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产后乳房疾病,它的发生主要与乳房受到外力撞击、压迫、按摩、生产后的物理因素和病原体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篇文章将介绍个人在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中的体会。

中药治疗中药汤剂主要是采用桔梗、羌活、防风、昆布、黄柏、连翘、炙甘草、板蓝根、大青根等多味药物组成,入药后能够疏风解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作用。

通过口服中药汤剂,能够缓解患者的乳房疼痛、发热等症状,同时能够促进乳汁排出,恢复产妇的乳腺功能。

个人使用的中药配方为桔梗防风汤加减,每日3次口服,每次100mL左右,同时注意清洁乳房,保持乳房干燥。

在治疗过程中,多喝温水,增加出汗,帮助毒素排泄,消除毒素对身体的损害。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腧穴,调理气血,促进乳房血液循环,通过舒缓经络来舒缓产妇的神经紧张状态。

针灸治疗针对产妇的乳腺炎给予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其不良反应较小,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个人对治疗的针灸点位为:乳腺经穴、次骨穴、元阴穴、关元穴,针刺深度为1~2厘米左右,每日1次,连用5天,手法轻柔,以产妇为主,以诊断为辅。

注意消毒,避免穿刺感染,增强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急性乳腺炎的过程中各有优劣,通过两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西医学治疗的同时,通过中医药的辅助治疗,可以促进炎症的吸收,改善血液循环,消除不良反应,缩短病程。

此外,对产妇的心理和营养状况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在治疗时,应根据产妇的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退烧药等药物,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艾灸等方法。

结论综上所述,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产后乳房疾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轻病痛。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人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人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浏 阳 市妇 幼保 健 院 ( 湖南 浏阳 4 1 0 3 0 0 )
【 摘要 】目的 探 讨吸乳 器吸乳 、配合 半导体激 光治疗、手法按摩 、药物 湿热敷 治疗早期 乳腺 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 我科 1 2 6
例哺乳期乳腺 炎综合 治疗患者临床 资料进行 总结 分析 。结 果 1 2 5例哺乳期乳腺 炎患者痊愈 出院 ,平均住 院天数 5天。其 中 1 例 无
预防 :间断 输液或正压 冲管 ;掌握药 物配伍禁 忌 ,两种药 物 之间应 冲生理 盐水 ;定期 观察液体输 注 ;避免导管 打折 ,正 确选择 穿刺点以及 固定护理是基本要 素。
6 . 4 全 身 并 发 症 导 管栓塞 :导 管破损并脱落 进入循环 系统 ,可移 至胸腔 ,
床 输液工作 中 ,要严格执行无 菌技术操作规程 , 熟 练掌握穿刺 技 术 ,合理选择 穿刺部位 ,可 有效地预防静脉炎 的发生 ,而有
[ 5 】 绕庆华 ,之风 ,李宝丽.小儿静脉 留置针封 管效果的观察.
中华 护 理 杂 志 ,2 0 0 0 ,3 5( 1 O):6 2 4 . [ 6 ] 陈荷娣 . 静 脉 留 置 针 透 明敷 贴 引起 新 生 儿 皮肤 问题 的探 讨 .
长 的静 脉通道 ,减少静脉穿刺 的次数 ,有效 地保护 了患 者的血 管 ,避 免 了老年 患者住 院输液 反复的静脉穿刺 ,减轻 了患者 的 痛苦及 反复静脉 穿刺给患者 的心理压力 ,保证 患者治疗 药物的 及时应 用 ,有利 于实施抢救 ,也减轻 了护 士的工作量 ,减少 了
7 讨 论
置针堵塞 的预 防作 用 [ J ]. 中国 实用护理 杂志 ,2 0 0 7 。2 3
( 8):4 9 . 5 0 .

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心得

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心得

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护理心得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患者多为哺乳期的女性。

该病通常由乳房内细菌感染引起,症状包括乳房肿胀、发红、疼痛等。

作为护理人员,在护理急性乳腺炎患者时,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下是我的护理心得。

一、关注患者的病情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评估,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

重点关注患者的乳房疼痛情况,观察乳房是否出现肿胀、发红和异常分泌物等问题。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乳房肿胀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考虑是否需要加强治疗或更换治疗方案。

二、合理使用药物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一般情况下,抗生素是急性乳腺炎治疗的关键,可以有效的消除感染,缓解炎症反应。

同时,还需要给患者提供止痛药物,减轻乳房疼痛的程度。

对于乳汁淤积的情况,可以使用放热贴或按摩等方式,缓解乳汁淤积的情况。

三、引导患者正确哺乳在患者哺乳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正确哺乳,减轻乳房压力,避免乳汁淤积。

