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教师版)

合集下载

古诗手法一:修辞手法(上课)

古诗手法一:修辞手法(上课)
[注]元至治元年(1321),张养浩因上《灯山疏》批评皇帝奢 侈而触怒了元英宗,为避祸辞去参议中书省事职务,归隐故 乡。
(1)请简要分析诗人晨起前后不同的心情。(2分)
(2)请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景物描写的手法。(4分) 答:诗人晨起前,处于“恋枕”与“嫌多梦”的矛盾 答: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 中,透露出些许烦恼和不平静;晨起后,发现村居环境 写鹤立与猿啼,一静一动;颈联“泉鸣屋”动中有静, 充满诗情画意,喜悦之情油然而生。(2分。意思对即可) “树吞烟”静中有动。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突出了清晨 山村的清新幽静,流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 境。
概括意境特点2分1浅浅的春寒始退天气转暖但到处是花影摇曳掉落莺声也凄凉破碎结合诗句分析诗人几2本句用了借代和比喻夸张亦可的修辞手法手法飞红万点以飞红万点代指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
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 “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 艺术特色、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 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 楚,不要被迷惑。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 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鹩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④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 海。
(2)本句用了借代和比喻(夸张亦可)的修辞手法(手法),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 飞红万点,以飞红万点代指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 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鹩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 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 游的同僚、朋友。④日边:指帝京 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分析手法的特征表现),本句情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2分) 景交融,写出了诗人之愁,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 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情感)。 (1)浅浅的春寒始退,天气转暖,但到处是花影摇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ppt课件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ppt课件
(1)等“都当是年代粉美黛女,。何与处“笙笙箫箫?””用类了似什的么有 修辞“手丝法竹?、(胡2分琴)、羌笛”大诗句中常代音
乐。
1.借代,反问
2009重庆卷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 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 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2009江苏卷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 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 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 江⑶山词如的故开,头千写村作者寥登落黄。鹤何楼日遥请望缨中提原锐,旅结,尾一说鞭 直“渡再清续河汉洛阳。游却,骑归黄来鹤,”再,续反汉映阳出游作,者骑的黄思鹤想。
⑴想当年,到而今。 借代。
2009江苏卷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 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 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 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 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 “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 感情有何变化?(4分)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 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通过“白鸟”“绿水”“嫩黄 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 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 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
2万00岁9山江苏、卷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
2.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技巧,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和倒装等。

首先是比喻,比喻是运用联想的方式,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

通过比喻,诗人可以使诗歌更具形象和富有感情色彩。

例如,在李白的《静夜思》中,他用“床前明月光”来比喻代表思念的“疑是地上霜”,这种比喻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其次是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行为。

通过拟人,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生动性和亲切感。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他写道“树木已争春,村径欲下斜”,将树木和村径拟人为争春和有欲望下斜的人,生动地表现出秋夜的寂静和渴望。

夸张是一种夸大表达的手法,通过夸张可以使诗歌更具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他写道“京城如画图”,夸张地形容京城的美丽。

对偶是将两个相似的词语或短语并置使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偶,诗人可以使作品更具韵律感和离奇感。

例如,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他写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通过对偶的结构,使诗句更加平衡和美感。

排比是将相同结构的词语或短语并列使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排比,诗人可以强调事物的重要性和层次感。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他写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通过排比的方式,使诗句更加凝练和有力。

倒装是改变词语或短语的正常语序,以增强修辞效果的一种手法。

通过倒装,诗人可以使句子更具冲击力和表现力。

例如,在杜甫的《登高》中,他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通过倒装的方式,增加了句子的紧凑和节奏感。

除了以上提到的修辞手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手法如比兴、反复、重读、音律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富有情感和表达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总之,修辞手法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技巧,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和倒装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能够使作品更具形象、生动和感染力。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在孩子们所学的古诗中每首诗都是表达作者不同的观点,古诗有也有很多种类别如:描写景色的诗句,表达季节的诗句,表示友情,书写爱国情怀的诗句等等,今天我小学古诗词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分类整理,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的明白每首古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方便大家学习。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诗词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下面具体说说。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

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

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

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三、夸张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

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四、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课教案

