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坍塌处理方案汇总
隧道施工坍塌方处理措施
隧道施工坍塌方处理措施隧道施工中,坍塌是一种常见的安全事故。
一旦发生坍塌,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探讨隧道施工坍塌方处理措施。
疏散人员和设备当发生隧道坍塌时,必须第一时间疏散现场所有人员和设备。
所有人员必须采取安全疏散措施,如穿着适当的防护设备、沿着指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现场。
同时,所有设备必须被迅速拆除,以避免进一步造成损失。
安全警示和隔离现场隧道坍塌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包括可能会再次坍塌,和可能会造成邻近房屋的损失。
为了避免这些威胁的发生,必须在现场引入安全警示和隔离措施。
在现场安全警示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可见的标志来警示周围的人们,让他们知道现场存在危险,他们不能靠近现场。
同时,必须在周围设立隔离线,以确保现场不会对周围的人员和建筑物产生任何影响。
统一指挥和调度在隧道坍塌的现场中,必须存在有效的指挥和调度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确保现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坍塌事件的影响。
在指挥和调度系统的控制下,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现场的安全,如随时掌握现场情况、组织各种救援人员和设备、制定应急处理方案等。
进行坍塌方的清理和修复一旦现场处于安全状态,必须开始清理坍塌方。
这一过程必须由专业的清理公司进行,以确保所有杂物都已清除,并且不会造成任何进一步的损失。
在清理过程中,必须更换损坏的管道、电线等设施,以确保现场的复原。
隧道施工坍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必须在一定的情况下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本文中所介绍的处理措施、疏散人员和设备、安全警示和隔离现场、统一指挥和调度、进行坍塌方的清理和修复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常识,但在实际应对过程中,也需要指挥和调度人员的经验和判断力。
隧道坍塌处理方案
隧道坍塌处理方案1. 引言隧道坍塌是指隧道内部或周边的土层或岩层失稳,导致隧道结构部分或全部发生坍塌现象。
隧道坍塌不仅给工程施工和交通运输带来重大风险,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制定有效的隧道坍塌处理方案对于确保施工和交通运输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隧道坍塌处理方案,包括坍塌事故应急响应、坍塌原因分析、坍塌区域清理、修复和加固措施等内容。
2. 坍塌事故应急响应一旦隧道发生坍塌事故,及时的应急响应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应急响应的步骤:1.立即通知相关的应急救援机构,包括消防部门、警察和救护人员。
同时进行紧急疏散,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坍塌区域。
2.封锁隧道入口和周边道路,避免其他车辆和行人进入坍塌区域,以减少次生事故和伤亡。
3.开展坍塌原因初步调查,确定坍塌的具体原因和范围。
这将为后续的清理和修复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3. 坍塌原因分析在处理隧道坍塌之前,需要进行坍塌原因的详细分析。
这可以帮助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并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坍塌原因分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层或岩层的不稳定性分析:对隧道周边的土层或岩层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测试,确定其物理特性和稳定性。
分析是否存在强烈的岩层断裂、土层液化等问题。
2.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分析:对隧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材料的质量。
分析是否存在设计和施工缺陷。
3.外部因素分析:考虑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包括降雨、地震、过量荷载等。
分析是否存在外部因素导致坍塌。
以上分析的结果将为后续的坍塌处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4. 坍塌区域清理清理坍塌区域是隧道坍塌处理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清理坍塌区域的关键点:1.清理地面杂物和碎石:将坍塌物清除,使隧道入口和周边道路恢复通行能力。
2.移除残余结构物:对于仍然存在的坍塌隐患,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拆除和清理工作,确保隧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3.处理有害物质:如果坍塌导致有害物质的泄漏,必须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和清除,以防止环境污染。
隧道坍塌处理方案
隧道坍塌处理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3)二、隧道坍塌原因分析 (4)2.1 自然因素 (4)2.2 人为因素 (5)三、隧道坍塌预防措施 (6)3.1 加强地质勘探 (7)3.2 优化设计方案 (8)3.3 提高施工质量 (9)3.4 完善应急预案 (11)四、隧道坍塌应急处理流程 (12)4.1 应急响应 (13)4.2 现场处置 (13)4.3 救援与疏散 (14)4.4 事故调查与处理 (16)五、隧道坍塌处理技术 (17)5.1 堵塞物清除 (18)5.2 衬砌加固 (20)5.3 支护结构修复 (21)5.4 隧道排水 (22)六、案例分析 (23)七、总结与展望 (24)7.1 实践经验总结 (25)7.2 未来发展趋势 (26)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隧道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地质和环境问题,其中隧道坍塌事故尤为严重。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且实用的隧道坍塌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处理方案旨在针对隧道坍塌事故,明确应急处理原则和目标,为救援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操作指南。
该方案还将对隧道坍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类似事故的发生概率。
在本处理方案中,我们将充分考虑隧道坍塌的各种可能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材料质量等,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确保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还将在方案中强调应急救援的重要性,提高应对隧道坍塌事故的整体能力。