患者需要正确的哺乳姿势,避免乳头受损和乳汁的因意外流失带来的间接影响。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卫生,保持母乳通畅,避免细菌感染乳腺。

四、营养支持和休息保障急性乳腺炎的治疗需要患者有充分的能量、营养和水分支持。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保证患者的生理需要,缓解乳房疼痛带来的不适。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鼓励患者充足的休息,调整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避免疲劳和精神压力。

五、心理关怀急性乳腺炎患者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心理关怀和安慰。

护理人员需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痛苦,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急性乳腺炎的康复。

六、病后教育和康复指导在患者开始康复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提供病后教育和康复指导。

其中包括预防乳腺炎的方法,正确哺乳姿势,注意个人卫生和保持充足的休息等方面。

康复期间还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疾病。

结论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护理人员需要合理使用药物,关注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变化,引导患者正确哺乳,提供营养支持和心理关怀,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实现最佳的护理结果。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指产后6周内母乳喂养期间发生的乳腺急性感染性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乳房疼痛、红肿、发热、乳房硬块等,严重者还会伴有乳腺局部皮肤红肿溃烂、乳腺脓肿等症状。

对于正在哺乳期的母亲来说,急性乳腺炎是一个常见而困扰人的问题。

中医治疗体会: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主要是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改善乳腺血液循环,消除炎症,促进乳腺组织的恢复。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和外用,针灸,艾灸等。

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一般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连、板蓝根、连翘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乳腺炎症状。

也可根据具体症状配伍其他中药,比如肿块明显者可以用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的药物,加速乳腺组织的恢复。

中药外用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用花椒、生姜等药物加工外敷患处,能够起到温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目的是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整脏腑功能,活血化瘀,消炎解毒,缓解疼痛。

常用的穴位包括太冲、阳池、乳根等,针刺方法可以采用毫针、温针等。

通过针灸治疗,可以缓解乳腺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乳腺的恢复。

艾灸治疗。

艾灸治疗急性乳腺炎可以通过温热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毒素排泄,对于缓解乳腺肿胀、硬块等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包括在乳腺炎患侧的足三里、天池、大敦等穴位,可以通过局部敷灸或者取穴灸的方式进行治疗。

西医治疗体会:急性乳腺炎的西医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物来控制炎症,同时也可辅以疼痛消炎药、局部热敷等方法来缓解疼痛。

对于乳腺脓肿等严重症状,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抗生素治疗。

对于急性乳腺炎引起的细菌感染,西医一般会采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通常是口服抗生素,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静脉滴注抗生素。

抗生素能够有效杀灭病原体,控制感染,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重要药物。

消炎药物治疗。

除了抗生素,西医也常常会给患者使用消炎药物,如布洛芬等,来减轻局部炎症的症状,缓解乳房的疼痛感。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哺乳期乳腺炎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多是由于乳汁淤积、婴儿吸乳少、乳管不通或乳头破裂继发细菌感染所致,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

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处理方法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FOBOC【妇百畅】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少数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

一、症状1、局部症状:患病的一侧乳房可能出现皮肤红肿、胀痛以及皮肤温度增高等症状,严重时乳房体积可能出现增大、局部出现肿块等情况;2、全身症状:如发热、高烧、寒战等全身症状,同时患者可能伴有心烦意乱、焦虑、暴躁的心理状态。

二、治疗1、药物治疗:FOBOC【妇百畅】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

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7.76%,对照组治愈率为57.55%,并且治疗组24小时内65%的患者疗效明显。

总结:口服FOBOC【妇百畅】同时配合热敷和按摩,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效果明显且见效快。

2、手术治疗:对于囊肿已经形成、乳房出现明显肿块的患者,可采取手术切开引流,也可采取微创治疗,通过穿刺抽脓、穿刺引流术将脓液排出,可以避免手术刀口过大,也可避免术后的瘢痕修复。

在治疗时需先将乳汁吸出,防止乳汁长期堆积加重炎症,治疗后应注意乳头的卫生、清洁,防止二次感染。

哺乳期乳腺炎通常无法自愈,因此需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一般治疗后预后较好,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哺乳期发烧、堵奶、胸疼?哺乳期发烧的症状通常急性的高烧会有伴有打寒颤、发冷体温快速上升的现象,哺乳期如果引起发烧伴有胸痛和乳房结块,说明乳汁拥堵进一步的加重,发生了乳腺炎、引起发烧。

如果拖延不及时医治有可能会发生乳腺恶性病变。

由于乳腺不畅导致的哺乳期发烧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快速治疗。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1、口服FOBOC【妇百畅】,哺乳期专用营养,消肿散结,有明显的通乳作用,同时净化母乳避免污染。

