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室射血分数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与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探究
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与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探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冠心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介入治疗的成功与否与患者的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究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与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左心室相关指标左心室功能是评价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左心室功能差易导致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和恶化。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发现,LVEF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预后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LVEF低于40%的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的预后较差,而LVEF大于40%的患者预后较好。
在介入治疗前评估患者的LVEF水平对治疗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左室舒张功能也对治疗预后有一定影响。
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LVEDP高于20mmHg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预后较差。
除了评估左室收缩功能外,对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估同样重要。
左室重构也是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
左室重构是指心肌梗死后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研究表明,左室重构程度越严重,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预后越差。
在介入治疗前评估患者的左室重构程度对治疗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2.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维持血液凝固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血小板是维持血栓形成的重要细胞元素之一,研究发现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异常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预后密切相关。
血小板数量过高易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
在介入治疗前评估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对治疗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凝血因子活性的异常也与介入治疗预后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凝血因子活性的异常易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影响治疗的预后。
在介入治疗前评估患者的凝血因子活性对治疗的预后同样重要。
为了探究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与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项相关研究。
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与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探究
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与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探究左心室相关指标与凝血因子在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是造成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包括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等。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左心室相关指标和凝血因子的变化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对其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对于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左心室是心脏主泵,对全身器官组织提供血液,其功能状态对全身循环起着决定性作用。
左心室功能的变化通常通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来评估。
左心室射血分数是指左心室在每次收缩时将血液排出的百分比,是评估左心室功能的重要指标。
而凝血因子则是维持血液凝固功能的关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凝血因子的异常会导致血栓形成及出血等并发症。
左心室相关指标和凝血因子的变化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通过扩张闭塞的冠状动脉及恢复血流,改善心肌供血以缓解症状的治疗方式。
介入治疗后,左心室相关指标和凝血因子的变化会受到一定影响。
一方面,介入治疗会改善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减轻心肌缺血,从而有利于改善左心室功能。
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提高,心功能得到改善。
介入治疗可能会引起血管损伤、血小板激活及炎症反应等,使患者处于一种亢进的凝血状态,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介入治疗对左心室相关指标和凝血因子均有影响,这也为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预后带来了挑战。
左心室功能的改善与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介入治疗后左心室功能的改善可以降低心力衰竭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
一项研究发现,介入治疗后6个月内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提高的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通过监测左心室相关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介入治疗的效果及预测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及随访管理。
冠心病患者MLR、NL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lor the assessment o!let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low How-low gradient aortic stenosis,relationship to hemodynamics,and ou--come:a substudy ot the multicenter TOP AS study[J].Circ Cardiovasc Imaging,2013,6(2):268—276.[14]Kusunose K,Goodman A,Parikh R,et al.Incremental prognostic value ot let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in patients wth aortic stenosis and preserved ejection traction[J].Circ Cardiovasc Imaging,2014,7(6):938—945.adherence to statin therapy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trom Chongqing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ir therapeutic ou--comes[J].Genes Diseases,2018,5(4):335—341.[16]Hartiala O,Magnussen C G,Bucci M,et al.Coronary heartdisease risk factors,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and epicardial tat volume in the Young Finns Study[J].Eur Heart J Cardiovascr Imaging,2015,16(11):1256—1263.(收稿日期:2019—06—12)[15]Yu G,Zhang Y,Wang Y,et al.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poor-康复论著-冠心病患者MLR、NL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于雪梅,刘和俊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一淋巴细胞比值(MLR)、中性粒细胞一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相关研究
