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研制的技术途径探析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性能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性能研究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高耐热性等优异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大桥、高楼、水坝、隧道等工程领域。
本文将从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性能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1.原材料的选择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如水泥、粗细骨料、细集料、填充料、化学掺合剂等。
其中,水泥要求强度高、活性好、矿物掺合物含量低;骨料要求粒度分布均匀、表面光滑、不含泥土、腐殖质等有害杂质;化学掺合剂要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如缓凝剂、增塑剂、气泡剂、减水剂等。
2.掺合物的添加量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掺合物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进行添加,如钢纤维、矿物掺合物、高效水泥、高性能减水剂等。
其中,钢纤维的添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耐久性;矿物掺合物的添加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高效水泥的添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抗压强度;高性能减水剂的添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裂性。
3.施工工艺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求严格,包括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浇筑方式、养护时间等。
其中,搅拌时间要求长时间搅拌,使混凝土的成分充分混合,以便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方式要采用振捣浇筑或高压喷射浇筑,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养护时间要求长时间养护,以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1.抗压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00MPa以上。
其中,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骨料配合比、掺合物种类和添加量等因素有关。
2.抗裂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是指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易出现裂缝的能力。
研究表明,钢纤维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性能不变的能力。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裂性、优异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等优点。
它是由水泥、细粉、石英粉、粘土、钢纤维、化学添加剂等原材料组成,经过高强度的机械搅拌和高温蒸养而成。
本文将从UHPC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备方法UHPC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干拌法和湿拌法两种。
1. 干拌法干拌法是将所有原材料进行混合,然后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压缩成型。
其中,水泥和细粉的比例一般在1:1左右,钢纤维的掺量一般为体积的2%~5%,化学添加剂的掺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混合过程中需要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以确保混合均匀。
在进行压缩成型时,需要使用高压机器进行加压,压力一般在200MPa以上,温度一般在180℃左右。
2. 湿拌法湿拌法是将水和其他原材料混合,然后进行机械搅拌。
其中,水泥和细粉的比例一般在1:1左右,钢纤维的掺量一般为体积的2%~5%,化学添加剂的掺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混合过程中需要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以确保混合均匀。
在搅拌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添加水,以确保混合物的流动性。
最终,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进行成型,然后进行养护。
二、性能研究UHPC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强度、耐久性、抗裂性、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等方面。
1. 强度UHPC的强度非常高,一般达到150MPa以上。
这是由于其原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方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UHPC中的水泥和细粉具有高度活性,可以充分反应,形成无数的晶体,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此外,UHPC中掺入钢纤维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
2. 耐久性UHPC具有优异的耐久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UHPC 中掺入了化学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抑制混凝土的龟裂和开裂,从而提高其耐久性。
其次,UHPC中的钢纤维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裂缝扩展和脆性破坏,从而提高其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
•水灰比<0.40
•粗骨料体积含量0.4m3左 右,Dmax ≤25㎜ •砂率36~40%
•胶凝材料用量500~600kg
•新型高效减水剂0.8%~1.4%
• 强制式搅拌机 • 高频振动 • 泵送施工, • 坍落度损失控制 • 混凝土养护剂养护
HPC
•密实的水泥石及合理 的孔结构
•界面过渡区的改善 (解决Ca(OH)2在过渡 区富集与定向排列) 体积稳定性,高强,高 耐久性
第三节 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特性
三、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和易性与评价 1、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和易性
高性能水泥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即使坍落度相同,但前者粘性大,流动速度慢,所需的时间长, 施工作业时填充模型的速度慢。
不能用坍落度全面评价高性能混凝土混合料的和易性。 目前国内外正在探索有效的检测方法。 2、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和易性的评价方法 1)Orimet试验法 2)L型流动仪
第二节 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三、高效减水剂 为获得高性能混凝土,除了在混凝土中掺入硅粉、粉煤灰、磨细矿渣等掺和料外,必须要掺入高
效减水剂。
减水剂:是指能保持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变,而显著减少其拌 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高效减水剂主要特点: ①高的减水性,减水效果可达20%~30%; ②适当的引气性与控制坍落度; 使混凝土具有高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途径 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技术途径
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水泥 矿物掺和料 高效减水剂 集料
