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课堂实录吴正宪
《相遇问题》教学实录及评析
《相遇问题》教学实录及评析◆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相遇问题》教学实录及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相遇问题》教学实录及评析教学设计思想:从教材相遇问题的一般教学开始,进行初步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运动概念教学,然后逐步建立现实的五一路的各种问题情境。
使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从而按实践-开放的新理念,对传统内容进行了改革。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的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答已知两个物体的运行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求路程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经常可以看见马路上汽车来来往往的情景,请你们以两辆汽车为例,说一说两车行驶的方向有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如果两车一直相对而行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相遇的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二、新授1、请看大屏幕,认真观察两车相遇的过程。
(电脑演示两车相遇的过程)你能简单的有条理的把刚才两车相遇的情景描述一下吗?刚才同学们看到两车相遇的过程有几个物体在运动?(出示:两个物体在运动)这两个物体是怎样运动的,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出示:①出发的地点②出发的时间③运动的方向④最后的结果)根据学生回答一一出示答案。
①出发的地点两地②出发的时间同时③运动的方向相对④最后的结果相遇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再描述一次两车相遇的过程。
[评:通过大屏幕演示,由学生概括行程问题中两地同时相对相遇等概念,加深了对两车相遇的全过程认识。
]2、教学例题(出示例题)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对而行,小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大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齐读题。
(2)同学们想一想,试一试,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做完后与同学交流列式的理由。
(3)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小学数学吴正宪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吴正宪课堂实录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教育界的名人——吴正宪老师,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备受关注和推崇。
本文将以《小学数学吴正宪课堂实录》为题,介绍他的教学实践和思路。
一、吴正宪老师的教育理念吴正宪老师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认为,学生不是被教育,而是在教育中成长和发展。
因此,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学科的美妙和乐趣。
二、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中心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他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他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2.注重启发式教学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注重启发式教学。
他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美妙和乐趣。
3.注重情感教育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注重情感教育。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德修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他认为,只有在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地享受学习的过程。
三、吴正宪老师的教学实践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吴正宪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他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在教学数学的时候,他会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发现数学的美妙和乐趣。
2.注重实践教学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
他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知识的美妙和乐趣。
例如,在教学数学的时候,他会让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美妙和乐趣。
3.注重情感教育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注重情感教育。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德修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吴正宪老师评课文本实录
吴正宪老师评课文本实录吴正宪:这两节课上完了,幸福在哪里?(杜答)幸福在学生里。
(吴说)就在我们的课堂里。
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对课堂情有独钟?你说我们再研究,去写、去定课标、审查课标,那些博士、专家研究数学最终要落在哪?就定在课堂。
我总说“是骡子是马课堂里溜溜”。
