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购外协件检验规范标准
元器件、辅助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规范
文件名元器件、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开关控制设备产品所使用的元器件、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要求。
2 总则2.1 一切元器件、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均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准入库。
检验员在检验安全件时,应确认其在相关产品的CCC 认证资料“安全件一览表”中。
2.2 本规范所规定的必检项目为必须检查的项目,允许检验员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检验项目。
2.3首次使用及列入合格供应方的首次供货的电器元件采用抽样检验,样本应采用随机方法抽取。
抽出的样本应依据GB2828-87一般检查水平III级,AQL=0.1实施检验及合格批判定。
除此以外的其他电器元件采用抽样检验,样本应采用随机方法抽取。
抽出的样本应依据GB2828-87 一般检查水平II级,AQL=1.0实施检验及合格批判定。
2.4 批量与样本的计量单位应尽量采用购入合同(或发票)上规定的计量单位,如果为了便于取样本允许将原来以重量作为计量单位的物资,按其实物状态转为以“张” 、“条” 、“盒” 、“桶”、“捆” 、等单位来计量,但应在检验记录单上注明。
2.5 送检部门(人员)应按订货合同或采购清单的要求,在送检单上详细、完整地填明送检物资的型号(牌号)规格以及应有的附件与备件。
3 原辅材料检验3.1 必检项目:a)质保书或合格证等由生产厂或供货单位提供的证明其质量合格的文件,也可以是上述文件的复印件;b)规格;c)牌号;d)外观。
3.2 检验方法3.2.1质量证明文件。
3.2.2 规格检查3.2.3 牌号检查可根据质量证明文件判定。
3.2.4 外观a) 金属材料、母排不得有严重氧化、锈蚀、麻坑、翘曲变形,表面不允许有结疤、划伤、夹杂等缺陷。
b) 绝缘材料表面应平整、无气泡与杂质、裂纹、严重划伤等缺陷,层压材料不应有裂纹、起皮、分层现象。
c) 绝缘导线表面应完好无损、颜色符合订货合同或采购单要求,色泽均匀、塑料绝缘者其表面尚应无气泡。
外协、外购产品进厂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外协、外购产品进厂检验、试验规范
编制:
批准:
二0一三年六月
说明
1.外协、外购产品按本试验规范所列的项目送品管部原材料检验员检验、试验。
2.本试验规范未列的其余外协、外购产品授权仓库管理员进行进货验证,验证内容为是否在合格供方名录中采购及产品合格证(质保书)。
3.本规范未列的标准与质量要求按图纸技术要求等相关材料的质量要求进行检验、试验。
4.需要进行理化试验的由物控部将试样送原材料检验员进行试验。
5. 外协加工件每批向品管部领取产品跟踪卡,产品跟踪卡作为产品进厂验收的质保书。
6. 关键件:
水轮机:上冠、下环、叶片、导叶、蜗壳、转轮、转轮体、飞轮、主轴、推力盘、
底环、顶盖。
发电机:主轴、轮毂、磁轭、极靴、磁极压板、推力头、滑转子、镜板。
7. 出现不合格品,按PD2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要求进行。
1.原材料
2.外协、外购件。
外包产品检验规范
********有限公司技术文件更改记录分发号:外包产品检验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进货检验的基本检验要求和接收准则。
本规范适用于军品生产产品所用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的进货检验、验证。
2. 分类检验的原则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进货检验执行按材料分类检验的原则,材料按其在产品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A、B、C三类,材料的分类依据《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
表列之外的材料分类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没划分类别要求的则不受此控制。
3. 检验依据标准检验依据产品质量计划、设计图样提供的材料执行标准及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4. A类材料进货检验4.1 A类原材料的化学成份、机械性能技术要求应符合该类别材料标准所列的标准规定。
4.2 A类零部件的外观质量、主要几何尺寸检查依据图样设计规定、产品标准及定货合同技术要求。
4.3 对质量证明书的审核审核质量证书内容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采购合同规定及设计图样要求。
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1)供方名称(6)钢号(2)需方名称(7)炉罐号、批号、交货状态、重量和件数(3)生产日期(8)品种名称、尺寸和级别(4)合同书(9)标准中规定的各项试验结果和性能指标(5)材料制造标准(10)技术监督部门印记所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必须是经材料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盖章确认的原件。
从非材料生产单位获得的原材料,要取得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加盖供材单位检验公章和经办人章的有效复印件。
4.4 当质量证明书检验内容不全时,对材料的力学及弯曲性能或化学成分有怀疑或用户协议要求的对所缺项目进行补项检验或进行复验,补项检验或复验结果应符合材料标准要求。
4.5 原材料标记检验:原材材料标记检验,材料明显部位至少应标有材料牌号、规格、炉(批)号,且与材料质量证明书一致。
使用本公司库存原材料外包加工的零部件应标有公司的材料代号标记。
4.6 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按不同焊接材料产品标准进行检验、验收。
主要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验规范流程
