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菌株耐药性,为国内新生儿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i,GBS)感染的预防性治疗和抗生素合理选用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纳入40例分离出GBS菌株的新生儿,对临床特征和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结果患儿分离出的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复方磺胺的敏感性很好,耐药率最高的是红霉素(72.29%),其次是克林霉素(59.85%)。
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也较高。
结论我国常规开展孕妇产道GBS筛查的地区极少,产道定植性GBS导致新生儿严重感染的可能性增加,西宁地区婴幼儿分离出的GBS菌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较高,因此,正确把握新生儿GBS感染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并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有利于改善新生儿预后。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新生儿,临床特征,耐药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of Neonatal Streptococcus
Lactarius Infection
[Abstract] Objective:To know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neonates who infected with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Methods :40 neonates were included in our research, from who the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were separated, clinical features and drug resistance were analyzed. Results :All the strains have a high sensitivity to Penicillin, ampicillin, cefotaxime, quinupristin / dalfopristin, vancomycin, tigecycline, linezolid and sulfamethoxazole. Erythromycin resistance rate was the highest (72.29%) , secondly Clindamycin (59.85%). They also have a high resistente rate to Quinolone. Conclusions :There’s rare region of China which carrying out routine GBS screening of pregnant women. The rate of neonates infected by GBS increases. The GBS trains isolated from neonates in Xining have a high resistant rate to common antibiotic. Therefore, the correct assessment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neonates who are infected by GBS, 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antibiotic is necessary.
[Key words]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Neonates; Clinical feature; Resistance
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i,GBS),即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在普通血平板上呈β溶血性,显微镜下显示为革兰阳性的链球菌,常定植于孕妇产道,在妊娠和分娩期间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是产科重要的条件致病菌。
目前,国内对GBS的研究大多数是关于晚孕期孕妇,新生儿GBS感染的研究相对较少。
为了解新生儿GBS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情况,本研究纳入我院2011
年至2017年新生儿送检标本中分离出GBS菌株的全部病历,分析其临床特征和耐药性,从而期望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2011年至2017年来本院就诊的28天以内的新生儿,回顾性分析其送检的细菌培养及鉴定的临床标本,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将培养出GBS菌株的病历纳入为本研究对象。
1.2 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血、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接种于美国碧迪公司的BACTEC FX全自动血培养仪,同时使用其配套的儿童树脂培养瓶,如仪器报阳则使用血琼脂平板进行分纯培养;其余标本四区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法国梅里埃公司),置孵育箱孵育,孵育条件为5% CO2、37℃,培养时间24h。
挑取可疑菌落采用美国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鉴定结果为GBS菌株时,则采用进行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Mueller-Hinton平板(法国梅里埃公司)。
选择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英国Oxoid公司)。
药敏结果判断折点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17年版的M100-S27的标准[1]。
1.3 质量控制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及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
2 结果
2.1 GBS检出情况
共40例患儿检出GBS菌株,平均年龄4天,最小的为初生新生儿,最大28天,其中小于7天的患儿26例,占65.0%;7天至14天的患儿8例,占20.0%;15天至28天的患儿6例,占15%。
40例患儿的GBS来源不同,见表1。
表1 40例患儿的GBS检出来源
标本类型送检例数阳性例数
阳性患儿年龄
<7d 7d-28d
血液27 15 5 10 脑脊液19 7 0 7 呼吸道25 14 14 0 耳道分泌
物
14 14 14 0 其他 3 3 2 1
如表1所示,40例患儿合计送检标本88份,共分离出GBS菌株53株,阳性率60.2%。
