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电器案例分析
国美案例分析
国美案例分析国美电器是中国知名的家电零售企业,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北京。
国美电器在中国家电零售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发展历程和商业模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国美电器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策略。
首先,国美电器在产品定位上做出了精准的选择。
作为家电零售企业,国美电器主要经营家电产品,如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
国美电器在产品选择上注重品质和服务,与高端品牌合作,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专业的售后服务。
这种精准的产品定位,使国美电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其次,国美电器注重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
国美电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大量的实体店铺,形成了庞大的销售网络。
同时,国美电器还通过广告、促销活动等方式进行品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种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策略,使国美电器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了消费者购买家电产品的首选品牌。
再次,国美电器不断创新,积极拓展业务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国美电器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开发家居服务、金融服务等新业务领域。
这种不断创新的策略,使国美电器能够与时俱进,保持竞争力,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国美电器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作为一家大型零售企业,国美电器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了一支专业化、高效率的团队。
国美电器注重员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
这种注重人才的战略,使国美电器拥有了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团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国美电器作为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成功离不开精准的产品定位、完善的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不断创新的发展策略,以及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国美电器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企业具有借鉴意义,希望国美电器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创新,保持领先地位,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经典案例分析--集中采购
经典案例分析--集中采购(一)国美路程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成立,当时只是北京珠市口一家一百平方米左右的小门店,创业者是来自广东的黄光裕先生。
1990年国美创建新的供销模式,脱离中间商,与厂家直接接触,搞包销制。
1991年电器商品还处于求大于供的状况,国美电器率先在《北京晚报》中缝做报价广告,借助广告这一现代营销手段导引了顾客消费和消费者与媒体的新型互动关系,走出了坐店经营的传统模式。
1992年国美电器生意颇好,黄光裕趁胜追击,陆续开了七、八家门店,店名各不相同。
1996年以长虹为首的国产家电崛起,国美迅速调整主营结构由先前单纯经营进口商品转向国产、合资品牌家电。
1998年国美调整门店分布格局,关闭市中心的小型店面,在北京市三环线附近开设2000平米以上的大型商场。
1998年1月国美电器认真总结了十多年发展经验,出台了230页的《国美经营管理手册》,该手册详述了各岗位职责规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连锁经营管理框架,为走出北京走向全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0年,国美对《经营管理手册》进行了第一次修订,长达330页的手册将国内外先进连锁企业的成功经验与自身在天津、上海等地开店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把走连锁经营之路做了细致的规划,创造出国美特有的经营模式。
2001年,国美又将《经营管理手册》与ISO9001-2000相对接,使其丰富为百万余字、1000余页。
《经营管理手册》已成为国美电器根本性大法,是国美依“法”治企的基础。
1999年7月国美首次走出京城,在天津开设两家连锁店,遭到当地十大商场强烈抵制,反倒使国美知名度极大提高,两家门店生意火爆,被业界惊叹为“国美现象”。
1999年12月国美电器进军上海,当月实现2183万销售额,一年以后,9家分店遍及上海的8个区,月销售额超亿元,实现了京、津、沪连锁的构架。
2000年7月针对此前彩电峰会的限价,国美代表家电流通企业发出自己的声音,连续数个周末在京、津、沪各门店推出特价彩电,迫使彩电峰会成员相继在国美跳水,使商家不再是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中的价格执行者,而成为价格的主宰者。
国美电器的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的案例分析国美电器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之一。
国美电器在全国拥有超过1600家零售店,是家电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然而,该公司在近年来的市场竞争中面临了许多挑战,其股票价格也一度下滑,成为业界的焦点。
国美电器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方面:1.电商侵蚀传统零售业务:2011年以来,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的迅速崛起,给传统零售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国美电器也不例外。
电商平台的强大推广以及商品价格的优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从而导致传统实体店的销售额大幅下降。
2.供应链管理不足:由于国美电器的零售业务规模庞大,对其供应链的管理要求异常复杂。
然而,该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不协调。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无法达到国美电器的期望,影响了零售商的信誉和声誉。