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离不开课堂这块的沃土。
我非常感动,看到哈尔滨市小学数学教师良好的职业状态、教育理念、和专业技术。
不管是杜老师还是安老师的课都是啃了一个硬骨头----计算,不容易讲,除法乘法的笔试,多抽象!两位老师拿到这两节课一定有很多想法。
每人给一分钟,最想说什么?搞个突然袭击。
杜:我认为计算教学要在重算理的基础上明确算法,通过数形结合、集合直观等方式,让学生学习不那么枯燥,变得更有乐趣。
安:课前我也做了小测,大家都会算和列,但孩子们都明白算理吗?这是我的思考,沟通加法与乘法的练习,明确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算?吴正宪老师继续:这两节计算课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没有计算课:法则、算理----尤其是第一节计算课、第一次讲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竖式,第一次讲乘法的竖式,最重要的是什么?两位老师用他们的理念和对计算教学的价值判断很好的诠释了他们的思考。
计算有这么几个事:第一怎么算?就是法则。
第二得明白为什么这样算?就是算理。
我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然后让他们交融在一起,互相给力。
而不是“我要让你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
我们提倡的是要明明白白的算。
因此对算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整个小学数学学习本质的理解,算理的分量就不能太弱。
尤其是第一节课。
培养他的计算能力技能是一个漫长、长久的过程。
这一节课干不了这么多的事----0除外你没讲,除法你没讲,严谨吗?今天我带来一些思考,可能是颠覆性的、错误的。
我希望大家能形成一个基本模式。
一、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途径路径,就是我怎么教啊?我怎么领学生走这条路啊?怎么交给学生这样算?二、学生走到哪了?我的目标到哪了?这就是评价。
“相遇应用题”课堂纪实
“相遇应用题”课堂纪实
吴正宪;张鹏宇;等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设计:文科版》
【年(卷),期】2002(000)007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吴正宪;张鹏宇;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5
【相关文献】
1.探究发现应用——“相遇应用题”教学设计致评析
2.从“应用题”到“应用问题”——“从相遇到相见”一课问题设计策略赏析与启示
3.从“应用题”到“应用问题”——“从相遇到相见”一课问题设计策略赏析与启示
4.九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讲座(之五) 相遇应用题的教学
5.浅谈相遇应用题教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走进名师课堂
走进名师课堂,感受魅力数学[引用]2010-01-12 11:46:28| 分类:数学| 标签:论文发表名师学周刊河北师大课堂教学|字号订阅学周刊的走进名师课堂,感受魅力数学秦丽(商丘市实验小学,河南)怎样的数学课才是好课?怎样的数学教师才称得上是好教师?回味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笔者不仅感到获益匪浅。
一、设计新颖下面是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教师的《相遇问题》教学片断:师:请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男同学走到讲台前,上来溜达溜达,散散步。
师:他这么一走路,你们能提出有关走路的数学问题吗?生:陈琪同学每秒钟走几步?生:陈琪同学每分钟走多少米?师:假如陈琪同学每分钟走50米,这50米在数学上有个重要的名字,叫做什么?生:速度。
师: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他60分钟可以走多少米?生:60分钟走了3000米。
师:这里的60分钟是什么,3000米是什么?生:60分钟是时间,3000米是路程。
师:速度、时间、路程有怎样的关系?生: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师: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先面对面地站着,按照老师的口令进行表演。
[学生在吴老师的引导下表演,理解相对(静止中的相对,运动中的相对)、同时(同时出发,同时行走)、相遇、相距等概念。
]课件出示例题:小强和小丽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出发,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小丽每分钟走50米,4分钟后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吴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物(铅笔和橡皮擦)模拟演示等手段理解题意。
]师:接下来是让吴老师讲明白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还是让你们自己试试看?生:自己先试试。
师:绝大部分同学选择第二种学习方法。
好!尊重你们的意见。
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生:100×4+50×4,(100+50)×4。
师:请板演的同学当“老师”,主持学习活动,请全班同学针对他们的解法提问。
这节课,为了让三年级的学生形象准确地理解“相对”、“同时”、“相距”、“相遇”这几个数学概念,吴老师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
吴正宪四年级数学相遇问题观摩课ppt
65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00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00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00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00米
100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65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65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00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00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00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00米
