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语言的运用 首创用意大利语进行创作。韵律形式是民间 诗歌中流行的一种格律三韵句,即第三行为一 音节,隔行押韵,连锁循环,贯穿全诗始终。 对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开创意义。 还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反映了民族意 识的觉醒;打破了拉丁语一统天下的局面,促 进民族文化的统一和形成;有利于使教育文化 突破贵族特权的范围,教育广大民众。


理性:
其一,指透视学、光影学、人体解剖学等方面的绘画科学知识。其二, 指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思维活动。

四、卡斯特尔韦特罗对《诗学》的阐释与“三一律” 卡斯特尔韦特罗《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诠释》,看重文艺的愉悦作 用,对悲剧情节、时间、地点等要素的考虑过于局限于欣赏者的角度。


三一律:

包括情节的整一、时间控制在十二小时以内、事件发生于同一地点在


二、阿伯拉对世俗文艺的 肯定 1、文艺不应做神学的奴 婢 2、情感是创作的动力并 支配着对自然的描绘
三、托马斯· 阿奎那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所谓经院哲学,指的是学
院化的哲学尤其是指协调性与信仰的哲学。
提出上帝是第一推动力的说法。所谓的模仿并不
是柏拉图的模仿理式,也不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现实,
关于中世纪的说法: 1.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 2.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3.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 中世纪的巨大进步――欧洲文化领域的扩大,在那里一个形成的富有生 命力的大民族,以及14和15世纪的巨大的技术进步。 ——恩格斯
2、象征意义的生发
《神曲》不是简单运用象征手法,而是整体就是一 部象征艺术品。 主题象征性:地狱/炼狱/天堂=现实追求理想 人物象征性:维吉尔/贝雅特丽采 结构象征性:3部,33篇,合为100 《神曲》是关于人的精神与道德的探寻。容量巨大, 不局限于一时一地。 过多地使用象征手法,也使得其具有浓厚的神秘色 彩,有些象征和隐喻使人难以理解。

他区分了美和善的关系。善是与人的各种功 利、目的、欲望相对应的一种事物,善的事物能 满足人的实际需要,给人带来利益。美只与形式 有关,与欲望利益无关,美只引起人的快感。这 种观点对康德的理论有所影响。

3、《圣经》的象征意义 诗“欠缺真理”,而神学“超于理性”,我们应该通 过形象的象征意义把握诗和神学的真谛。



(三)、民族语言理论 《飨宴》《论俗语》

光辉,去掉语言中粗野的、村俗的、错误的、繁杂的成分,吸取那
些文明的、正确的、简练的东西,使之成为优美、清楚、完整、流 畅的语言。

基本,民族语言虽然来自各地方俗语,但它必须是一个超越各地方 俗语的统一的没有方言土语局限的、全意大利的标准语言。

也与当时有关古希腊的一些著作的重新发现有关。
高举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旗帜,以人性反对神性、 以现世主义反对来世主义,以个性解放对抗禁欲主义、以求
知对抗盲从。

一、但丁 《致斯加拉大亲王书》、《飨宴》和《论俗语》等


(一)、“四义说”与《神曲》的寓意
“当以色列逃出埃及,雅各的家族逃出说外国语言的异族时,犹太就 变成他的圣域,以色列就变成他的权力。”
圣保罗:“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
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
排,去放纵私欲。”

“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中心,驱散了阴霾笼 罩的疑云”。

1、上帝是美的本体 原罪: “还不会说话,就面若死灰,眼光狠狠盯着一同吃奶的孩子” 美根源于上帝, 而人则带着“原罪”来到世界,人要心向世界,不 断压制肉体欲望的罪恶,才能使灵魂接近上帝的美。 2、文学艺术是神学信仰的敌人 第一,亵渎神灵;荷马史诗中的众神; 第二,宣扬七情六欲,腐蚀人的灵魂,“人愿意从看戏引起悲痛,而 这悲痛就作为他的乐趣。这岂非一种可怜的变态?”
中世纪的关键词: 显:王国与城堡、教会与教堂 (修道院)、维京海盗、十字军东
征、“黑死病”的流行
隐:城市的形成、大学的建立、 科技的发展、基本价值观的确立 文学上的中世纪一般指从中世 纪开始到13世纪文艺复兴为止。

科隆大教堂,高157米,两座哥特式尖顶,科隆 象征。1248年动工,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 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
内的三要素必须做到高度一致以适应观众的欣赏心理和承受能力。