3.内部经营问题:由于公司发展迅猛,加之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造成国美电器内部的管理、业务和人事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国美电器曾经涉及涉嫌伪造卡券、客户隐私被泄露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公信力与消费者信任,加剧了公司的发展困境。
为了应对市场压力并重新恢复增长,国美电器实施了许多战略:1.加强线下门店的数字化布局:尽管电商对实体店形成了威胁,但实体店仍是面对顾客的最佳渠道之一。
因此,国美电器决定加强线下门店的数字化布局,建立在线上和线下的互通平台。
国美电器体验馆和社区门店不断拓展和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渠道体验。
2.提供免费的售后服务:国美电器提高了对供应商的要求,通过建立更好的供应链制度,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国美电器特别强调自己以客户为核心,为消费者提供贴心、全方位的售后服务。
3.开展跨界合作: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国美电器开始把业务拓展到其他领域。
国美电器与中国邮政合作,开了一些实体店,也在北京地铁上开设了自动售货机。
通过这些跨界合作,国美电器打破了传统业务增长的瓶颈,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国美电器的这些举措反映了该公司相对的变革和迎合市场竞争的能力不断提升,令人相信它的业务增长会在未来持续。
案例分析——国美电器控股权之争
案例分析——国美电器控股权之争案例⼀:国美电器2010年8⽉5⽇宣布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任执⾏董事黄光裕进⾏法律起诉,针对其于2008年1⽉及2⽉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被指称的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为寻求赔偿。
⽽黄光裕⽅⾯则呼吁投资者⽀持重组董事局。
2011年3⽉9⽇,国美电器宣布陈晓辞去公司主席、执⾏董事职务,⼤中电器创办⼈张⼤中出任公司主席及⾮执⾏董事。
⽭盾演变起因国美股东会之乱⼤股东否决贝恩董事在贝恩投资⼊股国美电器8个多⽉后,在国美电器正在⾛出危机恢复正增长的情况下,拥有31.6%股权的国美电器⼤股东在2010年5⽉11⽇的年度股东⼤会上突然发难,向贝恩投资提出的三位⾮执⾏董事投出了反对票。
国美⼤股东黄光裕与董事局主席陈晓冲突黄光裕狱中投票反对贝恩三股东依然连任由2008年中国⾸富黄光裕控制的两家控股公司,投票反对国美三位董事连任。
但董事会⼀致同意推翻股东⼤会结果,重新任命竺稼、雷彦(Ian Andrew Reynolds)、王励弘三⼈继续担任董事。
激化黄光裕要求罢免陈晓国美⼤战升级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2010年8⽉4⽇晚间7时30分收到黄光裕代表公司的要求信函,要求召开临时股东⼤会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撤销国美现任副总裁孙⼀丁执⾏董事职务。
⾄此,黄光裕与国美电器现任管理层的⽭盾⼤⽩天下。
反击国美宣战黄光裕2010年8⽉5⽇晚间,国美电器(00493)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将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任执⾏董事黄光裕进⾏法律起诉,针对其于2008年1⽉及2⽉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被指称的违反公司董事的信托责任及信任的⾏为寻求赔偿。
格局改变美国私募股权公司贝恩资本(Bain Capital LLC)将所持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GOME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Ltd.)的股权增⾄10%,稀释了⾝陷囹圄、⼒争控制公司的国美创始⼈黄光裕所持的股权。
据国美周三向⾹港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提交的报告显⽰,贝恩通过将所持的国美电器债券转换为股票,从⽽增加了持股⽐例。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案例分析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案例分析近年来,中国零售业市场竞争激烈,控制权之争案例也层出不穷。
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之争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案例。
本文将从国美电器的发展历程、控制权争夺的背景、相关主要角色以及案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国美电器是中国最大的专业家电零售商之一,其成立于1990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国美电器逐渐崭露头角。
在公司创始人黄光裕的领导下,国美电器成为中国家电零售业的领导者,并成功上市。
然而,黄光裕于2008年被传唤至公安机关,涉嫌操纵股价等经济犯罪。
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的爆发。
首先,控制权之争的背景非常复杂。
黄光裕涉及的经济犯罪事件导致了他的权威受到质疑,公司高层在黄光裕被捕后开始争夺控制权。
同时,来自中国合伙投资有限公司(China Capital Investment Group)等机构的投资者也加入了控制权之争的行列。
由于国美电器在中国家电零售市场上占据着强大地位和巨大影响力,掌握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不仅意味着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还具有战略意义。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相关主要角色。
在黄光裕被捕后,国美电器的高层管理层陷入了剧烈的内部斗争。
国美电器的总裁、副总裁、董事会成员等都参与了控制权之争。
此外,国美电器管理层还与投资者代表进行了多次会面,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此期间,中国合伙投资有限公司的代表也积极介入,试图劝说各方达成协议。
然后,我们需要了解此次控制权之争的影响。
首先,国美电器的股价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控制权之争的剧烈变化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导致了股价的波动。
其次,这一事件对国美电器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黄光裕的经济犯罪事件对公司的形象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损害。
此外,这场争夺对国美电器的经营也带来了困扰。
高层内讧导致了公司的决策困难,影响了公司的运营战略。
最后,经过多次协商和谈判,国美电器的控制权最终由投资者代表所牵头的联合财团掌握,黄光裕被剥夺了控制权。