50米
1分钟
1分钟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00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00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00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00米
50米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行走中的数学问题实录吴正宪
《行走中的数学问题》课堂实录洙边中小师:上课,同学们好!生齐答:老师好!师:谢谢你们的礼貌,请坐。
生齐答:谢谢老师。
师:你们的状态真好,各个的精神。
今天呢吴老师和大家一起学数学,我们研究的话题是。
生齐读:行走中的数学问题。
师:你走路中有没有数学问题呢?师:我想请最后那个男孩过来,叫什么名字?生:我叫关宇帆师:关同学往这一走,你们能给他提一点走路的数学问题吗?生:你走了多少米师:你走了多少米?可以问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咱们先放一放的行不行?一会你知道走多少米了,那这之前能再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吗?生:走多少米能用多少时间师:她说的是时间。
他走了“多少米”这个“多少米”是你们平时学的什么?生:长度单位师:走路中的长度叫什么?生齐答:路程师:路程有了,他们走了多长时间,几分钟叫什么生齐答:时间师:有了路程和时间,谁还有问题吗?别着急生:每分钟走几米师:平时他们的每分钟走大概30米或40米,就随便说一个,假如说30米行吗生:行,走30米师:一分钟走30米这是速度对吗?生:对师:谁还想问?生:你一分钟走30米走了几分钟?生:10分钟师:1分钟30米,走楼10分钟,你想问什么?生:一共走多少米?师:1分钟30米,十分钟走300米,同意?生齐答:同意师;你能把刚才你走的这个过程写个式子吗?直接写个算式就可以师:假如说一分钟走了30米,两分钟呢生:60米师:换个词儿,几个30?生:2个30。
师:3分钟呢,4分钟呢,一直走下去一共要走几分钟啊?生:10分钟,师:那么一共走多少米,这个事儿能求吧?你写个式子,我把你的式子就这样的表达出来了,对不对?每分钟走的就叫做?生:速度师:这个10分钟就叫做?生;时间师:这个300米就叫做?生:路程师:你看看咱班同学就这么一走用他的经验就这样把这个式子解决了,那么请问速度、时间、路程,它们之间有关系吗?生:有师:有什么关系?生: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师:你们同意吗?好,这个是很重要的事,这个是我们过去的经验。
《相遇问题》评课稿
《相遇问题》评课稿互动、主动、联动,构建了课堂的生动与灵动——评吴正宪老师《相遇问题》一课听完了吴老师《相遇问题》一课,总感觉意犹未尽,收获颇多。
整节课,吴老师设计别出心裁而又恰到好处,可谓匠心独具,课堂上,吴老师精彩的引导、精练的讲解、精致的提问引领着教学一次次走向高潮,学生们积极主动、互问互答,享受着学习的过程和交流的乐趣,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总体来看,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亮点:第一,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独具匠心,实用、高效。
首先,结合相遇问题的实际,请学生“溜达”引入,再到对于四个关键词“同时”、“相对”、“相距”、“相遇”的理解都配合学生的演示来完成,解决了学生理解上的不足;之后,抛出问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析,但对于“相遇点”的分析教师还是稍作辅助;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并请不同意见的同学上台板演;最后教师则完全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由学生自问自答,将课堂“还”给学生,再到练习、总结,整个流程一气呵成,既新奇有趣,又实用高效。
第二,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教师引导者、合作者、交流者的作用。
整节课中,学生们的学习总是积极自觉的、主动快乐的,学生们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的热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特别是那种生生之间“问答式”、“答辩式”的学习将数学课堂一次次推到理想的境界,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积极投入、畅所欲言、乐在其中,学习效果能不好吗?第三,教师对于自身角色的定位准确,对课堂的调控高效。
整节课,看似教师的讲解并不多,但所讲指出,精练恰当,从对例题的剖析到对方法的提炼,都恰到好处。
特别是当学生一开始不会提问时,教师先来提问进行示范和引导,当学生敢于提问时,教师立即给予热烈的掌声进行鼓励,在吴老师这样的引导中,学生们完全放松了,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学生被“激活”了,不仅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乐趣,也感受到了思维碰撞的奥妙。
第四,整节课中很好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的思维的培养。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吴正宪)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实录及学习感悟(吴正宪)编者按:当很多的人在悠然地享受假期快乐的时候,很多的老师也在利用这难得的休闲时光拼命地补充着营养。
看看网站上这些坚持学习的老师,看看他们发过来的培训心得,还有假期里一直在埋头读书的校长和老师们。
当看到你们的跟帖,听到你们和我交流的读书心得及学习感悟,我的心中总会涌起无限的感动:孩子们有福了!家长们有福了!我们的国家有福了!亲爱的校长和老师们,“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也向在假期坚持学习的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吴正宪”多么熟悉的名字啊!今夏有幸聆听她的课堂,让炎热的夏季变得清凉许多。
下午时间上课是最令老师、同学犯困的,也最是让学生提不起精神、数学思维比较迟缓的时间,在我的教学中总会避免下午给学生上数学课。
