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生息资本和利息)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章节题库(第5、6、7、8章)【圣才出品】
第5章社会主义的微观经济运行主体一、名词解释1.企业答:企业是指具有内部分工协作,实行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单位和独立的经济实体。
一个生产和经营组织要成为真正的企业,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它必须是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众多劳动者的协作形成的生产经营组织;二是它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财产责任和其他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
企业具有两重属性:既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企业的一般特征是:经济性、商品性、社会性、盈利性、组织性、自主性和竞争性。
企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生产力组织形式分,企业可分为单厂性企业和多厂性企业;按生产关系性质分,企业可分为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
在现实中,企业还可以按所属经济部门、按生产要素所占比重、按企业规模大小进行分类。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实现宏观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科技进步的主体,企业上缴的利税是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
2.企业集团答:企业集团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形成的有层次的企业联合组织。
它是通过核心企业对其他企业的控股、持股而形成的。
企业集团本身并不是法人,而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都是一级法人。
企业集团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核心层企业(总厂),通常由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构成,它们对集团中的其他成员企业都有控股和持股行为。
第二层为紧密或半紧密层的骨干企业(分厂),它由核心层的控股子公司构成。
第三层为松散层的配套企业,它由与企业集团成员有协作关系的企业构成。
企业集团比单个企业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它有利于核心企业有市场需求产品的发展,有利于专业化协作和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防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3.企业制度答: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是随企业的产生而产生,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习题及答案(7,8,9)
第七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第八章商业利润和借贷利息第九章地租一、关键词成本价格:是资本家生产商品时所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是资本家所费资本补偿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是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观念上的产物,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率: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它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平均利润率:指一年的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平均利润:指各生产部门按社会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
生产价格:指等量资本能够提供等量利润的价格,它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它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商业资本:指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投在流通领域中专门经营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独立资本形式。
商业利润:指通过商业资本参加利润率平均化而获得的平均利润。
生产性流通费用:指与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有关的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指与商品价值的运动有关的费用,是纯粹为商品价值的实现而引起的费用。
借贷资本:指借贷资本家或银行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利息: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作为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而付给借贷资本家是一部分平均利润,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率: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贷出的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量。
银行资本:指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而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
银行利润: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扣除银行的各项运营费用之后的余额。
金融资本:是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更高级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巨额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其集团。
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向股东发行的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它是资本所有权的证书,是一种长期信用工具。
债券:为筹资而按一定程序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借款凭证。
股息:指股票持有者凭股票所获得的收入,是按股票票面额分得的一部分企业主收入,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章节题库-第5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圣才出品】
第5章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一、名词解释1.成本价格答: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掉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总和。
成本价格的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因为当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归为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时,剩余价值就被看作是商品价值在成本以上的增加额,即资本家所费资本的产物。
不仅如此,对资本家来说,剩余价值还是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因为预付资本虽然只有一部分加入成本价格,但在物质形态上却全部参与商品的生产过程。
因此,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成本价格不仅是资本家账簿上的项目,它对现实的商品生产也会产生实际的影响:①成本价格的补偿是资本家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②成本价格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市场竞争中胜败的关键;③成本价格决定着资本家的盈亏。
2.利润答:利润是指资本在运行中带来的,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价值增加额。
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来源于产业部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挥作用,而且没有消耗的不变资本部分(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
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便取得了利润的转化形式。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而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的这种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3.利润率答: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利润率=剩余价值/预付资本。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05.12.2020
教学ppt
11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
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 的比例关系
资本 有机 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 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的价值构成
不变资本的价值和可变资本 的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教学ppt
联合 股票
8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为什么资本家会选择不同的资本积累形式? ——资本积聚:缓慢但稳妥(稳健型) ——资本集中:快速但风险较大(风险偏
好型) 资本集中怎样才能实现:
——竞争、信用、资本市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5.12.2020
