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中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

合集下载

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

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

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
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
不等式证明是数学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用来证明一个不等式的真实性。

一般来说,常用的不等式证明方法有三种:反证法、极限法和数学归纳法。

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不等式证明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要证明某个不等式成立,那么我们可以假设它不成立,然后用反证的方法来证明它的真实性。

极限法是另一种常用的不等式证明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要证明某个不等式成立,那么我们可以用极限的方法来证明它的真实性。

数学归纳法是最常用的不等式证明方法之一,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要证明某个不等式成立,那么我们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它的真实性。

反证法、极限法和数学归纳法是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它们可以用来证明不等式的真实性。

含参数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含参数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含参数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含参数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引言含参数的不等式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来求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解题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含参数的不等式问题。

技巧一:确定参数范围在解决含参数不等式的问题时,首先需要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通过分析不等式中的条件和限制,可以推导出参数的范围。

参数的取值范围决定了不等式的解集的性质,是解题的重要依据。

技巧二:代入法代入法是解决含参数不等式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值代入参数,并观察不等式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不等式解集的一些性质或范围。

多次尝试不同的取值,可以逐步缩小解集的范围。

技巧三:证明法证明法是解决含参数不等式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对不等式进行推导和变形,运用数学分析的知识,可以得到不等式解集的一些性质或范围。

使用证明法需要具备较强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技巧四:图像法图像法是解决含参数不等式问题的一种直观方法。

通过将不等式表示为图形,并分析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可以得到不等式解集的一些性质或范围。

图像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直观地判断不等式的解集。

技巧五: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解决含参数不等式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对不等式进行递推和归纳,可以得到不等式解集的一些性质或范围。

数学归纳法需要具备较强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技巧六:一般化方法一般化方法是解决含参数不等式问题的一种常用技巧。

通过对不等式进行变量替换和常数化简,可以将复杂的不等式问题转化为简化的形式,从而更好地进行求解。

一般化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不等式的本质和规律。

总结解决含参数不等式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巧和方法。

通过确定参数范围、代入法、证明法、图像法、数学归纳法和一般化方法等,可以更好地解决含参数不等式问题,得到准确的解集和结论。

挖掘不同方法的优势,结合实际问题的特点,能够更高效地解决含参数不等式问题,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积分不等式证明

积分不等式证明

积分不等式证明
【原创版】
目录
1.积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2.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3.积分不等式的应用实例
正文
一、积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积分不等式是微积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研究函数在一定区间上的积分值与其在区间内某个子区间上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关系。

积分不等式在数学分析、物理学、经济学等各种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介绍两种常用的证明方法:
1.直接证明法
直接证明法是利用数学分析中的极限、导数等基本概念和性质,通过一系列的推导和变换,最终证明积分不等式成立。

这种方法要求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对证明思路有较高的要求。

2.间接证明法
间接证明法是通过构造辅助函数,利用已知的不等式和函数性质,将积分不等式转化为求解某个函数的最值问题,从而简化证明过程。

这种方法要求对函数性质和求最值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方法。

三、积分不等式的应用实例
积分不等式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例子,下面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例:设函数 f(x) = x^2 - 2x + 1,求证∫[0, 1] f(x) dx ≤ 0。

解:首先,我们可以将 f(x) 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f(x) = (x - 1)^2。

由此可知,在区间 [0, 1] 上,函数 f(x) 的最大值为 0,即 f(x) ≤ 0。

因此,∫[0, 1] f(x) dx ≤ 0。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积分不等式应用实例。