制
动
器
6.1 合同要求
型号规格、合格证,符合订货合同要求
检查随机资料
资料不全,不符合合同为不合格
6.2外观质量
标志齐全,正确,油漆均匀、色泽明亮、光滑无毛刺;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夹渣,零件无缺件、变形、破损等缺陷。铭牌正确
目测检查
每批100%检查,不合格的退货。
6.3液压缸
无泄漏
目测检查
每批抽检30%;五台以下全检,总装后进行负载试验,运转不良和噪声不合格退货。
2
型
钢
2.1合同要求
型号规格、材质证明书,须符合订货合同要求
检查随货资料
型号规格、材质书不符合合同要求的判为不合格
2.2外观质量
型钢表面无锈蚀,粗糙度Rz在50~100之间
目测外观
每批工字钢、钢轨抽检40%,其它型钢抽检20%,不合格的退货
2.3几何尺寸
直径、高度、宽度、厚度、长度
用钢卷尺、游标卡尺测量
6.4空运行情况
活塞杆和各杆件运行无卡阻、噪声小于20dB
目测和声级计验证
第5页
主要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检验规程
名 称
检查项目
检验容及要求
检验方法及器具
抽检频次及判别方法
7
制
动
轮
联
轴
器
7.1 合同要求
型号规格、合格证,符合订货合同要求
检查随机资料
资料不全,不符合合同为不合格
7.2外观质量
表面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夹渣、无毛刺,零件无缺件、变形、破损等缺陷。粗糙度符合图纸
检查随货资料
资料不全,不符合合同要求为不合格
3.2外观质量
表面无砂眼、气孔、裂纹、夹渣;零件无缺件,变形、破损等缺陷;粗糙度符合图纸。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产品检验规范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编制:审核:批准:1、目的本规范规定了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验收的依据和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对采购的物资及外协产品的检验。
3、职责机电物资部对所采购物资的特性(技术要求)的完整性、符合性及质量证明书的完整、可靠性负责。
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采购物资、外协产品的检验和记录的保存。
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编制采购物资的采购规范。
经营合同部负责编制外协件的技术协议。
机电物资部仓库负责外购产品的储存管理。
4、原材料的检验检查验收依据1)有关的国家标准;2)产品专用标准、图纸;3)订货合同或技术、工艺部门提供的有关采购规范或技术协议;材料进厂验收质量证明书的审查、确认材料检验员在接受检验任务后应在二日内完成材料质量证明书的核实工作。
核实内容如下:1)核实供货方应在公司合格供方名单内,材料质量证明书印章与其单位名称一致,且印章应清晰。
原材料质量证明书所列项目和数据必须符合相应标准、技术协议及合同的要求;2)核实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原则上应是原件,当供方只能提供复印件时,必须加盖供方红色印章,供方经办人姓名、日期,且复印件上原钢厂的质量专用章应清晰可辩、不得有涂改,否则为质证书不合格;3)根据的规定,确定复验项目和取样数量,并及时开出《取样通知单》,以便取样。
编写材料检验号材料检验员对材料质量证明书审查合格后,按材料炉批号编制材料检验号填写在质量证明书上。
实物验收材料检查员应在材料到货后两日内完成以下工作:1)查验实物的钢号、规格和数量要与材料质量证明书、合同一致;2)检验实物外观质量及几何尺寸。
当发现与质量证明书及有关标准要求不符时,按《不合格品处理单》处理;3)对钢板应逐件书写检号、材质、规格。
其它材料按批(或捆)在码垛材料出头处标注检号、材质及规格;4)经判定合格的材料,检查员应及时在材料验收单上填写检验号标记,做为合格确认。
外协加工件检验标准
外协加工件检验标准外协加工件检验标准一、目的及适用范围本标准旨在规范外协加工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
适用于公司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二、引用标准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6-2008《热轧型钢》。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9-2006《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00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行为公差》。
4、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毫米,未注公差按国家标准IT13级执行,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三、原材料检验标准3.1 金属材料3.1.1 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3.1.2 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3.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3.1.4 成份:钣材金属成份与图纸要求一致,出示材质单。
3.2 通用五金件、紧固件3.2.1 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3.2.2 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
3.2.3 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四、加工件检验标准4.1 外观:加工件表面平整,加工处无毛刺、凸起、裂痕等。
不允许有翘曲、变形、裂纹、划伤、碰伤、凹凸不平及表面粗糙度不符合要求。
4.2 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图中公差未标注部分按国标执行。
4.3 螺纹、孔的检验:采用牙规、塞规检验或用螺钉检验,螺纹的底孔不大于标准底孔的0.1毫米。
