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全面版)
养猪场环评报告书

国环评证乙字第XXXX号XXX市XXXXXX有限公司标准化万头规模养殖场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二〇XX年XX月前言 (4)1.1项目由来 (4)1.2环评工作过程 (5)1.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7)1.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7)第二章总论 (9)2.1编制依据 (9)2.2评价目的与原则 (13)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14)2.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20)2.5评价重点 (26)2.6环境保护目标 (26)2.7相关规划 (20)第三章工程分析 (21)3.1项目概况 (21)3.2.4现有污染源及环保措施分析 (33)3.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48)3.4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 (48)3.5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55)第四章区域环境概况 (56)4.1自然环境概况 (56)4.2社会环境概况 (58)第五章环境质量现状 (60)5.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0)5.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 (68)5.3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189)5.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91)5.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91)5.6养殖内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93)第六章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196)6.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回顾分析 (196)6.2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回顾 (196)6.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回顾 (197)6.4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回顾 (197)6.5施工已采取的环保措施及存在的环保问题 (200)第七章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201)7.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01)7.2水环境影响分析 (215)7.3声环境影响分析 (218)7.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219)7.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其防治措施 (221)第八章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225)8.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225)8.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227)8.3噪声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31)8.4固废处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232)8.5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233)第九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35)9.1经济效益分析 (235)9.2社会效益分析 (235)9.3环境效益分析 (236)9.4环境经济效益综合评述 (240)第十章环境风险评价 (241)xxx.1 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241)xxx.2 风险评价范围、等级和类型 (241)xxx.3 环境风险识别 (242)xxx.4 环境污染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 (244)xxx.5 沼气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 (248)xxx.6 风险管理 (250)第十一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54)11.1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目的和依据 (254)11.2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风险类别、方法和标准 (254)11.3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55)11.4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 (257)11.5 社会稳定综合风险分析 (257)第十二章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259)12.1清洁生产分析 (259)12.2循环经济分析 (264)第十三章公众参与 (267)13.1目的意义 (267)13.2公众参与的方式 (268)13.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273)第十四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79)14.1 环境管理 (280)14.2 环境监测计划 (282)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284)xxx.1结论 (284)xxx.2建议与要求 (290)xxx.3竣工验收 (290)xxx.4总结论 (295)第一章前言1.1项目由来养猪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猪肉是居民的主要副食消费品。
生猪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生猪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第五章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声环境影响分析噪声源强根据类比监测资料,各施工设备运行中的噪声强度见表5-1。
表5-1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强度表预测计算采用点源衰减模式,预测只计算声源至受声点的几何发散衰减,不考虑声屏障、空气吸收等衰减。
预测公式如下:Lr=Lr0-20lg(r/r0)式中:Lr―距声源r处的A声压级,dB(A);Lr0—距声源r0处的A声压级,dB(A); R—预测点与声源的距离,m; r0—监测设备噪声时的距离,m。
预测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贡献值,预测结果见表5-2。
表5-2各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贡献值影响分析建筑施工场界达标分析对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有关规定?,由表5-2可以看出:土石方施工阶段:施工现场昼间10m处即可达到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要求,夜间100m处可达标。
结构施工阶段:施工现场昼间30m处基本可以达到噪声限值要求,夜间200m处方能达标。
设备安装阶段,昼间10m处可以达到噪声限值要求,夜间20m处即可达标。
采取的环保措施为了减轻本工程施工期噪声的环境影响,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①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
拆除作业中尽量避免使用爆破手段。
②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场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
③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
④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遮挡。