其中5例患儿同时在耳道分泌物和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GBS菌株,4例患儿同时在血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出GBS菌株,1例患儿同时在血液和呼吸道标本中检出GBS菌株,1例患儿同时在脐部分泌物和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GBS菌株,1例患儿同时在血液、呼吸道标本中耳道分泌物中分离出GBS菌株。
2.2 患儿临床资料
40例患儿中,5例(12.5%)为早产儿,35例(87.5%)为足月儿。
平均出生体重3142.05g (3142.05±26.93g),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1例,低出生体重儿4例,正常出生体重儿33例,4000g以上2例。
39例单胎,1例双胎,双胎妹妹体健,哥哥入院治疗后有后遗症。
其中有32例(80%)患儿入院治疗,8例未采取治疗措施。
未治疗的8例患儿均为刚出生的新生儿,耳道分泌物分离出GBS,但无相应感染症状,故未治疗随母亲出院。
住院患儿平均住院时间19.1天,最短1天后放弃治疗,最长43天。
其中26例康复出院,2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3例放弃治疗,1例患儿由于入外院治疗,故结局不详。
(表2)
40例患儿入院白细胞均值12.7×104/L(12.7±3.0×104/L),CRP均值48.4(48.4±7.8)。
其中发热12例,抽搐5例,肺炎28例,败血症19例,脑膜炎10例,6例带呼吸机,15例电解质紊乱,11例病理性黄疸,8例新生儿窒息,1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表2 分离出无乳链球菌的40例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临床特征例数(百分比)
N=40
性别
男23(57.5)
女17(42.5)入院日龄
<1 15(37.5)
1~6 4(10.0)
7~14 7(17.5)15~28 6(15.0)未入院8(20.0)出生体重
<1500 1(2.5)
1500~ 4(10.0)2500~ 33(82.5)≥40002(5.0)胎龄(周)
<37 5(12.5)
37~42 35(87.5)
>42 0(0.0)分娩方式
剖宫产15(37.5)
阴道分娩25(62.5)
胎数
单胎39(97.5)
双胎1(2.5)
预后
痊愈26(65.0)
放弃治疗3(7.5)
后遗症2(5.0)
死亡0(0.0)
无资料1(2.5)
机械通气6(15.0)
2.3 产妇临床资料
产妇分娩时平均年龄29.8岁,最小24岁,最大36岁。
其中流产史14例(35.0%),初产妇32例(80.0%),经产妇8例(20%)。
9例产妇分娩前有发热,仅1例产妇产前做了宫颈分泌物普通培养,但未查出GBS。
28例产妇在分娩后做了宫颈分泌物培养,有26例经过普通血平板均分离出GBS,仅2例未分离出GBS。
40例产妇中发生胎膜早破16例,10例发生羊水污染。
有8例产妇在分娩前使用了抗生素,其中7例使用头孢类抗生素,1例使用美罗培南。
2.4 耐药性分析
患儿分离出的40株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复方磺胺的敏感性很好,耐药率均为0.00%,而耐药率最高的是红霉素(72.29%),其次是克林霉素(59.85%)。
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也较高,均接近50%,详见表3。
表3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抗生素耐药率敏感率中介率
青霉素0.00% 100.00% 0.00%
氨苄西林0.00% 100.00% 0.00%
头孢噻肟0.00% 100.00% 0.00%
万古霉素0.00% 100.00% 0.00%
复方磺胺0.00% 94.12% 5.88%
红霉素72.29% 27.71% 0.00%
克林霉素59.85% 40.15% 0.00%
奎奴普丁/达福普汀0.00% 100.00% 0.00%
利奈唑胺0.00% 100.00% 0.00%
莫西沙星47.50% 52.50% 0.00%
环丙沙星48.75% 50.00% 1.25%
左旋氧氟沙星45.45% 54.55% 0.00%
氯霉素 5.77% 94.23% 0.00%
四环素75.00% 25.00% 0.00%
替加环素0.00% 100.00% 0.00%
呋喃妥因 6.33% 83.54% 10.13%
3 讨论
B群链球菌(GBS)是较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通常寄生于人泌尿生殖道和消化道,因为GBS粘附能力较强,可以粘附在女性阴道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地,导致6-45%的孕妇可以在妊娠期发生泌尿生殖道的GBS无症状定植,定植的GBS可以在妊娠时自产道上行感染胎儿造成流产或死产,也有50-65%的孕妇可能在分娩时发生垂直传播,导致新生儿发生GBS感染,新生儿感染可以表现为早发型和迟发型感染。
相关研究表明,B群链球菌所导致的母婴垂直传播是新生儿早发型感染的主要原因。
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7天以内的感染称为早发型感染,较常表现为新生儿肺炎,疾病常迅速进展,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新生儿呼吸衰竭、菌血症或脓毒血症,5-20%的新生儿可能因此而死亡[3]。
本研究小于7天的患儿占65.0%,说明大部分都为早发型感染,诊断为肺炎的28例患儿中,有18例(64.3%)为小于7天的新生儿,与相关的研究结论相符合。
出生7天以后发生的感染,称为晚发型感染,晚发型感染更易发展为脑膜炎,即使经过了有效的治疗,仍会有相当比例(20-60%)的患儿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视/听神经受损、脑瘫、智力发育迟缓等[4],严重影响患儿及患儿家庭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中诊断为脑膜炎的7例患儿均为出生7天以后的患儿,诊断为败血症的15例患儿中,有5例为出生7天以后的患儿,与相关的研究结论基本相符。
在最近的20年里,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对GBS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GBS是导致围产期感染的最主要病原菌之一。
在美国,GBS已经成为导致新生儿感染和死亡的主要病原菌。
现在,晚孕期妇女产道B群链球菌筛查已经成为国外产前诊断的常规必查项目,但是国内大部分的地区和医院都没有开展产前GBS筛查检测,这是受经济、社会和医疗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我国对GBS感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泌尿生殖道感染和孕产妇的围产期定植方面,对新生儿感染的报道较少,国内研究显示的新生儿GBS感染率也明显低于欧洲和美国等国家,但是这并非证明国内新生儿GBS感染率低,这与实验室检测水平和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程度都有关系。
另外,送检的新生儿标本,通常使用的接种方法也是使用普通血平板进行四区划线的接种法,并没有采用GBS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增菌培养,这也会导致GBS的分离率假性降低。
分娩本研究40例患儿的产妇,全部没有在产前进行产道的GBS筛查,分娩后也仅28例产妇在做了宫颈分泌物的普通培养,有26例都分离出了GBS菌株。