数学分析中几类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数学分析中几类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㊀㊀解题技巧与方法㊀㊀152㊀数学分析中几类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数学分析中几类证明不等式的方法Һ郭㊀鑫㊀(天津师范大学,天津㊀300222)㊀㊀ʌ摘要ɔ在学习数学分析时我们常会见到一些不等式,当然,其中有一些著名的不等式无论是在解题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解决这些不等式的证明应该先找到对应的数学分析知识点,所以,本文中结合数学分析的知识点列举了四种常用的证明不等式的思路.本文中在每一种方法后附加了例题及解答,一些题目是选择了教材上的典型例题,还有一些是考研题目及其改编.不等式的证明往往有多种证明方法,还望读者多思考出更多不同的证明方法.ʌ关键词ɔ不等式;数学分析;积分;证明为了加深对数学分析中不等式证明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并整理了几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也节选了典型例题辅助讲解.本文属于综述型论文,归纳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并加上自己的理解与补充,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对于不等式问题有初步的解题思路,并借此探索更多的关于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一㊁几个著名不等式(一)Jensen不等式如果f(x)为[a,b]上的凸函数,那么对任何xiɪ[a,b],λi>0(i=1,2, ,n),ðni=1λi=1有f(ðni=1λixi)ɤðni=1λifxi().证明㊀当n=1时,结论显然成立;当n=2时,由凸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f(λ1x1+λ2x2)ɤλ1f(x1)+λ2f(x2)成立.假设n-1时命题成立,则对任意x1,x2, ,xnɪ[a,b],以及λi>0,ðni=1λi=1,令μi=λi1-λn>0(i=1,2, ,n-1),可以得到μ1+μ2+ +μn-1=1,由归纳假设得fðn-1i=1μixi()ɤðn-1i=1μif(xi),所以ðni=1λixi()=f((1-λn)㊃λ1x1+λ2x2+ +λn-1xn-11-λn+λnxn)ɤ(1-λn)㊃fλ1x1+λ2x2+ +λn-1xn-11-λnæèçöø÷+λnf(xn)ɤ(1-λn)㊃[μ1f(x1)+μ2f(x2)+ +μn-1f(xn-1)]+λnf(xn)=λ1f(x1)+λ2f(x2)+ +λnf(xn).由数学归纳法可知原命题成立.例1㊀求证:(abc)a+b+c3ɤaabbcc,其中a,b,c均为正数.提示㊀令f(x)=xlnx,运用Jensen不等式即证.(二)平均值不等式任意ai>0(i=1,2, ,n),有n1a1+1a2+ +1anɤna1 anɤa1+a2+ +ann.证明㊀设f(x)=lnx,则fᵡ(x)<0,从而f(x)为凹函数,所以由Jensen不等式可得fa1+a2+ +annæèçöø÷ȡf(a1)+f(a2)+ +f(an)n,即lnna1a2 an=1n(lna1+lna2+ +lnan)ɤlna1+a2+ +ann.因为f(x)为增函数,所以na1a2 anɤa1+a2+ +ann,同理n1a1㊃1a2㊃ ㊃1anȡ1a1+1a2+ +1ann,即得结论.注:此题还可运用条件极值证明.(三)Schwarz不等式若f(x)和g(x)在[a,b]上可积,则ʏbaf(x)g(x)dx()2ɤʏbaf2(x)dx㊃ʏbag2(x)dx.证明㊀因为f(x),g(x)在[a,b]上可积,所以f(x)+tg(x)在[a,b]上可积,从而ʏba(f(x)+tg(x))2dx=ʏbaf2(x)dx+ʏba2tf(x)g(x)dx+ʏbat2g2(x)dxȡ0,(∗)将(∗)式看作自变量t的一元二次函数,则Δ=4ʏbaf(x)g(x)dx()2-4ʏbaf2(x)dx㊃ʏbag2(x)dxɤ0,结论得证.推论㊀(柯西不等式)对任意ai,bi有ðni=1aibi()2ɤðni=1ai2㊃ðni=1bi2.例2㊀若f(x),g(x)都在[a,b]上可积,则有闵可夫斯基(Minkowski)不等式:ʏba(f(x)+g(x))2dx[]12ɤʏbaf2(x)dx[]12+ʏbag2(x)dx[]12.提示㊀不等式两边平方,化简,利用Schwarz不等式.(四)Hadamard不等式设f(x)为[a,b]上的连续凸函数.求证:fa+b2()ɤ1b-aʏbaf(x)dxɤf(a)+f(b)2.提示㊀利用凸函数的性质,证明详细过程见下页.二㊁利用函数单调性与极值解决不等式问题(一)利用单调性解决不等式问题函数的单调性是较为简单直接的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对于可导函数f(x)可以通过fᶄ(x)的正负判断f(x)的增减性,从而利用具体自变量的取值得到不等式.此类题目的关键在于构建合适的f(x).(例题中涉及几类常用的构造函数的方法)㊀㊀㊀解题技巧与方法153㊀㊀例3㊀(若尔当不等式)设0<xɤπ2,则2πɤsinxx<1.证明㊀设f(x)=sinxx,则fᶄ(x)=xcosx-sinxx2;再令g(x)=xcosx-sinx,则gᶄ(x)=-xsinx<0,从而g(x)递减.又因为g(0)=0,所以g(x)<0,则有fᶄ(x)<0,即f(x)递减.又因为limxң0f(x)=1,且fπ2()=π2,所以,由f(x)的单调性可得2πɤsinxx<1.(二)利用极值与最值解决不等式问题对于在定义域内不单调的函数,极值和最值是解决这类函数不等式的一个突破口,构造合适的函数利用极值的定义来证明.例4㊀(利用条件极值)任意ai>0(i=1,2, ,n),有n1a1+1a2+ +1anɤna1a2 anɤa1+a2+ +ann.证明㊀下面只证明na1a2 anɤa1+a2+ +ann(另一不等号的证明见上一页).设x1+x2+ +xn=a(∗),f(x1,x2, ,xn)=x1x2 xn,则只需证在条件(∗)下f(x)的最大值为annn.令L(x1,x2, ,xn,λ)=x1x2 xn+λ(x1+x2+ +xn-a),则Lxi=x1 xi-1xi+1 xn+λ=0,Lλ=x1+x2+ +xn-a=0,{解得λ=-na(x1x2 xn);xi=an.又因为f(x)有上界,所以所求点为最大值点,即最大值为annn,结论得证.三㊁利用微分中值定理和泰勒公式解决不等式问题(一)利用拉格朗日定理解决不等式问题拉格朗日定理可以将函数在区间端点的函数值与导函数在某一点的值联系起来,从而利用单调性或已知条件得到不等式.例5㊀求证:b-ab<lnba<b-aa,其中0<a<b.证明㊀原不等式等价于1b<lnb-lnab-a<1a,由拉格朗日定理,得lnb-lnab-a=1ξ,其中ξɪ(a,b).因为1b<1ξ<1a,所以1b<lnb-lnab-a<1a.(二)利用柯西定理解决不等式问题对于已知两个函数的端点函数值问题可利用柯西定理转换成导数比值形式,从而化简不等式.例6㊀设x>0,求证:2arctanx<3ln(1+x).证明㊀原不等式等价于arctanxln(1+x)<32;∀x>0,在[0,x]上由柯西中值定理,得∃ξɪ(0,x),使得arctanxln(1+x)=arctanx-arctan0ln(1+x)-ln(1+0)=1+ξ1+ξ2,设f(x)=1+x1+x2,则fᶄ(x)=1-2x-x2(1+x2)2,所以f(x)在x=2-1时取极大值(最大值),2+12<32,所以1+ξ1+ξ2<32,即arctanxln(1+x)<32,结论得证.(三)利用泰勒公式解决不等式问题对于一些不等式中涉及高阶导数及其范围的问题,可尝试利用泰勒公式的近似展开式,而利用泰勒公式的重点在于找到一个合适的点展开.四㊁函数凹凸性(一)函数凹凸性的简单推论推论1㊀f(x)为凸函数的充要条件为:对于定义域上,任意x1<x2<x3,则有f(x2)-f(x1)x2-x1ɤf(x3)-f(x1)x3-x1ɤf(x3)-f(x2)x3-x2.推论2㊀(此推论及其变形适用于许多涉及一阶导数的不等式证明)可导函数为凸(凹)函数当且仅当任意x1,x2有f(x2)ȡf(x1)+fᶄ(x1)(x2-x1)(f(x2)ɤf(x1)+fᶄ(x1)(x2-x1)).推论3㊀若f(x)为二阶可导函数,则f(x)是凸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为fᵡ(x)ȡ0.(此命题适用于涉及二阶导数的不等式证明)推论4㊀f(x)为[a,b]上的凸函数,则f(x)ȡ2fa+b2()-f(a)-f(b).(二)运用函数凹凸性证明不等式例7㊀证明Hadamard不等式.证明㊀设x=(1-t)a+tb=(b-a)t+a,则1b-aʏbaf(x)dx=ʏ10f[(1-t)a+tb]dt.同理可得1b-aʏbaf(x)dx=ʏ10f[ta+(1-t)b]dt.因为f(x)为凸函数,所以1b-aʏbaf(x)dx=ʏ10f[(1-t)a+tb]dtɤʏ10(1-t)f(a)+tf(b)dt=f(a)+f(b)2,且1b-aʏbaf(x)dx=12ʏ10f[(1-t)a+tb]dt+12ʏ10f[ta+(1-t)b]dt=ʏ1012f[(1-t)a+tb]+12f[ta+(1-t)b]dtȡʏ10f[12(1-t)a+t2b+t2a+12(1-t)b]dt=fa+b2(),所以fa+b2()ɤ1b-aʏbaf(x)dxɤf(a)+f(b)2.不等式的解法有许多,以上几种方法需要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不等式.在学习过程中抓住每种方法的要点并掌握相应的数学分析的基础知识才是关键.ʌ参考文献ɔ[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上册):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陈守信.考研数学分析总复习:精选名校真题:第5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3]徐利治,王兴华.数学分析的方法及例题选讲: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蒙诗德.数学分析中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N].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9):20-22.[5]舒斯会.数学分析选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林源渠,方企勤.数学分析解题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递推不等式证明极限

递推不等式证明极限

递推不等式证明极限递推不等式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证明方法,通过递推关系可以得到一个不等式序列,并通过数学归纳法证明其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常用于证明极限存在以及极限值的性质等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递推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并给出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递推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分为两个步骤:首先通过递推关系得到一个递推序列,然后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递推序列的不等式成立。

其中,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见的证明方法,它是通过证明某个命题在某个特定情况下成立,并推论在其他情况下也成立。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递推不等式的证明过程:(1)确定递推关系:首先要确定递推序列的递推关系,即形如$a_{n+1} = f(a_n)$的关系式,其中$a_n$是序列的第n个元素,$f$是一个函数。

(2)找出初始条件:递推序列的初始条件通常是已知的,例如$a_1\geq0$。

(3)证明初始条件成立:通过验证初始条件$a_1\geq0$是否满足递推关系$a_{n+1} = f(a_n)$,可以开始证明。

(4)数学归纳法证明递推不等式:假设对于任意的$n\geq1$,$a_n\geq0$成立,即$P(n)$成立。

需要证明当$n+1$时,也有$a_{n+1}\geq0$成立。

(5)证明递推不等式:通过使用递推关系$a_{n+1} =f(a_n)$以及归纳法的假设$P(n)$,证明$a_{n+1}\geq0$成立。

(6)证明递推序列的单调性:如果递推序列是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的,可以利用单调性来进一步证明递推不等式。

