 ▪ 9~11 mmol/L时,室内传导延缓,QRS增宽,可呈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发生心室停搏
经典:常见心电图诊断与临床
1) 2)
3)
4) 5)
提前出现的QRS波,与正常窦性者相同或略有变异 出现逆行P’波(II、III导联P’波倒置,aVR直立) P’波可出现于QRS波群前、之中或之后,P-R<0.12s,R-P’<0.20s 代偿间歇多数完全 QRS波群也可出现差异传导
交界性早搏
诊断及治疗
诊断: 详细了解病史: 动态观察心电图: 窦结功能的激发试验: 治疗:无症状时可动态观察,有症状时起搏治疗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心电图特点
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bpm) 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房室交界区逸搏或逸搏心律,或房室交界区传导障碍 (双结病变) 部分病人最后发展为慢性房颤
房性期前收缩
异位激动起源于心房,较常见,心电图特点
1) 2)
3)
4) 5)
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正常的P波有差异 P’-R间期>0.12s 多数P’波后伴有正常的QRS波群 代偿间歇不完全 如果QRS增宽,称为房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房性早搏
房早未下传
房性早搏
房早伴右束支型差异传导
房性早搏
交界性早搏
During sinus rhythm,the SA node serves as the heart’s pacemaker while the AV node acts as the gatekeeper to the ventricles
Illustration depicting macro reentrant circuit activity during a run of complex atrial fibrillation
心内科常见心电图的诊断及处理
03
心电图异常的处理
窦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窦性心动过速
减少刺激,避免过度劳累,严重 时药物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
无症状者无需特殊处理,有症状 者应考虑起搏器植入。
房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房性期前收缩
无症状者无需处理,有症状者药物治 疗或射频消融。
房颤
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抗凝治 疗。
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心内科常见心电图的 诊断及处理
目录
• 心电图基础 • 常见心电图的诊断 • 心电图异常的处理 • 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 心电图的日常注意事项
01
心电图基础
心电图的基本概念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 术。
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激动的电学活动,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分析具有 重要意义。
室性期前收缩
无症状者无需处理,有症状者药物治 疗或射频消融。
室颤
立即电除颤,后续抗心律失常药物治 疗。
传导阻滞的处理
窦房传导阻滞
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
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二度无症状者可观察,三度需安装起搏器。
04
心电图的鉴诊断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心电图上可能出现ST段压低或T波倒置,表明心肌缺血。处理上主要是改善心肌供血, 如药物治疗、血运重建等。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 险因素可增加心脏疾病的发生 风险,应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
素。
预防感染
预防感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以免引起心肌炎等心脏疾病。
合理用药
遵医嘱用药,避免药物对心脏 的不良影响。
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心 情愉悦和放松。
心电图诊断技术与操作规范手册
心电图诊断技术与操作规范手册1. 简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一种非侵入性、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研究心脏电生理活动。
本手册旨在提供心电图诊断技术和操作规范,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高效地解读心电图。
2. 心电图基本原理心电图是通过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贴上电极,记录心脏电生理活动产生的电位变化。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包括冲动的发生、传播以及心肌细胞的兴奋、复极化过程。
心电图将这些电位变化以图形的形式展示,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3. 心电图诊断技术3.1 心电图设备心电图设备主要包括心电图机、电极、导线等。
心电图机应具备线性、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率等特点,以保证心电图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2 电极放置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需要在人体表面六个特定部位放置电极,包括: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1)、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V2)、左锁骨中线第三肋间(V3)、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4)、胸骨左缘第五肋间(V5)和胸骨左缘第六肋间(V6)。
3.3 心电图解读心电图解读主要包括对P波、QRS复合波、T波、ST段、QT间期等参数的分析。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时间和振幅应在一定范围内。
异常心电图可能表现为波形异常、时间延长或缩短、振幅异常等。
4. 心电图操作规范4.1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消除其紧张情绪。
确保心电图机和电极正常工作。