4.4 方向:加工件成品方向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若出现看图错误,按残次品处理。
五、喷涂件检验标准5.1 外观检验(检测方法:目测、手感)5.1.1 颜色与样板相符合(正常视力在自然光或日光灯60瓦下观测无明显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5.1.2 涂层表面光滑、平整、均匀,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a) 不干返粘:表面干,实际未干透,表面有(或易产生)纹印,粘有织物绒毛现象;B) 流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C) 颗粒:表面呈砂粒状,用手摸有阻滞感;D) 桔皮:外观呈现如桔皮般凹凸不平,不规则波纹;E) 漏底:表面透青,露出底材颜色;F) 麻点:表面因收缩而呈现小孔(麻点),亦称针孔;G) 发花: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呈花纹状;H) 起皱:局部堆积凸起,呈皱纹状(皱纹粉除外);I) 夹杂:涂层中夹有杂物;J) 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
外协件涂装要求及检验标准(共5则)
外协件涂装要求及检验标准(共5则)第一篇:外协件涂装要求及检验标准外协件涂装要求及检验标准1.0适应范围本公司生产的架桥机、起重机、挂车、平板车等外协加工部件,如平衡臂、盖板、线盒等需涂装底漆以达到防锈目的的各部件。
2.0涂装前处理的要求2.1钢材表面应除去油污、杂物和水份(高于露点3℃以上)。
2.2 焊缝周围无熔渣、飞溅物;无焊疤、毛剌等异物。
2.3 除锈后,在湿度低于85%以下时要求4小时内涂装,不允许出现返锈后,不加任何处理而进行涂装作业。
2.4表面处理后需达到的标准 2.4.1抛(喷)丸处理2.4.1.1钢材表面经抛(喷)丸处理后,应达到ISO8501-1:1988标准中的Sa2.5级,其文字描述: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表面应无可见油脂和污物,并且没有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异物。
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2.4.1.2钢材表面经抛(喷)丸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应达到ISO8503《钢材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中级,范围在40-70um较为合适,并吹净滞留在表面的丸粒、灰尘、杂物等。
2.4.2 打磨处理打磨至ISO8501-1:1988标准的St3级,其文字描述为: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物,并且几乎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异物,表面应具有金属底材的光泽。
用排扫或吸尘器清除表面垃圾和灰尘,并对表面的油渍,应用带有溶剂的抹擦除去。
3.0涂装要求3.1 涂料:环氧富锌底漆(双组分涂料),干膜后锌粉含量大于50%。
3.2外观:喷涂后的漆膜表面应光滑平整,均匀,无流挂、皱皮、针孔等弊病;表面无明显的油污、灰尘。
3.3膜厚:干膜厚度控制在20-30um。
3.4 涂覆方式:空气喷涂,刷涂,辊涂等。
4.0涂装检验标准4.1涂装的漆膜厚度20-30um。
(凹槽处不做膜厚管控)4.2油漆表面必须达到漆膜均匀、无露底、无针孔、无皱纹、无漏涂、无裂缝,表面无严重流挂等,无错喷、漏喷、过喷现象,表面无明显油污、灰尘。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5篇)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树立良好的质量信誉,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外协件(外购件),应包含整机产品、零部件、中间工序以及带料外协等项目。
一、外协的基本原则:1、由外协部门根据生产要求外协,检计处按要求进行检验。
2、外协产品,包括零件如需变更技术要求,应预先取得生产、技术部门的同意,未经生产、技术部门同意不得任意变更要求。
外协厂如不能履行合同或质量不稳定,经协调仍达不到质量标准或协作厂要重新进行选点。
3、由工厂带料的外协件,按发料制度办理。
如涉及材料代用(包括材质、规格尺寸等),应按工厂规定办理材料代用手续。
二、合同签约:1、外协件供需双方签订协议或订货合同。
如有必要还可附技术协议,协议或合同内容应明确反映质量保证条款。
2、中间工序协作应满足图纸及工艺要求,并尽可能签订合同或按市内中间工序协作规定办理,协作件回厂后应办理送验手续,经验收合格后,应在工艺单上签字。
3、外协的协议、合同、技术协议等有关文件付本分送财务。
三、验收付款:按照双方商定的要求执行。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协件质量检验工作,确保外协件质量符合公司要求,提升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公司业务目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外协件质量检验工作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同时参考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第三条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适用于所有与公司签订外协合同的供应商。
第四条本制度内容包括外协合同的签订、外协件的检验要求、检验流程、不合格品处理和管理等内容。
第五条公司质量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和监督,协助各生产部门进行外协件质量检验工作。
第六条外协件质量检验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及时的原则,对所有外协件进行全面检验,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第七条外协件质量检验结果将作为供应商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供应商应根据检验结果不断完善产品质量。