急性乳腺炎的处理方法

急性乳腺炎的处理方法

急性乳腺炎的处理方法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多见于哺乳期的女性。

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乳腺感染,导致乳腺组织急性炎症。

患者常常出现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急性乳腺炎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处理急性乳腺炎的方法,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患者应该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关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更加有效地处理急性乳腺炎。

其次,患者需要休息。

休息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重要环节,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同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

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炎症的愈合。

此外,患者需要保持乳房的清洁。

定期清洗乳房,保持乳房的干燥和清洁,有助于预防乳腺感染,减轻炎症的症状。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适当进行热敷。

热敷有助于促进乳腺的血液循环,缓解乳房的疼痛和肿胀。

最后,患者需要按时完成医生开具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重要手段,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完成整个疗程,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总之,处理急性乳腺炎需要综合治疗,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加强自我护理,保持乳房的清洁和卫生,注意饮食和休息,有助于加速炎症的愈合,减轻症状,恢复健康。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健康快乐地生活。

催乳师手法按摩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体会

催乳师手法按摩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体会

催乳师手法按摩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体会哺乳期乳腺炎是产褥期常见的一种疾病,多为急性乳腺炎,常发生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所以又称之为哺乳期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经乳头的裂口或血性感染所致。

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有乳房出现红、肿、热、痛,并有局部肿块、脓肿的形成,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根据我们日常工作接触,发生哺乳期乳腺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细菌感染哺乳期乳腺炎多见急性乳腺炎,主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少见于链球菌。

细菌感染入侵的途径有以下四个:(1)直接经乳管侵入:这是细菌直接入侵的途径,因由乳汁淤积潴留,容易感染。

因潴留的乳汁易分解,分解的产物为酸性不仅对乳腺管有刺激,而且是细菌繁殖很好的培养基。

(2)通过乳头小创口或裂缝进入:如果妈妈的乳头部位出现创口或者是有裂缝,这些地方都容易让细菌进入,经淋巴管侵入乳叶间质形成蜂窝织炎。

(3)身体其他部位:产褥期妈妈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可经血循环引起乳腺感染。

(4)乳腺管逆行:另一条感染途径是由宝宝体内的病原菌(如口腔、鼻咽部感染)在哺乳时直接沿乳腺管逆行侵入乳腺小叶、在淤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引起乳腺感染。

2、乳头裂口当乳头有外伤导致出现裂口,或者是乳头皲裂,这些方式都能导致乳腺炎的发生。

(1)乳头皲裂:通常是由于哺乳姿势不正确,宝宝未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吮在口内,且固定于一侧的哺乳时间过长。

(2)乳头保养不佳:孕期妈妈忽视了乳头的保养,没有经常擦洗乳头,使上皮组织变得脆弱,而使乳头皮肤表皮薄弱易损。

由于新妈妈首次哺乳,乳头皮肤抵抗力较弱,容易在宝贝的吸吮下造成损伤,使乳汁淤积,细菌侵入导致乳腺炎。

(3)乳房外伤:如果乳头有外伤的话容易伤害到组织,例如:突然的撞击,或是较大的孩子踢到。

3、乳汁淤积(1)乳汁没被吸尽:初产妇哺乳无经验,乳汁多,宝宝往往不能把乳汁吸尽,致使有多余的乳汁淤积在腺小叶中,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母乳喂养的失败,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中医治疗方面,可以采用活血化瘀、温通经脉、消肿止痛的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子是桃仁扁豆散,由桃仁、葛根、茯苓、白扁豆等中药制成,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淤血。

西医治疗方面,首先应该进行抗菌治疗,对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以给予静脉注射抗生素。

同时,还可以应用乳腺按摩、热敷和手工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

乳腺按摩有利于通畅乳腺管,促进乳汁流出。

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手工按摩则可以帮助将堵塞的乳腺导出。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患者,她因为急性哺乳期乳腺炎而来就诊。

我首先对其进行了中医治疗,给予桃仁扁豆散口服,同时也建议她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

在西医治疗方面,我对患者进行了抗菌治疗,同时给予热敷和乳腺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我也进行了一些心理疏导,鼓励她积极配合治疗,并且多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在两周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乳房肿胀和疼痛明显减轻,乳汁也得到了畅通。

对于这个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很好,疗效也比较稳定。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快速缓解乳房疼痛和乳腺肿胀等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母乳喂养的能力。

但是,治疗前需要严格辨证施治,治疗后需要注意调养,加强饮食营养和休息,防止反复发作。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疾病,它在妇女哺乳期间常常发生。

中西医的治疗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会更有效。

我有一次患上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同时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经过两周的治疗和康复,现在解决了我的问题。