4.2 电极放置清洁患者皮肤,确保电极与皮肤良好接触。
按照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的电极放置方法,依次放置电极。
4.3 检查过程启动心电图机,开始记录。
让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波动。
心电图记录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4.4 心电图解读记录完成后,由专业医生对心电图进行解读,分析波形、时间和振幅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5. 常见异常心电图解读本手册无法涵盖所有异常心电图,以下列举一些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解读:5.1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P波规律,但QRS复合波的间距不规律。
心电图诊断指南及操作规范microsoftword文档
心电图诊断指南及操作规范M i c r o s o f t W o r d文档(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节心电图诊断指南一、正常心电图1.心律:(1)基本心律:窦性或异位。
(2)窦性心律最基本条件:PV5,PV6直立,PavR倒置。
2.心率:大于3大格小于5大格(1格300,2格150,3格100,4格75,5格50),房颤时计算平均心室率。
(1小格为)波:(1)正常圆钝。
(2)正常肢导<,胸导<。
(3)正常<。
间期:正常为-。
波群:(1)时间为-。
(2)电压:Q<1/4R,主要分析V1,V5。
RV1<,RV5<。
(3)胸导自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少,V1:R/S<1,V5:R/S>1。
(5)RV5+SV1<(成年男子),<(成年女子);RV1+SV5<。
段:(1)时间为-。
(2)移位:以j点后-为准,以P-R段为基线,需结合形态分析。
上移:正常V1-V2<,V3<,其余导联<;下移:正常各导联主要均应<。
波:主要分析R波占优势的导联,肢导联主要看I、II,胸导主要看,正常时R波占优势导联T波直立,振幅>R/10。
异常T波表现为低平、平坦、双向或倒置。
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正常值应根据相应的心率校正(-)。
波:V2,V3清楚,U与T方向相同,U<T,U<。
11.正常窦性心律:(1)存在窦性P波,即PV5,V6直立,PavR倒置。
(2)P-R间期为-。
(3)P-R间期差<。
(4)频率为60-100次/分。
12.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率频率>100次/分。
1岁>140次/分,1-6岁>120次/分。
13.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频率<60次/分。
心电图操作及简单解读ppt课件
P-R间期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 P-R间期为0.12-0.20秒
。
QRS波群时限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 QRS波群时限为0.06-
0.10秒。
QT间期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 QT间期为0.32-0.44秒
。
03
常见心电图异常解读
窦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窦房结变性与纤维 化,导致心脏起搏功能异常。
详细描述
窦性心律失常通常在老年人中较为常 见,由于窦房结老化或纤维化,心脏 的起搏点失去正常功能。这可能导致 心跳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
房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房性心律失常是指心房肌细胞电信号传导异常,导致心房收缩和舒张功能紊乱 。
详细描述
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房颤和房扑等。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心悸、胸闷、 头晕等症状。房颤和房扑还可能引发血栓形成和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
室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室肌细胞电 信号传导异常,导致心室收缩和 舒张功能紊乱。
详细描述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 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等。这些异常 可能导致心悸、胸闷、乏力等症 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猝死。
传导阻滞
总结词
传导阻滞是指心脏电信号在传导过程中受到阻碍,导致心脏各部分收缩和舒张不 同步。
操作规范
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心电 图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注意事项
在心电图检查过程中,注 意观察患者情况,如有异 常及时处理。
心电图机维护保养
01
02
03
04
清洁保养
定期清洁心电图机表面,保持 机器整洁。
导联线维护
定期检查导联线是否完好,如 有损坏及时更换。
常见心电图诊断。2015.05
心房颤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波不清,R-R整齐,心室率130250次/分,QRS为室上性(窄QRS,即QRS时限80+ms,即 两小格左右)。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成人一般P-R间期> 0.20s( 5个小格),老年 人 P-R间期> 0.22s (5个半小格)。
诊断: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胸导联探查电极: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在V2与V4连线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 V5-左腋前线平V4; V6-左腋中线平V4。
心肌梗死时加做导联:
1、右胸导联(V3R-V5R) 对应左胸导联V3-5,如下:
V3R-在V1与V4R连线中点; V4R-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
室性心动过速
女,72岁,突发心悸24小时,箭头处为心房波,手指处为窦性夺获;示不完全室房分离 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偶见窦性夺获
