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汉字偏误。

汉字偏误指的是外国留学生在书写和使用汉字时,由于对汉语的语音和文字特点不熟悉,造成书写错误或用字不当的现象。

一般来说,汉字偏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音形混淆、误用生僻字、误用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误写同音字和异形字等方面。

下面将对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进行分析。

一、音形混淆由于中文拼音和拉丁文拼音系统的不同,外国留学生常常在音形上出现混淆。

例如,L和N音相近,容易混用“老”和“奶”,“里”和“你”等字。

R和L音相似,容易混用“热”和“乐”,“荣”和“弄”,“鸭”和“压”等字。

C和S音相似,容易混用“错”和“初”,“华”和“画”等字。

棘手的是,有些汉字音形相同,但意义截然不同,如“洪”(大水)和“红”(颜色),“话”(谈话)和“化”(改变)等等。

二、误用生僻字生僻字是文学语言中常见的用以表达特定含意的汉字,包括俗字和文言字等,不常用,难以记忆。

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字时,常常误用生僻字。

例如,“卜”字和“篷”字非常相似,但意义却完全不同,外国留学生很容易把它们弄混,导致书写错误。

此外,“弭”字和“迷”字的读音非常接近,造成在写作时混淆。

因此,在学习汉字时,应该注意生僻字的学习和掌握,同时注意认清汉字的内涵意义和字形结构。

三、误用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汉字是一种形音义的文字,它除了表达事物内涵,还有一定的书写规律。

而且汉字在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上与其他语言都不相同,因此外国留学生易出现误用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的情况,比如“句”字和“既”字,以及“乙”和“飞” 等容易混淆的字。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字时,应该多加练习汉字书写,熟悉多种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从而确保汉字的准确书写。

四、误写同音字和异形字汉语中有很多同音字和异形字,如“好”字和“号”字,容易混用或误写。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需要认真学习汉字的同音异形规律,并加强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是要记忆并区分近义词和同音字,减少误写汉字的概率。

论外国留学生汉语语言偏差及原因

论外国留学生汉语语言偏差及原因

论外国留学生汉语语言偏差及原因摘要:本文利用中介语的思想,研究出国的学生们在汉语方面出现的问题的相关缘由:对于所出现的问题的不了解、同学的自身因素、老师和所学的教科书的影响,找出错误是自发的有一定节奏的一种行为方式,只要利用多次的修改就能让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趋于标准化的现代汉语。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汉语语言偏差一、来自偏误自身性质的原因(一)母语的干扰在国外的一些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他们的母语会对于他们新的语言的学习与使用产生非常明显的错误,假如这种作用是消极的,就会给第二语言的学习造成层非常恶劣的影响。

如把其母语中的发音应用到汉语中,把母语中的词语的含义和用途与汉语中相似的语言词语完全对等,使其用法由于所包含的意义大相径庭。

使其对于汉语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

与此同时,在使用汉语进行交流时也造成文化内容的错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心理上的差异都使语言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问题。

出国的学生也会依据其母语和其自身从小养成的思维方式表达出所具有的含义,这都造成了汉语使用上的错误。

(二)过度泛化在对外的汉语教授的过程中学生们大多是已经掌握了固定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成年人。

他们对于事物所具有的抽象思维的水平是非常强的,他们更加擅长对于事物的发展将进行的整合。

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将老师教授的知识与自己总结的内容相结合,并加以利用。

因为学生们的自身的总结不尽完善,以至于其中的错误比较明显,这种错误的使用范围变大,汉语规则的发展过程产生一定的误差。

(三)学习策略不当很多同学在汉语言的学习历程中因为个人的心理水平的不同,自身意志的不同,性格的不同,都会采取一定的办法应对学习语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避繁就简,尽量回避难音、难词、难句,用较常用的简单表达方式替代原本的表达。

二、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一)教师引导失误我们平时所说的引导,是指在第二这种语言的教育过程中。

利用各种媒介方式,使学习第二种的语言的同学们可以依据已有的语言体系,对于新学习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整理,加强对其的认识。

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研究

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研究

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研究作者:杨珍邱小燕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2年第07期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是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增长,国际地位的日益凸显,世界的焦点从最早的中国功夫到近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到今日的中国文化,汉语热已蔚然成风。

随着对外汉语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对外汉语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对外汉语教育的研究领域,汉语语音的教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由于目前我们的第二外语教育以英文为主,所以对外汉语的语音教学研究主要还是以中文和英文为对比语言背景的研究,而对于母语非英语,但能熟练使用英语的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南亚留学生的语音研究还不够全面。

笔者所在高校自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教育留学生,现已招收了500余名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留学生。