第二章外协合同签署与监督第八条与外协供应商签订合同前,公司采购部门应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并依据供应商的信用状况和质量情况进行评估。
外协外购件质量标准
外协外购件质量标准一、五金件1、目的对用于产品的五金件进行进料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工艺要求或客户要求。
2、范围适用于产品用的五金件的检验。
3、检验规范3.1外观检查表面光滑、无划痕、裂纹、凹凸点、扭曲变形等缺陷。
边缘无毛刺。
3.2材质检查材质符合工程图纸要求或样品要求。
3.3尺寸检查根据相关图纸或样品用游标卡尺检查,尺寸应在规定范围内。
3.4装配检查与相关零件进行实配试装顺利、无错位、翘曲、变形等不良现象。
4、因工程变更而需做相应要求的改变时,以最新工程图纸、样品为准。
二、管件类(一)钢管类原材料检验规范1、目的通过对钢管类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本厂生产的产品符合生产工艺及顾客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厂生产用的所有钢管类原材料。
3、验收规则3.1钢管类的质量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查和验收;3.2供方必须保证交货的钢管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本厂有权按照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复查。
3.3钢管到厂应附有证明该批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和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
4、外观质量4.1钢管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分层、龟裂、裂纹、轧折和结疤缺陷存在,这些缺陷必须完全清除掉,清除不得超过其边长和壁厚的负偏差。
4.2划痕允许深度不大于0.40mm4.3钢管内、外表面应光滑,允许有深度不超过0.08 mm的少量凹坑、擦伤和细小的划道,但这些缺陷必须在壁厚的公差范围内。
5、钢管尺寸的允许偏差5.1外径6~10mm允许偏差±0.20mm;大于10~30 mm允许偏差±0.40mm;大于30~50mm,允许偏差±0.45mm;大于50mm,允许偏差±1.0%。
5.2壁厚0.5~1.0 mm,允许偏差±0.15mm;大于1.0~3.0 mm允许偏差±15%;大于3.0 mm允许偏差+12%~-10%。
5.3钢管的长度:外径≤30mm为2~6m;外径>30~70mm为3~10m;外径>70mm为4~10m。
采购物资外协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采购物资外协产品质量检验规范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外协生产模式的普及和发展,采购部门在采购物资时面临着与外协厂家的合作。
为了保证从外协厂家采购到的产品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并达到客户的期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检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为公司采购部门提供一套完善的外协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二、目的制定外协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外协产品的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和客户的期望,提升产品竞争力;2. 降低外协产品带来的质量风险,减少不合格品的使用;3. 规范采购部门与外协厂家的合作,加强双方的沟通与配合;4. 对外协厂家的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估,为合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外协产品质量检验流程1. 产品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在与外协厂家签订合作协议之前,采购部门应详细了解外协厂家的全面情况,包括资质、生产设备、管理体系等。
并与外协厂家明确产品质量检验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2. 产品验收的标准制定在与外协厂家沟通的过程中,采购部门与外协厂家协商确定产品验收的具体标准和指标。
标准和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确保对产品质量的全面检验。
标准和指标的制定可以借鉴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
3. 产品验收的方法和流程根据产品的特性和验收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流程。
包括:取样方法、检测方法、检验设备和仪器的选择及使用等。
同时,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验收岗位的职责,确保产品验收过程的透明和公正。
4. 产品验收的记录和报告对每批外协产品的验收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归档,包括检验数据、检验结论等。
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验收报告,以供其参考。
在发现问题或不合格品时,应及时与外协厂家沟通和协商解决方案。
四、外协产品质量检验的要点和技巧1. 严格控制取样方法和样本数量,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2. 严格按照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3. 选用合适的检验设备和仪器,确保其精度和灵敏度;4. 对验收标准和指标的执行要求严格,不得随意变更或放宽;5. 在与外协厂家进行合作和沟通时,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零部件外购外协检验规范
