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儿童的概念: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一段时间(如幼儿、小学生),一般指从出生到青年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2、乳儿期(1个月—1岁)
3、婴儿期(1—3岁)
4、学前期或童年早期(3—6、7岁)
5、小学期或童年中期(
6、7岁—11、12岁)
6、少年期或童年晚期(11、12岁—14、15岁)
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儿童学要探讨的问题是一个在生理上和心理
新生儿是如何怎样一步步生长、变化和发展起来的)。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主要回答引起儿童心里变化发展的原因)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虽然每个儿童的发展模式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速度、
发展到达的水平、行为特点是不一样的)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揭示儿童心理发展
的机制和原因,帮助儿童顺利的度过每个发展阶段
三、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1、绝对决定论:遗传绝对论:创始人代表—高尔顿
环境绝对论:创始人代表—华生
2、共同决定论:代表人物:斯腾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在不同的时间开始训练爬楼梯,最后达到的成绩是一样
的,说明成熟前的训练不起多大作用。

观点:等待儿童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的观点。

他认为影响发
展的机制是生理上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

还认为
儿童发展有一定的内在生物进度表,他与一定年龄相对
应。

3、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皮亚杰
四、儿童发展的心理特点
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3、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
稳定性4、不同情境的一致性
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问题:关于心理发展是否有关键期,即是否有某个
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最早起源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

六、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882年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

它标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七、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1、20世纪早期:20世纪早期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始于霍尔。

霍尔是美国心理研究运动
的创始人,享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3、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现在
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后,经历了形成、演变和发展三个时期。

1、188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为形成时期。

2、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演变时期
3、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为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时期
八、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一般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及测验法)【简答】
1、横向研究,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进行研究,探究心理发展的规
律或特点。

(在同一时间内对1岁,2岁的两组儿童作词汇数量的测定)
优点:时间短,取样大,省时省力,材料具有代表性。

缺点:不能确切的反映出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

2、纵向研究,同一个全体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的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取3岁、6
岁、9岁三个样本,同时追踪四年。


优点:可揭示因果关系,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高。

缺点:研究持续时间长,易受时代变迁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3、跨文化研究,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
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婴儿期时对不同国家的不同语种反复研究)
优点:对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为心理的发展提供普遍性或特殊性的事实材料
4、聚合式交叉,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如对1岁,2岁的两组儿童
在不同时间里的评价)
优点:在短时间内了解各个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总体状况,、认识儿童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即超我监控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的道德规范。

自我一方面应处理好本我的本能要求,另一方面又应符合超我提出的规范要求,以期发挥自己的功能。

如果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本我或超我有一方占优势,支配另一方的发展,这时就会导致心理发展异常。

一旦三者的关系完全失调,就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病。

二、华生,环境决定论的代表,认为儿童的情绪是后天习得的,提出了恐惧形成
三、斯金纳的主要观点:1、强调对行为的强化
2、将其条件反射理论用于实践(育婴箱,行为矫正,辅助教学机)
四、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成态度和行为方式。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生成-动机
班杜拉的三类强化:
1、直接强化:个体出现合乎要求的行为后所导致的学习结果的知悉,或实物、金钱、
表扬及其他象征物的获得,加强了该态度和行为。

2、替代强化:个体因观察他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强化而增强了自己出现榜样行为的频
率。

3、自我强化:个体的态度会因是否达到自己设置的目标而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
了解班杜拉的波比娃娃实验(攻击性,性别角色的获得,亲社会行为)
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格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同化是格式的量变)(格式指动作的结构和组织)
2、顺应指内部格式改变,以适应现实。

(顺应是格式的质变)
3、平衡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

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


种状态是暂时的,而不是绝对的。

六、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
1、创立文化历史学说:文化历史学说:维果斯基提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
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的。

2、维果斯基把心理机能分为两类: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

【简答】
低级心理机能: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
动作思维。

是消极适应自然的心理形式。

它们的共性是:(1)不随意的、被动的、由客体引起的;
(2)就反映水平,它们是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
(3)就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它们是直接的、非中介的;
(4)就心理机能的起源而言,它们是种系发展的产物,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因
而它们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