且胎膜早破发生率高(40.0%),分娩的患儿普遍有白细胞和CRP升高的表现。
本研究的40例患儿中,有26例(65%)康复出院,3例(7.5%)放弃治疗。
有文献报道,GBS在国内的致死率低于国外报道[5],新生儿预后较国外好,可能与如下方面有关:(1)
国内GBS的血清型可能与国外不同,GBS菌株的毒力也存在差异;(2)国内外新生儿个体的抵抗力存在差异;(3)国内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相对不够严格,抗生素使用范围较大,母体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可能性较高,可能使宫内胎儿GBS感染后的严重程度降低。
由于没有研究报道GBS菌株对青霉素耐药,所以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没有推荐对分离出的GBS菌株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可以直接经验性选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6],如有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采用红霉素和克林霉素[7-9]。
但本研结果显示即使是新生儿的标本中分离出的GBS菌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较高,红霉素达72.29%,克林霉素达59.85%,与国内的相关文献结果相符[10]。
此前已有较多文献对GBS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也已经较为明确,主要包括两种机制:(1)erm基因编码产生甲基化酶,该甲基化酶可使GBS菌株的23S rRNA发生甲基化,从而使结合位点在核糖体的一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林肯胺类、链阳菌素b)无法正常结合而产生耐药;(2)mef基因编码产生主动流出泵,可以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排增加从而产生耐药[11]。
以上两种耐药机制涉及相关包括erm(A)、erm(B)、erm(C)、erm(TR)、mef(A)等[11,12]。
我国常规开展孕妇产道GBS筛查的地区极少,取样时间、取样方法、培养基选用等符合美国CDC指南要求的更少。
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倡导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明显增加,产道定植性GBS垂直传播的可能性也增加,其严重性值得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西宁地区新生儿分离出的GBS菌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较高,因此,准确把握新生儿GBS感染的临床特征,并合理选用抗生素早期治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M100-S27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 Wayne, PA, USA:CLSI,2017.
[2] Valkenburg-van den Berg AW, Houtman-Roelofsen RL, Oostvogel,PM et al. Timing of group B streptococcus screening in pregnancy: a systematic review. Gynecol Obstet Invest 2010; 69:174–183.
[3] Cowgill K, Taylor TH Jr, Schuchat A, et al.Report from the CDC. Awareness of perinatal Group B Streptococcal infection among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9 and 2002. J Womens Health (Larchmt) 2003; 12:527–532.
[4] Gibbs RS, Schrag S, Schuchat A. Perinatal infections due to Group B Streptococci. Obstet Gynecol 2004; 104:1062–1076.
[5] Creti R, Berdrdi A, Baldassarri L,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neonatal GBS disease during a multicentre study(2007-2010) and in the year 2012[J]. Ann 1st super Sanita, 2013,49(4):370-375.
[6] Matthew AW.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esting: sixteenth information
supplement[M]. New York: CLSI, 2006:66-68.
[7] Schrag S, Gorwitz R, Fultz-Butts K, et al. Prevention of perinatal group B streptococcal disease. Revised guidelines from CDC. MMWR Recomm Rep. 2002; 51:1–22.
[8] Castor ML, Whitney CG, Como-Sabetti K, et 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patterns in invasive group B streptococcal isolates. Infect Dis Obstet Gynecol. 2008; 2008:727505.
[9] Phares CR, Lynfield R, Farley MM, et al. Epidemiology of invasive group B streptococc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9-2005. JAMA. 2008; 299:2056–65.)
[10] 杨永弘,申张王.B 组链球菌的耐药性及红霉素耐药基因检测研究[J] .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 9):661-663.
[11] Leclercq, R.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to macrolides and lincosamides: nature of the resistance elements and their clinical implications. Clin. Infect. Dis. 2002; 34:482–492.
[12] Klaassen, C. H. W., and J. W. Mouton. Molecular detection of the macrolide efflux gene: to discriminate or not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mef(A)and mef(E).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5; 49:1271–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