组别 正常组 冠心 病 LVEF 下 降组 冠心 病 LVEF 上 升组
注: P < 0. 05
表 1 冠心病组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 ( 例)
LVEF 异 常个 体
LVEF 正 常个体
合计
0
88
88
8
33
41
6
33
39
LVEF 异常 百分比 ( % ) 0 20 15
作 者单位 : 416000 湖 南吉 首, 吉首大 学医 学院
[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心脏病; 射血分数
[ 中图分类号] R541. 4; R445. 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681 - 2824( 2008) 05 - 0450 - 02
1989 年, ISAAZ[ 1] 首 次提 出 左心 室射 血 分数 ( LVEF ) 这 一心功能指标, 它依 据牛 顿第 二定 律, 计算射 血加 速期 左心 室射血所需的平均射血分数, 是一个 较好评价左 心室收缩功 能的指标。目前, 冠 心病、高 血压心 脏病 患者 左心 室射 血分 数如何变化, 国内外尚无相关文献报道, 本文旨在研究冠心 病 、高 血压 心 脏 病 患 者 左 心 室 射 血 分数 相 关 变 化 。 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经病史、体查与实验室 检查确诊的 73 例冠 心病患者, 男 40 例, 女 33 例, 平均年龄( 61. 5 ±7. 2 ) 岁, 高血 压心脏病患者 62 例, 男 41 例, 女 21 例, 平均 年龄( 63. 4 ±6. 2) 岁。 112 方法 应用 PHILIPS 锐影超 声仪, 探头 频率 2. 5 MHz, 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取主动脉短轴及心尖五腔心切
左室射血分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2), 1203-1208 Array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3.132166左室射血分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陆珏秀1,刘先霞2*,闫霖11海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海南海口2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海南海口收稿日期:2023年1月1日;录用日期:2023年1月25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3日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人们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认识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日渐发展,其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下降,但发病率仍在逐渐增高。
相关研究发现,射血分数较准确的反映了左心室收缩功能状态,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左室功能受损患者的长期预后或生存率较差,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可以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故本文综合分析了左室射血分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度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临床实践参考。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Research Progress of Left 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 in 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Juexiu Lu1, Xianxia Liu2*, Lin Yan11The Second Clinical College of Hainan Medical College, Haikou Hainan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inan Medical, Haikou HainanReceived: Jan. 1st, 2023; accepted: Jan. 25th, 2023; published: Feb. 3rd, 2023Abstract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通讯作者。
冠脉病变程度、部位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
冠脉病变程度、部位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发表时间:2017-08-17T15:47:01.0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8期作者:罗春刘淑云[导读]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而病变部位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130)【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部位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部位分为轻度/冠脉近段病变、中度/冠脉中段病变、重度/冠脉远段病变各40例,对冠脉病变程度、部位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展开分析。
结果:不同冠脉病变程度、不同冠脉病变部位下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而病变部位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
【关键词】冠心病;病变程度;病变部位;左室射血分数【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04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mild / coronary proximal lesions, moderate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as analyzed in 40 cases of middle segment lesion and severe / coronary artery distal segment.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ronary lesions and different coronary lesions (P<0.05). Conclusion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the les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Lesions; Lesions;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出现的心肌缺血、缺氧,可表现为胸痛、胸闷、大汗或无症状等[1]。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接影响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 因此我们通 过 冠状动脉 造影 对冠 心病 患者冠 状动 脉病 变程 度 与左 心功 能和心 室重 构 的关 系 进行 研 究 , 以通 过 心 血 管 造
影方法 评价 不 同程 度 冠 心病 患 者 心 功 能 的变 化 , 为评 定 治疗疗 效 、 判断 预后 提供 一定 的临床 依据 。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 超声心 动图 ; 冠状动脉病变 ; 左心功能
国内外流行病调查显示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
升 趋势 , 重地 威胁 着人类 健康 , 心功 能 的好 坏 又直 严 而
法: 即选 用 8支 主要 的 血 管 段 ( 主 干 、 降 支 近 段 、 左 前 前降支中段、 第一对角支、 回旋支近段 、 回旋支中段 、 右 冠 状动 脉近段 、 冠状 动脉 中段共 8支 血管段 ; 间隔 右 若
2 结果
脉或股 动脉 行 冠 状动 脉造 影 术 ,3 13例 患 者 均 成 功 进 行冠状 动脉 造影 , 无手术 并发症 。冠 脉病 变判 断方 法 :
造影结果 由 2 名医生和 1 名技师共同分析冠脉病变类 型, 2人意 见一 致则确 定诊 断 , 见 不一 致 则 由第 3人 意
一
11 临床 资料 .
