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坡隧道塌方处置方案
铁路坡隧道塌方处置方案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永公路第四合同段(K23+300~K25+300)铁路坡隧道K23+860~K23+880塌方处治方案编制:罗江勇审核:李凡祥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龙永公路第四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1年元月方案目录封面。
01 目录。
02 工程简介。
03 方案论证。
05 施工方案。
07 估算工程量及报价。
09 纵断面图。
10 相关结构尺寸图。
13 塌腔断面尺寸图。
18 影像资料。
20●工程概述1)工程简介本合同段属于龙山茨岩塘至永顺改建工程。
本合同段起于龙山县红岩溪镇铁路坡(K23+300),接本项目第3合同段终点,路线以隧道横穿铁路坡,终点止于龙山县农车镇新寨村(K25+300),全长2Km。
公路等级按二级公路设计,设计车速为40Km/h,路线采用双向双车道设计,路面宽度为2×3.5m,路基宽度为8.5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平曲线最小半径60,最大纵坡7%。
本合同段铁路坡隧道为重点控制工程。
主要工程数量:路基挖土方1.5415万m3,挖石方2.9963万m3;填土方1.3259万m3;填石方113710万m3;防护、排水0.8147万m3;隧道全长1115m,Ⅲ围岩6.42万m3,Ⅳ围岩1.2485万m3,Ⅴ围岩8642m3;涵洞55.2m/3道。
2)地质、地貌本线路地形条件复杂,全线均为重丘地貌,地面高程为340~900余米,地势起伏大,线路穿越多重山脉,既有X004和G209采用盘山绕线方式翻越山岭。
区内地质条件一般较简单,多为二元结构,基岩出露良好,受褶皱、断裂等地质结构影响,岩石较破碎程度不一,风化较严重,山体缓坡地带多堆积有岩堆等松散堆积层,影响道路的路基边坡稳定。
区内主要地质构造有九龙山至农车断裂、铁路坡断裂,以及农车至铁路坡向斜、茨岩塘背斜等。
路线所经地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小于0.05g,设计地震特征周期为O.3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区)。
3)气候、水文本区属中亚热带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隧道塌方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隧道塌方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隧道交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隧道施工与养护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隧道塌方事故的现场处置工作,包括事故现场救援、事故原因调查、事故善后处理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隧道塌方事故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由隧道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事故现场的全面指挥和决策。
(2)副指挥长:由隧道所属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担任,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
(3)成员:包括隧道所属单位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工程、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负责人。
2. 隧道塌方事故现场救援组(1)组长:由现场救援指挥长任命,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成员:包括消防、医疗、公安、交通、工程、技术等部门人员。
3. 隧道塌方事故调查组(1)组长:由隧道所属单位安全生产负责人担任,负责事故原因调查和责任追究。
(2)成员:包括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工程、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人员。
四、事故现场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赶赴现场。
2. 现场救援(1)救援组到达现场后,迅速进行现场勘查,了解事故情况。
(2)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救援人员进行现场救援。
(3)救援过程中,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 事故原因调查(1)调查组到达现场后,对事故原因进行初步调查。
(2)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开展深入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4. 事故善后处理(1)事故原因查明后,按照相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妥善处理伤亡人员善后事宜。
(3)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交通秩序。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建立应急队伍,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2)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如救援车辆、通信设备、救援器材等。
铁路线路隧道突发塌方阻断交通紧急抢修预案

铁路线路隧道突发塌方阻断交通紧急抢修预案随着社会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运输过程中,我们也不能排除一些突发的情况。
本文旨在提出针对铁路线路隧道突发塌方阻断交通事件的紧急抢修预案,以确保交通运输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具体的预案内容:一、事故发生初期的处置措施(1)立即报警:当发现铁路线路隧道发生塌方阻断交通时,第一时间需要进行紧急报警。
报警人员应准确提供事故地点、事故情况以及相关人员伤亡情况等信息。
(2)人员疏散: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铁路工作人员应迅速组织疏散人员,确保事故现场的人员安全,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3)现场封锁:在事故发生地点周围设立警戒线,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事故现场,确保现场秩序和安全。
二、调集抢修人员与装备(1)协调资源:启动应急预案后,相关部门应立即组织抢修队伍,并汇集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器材。
(2)抢修人员培训:抢修人员需要接受培训,了解不同类型的线路塌方情况,并熟悉应对措施,提高应急抢修能力。
(3)装备更新与维护:定期维护和更新抢修装备,确保装备的完好性,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现场防范措施(1)安全警示标识: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和相关安全提示牌,以提醒过往车辆和人员注意安全。
(2)现场监控与巡查:利用现代化监控设备对事故现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监控和巡查,确保现场的安全。
(3)安全防护措施: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设置警戒带、安装防护网等,以保障抢修人员的安全。
四、塌方抢修方案(1)情况评估:抢修人员应迅速评估事故现场的情况,确定塌方规模以及对线路的影响程度。
(2)应急抢修方案:根据情况评估结果,制定应急抢修方案,明确修复线路的步骤和措施。
(3)人员协作:抢修人员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分工合作,高效地展开抢修工作。
(4)修复线路:根据抢修方案,迅速恢复塌方影响的铁路线路,确保交通运输的连续性。
五、事故善后和总结(1)事故善后:事故处理结束后,相关部门应做好善后工作,整理事故资料,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隧道塌方处置施工方案范本

隧道塌方处置施工方案范本前言隧道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突发性质事故难以避免。