递推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比较灵活,具体的证明过程会因问题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递推不等式问题以及相关参考内容:1. 斯特林公式推论:$n!^{\frac{1}{n}} < \frac{n}{e}$参考内容:《挑战程序设计竞赛》(第2版)(书籍)2. Bernoulli不等式证明:$(1+x)^n\geq1+nx$,其中$n\in N^*$,$x\geq-1$参考内容:《数学分析教程》(数学类教材)3. Nesbitt不等式证明:$\frac{a}{b+c}+\frac{b}{c+a}+\frac{c}{a+b}\geq\frac{3}{2}$参考内容:《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教辅材料)4. Cauchy-Schwarz不等式证明:$(a_1^2+a_2^2+\ldots+a_n^2)(b_1^2+b_2^2+\ldots+b_n^2)\geq(a _1b_1+a_2b_2+\ldots+a_nb_n)^2$参考内容:《线性代数及其应用》(教材)总之,递推不等式证明是数学中常见的证明方法之一。

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及应用

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及应用

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及应用摘要均值不等式在不等式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现代分析数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不等式之一。

应用均值不等式,可以使一些较难的问题得到简化处理。

本文首先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均值不等式的十种证明方法,其中包括柯西法、数学归纳法、詹森不等式法、不等式法、几何法、排序法、均值变量替换法、构造概率模型法、逐次调整法、泰勒公式法;其次, 结合相关例题给出均值不等式在证明不等式、比较大小、求最值、证明极限的存在性、判断级数敛散性、证明积分不等式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均值不等式;数学归纳法;最值;极限;积分不等式PROOFS AND APPLICATIONS ON AVERAGE VALUEINEQUALIT YABSTRACTAverage value inequality occupies a core position in inequality theory and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inequalities in modern mathematics. Using average inequality can make some difficult problems simple. In this paper, ten proof methods of average value inequality are first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including Cauchy method, mathematical induction, Jensen inequality, inequality method, geometry method, sorting method, variable substitution method of average value, constructing probability model method, successive adjustment method, Taylor formula method, respectively. Secondly, we give applications of average value inequality combining the corresponding examples on comparing the size, solving maximum and minimum, prov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limit, judging convergence of series and proving integral inequality.Key words: average value inequality; mathematical induction; maximum and minimum; limit; integral inequality目录前言 --------------------------------------------------------------------- 4 1 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 51.1 柯西法 ----------------------------------------------------------- 51.2 数学归纳法 ------------------------------------------------------- 61.3 詹森不等式法 ----------------------------------------------------- 71.4 不等式法 --------------------------------------------------------- 71.5 几何法 ----------------------------------------------------------- 81.6 排序法 ----------------------------------------------------------- 91.7 均值变量替换法 --------------------------------------------------- 91.8 构造概率模型法 --------------------------------------------------- 91.9 逐次调整法 ------------------------------------------------------ 101.10 泰勒公式法 ----------------------------------------------------- 102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 122.1 均值不等式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 ---------------------------------- 122.2均值不等式在比较大小问题中的应用--------------------------------- 132.3 均值不等式在求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 132.3.1 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常见错误 -------------------------------- 142.3.2 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失效”时的对策 -------------------------- 162.4 均值不等式在证明极限的存在性时的应用 ---------------------------- 172.5 均值不等式在判断级数敛散性中的应用 ------------------------------ 192.6 均值不等式在证明积分不等式中的应用 ------------------------------ 193 结论 ------------------------------------------------------------------ 21 参考文献: --------------------------------------------------------------- 22 致谢 -------------------------------------------------------------------- 23前言不等式在数学的各个领域和科学技术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而均值不等式是重中之重. 通过学习均值不等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可以培养逻辑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因此,研究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及应用,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广泛现实意义的问题.均值不等式的证明及运用均值不等式来解决数学中的某些问题,在数学研究中历历可见. 如,比较大小、求函数的最值、证明不等式常利用均值不等式的方法进行解答. 均值不等式还是高等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作为最基本不等式,在解决高等数学问题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运用均值不等式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繁琐的问题清晰化.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1最先运用了均值不等式,证明了球和圆柱的相关问题.此后科学家们对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把均值不等式应用到了其他领域. 当前, 我国许多学者对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及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14-. 