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学旅行实践与思考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摘要】研学旅行是一种融合实践和探究的教育方式,对初中地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的地理教学现状下,研学旅行可以拓展地理教学内容,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
研学旅行也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研学旅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师生互动也会得到促进,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最重要的是,研学旅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研学旅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展望未来,研学旅行将在地理教学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研学旅行,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意义,拓展内容,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兴趣,师生互动,综合素质,未来发展。
1. 引言1.1 研学旅行的概念研学旅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由学校组织的实地考察、调研、实践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
研学旅行强调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感知和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亲身经历和实地调查,学生可以将课堂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研学旅行的实践过程往往是跳出课本,走向自然、社会、现实的重要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研学旅行的核心理念是“学以致用”,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力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通过研学旅行,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知地理知识的价值和实际应用,提升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初中地理教学是学生认识世界和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传统的地理教学大多以课本知识为主,学生缺乏实地感受和体验。
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局限性和抽象性认识,无法真正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首先,研学旅行能够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地理知识。
课堂教学虽然能够为学生传递大量的地理知识,但对于抽象和看不见的内容,学生们会感到迷茫和无趣。
而研学旅行则是把学生从课堂带到了社会实践的现场,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真实性。
例如,在研学旅行中学生可以实地考察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学生们在活动中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记忆地理知识。
拥有了这些感性认识,学生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研学旅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地理问题。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们常常要进行现场考察和实地调查,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学习内容以及学习内容背后所包含的地理问题,并从中发现问题。
特别是在基础的知识掌握后,学生们能够较为深入地对课堂内容进行分析,比如发现与地球保护相关的问题、发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等,从而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的学习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从而激发学生们对地理的兴趣。
同时,研学旅行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学旅行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们需要自己设计实地调查的方案并组成小组进行合作,这也需要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践锻炼,学生们不仅能够熟练地使用调查工具采集数据,更能够从数据中找到规律、准确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研学旅行有助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发掘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还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意识,获得各种技能与经验,这些对于未来的学习、生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它能够真正帮助学生们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实际感受、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研学旅行这种方式,积极引导、组织和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去,以此提升地理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研学旅行对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探讨
研学旅行对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探讨摘要:地理研学旅行的开展,使得中学生在学以致用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地理实践力,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形成。
探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与研学旅行之间基本关系,对中学适合开展的地理研学活动进行了分类,并就如何通过研学旅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研学旅行;地理实践力;高中地理地理实践力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它要求学生要能够亲自参与到地理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感受地理学习,体会地理现象,了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地体环境特征,是培养学生从理论走向现实的必然要求。
目前推行的研学旅行是一种结合校内理论知识与校外实践的有机学习方式,能快速的提高学生的应用理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地理实践力培养与研学旅行的关系地理实践力指的是人们在调查、考察和模拟一系列地理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以及意志品质。
主要是将理论知识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强调的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教师带领学生对区域进行实践,加强学生对区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在课堂中学生主要是对理论知识即对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的性质、组成、联系等的学习,不断积累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为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地理实践力。
研学旅行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考验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学生在整个研学旅行中的衣食住行等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这主要是对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进行考察。
第二,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考察。
学生就相关的地理事物研习中采取的学科方法的应用,以及与研学相关的专业仪器是地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学生需要对这些专业的仪器能够熟练操作,并能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专业能力。
第三,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研学旅行主要就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加强对专业的认识。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所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互相的讨论交流中分享观点,总结经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研学旅行逐渐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研学旅行以其丰富的教育意义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
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研学旅行同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将就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进行一些浅析。