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外购外协件、在制品、成品抽样检验规定Q/XXX442-2006代替Q/XXX442-200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实施抽样检验的条件,抽样检验的适用范围,以及抽样检验的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外购外协件、在制品、成品等质量策划阶段确定抽样系统和检验活动中实施抽样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Q/XXX380 机电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3 术语检验文件:规定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抽样计划的文件,如:检验细则、检验项目一览表、检验规程,包括订货合同中的检验规定等。
4 实施抽样检验的条件只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是稳定的,从一批产品中抽查的样品才能真正代表这批产品的质量水平,判断才能正确。
所以产品质量不稳定时不能采用抽样检验方案的。
检验文件应规定接收质量限(AQL)及检验抽样水平(IL)。
5 抽样检验适用的具体范围5.1 为确保产品质量,以下检验对象暂不实施本标准的抽样检验方案。
5.1.1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及高压元件、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出厂检验采用全数检验。
5.1.2 万能式断路器成品出厂检验采用全数检验。
5.1.3 批量N≤25的外购外协件应采用全数检验。
5.1.4 所有产品零部件的关键件关键项目、安全件安全项目采用全数检查;但破坏性试验项目,其抽样数一般按3只/批抽取,并应全部合格。
5.1.5 原材料、外购元(器)件等标准中已规定的检验(验收)方法,按其规定的方法执行。
5.1.6 其它技术文件明确规定的检验方法。
5.2 抽样检验方法适用于以下连续批的检验,抽样计划按GB/T2828.1规定。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产品检验规范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产品检验规范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编制:审核:批准:1、目的本规范规定了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验收的依据和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对采购的物资及外协产品的检验。
3、职责3.1 机电物资部对所采购物资的特性(技术要求)的完整性、符合性及质量证明书的完整、可靠性负责。
3.2 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采购物资、外协产品的检验和记录的保存。
3.3 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编制采购物资的采购规范。
3.4 经营合同部负责编制外协件的技术协议。
3.5 机电物资部仓库负责外购产品的储存管理。
4、原材料的检验4.1 检查验收依据1)有关的国家标准;2)产品专用标准、图纸;3)订货合同或技术、工艺部门提供的有关采购规范或技术协议;4.2 材料进厂验收4.2.1 质量证明书的审查、确认材料检验员在接受检验任务后应在二日内完成材料质量证明书的核实工作。
核实内容如下:1)核实供货方应在公司合格供方名单内,材料质量证明书印章与其单位名称一致,且印章应清晰。
原材料质量证明书所列项目和数据必须符合相应标准、技术协议及合同的要求;2)核实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原则上应是原件,当供方只能提供复印件时,必须加盖供方红色印章,供方经办人姓名、日期,且复印件上原钢厂的质量专用章应清晰可辩、不得有涂改,否则为质证书不合格;3)根据3.3的规定,确定复验项目和取样数量,并及时开出《取样通知单》,以便取样。
4.2.2 编写材料检验号材料检验员对材料质量证明书审查合格后,按材料炉批号编制材料检验号填写在质量证明书上。
4.2.3 实物验收材料检查员应在材料到货后两日内完成以下工作:1)查验实物的钢号、规格和数量要与材料质量证明书、合同一致;2)检验实物外观质量及几何尺寸。
当发现与质量证明书及有关标准要求不符时,按《不合格品处理单》处理;3)对钢板应逐件书写检号、材质、规格。
外购外协件检验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标题外购件、外协件检验规范QH长远第 1版编号HNCJ/ZD -17—2016讲解权办公室执行主体所有任职人员督查主体各部经理考评主体办公室序言此检验规范为本公司所有外购、外协零部件检验规范的汇编,依照相关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拟定而成。
此规范删除了老版本不适用的内容,纠正了老版本有误的内容,增加了老版本所不足的内容;完满了抽样标准;一致了格式,改变了装订方法,一致了弊端分类的名称。
1、弊端分类说明:1.1 严重弊端(致命CR):单位产品的深重要的质量特点不吻合规定,以致出现火灾、电击、人身伤害、尖锐噪音、污染环境、死机等危险或不良产生,此类缺陷归类为严重弊端 .1.2 一般弊端(MA) :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点不吻合规定,以致产品某项使用性能受损也许丧失,也许以致产品使用不便,此类弊端归类为一般弊端。
1.3 略微弊端( MI) :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点不吻合规定,以致产品规格同原定规格稍有差异,但对于产品使用性能并无影响,此类弊端归类为略微弊端。
2、因受本公司检验手段和检验设备的限制,特规定以下产品为免检产品:塑胶原粒、保险丝、绝缘漆、磷化药水、二甲苯、三氯甲烷、酒精等化学药品,乙炔、氧气等气体类,以及低值易耗品。
以上的免检产品经过本质使用考据其质量的好\\坏,对不吻合使用要求的产品按不合格的外购外协件办理。