本处理方案将为隧道坍塌事故的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操作指导,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1.1 编制目的本处理方案的编制目的在于明确隧道坍塌事故的处理原则、步骤和措施,以确保在发生隧道坍塌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通过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为现场指挥人员提供指导,确保各项救援措施的有效实施,也为后续的事故调查分析和经验总结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隧道塌方事故应急措施
隧道塌方事故应急措施
施工的大部分隧道采用矿山钻爆法,由于隧道围岩地质变化或者爆破不当等原因,使隧道周边围岩破碎,导致塌方,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1)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2)当隧道坑洞、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3)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时,造成特大事故时,由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人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4)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5)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隧洞塌方的综合处理方案
隧洞塌方的综合处理方案隧道工程是重要的隧道交通基础设施,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隧道塌方、滑坡等灾害往往发生。
一旦隧道出现塌方,不但会带来道路交通中断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交通压力,更会对隧道工程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威胁。
因此,对隧道塌方情况的综合处理方案是极其重要的。
在考虑综合处理方案前,需要根据现场塌方情况,及时评估塌方范围、深度和原因等情况,进行应急处置。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临时支撑措施和降低人员进入隧道的风险。
针对隧道塌方情况,前期应首先进行抢险清理,清除所有气味和有害物质,确保章程通畅,确定人员安全后再开始综合处理。
第一步:整体勘查与试验根据其尺寸,建筑结构和土壤特性,对整体进行勘查,包括架桥器(如存在)、墙壁、管道及隧道衬砌等构造零件的综合性能检测。
第二步:安全评估根据实地勘查的结果,对整体进行安全评估,确定塌方的原因,严格按照所设计的安全参数,对隧道的强度进行评估。
如果存在结构问题和安全隐患,则需要采用加固措施进行处理。
第三步:加固处理实施加固措施根据变形特征,夯实土壤,对构造零件进行加固,修复隧道的稳定性和强度。
加固措施包括打地钉、喷射混凝土、增厚衬砌、加固墙体等措施。
第四步:新建或加大排水系统在加固处理隧道时,加大排水设施的规模,加密排水设施,以防止塌方等事故重演。
在排水设施加大的基础上,及时处理管道中的堵塞现象,确保管道通畅。
第五步:隧洞整体裂缝处理隧道结构中的裂缝往往是隧道塌方的导火索,裂缝的处理能有效地预防塌方。
主要包括土壤注浆、填充衬砌以及其他填充裂缝的方案等等。
第六步:岩层疏浚如果隧道塌方是由于隧道周围的岩层疏浚所引起的,则需要对周围的岩层进行疏浚处理。
主要采用爆破疏浚、机械切割等方式进行处理。
第七步:空气质量监测在综合处理隧道塌方的过程中,需要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在出现污染异常情况时适时采取措施,以减轻环境负担。
综合而言,隧道塌方事故处理方案具有针对性强、处理过程复杂等特点。
隧道塌方处置方案
隧道塌方处置方案隧道建设在现代交通枢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复杂的地质环境和不可预知的因素,会发生塌方等意外情况。
本文将介绍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案,包括现场处置、清理和修复等方面。
一、现场处置1. 紧急处理当发生隧道塌方时,应及时组织救援人员赶赴现场,设置隔离带,并对受困人员进行营救和转移。
在疏散人员时,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疏散路线和口径,确保人员安全。
2. 数据收集在紧急处理的同时,应立即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包括堆积深度、稳定情况、裂缝宽度、锚杆张力等数据的测定和分析。
据此初步判断塌方原因,为后续处置提供依据。
二、清理1. 移除土石当隧道塌方后,需要对堆积的土石进行清理。
但由于塌方带状宽度较大,且可能造成二次塌方,所以需要先行进行稳定措施,如设置支撑和加固设施。
2. 清理渗漏隧道塌方后,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源渗漏,需要对渗漏处进行封堵。
同时,还需要对排水系统进行维修和检查,确保排水畅通。
3. 避免二次塌方在清理过程中,需要避免造成二次塌方。
可以采用松塌方式,即从上往下,从外往内进行逐层清理。
同时,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并防范二次塌方的发生。
三、修复1. 补充土石隧道塌方后,需要重新加固土石堆积,以恢复道路和隧道的使用状况。
在重新加固时,需要按照地质学原理进行设计,选用合适的土石材料,确保加固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2. 修复设施隧道塌方后,还需要重新修复和检测设施,确保设施的安全和完好。
检测项目包括隧道环境检测、隧道照明设施检测、通风系统检测、安全标志等检测。
最后,隧道塌方的处理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和地质学原理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二次灾害和人员伤亡。
同时,对于隧道建设和管理者来说,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可靠使用。
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四篇)
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隧道围岩坍塌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因此应急救援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可参考的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1. 确认事故发生- 监控系统或巡视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报告。
- 在事故发生地点设置警示标志,保障现场安全。
2. 疏散人员- 立即启动紧急疏散,将人员引导至安全地带。
- 避免人员聚集,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 报警与通知- 第一时间报告相关领导、救援机构和相关部门。
- 提供详细的事故情况和现场描述。
4. 短期应急措施- 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 对隧道口进行封锁,防止其他车辆进入并造成二次事故。
- 利用现有工具进行初步的现场清理,以确保救援的可行性。
5. 救援与抢修- 救援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救援方案。