(5)它们是伴随生物自身结构的发展,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

高级心理机能:观察(有目的的知觉)、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

高级心理机能的特点:
(1)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目的而自觉引起的;
(2)就反映水平,它们是概括的、抽象的、有思维参与的;
(3)就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它们是间接的、必须经有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工具;
(4)就心理机能的起源而言,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支配。

(5)从个体发展来看,是在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

七、胎儿的发育过程:1、胚种期(第1—2周)2、胚胎期(2—8周)(关键期)3、胎儿期(8、
9周—出生)
八、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1、母亲自身因素对胎儿的影响:①母亲的体重②母亲的身高③母亲的孕史④母亲的营
养⑤Rh因素⑥母亲的年龄⑦母亲的疾病⑧母亲的情绪状态
2、药物及烟酒对胎儿的影响
3、母亲所处的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①化学物质对胎儿的影响(硫化物、二氧化硫、硫
酸氢盐以及一些种类的头发染料、汞、铅)
②辐射(X射线和其他射线)
九、儿童身体的发展
1、儿童的生长有四个显著的时期:①从出生到2岁,发展迅速②2岁到青春发育期,
发育较平缓③青春发育期开始(男孩约在13—15岁,女孩约在11—13岁),发
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④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

2、正常的发展遵循两项原则:头尾原则(从头到尾)和远近原则(由近及远)
十、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1、脑的反射活动
2、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史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3、幼年儿童皮层主动抑制过程比兴奋过程弱,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就比抑
制过程占优势,兴奋也特别容易扩散
十一、动作发展的规律【简答】
1、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2、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
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3、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生理的发展从大肌肉延伸到小肌肉,因此儿童先学会
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第三章: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1、习惯化:个体对反复出现的刺激慢慢熟悉,兴趣下降从而反应减少的现象。

2、去习惯化:刺激发生变化,兴趣恢复引起反应增加的现象。

二、视觉偏爱实验:范茨,观察婴儿能付辨别物体形状、颜色等(P58)
1、范兹(1961)首先采用基于注视行为的实验程序,来判断出生不久的婴儿能否分辨
视觉图案(面孔、同心圆、白报纸等)。

程序:婴儿躺在观察箱里,实验者给婴儿同时呈现两个或更多的刺激物。

观察者在“观
察箱”上方进行观察,并记录婴儿注视每个视觉图案的时间。

如果看
某一图案时间比其他图案长,就认为他更喜欢该图案。

出现偏好说明:婴儿的知觉系统能够对这两个刺激进行区分,也可以判断婴儿倾向
于注意什么。

2、深度知觉的“视崖实验”:婴儿早就有了深度知觉,它很有可能是出生六个月中学会的。

(P70)
第四章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理论
一、思维的结构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
1、组织的内容是动作或概念的,而组织的结果就是结构
2、格式:是指动作的组织或结构(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
3、图式:是指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

4、运算:是一种可逆转的观念上的操作。

它允许儿童在心理上回到思维连续的开始。

二、儿童的认知结构活组织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结构,
体现出认知发展的阶段性。

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需要对个体构建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进行根本性的改组和重建。

认知结构的变化是按一定次序进行的,因此认知发展的阶段也是不能改变的
三、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

1、适应和组织: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对外界环境的改变。

组织是认知结构本身不
断重组
2、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

(同化是格式的量变)
顺应,指内部格式改变以适应现实。

(顺应是格式的质变)
3、思维的本质乃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过程的机制:儿童的思维就是不断地从一种平衡向高一级的平衡发展的
过程,平衡—不平衡—平衡……这就是儿童不断增加适应能力的过程,思维结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他认为从婴儿到青少年,儿童要依次经历4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
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
2、前运算阶段(2—7岁)①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②直觉思维阶段(4-7
岁)三山实验。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①获得了守恒性(守恒实验)②群集结构的形成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钟摆问题)
五、客体永久性: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他是存在的。

客体永久性的建立标志着儿童已把主客体分化开来(年龄约1周岁),完成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即从以自我为中心变为把自己看成是无数中的一个。