研学旅行可以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面。
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地理知识所涉及到的实际环境,并且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识。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走访山川河流、观察自然风光、探索地理资源等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这种亲身体验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之中,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全面、深入的地理知识体系。
研学旅行可以促进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解决一系列的地理问题和挑战。
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技能。
学生可以通过地图、GPS等工具进行定位,通过观察地表特征、气候情况来识别地理要素等,这些都是在实地考察中所必须的技能和实践能力。
通过长期的研学旅行,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可以得到不断地锻炼和提升,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和应用地理知识。
研学旅行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了解到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学生可以在实地考察中了解到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地理问题,感受到这些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这种直观的感受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地理责任感,从而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更加珍惜和保护地球家园。
研学旅行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需要参与到团队合作中,通过交流合作、相互帮助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研学旅行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以课本知识为主,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主动性。
而研学旅行能够将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和实际应用。
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可以直接观察和感受到地理现象、地貌、气候等,这种亲身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
研学旅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学旅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互相协助,共同完成任务。
研学旅行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需要学生动脑筋、解决困难。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在综合素养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研学旅行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地理学科以地球为研究对象,涉及到全球各个地区的地理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亲眼见到真实的地理情况,感受到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
实地考察也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这样的体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他们的国际视野。
研学旅行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还在于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地理学科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样的体验能够引发学生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有助于塑造他们的良好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研学旅行对于初中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它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入研学旅行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地理学习体验。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
研学旅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地理学科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丰富的实践特性,通过课本的学习很难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真实而深刻的理解。
而研学旅行正是利用实地考察和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深入了解地理现象,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带着学生去实地考察自然地理环境,可以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地质地貌,植被分布等自然地理现象;带着学生去实地考察人文地理环境,可以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人口分布,城市规划等人文地理现象。
通过这样的实地考察和体验,学生对地理知识会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研学旅行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
地理学科本身就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需要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而研学旅行正好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跨学科学习的机会。
通过实地考察地理环境,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关于地理学科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与地理相关的历史、生物、地质等学科的知识。
这样一来,研学旅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研学旅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研学旅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地理学习体验。
只有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地理知识的魅力,培养地理意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研学旅行可以丰富地理教材。
地理学科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它探究地球和人类社会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了解地理原理,进一步理解地理知识。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自观察各类地貌、自然资源、气候变化等,感受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使学生对地理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和理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地理学科强调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测量和分析能力。
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地理仪器设备,进行实地测量和数据采集,帮助他们掌握地理实践技能。
研学活动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探究、思考和实验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
研学旅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通常需要组成小组,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和调查考察。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协作、相互借鉴,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研学旅行也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观考察,学生可以了解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社会问题,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研学旅行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地理教学是一个以全球视野观察世界的过程,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学科的魅力,认识地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研学旅行作为地理教学的一种实践方式,对中学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它可以丰富地理教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研学旅行,地理教学可以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探索地理学科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