- 进行现场排险,清除围岩坍塌物,确保受困人员的安全。
- 为围岩坍塌部位进行抢修和加固,恢复通行。
6. 事故调查与事后处理- 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 完善现有的应急救援预案,提出改进建议。
- 进行事故信息发布和宣传,提醒公众注意安全。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参考,具体的应急救援预案应该根据隧道实际情况、当地政策法规和救援机构的要求来进行制定。
隧道围岩坍塌应急救援预案(二)一、围岩坍塌征兆隧道洞内操作人员必须有专人时刻监控洞内围岩稳定状况,如发现洞顶碎石不断掉落,甚至较大石块相继掉下,干燥段突然涌水或水量突然增大,水质由清变浊,或发现小动物纷纷乱跑等现象,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塌方。
围岩节理裂隙逐步扩大,支护状态变形,喷射砼出现明显裂纹或剥落,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___mm/d,拱顶下沉量大于___mm/d 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有可能出现失隐塌方。
二、紧急措施以上情况发生时,现场任何人均有权命令隧道内的所有人员立即撤离隧道,撤出命令要及时果断,撤出行动要迅速。
人员全部撤出至安全地带,由班组长清点人数,对照洞口人员去向牌,检查人员姓名,同时报告工区负责人和应急救援小组。
隧道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隧道坍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 危急性分析1.1.1作业未按设计参数或违反要求,影响边坡的稳定性,甚至造成边坡失稳坍塌。
1.1.2掏挖造成边坡坍塌。
1.1.3未按爆破设计说明书进行爆破施工,炮孔参数不合理,一次爆破装药量过大,在接近边坡侧炮孔装药量偏多,造成边坡坡面岩石破裂,稳定性差,易造成边坡坍塌滑坡。
1.2 事故类型坍塌事故。
1.3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和装置可能发生事故区域:开挖区域,渗水区域,爆破区域等等2应急工作职责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职责2.1.1项目经理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当组长,负责紧急状况处理的指挥工作。
成员分别由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后勤、质检负责人、处门及工程部负责人组成。
2.1.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有关平安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2)组织制定本项目处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3)在项目开工后或每季度至少要进行一次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救援学问培训和应急演练;4)组建项目处应急救援队伍,并对成员进行培训,作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平安生产学问,并经考试合格;5)制定并落实经费保障、设备材料保障、医疗保障、交通运输保障、信息89联络保障和后勤保障等措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当进行;6)事故发生后,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应急救援,听从上级应急管理机构的指挥;7)准时把握现场应急处置状况,并按程序上报公司;8)绽开事故缘由调查,并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9)有针对性地落实整改措施,避开事故再次发生。
2.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2.2.1抢险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当,成员由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平安部部长及工程部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处门的抢险行动;准时向指挥处报告抢险进展状况。
2.2.2平安保卫组:组长由项目后勤担当,成员由项目综合部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挡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爱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平安。
隧道塌方处理措施
隧道塌方处理措施隧道塌方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事故,发生后需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恢复交通秩序。
本文将探讨隧道塌方处理的相关措施。
一、紧急救援措施隧道塌方发生后,首要任务是进行紧急救援。
救援人员应迅速到达现场,评估事故情况,并确保自身安全。
随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救出被困人员。
这包括使用救生器材、破拆工具等进行施救,同时保持与被困人员的沟通,安抚其情绪,减少恐慌。
二、事故现场隔离与管控隧道塌方后,应立即设置警示标志,限制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同时,应设置警戒线,并配备专人进行现场管控,确保事故现场的秩序和安全,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此外,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协调人员和物资的调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三、安全评估与风险控制处理隧道塌方事故时,必须进行安全评估与风险控制。
通过专业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和分析,评估事故带来的危险性。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救援和抢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同时,应对隧道进行全面检测,排查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采取必要的修复措施。
四、抢修与恢复交通隧道塌方后,需要进行抢修工作,尽快恢复交通。
首先,需要清理事故现场,清除堆积的泥土、石块等。
然后,对隧道进行结构修复,修复受损的支撑结构,确保隧道的结构安全。
最后,进行道路铺设和设备调试等工作,确保隧道恢复正常通行。
五、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隧道塌方事故处理完毕后,必须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调查结果应公开透明,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责任人,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行政或民事责任,确保事故责任的追究和公正。
六、加强安全管理与预防隧道塌方事故的发生提醒我们,必须加强对隧道的安全管理和预防工作。