如,陈益琳在学生利用均值不等式解题时遇到的常见问题作了总结性的工作[]8.冉凯[]9对均值不等式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做了探讨. 均值不等式在解决许多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及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1 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首先,我们给出均值不等式. 定理1 设12,,...,n a a a 是n 个正数,则 1212nn n a a a a a a n+++≥⋅, ()11-上式当且仅当12n a a a ===时等号成立.上述不等式我们称之为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以后简称均值不等式. 我们把12na a a n+++和12n n a a a ⋅分别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分别记做()n A a 和()n G a ,(1-1)式即为()()n n a G A a ≥.下面给出均值不等式的几种证明方法.1.1 柯西法当2n =时,由于120,0a a >>.有212()0a a -≥,得12122a a a a +≥. 当4n =时,12341234()()a a a a a a a a +++=+++41234123412342244a a a a a a a a a a a a ≥+≥=.当8n =时,12345678()()a a a a a a a a +++++++441234567844a a a a a a a a ≥+8123456788a a a a a a a a ≥. 这样的步骤重复n 次之后将会得到, 令1211122,,;n n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n+++++======= ()12-有1122221212(2)()2n nnnn n nn n n nA n A A a a a Aa a a A--+-=≥⋅=⋅即1212nn n a a a a a a n+++≥⋅.这个归纳法的证明是柯西首次提出的,我们将它称之为柯西法.1.2 数学归纳法证法一当2n =时,不等式显然成立. 假设当n k =时,命题成立. 则当1n k =+时,12111k k K a a a a A k ++++++=+,11121k K k G a a a +++=⋅.因为i a 具有全对称性,所以不妨设1min 1,2,,|,1{}i a a i k k ==+,1{|,,1}1,2,k i a ma a x i k k +==+.显然 111K k a A a ++≤≤,以及()()11110K k K a A a A +++--≤.于是,111111()K k K k A a a A a a +++++-≥. 所以12111111()(1)k K K K K K a a a A kA k A A A k k k +++++++++-+-====211121111()()k k K kk k K a a a a A a a a a A k+++++++++-≥⋅+-.即12111()k k k k K A a a a a A +++≥+-两边乘以1K A +,得111211112111()()k K k k K k K k k K A a a A a a A a a a a G ++++++++≥+-≥=.从而,有11K K A G ++≥.所以,由数学归纳法,均值不等式对一切n 成立,即 ()()n n A a G a ≥. 证法二当2n =时,不等式显然成立; 假设当n k =时成立.则当1n k =+时,有1111(1)k k k k k a k G k G -++++-≥⋅,于是11111122111(1)()()k k k k k k k k k k a k G G G a GG k-++++++-=≤⋅11(1)1()2k k k a k G G k +++-≤+ 11(1)1()2k k k a k G A k+++-≤+.所以 1112(1)(1)k k k k G k A k G +++⋅≤++-,所以 11k k G A ++≤. 当且仅当11k k a G ++=且1(1)k k k k G a k G +⋅=+-时等号成立. 由数学归纳法知,均值不等式对一切n 成立,即 ()()n n A a G a ≥.1.3 詹森不等式法引理1(Jensen 不等式)若()f x 为区间I 上的凸函数,对任意i x I ∈,0(1,2,,)i i n λ>=,且11ni i λ==∑,则11()()i nni i i i i f x f x λλ==≤∑∑ (1-3)成立.下面利用詹森不等式证明均值不等式.令 ()ln f x x =-,(0)x >,易知()f x 在(0,)+∞是凸函数.由于0(1,2,,)i a i n >=,令1i nλ=,则由引理1有下式,12121)(ln ln ln )ln(nn a a a a a a nn +++≤-+++-.则12121211)(ln ln ln )ln()ln(nn n a a a a a a a a n n na +++≥+++=,因此11212)ln()ln(nnn a a a a a na +++≥,即1212nn n a a a a a a n+++≥⋅,当且仅当12n a a a ===时等号成立.1.4 不等式法在均值不等式的证明中,可以运用一个特殊的不等式1x e x ≥+进行推导. 设()x f x e =,对()x f x e =应用迈克劳林展开式并取拉格朗日余项得:2112x x e x x e θ=++, 其中, 0x ≠, 01θ<<. 因此, 1x e x >+,0x ≠.当0x =时,等号成立.下面给出均值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取一组数k x ,1,2,,k n =,使10nk k x ==∑.令 (1)k k n a x A =+.则由(1)k x k x e +≤(k x 全为零时,取等号)可得,111111()(1)k nnn nx nn n k k n n n k k k G a x A A e A ===⎡⎤==+≤=⎢⎥⎣⎦∏∏∏,所以 ()()n n A a G a ≥.1.5 几何法作函数nx G y e =的图像,它是凸曲线,并在点(),n G e 处作切线 ny exG =,可见这条切线在函数的下面(见图11-),因此,可以得到0i na G inea eG ≥>1,2,3,,i n =().所以12()12()()()n na a a G n nn nnea ea ea e e G G G +++≥⋅=,于是n n nA n G ≥,即n n A G ≥,且从上述证明中可知,当且仅当12n n a a a G ====时,等号成立.图1-11.6 排序法做序列: 11n a x G =,1222n a ax G =,…,12111n n n n a a a x G ---=,121n n n na a a x G ==,取其中的一个排列:11nb x ==,21b x =,…,1n n b x -=,则111n x a b G =,222n x a b G =,…,n n n nx a b G =. 不妨设120n x x x ≥≥≥>.则121110n x x x <≤≤≤.由排序原理可知3121212312111n n n nx x x x x x x n b b b b x x x ++++≥⋅+⋅++⋅=, 即12n nn n a a a n G G G +++≥,1212nn n a a a a a a n+++≥⋅,所以 ()()n n A a G a ≥.1.7 均值变量替换法本节运用数学归纳和变量替换相结合的方法证明均值不等式. 易证2n =时,不等式显然成立. 假设当n k =时,不等式成立. 则当1n k =+时,设1(1,2,,)i i k x a A i n +=-=,则110k i i x +==∑.设i x 不全为零,必有一个ix 为正,另一个为负,不妨设10i x x <<,由于 1211121112()()()k k k k a a A x A x A A x x ++++=++++<, 从而112311123411()()k k k k k k A x x a a A x x a a a kA ++++++++++>++=111234111k k kkk k k G a a a a a A A +++++>=.所以 1111k k k k A G ++++>,即11k k A G ++>.易证,当且仅当0i x =时(即12n a a a ===时)取等号,故原不等式()()n n A a G a ≥成立.1.8 构造概率模型法首先给出证明过程中要用到的一个引理.引理 2 设X 是一个随机变量,并且数学期望EX 存在,则有22()EX EX ≥,ln (ln )EX E X ≥. ()14-建立概率模型,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1()i P X a n==,其中0i a ≥,1,2,,i n =.由引理2可知,1111ln ln nni i i i a nn a ==≥∑∑,112ln ln 1ni i n n a a a a n =≥∑,即1212nn n a a a a a a n+++≥⋅成立.1.9 逐次调整法12,,...,n a a a 中必存在最值数,不妨设1min{}i a a =,2max{}i a a =. 易见21212()[]2a a a a +≥.于是,用122a a+取代12,a a .n A 不变,但是n G 增大,即 121231()()11()22nn i i a a a a a a a n n =++++++=∑,1212123()()22n nn n a a a a a a a a a ++≤⋅⋅.对于各个n ,这种代换至多进行1n -次(有限次).因此,212123()2n n n n n n n nn n a a G a a a a a A A A A +=≤⋅≤≤=.即 n n G A ≤,当且仅当12n a a a ===时,取等号.1.10 泰勒公式法设()log (01,0)xaf x a x =<<>,则21''()0ln f x x a=->,将()f x 在0x 处展开,有 '''200000()()()()()()2f x f x f x f x x x x x =+-+-.因此有'000()()()()f x f x f x x x ≥+-,取011,(,),(1,2,,)ni i i x a a a b i n n ==∈=∑,从而'111111()()()()(1,2,,)n nn i i i i i i i i f a f a f a a a i n n n n ===≥+-=∑∑∑.