下面是我的治疗体会。

西药治疗在看到医生后,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西药,其中包括了消炎药和镇痛药。

消炎药的作用是杀死引起炎症的细菌,减轻病情的发展。

镇痛药用于减轻疼痛,让我不再感觉到胀痛和酸痛。

这些药物可以迅速缓解我的疼痛和浮肿,使我感到舒适。

同时,医生也为我开了一些中草药,用于治疗我的病情。

其中草药通过茶水的方式饮用,可以有效地缓解乳房胀痛、乳头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此外,中草药也可以加速体内的血液循环,促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缩短治疗时间。

针灸治疗除了西医和传统中草药治疗外,我也采用了针灸治疗。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身体的经络,调节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从而加快炎症的愈合和修复进程。

针灸还可以放松我的身体肌肉,消除压力和紧张感。

心理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除了身体上的治疗,还需要心理上的治疗。

在我遭受疼痛和不适时,医生会和我沟通,听取我的感受和情况,并给予我鼓励和安慰,这让我感到舒适和轻松,并促进了我的治愈。

总结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单用任何一种方法可能不够有效,而综合中西医的治疗方法是更好的选择。

西药可以迅速缓解疼痛和浮肿,中草药可以加速愈合过程,针灸可以通过刺激身体的经络来促进身体的愈合和修复。

此外,心理治疗也对我帮助很大。

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时治疗和调整好自身的状态,避免诱发这种疾病。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诊疗体会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诊疗体会
te t n fmat i sciia.T e t ame tmeh d n ldn o a u d fme tto ,de gn ra td c n i- rame to si si rt 1 t c h r t n to si cu ig lc lh mi o nain rd ig b e s u ta d ds e
s e t e y a a y i e r m e t mb r 2 0 o S p e e 0 8 i u e a t n . s ls a e r u e fe u e p e i l n ss d fo S p e e 0 6 t e t mb r2 0 n o r d p r v l me t Re u t :6 c s s we e c r d a t rp n -

医护 论 坛 ・
21 0 0年 5月第 7卷 第 1 5期
哺 乳期 急性 乳腺炎 诊 疗 体 会
常庆 龙 , 张彦 武 , 贾国丛 , 冯爱 强 ( 郑州 大学 第 三附属 医 院乳腺 科 , 南郑 州 4 0 5 ) 河 5 0 2
【 要】 摘 目的 : 哺乳期 急性乳 腺炎 的病 因、 探讨 治疗与 预防措施 。 方法 : 回顾性分 析我科 20 年 9 ~0 8 9 90例 06 月 20 年 月 8
t r ga s e sa d rmo i gt ea se s a d 2 ain sweec rd atra s e sicso n ria e a d oh rp te t u i c s n e vn h b c s, n 4 p t t r u e f b c s n iin a d dan g , n b e e n te ains
急性乳 腺炎 是乳 腺 的急性 化 脓性 感染 , 哺乳期 妇 女 的 是 多发病 、 常见 病 , 以初 产妇 最 多见『 通 常发 生 在产 后 3 4周 。 l 1 , ~ 哺乳期 乳腺 炎起病 急 、 情变 化 快 , 响正 常 哺乳 , 产 妇造 病 影 对 成 很大 的生 理不 适与 心理 压力 ,严 重 者 常导 致哺 乳 中止 , 影 响母婴 的身 体健 康 。 总结分 析 我科 两年 间 9 0例哺 乳期 乳腺 8

非手术治疗急性乳腺炎35例临床体会

非手术治疗急性乳腺炎35例临床体会

临床表现为双侧乳房并单侧多发性脓肿 1 ; 例 双侧 3例 ; 侧 3 单 1例 ; 肿形 成 2 脓 5例 ; 形 成 脓肿 未
1 O例 ; 肿 最 大 范 围 为 :c 4mx c 最 小 2mx 脓 6m ̄c 3m, c 2mx . m. 分 直径 约 3 5m。3 均有患 侧乳 c 1 c 大部 5  ̄c 5例
年龄最小 2 岁 , 3 最大 2 岁 , 9 平均 2 岁 ; 6 病程最短 4 天, 最长 1 2天 , 均 8天 。 平
1 诊 断依 据 . 2
病情前 3日每天穿刺治疗 1 ,病情稳定后隔 日 1 次
次 至痊 愈 。 2 结 果
疗效标准
治愈 : 全身及局部症状 、 体征消失 ,
21 年 01
第2 9卷
第 5期
新疆 中医药
X ̄i gJunl f rdtn l hns dc e i a ora o a ioa C ieeMein n T i i
2 1 V 19 o 0 o2 N 5 1 .
非手术治疗急性乳腺炎 3 例临床体会 5
朱 晓伟 ,赵 忠 民 ・ ,吕成珍
刺、 五灵 脂 、 没等 组成 。上药 研 末 , 日封 闭 后 用 乳 每 7 %酒 精 和凡 士林适 量混 匀调 敷于 患处 ,外盖 乙烯 5
本组 3 5例病案均来 自门诊 ,0 曾在其他医 3例
薄膜医用橡皮膏固定。 治疗完毕 , 观察无不 良反应后 自行 出院。根据
疗单位保守治疗一定 时间 , 因效果欠佳 , 局部胀痛 加剧 , 不愿手术 。故来我院门诊就诊 , 多为初产妇 ,
2 o