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混合料的特性 新型混凝土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途径
一、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写为HPC) 普通混凝土发展方向: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优化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优化研究一、研究背景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是一种具有极高抗压强度、高耐久性、高抗渗性和高耐化学侵蚀性的新型混凝土材料。
其强度可以达到200MPa以上,是普通混凝土的10倍以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性能优化已成为混凝土领域的热点问题。
二、制备方法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和配比,同时采用特殊的加工工艺。
目前较为常见的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1. 粉末混合法该方法是采用特殊的混合设备将水泥、细砂、矿物掺合料和粉状添加剂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进行加水拌和,最终形成超高性能混凝土。
该方法具有原材料配比灵活、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生产成本较高。
2. 液相反应法该方法是利用矿物掺合料和化学添加剂在水中反应生成胶凝材料,再与水泥和骨料混合,最终形成超高性能混凝土。
该方法具有原材料资源利用率高、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但需要掌握反应条件,否则可能会影响混凝土性能。
3. 热压法该方法是将混凝土原材料和粉状添加剂混合均匀后,进行热压处理,形成高密度的超高性能混凝土。
该方法具有成型效率高、混凝土密实度高等优点,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工艺,生产成本较高。
三、性能优化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添加剂的优化超高性能混凝土中添加剂的种类和掺量对混凝土性能有重要影响。
例如,添加适量的微米级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渗性能,添加微量的纳米级氧化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骨料的优化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
选择适宜的骨料种类和掺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例如,采用高强度、低吸水率的天然石英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引言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它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桥梁、隧道、高层建筑等工程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UHPC的制备方法和性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制备方法UHPC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成分设计、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制备等环节。
1. 成分设计UHPC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泥、微粉、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石、石英砂、钢纤维、高性能超塑剂等。
其中,水泥是UHPC的主要基础材料,微粉、粉煤灰和矿渣粉的加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细密性和耐久性,硅灰石和石英砂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钢纤维可以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能,高性能超塑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2. 材料选用UHPC的材料选用应尽可能选择高品质的原材料,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
水泥应选择高强度、高活性的水泥,微粉、粉煤灰和矿渣粉应选择细度较高的材料,硅灰石和石英砂应选择颗粒形状良好、硬度高的材料,钢纤维应选择质量好、耐腐蚀、抗拉强度高的材料,高性能超塑剂应选择品质优良、稳定性好、流动性强的材料。
3. 配合比设计UHPC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性能要求进行设计。
一般来说,UHPC的水灰比应控制在0.16以下,水泥、微粉、粉煤灰和矿渣粉的掺量应适当增加,硅灰石和石英砂的掺量应适当减少,钢纤维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进行确定,高性能超塑剂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要求进行确定。
4. 混凝土制备UHPC的混凝土制备应采用高强度、高效率的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和配合比进行确定,一般来说,搅拌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之间。
混凝土的浇注应采用震动和压实的方式,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性能研究UHPC的性能主要包括力学性能、耐久性和可塑性等方面。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试验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试验研究一、引言随着建筑结构的不断发展,对于混凝土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因其卓越的力学性能、优秀的耐久性能和出色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地铁、高层建筑等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试验研究。
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1.材料选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细集料、粗集料、矿物掺合料、钢纤维、高效减水剂等。
其中,水泥的种类和品牌、细集料和粗集料的种类和级配、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钢纤维的形状和长度、高效减水剂的种类和掺量等都会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
2.配合比设计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一般来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在0.18~0.25之间,超塑剂掺量一般为2%~4%。
同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需要采用高效的搅拌设备进行搅拌。
3.制备工艺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艺一般包括干拌法和湿拌法。
干拌法将所有原材料进行干混,并在搅拌机中进行湿混,最终得到混凝土。
湿拌法则是将所有原材料在搅拌机中进行湿混,最终得到混凝土。
三、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研究1.力学性能试验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具有良好的抗压、抗张、抗弯和抗剪切性能。
常见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抗压强度试验、抗拉强度试验、抗弯强度试验和剪切强度试验。
2.耐久性能试验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抗渗、抗冻融、耐久性等性能。
常见的耐久性能试验包括渗透试验、冻融试验、碳化试验等。
3.微观结构试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常见的微观结构试验包括SEM观察、XRD分析、TG-DSC分析等。