说明检验程序:1.1 依照来货数量,按GB/T 2828.1-2003 单次抽样计划,一般检验水平Ⅱ,严重弊端 (CR):0/1;一般弊端 (MA) :;略微弊端 (MI) :2.5 的标准进行检验 (有特别指出除外 ),并依照包装的箱数或包数开平方抽取样本数,依照检验规范和产品规格书来检查样本数,最后将结果记录于报表,合格品入库,不合格品或经品保经理赞成后作退步接受 (特裁 )办理,或作退供应商办理。
2、外观检查环境:2.1 视觉检定距离为12 英寸,约。
2.2 环境以自然光或一般荧光灯光度。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检验规程
1. 目的对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检验依据标准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材料执行标准及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4. 职责4.1采购部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4.1.1采购人员负责下达《请验单》);4.1.2质检部检验员根据《请验单》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4.1.3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4.2仓储部门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4.3质检部门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工作指导,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
5. 工作内容5.1原材料的分类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关键项(A类):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具体有:主筒材料、主法兰、支法兰、封头。
重要项(B类):即重要原材料、零部件,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具体有:支筒材料、吸附法兰、气管座等其它受压部件一般项(C类):即一般原材料、零部件,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为生产过程辅助,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具体有:吊耳、接线端子、支撑脚、保护板等非受压部件。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其中关键项、重要项合格率100%,一般项不低于95%。
5.3检验工作程序供方供货——〉采购员送达《请验单》——〉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检验并填写《验收、入库通知单》——〉交质量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请验单》,质量负责人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验收、入库通知单》,试用必须有相关人员认可。
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进货检验规范
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件进货检验规范1.目的对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定义:无4.职责4.1采购部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4.1.1采购人员负责下达《原材料请验单》(以下简称《请验单》);4.1.2质检部检验员根据《请验单》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4.1.3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4.2仓储部门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4.3生产技术部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
4.4质检部门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工作指导,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
5.工作内容5.1原材料的分类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关键项: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重要项:即重要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一般项:即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由生产技术部汇总后编制《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
5.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其中关键项、重要项合格率100%,一般项不低于92%。
5.3检验工作程序供方供货——〉采购员送达《验收单》——〉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请验单》,质量负责人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原材料检验单》,工厂试用必须有相关人员认可。
样件检验完毕后,《样件检验单》交由采购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清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
外购及外协产品进货检验规范
外购及外协产品进货检验规范1目的规范外购及外协产品的进货检验和确认检验,确保进货产品的质量符合采购规定的要求。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外购及外协产品的进货检验和确认检验。