教学ppt
9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
教学ppt
3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简单再生产
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
资本 主义 再生 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资本总额在不断增大,其所占 有的生产资料和雇佣的工人在
不断增加
05.12.2020
教学ppt
4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为什么说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
生产要素的量的增大
扩大 再生
产
类似于粗放型增长方式 类似于集约型增长方式
内含式的扩大再生产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05.12.2020
教学ppt
10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生产要素的无限供给; 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恒定;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参考答案与重点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一解释下列名词1 生产资料所有制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
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
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
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
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③是整个社会关系的基础。
他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
2 所有权①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②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3 产权①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②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③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
4 产权制度①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
5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①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
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
二是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政治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6章
第6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其答案一、名词解释垄断价格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金融寡头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二、选择题(下列选项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1.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经济基础是( )A 自由竞争B 生产集中C 资本的流动D垄断2.垄断形成之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表现为( )A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C 价格围绕垄断价格波动D价格围绕成本波动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A.保证少数金融寡头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保证整个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C.保证中小企业获得稳定的利润D.保证国有企业获得高额垄断利润4.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A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B 是资本主义基本规律作用的结果C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 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三、问答题1、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形成的?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具体形式和形成的主要阶段各是什么?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各是什么?4、资本主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是什么?5、资本主义市场调节主要有哪些手段?答案一、名词解释答案略。
二、选择题(下列选项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1、D,2、C,3、,4 B、AC。
三、问答题1、参考答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2、参考答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第一,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第二,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既可以是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于一个新的企业,也可以是国家通过出售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从而形成国家和私人资本共有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国家收购一部分原私有企业的股份而形成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相结合的企业。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解析
第六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重要的新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本章着重阐述资本主义向垄断和国家垄断发展的必然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形式、本质、作用及其局限性。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一、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在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之前尚处在自由竞争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特征有:第一,生产实现了社会化,建立起机器大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二,各个经济部门存在实力相差不太悬殊的众多企业,其中没有占支配地位、垄断地位者;第三,通行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形式是单个(或合伙)资本家所有制,在经济活动和流通领域是单个资本家企业主;第四,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起支配作用的是自由竞争原则,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使利润率在各部门之间趋向平均化;第五,自发起作用的市场机制是生产和流通的主要调节者,国家(政府)对经济活动基本上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第六,对外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国家出面支持下输出商品。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这种必然性根源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自由竞争时期,这一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遇到处于自由竞争状态中的分散的资本关系和障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敏锐地预见到资本主义有向垄断发展的趋势。
马克思曾多次强调生产和资本在竞争中有不断集中的趋势,正是这种趋势导致向垄断的发展。
他还指出:股份公司及其矛盾“在一定部门中造成了垄断,因而要求国家的干涉。
”恩格斯有一个精辟的论断:“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的这种反作用力,要求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越来越把生产力当做社会生产力看待。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 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第3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第1章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一、名词解释1.使用价值答: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自然属性决定的。
一种物品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自然属性,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
这种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往往是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发现和加以利用的。
