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鞍座与人体结构的关系
自行车座椅发展史

自行车座椅发展史
自行车座椅的发展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座椅的形状:最初的自行车座椅形状是简单的长方形,这种设计无法很好地适应骑行者
的身体轮廓,导致骑行者长时间骑行后感到不适。
后来,设计师开始尝试将座椅设计成更符合人体坐姿的形状,例如鞍形、凹形等,这些形状能够更好地贴合骑行者的臀部轮廓,提高舒适性。
2.座椅的硬度:早期的自行车座椅通常是由硬质材料制成,例如木头或金属。
这种硬质座
椅在长时间骑行时会对骑行者的尾骨造成压迫,导致疼痛和不适。
随着技术的发展,设计师开始使用更柔软的材料,如橡胶、记忆棉等,来制作座椅,以提高骑行的舒适性。
3.座椅的高度:座椅的高度对骑行的舒适性和效率有很大影响。
早期的自行车座椅高度通
常固定,无法根据骑行者的身高进行调整,导致骑行者长时间骑行后感到疲劳。
后来,设计师发明了可调节高度的座椅,使骑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和骑行习惯进行调整,提高了骑行的舒适性和效率。
4.人体工程学和生物力学:随着对人体工程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深入,设计师开始更加注
重座椅的设计与人体的生理结构和骑行方式的关系。
通过研究人体坐姿与座椅界面之间的生物力学关系,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骑行者的需求,并据此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
总体来说,自行车座椅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旨在提高骑行的舒适性和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自行车座椅的设计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
自行车鞍座与人体健康说法种种

自行车鞍座与人体健康说法种种
许云冰
【期刊名称】《中国自行车》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近日,美国科伦大学的一所研究泌尿系统的实验室经过实验研究表明:如果坐上结构不太合理的鞍座进行自行车骑行,长此已久的话,骑行者的泌尿生殖系统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其实,早在1997年,有关自行车鞍座与男性勃起障碍(ED)的关联就被医学界及自行车行业所关注。
美国的《BICYCLING》杂志就曾经刊登过两篇有关类似的文章。
【总页数】1页(P30)
【作者】许云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84
【相关文献】
1.自行车设计中的安全性——以自行车鞍座设计演化为例 [J], 李彬
2.自行车设计中的安全性--以自行车鞍座设计演化为例 [J], 殷陈君;许皓
3.一种用于共享电单车的鞍座结构及电动自行车 [J],
4.Specialized和Carbon公司开发3D打印聚氨酯自行车鞍座 [J],
5.基于生物力学的自行车鞍座优化设计研究 [J], 侍红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学设计