四、结论超高性能混凝土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微观结构,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试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其强度、耐久性、抗裂性、抗渗透性、耐火性等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是混凝土行业的研究重点之一。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制备工艺、应用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
一、材料选择1.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要求强度高、早期强度发展快、水化热低、抗裂性好、耐久性强等特点。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复合水泥等均可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基础材料。
2.细集料高性能混凝土的细集料要求粒径小、石英含量高、骨量大、颗粒形状好等特点。
常用的细集料有石英砂、石英粉、飞灰等。
3.粗集料高性能混凝土的粗集料要求强度高、骨量大、颗粒形状好等特点。
常用的粗集料有石子、碎石、藻饰等。
4.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的掺合料要求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化学活性、能够改善混凝土性能等特点。
常用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硅粉、硅灰、矿粉等。
5.添加剂高性能混凝土的添加剂要求具有良好的改性效果,常用的添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增强剂、膨胀剂、防水剂等。
二、配合比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环节。
配合比设计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裂性、抗渗透性等特点,合理选择材料,控制水灰比,优化配合比。
1.水灰比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要尽量小,一般控制在0.25-0.35之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细集料与粗集料比例高性能混凝土的细集料与粗集料比例要合理,以保证混凝土的骨料骨架密实、颗粒分布均匀。
3.掺合料与水泥比例高性能混凝土的掺合料与水泥比例要合理,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添加剂掺量高性能混凝土的添加剂掺量要合理,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优良。
三、制备工艺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环节。
制备工艺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特点,控制混凝土的加水量、搅拌时间、搅拌强度等因素。
1.混凝土搅拌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要求充分、均匀、稳定,一般采用强制搅拌方式。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一、研究背景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密实、高耐久性、高抗裂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高楼等工程建设领域。
与传统混凝土相比,UHPC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更加复杂,需要深入研究。
二、制备工艺1.原材料选择UHPC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高性能粉煤灰、硅灰、石英粉、钢纤维等。
其中,水泥的品种应选择高强度、高早强水泥,粉煤灰应选用低碳粉煤灰,硅灰和石英粉应选用细度较高的产品,钢纤维的长度和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2.配合比设计UHPC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进行设计,一般采用最小水灰比原则。
具体的配合比设计需要在实验室进行试验,通过调整原材料的比例和添加剂等方式获得最优方案。
3.制备工艺UHPC的制备工艺包括干混、加水、拌合、养护等过程。
其中,干混过程需要将原材料充分混合,加水过程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和加水速度,拌合过程需要采用高速搅拌器进行充分混合,养护过程需要采用湿润养护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三、性能研究1.强度UHPC的强度是其最为突出的性能之一,需要进行强度测试和分析。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压缩强度、抗拉强度、弯曲强度等,测试结果可以用于评估UHPC的强度水平和适用范围。
2.密实性UHPC的密实性是其另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需要进行孔隙度测试和显微结构分析。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压汞法、渗透率测试等,显微结构分析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进行。
3.耐久性UHPC的耐久性是其应用范围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进行抗渗、抗氯离子侵蚀、抗碳化等测试。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电化学阻抗谱、氯离子渗透试验等,测试结果可以用于评估UHPC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4.抗裂性UHPC的抗裂性是其适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进行裂缝控制性能测试。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自由收缩试验、干缩试验、热膨胀试验等,测试结果可以用于评估UHPC的抗裂性和适用范围。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技术及实际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技术及实际应用一、引言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韧性以及优异的耐久性的新型材料,其综合性能远优于传统混凝土。
近年来,由于其出色的性能表现,UHPC 在桥梁、高层建筑、水利水电、隧道、机场跑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UHPC的制备技术及实际应用。
二、UHPC的制备技术1. 原材料的选择UHPC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细集料、粉状材料、化学外加剂以及纤维等。
水泥一般采用高性能粉煤灰水泥、硅酸盐水泥等,细集料采用石英砂、石英粉等。
粉状材料一般采用铜渣粉、硅灰石粉等。
化学外加剂主要有高效减水剂、增强剂、膨胀剂、延缓剂等。
纤维一般采用金属纤维、聚丙烯纤维等。
2. 配合比设计UHPC的配合比设计是制备UHPC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来说,UHPC的配合比设计要考虑到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UHPC的应用要求,以保证UHPC的性能表现。
3. 搅拌工艺UHPC的搅拌工艺是制备UHPC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来说,UHPC 的搅拌工艺要求搅拌时间长、搅拌速度快、搅拌强度大、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等,以确保UHPC的质量。
4. 养护工艺UHPC的养护工艺是制备UHPC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来说,UHPC 的养护工艺要求养护时间长、养护温度适宜、养护湿度恰当等,以确保UHPC的性能表现。
三、UHPC的实际应用1. 桥梁UHPC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韧性以及优异的耐久性等特点,因此在桥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比如,法国的米勒大桥、德国的吕根桥、日本的多摩川桥等都采用了UHPC。