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了满足别人需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定量的价值存在于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之中。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着眼点不在于使用价值本身,而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交换价值答: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可以按各种不相同的比例与许多其他商品相交换。
因此,交换价值不止一种,而是多种。
不同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交换,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可以使它们相等的共同东西。
这个共同东西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千差万别,无法进行比较。
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还有另外一个属性,即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其中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它构成商品的价值。
所以,价值是决定商品交换比例即交换价值的基础。
也即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含有相同的价值量。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价值答: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
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但劳动本身并不是价值。
不是人类劳动的任何生产性支出都会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凝结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才会形成价值。
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关系赋予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社会形式。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章节题库(第4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第6章 生息资本和利息)【圣
第4章资本的流通过程一、名词解释1.资本循环答: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资本循环是资本运动的基本形式。
资本循环属于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必须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2.产业资本答:产业资本是指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一切生产部门的资本,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产业资本是唯一能产生剩余价值的职能资本,最能表明资本运行的本质。
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共同组成资本的不同形态,分别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中履行职能。
产业资本处于物质生产领域,提供物质产品;商业资本处于商品流通领域,起着实现商品价值的功能;借贷资本发挥货币资本流转中介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业资本的运动是整个社会生产的基础,对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起着决定作用。
同时,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对产业资本的运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3.货币资本答:货币资本是指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使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货币资本只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而不是独立的资本,它的独立形态是借贷资本。
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中最典型、最片面、也是最一般的形式。
说它是最典型的,是因为货币资本循环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表现得最明显;说它是最片面的,是因为货币资本循环不仅把货币作为过程的开始和终结,而且直截了当地表明货币资本可以带来更多的货币,似乎货币本身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货币;说它是最一般的,是因为货币资本循环的反复运动已经包括着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8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经典习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名词解释1.国际分工答:国际分工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内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生产以及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种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革命进程、国内市场容量、经济结构状况以及各国经济制度的选择等;自然条件包含地理位置、气候、资源分布、国土面积以及人口多寡等。
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进步对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开始于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科技革命,延续到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前。
国际分工主要包括垂直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和混合型国际分工三种。
在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当前国际分工出现了许多不同于过去的新特点:从垂直分工转向水平分工;产业内分工逐步过渡到产品内分工;国际分工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步性;政府在推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2.水平分工答:水平分工是指按工艺和生产阶段实行的专业化分工。
它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
当代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的。
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笔记(第2章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2章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1.资本流通总公式(1)资本流通公式G(货币)——W(商品)——G (更多货币)。
这个公式表明,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一定的商品,再将商品出卖,换回更多的货币。
(2)商品流通公式W(商品)——G(货币)——W(商品)。
这个公式表明,商品生产者先出卖自己的商品,取得货币,然后再用货币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3)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的异同①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的相同点两种流通都有卖和买两阶段,都是买和卖两阶段的统一,都有卖者、买者和既卖又买三种当事人。
②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的不同点a.交换目的不同在商品流通中,商品生产者出卖自己的商品,是为了换回自己需要的另一种商品,即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
在资本流通中,资本流通的两极都是货币,货币在质上没有区别。
但是,在资本流通中最初付出的货币和经过流通收回的货币,是两个不同的量,收回的货币在量上大于付出的货币,资本流通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
b.交换内容不同在商品流通中,它的内容是不同的商品即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
在资本流通中,资本流通的两极都是货币。
c.运动的界限不同商品流通是先卖后买,资本流通是先买后卖;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后者都是货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的,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
d.体现的生产关系不同作为货币的货币是充当商品流通媒介的一般等价物;而货币变成资本就是一般等价物充当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手段,表现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章节题库-导 论【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导论一、名词解释1.政治经济学答:政治经济学是指研究人类社会中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经济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它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它第一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有关时代的经济学,是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趋势的科学,也是理解整个社会发展和变迁的理论科学。
2.物质资料生产答: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资料(物质财富)的过程。
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人类要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