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学设计2005年第3期工程图学学报JOURNALOFENG眦EIUNGGRAPHICS2005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学设计黄海波,丁玉兰(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0092)摘要:鞍座的舒适性一直是困扰人们骑乘自行车的一个难题.分析了现有鞍座存在的问题,从不同座姿分析了鞍座对人体的受力;从国内外现有自行车鞍座分析了人机工学鞍座的特点,找出了其不足之处;以人机工学,医学,力学和美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对鞍座进行了全方位综合研究,得出了较为科学的自行车鞍座设计方法;并在此思想基础上设计了自行车鞍座的创新方案.关键词:工业设计;鞍座设计分析;人机工程学;保健中图分类号:TH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58(2005)03-0106—05鞍座是用来支撑身体的自行车部件,其设计直接影响骑乘舒适程度.虽然自行车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自行车鞍座的的设计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鞍座的舒适性问题.因此,对自行车鞍座进行系统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是世界闻名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是广大工薪阶层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骑车外出,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而且经济方便.但是在方便的同时,有些自行车”骑士”常常感到会阴部胀痛,腹部坠胀,长时间骑车后还会感到阴部发麻,如不及时休息,治疗,症状会逐渐加重,引起尿痛,尿频,睾丸疼痛等症状.这是由于骑车时会阴部长期受到挤压,致使前列腺充血,肿胀,发生慢性炎症的缘故【lJ.另据一家外国研究机构的统计,在他们调查的人群中,有90%骑自行车的男士睾丸存在畸形.有一半的被调查人群会感到阴囊不适或存在勃起障碍【2I.另据我国的男性学医学报告,骑行自行车在我国前列腺炎的发病诱因中占很大比重.因此,怎样解决鞍座一人体构成的人机系统问题,提高鞍座的舒适程度,是一项非常紧迫和必要的课题.1现有鞍座存在的问题图1是人体骨盆在普通鞍座上的位置.当人骑在鞍座上时坐骨生殖区(位于坐骨结节和耻骨联合部之间,分布有大量的血管,神经和软组织)靠在平坦的座面上,鞍座会压迫到坐骨生殖区的组织和脂肪(见图1(a));坐骨生殖区的组织里含有丰富的血管,软组织和大量的神经及神经末梢,在骑行时,上躯体的部分重量压迫到这些血管和神经,造成人体会阴区的疼痛和麻木(见图1(b));而且会阴区深层中含有泌尿组织,血管及生殖动脉和传导神经,如图2所示,这样也会造成生殖区域的麻木和缺血,严重的会导致生殖系统障碍.收稿日期:2004-03-28作者简介:黄海波(1978-),男,山东临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人一机一环境工程学及产品人机关系.第3期黄海波等: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学设计?lO7?(b)图1现有鞍座存在问题示意图图2人体在鞍座上时臀部组织的分布简图2自行车骑行受力分析下面作者以骑乘者上躯体与水平面夹角作为分类依据来分别说明人体在骑行时的受力情况:小角度,30度公路赛车运动员多采用这种骑乘姿势,见图3(a】.骑乘者上躯体与地面的的倾斜角小于30度,可以有效的减小身体对空气的阻力,加快骑行的速度.座面狭长,减少了大腿与鞍座的摩擦,有利于运动员来回往复的蹬踏,提高速度.座面较硬,使坐骨结节不至于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和摩擦,提高了蹬踏效率,由于没有较好的缓冲,降低了运动员的骑乘舒适度.图3(b)和3(c)是人体坐骨结节在运动型鞍座上的位置结构图:可以看到坐骨生殖区几乎都坐在鞍座上,承担上躯体的大部分重量,形成了对坐骨生殖区的压迫,这对运动员的坐骨生殖区是十分有害的.30度(c)图3小角度30度压力分布图(白色=高压力区域/灰色=低压力区域)中角度30”-60度对于骑乘角度在30”--60度(见图4(a))之间的骑乘者来说,其骑乘的舒适程度要比0~30度之间的运动员要优越许多.这种鞍座比公路赛车的鞍座宽大,柔软,由于身体前倾的角度减小,鞍座与坐骨生殖区的接触面积明显减少(见图4(b)),坐骨结节分担了坐骨生殖工程图学学报2005丘区的一部分压力,对坐骨生殖区的压迫明显减轻,见图4(c),这样臀部与鞍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坐起来更加舒适和柔软.(c)图4适中角度30----,60度压力分布图(白色=高压力区域/灰色=低压力区域)大角度60,-,90度身体与水平面的夹角呈60~90度就骑乘者来说是较舒适的角度,因为这时身体基本上直立(见图5(a)),人体在骑乘时上躯体的重量基本上都移到了坐骨结节的位置,坐骨生殖区与鞍座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见图5(b)),承受的压力也大幅度的减轻;坐骨结节承受了上躯体绝大部分重量,坐骨生殖区承受的压力较小(图5(c)).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自行车鞍座的舒适程度与骑姿角度有很大的关系.简而言之,即是否挤压坐骨生殖区以及挤压的程度如何.(b)(c)图5大角度60~90度压力分布图(白色=高压力区】或/ 灰色=低压力区域)3国内外现有鞍座的人机工学分析直竿形自行车鞍座直竿形自行车鞍座(见图6)只由一个横向的直杆构成,没有传统自行车鞍座的突出窄小部分,避免了传统自行车鞍座对人体坐骨生殖区的挤压和摩擦,不会压迫到会阴区的神经和血管,避免了对生殖系统的负面影响L3J.但是,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由于鞍座是桶型的,会大大减少臀部与鞍座之间的受力面积,坐骨结节和相应的臀大肌所承受的压力会很大,加速骨质和肌肉软组织的疼痛和疲劳.同时, 骑乘者为了坐稳身体,重心前倾加重上肢的负担,加速了上肢的疲劳.图6直竿形自行车鞍座月牙型人机工程鞍座美国公司【所设计的月牙型人机工程鞍座见图7(a). 图7(b)是人体骨骼在普通鞍座上的位置,受压橡胶球说明坐骨生殖区的神经和软组织受到了挤第3期黄海波等: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学设计压;图7(c)和图7(d)表示人体在月牙型人机工程鞍座上的情况,说明鞍座在避免坐骨生殖区的压迫上是设计的十分成功的.从单纯的避免人体器官和组织压迫的角度来考虑,其有一定的道理和可实施性;但是从另一个骑乘舒适的角度来说, 由于没有了前部必要的支撑,骑乘者会有缺乏支撑部的感觉;它的大腿导向设计的并不是很合理,前弯的造型限制了腿部的左右运动,而且上下车也不是很方便.(c)(d)图7月牙型人机工程鞍座从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鞍座设计者将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体软组织和器官挤压和摩擦为主要设计准则,即减少对坐骨生殖区的挤压和摩擦,通过凹陷,凿孔,改变鞍座的形状等方法来实现这一主要准则,同时考虑舒适和安全.4自行车鞍座的创新设计通过对上述各种现有自行车鞍座和人机工程鞍座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国外人机工程鞍座的设计一直是围绕怎样减少对人体坐骨生殖区的挤压和摩擦为主要目的;围绕前面所论述的人体相关部位的结构和尺寸以及骑行受力分析和设计要求,作者对鞍座设计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鞍座设计方案.鞍座设计要素分析尺寸决定鞍座宽度的因素主要是人体的生理结构,如坐骨结节的距离,骨盆的大小等等. 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坐骨结节间的距离.这段距离基本上决定了鞍座后部的宽度,它的宽度保证人体坐骨结节在鞍座上时的距离位置:过小容易使结节间软组织受到挤压,过大容易影响鞍座的平衡.坐骨结节一般9~12cm[~】.因为女性的髋骨要宽于男性,在设计时鞍座宽度要比男性的宽一些.弧度弧度是指从鞍座后部过渡到鞍座鼻部弧线的弯曲程度.由鞍座的宽度,长度,以及骑乘者大腿内侧的脂肪厚度,髋臼窝的深浅和鞍座的用途等决定.垫料垫料是自行车鞍座舒适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了鞍座的变形程度.如果垫料过软,坐骨结节就会陷入到鞍座中,导致人体组织的麻木和缺血;如果垫料太硬,将会导致人体组织的疼痛.所以,垫料的柔软程度和大小是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另外,包覆材料的透气性,防水性,防变形性等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5实例分析下面作者以上述理论作为指导,以休闲型自行车鞍座为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建模设计实践, 以验证作者的指导思想.外观造型在设计的过程中,作者主要考虑鞍座怎样避免和减少对人体坐骨生殖区的影响. 鞍座的中部嵌入了比两侧更加柔软的垫料;从正视图看,这一区域下陷,很好的减轻了对坐骨生殖区的挤压.外观造型和具体设计理论原则见图8说明.图8休闲型自行车鞍座方位图人体解剖学分析鞍座中间凹陷,减少了对坐骨生殖区的压迫,开有4个圆孔,有利于散热;鞍座前部比后部稍低,减轻了对耻骨联合部的压迫;鞍座头部比一般自行车鞍座短窄,减轻了对大腿内侧的摩擦;前后连接的弧度比一般自行车鞍座要小一些,使鞍座增加了表面受力面积,减工程图学学报轻了对臀部的挤压,如图9所示.图9休闲型自行车鞍座人体解剖学分析6结束语作者通过对鞍座的人机工学设计,借鉴相关理论【5】,指出自行车鞍座对人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坐骨生殖区,即坐骨结节与尺骨联合部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因此,怎样避免和减少鞍座对坐骨生殖区的压迫是鞍座人机工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总结分析,作者得出鞍座的设计原则:①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鞍座的宽度尺寸;②弧度的大小由鞍座的宽度,长度和鞍座的用途等等决定;③垫料是鞍座直接与人体接触的元素,决定了鞍座的变形程度,是自行车鞍座舒适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以人机工程学,医学,力学,美学等学科相关理论为指导,得出了自行车鞍座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了新型的自行车鞍座.此设计思想从人机工学角度上研究是合理的,其应用效果有待于通过实际验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马文飞.骑车族防”自行车病”六措施.健康报,1998-2-9(4).[2】[ED/OL].[3】?[ED/OL].【4】【ED/OL】.【5]丁玉兰.人机工程学(第2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51.ErgonomicDesignofBicycleSaddleHUANGHai—bo,DINGYu—lan(MechanicalDepartment,Ton~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Abstract:. Geometricfeaturesofexistingsaddlesproducedhomeandabroadareanalyzedfromtheviewpointof ,combinedwithmedicalscience,mechanicsand.Keywords:industrialdesign;saddleanalysis;ergonomics;healthcare。
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

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前言 (3)第一章绪论 (4)1.1课题研究背景 (4)1.2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课题研究的内容 (6)1.4课题的意义 (6)1.5论文结构 (6)1.6本章小结 (7)第二章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 (8)2.1人机工程学 (8)2.2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8)2.3人机工程学的内容 (9)2.4人机工程在自行车鞍座设计中的应用 (10)2.4.1自行车鞍座对舒适性的影响 (10)2.4.2鞍座的人机工程分析 (11)2.4.3现有鞍座的人机特点分析 (12)2.4.4人机工程学指导下的鞍座设计 (14)2.5本章小结 (16)第三章自行车鞍座逆向设计 (17)3.1逆向工程学 (17)3.2逆向工程学的定义 (17)3.3逆向工程学的进展 (17)3.4逆向工程学的作用 (17)3.5自行车鞍座设计中逆向工程的运用 (17)3.5.1三坐标测量仪 (18)3.5.2点云图的生成 (18)3.6 imageware软件的逆向建模 (21)3.6.1 imageare软件的简介 (21)3.6.2鞍座点云图的导入imageware软件 (21)3.6.3点云的多边形化 (22)3.6.4云多边形化参数的设定 (23)3.6.5点云噪点的分析 (23)3.6.6点云噪点的删除 (24)3.6.7曲面构造分析 (24)3.6.8曲面SurfA、SurfB、SurfC、SurfD与SurfE的构造 (25)3.7本章小结 (32)第四章 UG软件对鞍座表面局部造型 (33)4.1导入UG6.0中进行鞍座表面的设计 (33)4.1.1将鞍座模型导入到UG NX6.0软件中 (33)4.1.2基准平面的建立 (33)4.1.3鞍座上表面草图的构造 (34)4.1.4改进后的鞍座模型 (34)4.2本章小结 (35)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36)5.1工作总结 (36)5.2展望 (36)参考文献: (38)致谢 (38)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进展,绿色无碳生活慢慢的影响着全世界人们的衣、食、住、行。
车座做成马鞍形的物理原理