入选 因胸痛 接 受 冠状 动 脉 造影 的患
9 % ; :9 一10 。最 后 总 分 为 8支 血 管 计 9 5分 9 % 0%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作用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作用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时加用曲美他嗪对患者心衰症状及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作用。
方法6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及单硝酸注射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曲美他嗪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时应用曲美他嗪对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曲美他嗪;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患者心脏结构或功能性损害疾病病情发展至严重阶段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低下,患者表现心力衰竭,故而心力衰竭常出现于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临床死亡率高,预后不良[1]。
临床检查发现,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其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经治疗心力衰竭改善后,其左室射血分数可明显升高至正常水平。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心内科2014年2月~2015年5月6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观察,研究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症状及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2年2月~2015年5月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6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入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完善各项检查后明确冠心病心力衰竭诊断,符合第8版内科学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2]。
如患者伴有心源性休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清醒时患者心率仍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具体病情相应给予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呋塞米等利尿剂、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血管扩张剂,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治疗,同时给予吸氧、休息、血压和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多功能监护,限制钠盐摄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相关治疗。
冠心病冠脉微循环障碍检查手段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冠心病冠脉微循环障碍检查手段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近年来,随着对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机制及诊疗手段认识的深化,人们发现仅解决心外膜冠脉血管的病变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CHD患者的症状及预后。
随之冠脉微循环障碍(CMD) 便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1],但CMD目前尚缺乏完全可靠的检查手段以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因而对其检查方法的重视与完善便显得尤为紧迫。
下面笔者便就CMD现有的检查手段作一综述。
1 CMD 的定义、分类及评价指标CMD是指冠状前小动脉、微小动脉等共同组成的冠脉微循环系统受到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影响后,结构和(或)功能异常而导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最终出现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2]。
前小动脉直径为100~500 μm,微小动脉直径<100 μm,其在冠脉造影时均不能显示。
按其发生的临床基础可分为四种类型:无心肌疾病和阻塞性冠脉疾病的CMD;阻塞性冠脉疾病的CMD;心肌疾病的CMD;医源性CMD,包括PCI术后、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及心脏移植术后等[1]。
2017年我国学者在CMD专家共识中将之分为三种类型:不合并阻塞性冠脉疾病的CMD、合并阻塞性冠脉疾病的CMD 及其他类型CMD[3]。
目前,虽然心内膜心肌活检可观察小冠脉,但因其有高度侵入性,且对微循环不能进行功能评估而难以在临床应用,所以现多以测量冠脉血流量( CBF) 和冠脉血流储备(CFR)来评估冠脉微循环。
对于CHD患者,心外膜动脉阻塞性疾病常常与CMD共存[4]。
而CFR 降低在没有心外膜阻塞性狭窄的情况下,作为CMD的标志才比较可靠。
这是因为CFR是通过静脉注射半衰期短的腺苷、双嘧达莫、乙酰胆碱等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5],对心外膜大动脉和冠脉微循环实现最大血管舒张时,对其流量进行综合测量而获得的CBF 或心肌血流量(MBF)与基线时相应指标的比值。
但临床中,很难区别这两种情况对心肌灌注的影响。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研究
1 . 1 . 3 器械与设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G E v i v i d 7 p r o
1 . 1 . 4 超声 心动图资料 所有患者 常规进行二维 、M 型超
痛 的发生率 为 3 % 一 5 %, 年 发病率 2 1 3 人/ 1 0 万; 缺血性 心脏 病 的重 要性不仅仅是其 发病 率高 , 还 因为与其相 关的致残率 和死 亡率高 , 缺血性 心脏病仍是人群死亡 的第一 位原 因。左
【 关键词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 冠状动脉病变 ; 左室收缩功能 ;
基 线数 据包 括性别 、年龄 、高血压 病史 ( 个数 ) 、糖 尿 上, 而且心绞痛发作特征基本稳定 的心绞痛 ; 多数慢性稳定 病病史 ( 个数 ) 、吸烟史 ( 个数 ) 、左室射 血分数 ( L V E F ) 。见 型心 绞痛 患者 的预后相对较好 , 几个研究 显示 , 平均死 亡率 表 1 。 约为 2 % 一3 % , 每年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约为 2 % 一3 %; 然而 , 左心室功能严重受损尤其发生过心力衰竭冠 心病 患者 属于 高危 亚组 患者。近年来开展和普 及的冠状动 脉造影术 , 可 以明确冠脉病变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 而
牛保 松
【 摘要 】 目的 研究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 顾性分析 2 0 1 2 年6 月一 2 0 1 3 年6 月于河南省焦作市第二 人民医院住 院治疗 的 3 1 3 例 冠心病患者 , 收集
冠心病患者 的冠脉 造影 资料和心脏彩超资料 , 排除 2 7 例不符合人选 条件的患者 , 筛选 出符合人选 条件 2 8 6例患者 , 按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病变支数多少分为三组 , 比较三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结果 单 向 ( 因素 ) A N O V A分析结果 显示 : 三组 间左室射血分数及两两 比较 皆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结论 型心绞痛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左 室收缩功 能无 明显影响 。 慢性稳定
SYNTAX-II评分评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作用有哪些