2. 高层建筑UHPC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等特点,因此在高层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比如,新加坡的玛丽亚湾金融中心、美国的芝加哥威利斯大厦等都采用了UHPC。
3. 水利水电UHPC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韧性等特点,因此在水利水电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研制的技术途径探析
0 引 言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耐久性优异的混凝土 . 其显著特点是 高工作 性、 高体积稳定性 、 较 高强 度 、 高抗渗性等 。 混凝 土要获得高性能 , 应主 2 改 善 水 泥 石 集料 界 面 结 构 要从 以下几方面人手。 普通混凝 土中 .集料与水泥石 的界 面是整体 混凝 土结构的薄弱 区 在该区域内集料的表面富积大量 的六方板 状 C a( 0 H) 晶体 , c a 1 改 善 水 泥 石 的 孔 结构 ( 0 H) 晶体定 向排列在集料表面 . 形成 混凝 土中最疏松 的区域 , 一般 研究水泥石孔结构特征的理论是孔隙学 该理论是 E H . Wi t t ma n n 称该疏松 区域为界面过渡层 . 疏松 的界面过渡层是导致混凝土抗渗性 教授在第七届 国际水泥化学会议上提 出的。孑 L 隙学理论认 为 , 孑 L 级配 增高 . 强度与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因此 . 要使 普通混凝土高性能 即孔 大小不同的孔相互搭配的情况 . 当孔 隙率相同时 。 平均孑 L 径小的 化 , 即获得高强度 、 高耐久性 , 就要改善混凝土中集料 与水泥石 的界 面 混凝 土材料强度高 . 渗透性低。不同尺寸差别小 , 即分布均匀时 , 强度 结构 .极力抑制界面过渡层 的形成 。其 方法是在混凝土 中掺人活性 高 因此可通 过孔级配 的改善来提高混凝 土的某些性能 。 而小于某尺 S i O 微粒或铝硅酸盐微粒等一些矿物掺料 , 这些 掺料 与水泥水化产生 度的孔则可对强度和渗透性无影响。 的C a ( 0 H) 二次反应 ,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火山灰效应 。此外 , 研 在普通混凝土 中. 用水量 比水泥水化所需水量大得多 一般水泥 究表明: 活性微集料在水 泥混凝 土中还 可产生填充效应 、 增强效应 、 减 水化所需 的用水量为水泥重量的 1 5 %一 2 5 %.而实际施工时用水量为 水效应和耐久性提高效应等。①火山灰效应 。因活性微集料可与水泥 水泥重量的 5 0 %一 6 0 %, 甚至更 多 在混凝土硬化后多余的水在水泥石 水化产物 C a ( O H) 等起火山灰反应 . 生成 c — s — H. 消除了孔隙较高的 中以及水泥石 和集料 的界面 区域形成大量的各种孔隙 . 以及 因混合料 过渡层 : 使硬化 水泥浆 内的空隙细化。提高 了水泥浆一骨料间界面的 泌水和混凝土收缩所 引起 的微孔和微缝 . 这些缺陷是导致混凝土强度 强度 . 同时提高了混凝 土的抗渗性 此反应有利于混凝土在酸性环境 下降和其他性能指标低劣 的根本原 因 因此 . 尽可能减少 和消除这些 下的耐久性 ②填充效应。 微集料取代部分水泥后 . 超细粉填充 于水泥 缺陷 . 改善混凝土的结 构, 是制成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 问题 . 其基本措 粒子 空隙之 间. 使 胶凝材 料具 有更好的级配 . 降低其标 准稠度下的用 施就是掺入超塑化剂。 混凝土要达到高耐久性 , 首先要降低水胶 比, 以 水量 . 降低 了填充水泥粒子 间空隙的用水量 ③减 水增强效应 。 以微集 减少水泥石 中毛细孔隙和混凝 土中的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 面缝 隙 . 料等量取代水泥 . 在保持流动度不变 的情况下 . 部分微集料可降低水 提高其抗渗性 但水胶比的降低是有 限度 的. 极低的水胶 比往往伴 随 胶比 . 2 8 d强度提高。 ④耐久性提高效应 通过掺超细微集料使 混凝 土 着流动 胜的降低 . 如图 1 所示 。掺用超塑化剂后 , 在水胶 比较低 、 胶结 的水胶比进 一步降低 . 抗渗性进一步提高 : 更 重要的还是通过掺入不 材料用量适 中的情况下 . 可获得较大 的工作度 超塑化剂量 与水 泥净 同品种 和掺量 的微集料 . 提高混凝土抵抗环境腐蚀 的耐久性 。 浆流动度 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探索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探索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而高性能混凝土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建筑材料。
高性能混凝土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久性、抗渗透性等指标均远高于普通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最初是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随后,欧美等国家也开始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研究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1. 抗压强度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通常在100MPa以上,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抗折强度优异:高性能混凝土在抗折强度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3. 耐久性好: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抵抗氯离子、硫酸盐等侵蚀。
4. 抗渗透性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优秀,能够有效阻止水分和有害物质的渗透。
5. 施工性能好: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易于浇筑和成型,能够满足复杂结构的需求。
三、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探索1. 材料优化: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与材料的选择和配比密切相关,研究者通过优化水泥、骨料、掺合料等材料的选择和比例,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2. 掺合料应用:掺合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起着重要作用,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等的应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施工工艺改进: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浇筑技术和养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4. 技术标准制定:制定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于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应用领域1. 高层建筑:高性能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优异的性能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2. 桥梁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中关键技术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中的关键技术分析摘要:混凝土长期以来作为建筑工程中最重要建筑材料,其性能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建筑工程的难度越来越大,施工环境越来越恶劣,这就对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简要介绍,着重分析了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前言近年来,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用量越来越大,材料界与建筑界对其性能与配制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和配制技术得到一定提高的同时,工程应用又对其性能提出了新要求。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介绍了解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要点,掌握其配制技术离不开对其概念、应用及性能影响因素的了解,下面进行简要分析:(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混凝土主要是指耐久性高、施工性高、强度高的混凝土。