车座做成马鞍形的物理原理车座做成马鞍形的物理原理主要涉及人体力学和力学原理两个方面。
首先,马鞍形车座的设计理念是基于人体骨盆和骨骼结构的形状。
人类骨盆由髂骨、坐骨和尾骨组成,这些骨骼形状形成了一个凹形结构,使其能够稳定承载身体的重量。
马鞍形车座采用类似的原理,通过在座椅中心部位凹陷,使骨盆得到更好地支撑,从而减缓坐骨神经和尾骨的压力,减少下肢和盆腔的不适感。
其次,马鞍形车座的设计也考虑了力学原理。
根据受力分析,人体坐在一个平整的椅子上时,由于重力作用,身体施加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坐骨部位,这会导致坐骨神经和尾骨的受压。
而马鞍形车座则通过凹陷的中心设计,使身体的整体重量分散到座椅的更大面积上,减少了坐骨区域的压力集中,从而减缓了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此外,马鞍形车座还采用了凸起的边缘设计。
这种设计不仅可以为臀部提供额外的支撑,还可以增加腿部的稳定性,避免腿部肌肉过度紧张。
同时,凸起的边缘还可以起到固定身体位置的作用,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少在加速、制动和转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姿势调整。
此外,马鞍形车座还可以通过调节座椅的倾斜角度和高度,以适应不同驾驶员的身体构造和驾驶习惯。
座椅的倾斜角度可以影响身体与座椅的接触面积和坐姿姿势,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舒适性。
座椅的高度调节可以保证驾驶员的脚部能够正常放置在地面上,减少腿部负担。
总结起来,车座做成马鞍形的物理原理主要是通过人体力学和力学原理的应用。
该设计考虑到了人体骨盆和骨骼结构的特点,以及减少坐骨神经和尾骨的压力。
通过凹陷的中心设计和凸起的边缘设计,以及可调节的倾斜角度和高度,马鞍形车座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舒适性,减少驾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适感。
这种设计能够改善长时间驾驶对身体的影响,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自行车座如何影响性功能

自行车座如何影响性功能有没有发现,市面上的“健康鞍座”给你帮倒忙了?研究显示,当骑车者的鞍座为带有“长鼻子”的泪珠状时,人体四分之一的重量是压在这个“长鼻子”上。
在骑车的三分钟内,血管向会阴部的输氧量会下降70%至80%。
根据研究人员的推算,当一个人坐在鞍座上时,可以在全然不知的情况下,会阴部的供氧量降至为零,因为骑车者在骑车半小时后,这个部分会变得麻木。
而麻木则是一个不祥的预警信号。
经常骑行这种自行车会让你这样!早在1997年,美国波士顿的一位泌尿专家发表了一份有关自行车鞍座与男性阳痿之间关系的报告。
他认为,只有两种骑自行车的男性,一种是已经出现阳痿,另一种是将会出现阳痿。
自2000年以来,许多科学家开始采用先进的方法研究自行车鞍座与男性阳痿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研究发现当人们坐在普通椅子上时,身体的重量通常不会压在会阴上。
但当坐在自行车鞍座上时,人体的大部分重量就会落在会阴上,所产生的压力大约是坐在普通椅子上的七倍。
在男性的会阴里,有一个叫做阿尔科克管的器官,内含负责向生殖器官供血并引起性激奋的动脉和神经。
该器官的走向正好是延着骨头的两侧。
因此,当骑车人坐在狭窄的鞍座上时,这里面的动脉血管和神经就会受到压迫。
时间一长,该部分的血流就开始下降,这就意味将产生不了能让生殖器完全勃起的足够压力。
研究人员介绍说,女性会阴部存在着相同的血管和神经系统。
因此,女性骑行者所受到的伤害也是基本相同的。
此外,骑车者的自身重量也有影响。
体重越大,对鞍座的压力就越大。
舒适的鞍座并不是简单的去掉长鼻子长时间骑行安装有长鼻鞍座的自行车,会PP疼,会阴部麻木、酸胀等一系列不舒适感。
即使这样,长鼻鞍座依然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是因为它拥有着其他无鼻鞍座所不拥有的骑行平衡稳定性及骑行安全感。
如果简单的把鞍座的长鼻子去掉,虽然在骑行中会舒适很多,但也缺少大腿的夹持力,使骑行变的不安全,并增重的臂膀及手腕的劳累度。
骑行—云座的设计理念

产品介绍:云座仿生结构自行车座相比传统鞍座,云座结构更符合人体工程学,通过仿生技术、分体式结构、tppro复合结构座面填充技术,使得鞍座更适合骑行发力,更加健康,更加舒适。
设计概念1.发力:云座开发者团队通过大量实践认为,最高效省力的骑行方式应当如直立行走一般,直立行走是人体基于已经进化了几百万年的肌肉骨骼系统做出的最高效省力的发力方式,行走中发力不仅有腿部肌肉参与,更通过自然明显的骨盆摆动来调动更多肌肉参与到发力中。
云座开发者团队研究认为,骑行也应当如直立行走般高效省力,通过自然明显的骨盆转动来调动更多的肌肉参与到骑行发力中。
观察发现骑行者中十个有九个都存在骨盆发力不足的情况,日常蹬踏的时候只有腿部肌肉参与到骑行中,骨盆更多的时候处于一种半锁状态,这样骑行效率低下且人体对车的输出的功率全部由腿部肌肉承担,按规律来讲,人体会下意识的进行最高效省力的发力,但为什么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是因为鞍座,如果转动骨盆进行发力,会和固定的鞍座互相冲击形成反作用力,阻碍骨盆摆动同时会产生不舒适,人体为了减少这种不舒适,就会下意识的停止骨盆摆动,从而导致骑行发力低效且费力。
针对这个问题云座开发者团队研究骨盆的活动轨迹,研发了云座的仿生技术,通过底部仿生结构以及分体式座面互相配合,让座面在多个维度做出最贴合骨盆转动的运动,调动更多肌肉参与到骑行发力中,骑行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腿部肌肉变的轻松,让骑行如直立行走般高效省力。
2.健康:国内外新闻媒体都对骑行影响健康的问题作出过报道。
人体生殖泌尿系统分布非常分散,即使是中孔鞍座也并不能解决压迫问题,因为生殖泌尿系统周围仍然会受到持续的压迫,对于改善骑行健康的作用几乎为零。
长时间骑行,生殖泌尿系统部麻木、排尿困难、排尿有灼烧感、睾丸麻木等问题就是长时间压迫生殖泌尿系统引发的症状,也困扰着相当多的骑行者。
为解决这些问题云座开发团队采用了分体式贯穿中空+符合人体工学的座面曲线,配合仿生结构的前端不断摆动缓释生殖泌尿系统循环,多种方案并行,有效避免鞍座压迫刺激生殖泌尿系统部,解决了生殖泌尿系统麻木,排尿困难,排尿有灼烧感,睾丸麻木的情况。
自行车调整座椅的结构原理