SYNTAX-II评分评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作用有哪些提到冠心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冠心病,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是心脏供应血液和氧气的主要血管,当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或阻塞时,心肌就会因为缺血而受损。
最常见的冠心病形式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中的血管壁发生斑块的形成,限制了血流通过的能力。
这些斑块可以由脂质、胆固醇和其他物质组成,形成动脉狭窄或闭塞。
当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时,心肌可能会在体力或情绪激动时出现供血不足的症状,如胸痛、胸闷或气短,称为心绞痛。
如果冠状动脉血流完全中断,就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即心肌组织因为长时间缺血而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坏死。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因素引起。
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可以避免或延缓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心肌梗死或猝死。
治疗冠心病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预防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SYNTAX评分评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作用有哪些。
1 冠心病PCI术是怎么回事(1)解读冠心病PCI术的含义冠心病PCI术是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通过一种穿刺方法将导丝送到靶血管部位,注入造影剂确定狭窄部位,送入球囊至狭窄部位,充气扩张狭窄的部位。
支架植入则是在此基础上再将一个冠脉支架送入狭窄部位,并使用球囊将支架撑开并最终固定于狭窄部位、恢复局部的冠脉直径到正常范围。
这个过程可以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液流动,缓解供血不足的症状,并帮助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PCI术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CABG(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冠心病的常见选择。
(2)简述冠心病PCI术的方法PCI术通常由心血管专科医生在导管室内进行。
在手术中,医生会在患者的腹股沟或手腕部位通过血管穿刺,送入一根细长的导管(导管一般呈扁平形状),然后引导导管到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区域。
左室射血分数在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20.0 统计学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 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乏力、胸前处疼痛,胸骨下沿、肩痛 等,还可发展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以及大血管破裂等,导致心脏 猝死、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危及患者 生命。相关研究显示,当冠状动脉狭窄 程度<85%时的冠状动脉流量保持相对 稳 定 , 而 冠 状 动 脉 狭 窄 程 度 >85% 时 , 其冠状动脉流量开始减少,并随着狭窄 程度的增加而减少,从而影响心肌收缩 功能。由于冠心病患者的局限性心肌梗 死及缺血性无收缩性心肌等因素联合作 用导致患者出现左室功能障碍及心力衰 竭等症状,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患者的多 支血管病变或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变等 都容易导致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是极高 危人群。左室射血分数是评价左室收缩 功能常用的临床指标,能够有效预测患 者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情况, 同时能够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临 床特点有一定的鉴别作用,在冠心病进 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0.033
左主干 10(16.67) 2(3.33)
9.886 0.002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χ2 P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表2 n 30 30
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比较[n(%)]
≤75%
76%~90%
>90%
10(16.67)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功能的关系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功能的关系穆林;王永亮;付晓宝;赵树梅;李清清;吴永全【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lesions an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CHD). Methods: A total of 223 consecutive subjects undergo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and left ventricular angiography for the assessment of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curve was recorded before left ventricular angiography,and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 (LVEDP)and the time constant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decay (tau) were calculated automatically.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was acquired by echocardiograph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group(43 cases),single vessel coronary disease group(76 cases),double vessel coronary disease group(62 cases),multiple vessel coronary disease group(42 ca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lesions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of heart was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four group,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LVPW),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LVEF,LVEDP and tau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all P<0. 05). The value of LVEDP in the group with multiple vessel coronary disea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with single vessel coronary disease(P = 0. 004). Conclusions: In CHD patients,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and systolic functionare impaired,an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and diastolic func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extent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2009年6月 2010年3月因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23例,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心病诊断并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行左室造影前记录左室压力曲线,自动分析计算出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和左室压力下降时间常数(the time constant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decay,tau);行超声心动检查获取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患者分为无病变组(n=43)、单支病变组(n=76)、2支病变组(n=62)、3支病变组(n =42).