故'111111111()()()()()nn n n nn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f a nf a f a a a nf a n n n ======≥+⋅-=∑∑∑∑∑∑, 即 1111()()n ni i i i f a f a n n ==≤∑∑.因此有 12121()1log (log log log )n na a a a a a naa a a n+++≤+++,即 12121()()1log log n n a a a a a a n a an+++⋅≥,亦即112121()()loglog (01)nn n a a a a a a n aaa +++⋅≥<<,故有1212nn n a a a a a a n+++≥⋅,(0,1,2,,)i a i n >=.2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2.1 均值不等式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一般不等式的证明,常常考虑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这是高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有些不等式运用上述方法不好入手,故考虑均值不等式或者均值不等式与综合法相结合,这样处理,常常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下面举几个例子予以说明.例1 已知,,a b c 为互不相等的正数,且1abc =.求证111a b c a b c++<++. 证明1111/1/1/1/1/1/111222b c a c a b a b c bc ac ab a b c+++++=++<++=++. 故原不等式得证.例2 证明 221a b ab a b ++≥++.证明 由均值不等式得,212a a +≥,212b b +≥,222a b ab +≥.以上三式相加得,()()22212a b ab a b ++≥++,即有,221a b ab a b ++≥++. 原不等式得证.例3 设圆o 的半径为12,两弦CD 和EF 均与直径AB 交45︒,记AB 与CD 和EF 的交点分别为P 和Q,求证 221PC QE PD QF ⋅+⋅<.图21-证明 如图21-,设M 为弦CD 的中点,连接CO ,MO ,则△PO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MP MO =.222222222()()2()2()2PC PD MC MP MC MP MC MP MC MO CO +=-++=+=+=211222⎛⎫== ⎪⎝⎭.同理,2212QE QF +=. 由均值不等式得,222222PC QE PD QF PC QE PD QF ++⋅+⋅≤+ 2222()()2PC PD QE QF +++=1112222+==.即 221PC QE PD QF ⋅+⋅<,原不等式得证.2.2均值不等式在比较大小问题中的应用比较大小问题是高中数学中常见的问题,准确巧妙地运用均值不等式是快速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例4 若1a b >>,lg lg p a b =⋅,1(lg lg )2Q a b =+,lg 2a bR +=,试判断,,P Q R 之间的大小关系.解 由均值不等式,得1(lg lg )lg lg 2Q a b a b P =+≥⋅=.1lg lg (lg lg )22a b R ab a b Q +=≥=+=.由于,a b a b >≠,所以不能取等号,即R Q P >>.2.3 均值不等式在求最值问题中的应用均值不等式在求函数最值,解决一些取值范围问题时运用非常广泛,是重要知识点之一.在实际应用问题中,我们应因题而宜地进行变换,并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达到解题的目的,变换题目所给函数的形式,利用熟悉知识求解是常用的解题技巧,熟练运用该技巧,对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严密性大有益处.例5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22132y x x =+; (2)1y x x=+. 解 (1)因为,222211323x =622y x x x =+≥⋅. 所以,值域为[6,+)∞. (2)当0x >时,112 2y x x x x=+≥⋅=. 当0x <时,111()2 -2y x x x x x x=+=---≤-⋅=故,值域为[.],22∞⋃+∞(--,) 例6 若02x <<,求函数()3(83)f x x x =-的最大值. 解 因为, 02x <<.所以,()3(83)3(83)24x x x f x x =≤+-=-,故()f x 的最大值是4.例7 制作容积一定的有盖圆柱形罐头, 当圆柱高h 和底面半径r 的比为何值时,使用的材料最省? (不计加工损耗)解 设圆322222222232V V V S rh r r r V r r rπππππ=+=+=++≥,当且仅当22Vr r π=,即32V r π= 时, 材料最省. 此时有322r r h ππ= ,故 :2:1h r =,即圆柱形的高与底面半径之比为2:1时,使用的材料最省.2.3.1 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常见错误运用均值不等式解题是一项重要内容,运用这种方法有三个条件:(1)正;(2)定;(3)相等.在此运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相关对象进行适当地放大、缩小, 或不等式之间进行传递等变形,在此过程中,学生常常因为忽视条件成立而导致错误,而且错误不易察觉.因此,就这一问题列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例8 求()111y x x x =+≠-的值域. 分析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写成()111112113111y x x x x x x =+=-++≥-+=---, 故[)3,y ∈+∞.虽然111x x --与的积是常数,但1x -不一定是正数,忽视均值不等式中的各项为“正”致错, 因此解法是错误的.下面给出正确解法.解 当 1x >时,()111112113111y x x x x x x =+=-++≥-+=---,当且仅当111x x -=-,即 2x =时等号成立; 当1x <时,()111112111111y x x x x x x-=-+=-+-≥--=---,所以 1y ≤-,当且仅当0x =时取等号,所以原函数的值域为(][),13,-∞-⋃+∞.例9 求2254x y x +=+的最小值.分析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写成 222222225411142424444x x y x x x x x x +++===++≥+=++++,所以y 的最小值是 2.可是在2y ≥ 中,当且仅当22144x x +=+,即23x =-,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等号不成立,这个问题忽视均值不等式中等号成立条件.故原式的最小值不是2.下面给出正确解法.解 在22144y x x =+++中,令24t x =+, 则1y t t =+(2t ≥),易证1y t t =+在[2,)+∞上递增,所以y 的最小值是15222+=,当且仅当2t =时,即242x +=,0x =,取“”=号.例10 若正数,x y 满足26x y +=,求xy 的最大值.分析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写成22x y xy +⎛⎫≤ ⎪⎝⎭,当且仅当x y =且26x y +=,即2x y ==时取“”=号, 将其代入上式,可得xy 的最大值为4.初看起来,很有道理, 其实在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在各项为正的前提下,应先考虑定值,再考虑等号是否成立.但在22x y xy +⎛⎫≤ ⎪⎝⎭中,x y +不是定值,所以xy 的最大值不是4.这个问题忽视了均值不等式中积或和是定值的条件.下面给出正确解.解 因2112922222x y xy x y +⎛⎫=⨯≤⨯= ⎪⎝⎭, 当且仅当2x y =时(此时33,2x y ==)取“”=号, 所以()max 92xy =. 2.3.2 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失效”时的对策.运用均值不等式是求最值的一种常用方法, 但由于其约束条件苛刻,在使用时往往顾此失彼,从而导致均值不等式“失效”. 下面例说几种常用的处理策略.例11 已知0 1x <<,求4lg lg y x x=+的最大值. 解 因为0 1x <<,所以lg 0x <,lg 0x ->,从而有()4lg 244lg y x x ⎛⎫-=-+-≥= ⎪⎝⎭,即 4y ≤-,当且仅当4lg lg x x -=-即1100x =时等号成立,故max 4y =-. 本题满足4lg 4lg x x⋅= 为定值,但因为0 1x <<,lg 0x <,所以此时不能直接应用均值不等式,需将负数化正后再使用均值不等式.例12 求 1 () 2y x x =- 102x ⎛⎫<< ⎪⎝⎭ 的最大值.解 ()()2112121122122228x x y x x x x +-⎛⎫=-=⋅⋅-≤⋅= ⎪⎝⎭,当且仅当212x x =-,即14x =时等号成立.故max 18y =. 本题)2(1x x +-不是定值,但可通过平衡系数来满足和为定值.例13 已知0a b >>,求()64y a a b b=+-的最小值.解 ()()()3646436412y a a b b a b b a b b =+=-++≥=--,当且仅当()64a b b a b b-==-,即 8a =, 4b =时等号成立.故min 12y =.本题 ()64a ab b⋅-不是定值,但可通过添项、减项来满足积为定值.例14 已知0 x π<<,求4sin sin y x x=+的最小值. 解 41313sin sin 2sin 5sin sin sin sin 1y x x x x x x x ⎛⎫=+=++≥⋅+= ⎪⎝⎭. 