混凝土的高性能通常是通过向混凝土中添加活性矿物、减水剂以及复合超塑化剂等物质实现的。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料成本较高,配制技术难度较大,一般用于质量要求较高,施工环境较为恶劣的工程项目。
尤其是强度、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多用高性能混凝土。
(三)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材料组成、配制工艺、养护控制以及实验条件等四个方面。
实际工程施工时,主要通过添加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活性材料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
二、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分析针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特点以及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经过长期研究分析与施工经验总结,发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形成原理及主要途径,下面结合现场实例进行具体介绍:(一)形成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原理相比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主要依靠优选原材料,并在配制时添加适当能改善其性能的物质,以此来提高混凝土性能[1]。
高性能混凝土的形成主要依靠提高混凝土的压实程度、致密性以及抗渗漏能力,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抗腐蚀物质侵蚀的能力以及耐久性。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高性能的建筑材料,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它的制备工艺非常关键,本文将就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展开深入探讨。
1. 引言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细骨料、粉末状的矿物掺合料、粉状矿物掺合料和粉状化学掺合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的制备过程中注重粒径控制、微观结构设计和高强度配比设计等关键要素。
本文将从原材料的选用、生产工艺和实验测试等方面介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研究。
2. 原材料的选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关键在于原材料的选用。
水泥是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需要选择高早强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早期硬化特性。
细骨料应选择颗粒均匀、强度高的石英砂,粉状矿物掺合料可选择硅灰、矿渣粉等,粉状化学掺合料可选择二硫化钛等。
3. 生产工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配比、混合过程控制和养护措施等。
在配比设计上,要根据目标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要求,采用高掺量、高强度和高稠度的配比。
混合过程中,应使用高效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并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以保证原材料充分混合均匀。
在养护过程中,要控制温度、湿度和养护时间,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硬化和强度发展。
4. 实验测试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需要通过实验测试进行验证和改进。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耐久性等指标的测试。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可以评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5. 观点和理解对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我认为关键在于原材料的选用、生产工艺的控制和实验测试的验证。
通过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配比设计,精确控制生产工艺和进行全面的实验测试,可以获得高性能、高强度、耐久性好的超高性能混凝土。
制备工艺的研究将进一步推动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性能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与性能研究一、引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水泥基材料,它在强度、耐久性、抗渗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已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围绕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展开探讨。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1. 材料选择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选择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常用的材料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细集料、粗集料、水和掺合料等。
水泥的品种和掺量、矿物掺合料的种类、粗、细集料的性质和比例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2. 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是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的重要环节。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比例和掺合料种类,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
同时,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性能指标。
3. 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拌制工艺是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制需要采用高效的混凝土搅拌机,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拌合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养护养护是高性能混凝土制备的重要环节。
养护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需要逐步升高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和湿度,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1. 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常用的强度指标包括28天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研究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其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和拌制工艺等因素。
2. 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使用。
研究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其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和拌制工艺等因素。