对比分析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关系.结果:左室室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LVEF、LVEDP和tau值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3支病变组患者的LVEDP较单支病变组显著升高(P =0.004).结论: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受损,左室收缩舒张功能随冠脉病变程度增加而下降.【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2(019)003【总页数】4页(P218-221)【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左室舒张功能;左室收缩功能【作者】穆林;王永亮;付晓宝;赵树梅;李清清;吴永全【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北京 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心力衰竭是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左室射血功能在不同冠心病中变化规律的价值
左室射血功能在不同冠心病中变化规律的价值
杨生科;陈士良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9(028)008
【摘要】将91例冠脉及左室造影的患者分为正常、心绞痛、心肌梗塞、室壁痛
4组。
以心绞痛观察血管狭窄度、优势血管、血管位置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仅血管狭窄度在76%范围内的,优势血管主损之射血分数降低(P〈0.05)。
提示: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变不能很好区别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及血管病变的位置,但大可概区分病损血管供血的主次,并能区别冠心病病变的性质及心肌梗塞的范围。
【总页数】2页(P467-468)
【作者】杨生科;陈士良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305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06
【相关文献】
1.每搏变异度联合左室射血时间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胃肠道手术中容量治疗的临床效果 [J], 洪毅;叶建荣;韩宝义;郑宏
2.左室射血功能预测缺血性心肌病预后的价值 [J], 艾尔肯·阿吉;马依彤;杨毅宁;黄定;李晓梅;于子翔;谢翔
3.超声检测左室舒张功能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张薇;冷炎
4.左室射血功能与NT-proBNP对缺血性心肌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J], 何新为;
陈加仕; 郭勤生
5.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患者左室泵血功能测定临床价值的研究 [J], 张锦萍;武玉萍;马其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状动脉狭窄对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冠状动脉狭窄对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张英;张岩
【期刊名称】《天津医药》
【年(卷),期】1993(21)4
【摘要】通过冠脉及左室造影观察了冠脉狭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对冠脉病变部位、病变血管数量及狭窄程度与射血分数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资料与方法自1985年7月~1991年10月可疑冠心病患者84例,男63例,女21例,年龄30~68岁,平均49.
【总页数】2页(P226-227)
【作者】张英;张岩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6.2
【相关文献】
1.碘造影剂注射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百分数的影响以及此影响对于冠状动脉内药物治疗试验的意义 [J], Gibson;C.M.;Buros;J.;Ciaglo;L.N.;马超
2.左室射血分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J], 李软霞
3.左室肥厚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左室射血分数影响 [J], 李妍博
4.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J], 王利红
5.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J], 江时森;黄浙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左空射血机能研究
冠心病左空射血机能研究
何振山;于富军;卫亚利;贺江勇;高岩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9(000)004
【摘要】冠心病时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左室功能减退,尤其是左室射血机能常有明显受损。
这不仅表现在每搏射血量减少,而且更多表现为左室完成射血机能的作功方式的改变。
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技术,以
【总页数】3页(P268-270)
【作者】何振山;于富军;卫亚利;贺江勇;高岩
【作者单位】白求转国际和平医院;白求转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 050082;石家庄050082;石家庄 05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温阳益心活血化痰法改善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临床研究 [J], 张晓雷
2.答对《冠状动脉狭窄对左室射血机能的影响》一文的质疑 [J], 汪秦
3.对《冠状动脉狭窄对左室射血机能的影响》一文的意见 [J], 高润霖
4.益气活血法改善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 [J], 赵玉霞;梁济乐;孔令均
5.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患者左室泵血功能测定临床价值的研究 [J], 张锦萍;武玉萍;马其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江时森;黄浙勇【期刊名称】《心脏杂志》【年(卷),期】2006(18)5【摘要】目的研究右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对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
方法根据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不同,将1 000例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为左前降支(LAD)狭窄,左回旋支(LCX)狭窄,左主干(LM)狭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LAD+LCX)狭窄4个系列。
每个系列再根据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程度不同分为RCA正常组(直径狭窄<50%)、RCA非闭塞组(99%>直径狭窄≥50%)和RCA闭塞组(直径狭窄≥99%),比较分析3组间LVEF的差异。
结果在LAD,LCX,LM,LAD+LCX狭窄时,与RCA正常组LVEF相比,RCA非闭塞组LVEF分别下降0.9%,0.3%,3.4%和2.8%;RCA闭塞组LVEF分别下降10.9%,3.7%,6.5%和5.2%。
LAD狭窄时,RCA非闭塞组和RCA闭塞组之间LVEF有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右冠状动脉病变可在左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使左室射血分数进一步下降;当左冠状动脉狭窄为闭塞性病变时,影响更为明显。