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课教案

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借代,排比,对偶,反复,顶真,互文,用典等。

下面我们详细的解说。

一、比喻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

通俗点说,就是打比方,用另外一个事物来比这个事物。

构成比喻的两者间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且二者间有相似性。

比喻这个修辞格一般要具备本体、喻词和喻体三部分。

通常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使用比喻往往能突出事物特征,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达到生动传神、具体形象的表达效果。

1、明喻所谓明喻,即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的事物(本体)同时出现,两者之间有的有比喻词,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有的省略比喻词,但都表示“甲像乙”(即本体像喻体)的意思。

例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西湖比作西施,有明显是比喻词“比”。

苏轼用这个比喻来表明西湖的美丽。

2、借喻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如李贺赞美端砚的诗句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就是直接用“紫云”喻美丽的端砚石料。

3、暗喻暗喻又叫“隐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例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此句中本体是君和妾,喻体是磐石和蒲苇,喻词是作。

这里用磐石来比喻男子的敦厚,用蒲苇来比喻女子的坚贞。

作者用这个比喻来表明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之间感情的深厚和笃定。

二、拟人指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中修辞手法讲解课件(共44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中修辞手法讲解课件(共44张PPT).ppt

李白《望庐山瀑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的作用不外两种:增强
语言的韵律感、音乐美。点染?氛围,渲染?环 境,烘托?情感。
白居易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 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请简要赏析尾联“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所用 的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1、尾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处于抑制状态的
诗句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 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 爱到厌弃的经过。
芣苢①
(07年北京题)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礻颉 之。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 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 到。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 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礻颉:把衣襟 掖在腰间装物。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 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 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 系。
李白《白云歌》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 〈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 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 白云 堪卧君早归。
通感
又叫“移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 把适用于甲类感官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 类感官上,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彼 此相通。

修辞手法考点专训(教师版)

修辞手法考点专训(教师版)

专题04:修辞手法考点专训(01)(教师版)时间:40分钟分值:45分得分:(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届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季羡林先生在形容人不读书时,曾称其为“鼠目寸光”。

意在说,你不读书,能够获得的信息就会很少,专业知识就会不足,如果你的知识累积,赶不上社会进度,那就很容易被抛掷在后面,追赶不上他人。

由此带来的,就是心境的不安。

一点风吹雨打,就会把你打趴下。

面对着困难,读书,是战胜绝望的法宝。

1.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B.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C.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暗喻),本体是“读书”,喻体是“法宝”。

A.“将军”与“都护”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将军和都护的的角弓都无法张开,铠甲都冷得无法穿上。

B.“虎豹”和“熊罴”使用了比喻(借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喻指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既形容了它们的凶恶,又点明了它们虚弱的反革命、反人民的本质。

暗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合的,这种比喻通过使用直接的比喻词(如“是”“变成”“成了”等)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表明本体具有喻体的特性;借喻:只有喻体出现,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它通过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从而在语言中创造出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效果。

C.“道是无晴却有晴”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D.“潭水深千尺”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

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姿。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手法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手法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古诗词中的手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一语双关、排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列锦、叠词等。

一、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代诗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二、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三、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2024年名校模考语言文字运用汇编:修辞手法教师版

2024年名校模考语言文字运用汇编:修辞手法教师版

2024年名校模考语言文字运用——修辞手法(一)1.(2024·山东青岛·二模)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夸张。

以“万重山”为夸张,表现出舟行之快,行程之多。

B.比喻。

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C.比喻。

把官场比作樊笼;D.比喻。

把琵琶声比作仙乐。

故选A。

2.(2024·河北·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互文”,就是词异而义同:你说明我,我训释你。

双音词中“互文”现象很常见,这是()汉语形声文字的特性。

我们必须把两个近义词中的重叠义项拴在一起,()能将语词的含义固定住,彰显出来。

互文作为一种修辞,在古诗文中也很常见,指上下两句或一句(短语)中的前后部分,上句或下句(一句或短语的前部分或后部分)隐含着下句或上句(一句或短语的下部分或上部分)里出现的词语,使上下句或一句(短语)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互文的特点是通过上下句或一句(短语)前后两部分表意相互呼应、相互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内容。

比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将其理解为“烟雾只笼罩寒水不笼罩沙,月光只笼罩沙不笼罩寒水”就错了,因为“烟笼”和“月笼”、“寒水”和“沙”互相补充,正确的解释应是“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