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所在教研室对每届留学生的原始语音资料做了收集与整理。

通过对比分析每一届留学生不同年级时的语音情况和不同届的留学生相同年级时的语音情况,比较学习中文发音的共性和个体差异,结合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探讨出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教学的具体、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总结出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教学的有效模式,以启示和帮助南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

同时,因为各国留学生的汉字偏误同大于异,这种基于第一手资料的综合考察对于其它国别留学生群体的汉字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笔者在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下:一、声母问题翘舌声母zh、ch、sh、r相对于欧美学生大多数是舌头卷曲的程度总是不够,南亚学生的问题更明显地表现为舌头卷曲的程度总是过了。

二、韵母问题南亚学生的韵母发音辨识度不高三、音调问题三声的问题四、练习与实践存在的问题(一)练习存在的问题单字或者词语拼读音韵调的问题都不明显,但是读一个连贯的句子、成段阅读时就明显能发现存在的问题。

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语音偏误及辨正策略(原创)

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语音偏误及辨正策略(原创)

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语音偏误及辨正策略1不论国别和族别,对每一个汉语学习者来说,无一不希望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具备良好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来满足学习、深造、工作以及生活中的种种需要。

然而,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无可奈何地受母语的负迁移、所学目的语知识有限、其他民族文化因素、学习方式等多方面的干扰,导致听辨误差、发音不正、声调离谱,严重影响正确习得和运用语言。

如何帮助学习者克服这种负迁移,就需要执教者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有效的语音辨证策略。

一、语音偏误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汉语语音习得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受方言和母语习惯的干扰,在声、韵、调方面出现种种偏差。

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口语交际中。

声母偏误,主要表现在平翘舌音不分、声母替换等。

平翘舌音不分:就是把“Z、C、S”和“Zh、Ch、Sh”混用或不分。

中国的东北到西南的很多地区的口语中都有混用或不分的倾向,因而造成很多歧义。

如:插(chā)手——擦(cā)手、主(zhǔ)力——阻(zǔ)力、诗(shī)人——私(sī)人等。

而生活在各个方言区的少数民族学习汉语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影响,往往出现类似上述例子的偏误。

英语中没有卷舌音“zh、ch、sh”,所以,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区分平翘舌音是学习语音的困难之一;泰国学生z和zh、c和ch、r和l音混淆,而且“X”的发音错误率100%;2韩国语中没有f音,往往把h、f、p的发音混淆;日本学生h、r、l发音偏误;还有中国的朝鲜族学生普遍用l音节代替r音节,如,若.干(ruò——luò)、仍然(rãngrán——lēnglán)等。

韵母偏误,主要表现在韵母o和韵母e 的使用和韵母 ao和韵母ou的混用,造成错误发音或歧义。

如,破.坏(pò——pâ)、拨.款(bō——bē);掏(tāo)钱——偷(tōu)钱、牢(láo)房——楼(lóu)房等。

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

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

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由于受母语的负迁移、汉语特点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容易出现各种偏误。

本文试从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特点和成因出发,寻找相关对策。

标签: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声母韵母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否标准是交际活动能否顺利展开的前提之一。

掌握任何一种语言,语音都是基础,是贯穿始终并较难精确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和汉语普通话正确、流利的发音,为用口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

然而,汉语语音的掌握却并非易事,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自身的原因和汉语语音的特点,留学生会出现各种偏误,这些偏误如若不及时纠正,会直接影响留学生的汉语语音面貌,进而造成交际障碍。

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往往带有区域性的特点,来自南亚(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的留学生,他们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偏误,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其汉语声调、声母、韵母的偏误也有自身的规律。

一、南亚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汉语是声调语言,所谓声调语言,是指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声调对于所有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而言,都是偏误频发且较难纠正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洋腔洋调”,大多也是缘于留学生声调发音的不到位。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南亚大部分国家留学生无论是其母语(乌尔都语、印地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等),还是官方语言之一的“英语”都属于和汉藏语系大相径庭的印欧语系,都不属于声调语言。

他们在接触汉语之前对声调是陌生的,对其没有任何感性或者理性的认识。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种偏误。

总的说来,他们的声调发音的问题在于:一是调域较窄:如阴平调往往只有33或44度,没到55度,去声也存在相同问题,本为51调,学生一般读成31或42调,严重的甚至会发成低平调。

二是音高曲线把握不到位,特别是升降调把握不到位。

将本为平调的阴平调读成升调或降调。

读阳平调时,受母语或英语等语言影响,不是读成升调,而是变成了降调。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摘要:汉字习得研究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二语教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一直以来,汉字教学被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加强汉字习得研究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共识,而汉字书写偏误研究又是汉字习得研宄的一个重要方面。

笔者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和观摩体验留学生课堂,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类型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