当且仅当1sin sin x x =且33sin x=,即sin 1x = 时等号成立. 故min 5y =. 本题虽有4sin sin x x ⋅为定值,但4sin sin x x=不可能成立. 故可通过拆项来满足等号成立的条件.例15 已知52x ≥,则()24524x x f x x -+=- 有______.()A 最大值54 ()B 最小值54()C 最大值1. ()D 最小值1. 解 ()()()()2221451121242222x x x f x x x x x -+-+⎡⎤===-+≥⎢⎥---⎣⎦,当且仅当()122x x -=-,即3x =时等号成立.故选()D .本题看似无法使用均值不等式,但对函数式进行分离,便可创造出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2.4 均值不等式在证明极限的存在性时的应用极限概念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在证明数列极限的存在性时,需证明数列单调及数列有界.而在此过程中便运用了均值不等式的相关内容.下面举例说明.例16 证明重要极限1lim(1)n n e n →∞+=的存在性.证明 先证数列{1(1)n n +}单调递增.令1211n a a a n===+=,11n a +=,则由均值不等式()11-得,111111(1)(1).1[(1)(1)1]1n n n nn n nn++++++<+++个个.即 111(1)11n n n n ++<++,所以 111(1)(1)1n n n n ++++<.所以 数列{1(1)n n +}单调递增.再证数列{1(1)n n+}有上界.下面的证明可以看到一个更强的命题:数列{1(1)n n +}以11(1)k k M ++=(k 为正整数)为上界.先证不等式, 当n k >时, 1111(1)(1)n k n k++<++.设 1211k ka a a k +====+,21k n a a +===.由均值不等式111()1[(1)()]1111k n k n k k n k n k k n k n +-+⋅+⋅+-=++<++, 所以 11()()11k n k n k n ++<++,因此,1111(1)(1)n k n k ++<++. 其次由111n +>,有111(1)(1)n n n n +<++,所以111(1)(1)n k n k+<++.当n k >时,任取一个正整数k ,11(1)k k M ++=均是数列{1(1)n n+}的上界.又数列{1(1)n n +}单调递增,所以,当n k ≤时,不等式111(1)(1)n k n k+<++仍然成立.因此,对于数列 {1(1)n n +}1,2n =(), 恒有111(1)(1)n k n k +<++(k 为正整数). 任意选定一个k 值,11(1)k k M ++= 均是数列{1(1)n n+}的上界.所以数列{1(1)n n +} 单调有界,由单调有界定理,数列{1(1)n n +} 极限存在.极限值为e ,即1lim(1)n x e n→∞+=.例17 证明数列{11(1)n n ++}极限存在且其极限是e .证明 令 11{(1)}n n x n+=+.11221(1)11111()()[]()1122n n n n n n nn n n n n x n n n n x ++++++⋅+++==≤==++++. 所以,数列{}n x 单调减少.又0n x >,则数列{}n x 有下界.1111lim(1)lim (1)(1)n n n n nn n +→∞→∞⎡⎤+=+⋅+⎢⎥⎣⎦. 因为 1(1)n n +和1(1)n+的极限都存在, 所以1111lim(1)lim (1)(1)n n n n e n n n +→∞→∞⎡⎤+=+⋅+=⎢⎥⎣⎦. 因此, 数列{11(1)n n++}极限存在且其极限是e .例18 证明lim 1n n n →∞=.证明 由均值不等式(1-1)有:121111nnn n n n n n n -⎛⎫++++=⋅⋅≤⎪⎝⎭个2221n n n n+-=<+, 从而有201n n n≤-<,故 lim 1n n n →∞=.2.5 均值不等式在判断级数敛散性中的应用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很广泛,在证明级数的敛散性时也有很重要的应用. 例19 已知正项级数1n n a ∞=∑收敛,证明级数11n n n a a ∞+=∑也收敛.证明 因为,0n a >(1,2,)n =,由均值不等式,有111()2n n n n a a a a ++≤+,已知级数1n n a ∞=∑收敛,所以级数112n n a ∞=∑与1112n n a ∞+=∑都收敛,从而级数111()2n n n a a ∞+=+∑也收敛,再由比较判别法,知级数11n n n a a ∞+=∑收敛.2.6 均值不等式在证明积分不等式中的应用积分不等式是一种特殊的不等式,而均值不等式又是证明不等式的重要方法.因此,在积分不等式的证明中我们自然会想到运用均值不等式来进行证明.例20 证明函数f x ()在[],a b 上是正值可积的, 1,2,k n =,且0a b <<,则[]11111212()()()()()()bbbbnnnnn n aa a a f x f x f x dx f x dx f x dx f x dx ⎡⎤⎡⎤⎡⎤⋅≤⋅⎢⎥⎢⎥⎢⎥⎣⎦⎣⎦⎣⎦⎰⎰⎰⎰. 证明 利用1212nn n a a a a a a n+++≥⋅.有,1212()()()()()()n bbbnn aaaf x f x f x f x dxf x dxf x dx⋅⎰⎰⎰1212()()()1()()()n b bbn a a af x f x f x n f x dx f x dx f x dx ⎡⎤⎢⎥≤+++⎢⎥⎢⎥⎣⎦⎰⎰⎰.于是 1111212()()()()()()n n nb n b bba n a a a f x f x f x dx f x dx f x dx f x dx ⎧⎫⎡⎤⎡⎤⎡⎤⎪⎪⎪⎪⎢⎥⎢⎥⎢⎥⋅⎨⎬⎢⎥⎢⎥⎢⎥⎪⎪⎢⎥⎢⎥⎢⎥⎣⎦⎣⎦⎣⎦⎪⎪⎩⎭⎰⎰⎰⎰ 1212()()()11()()()b bbn a a a b b b n a a af x dx f x dx f x dx n f x dxf x dx f x dx ⎡⎤⎢⎥≤+++=⎢⎥⎢⎥⎣⎦⎰⎰⎰⎰⎰⎰,即 []11111212()()()()()()bbbbnnnnn n aa a a f x f x f x dx f x dx f x dx f x dx ⎡⎤⎡⎤⎡⎤⋅≤⋅⎢⎥⎢⎥⎢⎥⎣⎦⎣⎦⎣⎦⎰⎰⎰⎰. 例21 设f x ()在[0,1]上非负连续,证明101ln ()0()f x dxe f x dx ⎰≤⎰.证明 由题设知f x ()在[0,1]上可积,将[0,1]n 等分,作积分和111()lim()n n i i f x dx f n n →∞==∑⎰,110111ln ()lim ln ()limln ()nn nn n i i i i f x dx f f n n n →∞→∞==⎡⎤==⎢⎥⎣⎦∑∏⎰. 所以 01111li ln (n )m l ()1lim ()n nn i i f nnn f x n dxi i e f n e →∞=⎡⎤⎢⎥⎢⎥⎣⎦→∞=∏⎡⎤=⎢⎣⎰⎥⎦=∏. 由均值不等式1212...n nn a a a a a a n+++≥⋅得,110111lim ()lim ()()nn nn n i i i i f f f x dx n n n →∞→∞==⎡⎤≤=⎢⎥⎣⎦∑∏⎰.故 11ln ()0()f x dx e f x dx ⎰≤⎰.3 结论均值不等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培养数学思维发展有很大帮助.本文重在梳理均值不等式的相关证明方法和应用.如,运用均值不等式时,一定时刻谨记一正、二定、三相等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可以通过转化达到运用均值不等式解题的目的.本文系统地归纳总结均值不等式的各种证明方法及其在具体解题分析和论证推理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本论文的撰写,更深刻地理解均值不等式在证明问题和解题中的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中译本(朱恩宽、李文铭等译):《阿基米德全集》[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陈侃.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的证明[J].巢湖学院学报,2008,6(3):129-130.[3]熊桂武 .概率方法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3,12:89-91.[4]敦茂.算术平均值与几何平均值不等式的各种证法[J].云梦学刊,1980,1(3):65-80.[5]Norman schaumberger.A coordinate approach to the AM-GM inequality[J].MathematicsMagazine,1991,64:273.[6]刘鸿雁.由Jensen不等式导出某些重要不等式[J].成都大学学报,2003,22(3):32-35.[7]匡继昌.常用不等式[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陈益琳.高中教学导练(高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9]冉凯.均值不等式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J].青海师专学报,1997,4(2):35-38.[10]赵建勋.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5(3):7-10.[11]蓝兴苹.均值不等式的推广与应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5(4):22-24.[12]高飞、朱传桥《高中数学教与学》[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3]章国凤.均值不等式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5(1):151-152.[14]陈复华.均值不等式在微积分中的应用及其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3):88-89.致谢毕业论文暂告收尾,这也意味着我在鞍山师范学院四年的学习生活既将结束。