⑤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与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
⑥做好劳动保护工作,让在噪声源附近操作的作业人员配戴防护耳塞。
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施工期对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物料运输、砂石料装卸、堆存、混凝土搅拌及土方填挖产生的二次扬尘。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废气,均属无组织排放。
据对施工现场附近空气质量监测的有关资料,距离污染源110m处总悬浮微粒浓度值在~/Nm3之间,在小风、静风天气作业时,影响范围小,大风天气作业时,污染范围较大,故当风速大于4级时停止户外施工。
养猪场环境风险评价办法

养猪场环境风险评价办法11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本项目环境风险按《渠县互盛生猪养殖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认定环境风险等级,即为“一般环境风险”,确定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本项目运行至今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及污染投诉。
1.1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1.1.1环境风险基本情况调查依据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准则,对养殖场设备和工艺进行分析,主要对养殖场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风险基本情况调查:(1)对养殖场主要原辅料及产品的使用量、贮存量、性质进行统计分析;(2)对养殖场产生的危险废物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3)对主要原辅料及产品的运输、装卸情况进行调查;(4)对养殖场设备及工艺进行调查分析;(5)对废气治理设施进行调查分析;(6)对废水治理设施进行调查分析。
1.1.2环境风险源识别与评价根据《建设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养殖场位于农村地区,500m 范围内无大型居民区,有少量农户,养殖场周边5km范围内有散居农户,环境较为敏感,有一定的环境风险,依据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准则,对养殖场风险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按照下列途径对风险源进行识别。
经分析养殖场主要环境风险源有以下几项;1、原辅材料的储存、使用以及运输环节产生的环境危险;2、消防通道被占用导致消防车不能迅速到达火灾救援现场,消防设施如未按照规定设置或者定期检查,消防水量和连续供水时间不符合规范规定,水量不足不能抑制火势的发展,难于将火尽快扑灭。
灭火中途突然停水,因灭火人员不会熟练使用灭火器材,使用时不能发挥正常效能会延误灭火时机,扩大火灾损失。
各种手提式或手推式灭火器在使用时均带有一定的压力,若制造质量不合格,或因未定期刷新防腐涂层,长期锈蚀,在使用时瓶体耐不住其压力而爆裂,造成伤人,同时延误灭火时机;3、沼气池沼气收集、运输环节产生的环境危险;4、养殖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导致污水超标排放环境危险;5、猪粪堆放场、储液池、沼气池泄漏对地下水污染导致的环境危险;6、猪场重大疫病导致的环境危险。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 (最终)

3
%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 4
固体废物评价与防治措施
运营后,产生的废水包括:种猪粪尿污水、猪舍清洗废水 及和员工生活污水。 设 置 猪舍均接有排污水管和排粪管,排放的废水通过管网 经过预处理(包括格栅、沉砂、固液分离等)后,与办公 楼、宿舍楼产生的生活污水一起混合进入水解酸化池,再 经厌氧反应处理,达到液态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要求后用 于农田、农田防护林以及灌丛施肥
关于拟建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
目录
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项目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 项目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环境污染和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A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C
B 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D 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5大污染
废气
废水
噪声
固废
水体 流失
燃油动力机在 场地平整、物 料运输等施工 作业时 排放的 主要污染物为 CO、NOX、 SO2、烟尘。
养猪场的猪粪和沼气池沉淀分离物经过生物好氧发酵后,制成 有机肥料外卖。病死猪(含母猪分娩物)按《畜禽病害肉尸及 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1996)和《畜禽养殖业污 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进行填埋处理。生活垃圾 设置固定的垃圾堆放点,定期由环卫部门运走统一处理。医疗 废物应设置专用存储容器,并存放于隔离间,收集到一定数量 后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处置。
运输车辆冲洗水、 混凝土工程的灰 浆,建(构)筑 物冲洗、打磨等 作业产生的污水,
主要污染物为 SS。若施工人 员平均按50人/d, 每人每天用水 30L计,则施工 人员生活污水量 为1.2m3/d。
施工期的噪声主 要来源于装载机、 推土机、水泥车、 运输车等施工机 械作业时产生的 噪声。噪声源强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全面版).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实践作业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作业四专业班级:小组成员:2015年 12 月 21 日目录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1)(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1)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1)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1)(二)环境影响分析 (3)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4)二、项目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 (5)(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5)1.施工废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5)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3.施工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7)5.水土流失评价与防治措施 (7)(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8)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8)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8)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9)4.固体废物评价与防治措施 (9)三、项目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9)(一)简述项目选址是否合理 (9)(二)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9)(三)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因子,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可选择的因子 (10)(四)本项目污染治理应关注的因素 (10)(五)给出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并指出主要参数的来源及意义 (10)(六)养猪场选址时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11)(七)本项目在项目概况及分析中应交代清楚的内容 (11)(八)给出营运期环境管理基本要求 (11)(九)除水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外,还应关注的方面 (12)(十)猪场粪便处理是否存在问题 (12)附录:作业四 (13)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一)主要的环境污染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1)废气1)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场地平整、物料运输等施工作业时,会排放各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SO2、烟尘。