窦性心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A 细颤(390次/分),无完整的QRS-T波群,表现为不规则的颤动 波,电压小于0.5mV ; B 粗颤(350次/分),表现为不规则的颤动波,电压大于0.5mV; C 室扑(140次/分),呈典型的正弦波。 诊断: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正常: 窦性心律( aVR导联P波倒置,I、V5导联P波直立),P波<0.12s; P-R间期 0.12—0.20s;QRS波群0.06-0.10s;Q-T间期0.32—0.44s; V5<2.5mV ;ST段下移 <0.05mV;ST段抬高在Vl—V3 < 0.2mV,余< 0.1mV;电轴轻度左偏;轻度顺钟向转位。
电轴左偏: II导联r>s,电轴>-30°(轻度); II导联r=s,电轴-30°(中度); II导联r<s,电轴<-30°(重度)
心电图诊断与操作实操手册
心电图诊断与操作实操手册目标本实操手册的目标是提供关于心电图诊断与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实操指导,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常见心电图图像的解读以及心电图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心电图基本原理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化方法。
它通过记录心脏电信号的变化,反映心脏的节律、传导情况和心脏肌肉的缺血、损伤等情况。
了解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对于正确理解和解读心电图至关重要。
心电图图像解读常见心电图波形- P波:代表心房收缩的电信号,正常情况下应该有一个P波。
- 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的电信号,包括Q、R、S三个波峰,正常情况下应该有一个QRS波群。
- T波:代表心室复极的电信号,正常情况下应该有一个T波。
常见心电图异常- 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
- 传导阻滞:包括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 心肌缺血:表现为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 心肌损伤:表现为Q波增宽、ST段抬高等。
心电图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 保持患者安静: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身体活动和说话,以减少干扰信号的产生。
2. 准备好设备:确保心电图仪器的正常运行,并准备好导联线、电极等相关设备。
3. 清洁皮肤:使用酒精棉球清洁患者皮肤,以确保良好的电极贴附。
4. 安装导联线:将导联线连接到心电图仪器上,并正确安装在患者身上的相应位置。
5. 记录基本信息: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以便后续分析和诊断。
6. 开始记录:启动心电图仪器,开始记录心电图信号。
7. 观察波形:观察心电图上的波形变化,注意是否存在异常波形。
8. 记录结果:将观察到的心电图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波形特征、异常情况等。
9. 分析和诊断:根据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请注意,本实操手册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和诊断应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
心电图的检查方法和常见异常
心电图的检查方法和常见异常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用于检测心脏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通过记录心脏电信号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诊断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的检查方法以及常见的心电图异常。
一、心电图的检查方法心电图检查通常由专业的医疗人员完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患者需要脱去上身衣物,以保证电极与皮肤的贴合度。
同时,患者需要保持静止,避免运动或说话等会影响心脏电信号的行为。
2. 安放电极:医生将电极按照特定的位置粘贴在患者的胸部、四肢等部位。
一般使用十个电极,分别放置在两肢和六个胸导联位置。
3. 记录数据:将电极与心电图仪器相连后,医生会开始记录数据。
记录时,患者需保持尽量静止,不得随意更动身体。
4. 检查完毕:一般情况下,心电图的检查时间约为5-10分钟,医生会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延长检查时间。
检查完成后,电极将被拆除。
二、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心电图的异常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心电图异常:1.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奏异常。
心电图可以显示出心率过快(心动过速)或过慢(心动过缓)。
例如,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以在心电图上呈现不规则的心电波形。
2. 心室扑动/颤动: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是指心脏的室性收缩紊乱,无法提供正常的心脏泵血功能。
这两种情况在心电图上体现为无规则的宽大畸形波形。
3. 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其特征性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或抬高。
4.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死亡。
心电图上,心肌梗死常表现为特征性的ST段抬高和Q波畸形。
5. 器械性ST段改变:某些药物、电解质紊乱或器械干扰等因素可以导致ST段改变,不一定代表心脏异常。
因此,在解读心电图时,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6. 其他异常:心电图还可以显示心房肥大、心室肥大、传导阻滞等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心房肥大
(二)左心房肥大
心电图表现为P波增宽>0.11s,常呈双峰型,双 峰间期≥0.04s,以在V1导联上最为显著,典型 者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P波”。
心电图操作及 常见诊断
赣州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刘丽丽
心电图