并给出具有合理性和操作性教学策略,以进行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

关键词:汉字教学;偏误分析;教学策略1.偏误类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被认为是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初期的重点和和难点。

对于初学者来说汉字书写偏误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位汉字的三级结构为笔画、不见整字,所以笔者通过文献整理和留学生课堂观摩案例分析,将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归纳为三大部分:笔画偏误、部件偏误、整字偏误。

一、笔画偏误笔画,也叫笔形,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是部件和整字的基础。

针对笔画的偏误大致分为笔画增减、笔画变形、笔画组合和笔顺偏误四部分。

1、笔画增减此类偏误是因误添或遗漏笔画而造成的书写偏误。

任何一个规范的汉字由哪些笔画构成都是固定的,这也是此汉字区别于其他汉字的一项基本特征。

习惯于字母文字的留学生来说,汉字笔画仍显得繁复多变,像一幅幅画,书写时很容易忽略其中的细微部分。

笔画把握不准确,导致所写的字经常是多一笔或少一笔。

笔画增加:如“新”字里的“斤”写成“斥”,或是“冖”写成“宀”笔画残缺:如小笔画“竖、点、勾”。

2、笔画变形笔画变形,即具体笔画形态的改变,汉字的笔画的形状都是固定的、独特的,是汉字重要的区别特征之一。

此类偏误主要可以分为汉字中所无的笔画代替和汉字中其他笔画代替两类。

一种是用汉字所无笔画代换,如:以“β”“代阝”、以“P”“代阝”、以“i”代“讠”、以"K”代“⺮”等偏误。

或是一些相近的笔画书写错误,以点代横、以点代竖、以横代横勾等现象。

3、笔画组合汉字笔画和笔画的有三种组合关系:相接和相交、相离。

方案-浅析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难点及教学策略

方案-浅析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难点及教学策略

浅析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难点及教学策略'摘要:本文对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并结合praat语图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汉语声调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留学生声调教学策略语音是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基础,语音习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成败。

在汉语音节结构中,声调传递的信息最多,并且在汉语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正如林焘(1996)所说“洋腔洋调形成的关键不在声母和韵母,而在声调和比声调更高的层次”[1]。

世界上绝大部分都是非声调语言,对于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外国留学生来说,声调是他们学习汉语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情况,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笔者对杭州师范大学国际学院的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本文的调查对象为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初、中、高级留学生,共计64人,以泰国学生居多,韩国学生位居第二,此外还有土库曼斯坦、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

其中男生31人,女生33人,年龄在16岁~57岁之间,受教育程度从初中到硕士学历不等。

本次调查抽取的有效问卷共64份。

二、声调学习情况调查本次调查首先列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选项供留学生选择,考察“汉语什么最难学”根据三者中谁调查结果列表如下:声母韵母声调都难人数12 7 46 2百分比18% 10% 69% 3%从上表可以看出,对留学生来说汉语声调是最难的。

虽然现在汉语说得好的外国人很多,但口音地道,发音流畅的人不多。

这一问题不仅出现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即使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声调偏误。

另一方面,声调是汉语语音结构中最敏感的组成部分,只要声调发准了,即使声母、韵母有一些问题,听起来也会是比较地道的汉语,也不至于被贴上洋腔洋调的标签。

因此,声调是大多数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的重点和难点。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全面地调查留学生的习得汉语声调的情况。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和知识。

由于汉字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偏误。

这些偏误不仅影响他们的汉语水平和交流能力,也反映了汉字学习的难度和挑战。

本文将对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语音转写造成的偏误许多外国留学生的母语与汉语完全不同,他们在学习汉字时会受到自己母语语音体系的影响。

一些外国留学生将自己的母语语音转写成汉字,导致汉字的发音和书写与汉语实际语音不符。

“珍惜”可能被误写成“真西”、“正吃”可能被误写成“政吃”。

2.缺乏汉字笔顺知识汉字的书写顺序十分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汉字的结构和形态。

许多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汉字笔顺教育,导致他们在书写汉字时无法掌握正确的笔顺,出现笔画顺序颠倒或者错位的现象。

3.语义误解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很容易产生语义误解,将汉字的意思和自己母语的字面意思进行对应,造成偏误。

“激动”可能被误解为“激热”、“滑稽”可能被误解为“滑鸡”。

二、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解决方法1.加强汉字笔顺教育为了解决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问题,教育机构需要加强对汉字笔顺的教育,使外国留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每个汉字的书写顺序。

可以通过示范写、比划画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帮助外国留学生牢固掌握汉字的正确笔顺。

2.语音和语义的结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语音转写和语义对照的方式,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发音和意义。

通过将汉字的发音和实际语音进行对照,帮助外国留学生正确理解和书写汉字。

3.注重语言和文化的交融教育机构还应该注重外国留学生对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综合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和日常生活,避免在学习汉字时出现语义误解和偏误。