六、自我中心:指儿童往往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趋近,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
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
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一、信息加工的阶段
1、感觉登录:感觉登陆是一种照相式的记忆,是极为初步的忠实的记录,但它很快衰
退,除非感觉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不然就全部丧失
2、注意:特点:选择性、适应性和计划性
3、知觉:特点:不能脱离其他认知或思维孤立的发挥作用
4、记忆:短时记忆,特点:记忆广度是7±2项目
长时记忆,
5、复述:年幼儿童即使利用复述的记忆策略,气效果不如年龄大的儿童,年幼儿童
在复诵时较少利用有效的复述策略。

6、组织:指儿童把学过的材料加以序列化、模式化或范畴化的过程。

7、元记忆:年幼儿童同样的不会自发地使用精巧的复述技术或组织策略,只有一些初
步的记忆技术
第六章儿童语言发展
一、语言产生的准备:1、反射性发声阶段
2、牙牙语阶段:大约5个月左右的儿童进入了牙牙学语的阶段
婴儿自9个月起,牙牙语的出现率达到高峰。

3、从牙牙语期开始,儿童在发音方面需要经过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方面要逐步增
加符合母语的声音;另一方面又要逐步淘汰环境中用不着的声音
4、一岁左右,大多数儿童开始产生第一个能被理解的词
到11个月左右,词语逐渐从复合情境中分解出来。

在2岁和2岁以后语词量急剧增加,儿童早期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普通名词
二、儿童早期单词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特指名词,行动词,修饰词,个人和社交的词,
功能词
三、在儿童早期词汇中普遍出现词的使用范围的扩张。

1、克拉克早先提出的语义特征假设(如儿童认为四足能走的都叫狗)
2、斯劳宾则认为,主要由于当时在儿童的主动词汇中尚无“马”和“羊”等词,而这些动物
都具有类似于狗之处,因而临时借用已知词“狗”来称呼,即用旧的形式表达新的意义
四、句子分为不完整句、完整句和复合句
1、不完整句:单词句:儿童在1到1.5岁开始说有意义的词,但最初这些单词只是作
为事物或动作的一般标志,随后不久就出现了单词句
单词句指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
特点:一是和动作紧密结合;二是意义不明确。

电报句:从1.5到2岁开始出现双词或三词组合
复句:幼儿的复句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结构松散,缺少连词。

五、儿童句子的理解策略1、事件可能性策略2、词序策略3、非语言策略【选择题】
六、语言获得理论:1、模仿说:阿尔波特推出: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临摹,
儿童语言只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
2、强化说:斯金纳:主张:①对语言进行功能分析②强化是语言学习的
必要条件,也是使人的语言反应继续发生的必要条件
3、先天语言能力说:乔姆斯基:他认为决定人类幼儿能够说话的因素
不是经验和学习,而是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这里的语言
能力指的是语言知识,即普遍的语法知识
4、自然成熟说:勒纳伯格:①生物的遗传素质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
因素②语言以大脑的基本认识功能为基础③语言既是大
脑功能成熟的产物,语言的获得必然有个关键期,约从2
岁左右开始到青春期(11、12岁)左右
5、认知相互作用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语言能力仅仅是大脑一般认
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主体和客
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七章儿童智力的发展
一、斯皮尔曼首先提出他的二因素说。

赛斯顿首先提出了多因素说。

二、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
1、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想对的不受教育文化的
影响,如机械记忆、分类和图形关系等
2、晶体智力是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和普通知识等以回
忆贮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三、吉尔福德的三维结构模式(P142)
四、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
1、比纳—西蒙量表:比纳和西蒙是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的创始者。

人们现在称《诊断异
常儿童的新方法》这篇论文为1905年量表
2、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简称S—B量表):是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提出,推孟提出
智商的概念
3、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分别计算言语智商、操作智商
4、婴儿的智力测验:格赛尔发展程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五、智力成长曲线(P152)
六、智商分布呈正态分布,智商100属于中等
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
一、婴儿的情绪
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
华生: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情绪:爱、怒和怕
谢尔曼:用四种不同的刺激情境来引起新生儿的情绪反应(针刺、过时不喂、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束缚手脚的运动)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在1932年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新生儿3个月时,初生时的原始激动分化为两种矛盾的
情绪,即痛苦和快乐)
斯洛夫提出了与布里奇斯类似的观点
2、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婴儿不仅具有表达情绪的能力,还有识别情绪的能力
社会性参照:当婴儿在环境不确定时参照照料者的表情再作出反应的现象
3、婴儿的微笑(微笑发展的阶段、时间,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简答】
①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微笑。