自行车调整座椅的结构原理自行车座椅的结构原理涉及到座椅的设计、安装和调节几个主要方面。
座椅是与骑行者直接接触的部分,对于骑行舒适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因此,座椅的结构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以及个体差异的因素,使骑行者在长时间骑行中能够保持舒适的姿势并减少疲劳感。
首先,座椅的结构要合理设计。
一般座椅包括座垫和座背两部分。
座垫是骑行者的主要支撑点,应该有足够的宽度和长度来适应骑行者的臀部。
座垫的内部填充物可以采用高弹性材料,如泡沫塑料或凝胶,以提供更好的缓冲效果。
座背则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和高度,以适应骑行者的背部曲线,并提供一定的支撑。
此外,座背的角度也可以调整,使骑行者能够找到自己最舒适的坐姿。
座椅的安装也非常重要。
座椅通常通过座管安装在车架上。
座管的直径和长度应与座椅的安装孔匹配,并使用合适的夹紧装置来固定。
座管的高度可以通过调整座管伸出的长度来调节。
座管的长度应该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便根据骑行者的身高和体型进行个性化调节。
座椅在安装时应确保牢固稳定,不会出现松动或摇晃的情况,以免影响骑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最重要的是座椅的调节功能。
座椅的高度和角度可以根据骑行者的身高和骑行习惯进行调整。
调节座椅高度可以通过改变座管伸出的长度实现。
骑行者的脚踏地点应该处于坐垫和脚踏之间的合适位置,既不至于伸直膝盖也不至于过度弯曲。
调节座椅角度可以通过旋转座椅与座管连接的夹紧装置来实现。
座椅的前倾角度可以根据骑行者对坐姿的喜好和舒适度进行调整。
较平坦的坐姿可能更适合长距离骑行,而较竖直的坐姿则更适合攀爬或高强度骑行。
一些高级的座椅还可以具备进一步的调节功能。
例如,一些座椅可以根据骑行者的体重和骑行姿势进行前后滑动调节,以求更好的动作适应性。
另外,一些座椅还可以调节座背的弯曲度和支撑位置,以提供更贴合骑行者背部的支撑。
这些调节功能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以获得最佳的骑行体验。
总结起来,自行车座椅的结构原理包括合理的设计、安装和调节功能。
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

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设计自行车鞍座是自行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一个好的鞍座能够为骑车者带来更舒适的体验,同时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健康。
因此,鞍座人机工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本文将从设计、材料、外形、舒适性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鞍座。
一、设计在设计鞍座时,必须考虑到骑车者的身体形状以及习惯用法。
这意味着需要设计出不同的鞍座来满足不同骑车者的需求。
例如,女性骑车者需要更宽的鞍座来适应她们的骨盆形态。
而男性骑车者在骑行时会出现龟头麻木的现象,因此设计鞍座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尽量减少这种不适。
同时,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不同骑车者的骑行习惯。
长距离骑行者需要一个更宽、更长的鞍座来分散体重,减少对臀部的压力。
而短距离骑行者则更适合选择硬一些的鞍座,骑行时可以更容易地侧着骑。
二、材料鞍座的材料也很关键。
一般来说,鞍座的制作材料是皮革、合成材料或泡沫塑料。
这些材料都有各自的特性,需要根据鞍座的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皮革鞍座更适合长时间骑行,因为它们非常耐磨、耐用,而且对于身体的保护效果也非常好。
合成材料和泡沫塑料制成的鞍座则更适合短距离骑行,因为它们更轻便、更易于清洗。
三、外形借助现代技术,设计师们可以创建出各种精美的鞍座外形。
但是对于鞍座来说,外形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更重要的是鞍座的尺寸和形状。
一个好的鞍座应该具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外形。
通常来说,鞍座应该有弯曲的底面,这可以让它更好地适应身体的曲线。
此外,鞍座还应该有空心的凹槽,这将减轻对人体骨架的压力,让骑车者更舒适的骑行。
当然,这些都要有针对不同的人来进行设计,并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做出相应的尺寸和形状调整。
四、舒适性理想的鞍座应该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对于骑车者来说,舒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鞍座的软硬度:硬度适中的鞍座能够让骑车者在骑行时更舒适。
2.鞍座的宽度:宽度适当的鞍座能够更好地承受骑车者的体重、减轻对臀部的负担。
3.鞍座的触感:触感舒适的鞍座能够让骑车者的肌肉更放松,更容易骑行出更远的路程。
自行车鞍座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及测评方法

包装工程 PACKAGING ENGINEERING Vol. 33 No.6 2012-03
自行车鞍座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分析及测评方法研究
张 磊 1, 张芳燕 1, 刘洋铭 2
(1.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 300191; 2.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100086) 摘要: 阐述了自行车鞍座设计的合理性对骑行者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 结合生物力 学的相关原理, 对人体坐骨生殖区的结构、 体压分布以及鞍座材料性能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并给出了相关的设计与 评价方法, 为自行车鞍座的设计与研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规范。 关键词: 自行车鞍座; 人机工程; 易用性设计; 测评方法 中图分类号: TB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3563 (2012) 06-01nom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Bicycle Saddle Design
ZHANG Lei 1, ZHANG Fang-yan1, LIU Yang-ming2
(1.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91,China;2.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6, China) Abstract: It introduced reasonable bicycle saddle design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health of the rider. It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the genital area,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material performance of the bicycle saddle from view of the ergonomic,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of biomechanics, discussed the methods of design and evaluation, and provided some basis to design and research of the bicycle saddle. Key words: bicycle saddle; ergonomic; easy-to-use design; evaluation methods
人机工程学在自行车设计中的应用