三、总结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汉字是一个非常特殊和复杂的文字系统。

留学生习得汉语单元音韵母ü的偏误探究[权威资料]

留学生习得汉语单元音韵母ü的偏误探究[权威资料]

留学生习得汉语单元音韵母ü的偏误探究摘要: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学习单韵母ü的过程中,普遍会出现诸多偏误,本文将针对留学生习得汉语单元音韵母ü的偏误成因进行分析,并尝试找到相应教学策略,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单元音韵母ü;偏误一、留学生习得汉语单韵母ü的偏误现象撮口呼ü[y]韵母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学习单韵母ü的过程中,普遍会出现如下三种偏误。

一是常常把ü发成iü、iu、u、i等。

如把把“女人”说成"niǚlrén”;“拒绝”的“jù”听起来像“zhù”等。

二是留学生把i、u与ü相混淆,他们在说“Shū”的时候听起来像是“Xǖ”,把“竹子”说成是“Zhǘzi”等。

三是受《汉语拼音方案》的影响,ü在声母 j、q、x 和零声母 y 后要省写两点,很多学生误认为这是 u 而误读。

这种三种种偏误不仅发生在留学生语音学习的初期,并且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僵化”,贯穿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始终。

二、留学生习得汉语单韵母ü的偏误成因分析2.1汉英语音系统的差异汉语语音系统中单元音韵母ü在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的语音系统中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英语中没有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跟汉语拼音ü相同的因素,但是在英语的元音系统中存在跟汉语单韵母ü的书写形式(与舌面音相拼时的书写形式)形同,而实际发音不同的u。

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使欧美学生一看到头上不带两点的汉语单韵母ü就习惯性的与英语语音系统中短元音u对号入座而导致偏误产生。

2.2教材的省写单元音韵母ü与舌面音声母相拼时留学生出现发音偏误大部分是教材省写的缘故。

《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由于声母 j、q、x只与齐齿呼或撮口呼组合为一个音节,本来“句”“去”“许”应当拼写为jǜ、qǜ、xǚ。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泰国学生常常会出现汉语语音偏误。

本文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出现的偏误,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泰国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语音。

二、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类型1. 声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发汉语声母时,常常会出现发音部位不准确、发音方法不正确等问题。

例如,将“z、c、s”发音为“j、q、x”,将“b、p”发音为“d、t”等。

2. 韵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发汉语韵母时,常常会出现元音和辅音的混淆、音节结构不正确等问题。

例如,将“a”发成“o”,将“e”发成“i”等。

3. 声调偏误汉语的声调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泰国学生在掌握汉语声调时常常会出现问题。

例如,将平声发成上升或下降的调型,将上声发成平调等。

三、偏误原因分析1. 母语影响泰国学生的母语与汉语在语音上存在较大差异,如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因此,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出现偏误。

2. 发音方法不正确部分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导致发音部位不准确、发音力度不足等问题。

此外,对于某些难以发音的音节和音素,学生可能采取简化的方式进行替代。

3. 缺乏语言环境和实践机会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语言环境和实践机会也是导致偏误的原因之一。

由于缺乏与母语为汉语的人进行交流的机会,学生无法及时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

此外,缺乏实践机会也使得学生无法更好地巩固所学的语音知识。

四、解决方案1. 加强声母和韵母的训练针对泰国学生的常见偏误,可以加强声母和韵母的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模仿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和对比练习,以加深对正确发音的印象。

2. 注重声调的练习和纠正声调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泰国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声调的练习和纠正。

浅议外国人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及教学策略

浅议外国人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及教学策略

浅议外国人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及教学策略浅议外国人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及教学策略论文关键词:语音偏误原则教学方法论文摘要:在“汉语热”不断高涨的今天,越来越多外国人认识到汉语的重要性,加入到汉语学习的行列中来。

如何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学习者的语音能力,是众多汉语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本文通过浅析外国人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偏误,简要总结汉语音语音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加强语音教学,为汉语的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不同学习者语音偏误类型分析(一)辅音偏误辅音从音理上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因而,我们从这两部分来讨论外国学生汉语语音的偏误。

在发音部位方面,外国学生容易出现舌尖后音、舌面音和唇齿音的偏差,其他的双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和舌根音的部位偏误较少见。

舌面音,即j、q、x这组辅音发音偏差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舌尖前音z、c、s鄂化后接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如把“线”发成“siàn”。

另一类偏误则是把舌面音发成舌间后音zh、ch、sh。

唇齿音f,是日韩学生的发音难点。

日本学生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往往把唇齿音f发成双唇擦音[ф](俗称“吹火音”)。