然而,一声亲切的“同学们好,同学们下午好”深深地把在场的老师与学生吸引住了,一个看似年迈却又精神饱满、和蔼可亲的老太太出现了,她温和的声音像奶奶般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在她亲切的问候中不再拘谨,表情开始放松。
“同学们,十分抱歉,我来晚了,会场告诉我说两点开始,你们几点到的?”“我们12点半。
”“那是在学校集合,1点半到这里的。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告诉吴老师,师生的距离感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流去,不曾感觉到他们是第一次见面。
“你们吃饭了吗?有没有没有吃饭的?”吴老师关心的问道。
失去隔阂的孩子们都诚实的回答着,有一个孩子说:“我没有吃。
”“你没吃饭哪?哎呦,真抱歉!还有谁没有吃的?”吴老师边询问边安慰此生,同时让工作人员赶紧准备点儿面包之类的东西先垫垫饥,嘴中还不停地说着“抱歉、抱歉”……简单的开场、简短的问候、热情的关心,与孩子们渐渐熟悉,孩子们的乐于表达为下面的课堂做了很好的铺垫,思绪就这样轻轻的打开!课堂开始了: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课件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
师:你都看到哪些数学信息?生:一只小猴采了4个桃子,还有一只采了7个桃子。
师:真好,一看画面就捕捉了数学信息,说明会用数学眼光找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实录《7.2相遇问题》北师大版
课堂实录:《7.2相遇问题》一、教学目标1. 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解决相遇问题的基本方法。
2. 能够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解决相遇问题的基本方法。
2. 能够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创设情境:淘气和笑笑两家相距840米,他们同时从家里出发,淘气每分钟走70米,笑笑每分钟走50米。
提问:淘气和笑笑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设出发后x分钟相遇,那么淘气走了70x米,笑笑走了50x米。
根据题意,淘气和笑笑走的路程和为840米,所以有方程:70x + 50x = 840解方程得:120x = 840x = 7答:淘气和笑笑出发后7分钟相遇。
2. 自主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淘气每分钟走80米,笑笑每分钟走60米,他们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学生独立思考,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设出发后x分钟相遇,那么淘气走了80x米,笑笑走了60x米。
根据题意,淘气和笑笑走的路程和为840米,所以有方程:80x + 60x = 840解方程得:140x = 840x = 6答:淘气和笑笑出发后6分钟相遇。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总结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决方法。
相遇问题中,两个物体从相距一定的距离出发,相向而行,最终相遇。
解决相遇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4. 巩固练习教师给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讲解。
练习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70km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相遇?设经过x小时相遇,甲火车每小时行驶60km,乙火车每小时行驶70km。
根据题意,甲火车和乙火车行驶的路程和为570km,所以有方程:60x + 70x = 570解方程得:130x = 570x = 4.38答:甲、乙两列火车经过4.38小时相遇。
吴正宪课堂实录
吴正宪课堂实录教师:同学们,今天是五月二日,吴老师带你们去一次美丽的游乐园,好吗?看这里,游乐园里有很多游乐项目,这是什么?学生:弹射塔、激流勇进、滑翔索道、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
教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这些项目,不管你们有没有玩过这些项目,今天吴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游乐场,好吗?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全体起立,一会儿,我们进入游乐场以后,不管你坐在那个项目上,你要把你的动作和表情把你坐在上面的感觉表现出来好吗?来呀,同学们,手,动起来。
观览车,缓缓地,好极了。
勇敢者转盘,快一点转,弹射塔,缓缓地蹲下来,滑翔索道,抓好前进。
激流勇进,做好准备,刷,再来一次。
好了,同学们快做好,开心一刻已经过去,笑声过去要有思考。
刚才我们到了游乐园完了这么多项目。
你能不能将你坐在上面的感觉给大家说一说。
教师:你能不能给这些游乐项目起个名字,是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学生:我做过滑翔索道,我感觉是有个东西将它碰过去有碰过来。
教师:是怎样碰过去,这样的运动方式,平平稳稳的向前走,你能给她起个名字吗?学生:前后推动。
发射回转。
教师:这是你的态度。
教师:我给他起名字,你们看看合适吗?像这样一种运动方式,平平的稳稳地向前走,我们能不能叫它平移。
可以吗?(板书:平移)。
这是我们今天接触的一个新的运动方式,叫什么?学生:平移。
教师:今天我们接触的所有东西是不是都是平移?还有没有其他运动方式?学生:往上往下的。
教师:还有没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学生:转圈。
教师:哪个是转圈的。
学生:波浪飞椅。
教师:你举高高的手,你想起什么名字学生:我想叫他旋转。
教师:你们喜欢什么?学生:旋转。
教师:那我们就把那样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教师板书:旋转)教师:刚才这个小朋友说的转圈,我们在体会体会。
今天吴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研究,什么是平移的运动方式,什么是旋转的运动方式。
我请6位小朋友上台,你们喜欢哪一种运动方式就把它摘下来,有个要求,第一你要学一下你坐在上面的运动情况,然后判断一下它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属于哪一种就把它贴在哪一种的下面。
课堂变“学堂”——吴正宪“相遇问题”教学片段赏析
田: 这 个算 式 同 学们 懂 了吗
生: 懂 了。
师: 给 这 个 算 式起 个 名 字 , 就叫
多 少朵纸 花?