当发生隧道塌方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保证隧道通行安全。
本文将针对隧道塌方事故的处置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并以工程实例进行说明。
处置方案步骤步骤一:现场勘查首先,应组织现场力量进行勘查,了解塌方情况及现场环境,显然这是必要的第一步。
在勘查过程中,对于隧道支护结构、地质构造和土层性质,应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设计提供有力依据。
步骤二:制定处置方案在勘查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处置方案,方案应考虑以下要素:1.隧道塌方范围和情况;2.隧道支护结构的完整性;3.降低二次塌方风险;4.利用现有资源,实施合理的处置方案;5.保证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笔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三:采取应急措施在制定好处置方案后,应组织力量采取应急措施,以保证现场人员及交通安全。
应急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以下措施:1.确立现场安全警戒线;2.对于受损的立柱、梁等建筑结构进行支撑或加固;3.采用固井或真空吸尘等技术进行隧道井筒的泥沙清理。
步骤四:开展施工在采取应急措施后,可以开展处置施工。
具体施工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应达到以下要求:1.合理配置施工人力、机械和材料;2.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证施工质量;3.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步骤五:检查验收隧道塌方处置施工结束后,必须进行检查验收。
此时,考察要点包括:1.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标的执行情况;2.施工后质量检查结果;3.整个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
工程实例中国某地市某高速公路桥隧工程部发生隧道塌方事故,事故原因是由于工程施工时未充分考虑支护措施而导致。
具体处置施工方案及实施效果说明如下:1.现场勘查:在塌方现场进行了环境勘查,发现塌方范围约为5m×10m,塌方深度约为2.5m。
2.制定处置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挖掘约5.5m×10.5m×3m基坑的方案,将现有支撑构造拆除,并重新设置新的支撑构造,同时利用钢板桩深挖开挖机在基坑中进行明挖,以挖掘符合标准的地基。
隧洞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隧洞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前言近年来,我国隧道的建设如火如荼,但随之而来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
其中,隧洞坍塌是一类风险极高的事故类型。
在一旦发生隧洞坍塌事故时,为了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采取科学、及时、有效的现场处置措施非常重要。
事故现场处置一、安全评估在发生隧洞坍塌事故后,首要任务是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
评估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现场进行全面、系统的勘察,确定坍塌范围、坍塌方式、存在的危险物质等。
2.形成安全评估报告,明确现场风险级别和需要采取的处置措施。
3.在实施整个现场处置过程中,应不断对事故现场的风险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处置方案,保障人员安全。
二、现场治理1.组织抢险队伍,采取措施确保坍塌区域人员安全、疏散被困人员。
2.隧洞坍塌事故现场数量庞大、范围广泛,需要在现场实施复杂的施工技术,包括土方、爆破、清理杂物、抢险救援等。
因此,在实施现场治理前,需要制定详细的现场治理方案。
三、信息发布1.一旦发生隧洞坍塌事故,应首先通知上级主管部门。
2.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向附近地区居民告知事故情况,引导居民有序疏散,避免人员伤亡。
四、道路恢复1.道路恢复工作需要在现场危险消除后,全面开始。
道路恢复方案应该制定得尽可能细致,包括各项恢复工作所需时间、人员、材料、工具等准备工作。
2.恢复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确保验收达标后方可通车。
五、道路管理1.道路建设完工后,需要定期对道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缮,防止道路病害、交通事故等发生。
2.在道路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安全文明出行的宣传工作,引导驾车人员注重安全驾驶、文明礼让,避免因违章、酒驾等行为导致道路事故。
总结在隧洞坍塌事故现场处置过程中,安全评估是关键步骤。
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成立抢险救援队伍,开展复杂的现场施工工作。
同时,应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发布事故信息,引导居民有序疏散。
最后,在道路恢复和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隧道塌方处置方案

隧道塌方处置方案隧道建设在现代交通枢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和不可预知的因素,会发生塌方等意外情况。
本文将介绍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案,包括现场处置、清理和修复等方面。
一、现场处置1. 紧急处理当发生隧道塌方时,应及时组织救援人员赶赴现场,设置隔离带,并对受困人员进行营救和转移。
在疏散人员时,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疏散路线和口径,确保人员安全。
2. 数据收集在紧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包括堆积深度、稳定情况、裂缝宽度、锚杆张力等数据的测定和分析。
据此初步判断塌方原因,为后续处置提供依据。
二、清理1. 移除土石当隧道塌方后,需要对堆积的土石进行清理。
但由于塌方带状宽度较大,且可能造成二次塌方,所以需要先行进行稳定措施,如设置支撑和加固设施。
2. 清理渗漏隧道塌方后,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源渗漏,需要对渗漏处进行封堵。
同时,还需要对排水系统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排水畅通。
3. 避免二次塌方在清理过程中,需要避免造成二次塌方。
可以采用松塌方式,即从上往下,从外往内进行逐层清理。
同时,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并防范二次塌方的发生。
三、修复1. 补充土石隧道塌方后,需要重新加固土石堆积,以恢复道路和隧道的使用状况。
在重新加固时,需要按照地质学原理进行设计,选用合适的土石材料,确保加固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2. 修复设施隧道塌方后,还需要重新修复和检测设施,确保设施的安全和完好。
检测项目包括隧道环境检测、隧道照明设施检测、通风系统检测、安全标志等检测。
最后,隧道塌方的处理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和地质学原理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二次灾害和人员伤亡。
同时,对于隧道建设和管理者来说,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可靠使用。
铁路边坡溜塌处置预案

一、总则1. 目的:为有效应对铁路边坡溜塌事件,确保铁路运输安全,降低灾害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处的边坡溜塌事故的应急处置。
3. 原则:以人为本,确保安全;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科学处置,防止次生灾害。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指挥部:由铁路局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 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调度。