在发音方法方面,由于大多数外语学习者的母语发音中都没有“送气/不送气”区别,导致“送气/不送气” 成为最大的发音难点。

其次是“清/浊”的区别,由于某些语言中不存在声调,在控制音调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欠缺,需要依靠嗓音的连续性来控制音调,这也造成了语音的过度“浊化”。

另外则是擦音和边音的区别。

日韩学生容易出现[l](边音)、[j](半元音)的偏误,西方学生容易出现圆唇化倾向。

普通话中的r,也容易给外国学生带来困惑。

(二)元音偏误在外国学习者的元音偏误主要出现在“紧/松”、“圆唇/展唇”两方面。

汉语普通话存在呈现出元音偏紧的倾向,而韩语和日语的元音系统明显比汉语普通话要松的多。

如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次高元音i、u、ü常见偏松的倾向。

“圆唇/展唇”的偏误,不仅在于“圆/展”的程度,还在于舌位跟唇形的综合效应。

对外汉语教学中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语用失误现象及对策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语用失误现象及对策分析

语 用 失误 的类 型 较 多 ,这 里 列举 几 项具 有 代表 性 常见 语 用 失误 现象 。

是停 顿语 用 失误 。 汉 语对 于停 顿 的要 求较 高 , 不 同 的
语 教 材 质
停顿方 式 表达 的意 思可 能完 全 不 同。 所 以在 语法 停顿 、 逻 辑 停顿 以及感 情 停 顿 上 的准 确 运 用 直接 关 系 到 汉 语 的 掌握 , 但 东 南亚 地 区对于 停 顿 时长 的把 握 认识 不清 ,常造 成意 思 的 曲解 以及 语 句 的不连 贯 。 二 是重音 语 用 失误 。 如 菲律 宾 留
二、 东南 亚留 学生 语用 失误 现象
碍 。一 是 改进 教学 内容 和方 法 。在 原 有教 材学 习 的基础 上 , 不 断 扩 展 学 习 内容 , 通 过表 演 话 剧 、 小 品等 形 式 , 加 深 留 学 生 对 中 国社会 交往 原 则 的认 识 ; 利 用情 景 教学 法 , 展示 文 化 差 异 ,帮 助学 生转 换 价值 观 和交 往 原则 。二 是 强 调学 生 实 践 。强调语 言 学 习环境 的重 要性 , 加 强 日常 生活 中 的锻炼 和 提高, 鼓 励 学生 大胆 通 过汉 语表 达 。在 不 断 尝试 的 过程 中 ,
学生在 表 达 自己观 点之前 的那 句 话 一般 采取 加 重语 气 的方 法, 而真 正表 达 自己观 点 时却 降低 语气 , 这 点和 汉语 表达 完
量参差不齐, 所 以在 选 择 教材 时一 定 要根 据 实 际情 况 进 行 有 针对 性 的择优 翻 。二 是针 对 不 同的学 生分类 教 学 。在文 化 差 异 巨大 的背 景 下 , 针 对 不 同地 区 的 留学 生 可 以考 虑 分 类 教 学, 例 如 东 南 亚 留学 生 为一 组 , 欧 美 国家 为另 一 组 , 提 高 对 外汉 语 教学 的针 对性 。 三 是加 强语 言差 异研 究 , 提 高 学生 的辨 识度 。要 加 强对 于语 言 差异 的研 究 , 突 出不 同差异 , 在 教 学 过程 中直接 展现 给 学 生 , 从而 提 高学 生 的辨 别 能力 , 减 少 学 生 的语用 失误 。 四是 改进 语 言测试 标准 。目前对 于 留学 生 的语 言 测试 还 停 留在基 本 的 听说 读 写等技 能上 , 随着 交 往 的深 入 , 留学 生需要 掌握 对话 及 实 际操作 交 际等环 节 。 总之 , 受 到 母语 语 用 的影 响 , 在 学 习他 国语 言 时难 免 会

关于外国留学生的语音偏误问题

关于外国留学生的语音偏误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不仅在经济上赢得世界瞩目,在中华文化传播上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尤其是21世纪初以来,世纪各国各地区迅速掀起一股“学汉语”狂潮。

为此,我们国家政府在国外各地区开办了非营利性机构“孔子学院”。

据中国官方不完全统计,迄今全球已有近百个国家两千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开汉语课的中小学或如“孔子学院”般民间教育机构更如雨后春笋,不计其数。

但是,由于我们从事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时间较短问题,我们没有太多的经验,以至于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经常会出现语音偏误。

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语言的系统性。

如果一种语言不存在系统性和语言规则,那么也就不可能被习得,学习者也就无所谓犯不犯错误,因为这种语言本身就不存在任何可以衡量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标准。