售后服务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国美的故事”时间:2003年7月9日地点:深圳市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南山店人物:顾客张先生、国美前台客户服务甲先生、国美南山店B经理事件:国美受理张先生关于所购科龙空调不按时按约安装的实录产品型号:KF-23(GX2)W发票号码:0027705空调安装维修施工单:8001916案例背景:2003年7月8日中午,家与国美南山店仅一路之隔的张先生在国美南山店订购了一台科龙(一拖二)空调。
国美导购小姐承诺并在其开具的‘安装维修施工单’上注明了预约安装时间为7月9日晚19点。
7月9日,张先生早早的回到了家里等待空调安装人员来安装已经送到家的空调,然而,19点10分左右,既无任何人上门安装空调,也无任何人通知是什么原因。
约19:25分张先生根据施工单上提供的电话83401999,打了过去,一位小姐接了电话。
张先生反映了情况,经接线小姐核实,此空调今天并没有安排工程人员安装。
于是张先生很生气,要求向其经理反映,接线小姐经尝试转接电话后告诉张先生其经理正在电话中处理事务;张先生要求等,接线小姐同意了。
可是5分钟过去了,张先生还是不能等到与其经理通话。
张先生很无奈,要求接线小姐通知其经理在30分钟内回话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30分钟过去了,40分钟过去了,没有任何人给张先生打电话。
怒气冲冲的张先生推开了家门,走进了一路之隔的国美南山店。
事件过程:张先生快步走到了一楼的服务台,对着一位坐在服务台的先生(后称甲先生)大声问:“你好,你们经理在哪里?”甲先生站了起来:“您找我们经理什么事?”“当然有事”,张先生大声说。
“什么事,您和我说吧”,“你可以做主吗”张先生反问道。
甲先生没有回答张先生的问题,坚持道:“您还是和我说吧”张先生:“我跟你说可以,只是你要负责到底。
”然后张先生将今天未能按预约时间安装空调及刚才电话投诉的情况复述了一遍。
最后问:“空调是在你们这个商场买的,这是怎么回事?你们卖了空调后就什么不管了吗?”甲先生听完了之后:“对不起,请您稍等一下。
国美案例分析
Capital是国际性私人股权投资基釐,管理资釐超过650亿
美元,涉及私人股权、风陌投资资釐、上市股权对冲基釐 呾杠杄债务资产管理。纵观贝恩资本参不的一系刊投资, 如对玩具反斗、华纳唱片、汉堡王等公司的投资,都是绝 对控股。
返回
2006年11月1日,国美电器并购永乐国美电器宣布以52.68亿港元“股 票+现釐”的方式并购永乐,陇晓出仸国美电器董亊兼总裁; 2008年11月17日,黄光裕出亊。黄光裕被北京市公安局带走调查; 2008年11月28日,国美电器収布公告证实黄光裕接叐公安局调查,陇 晓出仸代理董亊局主席; 2008年12月24日,国美电器収布公告称黄光裕已丌能行使董亊职权,
的权力,对董亊、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迚行监督。 职业绊理人,也表现为公司高管团队,由董亊会决定聘仸戒者解聘,
对董亊会负责,是绊营者呾执行者。
公司治理结构的精髓在于权力分立、互相制衡,以期实现最大效益
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 (1)单层委员会制 英美法系国家 (英国,美国) 只设有股东会与董事会
2010年6月28日起,国美董事会同意公司主席兼总裁陈晓辞去总裁一
职,陈晓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 2010年9月28日国美股东特别大会陈晓留任国美董事会主席。
贝恩资本(英文:Bain Capital)是美国一家私人股权投资 公司,二1984年由母公司贝恩策略顼问公司的合伙人米特 •罗姆尼等三人成立,总部设二马萨诸塞州波士顽。Bain
责仸,并寻求赔偿。 8月6日黄光裕通过独资公司向媒体収出“关二国美起诉黄光裕”及
“重组董亊局”的声明。
8月6日国美在《董亊会致员工的一封信》丨称,董亊会坚决反对黄光 裕提出的要求。
黄光裕指董亊若“倒戈”将提诉 国美高管表态支持董亊局 8月8日国美电器紧急召开内部视频会议,曾绊追随黄光裕创业的核心 管理层,被要求在大股东呾董亊会乀间做出选择。
国美:案例分析(经典版)
管
战略计划型
理
控 制
战略控制型
模
式
财务控制型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财务战略执行
➢财务战略的执行过程
❖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 Card于1992年是由哈佛大学罗伯 特·卡普兰教授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总裁戴 维·诺顿提出的战略管理工具。 BSC 提供了将企业使命和战略转化为可衡量的目标 和方法。 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 成长四个平衡的层面将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变为特定 的指标和目标,并以此来评价公司的业绩。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房地产开发
• 鹏润地产基本上套用做国美家电的方式来做房地 产.1996年开工建造面积达34万平方米的“鹏润家 园”,销售收入2O余亿元;之后是开发以出租业务 为主的京城单体面积最大、附带超五星级豪华酒店、 楼顶建有两个直升机停机坪的写字楼一国美总部 “鹏润大厦”;2004年投资建造位于北京东四环以 外、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国美第一城”。国美第 一城于2005年1月1日开盘,售价每平方米在5000元 到5500元之间,低于周边房价近千元。很明显。此 地产项目直接借用了“国美”的品牌优势。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挤占货款获利
• 很多零售业的真正利润并非只靠销售商品,而是 靠赚负利率。一般国美以9O天为结款期限,如果3 个月的销售款不用还,1天销售额为lO万元的话, 9O天就有900万元,国美手中就一直有大额的现金 在流动,这部分钱存在银行,不仅不付贷款利息, 反而有源源不断的存款利息。从某种意义上说, 国美已经将商品经营运作成功地转化为一种短期 货币经营。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 整个鹏润集团而言,房地产和资本运营才是高利 润所在,而这两项业务恰恰需要国美电器为之提 供一个足够大的现金流。同时在商业地产上的扩 张也会为国美电器大大降低成本。因为零售业运 营成本中最大的一块就是店租,以一家年营业额 1亿元的店面为例,其年租金成本就高达300万元。 而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处理这部分成本上的成 功经验是先挣了钱再花出去,即选址后先买下土 地进行一级开发并售出,而后再租用其作为零售 店面。
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案例国美电器案例分析
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案例国美电器案例分析国美电器是中国知名的家电连锁企业,成立于1989年,总部位于广东广州。
多年来,国美电器先后收购了多家家电企业,形成了庞大的连锁销售网络,产品涵盖了家电、数码产品、通信产品等多个领域。
然而,在2024年时,由于金融危机和内部管理问题,国美电器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困境。
本文将对国美电器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
首先,国美电器的经营困境主要源于内部管理问题。
在过去的发展中,国美电器过于强调规模扩张,忽视了内部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层对线下门店的运营缺乏有效的监控和控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不断上升。