- 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 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
- 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收集、报送、发布和舆论引导。
-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人员、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发生边坡溜塌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规模、影响范围等。
2. 启动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通知各工作组到位。
3. 现场指挥:现场指挥组负责组织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包括:- 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疏散群众:将受威胁的群众疏散到安全地带。
- 抢修线路:组织力量进行线路抢修,尽快恢复铁路运输。
- 监测边坡:对溜塌边坡进行监测,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4. 抢险救援: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包括:- 排除险情:清除溜塌体,恢复线路。
- 救治伤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 转移财产:对受威胁的财产进行转移。
5. 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包括:- 维护秩序:维护现场秩序,防止混乱。
- 控制交通:控制现场交通,确保救援车辆通行。
6. 信息宣传: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收集、报送、发布和舆论引导,包括:- 信息收集:收集事故现场信息,包括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等。
- 信息报送:向上级单位报送事故信息。
- 信息发布: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发布事故信息。
7. 善后处理:事故得到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善后处理,包括: -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隧道塌方事故处置预案范文

一、预案概述为了有效应对隧道塌方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隧道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在建、已运营的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隧道塌方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隧道塌方事故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
(2)副总指挥: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3)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2. 隧道塌方事故应急处置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搜救失踪人员、清理塌方体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救护等工作。
(3)交通管制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疏导交通等工作。
(4)信息保障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事故信息,发布事故通报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装备、人员调配等工作。
(6)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调查、善后赔偿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3)交通管制组对现场交通进行管制,确保救援车辆畅通。
3. 事故信息发布(1)信息保障组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及时上报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发布事故通报,向社会公布事故情况。
4.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调配救援物资、装备、人员,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救援所需资源。
5. 善后处理(1)善后处理组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依法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究。
(3)做好事故善后赔偿工作。
五、预防措施1. 加强隧道建设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隧道施工规范。
2. 定期对隧道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2023年隧道塌方应急预案

2023年隧道塌方应急预案一、背景2023年,某地区在建设中的隧道发生了塌方事故。
塌方导致隧道内部道路被封堵,进入隧道内的车辆和人员陷入危险。
为了有效应对此类突发事件,保障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指挥部:负责协调、决策和组织应急救援工作;2. 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医疗救援队、人员搜救队等;3. 媒体部门:负责及时发布信息,向社会公众传递准确的情况;4. 相关部门:包括公安、交通、安监、通信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三、应急响应措施1. 收到报告后,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成立应急指挥小组,组织救援行动;2. 迅速通知周边地区和相关部门,确保他们了解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3. 确保指挥部及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调应急救援行动;4. 救援队伍迅速到达事故现场,进行情况勘察,确保救援行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5. 同时,救援队伍向现场人员发放应急包,包括食品、水、急救药品等,确保被困人员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6. 对于被困人员,采取适当的救援手段,包括使用救生绳、挖掘机搜救等,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行;7. 对于受伤人员,随时提供急救和医疗救护,尽快将他们送往医疗点接受治疗;8. 稳定事故现场,封锁交通,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确保救援行动的安全进行;9. 结合媒体部门,及时发布事故情况,向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恐慌;10. 事故救援结束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四、注意事项1. 强调人员安全第一,救援行动中要确保人员的安全;2. 隧道塌方救援行动需要高度配合和协调,各个救援队伍之间要密切沟通,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3. 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确保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4. 对于媒体的引导和管理,要保持及时传递准确信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5. 救援行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隧道塌方事故处置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隧道塌方事故,保障隧道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隧道内发生的塌方事故,包括在建隧道和已通车隧道。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隧道塌方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事故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和现场警戒。