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另一方面,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从而人类社会才能发展。
3.劳动答:劳动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劳动是人类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的必经途径。
一切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即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其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
劳动资料(又称为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称为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是物质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导论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1、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首先,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1、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现在服务领域因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而进入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
这里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2、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3、政治经济学不只研究生产关系,还要研究生产力,研究影响和制约生产关系发展的生产力,特别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到底偏重生产关系还是偏重生产力,要看研究任务。
其次,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运用的哲学方法,也就是唯物辩证法和抽象法。
政治经济学发展到现代阶段,方法论应该与时俱进,包括数学在内的科学研究方法都应该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
关于数学方法,可以肯定,能够得到数学证明的理论是科学地理论。
但不能反过来说,得不到数学证明的理论就不是科学的。
2、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即在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主线应该是如何通过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把对生产力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以增进国民财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目标和归宿。
第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回答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这样的问题。
第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寻求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应围绕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和理念。
3、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什么?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哪些意义?政治经济学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有不同任务,对资本主义分析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揭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因此它是批判的武器;对社会主义分析的任务,是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目标。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5章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经典习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名词解释1.成本价格答: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掉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总和。
成本价格的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因为当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归为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时,剩余价值就被看作是商品价值在成本以上的增加额,即资本家所费资本的产物。
不仅如此,对资本家来说,剩余价值还是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因为预付资本虽然只有一部分加入成本价格,但在物质形态上却全部参与商品的生产过程。
因此,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成本价格不仅是资本家账簿上的项目,它对现实的商品生产也会产生实际的影响:(1)成本价格的补偿是资本家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2)成本价格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市场竞争中胜败的关键;(3)成本价格决定着资本家的盈亏。
2.利润答:利润是指资本在运行中带来的,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价值增加额。
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来源于产业部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挥作用,而且没有消耗的不变资本部分即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
这样剩余价值就进一步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便取得了利润的转化形式。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而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这种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6章生息资本和利息经典习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名词解释1.借贷资本答:借贷资本是指拥有闲置资本的资本家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或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借贷资本的形成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有密切联系。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它具有自己的特征:(1)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商品资本。
借贷资本家在贷出货币资本时,并不放弃他对资本的所有权,只是暂时让渡资本的使用权,转让的是货币作为资本的使用价值,利用它可以获得利润。
(2)借贷资本是作为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而与职能资本相对立。
在借贷资本身上发生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资本的所有权属于借贷资本家,使用权属于职能资本家。
(3)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表现为G G—— ,似乎不经过任何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货币本身可以产生出更多的货币来,成为一种最具资本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2.借贷利息答:借贷利息是指职能资本家为了获得贷款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
借贷利息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数额和利息率的高低。
利息率,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利息率的高低有一定的界限。
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就会因得不到任何利益而不去借款;利息率也不能等于零,否则就没有人愿意贷出货币资本。
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二是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供大于求,利息率下降,反之,利息率上升。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利息率的因素还有:借贷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的长短、价格变动的预期、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的走势等。
3.企业利润答:企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其他非经营活动取得的收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收入减去全部支出后的余额。
企业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企业利润在数量上就是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
借贷资本的出现使资本取得了双重的存在,即发生了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资本除了作为货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作为资本来执行职能的功能,也就是生产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职能。
与此相适应,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也相应地分割成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利息的形式;另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了企业利润的形式。