地理实践力在地理研学旅行课程中的培育和应用
地理实践力在地理研学旅行课程中的培育和应用一、概述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涵盖了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还包括了地理技能、地理思维和地理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已成为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实践性、探究性和体验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平台,从而有效地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的培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使学生能够在面对真实复杂的地理问题时,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
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理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一种结合了地理学科知识和实践活动的课程,它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地理环境中,通过实际的观察、调查和体验,来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同时,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实践力在地理研学旅行课程中的培育和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理实践力的定义与重要性地理实践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指的是个体在地理学习与探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涵盖了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包括了对地理环境的感知、空间思维的运用以及地理工具和技术的操作。
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地理研学旅行课程中,地理实践力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观察和体验地理现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27627504_研学旅行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结合探究
R8 Y8S t g E F !8 &'8'a`u研学旅行是指教师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区域特征、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地理教学内容等,组织学生以集体旅行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
这样,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加强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因此,开展高中地理研学旅行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结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学旅行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促进意义研学旅行对地理课堂教学具有多个方面的意义,能够推动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完善。
首先,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有利于教师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其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强化地理学科知识与人们现实生活的关联性,满足学生发展实践能力的需求。
最后,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探究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历史》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天文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等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球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了观察地球形状、运动方向等的学习机会。
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地质年代的变化过程,提升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搜集地理资料的能力。
二、如何培养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地理实践学习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实际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堂实验、生活现象、研学旅行活动等方面着手培养学84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
浅析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的一种新方式。
研学旅行不仅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所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
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研学旅行更是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启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浅析。
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还在于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地理概念和理论知识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
而研学旅行则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地理现象,辨认地理要素,感受地理环境,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通过亲自走出课堂,看到、触摸、感受真实的地理景观,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地理环境,增强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领悟。
通过研学旅行去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能够直观地感受和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地理知识。
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还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研学旅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实际环境中进行观察、实地调查和实验的机会,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实践态度和方法。
学生们在研学旅行中,不仅能够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信息,还能够动手操作、实地检测,提高自己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学生们学会了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这种实践让学生更具有探究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通过实地勘察和实地调研,掌握了地理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了地理实践能力。
研学旅行对初中地理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研学旅行这一教学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感受地理文化,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研学旅行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研学旅行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作者:王海涛来源:《天津教育·上》2023年第12期在高中地理学科的研学旅行课程中,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和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并逐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高中地理教师设计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时,需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研学旅行路线设计等环节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地理实践力和地理思维等素养目标。
一、研学旅行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一)促进跨学科整合与应用在高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目标集中体现在研学旅行课程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并有效促进跨学科教学资源整合和实践应用,凸显高中生在地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将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融合,需要从跨学科的交叉学习和综合应用目标入手,将地理课堂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性设计,还可以在大单元整体教学框架的基础上创新渗透跨学科知识点或者素养目标。