(2)技术支持组:负责现场勘查、技术分析和事故原因调查。
(3)交通管制组:负责隧道内交通管制、事故现场周边交通疏导。
(4)信息发布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
(5)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保障、人员调配和生活保障。
三、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报告(1)隧道内发生塌方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部门。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和现场警戒。
(2)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合理调配救援力量。
(3)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确保被困人员生命安全。
3. 交通管制(1)交通管制组根据事故情况,对隧道内交通实施管制。
(2)对事故现场周边交通进行疏导,确保救援车辆通行。
4. 技术支持(1)技术支持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分析事故原因。
(2)根据事故原因,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5. 信息发布(1)信息发布组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并发布给相关部门。
(2)根据事故进展,适时调整信息发布内容。
6.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保障、人员调配和生活保障。
(2)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四、事故善后处理1. 事故调查(1)技术支持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根据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2. 事故赔偿(1)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遇难者家属进行赔偿。
(2)对受伤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赔偿。
3. 事故整改(1)根据事故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2)针对事故原因,对隧道进行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铁路隧道崩塌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铁路隧道崩塌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方案随着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铁路隧道的建设和运营也日益增多。
然而,隧道崩塌事故的发生时有所见,这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具有巨大的威胁。
为了能够应对隧道崩塌事故,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迅速恢复铁路交通的运营,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标:1.提高应急反应能力:通过演练可以培养和提高铁路工作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应对突发隧道崩塌事故。
2.确保人员安全:演练的目标是确保乘客和工作人员在隧道崩塌事故发生后的迅速疏散和安全转移,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3.迅速恢复铁路交通:演练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协调、处置和恢复措施,尽快恢复隧道崩塌事故发生地的铁路交通。
二、演练步骤:1.事故报告和初步应对:一旦发生隧道崩塌事故,相关工作人员应立即向指定的应急调度中心报告,并提供相关信息,如事故发生地点、崩塌类型和规模,以及可能受到影响的列车和乘客数量等。
2.应急疏散和转移:根据事故报告,应急调度中心会启动疏散和转移计划。
铁路工作人员应迅速行动,引导乘客有序疏散,并确保他们的安全。
同时,应及时转移危险区域内的工作人员,以保障他们的安全。
3.事故处置和救援:随着乘客和工作人员的疏散,应急救援队伍将进入隧道事故现场,评估崩塌的程度和影响范围,并展开救援行动,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并尽可能减少进一步的灾害。
4.信息发布和协调:在隧道崩塌事故发生后,及时准确地发布相关信息非常重要。
应急调度中心应确保与媒体和相关部门的良好沟通,提供事故的最新情况,并组织协调各方的救援和恢复工作。
5.恢复铁路交通:一旦事故得到控制和救援工作完成,即可开始隧道崩塌地点的恢复工作。
这包括清理崩塌物、修复隧道结构和恢复轨道。
各项工作需要高效协调,以最短的时间内将铁路交通恢复正常。
三、演练中的注意事项:1.演练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演练之前,应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
隧道坍塌现场事故处置方案

隧道坍塌现场事故处置方案一、事故概述隧道坍塌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故类型,由于隧道本身的密闭环境和固定结构,坍塌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置这类事故,具备了极其重要的意义。
事故发生时,首先需要了解坍塌现场的基本情况,如地质条件、隧道结构、受损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对于可能被困人员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是否需要开展救援工作。
因此,要在坍塌现场设立指挥部,以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确保事故处理的顺利进行。
二、应急处置步骤1.集合指挥部人员,确定指挥部的位置和职责分工。
指挥部成员应包括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消防、警察、医院、媒体等相关人员。
2.在坍塌现场组织人员开展现场勘察和救援工作,以评估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受损程度。
同时,要及时对可能的生命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保救援措施的安全可行。
3.设立现场指挥部,制定综合应急处置方案,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新方案,并向相关人员下达任务命令,按照任务分工开展工作,并对现场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
4.对于被困人员,需要及时展开救援工作。
首先要排除潜在危险因素,调派专业救援人员进行救援。
在救援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实施救援方案,尽可能缩短救援时间。
5.在救援和清理工作进行的同时,应当同步展开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以尽快确定事故原因,控制事故扩散,并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在事故处置工作完成后,对于直接参与救援和处置的人员,要给予合适的关怀和支持,包括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排休息,确保其身心健康。
三、其他注意事项1.在救援和清理工作中,必须要做好防护工作,包括防害健康的生物、化学、物理危害;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如瓦斯、爆破等;防止事故扩大。