3. 抗渗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渗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水的渗透和侵蚀。
研究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主要取决于其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和拌制工艺等因素。
4. 抗裂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裂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开裂和断裂。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1. 材料选择高性能混凝土的核心是选用高质量的原材料。
水泥、骨料、细集料、添加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测试。
优质水泥的选择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骨料和细集料的均匀性和颗粒形状影响着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性;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特性。
2. 混凝土配比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
在设计配比时,需要综合考虑强度、流动性、抗裂性等多种因素,并确保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与骨料的粘结力达到最佳状态。
3. 控制施工工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工艺。
加水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操作要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避免孔隙率过高或太低,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领域1. 高层建筑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度和抗压性能使其成为高层建筑中的首选材料。
其良好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2. 桥梁工程桥梁作为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较高。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裂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维护成本。
3. 港口码头港口码头常常需要面对潮水、海浪等海洋环境的冲击,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异性能使其在此类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能够有效抵御海水侵蚀和冲击载荷,保证码头的安全稳定。
4. 超大体量混凝土结构在一些需要大体量混凝土结构的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减少构件中的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
5. 其他领域高性能混凝土还被广泛应用于隧道、地下工程、水处理厂等领域。
在这些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满足各种特殊要求,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总结: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材料选择、混凝土配比设计和控制施工工艺等。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概述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密实度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地铁、高层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UHPC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进展。
二、UHPC的制备方法1.配合比设计UHPC的配合比设计是关键,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合理选用水泥、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等原材料,并控制配合比中水胶比、砂粉比、水粉比等参数,以达到高强度、高流动性、高密实度等要求。
2.原材料选择UHPC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水泥、石英砂、硅粉、高性能掺合料、超细粉煤灰、矿渣粉等。
其中,水泥一般选用高强度矿物掺合料,石英砂和硅粉的细度要求高,高性能掺合料一般选用高性能聚合物,超细粉煤灰和矿渣粉的掺量要适当。
3.混合技术UHPC的混合技术对于其性能影响较大,一般采用高速搅拌和高压注入技术,以保证混合均匀度和密实度。
同时,还需要控制混合时间、混合速度、混合温度等参数,以达到最佳混合效果。
三、UHPC的性能研究1.力学性能UHPC的力学性能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通常可以达到150-200MPa的抗压强度和20-30MPa的抗拉强度,远高于传统混凝土。
同时,UHPC的弹性模量、裂缝承载能力、抗冲击性等性能也很优异。
2.耐久性能UHPC具有极高的耐久性能,主要体现在其抗渗透、抗冻融、耐化学腐蚀等方面。
其中,UHPC的抗渗透性能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一般可以达到极佳的防水效果。
3.微观结构UHPC的微观结构是其性能优异的重要保证,一般具有高度致密的结构,其水胶比低,水泥胶体的均匀度好,具有高度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UHPC的应用前景UHPC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用于桥梁、隧道、地铁、高层建筑等领域。
特别是在地震、风灾等自然灾害中,其高强度和高韧性可以为建筑物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
五、结论UHPC是一种具有高性能、高强度、高耐久性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其应用前景广阔。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渗性等优异性能的新型建材,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技术、性能优化、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技术1.原材料选择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石灰石粉、砂、骨料等。
其中,水泥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选用高强度、低碱度的水泥,比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石灰石粉的选择需要保证粒度细小、活性高。
砂需要选用粒径均匀、含泥量低、骨料需要选用强度高、形状良好、表面光滑的骨料。
2.控制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主要包括水灰比、骨料水泥比、砂率等。
水灰比需要控制在0.25以下,骨料水泥比需要控制在2.5以下,砂率需要控制在35%左右。
3.控制混凝土的加工过程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需要控制混凝土的加工过程,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度和稳定性。