既然某种语言是各个语言项目、各部分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一个系统,因此,只有从宏观上把握了语言系统的整体性,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中的每一个部分;同时,也只有明确了其中每一个部分及其各部分间的关系,也才能更好地掌握整个语言系统。

辅音偏误的主要类型在发音部位方面,外国学生在容易出现舌尖后音、舌面音和唇齿音的偏差,其他的双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和舌根音的部位性偏误则较少见,这是因为这些辅音的发音部位在世界各种语言的音系中是具有不同程度的普遍性的在发音方法方面,最大的发音难点是“送气/不送气”的区别,其次是“清/浊”的区别,另外则是浊擦音和边音的问题。

舌尖后辅音,是各种语言的音系中相对少见的。

外国学生在这一组辅音的发音中,跟汉语方言区的人相比,情况是不同的。

他们在平翘舌声母的区分方面,比汉语方言区的学生显示出更强的自觉性,而在跟洪音(开口度较大的)韵母相接时问题也不甚明显,主要是跟舌尖元音-i([ʅ])相接时容易出现腭化的倾向。

究其原因也许是在学习之初受汉语拼音“i”的影响,虽然随着进一步学习懂得了舌尖元音和舌面前高元音的区别,但腭化的倾向未能彻底克服。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偏误及教学启示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偏误及教学启示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偏误及教学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偏误是学习者在学习和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其主要特点是发音不清晰,而且常常发错音。

一般来说,这是由语言歧义、语法特征以及语音系统的复杂性导致的。

此外,由于中英语音的差异对学习者来说也常常成为语音偏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音偏误会对学习者的口语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学习者的认知、理解能力和学习热情。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重视并加以有效干预,有效去偏误。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强调对外汉语语音的重要性,注重对学习者语音习得行为的正向引导,采取积极的情感宣泄技巧,以及运用合适的技术来纠正语音发错。

其次,可以把语音偏误的辨析和改正加以实践,并注重引导学习者加深语音知识和语音技能的学习。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采用语音记录、分析和比对等方式,让学习者实现真正的发音准确,从而使学习者在实践中避免错误的语音,最终达到认知的深度。

总之,为了有效地去偏误,对外汉语教学应在给予学习者正确的指导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习者将正确的语音、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定位。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误,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母语和汉语有一定的差异。

下面将对外国留学生在汉字使用上的常见偏误进行分析。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往往容易将字的形状错误地理解。

由于母语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将汉字的笔画顺序颠倒,造成字形错误。

“楽”和“曰”这两个字的笔画顺序完全相反,但在外国留学生的视角下很容易混淆。

外国留学生也容易将类似的字形混淆,例如“六”和“卜”,“用”和“田”,造成类似字形的错误。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发音时也经常出现偏误。

由于没有接触过汉语的语音系统,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地发出汉字所对应的音节。

很多外国留学生往往将汉字“q”读成了“k”,将“x”读成了“s”,将“zh”读成了“j”等等。

这种偏误通常是因为他们将母语的发音规则应用到了汉语中,而忽略了汉语的特殊音节。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语义理解上也容易出现偏误。

由于语义的差异,他们可能会将汉字的意义理解错误。

很多外国留学生往往将“面”理解成了“表面”,而忽略了它还有“面条”、“面子”等不同的意义。

一些汉字的含义对外国留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例如“心”、“道”等字,他们可能很难准确地理解其含义。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应用时也容易出现偏误。

由于缺乏实际的语言环境,他们往往只能通过教材和课堂来学习汉字,而无法真正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将汉字的应用场景理解错误,导致在真实情境下的错误使用。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的偏误主要集中在字形、发音、语义理解和应用等方面。

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偏误,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语言环境,加强听说训练,增加实际应用的机会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汉字能力。

也需要加强对外国留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和需求的了解,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促进他们汉字学习的效果。

来华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偏误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来华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偏误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来华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偏误及其教学策略研究作者:周振环陈若菡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04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来华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日益增长,来自南亚及非洲的留学生在临床医学专业比例较大,他们作为非语言类学生在学习汉语中遇到的问题更具有普遍意义,针对他们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策略的研究和调整有助于提升其学习效果。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教学策略【基金项目】本成果系赣南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校级立项课题《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47-01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增多,来华留学生的规模效益不断提升。

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2000余人,2017年来华留学人员已达到44万余人,接受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也增长了近20倍。

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推动了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来华留学,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汉语热”。

不论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还是为了来我国进一步留学深造,学习汉语是外籍人士更加精准的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而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能够学习并用中文这一被外国人认为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很多外国友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对于在我国留学深造的来华留学生而言,学习好中文不仅可以提高专业学习水平,还可以让自己在中国的学生和生活更加便利和有趣。