3职责a)质检部负责实施具体检验工作。
b)产品研发事业部及标准化部配合检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c)商务部、储运部、生产部、项目部及供应商等部门配合检验工作的实施。
4依据a)采购合同或协议b)产品规范c)GJB 367-A. 军用通讯设备通用规范d)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e)GB/T 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f)相关国家军用标准、国家标准、以及与供应商协商认可的行业规范、技术要求或相关产品规范。
以上标准或规范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文,在原标准或规范修改后应追溯至最新的版本。
5术语A.)致命缺陷(CR):根据判断对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人员可能导致人身或财产危害的缺陷。
b)重缺陷(MA.):导致产品失效或严重降低产品使用功能的缺陷。
c)轻缺陷(MI):一般用户可接受或对产品使用功能无影响,属制做不精确的缺陷。
6检验程序与细则6.1检验程序6.1.1检验工作流程送检→抽样→检验与试验→判定→标识→入库。
如(图一外购及外协产品检验流程图)所示。
6.1.2检验说明a)对各类外购及外协产品必须按产品标准、技术文件、检验规程的要求和方法制定的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未按规范要求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入库,不得投入使用。
b)对于公司无检测环境和手段的检测项,如抗震、高低温、电磁兼容等实验,可以寻求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合格判定以第三方检测报告为准。
c)所购产品如果已通过认证(如国家免检、3C等产品认证),则必须检查其型号与证书是否相符,可采取抽检的方法对该批次产品的质量进行确认。
d) 因检验环境不具备,需其他部门协助配合的检验,在产品提交检验时需特别说明。
外购(外协)件检验规范
1 目的为了加强外购(外协)件质量检验,保证其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2 范围适用于本全公司所有配套件进厂检验。
3 职责3.1 技术部负责制定并提供外购(外协)件技术要求、图纸等检验要求。
3.2 质管部检验员负责按要求对外购(外协)件进行检验。
3.3 采购部负责提供外购件的3C认证证书、检验(试验)报告、材质报告等资料。
3.4 采购员负责外购(外协)件的报检工作。
4 内容4.1 采购员在物资进厂后及时填写《采购物资报检单》报检验员检验,由检验员填写《物资进厂检验记录》。
生产部仓库保管员在外购(外协)件入库时,需核对产品的数量及其检验结论。
4.2 物资首次样品检验按《首次新供产品样件确认管理规定》进行,正常物资检验按相应物资检验指导书执行。
指导书包括:《车辆关健件检验指导书》、《普通紧固件、标准件检验指导书》、《电气检验指导书》、《液压元件检验指导书》、《原材料检验指导书》、《油漆物料检验指导书》等。
4.3 外购件检验抽样的频率、检验项目按作业指导书规定执行。
4.4 外协件检验按技术部提供的有关图纸、技术要求进行检验,按20%进行抽样,并填写《零部件检验记录》,必要时进行全数检验4.5 仓库保管员依据合格检验单,办理外购(外协)件入库手续4.6 不合格的外购,外协件由检验员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交采购部,由采购部按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处理。
5 相关文件《首次新供产品样件确认管理规定》《车辆关键件检验指导书》《普通紧固件、标准件检验指导书》《电气检验指导书》《液压元件检验指导书》《原材料检验指导书》《油漆物料检验指导书》6 质量记录《采购物资报告单》《质量信息反馈单》《零(部)件检验记录》《物资进厂检验记录》。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保证外协件质量,规范外协件质量检验流程,订立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外购件。
三、定义1、外协件:指公司外购的物品。
2、供货商:指为公司供应外购件的企业或个人。
3、检验:指对外协件进行检测、验证、鉴定等活动。
四、检验内容1、外协件入库前应进行初检,包括外包装、外观、数量等。
2、外协件入库后,应依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重要包括:(1)尺寸检验(2)外观检验(3)功能检验(4)耐压检验(5)绝缘电阻检验(6)材料成分及物理、化学性质检验(7)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检验3、依照公司要求对外协件进行包装、标识等处理。
5、检验标准本公司对外协件的检验标准,应依据供货商供给的相关技术文件确认。
如供货商未供给检验标准,需与供货商协商确定。
6、检验方法1、外协件的检验方法应依据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选择。
2、对于不明确的检验方法,可以通过协商与供货商确定。
7、检验记录1、检验人员应认真记录检验过程、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信息。
2、检验记录应签署并归档,以备追溯。
3、检验记录应至少保存3年。
8、缺陷处理1、如发觉外协件存在缺陷,应适时通知供货商,并提出处理看法。
2、若供货商不同意处理看法,应立刻报告公司主管部门决议。
3、如外协件缺陷严重,无法使用,应将其隔离,并通知供货商。
9、检验人员要求1、检验人员应经过公司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担负外协件检验工作。
2、检验人员应明确职责,严格依照制度要求执行检验工作。
3、检验人员应保证检验结果精准牢靠,不得违反规定进行操作。
10、供货商要求1、供货商应供给检验标准、技术文件等相关信息。
2、供货商应经过严格的审核,合格后方可供货。
3、供货商应搭配公司的检验工作,认真听取处理看法。
11、其他1、本制度的执行由公司外协部门负责。
2、本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任何变更,应适时通知测试人员。
3、本制度中未涉及的其他问题,需与公司主管部门协商决议。