练习题, 布下了一个美丽的“ 陷阱” , 题
中出现 了 “ 纸花” “ 纸鹤 ” 两种 不 同的 物
放手 , 把 课 堂交给 学 生 , 问题 让 学生 自 己提 , 自 己答 ; 疑 难 让 学 生 自己 释 , 自 己悟 。在 上述 教学 片段 中 ,出示题 目
后, 教 师放 飞 学生 思维 , 让 学 生独 立寻
出所 料 , 百分 之八 十 的学生 中招 了。 此 时 ,教 师没 有 急 于 组 织 学 生 判 断 、 改 错 。而是 启发学 生把 黑板 上 的算式 归 成A 、 B两 类 , 学生分 成 A 、 B双方 。 接 着把学 习的主 动权交 给学 生 ,放手 让 两 方代 表在 台上 互相 提 问 , 展 开辩 论 。 在 A方步 步追 问下 , B方 认输 了。 教 师 是 何等 的高 明 , 一 场纠错 活动 , 教 师没 有 多讲 一句 , 学 生 自主地 发现 了错 误 , 自觉地 改正 了错误 。 然而, 学 习没有 结
一
A: 人 家要 你 求的什 么?
B: 一 共折 了多少朵纸 花 。
走 了 多少米路 程 ,可是 题 目让 你 求的 是 甲乙 两地 的全 长啊? ” 教 师这 一有 效
提 问, 强 化 了学 生对相 遇 问题 的理 解 。 当大 多 数同学 对于 方 法二 处于 “ 知 其 然, 不知其所以然” 时, 教 师 引导 小 老
B: 不是 。
【教育资料】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相遇问题》教学实录及反思学习专用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相遇问题》教学实录及反思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的是相遇问题,(师板书:相遇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生1:我猜测可能是求路程的问题。
生2:我想是研究两个人面对面行走,到碰面这个过程的一些问题。
师:相遇问题是这样吗?我们怎样来解决相遇问题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出示实例,探究问题课件出示:张强要给王红送一份材料,他们约定两人同时从天桥和公园出发,相向而行。
张强坐小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王红坐面包车每小时行40千米,0.5小时后相遇,问天桥和公园相距多少千米?师:请同学们一起读题。
生齐读。
师:题目读完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两人是从哪里出发的?是不是同时出发的?她们走的方向是怎样的?运动最后结果怎样?师: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两人是从哪里出发的?谁来说?生:张强从天桥出发,王红从公园出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张强王红天桥公园(课件出示:两地)师:第2个问题,谁来说?生:是同时出发。
(课件出示:同时)师:第3个问题呢?生:他们走的方向相反,是相向而行的。
(课件出示:相向)师:结果怎样?生:最后两人相遇。
(课件出示:相遇)(课件出示:两人在一定点相遇的情境图)师:你觉得他们相遇在这个点,对不对?为什么?生:我觉得对的。
因为张强坐的是小轿车,王红坐的是面包车,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的速度快。
师小结:像这样,从两地相向而行,最终相遇的问题,我们就称之为相遇问题。
那么这道相遇问题,你们会解答吗?生1:(60+40)0.5=50(千米)师: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生1:60+40表示的是他们两人每小时总共走了多少千米?由于他们一起走了0.5小时,所以在乘0.5,就得到了总路程。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里60+40,实际上就是两人的速度和(板书:速度和),0.5为两人的相遇时间(板书:相遇时间),50就是总路程。
小学数学公布课相遇问题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学数学公布课《相遇问题》教学实录及评析教学设计思想:从教材相遇问题的一样教学开始,进行初步的“速度和”“相遇时刻”“总路程”运动概念教学,然后慢慢成立现实的五一路的各类问题情境。
使学生熟悉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从而按“实践-开放”的新理念,对传统内容进行了改革。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的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学会解答已知两个物体的运行的速度和相遇时刻,求路程的应用题。
二、培育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得、分析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预备:自制课件教学进程:一、导入“同窗们常常能够看见马路上汽车来来往往的情景,请你们以两辆汽车为例,说一说两车行驶的方向有可能显现哪几种情形?若是两车一直相对而行又会显现什么情形呢?”今天咱们就来研究有关相遇的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二、新授一、请看大屏幕,认真观看两车相遇的进程。
(电脑演示两车相遇的进程)你能简单的有层次的把适才两车相遇的情景描述一下吗?适才同窗们看到两车相遇的进程有几个物体在运动?(出示:两个物体在运动)这两个物体是如何运动的,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出示:①动身的地址②动身的时刻③运动的方向④最后的结果)依照学生回答一一出示答案。
①动身的地址两地②动身的时刻同时③运动的方向相对④最后的结果相遇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再描述一次两车相遇的进程。
[评:通过大屏幕演示,由学生归纳行程问题中“两地”“同时”“相对”“相遇”等概念,加深了对两车相遇的全进程熟悉。
]二、教学例题(出例如题)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对而行,小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大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通过3小时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齐读题。