2 011
专 N 5 第期 o . 5
急性 乳 腺 炎 在治 疗 上 中 医和 西 医都各 有 其 方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指产后7天至哺乳8周内,乳房出现红肿、热痛、乳汁分泌不畅甚至有乳腺堵塞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母乳喂养发生困难,还可能引起乳腺脓肿和乳腺结核等严重后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以下是我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西医治疗
常规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甲硝唑等,这些药物是治疗乳腺炎的首选药物,通过抗菌作用缓解炎症,减轻症状。

在服用抗生素期间,不要停止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可以为宝宝提供免疫保护。

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吗啡,用于缓解患者的发热和疼痛症状。

过度依赖解热镇痛药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所以一定要注意用药剂量,不能滥用。

汤药疗法:中药汤剂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体质调配不同的处方。

常用的中药材有当归、桃仁、红花、羌活、白芍、牛蒡子等,这些中草药能促进乳汁分泌、活血化瘀、减轻疼痛等。

中成药疗法:如益母草、穿心莲、清开灵等。

这些中成药有助于改善母乳质量和乳汁产量,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可以长期服用。

不过使用中成药一定要在专家的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购买和使用。

膏药外敷疗法:膏药外敷是使用中药材加工制成的贴剂,在患部贴敷,能有效地舒缓局部肿痛,促进炎症消退。

常用的中药材有金银花、地龙、桂枝等。

注意,膏药的外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皮肤的呼吸。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疼痛、乳头溢液等症状。

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下面将结合个人经验,谈一谈关于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一、西医治疗体会对于急性哺乳期乳腺炎,西医通常采取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热敷、抗生素治疗和补充维生素等。

我在得了乳腺炎后,首先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局部热敷,这样可以帮助打开乳腺导管,促进乳汁排出。

医生还开了抗生素治疗,用来抑制和杀灭病原菌,减轻炎症症状。

我还补充了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增强免疫力,加快伤口愈合。

在西医的治疗下,我的乳腺炎症状得到了缓解,乳房的红肿和疼痛都有所减轻。

单纯依靠西医治疗有时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在治疗乳腺炎过程中,我也积极寻求了中医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乳腺炎的主要方法包括针灸、中药熏洗和中药内服等。

在我得知自己患上乳腺炎后,我找到了一位有丰富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治疗。

中医师首先为我进行了针灸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促进乳腺血液循环,缓解乳腺炎症状。

除了针灸治疗外,中医师还采用了中药熏洗的方法。

中药熏洗有效成分渗透到皮肤深层,可以发散风寒湿热,活血化瘀,减轻红肿和疼痛。

中医师还为我开了中药内服,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环境,增强免疫力,治疗乳腺炎。

经过中医治疗,我的乳腺炎症状得到了进一步缓解。

中医的治疗方法在调理身体整体平衡方面有独特优势,能够治本还能顾及人体的整体平衡,避免西医治疗中的副作用。

通过西医和中医的治疗,我的乳腺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缓解。

西医治疗主要针对局部症状和病原菌,有效缓解了红肿和疼痛,而中医治疗主要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环境和增强免疫力,减少了反复发作的可能。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西医的药物治疗快速有效,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而中医则能够从整体入手,调理身体,但疗效相对较慢。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其主要症状为乳房疼痛、发热、红肿、乳头疼痛等,给产妇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对于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人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对于这一疾病有了一定的经验,并总结了一些治疗体会。

在此,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这一疾病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对于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医治疗。

在中医的理论中,认为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属于实热毒邪瘀结的范畴,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发热、红肿等症状,需要清热解毒,化瘀止痛的治疗原则。

在临床上,我们可以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即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个体化的治疗。

一般来说,治疗上可以采用中药内服和外用相结合的方法。

内服中药可以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连、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外用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贴敷乳房,如红花、川芎、当归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

对于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西医治疗。

在西医的治疗中,一般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的方法。

对于乳腺炎患者,常规情况下,医生会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病原体的敏感性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阿莫西林等,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减轻炎症。