2)土石方装卸、水泥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TSP。
(2)废水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建(构)筑物冲洗、打磨等作业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
某养猪厂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式稿环评)

1.5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因子的确定
1.5.1 大气环境
1、评价工作等级:根据 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的规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依据评价项目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确定。
4、根据上述评价结果,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明确给出项目选址可行性结论。 5、结合当地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在评价工作中贯彻“清洁生产”、“污染物 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等基本原则。
1.2.2 评价原则
本评价坚持整体性、区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实事求是的原 则,并力求做到:
1、评价工作总的原则是“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污染预防”和“污 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3.4 产业政策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发展改革委令 2005 年第 40 号 2005.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1.3.5 其他技术文件
(1)《**年出栏生猪 3 万头生态养殖及沼气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2009 年 1 月;
2、通过工程分析,核算扩建前后建设项目污染物的“产生量”、“削减量” 及“排放量”情况;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及有可能会产生的环保问题,提出切实 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在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评的明确结论。
3、充分利用近年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取得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 果,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畜牧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畜牧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工程分析一、饲养场的建设1、场址的选择场址的选择是根据养殖场经营的种类、方式、规模,生产特点、饲养管理方式以及生产集约化的程度等基本特点,对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以及居民点的配置、交通、电力和物资供应等方面全面考察后确定的。
良好的养殖场环境条件是:保证场区有较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畜禽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便于严格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便于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
选择场址,要考虑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选择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的地方建场;在城镇周围建场时,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不能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应选择在位于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要有一定的面积,例如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占地面积参数应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不超过2.5-4.0平方米计算。
出于畜禽安全考虑,场界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5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他畜牧场不少于1000米,距离畜产品加工厂1000米左右。
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要求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养殖场应避开上述地区,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的,应在禁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米。
贮存设施的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远离不得小于400米),并应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侧风向处。
2、畜禽场的布局为了建立良好的牧场环境和组织高效率生产,需要对选定的场地进行分区规划。
分区规划的原则大致是:①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②合理利用地形地势,解决挡风防寒、通风采光、防暑降温,有效地利用原有道路、供水供电线路和原有建筑物等,创造有利的养殖环境、卫生防疫条件和生产联系,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减少投资、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③全面考虑畜禽粪尿和废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与种植业、沼气生产和蚯蚓养殖等结合在一起;④采用分期、按单元建设方式,规划时对各区的发展留有余地。
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出栏1000头肥猪、存栏50头母猪项目建设单位##养殖场法人代表## 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传真邮政编码073100建设地点##县东旺乡##东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猪的饲养A0313占地面积(平方米)20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30 环保投资(万元)1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及编制依据1.项目由来##养殖场位于##,是一家从事生猪养殖的企业,于2012年5月投资130万元建设“年出栏1000头肥猪、存栏50头母猪项目”。