字面:以色列的子孙在摩西时代离开埃及。 譬喻:基督替我们所做的赎罪。


道德:灵魂从罪恶的苦难到天恩的圣境的转变。
寓意:从腐朽的奴役状态转向永恒的光荣的自由。
炼 狱 构 造 示 意 图
天 堂 构 造 示 意 图
唉,奴隶般的意大利,你哀痛之逆旅, 你这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孤舟, 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妇,而是妓院; …… 而你的活着的人民住在你里面, 没有一天不发生战争,为一座城墙, 同一条城壕围住的人却自相残杀, 你这可怜虫啊?你向四下里看看, 你


第三,虚假。

3、形式美、虚构与语象理论 形式美:欣赏艺术作品必须整体把握,一座孤立的雕像并不美 , 雕像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是宏伟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虚构:肯定虚构,认为没有虚构就没有艺术; 语象:象征语言中的形象,象征语言之所以能给读者带来乐趣, 一是因为象征语言具有形象性,人们总是借助生动的形象去领悟 语言所指的事物或意义,因而产生乐趣,二是因为象征语言不是 直白地表述含义,而是借助联想、想象去推断,去猜想,把握象 征语言需要付出代价。
国土的滨岸,然后再看望你的腹地,
有没有一块享着和平幸福的土地。 ……
1、虚构的框架与写实的细节相结合 三位一体的完美结构: 3部,每部33篇,加序曲1篇,共100篇 每部9层,外加一天府,共10层。 3是三位一体。10是完整。 一种宗教的,虚幻的整体结构。 但内容是真实的,是现实的人生。且大力加 强细节描绘,加以精雕细刻。从而化虚幻为形象。 现实主义的萌芽。

2、诗的社会作用
卜伽丘指出,诗有积极的教化作用,诗能“唤起懒人,激发蠢徒,约 束莽汉,说服罪犯”

三、达· 芬奇的创造“第二自然”理论 1、画家的心应当像一面镜子 文学艺术就应该像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自然和人生,师法自然看作艺
术创作的一条基本原则。

2、艺术是“第二自然” “画家与自然竞赛,并胜过自然。”
而是模仿上帝的创作,因为任何事物的最终源泉就是 上帝,上帝创造了万物。

1、模仿自然即模仿上帝的创造 只有模仿自然才能掌握上帝的“技巧”。 《神学大全》:“美包含三个条件: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 东西是是丑的;合适的或和谐;最后是鲜明或清晰,被公认为美 的东西具备鲜明的颜色”。从颜色上考虑美的基本属性,这也是 阿奎那作为中世纪哲学家的一个具体标志。 2、美与善、艺术与道德的区别 善与欲望相对立,其作用恰是最后因,而美与知识相对应,其作 用有如形式因。各种事物能使人一见而生快感即称为美。


(二)、《神曲》的寓意 《神曲》这部作品“具有多重意义,……通过文字 得到的是一种意义,而从文字表示的事物本身所得 到的则是另一种意义。” 第一层,整个作品写的是“亡灵的境遇”,即人死 后灵魂在地狱、净界、天堂的情况。 第二层,从寓意意义看,则其主题是人:人们凭自 由意志去行善或行恶,将得到善报或恶报。
全世界第一所大学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 成立于1119年。
一、奥古斯丁
圣 经 中 的 语言或表述 的事物,并不一定是事物 本身,而是另有所指,需
要在隐喻意义上的解释。
这是较早的解释学,影响 到后来的施莱尔马赫和伽
达默尔以及索绪尔等人的
理论。

摩尼教


“花园里的奇迹”
“拿起,读吧!拿起,读吧!”
宫廷,应该是未来统一国家的官方语言。
法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规则方面应该有规范和准确的特点。

二、薄伽丘文艺观念散见于《但丁传》和《异教诸神谱系》,肯定作 为“寓言”的诗歌在虚构意义方面与《圣经》相通。

1、诗的虚构中隐藏着真理 诗的虚构不是与真理无缘,而是隐藏着真理。诗人之所以运用虚构, 是为了让读者通过“费力”领悟作品中的真理,从而产生更大的愉快。
来自百度文库

《圣经》文字具有两种功能:
一是表义功能,即确切表述事物存在和性质的功能;

二是象征功能,即文字所表述的事物能显示更为深远
的精神意义。
文艺复兴时期文论
文艺复兴是欧洲从14世纪开始的一种社会思潮,是刚刚 出现的资产阶级反对中世纪封建主义和神学主义的文化运动。 它的出现与当时资本主义在意大利等国家的出现和发展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