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与荒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与《荒原》

艾略特生平与创作

(一)生平

T•S•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西方现代诗歌中开一代诗风的先驱。

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名门之家,祖籍英国。他从小生活在当地宗教那种强调义务与职责的浓郁影响下,而母亲作为一个不太成功的诗人,则在儿子身上寄托了诗与文学的期望。

1906年,艾略特进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和英法文学,开始写诗。这期间,他接触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和儒尔·拉福格的作品。迷恋拉福格对浪漫主义激情的批判态度。1909年获学士学位。第4年接着读硕士课程,与讲授“法国文学批评”的老师巴比特结为至交,巴比特反对卢梭主义的“滥情主义”,提倡“非个人化”,主张建立秩序与权威,这种学术观点给艾略特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些影响使他一心向往法国。

1910年,他在巴黎度过了“浪漫的一年”(艾略特语)。他进入巴黎大学研修法国文学,并在法兰西学士院听帕格森每周举办的哲学讲座,经历了短暂的“帕格森主义”的皈依。后来又游历伦敦、慕尼黑,写出早期重要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等。

1911年,一方面是父母的要求,一方面是“哲学的呼唤”,他离开欧洲返回哈佛大学,成为专攻哲学的研究生。1913年任哲学系助教,大学哲学协会主席。但在3年的哲学研究之后,他又向往欧洲了。

1914年,艾略特接受哈佛大学为他提供的奖学金,重返欧洲。一路上经历比利时、意大利、德国,最终到达伦敦,进入牛津大学,开始了他哲学家、诗人、欧洲人、美国人几重生活的人生阶段。这期间他结识了庞德等一批旅欧的美国作家,并在摒弃浪漫主义崇尚古典主义的观点上不谋而合。已经成名的庞德非常赞赏艾略特的诗才,将其《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推荐给芝加哥的《诗刊》杂志发表。艾略特一边按原计划写他的哲学博士论文,一边参加一些文学集会,开始在欧美一些刊物上发表诗作。

1915年,他与英国姑娘维芬结婚,放弃了回哈佛申请博士学位的机会,从

此定居伦敦。为生计先后当过教师、银行职员、杂志编辑等。1922年,《荒原》发表,反响巨大,从此奠定了他作为西方20世纪大诗人的地位。同年,与人一起创办了文学评论季刊《准则》。之后,他先后发表了《艾略特诗集》(1909-1925)、《东方贤人之旅》(1927)、《灰星期三》(1930)、《诗选》(1909-1935)、《四个四重奏》(1943)等作品。1927年,艾略特正式加入英国国籍和英国天主教。

除诗以外,艾略特还写过不少诗剧,主要作品有《大教堂凶杀案》(1935)、《合家团圆》(1939)、《鸡尾酒会》(1950)、《政界元老》(1959)等。其剧本从语言上可以说已达到炉火纯青,但总的影响不及诗歌。

艾略特还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论著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23)、《批评的功能》(1923)、《诗与批评的效用》(1933)等。在这些理论著作中,他提出了文学史的“总体论”,文学创作的“非个性化”,文学批评的古典主义准则等著名理论观点。其中“非个性化”的理论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认为诗人的感情只是素材,必须先经过一个非个性化的过程,将个人情绪转化为宇宙性、艺术性情绪,才能进入作品,“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由此在创作方法上提出用“客观对应物”表达诗人的感情,对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形成很大影响。

1948年,“由于他对当代诗歌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艾略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7年,艾略特第二次结婚,度过一生中幸福的八年。1965年在伦敦病逝。按照他的遗嘱,骨灰葬在先祖的诞生地东库克的教堂,灵牌上写着艾略特的名句:“我的开始就是我的结束,我的结束就是我的开始”。

(二)创作分期

艾略特的诗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9-1920)为“通往荒原的历程”,属早期作品。有《序曲》(1917)、《一位夫人的画像》(1917)等。这些作品从各个角度写了危机四伏的西方文明,积累着“荒原意识”。,成名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同名主人公似乎想去和情人约会,想说出类似真、爱、美那样的向往,但他顾虑重重,看着“半是冷落的街”,想到那些“用心险恶的冗长的争执”,想到女人们会嘲笑“他的头发多么稀”,“他的胳膊、腿多么细”。因此,他在“黄色的雾中”犹疑不定,徘徊不安,内心里居留着隐秘的渴望,感觉到时时处处的困扰,行动上未敢迈出一步。这种自惭形秽、萎萎缩缩的精神状态,与那种在“饮料、桔子酱和茶”的房间里走来

走去的女人们的生活状态,共同形成一幅缺少生命力、虚掷光阴的生存图景。

第二阶段(1920-1926)为“荒原时期”,主要有《小老头》(1920)、《荒原》、《空心人》(1925)等。这个阶段是艾略特精神上处于最烦乱、绝望的阶段。《小老头》写在“干旱的月份里”“等待着雨”的老头,回忆空虚的往昔,思考着基督,感到日子有如“空空的梭子/织着风”,慨叹“我没有魂”。再看人类历史,充满野心、虚荣、矛盾、混乱,同样找不到得救的真理。而在《荒原》中,整个世界即成一片荒原。《空心人》开宗明义即声明“我们是空心人/我们是稻草人”。这些荒原人“声音”是“干涩”的,“力量”是“瘫痪了的”,“姿势”是“无动机的”,“在这个空空的山谷里”,没有但丁与贝亚特里齐在天堂相遇的“眼睛”,历史、思想、创造、存在,到处“落下了阴影”。诗人最后总结:“世界就是这样告终/不是砰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这些诗对社会、历史、文化作了全景式的鸟瞰,描写了现代西方文明信仰缺失的混乱与衰退。

第三阶段(1927—1965),属“超越荒原”时期。主要诗作有《灰星期三》(1930)、《四个四重奏》(1943)等。写作《灰星期三》时,艾略特42岁,他在“荒原”中困顿已久,需要寻找一个肯定的意义支点。他需要再生。这时他已加入天主教,宗教该是他最终的慰藉。《灰星期三》是荒原上出现的第一道曙光,这首诗标志着诗人到宗教中安身立命的努力。诗中“我”探讨上帝与现代世界的关系,摒弃人世中的种种希望,为认识到神的力量感到欢欣,并向着信仰艰难迈进。最终“我”精神复苏,重新进入了生活。“我们安宁在他的意志之中。”《四个四重奏》则是艾略特越过荒原后达到的一个新的高峰,是他一生哲学思考、信仰追求的一个总结。

艾略特自称在政治上是保皇派,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诗人出生在缺少传统的美国,又生活在20世纪初西方文明遭受巨创以致衰退破碎的时代,而个人生活也一直处于不安、紊乱和不幸中,因此他从心里渴望“秩序与权威”,希望找到一种肯定性的价值支点。他一边以诗人的敏感痛苦地描绘着他所感受到的世界危机,一边执著地追求着人生的意义,并试图以宗教挽救西方文明。“荒原意识”与意义寻求的冲突及平衡形成了他的生活与作品,使他成为一个时代在诗界的代言人。

艾略特作为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他彻底摈弃了浪漫主义诗歌直抒胸臆的写法,以“客观对应物”表达哲理与感觉,以感性形式传达深奥的理念。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