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渗透融合非常考验高中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教师则需要从交叉学习、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入手,有效引导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研学旅行课程的主题内容和路线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为目标,对地形地貌等地理知识点、历史时代背景、社会问题等交叉学习资源进行创新整合。
(二)培养社会责任感在高中地理学科的研学旅行课程中,高中生在真实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地理知识非常关键,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教学资源,在规划设计研学旅行路线和主题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从学生容易忽略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环境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生态资源调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践项目。
在强化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在研学旅行课程中生动直观地展现地理环境中潜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人类活动、社会发展等层面进行实践探究和社会调研,从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多个角度客观评估地理环境变化监测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案例
60
事汇报、不贸然行事。
表1
研学前准备
草拟研学注意事项(结合研学特征),做好研学
前相关教育
教师 编组分队,设立小组长,成员分工,建立成员通
讯录
研
研学旅行相关资料的准备与发放
学
准
个人证件(身份证、
学生证、
成员牌等)
备
研学用具和资料(草纸、记录本、绘图工具,定位
确立主题。主题选择必须基于地理学科教学需要、课
程标准和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选择,这也是确定研学
地以及出行前预先设计研学思路和实施步骤的关键
所在。
(2)据主题,选地方。区域差异决定了不同学校
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不同,研学设计面对的是不同的环
境基础。因此,研学活动必须依据研学主题,结合地
区实际灵活选取研学活动地。
研学旅行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案例
李盼盼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西安学校,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其培养更依赖户外真实地理情境,户外考察成为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
途径。文章以研学旅行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实践,以案例形式探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设计与实践策略,从
2021 年第 2 期
研学旅行
怀;观察分析后,现场完成相关习题,巩固知识原理,
③习题巩固。图 3 为某两大河入海口区域示意
对比教材理论与生活实践,明确地转偏向力存在的
图,随着泥沙堆积,入海口的小岛面积在不断增大,结
“ 北 右 南 左 赤 不 变 ”的 道 理 ,说 明 渭 河 公 园 选 址 的
合地转偏向力影响及特征,想一想,它们最终分别将
研学旅行的实践与思考①
研学旅行的实践与思考①研学旅行是指学校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实地进行考察、探究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研学旅行,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开拓思维,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研学旅行的实践与思考展开讨论。
一、研学旅行的实践研学旅行需要学校整合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学校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安排。
选择合适的目的地,确定合理的行程安排,配备专业的导师等。
研学旅行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目的地。
学校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来选择目的地。
比如学习历史的学生可以选择去参观名胜古迹,学习地理的学生可以选择去实地考察地质地貌等。
要制定合理的行程安排。
研学旅行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学校需要制定详细的行程安排,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学习的效果。
行程安排不仅要考虑到景点的参观时间,还要考虑到交通、餐饮和住宿等方面。
学校还需要配备专业的导师。
导师在研学旅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科指导,还要负责学生的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
研学旅行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在研学旅行中,我有机会走进实地,亲身感受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我们曾到过西安参观兵马俑,到过黄山登顶观赏日出,这些经历让我对历史和地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祖国的壮丽山河有了更深的感悟。
研学旅行可以培养实践能力。
在研学旅行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调查等活动。
通过这些实践,我学会了使用地图、使用指南针,学会了勘察地形、识别植物,这些能力在课堂上是很难获得的。
研学旅行可以培养团队精神。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常常需要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比如在野外考察时,我们需要分工合作,相互协助,完成任务。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研学旅行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在研学旅行中,我常常因为好奇心驱使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学习。
比如在参观博物馆时,我常常主动向导游请教问题,主动寻找资料了解历史。
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让我对学科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研学旅行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教育方式。
地理暑期实践活动报告
地理暑期实践活动报告一、活动背景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地理暑期实践活动。
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提高我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拓宽我们的地理视野。
我们的实践地点是一个具有丰富地貌和自然资源的地区,这为我们进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首先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选择了当地的一座山峰作为我们的实地考察点。
通过沿途的观察和记录,我们体验了山地地貌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我们注意到山脉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岩石和土壤,这解释了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山的外貌和植被种类都有所不同。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山脉对于水循环和植被覆盖的重要性。
2. 调研项目在活动期间,我们还进行了一项调研项目,研究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情况。
我们采访了当地的村民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了他们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和面临的挑战。
我们发现,当地政府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如制定了严格的水资源利用规定,禁止滥用和浪费水资源。
然而,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发展的需要,水资源仍面临一定的压力。
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提倡节水意识和开展水资源教育宣传活动等。
3. 数据分析回到学校后,我们对收集到的实地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我们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实地考察结果。
通过分析山脉的高程和坡度,我们得出了一些有关地貌形成的结论,并绘制了相应的地貌图。
此外,我们还统计了当地水资源使用情况的数据,并生成了相关的统计图表,以便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三、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地理暑期实践活动,我对地理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到了很多地理知识,如地貌的形成机制、水资源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
我还发现,地理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学科。