此外,国美电器在产品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导致了产品库存过剩和资金链断裂。
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国美电器对内部流程和系统的重视程度不高有关。
其次,国美电器的经营困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关。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家电市场萎缩,消费者需求减少,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美电器的传统线下销售模式受到了冲击,没有及时调整战略,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
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给传统家电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美电器未能及时抓住互联网的机遇,错失了发展的良机。
针对上述问题,国美电器在经营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措施。
首先,国美电器加强了内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升了线下门店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其次,国美电器加大了对供应链的优化力度,降低了库存成本和资金需求。
此外,国美电器还积极拓展互联网渠道,推出了线上购物平台,并与多家电商进行战略合作。
这些举措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国美电器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使其逐渐摆脱了经营困境。
综上所述,国美电器的经营管理实践案例展示了企业在面临困境时需要及时调整战略和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要注重内部流程和系统的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企业还需要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积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抓住市场机遇。
国美买壳上市之路案例分析
[2]
• 外资连锁企业的“中国策略”必将给本
土连锁家电企业带来致命的价格压力,
惨烈的价格战应该说在未来5年之内已 经等待着本土连锁家电企业。
1.3 财务状况
IMC
国美电器03年营业额93亿元,纯利2.75亿 元,02年纯利1.06亿元,销售额为66.2亿 元;01年纯利2500万元。2004年第一季度 净利润达到了8454万元人民币,同期销售 额达到29.2亿元。国美电器截至2004年3月 31日的总资产约31.9亿元人民币(约合29.6 亿港元),净资产2.41亿元人民币。
1.4
国美为什么当时会买壳上市?
IMC
国美以前的扩张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 一是凭借自身网络的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较大等优势,在新店没有开设之前就 向各欲进场的企业索取进场费、开店费、赞助费等。 • 二是利用从上一个店作抵押等方式在银行拿到新店的开店资金,如此的循环。
此种扩张的资金模式对于这些流通企业来说风险和压力是巨大的,前者 导致厂商关系紧张,后者一旦出现资金断裂将会导致企业“砰然倒塌”。 那么,国美们转而通过上市介入资本市场,不仅可以缓解厂商的这种矛 盾,同时也减少了国美利用银行借贷模式的风险。
在加大对公司的控制力 度。 • 2000年12月6日,黄光裕
成为京华自动化第二大
股东。 • 2001年9月,京华自动化 全数包销配售4430万股 新股。
2.2 国美香港买壳上市过程关键时间点
• 2002年2月5日,京华自 动化增发13.5亿股新股。
IMC
套现
• 2002年4月26日,黄转让
11.1%的股份给机构投资者, 做价0.425港元/股。 • 2002年4月10日,京华自动 化出资现金加代价股合计 1.95亿港元,收购Artway Development(由黄光裕持 有) • • 2002年7月,京华自动化正
国美电器案例分析.ppt
司控制权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主要有企业并购和代理权 争夺。代理权争夺是指公司股东组成的不同利益集团 ,通过争夺股东的委托表决权以获得董事会的控制权 ,进而达到更改管理者或者公司战略的目的的行为。
1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
Page 4
1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
1、黄光裕倾向大扩张的发 展战略;陈晓倾向精细化经 营战略。控制权之争导致国
美的战略出现冲突。
2、控制权之争使得国美 高级管理层的工作重心 转向“内战”,直接影 响国美的日常事务的运 行,使得原有的战略计 划实施受阻或流产。
1、陈黄之争使得国 美股市动荡下跌,
市盈率下降。
Page 5
2、供应商对国美信心 不足,国美在供应链 上的控制权受到影响。
1、控制权之争导致董事会成 员、结构多次变动,并且不稳 定,形成两个对垒状态。致使 企业的经营国美战略分析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行业议价能力对企业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价格、质量、服务及 其他销售条件等方面的谈判能力上。企业目标消费人群的消费习 惯和消费行为,将直接影响企业与消费者谈判过程中的态度。
根据调查,从购买动机上看,收入增加和产品降价直接推动 了家电的销量,占购买动机的38%,更新换代占20%,住房条件 改善占15%,结婚搬家占27%。
从影响因素上看,收入状况对家电影响40%,家电价格26% ,电力消费20%,用水环境占14%。
国美电器分析
1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 2 国美战略分析 3 国美战略选择
Page 2
1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
控制权是什么
●企业控制权就是排他性利用企业资产,特别是利用
企业资产从事投资和市场营运的决策权。控制权大致 包括:公司事务的决策权、由股权所代表的对公司剩 余收益的要求权,还有控制权还带来的私有收益等。
国美电器集团业财融合案例分析
业财融合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至业务前端,将财务管理的理念和工具应用于 业务决策和运营过程中,实现财务管理和业务发展的良性互动。
重要性及意义
提高企业决策质量
通过业财融合,企业能够 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和业 务机会,提高决策的科学 性和准确性。
优化资源配置
业财融合有助于企业更好 地了解业务需求,合理配 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
业财融合未来发展趋势及 国美电器集团应对策略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总结词