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隧道的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同时,应加强对隧道使用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对隧道的监控和报警系统的建设,提高事故发生时的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
隧道塌方处理方案
隧道塌方处理方案
隧道塌方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故,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和交通瘫痪。
处理隧道塌方应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以下步骤:
1. 确保人员安全:首要任务是确保隧道内的人员安全。
如果有人被困在塌方中,应立即通知救援队伍进行搜救,并保证他们的安全。
同时,所有其他人员应尽快疏散到安全区域。
2. 通知相关部门: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如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告知他们发生了隧道塌方事故。
这样他们可以尽快采取行动,组织救援和交通疏导。
3. 研究塌方原因:对隧道塌方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导致塌方的具体原因。
这可以帮助相关部门进行事故的认定和责任追究。
4. 开展紧急维修:对塌方部位进行紧急维修,尽快恢复隧道的通行功能。
维修工作需要专业的工程师和施工人员进行,应确保他们的安全工作环境。
5. 恢复交通:在确保隧道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交通。
这需要协调各方力量,包括交警、交通管理部门和施工队伍,保证塌方区域的及时疏导和修复。
6. 加强安全管理:事后应对隧道塌方事故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估,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同时,加强对隧道的日常巡检和维护,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总之,隧道塌方处理方案需要快速反应、高效协作和精确判断。
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紧密合作,确保人员的安全,并尽快恢复交通秩序。
此外,隧道管理者应加强隧道的安全管理,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隧道坍塌处理方案
引言隧道是现代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设施,但由于各种原因,隧道坍塌事故时有发生。
隧道坍塌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交通和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隧道坍塌处理方案对于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救援和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隧道坍塌处理的一般原则、关键步骤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
一、隧道坍塌处理的一般原则在处理隧道坍塌事故时,需要遵循以下一般原则:1.保障人员安全是首要任务。
在进行救援行动前,必须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对于有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地方,应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2.救援行动要由专业人员组织和实施。
坍塌事故的处理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专业知识,应由专业救援队伍负责组织和实施,确保行动高效、安全。
3.快速有效地进行事故现场勘查。
及时了解坍塌的范围和状况,有助于快速制定救援计划和采取相应措施。
4.高效的通信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在坍塌事故中,保持与被困人员和救援队伍之间的通信畅通,以便及时了解救援进展和调整救援计划。
二、隧道坍塌处理的关键步骤1. 警示和报警一旦发生隧道坍塌事故,第一步是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出警示,并迅速报警。
警示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媒体广播等方式进行,报警要向消防、交通、医疗等部门报案。
2. 现场勘查和救援计划制定在坍塌事故现场,需要由专业救援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坍塌范围、被困人员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次生灾害风险。
基于现场勘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救援计划。
3. 紧急救援紧急救援是最关键的环节,救援人员需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进入坍塌区域进行人员搜救和伤员救治。
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使用搜救犬、救生器材等。
4. 次生灾害防范坍塌事故后,常常伴随有次生灾害的风险,如火灾、瓦斯泄漏等。
救援人员需要及时掌握次生灾害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救援行动的安全。
5. 现场清理和恢复工作当坍塌区域的人员搜救和伤员救治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现场清理和恢复工作。
隧道坍塌施工现场处置方案
隧道坍塌施工现场处置方案背景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隧道坍塌是隧道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事故之一,一旦发生隧道坍塌,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置,是施工单位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处置方案第一步:施救隧道坍塌时,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联络应急救援部门,进行现场施救工作。
施救流程:1.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部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先着手疏散周围人员,确保人员安全无恙。
3.在坍塌现场寻找被埋人员,开展搜救工作。
4.如有必要,发起救援呼叫,引入专业的救援团队协助搜救。
第二步:排查隧道坍塌后,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排查,确定坍塌原因和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风险,避免二次事故。
排查流程:1.在得到救援部门许可的情况下,白天和夜间进行现场调查。
2.进行现场勘察,测量坍塌的规模,理清坍塌原因。
3.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应对方案,在施工安全、环保等方面加强预防措施。
第三步:清理清理是隧道坍塌后必须立即进行的关键性工作,必须清除堵塞在隧道内的泥沙、石块等障碍,使声光通道完全恢复。