参加实地考察和调研,不仅让我亲身感受到地理现象,还让我对解决现实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
此外,通过与同学的合作,我学到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初探与思考——记张家口到野三坡的研学旅行
_学实践第f期参? 9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初探与思考—记张家口到野三坡的研学旅行翟利钢(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中学,河北张家口)摘要:研学旅行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张家口到野三坡之间的河流水文、峡谷地貌、特色农业等预设目标进行考察,提高用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地理物象的能力,并结合研学前的准备,研学过程中对地理事物的思考,研学后的总结、反思和应用等活动,践行新课标理念。
关键字:研学旅行;核心素养;地理视角《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 称“2017版课标”)指出,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 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的方式[1]1。
2018年暑假期间,笔者所在学校为践行 新课标理念,组织地理教师一行15人从“冬奥之城”张家口出发到世界地质公园野三坡,进行为期两天的 研学考察。
期间行走在内蒙古高原到华北平原的过 渡地带,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森林、草原、荒漠、农田等景观丰富多彩。
_、研学前准备为了使研学考察目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结合 张家口地区的实际情况,经所在学校的地理教师查阅 资料共同研究讨论,参照《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举办 的研学大赛活动流程,制定出表1所示的考查目标、内容和依据。
1.预设考查目标、内容和依据表1时间目标研学内容依据7月19日上午官厅水库水库的环境现状、现有作用、规模,以及官厅水库大坝的选址位置官厅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天漠非地带性景观的分布、现状、成因本区域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或温带草原,现有大面积的荒漠景观,具有特殊性永定河永定河干流开始的具体位置、河流水文特征、河流地貌永定河是张家口地区的最大河流,关于永定河干流起始位置有两种说法葡萄园葡萄种植规模,葡萄的种植、生长条件葡萄种植是怀来县的支柱产业,怀来县是世界葡萄种植三大黄金地带之一八号桥湿地工程进展情况、湿地大小、所起作用横跨北京和河北两地的大型湿地工程本文系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培养高中美术生地理实践力方法的研究”(课题编号:182003)和河北省 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地理学科应用案例教学法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研究”(课题编号:丨804344 )的阶段性 研究成果。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心得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心得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并运用本年级《地理》课本中关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基本知识,通过研学旅行活动,深入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探究欲望,提升地理素养。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指南针等工具进行实地考察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性实践课程,结合地理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确保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地理》教材中“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两章内容为基础,结合研学旅行活动,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部分:地形、气候、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重点探讨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人文地理部分:人口、民族、城市、交通、文化、经济等方面内容,分析当地人文地理特点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 实践活动安排:-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典型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景观,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采访调研:分组进行采访调研,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成果展示:整理实地考察和采访调研的资料,制作PPT或展板,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教学大纲进度安排:第一周:学习自然地理基本概念,确定研学旅行目的地。
第二周:了解当地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实地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总结2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总结 (2)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总结 (2)精选2篇(一)地理野外实习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经历,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我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了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
下面是我对地理野外实习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地理野外实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互影响及其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比如山区、湖泊和海滨等,通过观察地貌特征和自然环境,我深刻意识到自然地理条件对当地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例如,海滨地区的旅游业会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山区的农业和林业发展也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
同时,地理实习也让我了解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改造,比如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环境变化和生态破坏等,这对我们关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其次,地理野外实习培养了我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实习中,我通过观察地貌、水系、植被和人文景观等要素,学会了准确分析和判断地理现象。
例如,在考察湖泊地区时,我们通过测量湖泊的水质指标、植被分布和鱼类种群等,分析了湖泊健康状况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这使我意识到地理实习不仅仅是通过眼睛去看,更重要的是用科学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再次,地理野外实习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伴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包括测量地理数据、制作地图和采集样品等。
通过分工合作和信息交流,我们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并且在团队中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同时,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这对我们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和开阔视野非常有帮助。
最后,地理野外实习激发了我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求知欲望。
实习中的亲身体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地理学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地理学的兴趣。
我将充分利用实习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研学旅行的实践与思考①
研学旅行的实践与思考①首先要明确的是,研学旅行并非简单的旅游活动,而是要求学生在旅行中能够不断进行观察、思考、实践、总结和反思的一种综合学习活动。
因此在实践中,学校和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选择合适的目的地和主题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和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
要充分考虑目的地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科学资源等因素,尽量使之符合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
主题的选择要能够贴合学生所学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二、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安排在研学旅行前,学校和教师要对行程、活动以及学生的角色和任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