技术创新是业财融合的重要驱动力,将加速业财融合的发展。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技术为业财融合提供了更多的 可能性。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财务预测、风险评估等自动化;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处理海量数 据,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业务信息;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在实现业财融合的过程中,国美电器集团也加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 防护,确保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
04
国美电器集团业财融合成 效分析
提高运营效率
整合供应链
国美电器通过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供应链 的高效整合,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缺货现象,确保产品 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
优化物流配送
加强内部沟通与协调合作
跨部门沟通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确保 信息畅通,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定期会议与培训
定期组织业财融合相关会议,分享经验,讨论问题,并开展相关培 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合作意识。
团队建设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推动业财融合工 作的顺利开展。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案例分析
目录
01 一、国美电器控制权 之争的原因
03
三、解决国美电器控 制权之争的建议
02
二、国美电器控制权 之争的影响
04 四、结论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原因、影响与解决建议
近年来,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成为了商界的焦点。这场控制权之争源于公司 创始人黄光裕和现任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次演示将分析国美电器控制权之 争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类似事件提供借鉴。
感谢观看
四、结论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作为一起典型的商业事件,引起了广泛。本次演示通过 深入分析这场争斗的原因和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了解决这一控制权之争, 国美电器应从多方面入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股东权益保护,提高员工参 与度,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各方应加强沟通与合作,以促进公司的稳定发 展为目标共同努力。
一、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的原因
1、公司背景国美电器作为中国家电零售业的领军企业,成立于1987年,总 部位于北京。公司以销售家电产品为主营业务,并拥有线上线下一体化零售平台。 黄光裕作为国美电器的创始人,曾在2008年因经济犯罪入狱,后被假释。
2、控制权之争的原因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黄光裕入狱后, 公司控制权逐渐转移到以陈晓为首的管理层手中。黄光裕认为自己作为国美电器 的创始人,应该拥有更多的控制权,而陈晓则认为自己在公司经营和管理方面更 具专业能力,应该拥有更多的决策权。此外,双方在经营策略、利益分配等方面 也存在分歧。
3、各方诉求及实现可能性在Fra bibliotek制权之争中,黄光裕和陈晓均提出了各自的 诉求。黄光裕希望通过增持股票获得更多的控制权,进而推行有利于自己的经营 策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陈晓则希望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扩大经营规模 等措施,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国美案例分析
国美案例分析国美电器是中国最大的电器连锁销售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家电品牌之一。
国美电器的成功,得益于其创新的经营模式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以下是对国美电器成功案例的简要分析。
首先,国美电器在经营模式上的创新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美电器早在1999年,就开始了数字化经营的尝试,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顾客可以方便地购买国美的产品,并享受到国美的专业服务。
这一创新使国美电器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便利、高效的购物体验。
其次,国美电器在品牌形象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国美电器秉持着“科技、时尚、多元、均衡”的发展理念,并以“以服务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多元化发展为方向”的经营宗旨,打造了强大的品牌形象。
国美电器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并与众多知名企业合作,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赞誉。
此外,国美电器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美电器不仅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和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还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使其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国美电器通过团队合作和员工参与决策等方式,建立了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
然而,国美电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中国电商市场的激烈竞争。
国美电器与其他电商企业相比,虽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仍需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
其次,国美电器在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虽然国美电器有着良好的品牌形象,但仍需持续改进和完善,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