具体措施包括: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5分钟之间;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避免混凝土分层或振捣不均匀等现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避免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等问题。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优化1.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优化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增加石灰石粉用量,提高混凝土的活性和早期强度;采用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硅灰等,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细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采用高效减水剂和增塑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2.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优化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是衡量其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混凝土的含水率,避免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等问题;采用高效掺合剂,如微珠混凝土、聚合物改性材料等,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细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耐久性;采用防水剂和防腐剂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但传统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有限,能否制备出高性能混凝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渗透性强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高层建筑等工程领域。
本文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1. 材料选择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选择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水泥品种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等,其中粉煤灰和矿渣水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骨料一般选用粒径较小、形状良好、表面光滑的高强度石英砂、碎石等。
掺合料一般选用硅灰、硅粉、膨胀剂、高效减水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性能指标。
2. 配合比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经济、合理、可行的原则。
在满足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混凝土成本,同时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应小于0.35,水灰比小于0.25。
3. 搅拌工艺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工艺应选用高速搅拌机,以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
同时要控制搅拌时间,过长的搅拌时间会导致混凝土硬化过快、强度下降等问题。
4. 养护工艺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工艺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采用湿润养护或蒸汽养护等方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1. 抗压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在相同的配合比和养护条件下,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00MPa以上,比传统混凝土的强度要高出数倍。
2. 抗渗透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透性是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优异,可以有效抵御水、氯离子等有害物质的侵蚀,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 抗裂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是其工程应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优异,可以有效抵抗内部和外部应力的影响,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和损坏。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一、概述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指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性能的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高抗裂性、高耐久性等特点,可以用于高层建筑、大桥、隧道、地下室等建筑结构的建设和修缮。
本文将就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技术进行探讨。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1. 水泥水泥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它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目前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复合水泥等。
2. 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辅助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3.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架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骨料有河砂、山石等。
4. 水水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了获得高性能混凝土,需要使用高品质的水。
5. 外加剂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辅助材料,如减水剂、增稠剂、缓凝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抗裂性、耐久性等。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技术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技术包括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的拌和、成型、养护等多个环节。
1. 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水泥、矿物掺合料、骨料、水和外加剂,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
2. 配合比的确定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基础。
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抗裂性、耐久性等因素。
3. 混凝土的拌和混凝土的拌和是将各组成部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的混合物的过程。
在拌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水灰比,避免混凝土过于湿润或过于干燥。
4. 混凝土的成型混凝土的成型是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进行振捣和压实的过程。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确保混凝土充分填充模具,避免出现孔洞和缺陷。
5.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是指在成型后,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和养护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混凝土研制的技术途径探析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处在大发展时期,城市的建设发展迅速,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同时大跨和超大跨桥梁的兴建与日俱增,这些建筑物均对结构构件提出了高强、轻质的要求,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要求设法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周期,而这要求结构的主要材料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产生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经济效益;孔隙特征;刚度;流动性;水胶比