•据有关资料分析:当人呈水平状态,小腿与水平的大腿基本垂直,而另一小腿能自然垂直于地面、 此时的曲柄应转到呈60°时用脚掌蹬力最舒适位置。
•
•
曲柄过长,会导致转弯时膝关节碰到车 把,骑行发生困难,影响骑行者的输出 性能。 根据自行车国家标准:1、脚蹬面朝上 放置时,自行车向一倾斜25°,脚蹬上 的零部件不触及地面。2、脚蹬中心与 泥板转到任意角度时的间隔距离必须大 于或等于89mm。选取曲柄为 165mm~170mm时为最适合,使骑行 者即省力又舒适。
3、材料选取
坐垫材料是影响鞍座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骑行 过程中减震元件之一。一般采用硬质座面包覆软硬适中的坐 垫材料,同时还考虑到其透气性、防水性等特征。柔软度适 中的坐垫材料,还可减少骑行路面不平整时所产生的震动冲 击,起到一定的减震避震作用,进一步增强骑行舒适性。鞍 座的面料可采用透气性较好的皮革材料以利于散热。
一、前叉部分 一、前叉部分
• 自行车设计国家标准规定:车把前叉轴线与通过轮心的地面垂直线的交点到地面的距离不小于轮半 径的15%,不大于轮半径的60%。
二、车把部分
• 这是关系到操纵和制动性能的主要部件。例如山地车,车把的宽度以中青年男子的肩宽480mm,手 掌宽度100mm为参照,设计时考虑手掌中央与车把把套的中央为接触点,这样可使整车受力平衡, 具备安全可靠的操纵车把和刹车制动的有利条件。
•
• •
自行车
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 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
自行车的功能是供人骑乘,人与自行车相互运动,驱动车辆前进,构成了‘人-车’系统。
人机工程学在自行车主要部件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自行车主要部件中的应用:
二、车把部分 一、前叉部分结构设计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自行车座垫的研究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自行车座垫的研究作者:吕梦琪朱宁嘉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32期【摘要】本文以人体工程学的视点对自行车座垫进行初步的研究,并对国外品牌公司的既存商品和创新研究案例从人体工程学角度进行分析。
论文内容分为四章,包括自行车座垫的概述,自行车座垫设计相关的人体工程学要素,基于人体工学的自行车座垫设计案例和结论。
论文旨在把握较为完整的关于人体工程学自行车座垫设计的技术与信息,同时也提出了自行车座垫相关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要素。
【关键词】自行车座垫;人体工程学;品牌Bicycle Saddle Research Based on ErgonomicsLV Meng-qi ZHU Ning-jia(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 Zhejiang 314033,China)【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preliminary studies on bicycle seat with the ergonomics perspective and foreign brands of existing goods and innovative cases. Paper aims to grasp more 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of bicycle saddle based on ergonomics, and proposed ergonomic elements of bicycle saddle design as well.【Key words】Bicycle;Saddle;Ergonomics;Brand1 自行车座垫概述我们通常将自行车可按形态分类分成三类:(1)窄型细长的硬座垫:适合于快速巡航用的运动型自行车。
该类自行车的结构特点是为快速踩踏时减少大腿内侧摩擦和疼痛感而设计成窄长的鞍形,和为减少臀部与坐垫陷入面积,提高踩踏速度而设计的硬质坐垫;(2)宽而软的舒适型座垫:适合于慢速巡航用的舒适型自行车,其宽大软质的座垫设计提供臀部较大而平均的支撑面积和较佳的舒适度;(3)特殊类型的座垫。
人体生物力学在自行车的应用

人体生物力学在自行车的应用现代自行车设计和制造的成功与健康和愉悦活动有关,其应用了人体生物力学原理。
人体生物力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运动和姿势对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影响的学科,可以帮助设计者和制造商从最优化角度设计自行车的部件,以能够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从而提高骑行舒适度、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人体生物力学在自行车的应用:1. 自行车几何形态自行车几何形态是从人体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考虑的,包括调整座椅、车架和车把的高度和角度等。
座椅应该与地面成合适的角度,车架应该合适的大小,车把的高度和角度应该使得骑手的姿势舒适和保持身体的稳定。
2. 自行车骑手的姿势对于骑行者的舒适度和效率,他的姿态在自行车设计过程中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最终姿势取决于骑手的身高,背长,手臂长度等身体尺寸。
正确的姿势有助于骑行时间的增加和疲劳的减少。
3. 自行车的悬挂系统自行车的悬挂系统不仅控制了车架的强度和刚度,同时也与骑手的舒适度和稳定性有关。
合理的减震系统可以使骑行在不平整路面上更加可控,提高行驶效率,并且减少亚健康状况的发生。
4. 自行车的踏板和齿轮系统踏板和链条传输动力是骑行的关键环节。
当自行车骑手能够经过调节齿轮和踏板以达到最佳功率输出状态。
因此,自行车齿轮系统也需要结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来设计,如舒适的踩车、平稳的力度传递等。
总结起来,人体生物力学原理在自行车设计和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适的座椅,车架高度和车把角度等来确保骑手的姿势是正确的。
自行车滑动系统控制着车架的刚度和强度,以保持骑手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齿轮传动系统能够通过人体生物力学原理的使用来确保一个高效和平稳的功率输出。
因此,一个良好的自行车设计师应该具备相关的人体生物力学知识,以便将其应用到自行车设计和生产过程中。
自行车设计中的安全性-以自行车鞍座设计演化为例

自行车设计中的安全性以自行车鞍座设计演化为例殷陈君1 许皓21.天津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实验教学中心2.安徽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学院【摘要】自行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扮演者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当前,自行车是是最为简单的代步工具,并成为了娱乐以及长途旅行和健身等多样化用途的交通工具。
对自行车进行设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安全性,自行车的鞍座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对自行车鞍座进行实施改善是自行车制造商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则主要就自行车设计的安全性及相关理论进行详细分析,并将自行车鞍座设计的有关理论加以论述,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自行车设计;安全性;鞍座设计引言自行车的发展已经有上百年历史,而对于自行车的鞍座设计却还有诸多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在自行车的舒适性方面。
我国作为自行车生产大国,自行车是大众最为常用的交通工具,长时间的骑车会给人带来诸多的不适,所以加强自行车的鞍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的设计就成了重要的一个内容。
在这一发展下加强对自行车设计中鞍座的优化设计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自行车的发展演变及鞍座结构设计分析1.1自行车的发展演变历程分析自行车在其演变过程中逐渐向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十八世纪九十年代,法国人西弗拉克受到四轮马车启发在进行了多次试验之后就发明了最为原始的自行车,和现代的自行车一样只有两个轮子,但在两轮间并无自动传动装置,需骑在上面双脚滑动,并且不能转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就比较吃力。
到了十九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约翰·K·思达雷制造了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并将其命名为安全自行车,在这一制造的自行车结构上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呈现出菱形的车架,所以在车身的强度上就相对比较高,并是在链条的驱动下通过后轮来驱动车子前进,然后通过把手来掌握方向[1]。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自行车座垫的研究

SELLE ITALIA女性系列产品就特别植入了较厚的硅胶。
图1自行车座垫考虑到坐骑共行的特征并结合人体臀部的构造成马鞍状的经典形态。
意大利SELLA公司的革新是自行车座垫的形态演变的最大推动力。
SELLA公司采用了高弹体以构建灵活的减震在不减少舒适程度的前提下,坐垫不再需要又重又有很大噪音盆石膏模型来测试Selle SMP座垫与人体臀部匹配程度[1]。
图2人体骨盆骨骼构造图图3男女骨盆骨骼比较图骑行时,臀部的受力前部是会阴,后部是坐骨。
为减少运动型自行车低俯式骑行姿势对会阴的压力,很多座垫设计成细长的中空构造或者下沉的沟槽构造。
但是座垫材料若过软会使得坐骨部位凹陷物在沟的边缘突起,不但起不到人体工程学作用,反对会阴造成更大所以适材适所地选用填充材料,在座垫后部选用较硬的材料给予骨盆有力的支撑,座垫前端选用较柔软的材料提高缓冲性以减轻的压迫,座弓则需要结实但轻巧的材Paradigm RXXXL座垫就具有这样的人体工程学设计骑行姿势SELLE ITALI LADY座垫香蕉自行车座椅男女自行车座垫形态差异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不同骑行姿势需要身体重心变化和座垫密切相关。
如上下坡、臀部会随着身体重心的变化,在座垫上前后左右的移动座垫设计需要完成对臀部承托、符合臀部的曲线、不影响踩踏重心移动的功能同时,还强调其舒适性和对会阴部位的释压作用(MTB)赛车和公路(ROAD)赛车因骑行姿势不同座垫设计也相应变骑行经验座垫舒适性的调节不仅需要座垫设计本身,与使用者骑行的经验也息息相关。
职业车手和业余车友,甚至同一类车手在训练、比赛等不同环境对座垫的需求也不同。
图6中右图为SPECIALIZE 公司基于(Body Geometry)技术为女性职业选手开发的适用于铁人赛和赛的赛车座垫SITERO EXPORT GEL。
左图为SITERO 座垫(上)和流行女性短鼻座垫(中)臀部压感的测试图。
人机工程学