高等数学中利用辅助函数证明不等式的几种方法

高等数学中利用辅助函数证明不等式的几种方法

高等数学中利用辅助函数证明不等式的几种方法作者:沈秀娟来源:《文化产业》2016年第06期摘要:高等数学中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有些题目适合一题多解.常用的方法有:比较法、反证法、判别式法等.本文从构造辅助函数出发,利用拉格朗日定理和函数的单调性,对于不等式的证明做了较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关键词:拉格朗日定理;单调性;不等式;辅助函数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等式的证明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大多数人在遇到不等式证明的问题是就不知所措,对不等式的证明,常用以下情形证明不等式,如: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法、Taylor展开式公式法、泰勒中值定理、极值法、定积分的一些性质等.本文以作辅助函数为出发点,对不等式的证明做了一下探讨.一、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该定理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构造适当的函数和闭区间[a,b],使得:(一)要证不等式的一部分可以写成或;(二)在上满足拉格朗日公式的适当放大或缩小,即可证出要证明的不等式.二、用函数的单调性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构造辅助函数,取定闭区间;构造辅助函数方法:1、利用不等式两边之差构造辅助函数;2、利用不等式两边相同“形式”的特征构造辅助函数;3、若所证的不等式涉及到幂指数函数,则可通过适当的变形将其化为易于证明的形式,再如前面所讲那样,根据不等式的特点,构造辅助函数.(一)利用不等式两边之差构造辅助函数(二)利用不等式两边相同“形式”的特征构造辅助函数(三)利用公式法构造函数三、结论不等式的证明在整个数学学习中占有舉足轻重的作用,是进行计算、推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重要内容.不等式的证法多种多样,针对本文所存在的局限性,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注重题型的复杂多变形,把问题简单化,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本文从构造辅助函数为出发点,把题目变形整形,利用拉格朗日定理和函数单调性,对于不等式的证明给出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然后找到最简洁的证明方法.该方法对不等式的证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在证明不等式时选择恰当的方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参考文献:[1]郭大钧,陈玉妹.数学分析[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5-38.[2]王晓锋,李静.证明不等式的若干方法[J].数理医学杂志,2008.[3]田玉伟.微积分在解方程和不等式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农学卷,2009.[4]李长明,周焕山.初等数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叶慧萍.反思性教学设计-不等式证明综合法[J].数学教学研究,2005,10(3):89-91.。

定积分不等式证明方法

定积分不等式证明方法

f x dx 表示由曲线 y f x ,x
b a b a
轴及直线
x a , x b 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的相反数.
(3) 如果连续函数 f x 正负不定, 则
f x dx 表示由曲线 y f x ,x 轴及直
线 xa , xb 所 围 成 的 一 些 小 曲 边 梯 形 的 面 积 的 代 数 和 , 有
a c a
性质 5
d
[1]

f x 在 a, b 上可积,且 f x 0 , c, d a, b ,则
b
f x dx f x dx .
c a
性质 6
[1]

f x 在 a, b 上可积, x a, b ,则
b
b a i f a ,即 n
定积分
f x dx 为一序列和的极限,这样我们可由一些序列和的不等式得到积分不
[3]
等式,下面首先给出著名的 Jensen 不等式 ,即 设 f x 为 a , b 上 的 连 续 下 凸 函 数 , 证 明 对 于 任 意 xi a, b 和 i 0 , (i=1,2,……,n),
1.2 利用泰勒公式
定理 1
[2]
(泰勒定理)
若函数 f x 在 a , b 上存在直至 n 阶的连续导函数,在 x, x0 a, b ,至少存在一点 a, b ,
a, b 内存在{n+1}阶导函数,则对任意给定的
使得
f x f x0 f ' x0 x x0
f n x0 n!
f '' x0 2!

A证明积分不等式的几种方法_周景芝

A证明积分不等式的几种方法_周景芝

证明积分不等式的几种方法周景芝不等式涉及数量之间大小的比较,而通过比较常能显示出变量变化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等式的探讨,在数学分析学习中甚至比等式的推演更为重要。

积分不等式反映的是某些积分值之间的关系,其证明也是数学分析证题中的难点,其主要原因是其证法没有固定的程序可循,方法多样,技巧性强。

为此,通过典型的一些例题来熟悉积分不等式证明的不同方法,这样对提高证明能力是有益的。

下面就用三种基本方法来证明积分不等式。

一、根据定积分的定义及连续函数的性质来证明定义定积分的方法是分割、代替、作和、取极限。

对于积分和,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级数的部分和,根据各种平均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就可以相应的写出关于级数的不等式,然后通过取极限的办法而得到类似的积分不等式。

例1设f(x)在[a,b]上可积,且f(x)在此区间上有正的下界,则b-a Q b a dxf(x)[e1b-a Q b a lnf(x)dx[1b-aQ b a f(x)dx证明:因分f(x)在[a,b]上可积,且有正的下界,因此,积分Q badxf(x)与Q balnf(x)dx均存在,令f k =f(a+kzn),zn=b-an则可证limn y]1nE nk=1fk=1b-aQ baf(x)dx limn y]11nE nk=11fk=b-aQ badxf(x)limn y]n n11K=1fk=e1b-a Q b a lnf(x)dx因为对于n个正数有:调和平均值[几何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因此nE n k=11fk[n n11k=1fk[1nE nk=1fk当n y+]时,有b-aQ badxf(x)[e1b-a Q b a lnf(x)dx[1b-aQ baf(x)d x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根据积分不等式的特征,用定积分的定义来解的确很方便,在熟练掌握定积分的概念以及各种平均值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在解题实践中有意识的、自觉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完整版)柯西不等式各种形式的证明及其应用

(完整版)柯西不等式各种形式的证明及其应用

柯西不等式各种形式的证明及其应用柯西不等式是由大数学家柯西(Cauchy)在研究数学分析中的“流数”问题时得到的。

但从历史的角度讲,该不等式应当称为Cauchy-Buniakowsky-Schwarz 不等式,因为,正是后两位数学家彼此独立地在积分学中推而广之,才将这一不等式应用到近乎完善的地步。

柯西不等式非常重要,灵活巧妙地应用它,可以使一些较为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柯西不等式在证明不等式、解三角形、求函数最值、解方程等问题的方面得到应用。

一、柯西不等式的各种形式及其证明 二维形式在一般形式中,12122,,,,n a a a b b c b d =====令,得二维形式()()()22222bd ac d c b a+≥++等号成立条件:()d c b a bc ad //== 扩展:()()()222222222123123112233nn n n a a a a b b b b a b a b a b a b +++⋅⋅⋅++++⋅⋅⋅+≥+++⋅⋅⋅+等号成立条件:1122000::::,1,2,3,,i i i i n n i i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i n ==⎛⎫==⋅⋅⋅= ⎪=⋅⋅⋅⎝⎭当或时,和都等于,不考虑二维形式的证明:()()()()()()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0=ab c d a b c d R a c b d a d b c a c abcd b d a d abcd b c ac bd ad bc ac bd ad bc ad bc ++∈=+++=+++-+=++-≥+-=等号在且仅在即时成立三角形式ad bc=等号成立条件:三角形式的证明:222111nn n k k k k k k k a b a b ===⎛⎫≥ ⎪⎝⎭∑∑∑()()22222222222222222-2a b c d a b c d ac bd a ac c b bd d a c b d =++++≥+++++≥-+++=-+-≥注:表示绝对值向量形式()()()()123123=,,,,,,,,2=n n a a a a b b b b n N n R αβαβαββαλβλ≥⋅⋅⋅⋅=⋅⋅⋅∈≥∈,等号成立条件:为零向量,或向量形式的证明:()()123123112233222222312322222222112233123123=,,,,,,,,,cos ,cos ,cos ,1n n n n n n n n n nm a a a a n b b b b m n a b a b a b a b m n m na a ab b b b m nm n a b a b a b a b a a a a b b b b =⋅=++++==++++++++≤∴++++≤++++++++令一般形式211212⎪⎭⎫ ⎝⎛≥∑∑∑===n k k k nk k nk k b a b a 1122:::n n i i a b a b a b a b ==⋅⋅⋅=等号成立条件:,或 、均为零。