0 引言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耐久性优异的混凝土,其显著特点是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较高强度、高抗渗性等。
混凝土要获得高性能,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改善水泥石的孔结构
研究水泥石孔结构特征的理论是孔隙学。
该理论是EH. Wittmann教授在第七届国际水泥化学会议上提出的。
孔隙学理论认为,孔级配即孔大小不同的孔相互搭配的情况,当孔隙率相同时,平均孔径小的混凝土材料强度高,渗透性低。
不同尺寸差别小,即分布均匀时,强度高。
因此可通过孔级配的改善来提高混凝土的某些性能。
而小于某尺度的孔则可对强度和渗透性无影响。
在普通混凝土中,用水量比水泥水化所需水量大得多。
一般水泥水化所需的用水量为水泥重量的15%-25%,而实际施工时用水量为水泥重量的50%-60%,甚至更多。
在混凝土硬化后多余的水在水泥石中以及水泥石和集料的界面区域形成大量的各种孔隙,以及因混合料泌水和混凝土收缩所引起的微孔和微缝,这些缺陷是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和其他性能指标低劣的根本原因。
因此,尽可能减少和消除这些缺陷,改善混凝土的结构,是制成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问题,其基本措施就是掺入超塑化剂。
混凝土要达到高耐久性,首先要降低水胶比,以减少水泥石中毛细孔隙和混凝土中的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缝隙,提高其抗渗性。
但水胶比的降低是有限度的,极低的水胶比往往伴随着流动性的降低,如图1所示。
掺用超塑化剂后,在水胶比较低、胶结材料用量适中的情况下,可获得较大的工作度。
超塑化剂量与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超塑化剂在一定掺量范围内流动度随其掺量提高而增加;但超过某一掺量,流动度变化不明显。
一般超塑化剂掺量以0.70%-1.50%为宜(最高不超过20%),过量经济技术效果均较差。
另外采用添加超细矿粉的方法同样可以改善孔的结构。
2 改善水泥石集料界面结构
普通混凝土中,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是整体混凝土结构的薄弱区。
在该区域内集料的表面富积大量的六方板状Ca(OH)2晶体,Ca(OH)2晶体定向排列在集料表面,形成混凝土中最疏松的区域,一般称该疏松区域为界面过渡层,疏松的界面过渡层是导致混凝土抗渗性增高,强度与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使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即获得高强度、高耐久性,就要改善混凝土中集料与水泥石的界面结构,极力抑制界面过渡层的形成。
其方法是在混凝土中掺入活性SiO2微粒或铝硅酸盐微粒等一些矿物掺料,这些掺料与水泥水化产生的Ca(OH)2二次反应,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火山灰效应。
此外,研究表明:活性微集料在水泥混凝土中还可产生填充效应、增强效应、减水效应和耐久性提高效应等。
①火山灰效应。
因活性微集料可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等起火山灰反应,生成C-S-H,消除了孔隙较高的过渡层;使硬化水泥浆内的空隙细化。
提高了水泥浆一骨料间界面的强度,同时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
此反应有利于混凝土在酸性环境下的耐久性。
②填充效应。
微集料取代部分水泥后,超细粉填充于水泥粒子空隙之间,使胶凝材料具有更好的级配,降低其标准稠度下的用水量,降低了填充水泥粒子间空隙的用水量。
③减水增强效应。
以微集料等量取代水泥,在保持流动度不变的情况下,部分微集料可降低水胶比,28d强度提高。
④耐久性提高效应。
通过掺超细微集料使混凝土的水胶比进一步降低,抗渗性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还是通过掺入不同品种和掺量的微集料,提高混凝土抵抗环境腐蚀的耐久性。
3 复合适量增强膨胀防水剂,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其他性能
混凝土掺人大量微集料后,改善了混凝土的主要性能,某些性能(如早期强度)往往受到一定影响,为此,可加人适量膨胀防水剂,该外加剂的性能特点如下:①增强。
同配比混凝土用膨胀防水剂等量取代水泥后强度提高10MPa以上,亦可取代2-3倍的水泥。
②减水增塑。
该膨胀防水剂减水率为10%-30%,可将坍落度10-30mm混凝土提高至坍落度180mm以上,以至配制高流态免振(自流平)混凝上。
③引气、保水。
膨胀防水剂可适量引气,保水性能好,坍落度损失小。
④缓凝。
掺膨胀防水剂可使混凝土凝结时间缓凝12h,超缓凝仍不影响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发展。
⑤密实防水。
掺膨胀防水剂的混凝土无收缩;孔结构大大改善(混凝土有害孔变为微小孔),密实防水性能好,抗渗等级可达P30以上(形成结构自防水混凝土)。
⑥改善水泥安定性。
掺该外加剂可改善水泥安定性,增加强度。
⑦节能利废。
在水泥生产时加人该外加剂可提高混合材掺量,从而节省水泥10%-50%,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⑧耐久性好。
掺该外加剂的混凝土抗渗、抗冻、抗碳化等耐久性能显著提高。
4 选择适宜的胶结浆体
新拌混凝土中胶结浆体,本身具有双重作用:它既可使骨料颗粒相互分开,使其在离散状态下保持在一起;又可作为骨料颗粒问的润滑剂,增加新拌混凝土的塑性变形能力。
因此,胶结浆体本身的稠度及其含量是决定混凝土工作度的重要因素。
而胶结浆体的稠度又是胶结料组成、水胶比和超塑化剂量决定的。
在胶结料组成和超塑化剂一定的情况下,胶结浆体中的自由水含量取决于其水胶比,
水胶比越大,其稠度越稀。
当胶结浆体和稠度一定时,胶结浆体的数量对混凝土工作度起决定性作用,其数量越多,骨料间的润浆浆体量也越多,混凝土的工作度愈好。
但其超量混凝土技术经济效果恶化。
一般胶结材料总量在250-650kg/m3之间。
5 选择适当的砂率
胶结浆体的稠度和数量确定后,砂率便成为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度的重要因素。
因砂率变动会使骨料的空隙度和表面积发生变化。
砂率太少,骨料间孔隙变大,需较多的浆体填充空隙面使润滑浆体减少,若砂率过大,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都增大,同样胶结浆体相对显少了,这也就减弱了胶结浆体的润滑作用,使新拌混凝土流动性变差。
实验表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砂率可比泵送混凝土偏低;高流态(免振)高性能混凝土则比泵送混凝土砂率偏高,如图3所示。
根据国内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当采用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比较干净的中粗砂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砂率在32%-40%范围内,免振高性能混凝土砂率在45%-50%。
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并不是很敏感。
随着砂率的提高,混凝土坍落度略有增大,强度略有下降。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较小,用水量较低,粘度较大,为避免拌和物过粘,在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偏低的砂率。
试验中一般选用34%-38%,且考虑到具体配合比进一步选定。
6 结束语
总之,大量的工程事故使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在追求混凝土材料高强度的同时,必须以同等的高度来关注混凝土的耐久性等问题,这是推动混凝土技术进入高性能混凝土阶段的主要原因。
即高性能混凝土不同于高强混凝土,其重点是由非常高的强度转向在特定的使用下,所必须的高性能,包括高弹性模量、高尺寸稳定性、低渗透性以及高的抵抗有害介质蚀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冯乃谦.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吴中伟.高性能棍凝土的发展趋势与问题[J].建筑技术,1998,29(1):8-13.
[3]张明征.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