本文以赣南医学院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基础语音课程为基础,结合学校就读于临床医学类专业、汉语零基础的南亚及非洲学生为研究样本,分析南亚及非洲汉语语音习得偏误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

一、从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视角归纳汉语语音特点与生源国母语相比,汉语语音没有复合辅音也就是没有两个辅音相邻发生规则,汉语中元音在发音中占有主要地位,并且区分声调,以及存在一定数量的多音字,同时字音和语音也有区分,也就是单独汉字发音与同一汉字在不同词组或者句子等语流中会产生比较多的音变。

最新《外国人学汉语偏误分析》讲义(留学生)

最新《外国人学汉语偏误分析》讲义(留学生)

外国人学习汉语语法常见偏误分析一、什么是偏误外国人学习汉语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可以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类型。

失误(mistake)是指学习者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如他本来想这样说,实际说出的却不是这样。

这种错误没有什么规律,即使是使用本族语的人也会发生。

说话人一旦意识到自己错了,马上可以纠正,而且同样的错误一般不会再次出现。

例如:1.某老师下课前问学生:“今天的课讲完了,大家还有明白的吗?”学生齐声回答:“没有了!”2.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毕福剑:“感谢阎惠演奏的独子笛奏!”——2011年7月20日《星光大道》产生失误的原因有临时改变主意、身体疲劳、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

偏误(error)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没有完全掌握好目的语而出现的一种带规律性的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真实的语言能力和水平。

这种错误学习者自己难以察觉,也很难纠正,而且同样的错误往往会重复出现。

例如:1.他觉得一点儿累。

2.他打完篮球,一点儿累。

3.我的头一点儿疼。

二、偏误的分类根据偏误的语言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语音偏误2.词汇偏误3.语法偏误4.语篇偏误5.语用偏误6.文字偏误例如:1.我今天没有穿眼镜。

2.明天下午,我要见面他。

3.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问题,但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4.你爸爸几岁了?三、造成偏误的原因(偏误的来源)(一)外因: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偏误1.母语负迁移大多出现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初期,学习者在尚不熟悉第二语言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母语的知识来表达,因此同一母语背景下的学生往往会出现同一类型的偏误。

例如:(1)明天下午,我要见面他。

(明天下午,我要和他见面。

)(英语:I’ll meet him in my office.)“见面”在汉语中为不及物动词,但在英语中可以是及物动词。

(2)不要生气我。

(不要生我的气。

)(越南语:đưng tuc tôi .别生气我)越南语的“生气”可以带宾语。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汉语在泰国等地的普及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然而,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语音是泰国学生面临的主要难点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中常见的偏误,并探讨其成因及纠正方法。

二、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类型1. 声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常常会出现发音不准确、混淆等问题。

例如,将“z、c、s”与“j、q、x”发音混淆,以及将“d、t”与“n、l”等声母混淆。

2. 韵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韵母时,常常会出现韵母发音不完整、音调不准确等问题。

例如,将“ai”发成“e”,将“an”发成“ang”等。

3. 声调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常常会出现声调不准确、语调不自然等问题。

由于泰语没有声调,因此学生在掌握汉语的四个声调时存在较大困难。

三、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成因1. 母语干扰泰国学生的母语为泰语,由于泰语与汉语在语音系统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导致发音不准确。

2. 缺乏练习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缺乏足够的练习和反馈,无法及时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

此外,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难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发音问题进行详细指导。

3. 教材和教学方法不当教材和教学方法的不当也是导致学生发音偏误的原因之一。

一些教材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忽视了语音的练习和纠正;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

四、纠正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方法1. 加强语音练习学生应加强语音练习,多听、多说、多模仿。

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渐熟悉汉语的发音规律和技巧。

同时,教师也应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

2. 对比分析母语与汉语的差异教师应帮助学生对比分析泰语与汉语的语音差异,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在发音上的异同点。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的发音技巧和规律。

3. 选用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选用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对于纠正学生的发音偏误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
口周静尹琪
语言教学研究误分析及对策
摘要:由于受母语的负迁移、汉语特点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容易出现各种偏误。

本文试从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特点和成囱出发,寻找相关对策。

关键词: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声母韵母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否标准是交际活动能否顺利展开的前提之一。

掌握任何一种语言,语音都是基础,是贯穿始终并较难精确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和汉语普通话正确、流利的发音,为用口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

然而,汉语语音的掌握却并非易事,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自身的原因和汉语语音的特点,留学生会出现各种偏误,这些偏误如若不及时纠正,会直接影响留学生的汉语语音面貌,进而造成交际障碍。

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往往带有区域性的特点,来自南亚(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的留学生,他们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偏误,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其汉语声调、声母、韵母的偏误也有自身的规律。