(2)同窗们想一想,试一试,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做完后与同窗交流列式的理由。
(3)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板书:50×3+40×3 (50+40)×3= 150+120 = 90×3= 270 (千米) = 270(千米)(4)这两种解法同窗们都说得很有道理,下面咱们请电脑教师一路再来验证一下。
吴正宪教育教学故事案例(2篇)
第1篇标题:用心浇灌,静待花开——吴正宪老师的教育教学故事一、案例背景吴正宪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语文教师。
她所在的班级里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小明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
吴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从关心和帮助小明入手,帮助他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成为一个阳光、自信的人。
二、案例过程1. 发现问题吴老师发现小明在课堂上总是低头做笔记,很少与其他同学互动。
课后,小明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这让吴老师感到担忧。
2. 深入了解为了更好地了解小明,吴老师开始主动与小明交流,关心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兴趣爱好。
在交流中,吴老师发现小明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性格原因,他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制定计划为了帮助小明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吴老师制定了以下计划:(1)鼓励小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2)组织班级活动,让小明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才华;(3)邀请小明参加学校文学社团,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4. 实施计划(1)课堂上,吴老师鼓励小明大胆发言,并给予他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渐渐地,小明开始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互动。
(2)课后,吴老师组织了一次班级联欢会,让小明负责策划和组织。
在这次活动中,小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誉。
(3)在文学社团,吴老师鼓励小明多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社团活动中,小明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自信心逐渐增强。
5. 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变得开朗、自信,与同学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在课堂上,他积极发言,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
在课余时间,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
三、案例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2.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集体中成长。
吴正宪老师的教育教学故事告诉我们,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听吴正宪老师《相遇问题》的启示
听吴正宪老师《相遇问题》的启示
童远铭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小学版》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相遇问题》一课,朴实,常态,充满生命的活力,展示了有效课堂的魅力。
笔者听后颇受启发。
【总页数】2页(P107-108)
【作者】童远铭
【作者单位】连城县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简约中蕴涵深刻——听吴正宪老师"相遇问题"一课有感 [J], 庄琼华
2.简约中蕴涵深刻——听吴正宪老师“相遇问题”一课有感 [J], 庄琼华;
3.高明的“陷阱”——吴正宪老师执教《相遇问题》片段 [J], 朱宏伟
4.激活经验沟通联系建构模型--听吴正宪老师"解决问题"一课有感 [J], 张秋爽; 武维民
5.画中识形,说中解形——听吴正宪老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一课有感 [J], 刘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遇问题》的课堂实录——吴正宪
一、创设情景(创设目的复习:时间、速度、总路程的概念)
1、请一位学生在教师里走一走。
a、教师提问你想提怎样的问
学生提问:a、你走了多少米——(生演示回忆总路程的概念)
b、你一分钟走多远——(生演示回忆速度的概念)
c、你用了多少时间——(生演示回忆时间的概念)
2、教师提问:一分钟走500米,一分钟就是时间,500米就是速度你可以回忆求出那一些
a、速度×时间=总路程
b、总路程(除以)时间=速度
c、总路程(除以)速度=时间
二、讨论、理解感受相遇问题的几大要素
(同时、相遇、相对、相向这四个词的意思)
a、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并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
)
学生说:同时就是两个人一起走(学生表演感受同时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
相遇就是两位好朋友走到一起碰到了!(学生表演感受相遇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
相对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站在一起!