总结起来,国美电器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器连锁销售企业之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创新的经营模式、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注重人才培养的做法,为国美电器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国美电器仍需面对市场竞争和提升商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等挑战。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案例分析
6.国美控制权争夺,黄光裕难成赢家
整个国美帝国的发展,长期以来依赖于黄光裕个人的光环。 公司上市后,本应从“帝国制”逐渐过渡到“共和制”,但黄光裕对于家族 团队的严格把控,直到公司上市后,也未尝有丝毫松懈。从他入狱前高管层 充斥着“自己人”就可见一斑。大股东要保持对董事局的绝对控制,就必须 在持股比例上有一定的控制,黄光裕之前不断套现,持股比例不断下降,显 然这是这次危机的关键。黄将国美运作上市之后,充分体会到了资本的力量, 不断套现,持股比例从75%下降至34%,套现上百亿。(现在很多企业的上 市不是为了真正的把企业做好,太多的是为了圈钱)而诸位股东们由于黄光 裕的一再套现而深受其害,最终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是,黄光裕陷入被 动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他当年为了更高效地掌控国美,把一些本属于股东会 的权力“下放”到董事会。后来当他锒铛入狱,贝恩成功进入董事会导致黄 失去对董事会的控制时,他才发现董事会的权限已经太大了。。 此外,相比已经带领国美走出困境、取得不错业绩的经验丰富的陈晓团队, 黄氏家族仓促推出的律师邹晓春和黄光裕的胞妹黄燕虹显然难以得到投资人 的首肯。
贝恩巧妙转债,大股东失手34%黄金底线
9.15贝恩公告债转股,黄光裕家族股权将降32.47% 但黄家可以再增持2%。不过贝恩选择转股时间巧妙 9.15转股后,要5个工作日才可完成手续,日期为 9.22——获得9.28股东大会投票权的过户截止日(类似 除权日)。 黄光 裕家族难以在一天内增持2%,约3.2亿的股权。
三.实施股权激励,陈晓控制董事
2009年7月7日,国美电器公告首次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3.83亿股股 份,约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的3%。通过引入贝恩资本以及实施期权激励计 划,陈晓活得了董事会11名成员中半数的支持,对公司的控制及日常管 理有其为首的董事会负责。而在黄光裕看来,陈晓推出齐全激励的主要 目的并不是为了激励团队,而是收买人心。 此时的大股东黄光裕已经不能控制董事会。
国美电器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案例分析国美电器是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之一,拥有庞大的线下门店和强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本篇文章将对国美电器的发展历程、战略转型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
一、发展历程国美电器于1984年在山东成立,最初是一家小型电视维修店。
经过不断的扩张与合并,国美逐渐成为中国家电零售市场的领军企业。
自2001年在香港上市开始,国美电器开始迅速扩张,并于2007年成为中国第一家跻身财富500强的家电销售企业。
二、战略转型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线上零售市场的竞争加剧,国美电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国美电器在2009年启动了战略转型,将线下门店与线上电商相结合,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零售模式。
国美电器投资建设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并与京东等电商平台展开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同时,国美电器还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获取了融资支持,加强了自身的资本实力。
此外,国美电器加强了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通过广告、促销和会员制度等手段吸引消费者,提升品牌认知度和用户黏性。
三、面临的挑战尽管进行了战略转型,国美电器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零售模式虽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成本压力。
包括仓储、物流、售后等环节的成本相对较高,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进行建设和维护。
其次,电商市场的竞争激烈,不仅与传统家电零售企业如苏宁、国美电器等展开竞争,还需要面对像京东、天猫等大型综合电商平台的竞争。
这些平台资源丰富,拥有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使得国美电器需要在产品品质、价格、服务等方面与竞争对手保持竞争力。
此外,消费者对于国美电器的信任度也是一个问题。
相比于传统线下购买,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家电的信任度较低,需要国美电器加大宣传力度,提供更加完善的售后保障,并建立起口碑和信誉。
四、未来发展方向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国美电器可以继续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国美收购永乐案例
降低费用
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将原来的市场交易关系转变为企业内部的行政调拨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国美和永乐的经营业态相同,供货渠道、管理模式也基本相同,虽然降低交易费用主要是纵向并购的动因,但国美和永乐两家公司的网络资源有较好的互补性,国美并购永乐后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和货源的优势,且两家都是上市公司,可通过证券市场很快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不必要的支出,有利于企业的做大做强。
门店总数
726
632
国美电器与苏宁电器2007年主要财务与经营指标的对比
国美电器2006——2009年的财务业绩
指标
2006
2007
2008
2009
营业收入
247.29亿元
424.79亿元
450.89亿元
426.67亿元
同比变动
37.7%
71.77 %
8.03 %
-7.02 %
销售成本
223.69亿元
国美并购永乐后,必须要对永乐已有的优势进行定位,将竞争的成本和效用进行比较,将永乐的资产和销售网络以及供应商和客户群体很好的融入国美,培育新的利益增长点,综合国美和永乐的销售网络,迅速占领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实行一体化的经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如何才能在并购后实现正效应?