对症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使用镇痛药物缓解乳房疼痛,保持乳房的通畅,适当的休息等。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是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优势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模式。

在临床上,我们常常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中西医的治疗方法,制定一种更加全面的治疗方案。

在使用抗生素的可以配合中药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加速炎症的消退,减轻患者的疼痛。

针灸、艾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技术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乳腺炎的愈合。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乳腺炎是指乳腺发生的炎症,常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需要中西医结合,通过合理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中医治疗乳腺炎主要采用中药疗法,中药的功效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对于缓解乳腺炎症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常用的方剂有川芎茶调、川芎茶汤等,这些方剂通过中药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以改善乳腺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部位的康复。

中药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预防乳腺炎的复发。

中医治疗乳腺炎还可以采用针灸疗法,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乳腺的微循环,缓解炎症,促进乳汁的排出。

针灸疗法还可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加速炎症的消退。

西医治疗乳腺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可以杀灭炎症区域的细菌,缓解症状,防止感染的扩散。

西医还可以采取热敷、按摩等物理疗法,帮助乳汁排出,缓解乳腺疼痛。

如果病情严重,合并乳腺脓肿等并发症,西医可能会采用手术治疗,及时排除脓肿,加速康复。

从个人的治疗体会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炎的效果更好。

我在患乳腺炎后,首先采用了中药川芎茶调的方剂,连续服用一段时间后,乳腺疼痛缓解明显,乳汁排出顺畅了很多。

我还进行了针灸治疗,每天坚持进行针灸,发现乳腺肿胀明显减轻,乳房感觉更加舒服。

我还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热敷、按摩等物理疗法,这些方法都有助于乳腺炎的康复。

我还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了抗生素治疗,确保感染的彻底消除。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中药和针灸可以改善乳腺血液循环,促进康复,抗生素和物理疗法可以快速缓解炎症和疼痛。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还是需要向医生咨询专业意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首先,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侧重于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西医会给予抗生素治疗,一般选用针对常见乳腺炎致病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我注意到症状有明显好转,乳房胀痛减轻,红肿也逐渐消退。

此外,西医还常常建议使用冷敷或热敷来减轻炎症反应和胀痛感,我个人更倾向于使用热敷,觉得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病灶排除。

而中医治疗对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医认为乳腺炎是湿热蕴结、乳腺经络不通所致。

在中医治疗中,常开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

我在服用中药期间,觉得乳房胀痛得到了一定缓解,感觉乳腺经络畅通了很多。

同时,中医还会根据个体情况开具适合的外用贴敷剂,如黄连贴敷、透骨贴敷等,以加强局部的祛湿、活血效果。

这些外用贴敷剂有助于缓解红肿和疼痛,我个人觉得效果不错。

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还包括针灸、艾灸等物理疗法。

我曾尝试过针灸治疗,由于个人对针刺的接受度较高,所以并未感到疼痛。

针灸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及促进炎症消散。

我在接受针灸治疗后,乳腺炎的症状有所缓解,同时也感觉整体的身心状态有所改善。

艾灸则是利用艾绒的热力刺激穴位,有温通经络、化瘀消肿的作用。

在艾灸后,我觉得乳腺通畅度更好,疼痛也减轻了不少。

在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时,我还得到了一些生活上的建议,如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适当休息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自身康复。

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对于抵抗感染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治疗期间,我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总的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西医的抗生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中医的中药、针灸、艾灸等能够缓解症状,并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个人的调理和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

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对于恢复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中西医治疗体会1. 引言1.1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概述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指产后妇女乳房受外界或内在因素刺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疾病常见于产后一个月以内的哺乳期妇女,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局部温热、乳房胀痛等症状。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与乳房充盈、乳房清洁不当、母婴咬伤、乳头裂伤等因素密切相关。

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脓肿形成,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一般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两种类型,其中化脓性乳腺炎病程较长、症状较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对于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中医药治疗和西医治疗都有各自的优势,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多为最佳选择。

平时要注意保持乳房清洁、避免乳头受伤、多喂奶、保持乳房通畅,以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护理方法也十分重要,可有效缓解炎症,促进康复。

了解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概述及相关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乳腺炎首选是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有红花、黄芪、当归等。

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炎的症状。

2. 中医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乳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适当的穴位和施行针灸、灸法等方式,可以促进乳腺血液循环,缓解乳腺充血和肿胀,减轻患者疼痛感。

3. 中医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乳腺炎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按摩可以促进乳腺淋巴循环,疏通乳腺导管,排解体内湿热毒素,帮助乳腺炎患者恢复健康。

4. 药膳调理:中医药膳是中医治疗乳腺炎的重要辅助手段。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药膳方,帮助患者调养身体,促进康复。