以上即是本公司关于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的规定,各负责人员要切实执行,并持续改进。
外协件检验操作规范
外协外购件检验流程一、目的:为了对入厂外协外购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防止未经检验、未经验证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和装配生产,以确保入厂外协外购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司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凡本公司外协外购件的一切成品及半成品。
三、职责分工:1)采购部要求外协外购单位提供产品检验报告,并通知品质部对外协外购单位所送电镀零部件或材料进行检验。
2)品质部根据电镀零部件或材料检验标准进行入厂检验,并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
3)对生产急需,稍有瑕疵争议的电镀零部件或材料,必须由公司总经理签字批准让步接收或者退货。
四、检验标准:由技术部和品质部共同商讨制定外协外购件图纸要求及检验指导书。
五、程序说明:1)外协外购件到货后,采购部核对《采购订单》数量和《送货单》数量是否一致,并通知品质部进行质量检验;2)品质部接到采购部通知后,根据图纸要求及检验指导书的内容对报检产品进行全检或抽检。
3)对检验后内容与结果如实填写《外协外购件检验记录表》,对需要装配的电镀零部件或材料须进行装配实验,并做记录。
4)对检验后产品合格的,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并通知仓库办理数量核对及入库手续。
5)对生产急需,部分有瑕疵争议需做质量让步的,填写《质检处理单》,由生产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特许放行办理入库,但需在《入库单》上注明。
6)对超过规定比例不合格的或达到整批不合格的,直接由生产经理签字退货,并申报对外协外购件单位进行罚款;对于长期送货有质量问题的供应商,应建议采购部重新选择货源,并汇报上级领导审批。
7)未经品质部签字确认的外协外购件,仓库一律不得记帐入库,否则出现质量问题,仓库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8)电镀外协件入库后,由全检员对电镀产品进行全检,对检验不合格的记录数量,由采购部联系外协外购件单位要求退回。
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公司人力成本剧增的,外协外购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9)装配车间员工对所使用的电镀零部件或材料进行自检,合格的直接使用,不能确定的汇报车间主管,由车间主管判定,不合格的计数并联系品质部共同商讨让步使用还是退货,并由品质部做好详细记录向上级领导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言
此检验规范为本公司所有外购、外协零部件检验规范的汇编,依据有关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而成。
此规范删除了老版本不适用的内容,纠正了老版本有误的内容,增加了老版本所不足的内容;完善了抽样标准;统一了格式,改变了装订方法,统一了缺陷分类的名称。
1、缺点分类说明:
1.1严重缺陷(致命CR):单位产品的极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导致出现火灾、电击、人身伤害、尖锐噪音、污染环境、死机等危险或不良产生,此类缺陷归类为严重缺陷.
1.2一般缺陷(MA):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导致产品某项使用性能受损或者丧失,或者招致产品使用不便,此类缺陷归类为一般缺陷。
1.3 轻微缺陷( MI):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导致产品规格同原定规格稍有差异,但对于产品使用性能并无影响,此类缺陷归类为轻微缺陷。
2、因受本公司检验手段和检验设备的限制,特规定以下产品为免检产品:塑胶原粒、保险丝、绝缘漆、磷化药水、二甲苯、三氯甲烷、酒精等化学药品,乙炔、氧气等气体类,以及低值易耗品。
以上的免检产品通过实际使用验证其质量的好
坏,对不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按不合格的外购外协件处理。
说明
检验程序:
1.1 根据来货数量,按GB/T 2828.1-2003单次抽样计划,一般检验水平Ⅱ,
严重缺陷(CR):0/1;一般缺陷(MA):0.65;轻微缺陷(MI):2.5的标准
进行检验(有特别指出除外),并根据包装的箱数或包数开平方抽取样本
数,依据检验规范和产品规格书来检查样本数,最后将结果记录于报表,
合格品入库,不合格品或经品保经理批准后作让步接受(特裁)处理,或
作退供应商处理。
2、外观检查环境:
2.1 视觉检定距离为12英寸,约30.5cm。
2.2 环境以自然光或一般荧光灯光度。
3、尺寸测量抽样标准:
3.1 按GB/T 2828.1-2003单次抽样计划,采用水平S-3,严重缺陷(CR):
0/1;一般缺陷(MA):0.65 轻微缺陷(MI):2.5 的标准进行检验样本
数(有特别指出除外)。
所有的弧形尺寸,可以不检查尺寸,但是要以
试装为准,接受以装机合格的形式判断是否可以接受。
4、特别测试项目抽样标准;
4.1 某些特别测试项目或者破坏性测试项目如:电压降测试、附着力测试、硬度测试、材
料阻燃测试、盐雾测试、跌落测试、干烧测试、电子板安全测试、实配试装及其它
破坏性实验,每批抽样2-5pcs进行测试;
4.2 拉力测试、插拔力测试、扭力测试、防锈测试、弹力测试每批抽样13pcs进行测试(有
特别指出除外)。
5、报表记录方式:
5.1 所有检查项目须按上述要求抽足样本数,相关检测数据记录于检验报表
时:
5.2 每项检测数据从中选取13组数据并记录于报表,数据选取时须有代表性,
譬如不良数据、超出要求、近上下限值、中间值等。
5.3 特别测试项目之检测结果以备注的方式在报表上注明。
6、参考文件:
6.1检验规范
6.2产品规格书
7、附注:
7.1 所有的尺寸/规格/材料按资料为标准。
正常情况下按指定的标准检验,但来料坏点比例
大时,由品保部经理决定抽检或全检。
超出允收水平,经品保部经理同意可以不测试其
它项目而做退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