鞍座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一)
坐姿时的脊柱形态 处于坐姿状态时,人的身体主要由脊柱、盆骨、腿和脚支撑。不同的坐姿,脊柱的形态是不同的。 在良好的自然坐姿状态下,各椎间盘上的压力分布适当且肌肉组织承受着均匀的静负荷。而处于非自然 坐姿下,椎间盘压力分布不正常,容易产生腰部疼痛和疲劳等不适。 从坐姿生理学角度来看,鞍座的尺寸和结构设计应该使骑行者处于或者接近自然坐姿状态,保证正 常的脊柱形态,降低疲劳和减少腰部疼痛或损伤。
它的特点是通过外形的设计,来避免鞍座对 骑行者生殖区器官和组织的压迫。但是,由于缺 乏前部必要支撑,骑行者会感觉到缺乏安全感, 并且月牙的造型给上下车及骑行带来不便,因此, 会降低骑行的舒适性。
基于人机工程学原理的鞍座设计
自行车鞍座的人机工程学设计主要是围绕着上面所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
首先,是减少或者避免鞍座对骑行者坐骨生殖区和会阴区的摩擦和压迫; 再者,是使骑行者在正常骑行时,可以保持自然坐姿,以减少坐骨结节的压力; 保证股骨处于正常位置受力,降低疲劳程度; 不妨碍骑行者的正常蹬踏动作; 提供良好的坐姿稳定性,不许额外的力来保持自身平衡; 最后,寻求最佳的材料、尺寸和结构。
对现有鞍座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二)
月牙型鞍座
直杆型鞍座
直杆型鞍座仅仅以一个直杆作为鞍座的整体, 外型上颠覆了传统鞍座的外形。这款设计虽然解 决了鞍座对骑行者生殖区器官和组织的压迫,但 是它很多的缺点和不足,由于接触面过小,骑行 者很难保持平衡,这样一来会增加上肢的负担, 由此,加速骑行者感到疲劳,同样,由于接触面 积过小,会增加坐骨结节和臀大肌的压力,这将 加速疲劳和疼痛。 由以上观点看来,这款设计弊大于利,并不 适合推广使用。
结束语 根据人机工程学知识内容对鞍 座设计进行分析和改进,这一 过程中,发现鞍座不仅仅会对 骑行者的坐骨生殖区产生压迫, 而且还影响坐姿时的脊柱形态 和坐姿体压分布的因素。通过 人机工程学设计的基本准则对 自行车鞍座进行设计,具体实 效未经验证,还有待进一步的 实验和改进。
人因工程设计

人因工程设计 ——自行车设计张鹤工硕71班07096007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
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一、 人—车系统人骑自行车时,人是自行车的组成部分,组成了人—车系统,即人—车界面1、人与支撑部件支撑部件有车架、前叉、鞍座和车把等,是自行车的构架。
支撑部分将其他零部件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以保证自行车的整体性和功能的实现。
从人机关系看,鞍座、车把和车架等的位置、形状与大小及其相互关系,与骑车人的位置和肌肉的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坐的位置、人的上身姿势、车架的高度、手握车把的距离等,都是由人体特性决定的设计参数。
2、人与动力接收部位动力接收部件主要是脚蹬和曲柄。
动力是靠人的双脚踩在脚蹬上,下肢运动的力使曲柄转动而产生的。
为了使人省力和舒适,必须研究人体下肢肌肉和收缩运动与曲柄运动之间的能量转换。
3、传动部件主要是滚珠、链条和链轮。
人的作用力通过链条和链轮带动后轮转动,使自行车前移。
传动部分设计的关键是要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以及易操纵的变速机构。
保证较高的传动效率,人才能以一定的肌力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
4、人与工作部件工作部件是指车轮,包括钢圈、轮胎等。
车轮一方面将人的肌肉力量转换为车轮,包括钢圈、轮胎等。
车轮一方面将人的肌肉力量转换为与地面接触而向前运动的力,另一方面将人的握力转换为车轮与地面摩擦所产生的刹车阻力。
设计自行车的几何尺寸、车闸及变速器等,应着眼于人—动力—传动—工作的连贯性,才可能设计出与人手及握力相适应的闸把、刹车力适当的车闸,才不会发生因刹车阻力小而造成的事故。
二、 影响自行车性能的人体因素影响自行车性能的人体因素很多(见图2—1),主要有以下方面图2—1影响自行车性能的人体因素1视觉(平衡感觉);2空气阻力;3臂长;4合成重心;5手的大小(握力);6腿长;7速度;8腿力;9踏力;10身长;11姿势(挡风面积);12体重;13荷重(疲劳痛感)1、人体尺寸以身高H为基本因素,身体的能力与H成比例,也有与H的平方,H的三次方成比例的特性。
自行车鞍座与人体结构的关系

自行车鞍座与人体结构的关系自行车鞍座与人体结构的关系1.人体骨骼分析骨盆下口形状不规则。
在骨盆下口的前方,介于两侧坐骨下支及两侧耻骨下支之间,有一深切迹,男性者其呈锐角(约50-60度),称为耻骨下角,女性者呈钝角(约80-85度),称为耻骨弓。
耻骨角的大小对座面的宽度值有一定的影响。
2.现有鞍座所存在的问题除坐骨结节外,耻骨联合部也分担一部分上肢的重量;而在进化过程中人体并没有让跨部承受重量的设计,所以在人体坐在车座上的时候是坐骨生殖区靠在平坦的座面上,这样就会压迫到坐骨生殖区的组织和脂肪;坐骨生殖区的组织里含有丰富的血管、软组织和大量的神经及神经末梢,当人体在骑行的时候,人体上肢的一部分重量会压迫到这些血管和神经,造成人体会阴区的疼痛和麻木(箭头所指的白色区域);而且会阴区深层中含有泌尿组织和血管及生殖动脉和传导神经,这样也会造成生殖区域的麻木和缺血,严重的会导致生殖系统障碍。
所以普通车座对人体的坐骨生殖区的血液循环和性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
正常人坐位时,着力支点是两侧臀部坚硬粗大的坐骨结节,尾骨基本悬空,并不承重。
两坐骨结节的之间平均距离约为9厘米。
自行车座垫前窄后宽,前面宽度为几厘米,后面的宽度在20厘米以上。
正常情况下骑车,臀部以坐骨结节着力。
但当道路不平,受到颠簸上下时,臀部难免向前滑动,使坐骨结节落空在两侧,尾骨成为承重支点,受到很大的重力,与坚硬的坐垫相撞,可发生折断或与骶骨分离。
如骑车人因发育差异尾骨较长,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女性骨盆比男性宽大,怀孕、月经期间体内激素变化,韧带松弛,发生骨质疏松较男性为早,程度较重,容易发生,更值得引起注意。
3.人体在自行车鞍座上时和在坐位时的区别经过长期进化,人体对坐姿经过了很好的设计和适应,所以人体在坐位时,坐骨结节和大腿后侧的肌肉和脂肪以及大腿骨承担了大部分的人体上肢重量,较不容易疲劳。
坐骨结节的骨头表面是由相互垂直的横隔构成的,所以它抵抗压力的能力很强。
人—自行车人机工程设计案例分析