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法多样而全面,能够从多个角度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方案,坚持不懈地进行治疗,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2.2 西医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法1. 抗生素治疗:常见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等,可以有效杀灭乳腺炎的病原体,缓解炎症症状。

急性乳腺炎治疗体会

急性乳腺炎治疗体会

急性乳腺炎治疗体会目的:探讨急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2003年5月-2010年9月54例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资料,轻、中度非手术治疗,重度切开引流治疗。

结果:均于24 h内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平均住院时间7.5 d。

结论:轻、中度急性乳腺炎积极采用非手术治疗,重度急性乳腺炎须采用手术切开引流均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乳腺炎;乳房肿胀;乙烯雌酚中图分类号R33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0-0100-01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产后的哺乳期妇女,尤以1~4周为多见,绝大多数为初产妇。

致病菌多为金黄葡萄球菌感染。

都是因乳头损伤、乳汁淤积、细菌直接侵入所致。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2003年5月-2010年9月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资料54例,年龄18~38岁,平均27岁,均为产后的哺乳期妇女,发病时间1~10 d,发生在产后1周内4例,1~4周45例,1个月以上者5例;50例为初产妇,4例为经产妇。

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乳头创伤或乳头发育不良史,根据症状、体征确诊为急性乳腺炎。

轻度8例,表现为乳房肿胀,局部硬结,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压痛;中度13例,表现除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压痛外,B超检查患乳脓腔形成,直径小于2 cm;重度33例,表现为B超检查患乳脓腔形成,脓腔直径大于2 cm并有波动感,高热、寒战、头痛,同侧腋窝有不同程度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升高。

1.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在家休息,8例轻度患者采用3%硼酸水清洁患侧乳房乳头、乳晕,排空乳汁并用胸罩把乳房托起;中度病例13例(局部皮肤发生蜂窝织炎者),全身应用抗生素,终止哺乳,回乳治疗(停止泌乳):给予回乳药物乙烯雌酚5 mg,口服,3次/d,共3~5 d,出现积乳囊肿时,可在热敷后应用手法按摩,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作轻柔的按摩,使乳腺管通畅以促进乳汁排出,局部采用25%硫酸镁湿热敷、理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提升医疗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选取5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采用手法排乳加中药熏蒸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56例患者中,52例痊愈,占比92.9%(52/56),4例好转,占比7.1%(4/56),总有效率高达100%。

结论: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手法排乳加中药熏蒸的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不影响哺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标签:乳腺炎;手法排乳;中药熏蒸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乳腺的化脓性感染,是由于产后乳汁淤积、乳头皲裂、细菌入侵乳腺小叶及腺管结缔组织内引起的炎性反应,中医学称之为“乳痈”,是哺乳期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以初产妇最多见,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和畏寒、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哺乳期乳腺炎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影响正常哺乳,给产妇造成很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严重者致哺乳中止,治疗不当会引发乳腺脓肿,严重影响产妇的健康和婴儿的喂养。

2014年7月~2015年7月对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顺娩的5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手法排乳加中药熏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25.2岁,初产妇52例,经产妇4例;平均孕周39+3w,均为阴道顺娩,发病时间均在产后3~5d,体温37.5~38.5℃,血常规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不同程度升高。

单侧47例,双侧9 例;乳房内陷13例,乳头皲裂10例;体检见患侧乳房乳汁积滞,肿胀明显,皮肤红、热、肿,触及明显疼痛肿块,肿块大小1cm × 1 cm ~3cm × 4 cm,肿块中心无波动感。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现代中医乳房病学》中早期乳腺炎的诊断标准:乳房胀痛,结块或有或无乳汁排出不畅,皮色不红或微红,皮温不高或微高,或伴有形寒身热,头痛口苦,胸闷纳呆,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1]。

1.2 治疗方法
1.2.1 规范化手法排法[2]分为5步,依次为敷、推、揉、挤、排。

详细步骤:①洗净乳房,以温热毛巾湿敷患侧乳房约10~15min;②推拿大约5~7 min;③揉大约5~7 min;④用右手食拇二指拉住乳头向上牵拉3~5次,然后左手托住乳房,将右手食拇二指置于乳晕边缘呈鸭嘴状,向下、向内挤压,再向上提拉的顺序将乳汁挤出,4~5次以后,重复上述第2、3步骤,然后再行挤压;
⑤排硬结,挤压的方向与硬结和乳头连线一致,直至硬结缩小或消失。