4.资本主义银行答:资本主义银行是指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资本主义企业,它的职能是把社会上的闲置资本和各阶层手中暂时不用的货币集中起来,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即充当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和借用者之间的中介。
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同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货币兑换业是银行业形成的基础。
货币兑换业起初只经营铸币兑换业务,以后又代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等。
这样,兑换商人手中就逐渐聚集起大量货币资金。
当货币兑换商从事放款业务时,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业。
5.银行资本答:银行资本是指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
银行资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银行家自己投入银行的自有资本,在银行资本中占很小比例;另一部分是借入资本,是从银行外部吸收的存款,在银行资本构成中占很大比例。
银行存款首先来源于职能资本家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其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食利者阶层存入银行的货币资本也不断增加;此外,银行存款中还包括各阶层的货币储蓄。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投资于银行和投资于工商业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利润。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通过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使银行获得的利润接近于平均利润。
6.银行利润答:银行利润是指资本家经营银行所得的利润。
银行利润是通过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而形成的。
银行贷款利息一般都高于存款利息,两者之间的差额减去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就构成银行利润。
由于在银行资本家和工商业资本家之间同样存在着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从而使银行利润与银行的自有资本的比率也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银行利润的来源是雇佣工人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银行资本家通过贷出资本给职能资本家使用而获得利息,从而参加了对剩余价值的瓜分。
银行资本家之所以能以银行利润的形式瓜分到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因为他依靠了银行雇员的劳动。
银行雇员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银行雇员的劳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它能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使银行资本家取得归他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实现银行利润。
7.股份公司答:股份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发起组织、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股东就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发行和在股票市场上自由转让的公司。
股份公司的主要组织形式有:(1)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务的清偿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2)股份无限公司。
由两个以上的股东组成,股东对公司的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
(3)股份两合公司。
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组成的公司。
其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有限责任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8.股份资本答:股份资本是指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众多单个资本进行股份联合经营的资本集团。
它是适应生产社会化而产生的。
它能够兴办单个资本无力兴办的项目,如修建铁路和开办大型企业等。
股份资本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股份资本的所有权属于出资者,即股东。
股东通过持有股票来体现对自己出资的所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分享经营收益。
股份资本的经营权属于股份公司的经营者(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
在通常情况下,股东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事务。
9.股票答: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以证明股票持有人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所有权凭证。
股票是资金市场上主要的长期信用工具之一。
股票具有以下特点:(1)股票是一种所有权凭证,持股者为公司的股东。
(2)决策性。
股票持有者即为公司的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
(3)股票具有流通性。
(4)风险性较高。
股票的价格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股票的投资者要冒很大的风险。
(5)收益率较高。
股票的收益主要反映为股息和红利,股票收益率一股要高于债券的收益率。
(6)非偿还性。
股东不能退股,如果不转让股票,就只能靠获得股息和红利缓慢地收回投入的资金。
股票是所有权资本,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
股票从体现股东权利差别划分,可分成普通股和优先股;股票从体现的参与公司经营表决权的差别划分,又可分为表决权股和无表决权股。
10.股东答:股东是指股份公司的出资人或叫投资人。
股东是股份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
股东是公司存在的基础,是公司的核心要素。
没有股东,就不可能有公司。
股东的法律地位:(1)股东享有股东权。
即指股东依其所持股份而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或持有的股份,对公司承担义务,享有权利。
(2)股东一律平等。
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按所持股份的性质、数额享受平等待遇。
11.股票控制额答:股票控制额是指取得对一个股份公司控制权所必需的股票数量限额。
股份公司内部各股东的权力集中表现在股东大会的表决权上,原则上实行一股一权。
但股东拥有的股票数量是不一样的,大股东占有的股票多,表决权大,实际上支配着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
从理论上说,需要占有股票总额半数以上才能取得对公司的控制权,但实际上由于股票持有者分散,持有少量股票的股东人数多,大股东拥有的股票控制额,不必达到股票总数的半数。
股票越分散,股票控制额就越小。
通常只要掌握股票总额的30%~40%,有时甚至只掌握股票总额的5%~10%,即可取得对股份公司的控制权。
12.股息答:股息是指股票持有者根据股票的票面额从企业盈利中分得的收入,它是股份公司将每股投资应得的收益作为利息派给股东的。
股息是公司中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资本家按照各自占有的股份资本额来分配公司的剩余价值。
股息的分配以股东的股票面额为依据。
凡优先股票都按固定的股息率计算;普通股票则在支付优先股的股息之后,以剩余的利润根据按企业经营状况确定的股息率来分配。
获取股息是股民投资于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股民的基本经济权利。
13.股票价格答:股票价格是指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又称股票行市。
它表现为购买股票所支付的货币额。
股票是虚拟资本即资本的“纸制复本”,它没有价值,但凭借其所有权就可以定期取得股息收入,就如同将一笔资金存入银行取得利息一样。
股票价格应相当于这样一笔资本,将它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与凭这张股票所领取的股息相等。
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的大小成正比,而与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或股票价格=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利息率。
在实际生活中,股票价格还要受企业经营状况和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不断上下波动。
影响股票供求关系的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及人为投机因素。
经济因素,如经济周期、通货膨胀、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政治因素,如战争、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政府领导的更迭等;人为投机因素是指一些大的股票持有者利用制造谣言、大量抛出或大量购入股票来造成虚假的供求,使股票价格大涨大落,以达到他们从中牟取暴利的目的。
14.虚拟资本答: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与信用制度相关,虚拟资本包括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及其衍生品。
而在货币市场上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期票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各种有价证券或债权债务凭证是否是虚拟资本,关键是要看它们是否逆行交易并给持有者带来资本化的收入。
典型的虚拟资本形式是股票和债券。
虚拟资本之所以是虚拟的,首先它的价值是虚拟的;其次是因为它的运动不仅与生产资本的运动相脱离,而且还与其所代表的资金的运动相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