2.在救援和处置后,必须对于事故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便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和安全维护措施,从而减少事故发生。
3.在事故整个过程中,所有相关人员均应高度协作、通力合作,确保事故能够有效、快速地得到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给社会、家庭带来的损失。
有关铁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及原则分析

有关铁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及原则分析关于铁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及原则分析隧道是铁路运输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隧道的质量与安全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不可预测的人为因素,隧道塌方风险始终存在。
如果出现铁路隧道塌方段,不仅会造成列车晚点,还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对铁路隧道塌方段的治理方法和原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一、铁路隧道塌方段治理的基本原则(一)安全原则隧道塌方风险对行车安全具有严重影响,因此隧道的安全需要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治理隧道塌方段的首要原则是确保施工安全,减轻施工对于行车安全的影响。
此外,必须确保在施工期间铁路行车的安全,以避免施工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协同原则隧道塌方段的治理需要各方的协同配合,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安全保障,使得不同部门协同作用于一起。
治理隧道塌方段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负责的基本协作过程,不仅对治理过程必须做出计划和准备,还必须对可能的事故做好风险预警,做好沟通协调等。
(三)节约原则治理隧道塌方段的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技术和专业的经验,从协同利用各种设备和设施节约成本。
在治理过程中,应坚持节约原则,尽力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铁路隧道塌方段治理的方法(一)现场勘查对于发生隧道塌方段的铁路,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查,包括对整个施工区域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塌方的具体原因和范围。
以此对各种安全因素进行评估,制定对应的治理计划。
(二)切割块状体针对隧道塌方段的治理,以切割块状体为基本原则,采取精确的化疗和矿工技术,利用夯实和喷墙等组合技术进行治理。
通过切割块状体的方式,将塌方堆放物从宽度、高度等方面进行分离,并用化疗和矿工技术进行切割处理。
(三)防治疏浚采用较好的防治疏浚的措施可以减少隧道塌方段的受损情况。
可以利用球状石材深层抗排水技术,京口土石混杂技术,地质治理技术,杜防技术和水百分之百的处理技术等进行治理,以提高行车安全的保证。
隧道塌方处理安全专项方案

隧道塌方处理安全专项方案第一篇:隧道塌方处理安全专项方案宁西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隧道塌方处理安全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施工特点.......................................................三、隧道塌方专项施工方案的目的和目标...............................四、隧道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五、隧道塌方处理安全技术措施.......................................1、监控措施.......................................................2、预防措施.......................................................六、主要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隧道洞口安全措施...............................................2、洞门及端墙施工安全要求.........................................3、洞内开挖作业安全措施...........................................4、隧道支护安全措施...............................................5、喷射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6、拱架施工安全措施..............................................7、模板作业安全技术措施..........................................8、混凝土衬砌施工安全措施........................................9、台车加工安全系数..............................................七、隧道塌方应急预案..............................................1.可能发生的地段.................................................2.塌方发生时人员、设备、装置、材料的部署.........................3.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4.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以及危害程度.................................5.发生源控制.....................................................6.应急处理的步骤及方法...........................................1 宁西铁路增建二线(陕西段)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隧道塌方处理安全专项方案以及下沉情况,边、仰坡是否有开裂变形、危石或滑塌现象;查交叉口、断层处、破碎带、浅埋段、较大结构面、支护段及其它围岩软弱地段是否有裂纹变形现象;要把围岩松动、不密贴、掉碴、流泥流沙、明显的裂隙变化、水系变化、初支有明显的可见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锚杆的松弛或锚杆垫板的压紧或变形、钢支撑的扭曲变形等,都可作为隧道围岩与支护稳定性的危险信息,必须认真细致进行观测。
隧道塌方应急预案

隧道塌方应急预案
隧道塌方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报警与通知:一旦发生隧道塌方事故,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包括应急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消防部门、救援队伍等。
2. 疏导交通:塌方隧道周边的交通应立即停止通行,避免人员和车辆进入事故区域,同时指挥交通警察或交通人员进行交通疏导,确保交通秩序和安全。
3. 救援与抢险:立即组织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包括消防队、救援队、抢险队等,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并尽快清理塌方物,恢复通道。
4. 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时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施工单位等,协调资源和力量进行救援和抢险工作,并通知相关单位安排人员配合救援和抢险工作。
5. 组织人员撤离:如周边有居民或企事业单位,有关部门要组织人员迅速疏散撤离,确保人员的安全。
6. 应急资源调配:组织物资、设备的调配,包括救援器械、通信设备、发电机等,确保救援和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7. 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并对事故进行彻底处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8. 事故现场保护:维护现场的安全,封控现场,防止进一步事故发生,防止人员靠近危险区域。