清理流程:1.对于较大的堆积物,需要借助起重机等设备进行清理。
2.将零散物料运送出隧道,或疏通排水管道,确保道路畅通。
3.对于未清理干净的区域,要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清理遗留问题。
第四步:修复和加固在完成清理工作后,需要尽快开展隧道修复和加固工作,检查规定的施工安全标准,确保二次事故不再发生。
修复和加固流程:1.协调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等专业单位对隧道进行检查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修复和加固方案,实施修复和加固工作。
3.调整施工方案,加强监督,确保安全施工。
总结隧道坍塌施工现场处置方案必须包括施救、排查、清理和修复等流程,且每个步骤都必须经过专业评估和审批。
以上流程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应对效果。
隧道坍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小导坑法、顶管法、竖井法、大口径钻孔法、疏通中央水沟法、明挖法)
隧道坍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小导坑法、顶管法、竖井法、大口径钻孔法、疏通中央水沟法、明挖法)
说明:以上五种应急处置措施是项目层面易于操作的,项目部结合承建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选取其中1~2种处置方法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确保现场处置方案具备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当风险事故(件)发生后,若项目部采用以上(一)~(五)项应急措施不能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如需采用大口径钻孔法应急处置措施时),项目部应请求子公司层级或公司启动更高级别应急预案,确保应急救援的及时、有效、安全和直接经济损失最小化。
隧道坍塌处理方案汇总
洞子崖隧道DK684+010~DK683+956段侵限换拱及坍塌、冒顶处理方案等有关状况汇报一、隧道基本概况1、隧道概况洞子崖隧道位于澄城县洞子崖村东南侧,西延铁路洞子崖车站左前方。
地貌上属黄土梁峁区,地形起伏较大,高程在557~660m之间,最大埋深104m。
隧道在洞子崖村附近DK683+062穿越一基岩山包后进入宽约130m杜康沟断层,沟底处离拱顶仅16米,埋深较浅,然后再穿越砂岩夹泥岩层,最终在DK684+385出洞。
隧道起讫里程为DK683+062~DK684+385,全长1323m,为双线隧道。
全隧道位于直线地段,洞内线路为5.4‰旳单面下坡。
2、地质概况隧道处在地质构造较复杂,属韩城——铜川断褶带,为陕甘宁台坳与汾渭地堑接壤带,构造活动剧烈,岩层层序变化较大。
隧道范围内重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黏质黄土和碎石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二叠系中统/下统砂岩夹泥岩。
杜康沟断层(DK683+940~DK684+070)为隐伏逆断层,断层产状N60°E/84°S,断层走向与线路近正交。
岩层旳断裂破碎程度由北向南而递增,小旳断裂构造较为发育,致使下部岩层纵横错断呈不持续状。
断层破碎带宽度约130m,呈浅灰色、紫红色,断层物质为断层碎石为主,挤压揉皱严重,岩性为砂岩、泥岩,断层哑口、断层沟等断层地貌明显,基岩裂隙水不发育。
节理多为高角度交叉剪切节理,岩体多被切割为菱块状。
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
杜康沟断层沟底处洞身最浅埋深为16m,地表及洞身部分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具湿陷性。
二、施工状况:洞子崖隧道于3月15日开始洞口段旳开挖掘进,从DK684+076段开始进入杜康沟断层施工,在DK684+076~DK683+938段采用Ⅴ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或预留关键土法)施工,进入杜康沟断层带施工后,掌子面地质状况变化较大:从DK684+076处掌子面揭发岩性来看,为砂岩夹泥岩,砂岩呈厚层状,岩体较完整;从DK684+010处掌子面揭发岩性来看,线路右侧为砂岩夹泥岩,砂岩呈中厚层状,线路左侧为黏质黄土和碎石土;DK683+990附近掌子面揭发岩性以黏质黄土为主夹杂部分碎石土,黏质黄土具有湿陷性,该地质条件一直往后延续。
隧道坍塌施工现场处置方案
隧道坍塌施工现场处置方案近年来,地下隧道建设越来越普遍,但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坍塌事件频繁发生,长期以来成为隧道建设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隧道坍塌一旦发生,会造成极大的人身、财产损失,并且难度极大,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现场处置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1. 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一旦隧道坍塌事故发生,首先要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1. 现场封锁现场封锁是现场处置的第一步,保持人员、车辆、设备与现场分离。
同时,封锁也能保障现场的安全,防止其他危险状态的出现。
1.2. 抢险救援隧道坍塌事故常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生命财产损失,所以迅速开展抢险是非常必要的。
应急救援人员需要将遇难者和伤者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对现场进行全面综合的搜索排查。
1.3. 设立指挥部和分工协作指挥部可负责统筹指挥救援、疏导交通、安排车辆、人员和物资调配。
同时,分工协作能够保障救援工作更为顺畅和高效。
2. 处置方案确定隧道坍塌施工现场处置方案是在考虑了各种风险、安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综合协调后确定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详细分析现场情况在确定施工现场处置方案前,需要详细了解现场的原有地形、地震情况、地质结构、岩层稳定性等方面的信息,并根据用途划分出隧道的安全等级。
同时针对不同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适宜的处置方式和方案。
2.2. 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隧道坍塌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人工清理法:通过使用人工脱离法或人工揭露法进行紧急处理。
这种方法一般在事故范围较小且不需要使用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采用。
2.机械清理法:运用机械设备,如推土机、挖掘机、起重机等进行地面清理或人工回填工作。
3.防护墙法:设置隔离网和防护墙,阻止坍塌物进一步滚落。
4.支护加固法:对坍塌隧道采取支护加固,加强隧道结构的抗震能力,保障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2.3. 采取预防措施对于隧道施工中可能引发隧道坍塌的情况,需要提前做好防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其发生。
如:进行充分的勘探和试掘工作,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等。
隧洞塌方的综合处理方案