这个阶段婴儿的微笑主要是用
嘴做怪相,它与中枢神经系统不稳定有关。

特点:笑的时候,眼睛周围的肌肉并未收缩,脸的其余部分仍保持松弛状态
②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这种微笑是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
特点:微笑时十分活跃,眼睛明亮,眼睛周围的皮肤皱起,但持续时间很
③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特点:婴儿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的微笑,对陌生人则带有一种警惕的注意二、儿童情绪的获得【选择】(P173)学习理论。

知觉再认理论。

社会认知理
三、怯生的表现:约5—7个月时,婴儿见到陌生人往往会出现一种严肃的表情
四、对抗性作用: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
活动所产生的积极地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判断】
五、儿童很喜欢告状是因为产生了道德体验
六、幼儿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
幼儿求知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与动作相联系的“破坏”行为
第九章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1、将伊底理解为人格的生物成分;自我理解为人格的心理成分;超我理解为人格的社
会成分
2、弗洛伊德把里必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8个月
—四岁)、性器期(3—7岁)、潜伏期(5—12岁)和生殖期(12—20岁)
性器期:弗洛伊德断定在这个阶段的男女儿童分别出现了“恋母情节”和“恋父情节”;良心或超我就是在情绪的克服之中产生的,与同性父母认同的性别行
为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
二、托马斯、切斯把儿童气质分为:一种是“容易(护理)的”儿童;第二种是“困难的”儿童;
第三种是“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
四、鲍姆令德根据命令与分命令将这些父母分别称为:权威型、专制型、娇宠型、冷漠型
(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
五、有关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实验研究:阿姆斯特丹的“点红实验”测量婴儿的自我意识
六、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了解)(P213)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一、性别差异的表现:1、身体和动作方面
2、认知方面:①男女性别差异的年龄倾向和具体表现②男女智力有
不同的优势领域
3、社交和情绪发展方面
第十一章儿童交往的发展
一、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二、依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到3个月):对人无差别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3到6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阶段
第三阶段(6个月到3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
三、依恋的测量和类型
1、依恋的测量:艾斯沃丝利用母婴分离反应设计了“陌生情境”。

认为安全型依恋的
儿童应该以他们的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探索陌生的游戏室;在父母离
开时他们应该有分离焦虑,看到父母比看到陌生人更易看到受到安慰
2、依恋类型:A类型:回避的。

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

接受陌生人
的安慰就像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
B类型:安全的。

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
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

当母亲重又回
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静下来,继
续做游戏
C类型:反抗的。

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
怪。

如果母亲离开,他会表现极度的反抗
四、同伴的作用:1、同伴是强化物2、同伴是范型3、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4、同伴给予
稳定感和归属感5、同伴是社会化动因
五、同伴关系的发展(了解)(P243)
六、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
观点(或角色)的采择【简答】
塞尔曼采用两难故事的方法研究了儿童采择观点或角色采择能力
塞尔曼根据儿童的反应,将角色采择分成四个阶段
0阶段自我中心的观点
Ⅰ阶段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
Ⅱ阶段自我反省(8—10岁)
Ⅲ阶段相互角色采择(10—12岁)
Ⅳ阶段社会和传统体系的角色采择(12—15岁以上)
七、游戏的种类(选择题)(P251)
第十二章儿童道德的发展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二、实验说明什么问题(P259)
三、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10岁)【简答】
特点:1、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不理解这些规则是由人们自己创造的
2、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是好的,否则便是坏的,还以
为别人也这样看
3、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后果的大小,而不是根据主管动机
4、儿童把惩罚看作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
5、单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四、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11岁以后)【简答】
特点:1、认为规则或法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
2、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动机
3、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
现实地判断别人
4、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
5、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
五、班杜拉的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
1、替代强化: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会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