本项目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中“猪的饲养”,其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产品均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不违反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属于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县发展改革局已为本项目备案,备案证号为“##发改备字【2012】21号”,详见附件。
2.编制依据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该项目的建设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本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中“农、林、牧、渔”中的“养殖场(区)”类别,猪常年存栏量在3000头以下,不涉及环境敏感区,项目类别为“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完成后由建设单位报送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二、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东经##。
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2.周边关系与卫生防护距离(1)周边关系本项目东侧隔田间路为农田,西、北、南侧均为农田,西侧500m为##。
项目周边关系详见附图2。
(2)卫生防护距离《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规定禁止在“生活引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建设畜禽养殖场,同时规定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的,应设在禁建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实践作业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作业四专业班级:小组成员:2015年 12 月 21 日目录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1)(一)主要的环境污染 (1)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 (1)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 (1)(二)环境影响分析 (3)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3)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4)二、项目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 (5)(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5)1.施工废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5)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3.施工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4.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7)5.水土流失评价与防治措施 (7)(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8)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8)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8)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9)4.固体废物评价与防治措施 (9)三、项目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9)(一)简述项目选址是否合理 (9)(二)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9)(三)对环境空气影响的主要因子,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可选择的因子 (10)(四)本项目污染治理应关注的因素 (10)(五)给出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并指出主要参数的来源及意义 (10)(六)养猪场选址时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11)(七)本项目在项目概况及分析中应交代清楚的内容 (11)(八)给出营运期环境管理基本要求 (11)(九)除水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外,还应关注的方面 (12)(十)猪场粪便处理是否存在问题 (12)附录:作业四 (13)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一)主要的环境污染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1)废气1)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场地平整、物料运输等施工作业时,会排放各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 X、SO2、烟尘。
2)土石方装卸、水泥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TSP。
(2)废水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建(构)筑物冲洗、打磨等作业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
施工期,若施工人员平均按50人/d,每人每天用水30L计,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量为1.2m3/d。
(3)噪声本项目不设计打桩,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装载机、推土机、水泥车、运输车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
噪声源强约75~90dB(A)。
(4)固废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工程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约0.15t/d。
(5)水体流失项目场址区大部分为农田、有少量的农田防护林及灌草丛,养猪场采取半封闭式养殖因此,项目基础工程开挖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2.运营期主要的污染(1)噪声(2)废气1)猪场恶臭,恶臭主要来源于猪舍、有机肥车间及污水处理站。
猪舍废气主要是恶臭与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为有机物腐败时所产生的氨气、动物有机体中蛋白质腐败时所产生的硫化氢及饲料中纤维分解时所产生的甲烷等,养猪场恶臭污染物中主要成分为H2S、NH3 ,恶臭污染源的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的面源。
2)职工食堂烹制过程中会产生少量食物油烟废气3)沼气燃烧废气,猪舍产生的沼气全部作为厨房及其它构筑物的加热燃料,多余部分点天灯。
沼气属于清洁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少量硫化氢。
(3)废水项目运行期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猪场废水及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猪场废水主要包括猪粪尿废水,猪舍冲洗废水。
由于本项目猪舍、污水处理站和有机肥车间采用半封闭式设计,场区废水排入Q河,Q河为非饮用水源地,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养猪场每100头猪一天的集约化蓄禽养殖业水冲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冬季2.5m3,夏季3.5m3,平均按3m3/(百头•天)计算,本项目总存栏数3000头,则每天的排水限值为90m3;养猪场每100头猪一天集约化蓄禽养殖业干清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冬季1.2m3,夏季1.8m3,平均按1.5 m3/(百头•天)计算,本项目总存栏数3000头,则每天的排水限值为45m3。
集约化蓄禽养殖业污染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见表2。
(4)固废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猪粪、猪尸体(包括母猪分娩物)、沼气池污泥、沉淀分离物以及员工的办公生活垃圾等。