隧洞塌方的综合处理方案隧洞塌方是指隧道内部由于地质、工程等原因导致地表或地下的土层、岩浆等材料坍塌,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提出一种综合处理方案,以避免和应对隧洞塌方事故的发生。
进行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
在隧道设计和建设之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工作,确保隧道所处地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评估地质风险。
只有充分了解地质情况和地质风险,才能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选择合适的隧道施工方法。
根据地质情况和地下水情况选择合适的隧道施工方法,如盾构、隧洞法、爆破法等。
要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
利用现代化监测技术,对隧道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隧道的变形情况和地质环境的变化。
建立预警体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四,提高隧道的抗灾能力。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将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因素纳入考虑,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提高隧道的抗灾能力。
加强通风、排水等设施的建设,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五,加强应急准备和演练。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加强应急力量建设。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隧洞塌方的综合处理方案包括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合适的隧道施工方法、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提高隧道的抗灾能力、应急准备和演练等方面。
通过采取全面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隧洞塌方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隧洞塌方的综合处理方案
隧洞塌方的综合处理方案隧洞塌方是指隧道内部或隧道口附近因地质条件变化、施工质量不过关或其他原因导致隧洞内部结构发生破坏,进而造成隧洞塌方的现象。
隧洞塌方的发生不仅给交通运输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采取综合处理方案来避免和处理隧洞塌方事件。
一、预防措施1. 精细勘察:在隧道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精细的地质勘察和隧道设计,充分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地下构造,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隧道工程方案。
2. 严格施工质量控制: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质量瑕疵,防止隧洞内部结构发生破坏。
3. 定期检查维护:隧洞建成后,必须进行定期的隧洞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二、应急处理方案1. 紧急疏散和警示:一旦发生隧洞塌方事件,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隧洞内部的紧急疏散工作,同时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其他车辆和人员继续进入隧道,减少次生伤害。
2. 抢险救援工作:立即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和装备,对隧洞塌方事件进行救援和清障工作,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恢复隧道的通行能力。
3. 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隧洞塌方事件发生后,必须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员,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三、修复重建方案1. 风险评估和方案制定:在隧洞塌方事件发生后,必须进行隧道结构的风险评估,制定合理的修复重建方案,包括对隧道结构的修复和重建工作。
2. 结构修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隧道结构进行必要的修复和加固工作,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3. 重建策划:如果隧洞塌方严重影响了隧道的通行能力,需要进行隧道的重建工作,制定详细的重建策划,确保新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四、通行安全管理1. 严格检查通行车辆:在隧道重建和恢复通行能力后,必须严格检查和控制通行车辆的安全性,禁止超载和危险品车辆通行,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隧道坍塌现场事故处置方案
隧道坍塌现场事故处置方案一、事故概述隧道坍塌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故类型,由于隧道本身的密闭环境和固定结构,坍塌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置这类事故,具备了极其重要的意义。
事故发生时,首先需要了解坍塌现场的基本情况,如地质条件、隧道结构、受损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对于可能被困人员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是否需要开展救援工作。
因此,要在坍塌现场设立指挥部,以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确保事故处理的顺利进行。
二、应急处置步骤1.集合指挥部人员,确定指挥部的位置和职责分工。
指挥部成员应包括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消防、警察、医院、媒体等相关人员。
2.在坍塌现场组织人员开展现场勘察和救援工作,以评估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受损程度。
同时,要及时对可能的生命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保救援措施的安全可行。
3.设立现场指挥部,制定综合应急处置方案,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新方案,并向相关人员下达任务命令,按照任务分工开展工作,并对现场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
4.对于被困人员,需要及时展开救援工作。
首先要排除潜在危险因素,调派专业救援人员进行救援。
在救援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实施救援方案,尽可能缩短救援时间。