国美并购永乐后,企业的组织成本可能会增加,但是在同等的交易条件下,组织成本是低于交易成本的,国美要采取措施,降低组织成本的支出,提高组织成本相对于交易成本的优势。
动因:
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
虽然永乐的连锁经营区域辐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福建、河南、四川、陕西等地,是国内家电连锁业的领导企业之一,但永乐的主要创收区域是在上海市场,难以摆脱区域性公司的形象。
由于竞争的激烈,永乐利润率有所下降,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对赌协议”,永乐管理层为保住企业股份要在协议中获胜,必须要使永乐两年内的年净利润增长率至少要达到60%,根据市场分析,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永乐被收购以后,对赌协议仍然有效,但国美可能会与私募基金协议修改相关条款,永乐被并购后将成为国美的全资子公司,可以依靠国美的规模优势,实现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在对赌协议中取得胜利,避免将企业股份拱手相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国美战略分析 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
1、本土和国外大型零售企业。如:沃尔玛、美好家园等,这些企业都拥有 较强的经济实力,并且现在也涉及到小型家电,当他们对家电行业进一步了 解和熟悉后,面对家电连锁企业火爆的市场,很有可能加大对家电市场的资 本投入和扩大规模发展。此类企业不但在经济实力上不容轻视,其在市民心 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更容易培养顾客忠诚度。本土化的经营机制更适应消 费者的消费习惯,同时在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公关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2、未进入主要市场的家电连锁企业。这类潜在进入者对家电行业十分熟悉, 资本积累丰富,在品牌经营和服务有自己独特的战略,能在短时间内运用大 量资本投资进行高密度的宣传推广,以迅速进入主市场的目的。 3、来自国际家电连锁企业的威胁。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资本纷纷 进入中国,这类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优良的管理理念,会给国内家电企业, 尤其是国美、苏宁等企业龙头带来强大冲击。
O1、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缓解,全球 经济回暖,家电行业也得到恢复。 O2、中央政策“家电下乡”、“以旧 换新”、“节能补贴”等措施的出台。 O3、中国农村对家电的需求大,农村 市场容量大。 O4、小家电发展迅速,潜力大,市场 大。 O5、信贷消费观念正在逐步形成,信 贷消费比率也在逐步上升。 O6、电子商务高速增长,网上购物方 式成为最具潜力的消费模式,发展迅 速,市场潜力巨大。 O7、对节能、低碳产品需求量增加。 O8、国家积极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 经济贸易限制减少。
2
国美战略分析 替代产品的威胁
国美替代品的威胁主要来自各个专业化的销售市 场,比如手机专卖店、电脑专卖店、厂商品牌专营店 等。 根据一项消费者购买地选择的问卷调查显示, 57%的受访者首选专业数码商场选购电脑和数码产品 ,24%的受访者首选品牌专卖店。 在手机业务上,67%的受访者选择在专业手机市 场,只有27%选择在家电连锁商场,而国美电器在该 项业务上的市场比例较低。
Page
5
2
国美战略分析
国美电器的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具有变化性和复杂性,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 必须时刻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从而为了适应环境 的变化而改变或改善企业的战略,形成于环境平衡和匹配的、具 有企业独特风格的企业战略。 企业外部环境主要分类为宏观外部环境——政治法律因素、经济 因素、社会人文因素、技术因素,以及行业环境。它们的关系如 图:
Page
2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国美战略分析
资产资源
2
国美战略分析
组织资源: (组织结构) 控制权之争导 致国美董事会 等高级管理层 的成员以及结 构处于不稳定 状态。利益团 体的对立导致 企业日常事务 管理的效率降 低。企业运营 出现大量问题。
2
国美战略分析 国美电器的内部条件分析——能力分析
国美电器2009年财报显示,国美电器2009年营收426.68亿元,净 利润14.0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4.45%,每股基本盈余为0.103元,综 合毛利率由16.94%增长到17.32%。
●控制权争夺主要通过公司控制权市场交易实现,公
司控制权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主要有企业并购和代理权 争夺。代理权争夺是指公司股东组成的不同利益集团, 通过争夺股东的委托表决权以获得董事会的控制权, 进而达到更改管理者或者公司战略的目的的行为。
1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
Page
4
1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
1、控制权之争导致董事会成 员、结构多次变动,并且不稳 定,形成两个对垒状态。致使 企业的经营、决策效率降低。 2、控制权之争使得国美 员工处于动荡不安,影响 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对国 美的企业文化造成冲击。 4、原有的经营规划和 方案实施受到严重影响。 销售营业额、门店数等 增长率下降。 3、国美企业声誉和 形象受损。
Page
6
2
国美战略分析