1.2.2 中药熏蒸化瘀通络,散结止痛。

具体方药如下:蒲公英30g,金银花15g,赤芍30g,柴胡15g,紫花地丁30g,红花5g,共三剂,水煎熏蒸乳房,1
次/d,3d。

嘱患者夜间休息时奶胀后也要通过手法排空乳汁。

1.3 疗效判断标准乳房红、肿、热、痛消失,肿块消失,乳汁通畅,体温正常为痊愈;乳房红、肿、热、痛消失,乳汁通畅,体温正常,肿块未消为好转;乳房红、肿、热、痛未缓解,乳汁不通,体温升高为无效。

2 结果
56例患者,治疗3d,52例痊愈,占比92.9%(52/56),4例好转,占比7.1%(4/56),总有效率高达100%。

3 讨论
乳房位居上焦,腺络丰富,属肝、胃二经,特别是产后乳母,急于产奶,恣食肥甘厚味,以致胃经积热,若加抑郁忧思,肝气不舒,肝郁胃热瘀滞,必乳络阻塞。

外邪经皲裂乳头入侵,邪毒和淤乳互结,致成乳痈[3]。

乳汁淤积、细菌入侵、机体免疫力降低是引起哺乳期乳腺炎的三个主要原因。

乳汁淤积的常见原因有:①乳头或乳管异常,如乳头内陷或乳头偏小,婴儿吸吮不便或费力;既往有手术史者可能导致乳管粘连而使乳汁排出不畅;②产妇缺乏哺乳经验或婴儿吸乳少,无法使乳汁完全排空;③乳头皲裂,产妇疼痛拒绝哺乳而使乳汁淤积。

细菌入侵的常见原因有:①细菌从乳头破损处或皱裂处侵入,随着淋巴管逐步延伸到乳腺叶间与乳腺小叶的纤维脂肪组织中,进而形成蜂窝织炎;②细菌直接进入乳管开口上行以及乳腺小叶中。

感染的细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现代医学一般以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但使用抗生素因产妇需继续哺乳可能会影响婴儿[4]。

体免疫力降低的常见原因有:①乳头潮湿以及体温的升高,导致患者分娩后出现机体局部甚至全身的免疫力下降,进而使细菌更容易进入体内而形成感染;②自身免疫力较差的患者,因为容易感染,且感染容易扩散,因而产生脓肿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脓毒血症;③自身免疫力较好的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一般只出现表面轻度炎症或蜂窝织炎,一段时间后可自行康复。

本研究采用手法排乳,能及时排空乳房,减轻乳管压力,消散乳腺肿块,还能加速改善乳房血液循环,减轻充血水肿;中药熏蒸毒副作用少,不影响哺乳,利于产妇恢复和婴儿身体健康。

本研究中,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手法排乳加中药熏蒸的治疗方法,效果好,有效率100%。

中医学认为,急性乳腺炎内因阳明胃热熏蒸,或因厥阴之气不行,外由乳母乳头皲裂破溃,邪毒入侵,其根本归结于乳汁淤积,乳络闭塞,邪毒内存作祟。

治疗上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审因论治。

根据乳腺以通为用、以塞为逆的特點,发病初中期,以消肿散结、清热解毒为法。

方中蒲公英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散结;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赤芍补血活血以防全方过于寒凉,乳房结块不散。

柴胡解表散热,疏肝解郁,举升阳气;紫草地丁凉血,活血,清热,解毒透疹;红花活血通径,散淤止痛。

诸药合用,各司一职,针对病因,共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肿止痛之功,使邪毒由表而散,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也是非常必要的,中医认为,乳头属肝,肝主疏泄,能调节乳汁分泌,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则乳络不通。

因此首先告知患者本病愈后良好,消除其压力和顾虑。

并说明情志不畅与本病的关系,使她们保持心情顺畅,消除不良情绪。

其次,告知患者保持乳晕及乳头清洁,帮助产妇矫正乳头畸形,如果乳头凹陷或短小,产后将无法正常吸吮哺乳,容易导致乳汁淤积,指导其每天数次提拉、挤捏乳头训练,使其症状改善,也可用乳头贴覆盖乳头后再行哺乳。

最后,指导患者正确排乳方法和技巧,按需哺乳,饮食要清淡,及时排空乳房。

综上所诉,对哺乳早期乳腺炎患者,采用手法排乳加中药熏蒸的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不影响哺乳,利于产妇恢复和婴儿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邓群.消乳饮为主治疗郁滞型急性乳乳腺69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41,2990.
[2]宁平,刘泽宇,陈军,等.哺乳期乳腺炎临床分型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探讨[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4):245-249.
[3]张淑英,王爽,李开侠,等.清解六君煎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86例[J].河北中医,2013,35(10):1481-1481.
[4]许雪叶.云南白药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哺乳期乳腺炎[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112-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