请根据画波浪线部分解释互文现象的方法,任选下面两个成语解说其互文现象。

南征北战神出鬼没名缰利锁游山玩水【答案】4.示例一:比如“南征北战”,如果将其理解为“只在南方出征,只在北方作战”就错了,因为“南”和“北”、“征”和“战”互相补充,正确的解释应是“在南方和北方到处出征作战,形容经历的战斗很多”。

示例二:比如“神出鬼没”,如果将其理解为“只像神一样出现,只像鬼一样消失”就错了,因为“神”和“鬼”、“出”和“没”互相补充,正确的解释应是“像神和鬼一样出现和消失,形容行动迅速,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古诗词常用的13种修辞手法(考点精讲)

古诗词常用的13种修辞手法(考点精讲)

古诗词常⽤的13种修辞⼿法(考点精讲)修辞⼿法,是鉴赏诗歌时重点需要鉴赏的对象之⼀,下⽂为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法及鉴赏⽰例。

01.⽐喻⽤⼀种事物或情景来⽐作另⼀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

如: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诗是⽐喻胡地的雪有如春天到来后遍地的梨花⼀样⽩,诗⼈⽤梨花来衬托出胡地的边塞风光。

如:征蓬出汉塞,归雁⼊胡天。

诗⼈以“蓬”、“雁”⾃⽐,说⾃⼰象随风⽽去的蓬草⼀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样进⼊“胡天”。

02.⽐拟把物当作⼈来描写叫拟⼈,或把⼈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拟有促使读者产⽣联想,使描写的⼈、物、事表现的更形象、⽣动的作⽤。

如: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这⾸诗⼀反前⼈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材苗条,⽽是⽤拟⼈的⼿法,让杨柳化⾝为美⼈“碧⽟”出现,栩栩如⽣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如: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把“春⾬”拟⼈化,“潜”和“细”表拟⼈的动作,表⽰“⾬”的轻柔。

03.借代借⽤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

借代的运⽤使语⾔简练、含蓄。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绿”和“红”两种颜⾊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如: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诗中以“杜康”代酒。

0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程度等作扩⼤或缩⼩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

如:⽩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发,诗⼈⽤夸张的⼿法写⽩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如:烽⽕连三⽉,家书抵万⾦。

“抵万⾦”运⽤夸张,形容家书的珍贵,此句写出作者的焦急⼼情,表达对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如: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掣,运⽤拟⼈,真实表现红旗冻住,北风吹也吹不动的情状。

05.对偶⽤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对句⼦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及鉴赏示例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及鉴赏示例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及鉴赏示例修辞手法,是鉴赏诗歌时重点需要鉴赏的对象之一,下文为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及鉴赏示例,认真阅读,对诗歌鉴赏定会有所助益。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古诗文提升篇之意象、修辞、描写手法教师版

古诗文提升篇之意象、修辞、描写手法教师版

古诗文提升篇之意象、修辞、描写手法教师版课堂导入要想读明白一首诗,我们必须关注以下四个要素:意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

诗人要想在极短的篇幅中完整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常见的一招就是运用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可分为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

在这里重点讨论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修辞、描写手法。

知识梳理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

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所以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作品的关键。

一、小学古诗词常见意象寓意:1、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2、流水、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此外,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3、长亭——陆上送别之所。

最新部编人教初中语文古诗词中24种诗词修辞手法例解

最新部编人教初中语文古诗词中24种诗词修辞手法例解

初中语文24种诗词修辞手法例解2021-08-25 家有学子阅 13 转 401.反语■□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例如】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高》杜牧02.移情■□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作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例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03.隐语(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例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在此处,是一种含蓄的传情方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李商隐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实指“相思”和“眼泪”。

04.借代■□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朱门”代指富贵之家。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白居易“管弦”指音乐。

05.夸张■□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例如】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李白06.排比■□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及鉴赏技巧21页PPT

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及鉴赏技巧21页PPT
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及鉴赏技巧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运用之诗词修辞一、考点分析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是“语言文字运用”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其中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14年江苏高考第二个选择题考查的是诗词中的对仗手法,与对偶修辞的考点几近相同,15年江苏又继续考查诗词中的比拟手法,因此,诗词中的修辞成为近年来热门的考点,这也涉及到“古代诗文阅读”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考点。