以上是一般隧道塌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具体的预案还需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隧道特点进行制定。
隧道塌方应急预案范文

隧道塌方应急预案范文一、背景介绍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然而,隧道在使用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之一就是塌方。
隧道塌方可能会导致交通瘫痪、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隧道塌方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隧道塌方应急预案(一)应急组织与指挥部的建立1. 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 设立领导小组,组成专业技术支援小组、救援小组、医疗保障小组等,明确各小组职责和任务。
(二)应急救援措施1. 快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组织人员投入救援工作。
2. 确保救援队伍的安全,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
3. 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与被困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安全状况和需求。
4. 围绕救援现场制定救援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三)伤员救治与医疗保障1. 将伤员安全转移至安全区域,并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紧急救治。
2. 迅速组织医疗队伍和物资、设备投入救治工作。
3. 建立伤员转送机制,确保伤员及时送达医疗机构。
(四)交通管控与疏导1. 及时关闭塌方隧道,并迅速开展交通管控工作,保障现场的安全。
2. 通过交通广播、路况APP等途径,向过往车辆发布道路封闭信息和交通疏导措施。
3. 合理引导交通,确保交通疏导通畅。
(五)舆情应对与信息发布1. 建立良好的舆情应对机制,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动态,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2. 制定信息发布方案,确保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塌方事件的最新情况和救援进展。
(六)事后处理与复查1. 对救援工作及时进行事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 对塌方隧道进行检查与维修,确保隧道安全后重新开放。
三、应急预案实施的原则和步骤(一)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人员安全和救援人员的安全。
2. 救援为主:以救援被困人员为首要任务。
3. 协调合作:各部门、组织之间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步骤1. 发现塌方事件:一旦发现隧道塌方,立即通知应急指挥中心。
铁路遇到塌方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铁路线路在遇到塌方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铁路线路因自然灾害、地质构造变化等原因引发的塌方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由铁路局主要领导担任。
(2)副总指挥:由铁路局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3)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统一指挥、协调铁路塌方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组织制定和实施塌方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3)调度应急救援资源,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及时向上级报告塌方事故及应急处置情况。
3. 应急救援小组(1)现场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现场警戒等工作。
(2)抢险抢修小组:负责塌方体清除、线路抢修等工作。
(3)通讯保障小组:负责现场通讯保障、信息传递等工作。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救援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报告与启动(1)发现塌方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救援小组、抢险抢修小组等。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小组迅速到达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开展救援工作。
(2)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并尽快送往附近医院。
(3)设置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3. 抢险抢修(1)抢险抢修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抢修方案。
(2)清除塌方体,恢复线路畅通。
(3)对受损线路进行加固处理,确保线路安全。
4. 信息传递(1)现场救援小组及时向上级报告救援进展情况。
(2)应急指挥部将救援情况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5.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小组确保救援物资供应充足。
(2)为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资源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铁路护坡塌方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铁路护坡塌方事故,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铁路运营范围内因自然灾害、施工原因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护坡塌方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铁路护坡塌方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事故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善后处理组等。
3. 各部门职责如下:(1)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收集、整理、上报事故信息。
(2)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协调、调度和应急处置。
(3)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搜救、疏散等工作。
(4)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等工作。
(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发放等工作。
(6)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发布、宣传等工作。
(7)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紧急启动:接到护坡塌方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向指挥部报告。
2. 现场处置:现场指挥部组织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等开展救援工作。
(1)救援组:迅速开展搜救、疏散工作,确保被困人员安全。