5.在救援和清理工作进行的同时,应当同步展开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以尽快确定事故原因,控制事故扩散,并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在事故处置工作完成后,对于直接参与救援和处置的人员,要给予合适的关怀和支持,包括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排休息,确保其身心健康。
三、其他注意事项1.在救援和清理工作中,必须要做好防护工作,包括防害健康的生物、化学、物理危害;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如瓦斯、爆破等;防止事故扩大。
2.在救援和处置后,必须对于事故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便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和安全维护措施,从而减少事故发生。
3.在事故整个过程中,所有相关人员均应高度协作、通力合作,确保事故能够有效、快速地得到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给社会、家庭带来的损失。
隧道坍塌处理方案
隧道坍塌处理方案钟家山隧道出口左洞ZK91+651~ZK91+641段拱顶沉降处治方案一、工程概述:吉莲高速公路B5标钟家山隧道ZK91+651~ZK91+641段拱顶,于2013年9月6日~11日连续不断沉降。
截至2013年9月11日:K91+648累计沉降量-166.2mm、K91+644累计沉降量-176mm、K91+642累计沉降量-169mm。
2013年9月12日K91+642断面沉降量为-124.1mm ,经断面检测ZK91+651~ZK91+641段初支均侵线,尝试开挖掌子面Zk91+641出现掉块严重,且本段上导见多处环向裂缝,为施工安全考虑,暂停洞内上导开挖施工。
地质情况:ZK91+651~ZK91+641段地质为强风化页岩(局部夹砂岩),黄色、黄褐色,泥质结构,片状构造,岩质软,易机械散体,遇水软化崩解,局部夹砂岩(一般2~4m内出现夹层),裂隙发育,内侧含微量渗水,岩层倾角主呈15~250。
开挖后岩层遇水层层剥离,拱顶逐渐掉块坍塌。
掉块呈泥质、遇水软化、十分破碎,围岩无自稳力。
该段突水情况:2013年9月16日19:24分掌子面上导内侧股狀出水,水量约7.5m3/h。
17日19:10分掌子面上导内侧水量猛增至175m3/h,该隧道为返坡隧道,5台功率为30m3/h水泵仍不能保证掌子面不积水,随调水泥罐车往洞外运水,一直持续至19日水量逐渐减少至35m3/h,掌子面上导内侧持续出水。
二、塌方处理情况1、2013年8月27日开挖到ZK91+652后,Zk91+652-649拱部形成塌腔,经四方同意采取:初支拱架采用I22b工字钢,纵向间距50cm,预埋回填管,加临时护拱,待稳定后泵送砼施工。
2、2013年09月04日上导施工至Zk91+641后,监控量测显示Zk91+651-641段护拱明显沉降,经四方讨论,采取:暂停上导施工;上导内侧两榀悬空拱架接至中导,护拱同样接至中导;该段护拱施作至掌子面;在该段拱部加两环5m长¢42mm注浆小导管,每排34根,注浆加固围岩施工。
隧道洞口塌方处置方案
隧道洞口塌方处置方案隧道洞口塌方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探讨隧道洞口塌方的处置方案。
一、现场应急处理一旦发现隧道洞口出现塌方现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现场进行调查,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1.第一时间组织抢险队伍,对现场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塌方范围。
2.尽快撤离施工人员,并封锁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进行安全警示。
3.采取人工或机械清除垮塌物,确保道路通畅。
4.对垮塌原因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对策,防止在同一处发生类似的塌方事故。
二、安全监测工作隧道洞口塌方后,必须进行安全监测工作,在不停工的情况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安全监测工作包括:1.对垮塌现场进行现场监测,确保监测指标正常。
2.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监管措施,防止发生类似塌方事故。
3.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出塌方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三、治理方案制定为防止类似的塌方事故再次发生,必须对隧道洞口进行治理。
治理方案制定包括:1.对隧道洞口进行状况评估,确保洞口的稳定。
2.进行加固工作,针对隧道洞口塌方的原因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提高隧道洞口的承载力。
3.对垮塌物进行有效处理,使其不会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
4.对洞口进行黑色喷涂,防止毁容。
四、结语本文介绍了针对隧道洞口塌方的应急处理、安全监测和治理方案制定等具体措施,可以帮助工程建设中的相关人员和意外局势应对。
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需要灵活调整和更多的实践经验,才能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和质量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子崖隧道DK684+010~DK683+956段侵限换拱及坍塌、冒顶处理方案等有关情况汇报一、隧道基本概况1、隧道概况洞子崖隧道位于澄城县洞子崖村东南侧,西延铁路洞子崖车站左前方。
地貌上属黄土梁峁区,地形起伏较大,高程在557~660m之间,最大埋深104m。
隧道在洞子崖村附近DK683+062穿越一基岩山包后进入宽约130m杜康沟断层,沟底处离拱顶仅16米,埋深较浅,然后再穿越砂岩夹泥岩层,最后在DK684+385出洞。
隧道起讫里程为DK683+062~DK684+385,全长1323m,为双线隧道。
全隧道位于直线地段,洞内线路为5.4‰的单面下坡。
2、地质概况隧道处在地质构造较复杂,属韩城——铜川断褶带,为陕甘宁台坳与汾渭地堑接壤带,构造活动激烈,岩层层序变化较大。
隧道范围内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黏质黄土和碎石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二叠系中统/下统砂岩夹泥岩。
杜康沟断层(DK683+940~DK684+070)为隐伏逆断层,断层产状N60°E/84°S,断层走向与线路近正交。
岩层的断裂破碎程度由北向南而递增,小的断裂构造较为发育,致使下部岩层纵横错断呈不连续状。
断层破碎带宽度约130m,呈浅灰色、紫红色,断层物质为断层碎石为主,挤压揉皱严重,岩性为砂岩、泥岩,断层哑口、断层沟等断层地貌明显,基岩裂隙水不发育。
节理多为高角度交叉剪切节理,岩体多被切割为菱块状。
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
杜康沟断层沟底处洞身最浅埋深为16m,地表及洞身部分有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具湿陷性。
二、施工状况:洞子崖隧道于2008年3月15日开始洞口段的开挖掘进,从DK684+076段开始进入杜康沟断层施工,在DK684+076~DK683+938段采用Ⅴ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进入杜康沟断层带施工后,掌子面地质情况变化较大:从DK684+076处掌子面揭露岩性来看,为砂岩夹泥岩,砂岩呈厚层状,岩体较完整;从DK684+010处掌子面揭露岩性来看,线路右侧为砂岩夹泥岩,砂岩呈中厚层状,线路左侧为黏质黄土和碎石土;DK683+990附近掌子面揭露岩性以黏质黄土为主夹杂部分碎石土,黏质黄土具有湿陷性,该地质条件一直往后延续。