我们专门以此为专题进行复习,辨析诗词中各类修辞手法。

在诗词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这五种,排比和反复并不多见,此外,互文、双关、对比、设问、反问也比较典型,所以,本专题主要辨析诗词中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互文、双关、对比、设问、反问这十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高考真题剖析1.(2015年江苏卷)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B【解析】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A.东风就要手持着刀儿尺儿,裁剪出万丝翠柳、千树红花。

C.有情的芍药含着伤春的眼泪,无力的蔷薇躺在清晨的枝头D.诗人把南风写成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推开门不停地翻着书,突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表现了诗人的欢愉和闲适。

A、C、D三句分别将东风、芍药、蔷薇、南风拟人化,这容易辨别的。

B句有点难度,难在考生对“见”与“闻”的主体到底是“谁”,容易混淆,如误解为“浮萍”与“小艇”,则此句就会被判为拟人句;其实联系上下句,在浮萍的空隙之间出现了山的影子,小舟归来,触动的草声依稀可闻。

“见”与“闻”的主体应为船上的人,因而此句不存在拟人修辞手法。

2.(2015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5分)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韦庄《听赵秀才弹琴》)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答案】B【解析】A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和万籁百泉的秋音来写觱篥声;C是蜂和蝉来写琴声;D用白玉和黄莺写琴声。

此题虽然考察的是对意象的理解,但其实是比喻修辞手法的辨析。

3.(2014年江苏卷)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A. 水面风回聚落花B. 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答案】A【解析】按照“对仗”的规则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结构对结构(主谓、动宾、定中等)可知:“墙头”对“水面”和“楼上”,(定中短语相对)“雨细”对“风回”,(主谓短语相对)“墙头雨细”和“水面风回”相对:即可选A项了。

4.(2014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

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万户栖柳依依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D.春来微风缕缕【答案】C【解析】“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A、B项;比较C、D,C项在内容上能够照应“过年”,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D“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故选C为佳。

对联句式对仗,词性严格相对,词义相近或相反,用语宜雅忌俗,词语不能重复。

春联要能体现节日特色。

三、知识清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对仗:对偶,是一种修辞格。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苛。

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废池乔木”犹对敌人的侵略残杀感到十分厌恨,更何况百姓的痛心疾首。

这里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废池乔木以人生命和情感,与词人一齐哀时伤乱,饮恨无穷。

6.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在古诗词中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例:“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7.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双关的修辞手法,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既指天气的晴朗,也暗指感情的“情”。

8.对比即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的《燕歌行》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9.设问即故作无疑之问,然后自己回答,以引导读者去思索体会。

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第一句提问是城乡的祠堂到底在哪里呢?第二句回答:原来是在锦官城外的郁郁葱葱的柏树间啊!10.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四、典型例题1. (2015苏州一调)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C )A.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B.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C.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D.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解析:可用对仗的要求一一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最终验证正确选项。

先看词性是否相对,结构是否相同,再看平仄是否相对,最后看句意是否相符。

A.选项中上句中的“北风”与下句的“清瘦”词性不同;B选项中“侵”与“斗”词性不同,D选项中“日落”与“柴荆”“寒鸦”与“独自”词性都不相符,故选择C2. (2015镇江期末)下列诗句与“物象归余清”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C )A.亭亭碧流暗B.日入孤霞继C.林峦分夕丽D.湖云尚明霁解析:例句中是主谓宾的结构,名词加动词加名词,字数上是2+1+2的结构,A是2+2+1的结构,B是1+1+2+1的结构,D选项中“尚”是尚且、还的意思,是副词,与例句中”归“的词性不同。

3.(2015姜堰期中)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D )上联:风雨一杯酒下联:A.天涯共此时B.羁危万里身C. 婵娟千里共D.江山万里心解析:此题不仅考察对联的形式要求,也有对内容意境的揣摩。

从词性角度先排除A和B,再根据语境,台湾同胞期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故B选项中的“羁危”就不太恰当了。

4.(2015南京二模)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A )A.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试题分析:题面是对偶素材,考查的是对比。

B项“荷尽无擎雨盖”与“菊残有傲霜枝”对比,C项“人伤往事”与“山形依旧”对比,D项“花相似”与“人不同”对比,应该选择A。

(出自高适《燕歌行》,思妇怀人,战士思乡,两地相望,重会无期。

错综相衬,凄清何堪!B.出自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菊残犹有”,两相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之品质。

C.出自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事已改,山河依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