一、南亚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
汉语是声调语言,所谓声调语言,是指声调具有区别
(五)绝大多数表示未然的事件,多为祈使句
根据我们的统计和分析,瑜伽汉语中出现的“把”字句,绝大多数为未然形式,不能带动态助词“了”“着”,且主语省略,多为祈使句。

这是因为瑜伽教练试图让练习者去做或者不做某个动作,而且人们比较习惯用“把”字句来让某人做某件事情,因为它带有比较明确的指令性,由于“祈使”的语用特点,所以“把”字句被大量地使用在瑜伽课上。

再有,大部分人都认同发布命令和指示是教师对学生的权利,由于上述条件决定了瑜伽课E 大量使用“祈使”形式的“把”字句的合理性。

四、结语
“把”字句本身的复杂性是客观事实,我们无力改变:“把”字句教学语法的研究也有待深入;学生“把”字句的同避率最高,我们有目共睹,所以应从教学方法上改善目前的状况。

张旺熹(1991)认为“把”字句的两大类型使用频率相差很大,典型形式V P—V R或V P包含V R,占86%以上:其他形式(1)V P一(A D)+--+V:(2)V P一意义的作用。

声调对于所有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而言,都是偏误频发且较难纠正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洋腔洋调”,
大多也是缘于留学生声调发音的不到位。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南亚大部分国家留学生无论是其母语(岛尔都语、印地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等),还是官方语言之一的“英语”都属于和汉藏语系大相径庭的印欧语系,都不属于声调语言。

他们在接触汉语之前对声调是陌生的,对其没有任何感性或者理性的认识。

因此,
在学爿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种偏误。

总的说来,他们的声调发音的问题在于:~是调域较窄:如阴平调往往只有33或44度,没.至r J55度,去声也存在相同问题,本为51调,学生一般读成3l或42调,严重的甚至会发成低平调。

二是音高曲线把握不到位,特别是升降调把握不到位。

将本为平调的阴平调读成升调或降调。

读阳平调时,受母语或英语等语言影响,不是读成升调,而是变成了降调。

上声是嗌折调,先降后升,学生要么读成近似阳平的升调,要么读
(A D)+V(一)V;(3)V P=(A D)+V R(R是动量补语)
(4)V P一0或单个V,只占13%。

可见,瑜伽课上出现的“把”字句虽未覆盖所有类型,但也涉及86%以上,所以不
妨从此入手。

本文为首都经贸大学201o年校级教改项目《提升留学生语言学习效率的实践研究——任务型教学的应用))的中期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颂浩.论“把”字句运用中的回避现象及“把”字句的难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
【2】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3杨小璐,肖丹.现代汉语把字句习得的个案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8,(3).
(赵睿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对外文化交流学院100026)兰
z

>


2n1N1N
2
语言教学研究
声的降调,很难将先降后升这个过程表现出来。

138.。

(一)汉语中的声调和~些音素的发音,在南亚留学1|枷㈨。

生自身的语音系统中没有,在发这些音时,发音器官动作不到位,容易引起偏误。

(二)汉语中有些音素和南亚留学生自身语音系统中的一些音素发音比较相近,实际上却有差别,在发音过程中,他们易忽略这些差异,习惯性地用自身语音系统中的发音来参照替代汉语的发音,从而出现偏误。

(三)南亚很多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汉语中一些音素在字形上与英语相同,留学生容易用英语的发音来替代汉语的发音。

(四)大部分来华南哑留学生从小学习英语,能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冈为英语并不是其母语,对他们而言,英语虽是官方语言的一种,但也是第二语言。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经验和策略也影响到了他们对汉语的学习,他们把。

些不好的、不成功的二语学习方法和策略运用到汉语学习中,也造成了~些偏误。

四、针对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对策
南亚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中出现的各类偏误,无非是由于母语的负迁移、汉语语音自身的难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语言认知心理特点、教师的教学方法、外部环境等原因所致。

针对这些偏误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首先必须建立对汉语语音的理性认识,理解汉语语音的特点,了解各个声调、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和发音器官和它们之间的区别。

在对汉语语音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示范——模仿,一定会事半功倍。

必须充分重视来自母语或者英语的负迁移,它对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影响较大,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自身语音系统和汉语语音的对比,哪怕是细微的差别也不能忽略,以突出重点和难点。

在对比中不断训练、有所发现、积累新知。

行之有效、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也是避免和纠正学生偏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交际为原则,在交际性训练中充分结合语音的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纠正语音错误。

语音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贯穿汉语学习始终的过程,留学生的偏误有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而且时有反复,对外汉语教师必须持之以恒、随时关注、对症下药、纠正学生的各种偏误。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刘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3】宋益丹.对外汉语声调教学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3)【4】对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教学研究——牛津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周静尹琪江西吉安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343009)
黪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