10月3日下午,项目部测量人员使用断面仪对洞子崖隧道杜康沟断层带上台阶进行断面测量并形成相关数据,从数据显示来看,该段断面比较正常。
继续开挖时,10月4日上午9:00,DK683+991~DK683+956段初期支护出现严重变形,喷射混凝土面开裂严重,掌子面附近拱顶在三个小时之内出现急剧下沉,其中DK683+960处累计沉降量为69.1cm,单次沉降量最大值为42.7cm。
见现场施工照片一出现裂纹照片1 拱架下沉情况2洞子崖隧道在进行DK683+991~DK683+956段的换拱施工, DK683+991~DK683+960段换拱施工已经完成,施工监测比较正常。
2008年11月18日,DK683+960处原初期支护被破除后,拱顶偏线路右侧1m处斜向上60°角出现深度为7m左右,直径为1.5m 左右的圆形空洞,将现场人员进行了撤离,待该塌腔稳定后,与当日晚上开始架立新型钢钢架,采用喷射混凝土封闭,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成时间为11月19日5:30。
11月19日9:25,DK683+960处拱顶偏线路右侧1m左右出现大面积塌方,塌方情况见相关照片二。
洞子崖隧道换拱至DK683+960处出现坍塌照片3、4目前该隧道已经完成开挖支护425m,二衬施工392.5m。
于2008年底完成了DK683+960处的大管棚及注浆施工,并按照设计变更要求采用注浆加固围岩。
在2009年2月6日恢复施工时,开始将塌方下来的土体外运准备施工,按照先两边再中间先左侧再右侧的顺序进行清理,并且预留核心土,至2009年2月7日上午10:50将土体清理完成后准备立架时,原塌腔发生较大的塌方,导致去年底施工管棚在重压之下出现下沉,下午16点35分,该处再次出现塌方,并且在该处山顶杜康沟旁边的路上形成了一个4×4m的空洞,已经出现冒顶现象,见相关照片三。
从现场情况来看,该塌方集中在DK683+960~DK683+956的葫芦口形状塌方。
洞子崖隧道冒顶照片5 冒顶后坍塌照片6三、侵限换拱、坍塌、冒顶处理方案(一)侵限段换拱施工处理方案根据洞子崖隧道侵限和实际监控量测情况,目前隧道沉降和收敛已基本稳定。
对洞子崖隧道拱顶整体下沉和初期支护喷射砼面开裂问题采取如下处理方案:1、加强监控量测:对DK684+001~DK683+956段继续加强监控量测,包括地表沉降、洞内拱顶沉降、拱脚沉降、收敛、横向位移等;施工队要明确落实到具体人员协助项目部进行量测及布点,系统观测、规范操作,收集汇总资料以便指导施工。
2、对隧道断面重新进行测量,对于没有侵限(经测量决定)的地段进行下台阶开挖,开挖循环进尺每次两榀,左右两侧错开开挖,每开挖完成5m后进行仰拱施工,确保仰拱和填充砼浇筑及时,如此循环。
3、待侵限段拱顶下沉达到稳定后,对洞内侵限段已扰动围岩进行加固处理,为后续换拱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拱部沿径向打设直径φ42径向钢花小导管,长度6.0m,环向间距100cm,纵向间距为设计两榀拱架间距,注1:1水泥浆(加速凝剂)加固扰动围岩,注浆压力0.2Mpa,稳压10min。
临时加固措施中已施作的部分注浆管可代替本条中的注浆管,可根据际情况作出调整。
注浆小导管的制作、安装及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详见项目部下发的《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交底书》中的相关内容。
4、DK683+991~DK683+976段变形较小,采用CD法进行下台阶开挖施工(CD法施工工艺见附图),初期支护及衬砌按原设计图纸进行施作,DK684+052~DK683+076段施作二衬,二衬施作完成后,临近二衬段开始换拱施工,每次换拱长度不超过3m,并尽快完成该段的二衬施工。
5、DK683+976~DK683+956段换拱时,新钢架拱部施工双层超前小导管,长度6m,环向间距6m,纵向搭接长度1.5m,两层小导管错开布置,注1:1水泥浆(加速凝剂)加固扰动围岩,注浆压力0.2MPa,稳压10min,开挖工法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6、DK683+976~DK683+956段Ⅰ部拱架拆换严格控制每次拆换数量为一榀,从边墙往拱顶(自下而上进行)逐节拆换。
以每一分节为一作业单元,在每一作业单元内遵循:破除原砼及背后围岩→拆除原拱架单元→轮廓及位置测量→更换新拱架单元→施作超前小导管、系统锚杆、挂钢筋网片→喷射砼封闭→下一工作单元施工。
喷射砼的破除优先考虑采用人工或机械破除,当施工难度较大或效果不理想时可考虑采用弱爆破法,但必须严格控制药量防止振动过大导致坍塌。
拱架背后围岩处理必须采用人工破除,同时应预留足够的收敛量和下沉量。
拱架底部设置受力面积大于钢架法兰盘的预制砼块进行支垫,保证落底硬实;钢拱架背后采取预埋注浆管的方式注浆以保证钢架背后的密实。
7、Ⅰ部拱架拆换5m左右时即进行Ⅱ部开挖及支护施作,Ⅱ部施作4~6榀钢架后即进行仰拱钢架的安设,当仰拱钢架安设长度满足一个仰拱浇筑段(5m以内)时,即浇筑仰拱和填充混凝土。
8、拆换后新立的拱架必须预留足够的沉降变形量(不小于18cm),Ⅰ部钢架按设计尺寸加预留沉降量加工后,相应的Ⅱ部、Ⅲ部钢架也要按照相应的预留沉降量尺寸扩大,以确保钢架各单元的连接圆顺、保证钢架的稳定性。
9、二衬紧跟。
该段围岩松散,围岩压力较大,采取随支护随衬砌的施工方式,作到衬砌紧跟,确保安全。
(二)洞身长管棚的施工处理方案:在洞子崖隧道侵限段换拱施工至DK683+960时,由于换拱施工前对拱顶松散土体的注浆加固没有达到良好的固结效果,在原初期支护被破除后,拱顶出现较大面积的塌方,塌方土体的土质主要以碎石土为主。
针对本次塌方制定如下处理方案:(1)在DK683+960处开始在拱部120°范围内增设两个循环各30m的φ108管棚,环向间距40cm,纵向搭接长度3m,管棚内设置用4根Φ18主筋制作的钢筋笼或钢筋箍,并采用预注浆对松散土体进行固结;(2)将I20b钢拱架调整为I25a钢拱架,拱架间距由60cm调整为50cm。
具体施工方案如下:1、施工平台准备采用自卸车由洞外往洞内拉运弃碴,将弃碴和洞内已塌方土体采用机械进行压实,为后序施工提供安全稳定的操作平台。
压实后的土体可分成2~3个台阶,最上面的台阶距离拱顶高度为2m左右,为以后施工的洞身管棚提供工作平台,各台阶长度控制在4m左右,台阶与台阶之间采用放坡处理,台阶高度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施工平台的施工中要保证土体被压实,确保以后的工作面安全可靠。
施工平台见下图所示:施工平台示意图2、洞身管棚施工工艺洞身长管棚施工主要工序有施工准备、搭钻孔平台、安装钻机、钻孔、清孔、验孔、安装管棚钢管、清孔、安装钢筋笼、注浆等几道工序。
洞身管棚采用外径为108mm、壁厚为6mm的钢管,在拱顶120°范围内设置,每环设置46根,环向间距为40cm,纵向搭接长度为3m,管棚外插角控制在1°~3°。
管棚内设置钢筋笼,钢筋笼由4根Φ18钢筋加工制作而成。
(1)施工准备洞身管棚施工前先开挖1.5米(3榀钢架间距),初喷4cm混凝土,立靠近掌子面1榀钢架,安装锚杆,挂钢筋网,安完管棚后再立中间2榀钢架。
钢花管制作钢花管由无缝钢管上钻注浆孔制成,孔径10~16mm,孔间距15cm,呈梅花型布置,尾部留不钻孔的止浆段100cm。
(3)钻机就位①钻机平台可用枕木或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平台应一次性搭好,钻孔由两台钻机由高孔位向低孔位对称进行,可缩短移动钻机与搭设平台时间,便于钻机定位。
②平台支撑要落在坚固的基础上,连接要牢固、稳定。
防止在施钻时钻机产生不均匀下沉、摆动、位移等影响钻孔质量。
③钻机定位:钻机要求与已设定好的导向管方向平行,必须精确核定钻机位置。
用经纬仪、挂线等方法相结合,反复调整,确保钻机钻杆轴线与导向管轴线相吻合。
(4)钻孔①为了便于安装钢管,钻头直径采用φ127mm。
②钻机钻进时,可低速低压,待成孔一定深度后可根据地质情况逐渐调整转速及风压。
③钻进过程中要保证其钻进位置的准确,并根据钻机钻进时的现象及时判断成孔质量,并及时处理钻进过程中出现的事故。
管棚钻孔允许偏差(5)清孔验孔①用钻杆配合钻头进行来回扫孔,清除浮渣至孔底,确保孔深、孔径符合要求,防止堵孔。
②用高压风从孔底向孔口清理钻渣。
③用仪器对孔深、倾角、外插角进行检查。
(6)安装管棚钢管①洞身管棚应配合钢架使用,将管棚有效的固定在钢架上,固定时要控制好管棚的外插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