人—自行车系统设计案例分析工业设计F1002 赵土豆201048262500一、人—自行车系统组成自行车的功能是供人骑行,人在骑行过程中人和自行车可以看成一个人机系统,且人是最主要的因素,该人机系统中人—自行车的界面关系分析如下.人—车界面关系鞍座-—轮胎人车把—-脚蹬——1.人与支撑部件的关系支撑部件主要有车架,前叉,鞍座和车把等,是自行车的构架。
支撑部分将其他零部件固定在相互间正确的位置上,保证自行车的整体性,实现自行车的功能。
从人机关系来看,鞍座,车把和车架等的位置和大小,以及他们间的相互关系,与骑车人的位置和肌肉的动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坐的位置怎样更合适,车架多高使人脚蹬起来用力才方便,如何保证人的上身有正确的姿势,手握车把的距离多长才合适等,都决定于人体特性的设计参数。
2。
人与动力接收部件的关系动力接收部件主要是脚蹬和曲柄。
动力是靠骑车人的双脚踩在脚蹬上,下肢运动的力使曲柄转动产生的。
为了使人省力和有舒适感,必须在骑自行车人的体格和体力与自行车元件的尺寸关系上下功夫,研究人体下肢肌肉的收缩运动与曲柄转动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3.人与传动部件关系传动部件主要是滚珠,链条和链轮。
人的作用力是通过链条和链轮传动而带动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移。
传动部分的设计关键是要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且有易操纵的变速机构.保证较高的传动效率,才能使人用一定的肌力而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
4.人与工作部件的关系工作部件就是车轮,即车圈,轮胎等.绝大部分轮胎是充气的,少数是实心的。
车轮一方面把骑车人的肌肉力量,有效地转化为同地面接触而向前运动的力;另一方面将骑车人的握力转换为与接地部分所产生的刹车阻力。
在设计自行车的各部分尺寸,车闸及变速器等时,应该着眼于骑车人—动力—传动—工作的连贯性,才可能设计出同骑车人手的大小或握力相适应的闸把,刹车力适当的车闸,才不会发生刹车阻力不够的现象。
二、影响自行车性能的人体因素影响自行车性能的人体因素:人的体格因素、下肢肌力、输出功率、脚踏速度、平衡机能、人的手和握力、人的疲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车鞍座与人体结构的关系1.人体骨骼分析骨盆下口形状不规则。
在骨盆下口的前方,介于两侧坐骨下支及两侧耻骨下支之间,有一深切迹,男性者其呈锐角(约50-60度),称为耻骨下角,女性者呈钝角(约80-85度),称为耻骨弓。
耻骨角的大小对座面的宽度值有一定的影响。
2.现有鞍座所存在的问题除坐骨结节外,耻骨联合部也分担一部分上肢的重量;而在进化过程中人体并没有让跨部承受重量的设计,所以在人体坐在车座上的时候是坐骨生殖区靠在平坦的座面上,这样就会压迫到坐骨生殖区的组织和脂肪;坐骨生殖区的组织里含有丰富的血管、软组织和大量的神经及神经末梢,当人体在骑行的时候,人体上肢的一部分重量会压迫到这些血管和神经,造成人体会阴区的疼痛和麻木(箭头所指的白色区域);而且会阴区深层中含有泌尿组织和血管及生殖动脉和传导神经,这样也会造成生殖区域的麻木和缺血,严重的会导致生殖系统障碍。
所以普通车座对人体的坐骨生殖区的血液循环和性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
正常人坐位时,着力支点是两侧臀部坚硬粗大的坐骨结节,尾骨基本悬空,并不承重。
两坐骨结节的之间平均距离约为9厘米。
自行车座垫前窄后宽,前面宽度为几厘米,后面的宽度在20厘米以上。
正常情况下骑车,臀部以坐骨结节着力。
但当道路不平,受到颠簸上下时,臀部难免向前滑动,使坐骨结节落空在两侧,尾骨成为承重支点,受到很大的重力,与坚硬的坐垫相撞,可发生折断或与骶骨分离。
如骑车人因发育差异尾骨较长,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女性骨盆比男性宽大,怀孕、月经期间体内激素变化,韧带松弛,发生骨质疏松较男性为早,程度较重,容易发生,更值得引起注意。
3.人体在自行车鞍座上时和在坐位时的区别经过长期进化,人体对坐姿经过了很好的设计和适应,所以人体在坐位时,坐骨结节和大腿后侧的肌肉和脂肪以及大腿骨承担了大部分的人体上肢重量,较不容易疲劳。
坐骨结节的骨头表面是由相互垂直的横隔构成的,所以它抵抗压力的能力很强。
而且人体在生命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采取坐位的,坐骨结节的骨骨头表面会有一层茧膜,这样在传递刺激的时候比较弱,延长了人体骨神经疲劳的时间。
人在采取坐位的时候,臀部和大腿的肌肉和脂肪会保护神经和血管丰富的坐骨生殖区不受或者很少受到压迫。
而这些肌肉和脂肪中并不包含重要的血管或者神经,所以人体在采取坐位时,不会引起坐骨生殖区的疲劳和不适。
但是人体骑在自行车上则完全不一样。
在骑乘自行车时,骨盆底部的骨支撑了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其余的重量由腿和手臂来分担。
车座比椅子要窄的多,而且呈三角形。
在骑行的时候人体跨坐在车座上,与坐姿不同,坐骨生殖区由于缺少了大腿及其脂肪的保护,直接面对车座的前端,耻骨会承担人上体的一部分重量。
耻骨的构造与坐骨结节不同,他是由片状的隔膜构成的,传递刺激比坐骨结节要敏感很多。
同时还会压迫到坐骨生殖区的软组织和脂肪。
而正是这个部位有通向生殖区域的神经和动脉。
这些动脉是给生殖器官供血的血液通道。
当你坐在一个椅子上的时候,这些动脉没有受到压迫而不会阻碍血液流动。
但当你坐在一个车座上的时候,软组织和脂肪特别是软组织受到压迫,那么软组织中血管的血液流动会减少66%,即使坐在一个比较宽的车座上,血液流动也会减少25%。
受压后,动脉并不会马上恢复弹性。
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各种不适,譬如:会阴部麻木、疼痛或性机能不良等症状。
4.人们在选择鞍座时的误区有的骑乘者喜欢挑选柔软宽大的自行车座,认为宽大柔软的自行车座能够减震和增加臀部的受力面积从而达到减小压强的目的。
固然,柔软宽大的自行车座能够达到上述一部分目的,但是效果并不如人们期望的那样。
因为人们在骑乘时,最主要的受力点是坐骨结节和坐骨生殖区,这与车座的宽大与否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如果坐骨结节所承受的力大于会阴区的力,车座两侧会下陷,而车座是平的,所以多余的垫料就会填充到耻骨角的区域,加大了车座对于会阴区的挤压,从而更加不舒适;同时,人们骑乘宽大柔软的车座时由于车座后部宽大会影响蹬踏,这样人们在骑乘过程中由于宽大车座的阻碍身体重心会不自主的前移,使坐骨结节脱离车座后面宽大的区域而使会阴区被压迫在一个比较窄小的范围内,处于一个不舒适的位置。