(2)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物资保障组:调配应急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 险情排除: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护坡塌方险情,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4.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善后处理组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5. 信息发布: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发布和宣传,确保信息及时、准确、透明。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 人员培训: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技术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应急处置技术水平。
4. 沟通协调: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应急处置合力。
铁路护坡坍塌应急预案范文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铁路线路发生护坡坍塌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坍塌原因、救援措施、应急响应程序等。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3. 《铁路安全生产责任制》4. 《铁路线路安全管理规定》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铁路护坡坍塌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护坡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
(3)交通管制小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和救援车辆、人员的调度。
(4)信息宣传小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
(5)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救援物资、设备、人员的生活保障。
四、应急处置原则1. 生命至上,确保人员安全。
2. 快速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3. 科学救援,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4. 严格执法,依法依规处理事故。
五、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发现护坡坍塌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启动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3. 现场救援: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4.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小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5. 交通管制:交通管制小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人员的通行。
6. 信息发布:信息宣传小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
7.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救援物资、设备、人员的生活保障。
8.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六、应急响应等级1. 一级响应:护坡坍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严重财产损失。
2. 二级响应:护坡坍塌事故造成一定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3. 三级响应:护坡坍塌事故造成轻微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七、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救援物资、设备,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永公路第四合同段(K23+300~K25+300)
铁路坡隧道K23+860~K23+880
塌方处治方案
编制:罗江勇
审核:李凡祥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龙永公路第四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元月
方案目录
封面。
01 目录。
02 工程简介。
03 方案论证。
05 施工方案。
07 估算工程量及报价。
09 纵断面图。
10 相关结构尺寸图。
13 塌腔断面尺寸图。
18 影像资料。
20
●工程概述
1)工程简介
本合同段属于龙山茨岩塘至永顺改建工程。
本合同段起于龙山县红岩溪镇铁路坡(K23+300),接本项目第3合同段终点,路线以隧道横穿铁路坡,终点止于龙山县农车镇新寨村(K25+300),全长2Km。
公路等级按二级公路设计,设计车速为40Km/h,路线采用双向双车道设计,路面宽度为2×3.5m,路基宽度为8.5m,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平曲线最小半径60,最大纵坡7%。
本合同段铁路坡隧道为重点控制工程。
主要工程数量:路基挖土方1.5415万m3,挖石方2.9963万m3;填土方1.3259万m3;填石方113710万m3;防护、排水0.8147万m3;隧道全长1115m,Ⅲ围岩6.42万m3,Ⅳ围岩1.2485万m3,Ⅴ围岩8642m3;涵洞55.2m/3道。
2)地质、地貌
本线路地形条件复杂,全线均为重丘地貌,地面高程为340~900余米,地势起伏大,线路穿越多重山脉,既有X004和G209采用盘山绕线方式翻越山岭。
区内地质条件一般较简单,多为二元结构,基岩出露良好,受褶皱、断裂等地质结构影响,岩石较破碎程度不一,风化较严重,山体缓坡地带多堆积有岩堆等松散堆积层,影响道路的路基边坡稳定。
区内主要地质构造有九龙山至农车断裂、铁路坡断裂,以及农车至铁路坡向斜、茨岩塘背斜等。
路线所经地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小于0.05g,设计地震特征周期为O.3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
度小于Ⅵ度区)。
3)气候、水文
本区属中亚热带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年均降水量1300~1500毫米。
线路所经区域为猛洞河西岸的山区,区内无大型河流,以山区小河流为主。
地表水系主要由小河和山间沟、渠形成,干旱季节严重缺水,雨季时河、溪水陡涨陡消,水流冲刷强烈,水位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一般为8月至翌年3月,枯水期为本线路良好的施工时期。
●方案论证
洞内状况
现掌子面桩号为K23+868.5,原本掘进至K23+873,设计本段地质条件为III级,地质报告叙述同样为III级。
2010-12-29日当我单位由K23+873断面向小里程进行开挖作业时,K23+880~K23+875拱顶部位发生掉块,并发生塑象形变,项目部立即报告业主、监理单位后,召开会议决定按照III级浅埋进行施工:此时的参数是H=9cm格栅拱架,纵向间距为1.2m;12月30日,我部已12.29会议精神进行支护,但是再次发生坍塌,砸毁已成型格栅拱架3榀,我部立即通知业主、监理、监控量测单位进行现场踏勘并要求加强支护,最后会议决定采用I18工字钢,纵距1m进行支护,依据会议精神我部即刻采用I18工字钢替换已砸毁部位格栅拱架;时值2011-1-1日起~2011-1-5日下大雪、
冰冻,施工现场无法进行作业,原因有砂石料根本不能运输进场,施工用水无法保障。
鉴于本段地质的特殊性,本着尽早封闭腔体,顶进作业至掌子面的工作思路,利用洞内未结冰的侵水进行喷浆拌料,支护作业时,均有经验丰富的开挖班负责人林生配合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指挥,及时发现围岩变化情况,疏散作业人员。
截止5日下午,才能从洞内调用侵水,5号立架一榀,6日同样立架一榀,在立架喷砼前,均对塌腔体进行素喷,7日下午正准备立架时,拱顶再次发生坍塌。
K23+880 K23+875 K23+873 k23+ 868.5 截止2011-1-07拱顶发生两次大规模塌方,掌子面由K23+873塌落至断面K23+868.5桩号,第二次塌方后,我方立即停止掌子面施工,截止2011-1-11日,拱顶、断面部位多次塌方,规模多样。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同类地质地段支护条件,确定本段地质围岩不能形成自稳,在没有强性支撑的情况下,作业人员,根本不能进行施工!