此外,猪只检疫、生病时使用医疗设备会产生少量的医疗垃圾,属于危险废物。
(5)小结(二)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1)建设施工期的水环境影响主要是含有泥沙的工地污水对周围水质有一定的环境影响。
(2)施工期的空气污染因素主要为扬尘。
建筑施工场地扬尘来源于基础开挖、泥土回填、材料运输装卸、设备扬尘等方面,还有干燥的地面经风力卷扬或机动车带起而形成二次污染。
(3)施工噪声源众多,而且声压级高。
施工噪声主要来自设备噪声、机械噪声等。
这些噪声源的声级值最高可达90dB(A)以上,可能给附近的居民造成影响。
(4)在建设期间,地表下垫面往往受到破坏,大面积的土壤较长时间裸露,降雨时就可能导致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一种面污染源,将会影响到河道水质。
综上所述,建设期的环境影响具有局部性和时效性的特点,通过制定学的施工计划,严格的现场管理,坚决贯彻建筑施工的规范要求,该项目建设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以内。
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场地内的各个猪舍均接有排污水管和排粪管,排放的废水通过管网经过预处理(包括格栅、沉砂、固液分离等)后,与办公楼、宿舍楼产生的生活污水一起混合进入水解酸化池,再经厌氧反应处理,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2009)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液态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要求后在排放到排入Q河,Q河为非饮用水源地。
(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猪舍恶臭,因此要对面源污染物NH3及H2S进行了预测。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的要求,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猪舍恶臭和面源污染物NH3及H2S,所以在养猪场选址应处于该地区主导风向西北风的下行风向。
2)根据《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388-1999),在畜禽场外周围,沿场院向外≤500 m范围内作为畜禽保护区,该区具有保护畜禽场免受外界污染的功能。
同时也防止猪场在营运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气味影响,因此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建议在猪场外设置500m的卫生防护距离3)根据国家环保部新推出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无论在场内外,NH3和H2S均没有超标点,因此,本项目原则上可不专门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依据厂内总平面布置的自然布设即可,但为了保护周围环境敏感点,保障人群健康,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本项目建议猪栏边界外仍然设置500米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在建议的500米防护距离范围附近,没有现状环境敏感点,未来也不会规划建设敏感建筑。
建设单位明确表示将妥善处理好养殖场与周边居民的关系,严格做好环保措施,确保猪场各种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完全建成投入使用后,若主要噪声源同时产生作用,在这种最为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建设项目各边界噪声预测点,昼夜也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项目的运营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4)固体废物养猪场的猪粪和沼气池沉淀分离物经过生物好氧发酵后,制成有机肥料外卖。
病死猪只(含母猪分娩物)采用深埋井填埋的方式处理。
生活垃圾设置固定的垃圾堆放点,定期由环卫部门运走统一处理。
医疗废物应设置专用存储容器,并存放于隔离间,收集到一定数量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
经上述处理后,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猪粪废渣的处理处置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4/613-2009)和《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生活垃圾临时堆放房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规范建设和维护使用。
危险废物临时堆放房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规范建设和维护使用。
(5)生态影响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将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一定时期的破坏,同时会有一定的水土流失和产生一些扬尘,并随着施工结束,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也随之消失。
项目建成后,养猪场产生的粪尿经过无害化处理发酵后非常有肥力,可用于农田种植作物,可提高农作物收成,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在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的同时不会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二、项目环境影响的防治对策(一)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废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为使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限度,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减少扬尘影响措施1) 洒水使工地和多尘材料保持湿润;2) 在天气和工地干燥时,定时(每隔两小时)向车辆运输频繁的道路和作业较为集中的露天工业洒水;3) 行驶在积尘路面的车辆要减慢车速;4) 在工地的出口安装车轮和车体清洗设备,必要时清洗公共道路;5) 运载易起扬尘的物料时,用帆布等覆盖物料。
6) 在选定装卸散体建筑材料的临时码头的具体地点时,一定要考虑风向的问题,码头装卸点应可能地选择在村庄的主导风向下风向处,同时在装卸时必须尽量减少装卸落差,严格控制进装卸场的车速,定期清扫装卸场地。
(2)减少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措施施工机械操作时应尽量远离村庄居民区,物料运输路线也应尽量绕开村庄居民区。
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影响分析表明,工程建设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噪声会对项目所在地区的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尽量减少影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和减少噪声污染:(1) 禁止使用各种打桩机。
由于打桩机噪声源强大,影响大,故应尽量避免使用,特别在夜间。
(2) 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3) 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和施工场所,高噪声作业区应尽量远离声敏感对象,必要时在高噪声源周边设置临时隔声屏障,以减少噪声的影响;(4) 在有市电供给的情况下尽量不使用柴油发电机发电;(5) 合理安排放工进度和作业时间,对高噪声设备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6) 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在作息时间(中午或夜间)作业;(7) 合理疏导进入施工区的车辆,减少汽车鸣笛噪声。
3.施工废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施工期间,应对地面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施工上要尽量求得土石万工程的平衡,减少弃土,做好各项排水、截水、防止水土流失的设计。
在养猪场场区以及道路施工场地,争取做到土料随填随压,不留松土。
同时,要开边沟,边坡要用石块铺砌,填土场的上游要设置导流沟,防止上游的径流通过,填土作业应尽量集中和避开暴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