所以宽大柔软的车座并不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另外,由于女性的臀部坐骨结节在生理结构上通常要比男性的宽,所以人们认为女性骑乘的自行车座要比男性的宽不少。
但是从数据的角度来说,女性的坐骨结节是要比男性的坐骨结节宽一些,但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也就是说,现在市场上一些品牌的女性自行车座为了宣扬其针对女性的特点,刻意将车座的后部设计的比较宽大,其实并不是十分的合理。
道理也和上面所说的大体一致,由于女性生理结构的原因所以臀部的脂肪比较多,如果将鞍座设计的比较宽大的话会与腿部特别是大腿后侧靠近臀部的肌肉脂肪摩擦,导致不舒适。
5.自行车骑行受力分析5.1 小角度0-30度这一角度的骑乘者主要是一些运动员。
骑乘者上躯体与地面的的倾斜角小于30度,这样做可以有效的减小身体对空气的阻力,加快骑行的速度。
但是速度是以牺牲运动员的骑乘舒适为代价的。
下图是人体坐骨结节在运动型车座上的位置结构图: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坐骨生殖区几乎都坐于车座上,承担上躯体的大部分重量,形成了对坐骨生殖区的压迫,这对运动员的坐骨生殖区是十分有害的。
在车座的设计上,座面狭长,弧率很小,有的甚至接近于零度;减少了大腿与鞍座的摩擦,以利于运动员来回往复的蹬踏,提高速度。
而且座面较硬,使坐骨结节不至于产生较大的相对位移和摩擦,提高了蹬踏的效率。
对于骑乘角度在30-60度之间的骑乘者来说,由于其对速度的要求不高,所以其骑乘的舒适程度要比0-30度之间的运动员要优越许多。
在设计上,这一角度鞍座比公路赛车的鞍座宽大、柔软,鞍座与坐骨生殖区的接触面积明显减少,而且对坐骨生殖区的压迫明显减轻,弧率较大(一般大于0.2),这样意味着后座与前鼻之间的宽度变大,受力面积增大,坐起来更舒适和柔软。
在垫料选择上,一般选择较硬的海绵作为垫料,外面覆以皮革,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身体与水平面的夹角呈60-90度就骑乘者的舒适程度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角度,因为这时身体基本上直立,人体上肢重心的位置很靠近上躯体,这样人体在骑乘时身体上肢的重量基本上都移到了坐骨结节的位置,坐骨生殖区与鞍座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承受的压力也大幅度的减轻;坐骨结节承受了身体上肢绝大多部分重量,坐骨生殖区承受的压力较小。
在设计上,鞍座的弧率相对较大,后支撑点的位置与前鼻的宽度也较大。
6.几种改良人机关系的鞍座设计评价6.1镂空型自行车座这种车座的主要特点是在车座的中间镂空了一个近菱形的形状,他的原理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神经和血管的压迫。
如左图所示:车座的中间被镂空以后,会阴区的泌尿组织和生殖系统的组织和血管就被架空,这样就直接减少了对神经和血管的压迫,生殖供血动脉和耻骨联合受不到压迫,就减少了对生殖系统的负面影响。
这种车座有效的减少了对会阴区组织和血管的压迫,适合于在城市中骑行,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车座中间被镂空以后,镂空的边缘必然会出现尖角,而人在骑乘时会有一部分的上肢重量压负在那里,同样会感觉不舒适。
在曲面上加工凹槽,给制作加工带来困难。
而且没有了中间的支撑点,人上肢的重量都会集中在坐骨结节上,这样坐骨结节所承受的压力就会特别大,同样会引起坐骨结节神经痛。
6.2直竿形自行鞍座这是一家美国公司所设计的直竿形自行鞍座座,它突破了原始自行车鞍座的造型,整个车座只是由一个横向的直杆构成,没有传统自行车座的突出窄小部分。
这样就避免了传统自行车座对人体坐骨生殖区的压迫和摩擦,也就不会压迫到会阴区的神经和血管,不会造成对生殖系统的负面影响。
[56]但是,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由于车座是桶型的,这样就会大大减少臀部与车座之间的受力面积,坐骨结节和相应的臀大肌所承受的压力会很大,加速骨质和肌肉软组织的疼痛和疲劳。
同时,用户为了坐稳身体,重心必然要前倾加重上肢的负担,加速上肢的疲劳。
型号有25.4cm、26.8cm、和27.2cm三种,支撑杆直径是8cm,垫子的直径为15cm,总长大约35cm。
6.3分离型鞍座这是一款设计比较独特的自行车鞍座[64],其突破了原始的自行车鞍座造型,直接只有两块垫料支撑臀部的坐骨结节;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40度,用来支撑臀部的重量;它去掉了传统自行车鞍座的前鼻,避免了鞍座对人体会阴区的挤压和摩擦,不会使人体的敏感组织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垫料前倾,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坐骨结节的重量会有一部分分担给前臂和蹬踏时的大腿,所以也就缓解了鞍座对坐骨结节的压力。
但是,骑乘者坐在上面容易向下滑动,个人认为其比较适用于比赛时配备。
6.4月牙型人机工程鞍座这是美国MOONSADDLE公司[67]所设计的一款月牙型人机工程鞍座以及它的人机工程骨骼分析图。
图一是人体骨骼在普通鞍座上的位置,受压黄色橡胶球说明耻骨联合部受到了很大的挤压,坐骨生殖区的神经和软组织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损害;图二和图三表明了人体在月牙型人机工程鞍座上的情况,从图示可以看到橡胶球几乎没有变形,从而说明其鞍座在避免坐骨生殖区的压迫上是设计的十分成功的。
鞍座在安装时有一个与水平面20-30度的夹角,这种调整可以使臀部适应鞍座最佳的座面。
从单纯的避免人体器官和组织的角度来考虑,其有一定的道理和可实施性;但是从另一个骑乘舒适的角度来说,由于没有了前部必要的支撑,骑乘者会有缺乏支撑点的感觉,即使这种支撑对于人体来说可能是没有什么作用,或者用处不大;再一个就是它的大腿导向我认为设计的并不是很合理,前弯的造型限制了腿部的左右运动,而且上下车也不是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