1、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中,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并顺 利得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 景下,相关行业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得到实施和发展,并且日益完善。 2、随着《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颁布,法律环境日 益完善。 3、中央政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提出“扩大内需,保持增长” 的政策,并推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措施。 例如:商务部首先出台了《关于健全旧货流通网络的意见》。 4、随着全球气候严重恶化,我国为达到国际环保的要求,提出 “低碳”相关政策。例如: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节能产 品惠民工程”的通知》、财政部又制定并下发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推广实施细则》等。 5、2010年8月17日,台湾立法机构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 架协议》。
苏宁电器2009年启动国际化战略,进入了日本和香港市场。 国美电器2009年的战略转型略有成效,国美控制权之争使国美未来走向不 明确。 国美组织管理和企业效率不及苏宁。
2
国美战略分析
T1、通货膨胀、物价上 升,影响消费者的家电 消费选择。 T2、更多专业家电商场、 厂商自建品牌商店,对 国美威胁增大。 T3、消费者对产品的质 量、服务等要求逐渐高。 T4、家电销售行业竞争 加剧,苏宁高速发展和 开拓,在各方面赶超国 美。
2
国美战略分析
苏宁电器2008年截至6月30日,公司在大陆地区门店数量从812家已拥有 1075家。目前,通过收购香港镭射电器,苏宁在香港地区有20家门店;控股 日本LAOX后,其在东京市场也已顺利布局6家店面。 国美电器方面,2008年年中以来,门店数量从828间锐减到现在的740间 (不包括非上市门店)。 国美营收和获利能力已经被苏宁抛在身后。
W1、与供应商关系较紧张。 W2、企业高级管理层、股东之间 矛盾大。战略实施受阻。 W3、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 W4、门店租金高,租售比和综合 物业成本也较高。 W5、资源未能完全整合。 W6、企业盈利模式单一,增值服 务价值低,质量不理想。 W7、手机市场和小家电市场占有 率低。 W8、企业品牌和声誉受损,企业 文化建设缺陷。
Page
8
2
国美战略分析
1、中国人口超过13亿,其中绝大多数进入“中产阶级”,对 生活质量的要求更加高,对各类产品的需求很大,因此市场潜力很 大。 2、中国消费者的教育文化水平稳步提高,对产品的要求提高, 对产品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提高。 3、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消费观念趋于 理性,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而环保消费观念也在逐步提高。 4、信贷消费观念正在逐步形成。
2
国美战略分析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2
国美战略分析
国美电器2009年财报显示,2009年营收426.68 亿元,净利润14.09亿元,比上年增长34.45%, 综合毛利率由16.94%增长到17.32%。2010半 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8.73亿元, 同比增长 21.6%;实现净利润9.62亿元,同比 增长65.9%。 苏宁电器2009财报显示,2009年实现营业总收 入5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4%;净利润 28.9亿元,同比增长33.17%。 2010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苏宁电器收入达到 360.55亿元,同比增长31.93%,净利润19.7亿 元,同比增长 56.03%
2
国美战略分析
国美商业模式如图:
2
国美战略分析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行业议价能力对企业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价格、质量、服务及 其他销售条件等方面的谈判能力上。企业目标消费人群的消费习 惯和消费行为,将直接影响企业与消费者谈判过程中的态度。 根据调查,从购买动机上看,收入增加和产品降价直接推动 了家电的销量,占购买动机的38%,更新换代占20%,住房条件 改善占15%,结婚搬家占27%。 从影响因素上看,收入状况对家电影响40%,家电价格26% ,电力消费20%,用水环境占14%。 再从购买环境看,男性决策占55%,比女性比重大,40%的 消费者认为专卖店的服务最好,52%的消费者更喜欢在比较近的 商店购买。 可见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对消费决策有直接的影响,且市场大 ,选择余地多,因此在购买过程中的谈判力不断加强, 那么对 商家的威胁也不断增大。
Page
9
2
国美战略分析
1、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的结合,各种高效的企业管理信 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提高了企业在各个环节的效率,使企业的管 理与决策趋于科学化、高效化、简单化、节能化。国美电器已经成 功完成了ERP技术的整合,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经营管理。 2、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虚拟商场”得到巨大的发展,为企业 开拓了新的销售渠道。网上购物必将成为一种新的购物模式。2010 年8月30日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8-2009)》显示,2009 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万亿元人民币,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 2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1.7%和105.8%。
1、黄光裕倾向大扩张的发 展战略;陈晓倾向精细化经 营战略。控制权之争导致国 美的战略出现冲突。 2、控制权之争使得国美 高级管理层的工作重心 转向“内战”,直接影 响国美的日常事务的运 行,使得原有的战略计 划实施受阻或流产。 1、陈黄之争使得国 美股市动荡下跌, 市盈率下降。 2、供应商对国美信心 不足,国美在供应链 上的控制权受到影响。
Page
24
国美电器近5年营收变化情况
2
国美战略分析
运营利润下降12.36%
国美电器近5年运营利润变化情况
Page 25
2
国美战略分析
净利润大幅增长
国美电器近5年净利润变化情况
Page 26
2
国美战略分析
单店利润增幅达60.99%
国美电器近5年门店数变化情况
Page 27
2
国美战略分析
国美电器近5年单店利润变化情况
Page 7
2
国美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