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 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
第一节 正常心电图
一、常规心电图导联
导联: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 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 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
标准十二导联系统
❖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矢状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Ⅰ Ⅱ 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avR、Ⅲ、avL导联可有Q波或q波 Ⅰ、Ⅱ、avF、V4~V6导联 不应有Q波(可有q波) V1至V6 R波逐渐变大,S波逐渐变小,R/S由小变大 Q波小于 0.04秒,振幅<1/4同导联R波
QRS波群2
电压:
至少一个肢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5mV 至少一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8mV Rv5<2.5mv,RavL<1.2mV,RavF<2.0mV RI<1.5mV,Rv5+Sv1<3.5(女) Rv5+Sv1< 4.0mV(男) Rv1<1.0mV,Rv1+Sv5<1.2mV RavR<0.5mV Q波 < ¼ R波(同导联)
同一导联R波的十分之一
QT间期
正常范围:约0.32-0.44秒 校正Q-T间期(QTc)= QT /RR1/2 临床意义:
代表心室除极、复极的时间总和
U波
心室除极后电位,心室后继电位,机理不清 异常U波为心室复极异常 正常人可无U波
如有应较低小,一般 V3~V4导联较明显 电压、时间应显著小于T波 U波必须直立
P-R间期
PR正常值0.12~0.20秒 代表了房室传导时间 年龄越大,心率越慢,P-R间期越长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间期越短
QRS波群1
时限: 0.06 ~ 0.10秒,<0.11秒 波形:根据主波方向和有无Q(q)波
I、II、V4 ~ V6导联主波:向上 avR、V1导联主波:向下 V1、V2导联不应有Q(q)波,(可呈QS)
P波幅度改变在I、II、aVL导联明显。V1的P 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Ptf超过-0.04mm.s。
V3、V4波形出现在V5、V6导联 逆钟向转位:
V3、V4波形出现在V1、V2导联
心脏循长轴转位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六、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P波
时限:<0.11秒 振幅:<0.25mV(肢导联)
<0.2mV(胸导联) 方向:窦性心律
Ⅰ、Ⅱ、avF, V4-V6导联 直立 avR导联 倒置 其它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心电图波段 P波 PR段பைடு நூலகம்
QRS波群
ST段与T波
相应心电活动 心房除极
房室传导时间 心室除极
心室复极的 缓慢期与快速期
QRS波群的命名原则
P波: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 向波 Q波:第一个负向波 R波:第一个正向波 S波: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QS波:QRS波只有负向波 振幅小可称为q、r、s、r’、s’
四、心率的检测
常用两种方法:
测量15厘米(6s、3大格)长心电图内P波或 QRS波群出现的数目:该数目乘以10
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5个或5个以上P-P 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60除以该周期 即为每分钟的心率。
五、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概念: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综合 测定方法: 目测法 作图法
明显增高,见于血钾过低
*正常窦性心律示例*
第二节 异常心电图
1.心房与心室肥大
一、心房肥大( Atrial Hypertrophy )
(一)右房肥大 (二)左房肥大 (三)双房肥大
二、心室肥大(Ventricular
(一)左室肥大 (二)右室肥大 (三)双室肥大
Hypertrophy )
(一)右心房肥大
平均心电轴
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法
心电轴偏移 Ⅰ Ⅱ Ⅲ 心电轴值范围
正常
+
+
+
0 ~ +90°
轻度左偏
+
+—
0 ~ -30°
明显左偏
+ — — -30°~ -90°
电轴右偏
— ± + +90°~ +180°
电轴偏移 不定
———
+180°~ +270°
六、心脏循长轴转位
自心尖朝心底部方向观察 顺钟向转位:
❖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肢 体与 导其 联六 的轴 导关 联系 轴
胸前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 V5 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6 左腋中线V4水平处
所有导联ST段下移≤0.05mV 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ST抬高≤0.1mV V1-V2导联ST段抬高≤0.3mV V3导联ST段抬高≤0.5mV
T波
形态:两支不对称,上升支平缓,下降支陡 方向:I、II、V3-V6导联直立,avR倒置
其余可直立、平坦、倒置、双相
振幅:QRS波群直立的导联,T波电压应超过
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图
三、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心电图记录在坐标线上,横坐标为时间,通常采用
25mm/s纸速记录 时间:横坐标,1小格=1mm=1/25=0.04秒 测量应从波形起点内缘到终点内缘 向上的波的电压从基线的上缘至顶点;向下的波从基
线的下缘到底端测量。 基线为T-P段
QRS波群3
R峰时间(室壁激动时间): 概念: QRS起点到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 时限:≤0.04s(在V1、V2) ≤0.05s(在V5、V6)
正常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群特点
J点
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 大多数在等电位线上
ST段
ST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偏移 偏移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