相向是两个人对着走. (学生表演感受相向的概念并配以线段说明)
b、进一步理解两人同时相向而行为例题做最后的铺垫。
学生:演示两人同时1分钟走多远、2分钟走多远、3分钟走多远、4分钟走多远。
c、教师引导:说一说两位同学8:00同时相对走8:05分相遇,他们走了多少时间
小结:两人同时出发,同时相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相遇问题!(点明课题)
三、出示例1、
小强每分钟走100米和小丽每分钟走50,他们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出发4分钟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1) 、a、教师:请同学们闭目想一想两人是这样走的在什么地方相遇
教师:请同桌用文具盒,一边读题、一边演示这一道应用题,注意相遇了就不要动了。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在什么地方相遇的。
b、学生甲说:在中间就相遇了。
学生乙说:在靠近乙地的地方相遇了。
c、教师:出现不同方法思考他们谁说的更准确些
d、生说:小强和小丽的速度不一样小强的要快些,但他们的时间相同所以他们相遇的时候离乙地要近。
e、学生独立做。
请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2)、讨论第一个算式,你们想向他们提怎样的问
a、生甲:你为什么要用4分钟乘100生乙回答:100是小强的速度他走了4分钟所以要4乘100(并在线段图中指出来)
b、生丙:4乘50是什么意思生乙回答:是50米小丽走的她也走了4分钟所以要用:4乘50(并在线段图中指出来)
c、生丙:为什么要用400+200生乙回答:400是小强走了200是小丽走了把他们走的加在一起。
d、教师提问:为什么小强的路程和小丽的路程加在一起就是甲乙的总路程了
e、学生讨论回答并配以线段图讲解.
(3)、讨论第二个式子.
a、生甲问:为什么要用(50+100)生乙回答:50是小丽的速度100是小强的速度加在一起是他们的速度和. 板书:小丽的速度+小强的速度=速度和
b、请两位学生演示:1分钟走150米、2分钟走300米(2个150米)、3分钟450米(3个150米)、4分钟
走 600米(4个150米)。
小结:因为1分钟走1个150米、2分钟走2个150米、3分钟走3个150米、所以4分钟走4个150米.
e、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f、生说:表示速度和!
g、教师提问:说一说这一道题用几个速度和走完全程.
四、练习题1
客车的速度一小时40千米,小车一小时走60千米,他们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向出发4小时后相遇, 甲地到乙的速度是多少千米
a、学生独立完成.
1、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怎样的相遇问题
生说:一起相向跑步、一起相向游泳、……
练习题2:(培养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
两个小组一起折纸,第一小组1分钟折60个纸鹤第二小组1分钟折40朵红花,他们10分钟折多少多红花a、学生板演:第一种做法(60+40) ×10
第二种做法:40×10
c、说一说那一种做法正确
d、生说:第二钟正确因为第一组折的是纸鹤第二小组折的才是红花.
小结:说一说你们今天有怎样的收获
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因为有一些题有陷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