现K23+880~K23+868.5拱后塌腔700m3多,依据现目前支护条件,根本无法满足安全施工生产要件,质量保障要素。
从隧道施工安全预支护系列来讲主要存在小导管及大管棚作业两种操作思路。
结合现场实际塌腔条件,最大腔体进深达到9m,小
导管作业不可行,故采用大管棚作业。
●施工方案简介
施工方案宜采用确实可行的方法进行操作,前提是消除安全隐患,减少质量隐患,提高生产效率为前提。
作业流程为:
回填断面、封闭掌子面→泵送C20砼回填塌腔→套拱(导向墙)作业→管棚钻进作业→管棚注浆→检查周边断面变形情况、及时修正→确认管棚作业成功→断面左幅小于1.0m进尺挖方→初期支护→断面右幅小于1.0m进行挖方→闭合平洞初期支护→上部闭合10m对左幅仰拱进行开挖布设仰拱工字钢→右幅仰拱开挖施作工字钢(闭合成环)→右幅仰拱钢筋砼浇筑→右幅C15片石回填→左幅C25钢筋砼浇筑→左幅15片石回填→下10m 循环→二衬钢筋绑扎→紧跟二衬浇筑作业
施工重点及难点
一、洞内断面回填(断面封闭),现只能采用从路基部分借方进行回填,回填工程量较大,需要周期10天左右;本项工作重要思想是顶住拱脚、边墙,抑制边墙部位发生形变,再则即为腔体回填注浆提供相关模型,保障砼质量及回填数量;
二、腔体回填:截止2011-1-10腔体容积已逾700m3,注浆的规模及质量直接关系后续大管棚的安全作业、功效及相关工序的连续性;腔体回填工作,直接用输送泵泵送至塌腔内;挖机配合吊装泵管及软管,禁止人员进入;
三、管棚作业:首先潜空钻布设于安全洞室地段,利用专线进行照明、施工,相关作业支架须稳固;
四、洞室回填料的挖除与型钢拱架的架设是应力构件发生受力变化的重要环节,在挖除时必须进行短进尺(小于1.5m),边墙及上部先进行挖除,以利于工字钢的架立及相关初期支护的作业,待支护完毕后,方可进行挖除核心土,由此进行循环。
五、超前小导管的布设,作为塌方地段大管棚的开挖必要补充,特别是掘进至垮塌断面下方,管棚由于上抬加大,开挖后,围岩临空面扩大,围岩应力瞬间释放,极易产生垮塌,在搭接长度不小于2m情况下,稳步推进断面掘进,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及洞室稳定性;
六、仰拱部位开挖及支护,在塌方地段均受地质构造影响,底板的受力状态不佳,故设置仰拱,与上部初支、二衬闭合成环形受力结构断面;开挖过程中进行长度为5m左半幅仰拱工字钢作业,待过12小时后,对右半幅进行作业,并进行改道,在右幅仰拱、C25仰拱钢筋砼、C15填充作业完成后,改道进行左半幅仰拱C25仰拱钢筋砼、填充作业,采用松动爆破方式,用挖机辅助修整底板,减少由爆破作业产生的地质扰动,由此循环。
七、断面开挖,采用台阶与导洞结合方式,减少单位爆破除渣量,减少单次火工品用量对围岩的冲击荷载,每循环 1.5m;且立即对开挖
1.5m进行初期支护。
八、围岩监控,对已支护部位进行布点监控,及时发现洞室变化、地平变化,发现隐患及时撤出人员、设备,并进行进一步分析、论证。
时间、事件概要
一、2010-12-16:断面积水,停工开挖,要求地质超前预报;
二、2010-12-19~
2010-12-21:地质超前预报探测及收报告,告知前方近距离稳定,按设计III级判定;
三、2010-12-29:拱顶掉块,会议确定按III级浅埋作业,并即刻传达图纸;
四、2010-12-30:继续垮塌,并砸毁已支护的格栅拱架,随后按I18工字钢间距1m进行支护;
五、2011-01-01~
2011-01-07:大雪导致材料不能进场,施工生活用水中断,断面已素喷,但已支护段距掌子面仍有2.5m;
六、2011-01-07:下午作业,发生掉块;
七、2011-01-08~
2011-01-10:塌腔体及掌子面继续坍塌、掉块,又砸毁工字钢4榀,无法进行作业。
●结束语
我单位根据以往类似施工经验,本方案工程量与实际发生工程量有出入,在实际发生工程量同时,须请业主、监理单位进行确认。
本方案仅对K23+860~K23+860塌方地段进行处治,在塌方地段两侧均须作进一步支护过渡处理,本方案不以论述。
在此同时,本着安全为主,质量可靠的作业思路,望对本方案进行审核、认定。
不足之处万望提出宝贵意见!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公司
龙永公路第四合同项目经理部
2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