【总页数】3页(P536-538)【关键词】左室射血分数;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术【作者】江时森;黄浙勇【作者单位】南京军区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冠心病患者成功PCI对左室收缩功能改善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研究[J], 赵勇;王彦;陈宏伟;李放;付绍莉;王惠琴;齐强;刘丙木[22.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室造影前后左室舒张末压差值比较研究 [J], 汤沂;江时森;黄浙勇3.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室造影前后左室舒张末压差值比较研究 [J], 汤沂;江时森;黄浙勇4.冠状动脉狭窄对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J], 张英;张岩5.冠状动脉左主干或相当左主干病变患者伴有右冠状动脉狭窄时… [J], 任义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左室射血分数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左室射血分数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刘文兵;方快发;张亦辉【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12(18)18【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左室射血分数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度.方法截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1月共300例患者,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低值组(LVEF≤40%)、中间组(40%<LVEF <60%)、高值组(60%<LVEF),对比三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三组患者中MACE情况比较总发生率比较:低值组高于中间组(P<0.05);低值组高于高值组(P <0.01);中间组高于高值组(P<0.05).三组间MACE发生率由高到低为低值组、中间组、高值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随访过程中MACE发生率伴随LVEF减低而升高,随访中需加大对LVEF较低患者的宣教力度,减少MACE发生率,提高PCI术后满意度.%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to long-term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07 to January 2012,300 patients,according to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were divided into lower values in the group (LVEF <40%),intermediate group (40%<LVEF<60%),higher values in the group (60%<LVEF),clinical data differenc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3 groups.Results In the group of high values,at the time ofadmission,higher blood pressure appeared oxygen good advantage,MACE total incidence was compared:low value contrast intermediategroup:c2=4.66,( P<0.05 ); low value vs high value group:c2=18.53,( P<0.01 ); the middle group contrast group:c2=high value in 5.10,( P<0.05 ).In three groups of MACE from high to low value group,intermediate group,high value group,difference lin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 was less than 0.05.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PCI STEMI during follow-up of the incidence of MACE increased with LVEF decreasing,thus,during the follow-up the low LVEF patients should get more education strength,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MACE,and improve PCI postoperative satisfaction.【总页数】4页(P2719-2722)【作者】刘文兵;方快发;张亦辉【作者单位】516211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516211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516211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 [J], 龚艳君;陈丽珠;洪涛;陈明;李建平;刘兆平;霍勇2.代谢综合征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J], 谭静;华琦;刘荣坤;杨峥3.早期大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及远期疗效的影响 [J], 丁书梅;张澍;祖雪芹4.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何峰峰5.左室射血分数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影响:一项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结果再分析 [J], 边丽雅;裘淼涵;许晓明;杨靖;李蕴;韩雅玲;李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对其左室射血分数影响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对其左室射血分数影响
杨守忠;郭华;李惠;杨清泉;卢才义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05(034)004
【摘要】随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的广泛开展,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成功率逐渐提高,尽管术后再狭窄率较高,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尽早开通病变血管的观点,认为冠状动脉开通后能改善左心室舒缩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本研究通过对成功进行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后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页数】1页(P68)
【作者】杨守忠;郭华;李惠;杨清泉;卢才义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9;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9;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9;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9;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3.5
【相关文献】
1.不同时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 [J], 赵生文;王如胜;芦军
2.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开通后支架内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
疗效果及失败原因分析 [J], 马建军;孙勇;蒋俊;李长岭;王建安
3.管腔扩张导管联合新型慢性闭塞病变专用导丝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J], 彭育红;汝磊生;孙家安;赵玉英;张莉;王冬梅
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J], 陈玉善;张燕;李靖
5.扩张微导管联合新型慢性闭塞病变专用导丝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 [J], 芦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