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避免出现仅仅停留在观光和开心游玩的情况。
三、引导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和实践。
学生可以通过问答、小组讨论、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目的地的特点和相关知识,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比如文化体验、社会调查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四、及时总结和反思研学旅行结束后,学校和教师还应对行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要听取学生对研学旅行的看法和建议,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困惑,以便更好地改进和完善研学旅行的方式和方法。
在实践中,以上几点无疑都是值得学校和教师认真对待的。
要想真正实现以上目标,学校和教师也需要做好解决以下问题的准备:一、平衡学生的安全与自由研学旅行中,学生的安全问题是最为重要的。
学校和教师需要确保行程的安全性,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在活动中一定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
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学校和教师多方面的考量和准备。
二、充分利用资源与开发自主学习能力研学旅行的意义之一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目的地的人文和自然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学校和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能够主动探索、分析和总结。
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需要学校和教师有更多的尝试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研学旅行实践与思考
作者:郭顺昌
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8年第05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研学旅行越来来越重视,研学旅行已成为研究热点、难点。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发布)和《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积极响应,本文主要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标准下,制定了本次的研学旅行方案,分析了研学旅行的教学设计,并阐述了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研学旅行作用与意义分析。
关键词:地理;研学旅行;时间与思考
学习旅游领域中的一个新兴概念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是一中有计划,有组织以及有目的的校外体验,要求学生集体参加,是一中基于各种学科需求的课外活动,根据各年级、各年龄段以及各地域的特征,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学生集体参与旅行学习以及研究,是补充学校以外实践教育的一种模式,它揭示了研学旅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研学旅行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块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对野外的地理现象进行观察以及描述,并且要求学生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获取该领域的地理信息,以及具备分析和论证地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可以客观的理解自然环境的形成。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全符合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然而要想对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有效的提升,所选择的最理想模式就是带领学生进行实地的研学旅行。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自然地理基础”模块以及高中地理选修与必修课程的相关模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野外的地质以及地貌有了基本的認识,对进行野外学习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以及应用和绘制示意图,来对这一地区的景观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对其形成的要素进行分析,并完成观测,测量以及分析该地区地质特征的基本形态的了解。
但是学生们都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进行详细的指导。
(三)前期准备
(1)签发安全协议,详细告知学生和家长参观考察的地点,时间,内容以及流程等,并他们的参与意向进行征求。
当学生返回学校时,教师将收回安全协议并对参与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来根据实际的参与人数客运车辆。
(2)将基本工具准备充足,如地地质罗盘,地质质锤以及放大镜等等,并为学生准备和发送相关的参考资料,供学生预览和使用。
(3)每一小组根据组内异质性和组间同质性的标准进行划分,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小组负责人。
(4)研学旅行要密切关注天气状况,如遇大雨、暴风等恶劣天气,就要延迟野外的参观考察活动。
(四)课后作业
研学旅行结束以后,学生需要编写研学旅行报告,分小组进行课堂展览,学生自学组织和表达本小组的研学收获,但内容要体现出该小组的人员分工,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
除了深化、拓展地理核心价值外,我们还将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创新能力。
二、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研学旅行作用与意义分析
在培养学生地理的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根据地理核心素养的角度,对本次设计、研究的研学旅行教学计划进行深入分析,其中研学旅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喜爱与关注,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在这次研学旅行期间,帮助学生们走出教室,全身心的投入到野外的美丽环境当中。
学生们不仅可以对大自然的无限魅力进行亲身的体验,还通过实地的调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了单元地理课程教学的局限性突破,学生的学习不再完全的是从教材上的获取。
扩展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当前的地理环境,使学生融入自然,将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喜爱之情激发出来,这样可以对学生树立科学的理念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行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
(二)帮助学生掌握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地理环境的方法,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在这次研学中,学生们利用“空间区域”的视角,对地理环境的不同类型以及规模进行划分,并完成不同地貌类型的识别,需要学生完成地形图以及地质剖面等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这有助于学生从区域角度对地理环境的分析方法进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三)形成整体认知、分析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
在这次研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对野外地貌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分析,了解野外山体的基本构造,逐步形成动态性,系统性以及综合性的地理环境分析能力,形成对地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思维的分析,帮助学生培养一定的综合性思维。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以及探究能力
研学旅行可以使学生们接触到一个开放,生动并且复杂的地理环境。
在实际情境的地理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地质以及地貌中对一些更抽象的地理概念以及地理因素进行深入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将课堂上获得的操作技能以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地理环境当中,并通过自己的能力尝试着解决一些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三、小结
综上所述,研学旅行作为一个开放的,以实践为导向的地理课程活动,它是基于学生在特定地理教学情境中的感知体验,可以根据地理核心素养的本质和内涵为学生创造新的学习环境,利用实际的地理教学情境补充了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地理素养核心教育的价值,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作者单位:平顶山理工学校)
作者简介:郭顺昌,1983年生,男,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1]殷虹刚.研学旅行视域下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和尝试——以“我说山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0):86-88.
[2]朱伊奇.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研学旅行教学设计——以湖北省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9):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