算术_几何平均值不等式的证明

算术_几何平均值不等式的证明

平均值不等式是数学分析中解决许多极限问题以及其他应用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特别是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不等式(以下简称算几不等式)的应用更是尤为广泛,许多极限问题的证明都要应用到这一不等式,而关于这一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常见的有利用数学归纳法及詹生不等式的证明,下面介绍几种另外的证明方法。

1利用二项式定理证明:首先,对于a,b>0由二项式定理,得(a+b)n>an+nan-1b由数学归纳法,若n-1时为真,对于n,假设an≥an-1≥…≥a2≥a1≥0.又设a=1n-1n-1i=1"xi,b=1n(xn-a),故有a,b≥0及1nn-1i=1"xi#$n=(a+b)n>an+nan-1b=xn1n-1n-1i=1"xi%&n-1≥xn(x1x2…xn-1)即x1+x2+…+xnn≥x1x2…xnn’(xi≥0,i=1,2,…,n).2利用不等式ex≥1+x(x≥-1)证明:设An=x1+x2+…+xnn,Gn=x1x2…xnn’(xi>0,i=1,2,…,n)由不等式ex≥1+x(x≥-1)可知,对于每一i,有expxiAn-%&1≥xiAn求乘积,得1=ni=1(expxiAn-%$1=expni=1"xiAn-%$1%$≥ni=1(xiAn=GnAn%$n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故An≥Gn,即x1+x2+…+xnn≥x1x2…xnn"(xi>0,i=1,2,…,n).3利用泰勒公式证明:设f(x)=logax(0<a<1,x>0),则f″(x)=1x21na>0,将f(x)在点x0处展开,有f(x)=f(x0)+f′(x0)(x-x0)+f″(x)2(x-x0)2,!=x0+"(x-x0)(0<"<1)因此有f(x)≥f(x0)+f′(x0)(x-x0),取x0=1nni=1#xi(xi∈(a,b),(i=1,2,…,n),则有f(xi)≥f1nni=1%xi&’+f′1nni=1%xi&(xi-ni=1%xi&((i=1,2,…,n)故ni=1%f(xi)≥nf1nni=1%xi&(+f′1nni=1%xi&(+ni=1%xi-ni=1%xi&(=nf1nni=1%xi&(即f1nni=1%xi&(≤1nni=1%f(xi).因此有loga1n(x1+x2+…+xn)≤1n(logax1+logax2+…logaxn)即1nloga(x1x2…xn)≥loga1n(x1+x2+…+xn)亦即loga(x1x2…xn)1n≥1nloga(x1+x2+…+xn)(0<a<1)故有x1+x2+…+xnn≥x1x2…xnn"(xi>0,i=1,2,…,n).4利用函数凹凸性证明:设f(x)=logax(a>1,x>0),则f″(x)=-1x21na<0,故f(x)是上凸函数,因此有ni=1%aif(xi)≤fni=1%aixi&(,取ak=1n(k=1,2,…,n),有1n(logax1+logax2+…logaxn)≤loga1n(x1+x2+…+xn)即1nloga(x1x2…xn)≤loga1n(x1+x2+…+xn)亦即loga(x1x2…xn)1n≤loga1n(x1+x2+…+xn)故有x1+x2+…+xnn≥x1x2…xnn"(xi>0,i=1,2,…,n).。

关于不等式的证明及推广

关于不等式的证明及推广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I关于不等式的证明及推广摘要在初等代数和高等代数中,不等式的证明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初等代数中介绍了许多具体的但相当有灵活性和技巧性的证明方法,例如换元法、放缩法等研究方法;而高等数学中,可以利用的方法更加灵活技巧。

我们可以利用典型的柯西不等式的结论来证明类似的不等式;除此还可以利用导数,微分中值定理,泰勒公式,积分中值定理等有关的知识来证明不等式;结合凸函数的性质,凸函数法也可以证明一类不等式;在正定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判别式法;掌握了定积分化为重积分的内容之后,对于某类不等式,也可以将定积分化为重积分,再证明所求的不等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等式的的求解证明方法并不唯一,但是初等数学里的不等式,都可以用高等数学的知识来解决,解答更为简洁。

所以,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的教学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归纳和总结了一些求解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与技巧,突出了不等式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便于更好地了解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从总体上把握不等式的思想方法;注重对一些著名不等式的论证、推广及应用的介绍。

本篇论文一共分为三章,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正文部分。

第三章分两小节,第一节介绍了23种初等代数中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而第二节则介绍了6种高等代数中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第四章介绍了一些著名不等式的证明、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不等式证明方法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IIAbstractIn elementary algebra and advanced algebra,The inequality proof all holds the pivotalposition. In the elementary algebra introduced many concrete but has quite had mystical powers activeness and skill the proof method,For example the structure proof method, the comparison test, puts item by item shrinks research technique and so on the law; But in higher mathematics,We may a use method more nimble skill. We may use the model west the tan oak the inequality conclusion to prove the similar inequality; Eliminates this also to be possible to use the derivative, Differential theorem of mean, Taylor formula; integra intermediate value theorem And so on the related knowledge proves the inequality;Union convex function nature,The convex function law also may prove a kind of inequality; In is deciding in situation,Also may use the discriminant law; After grasped the definite integral to change into the multiple integral the content, Regarding some kind of inequality,Also may change into the definite integral the multiple integral, Again proved asks inequality. May see from this us to, Inequality solution proof method not only, But in elementary mathematics inequality, All may use the higher mathematics the knowledge to solve, answer is ,The higher mathematics has the important guiding sense to the element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he study, Not only must grasp in the elementary mathematics each inequality proof method,Must grasp in the higher mathematics the inequality proof method, This article induced and summarized some solution proof inequalities methods and the skill,Has highlighted the inequality basic thought and the essential method, Is advantageous for understands each part of inner links well, Grasps the inequality from the overall the thinking method; Attention to some famous inequalities proofs.This paper altogether divides into three chapters, third chapter and fourth chapter is the main chapter minutes two sections, First section introduceds in 23 kind of elementary algebras the inequality proof method. But second then introduced in 6 kind of advanced algebras the inequality proof chapter introduced some famous inequalities proofs, the promotion and the application.Key word: Inequality proof method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III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一章引言(绪论) (1)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三章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初等代数中不等式的证明 ·····································································3.1.1比较法····················································································3.1.2分析法 ·······························································································3.1.3反证法·······························································································3.1.4数学归纳法 ························································································3.1.5换元法 ·······························································································3.1.6放缩法 ·······························································································3.1.7调整法 ·······························································································3.1.8构造法 ·······························································································3.1.9利用已知的不等式证明 ·······································································3.1.10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证明 ·······················································3.1.11用几何特性或区域讨论 ·····································································3.1.12利用坐标和解析性证明 ·····································································3.1.13利用复数证明 ···················································································3.1.14参数法 ·····························································································3.1.15利用概率证明 ···················································································3.1.16利用向量证明 ···················································································3.1.17面积法 ·····························································································3.1.18化整法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IV 3.1.19步差法 ·····························································································3.1.20通项公式法 ······················································································3.1.21转化成数列法 ···················································································3.1.22增量法 ·····························································································3.1.23裂项法 ·····························································································高等代数中不等式的证明 ·······································································3.2.1由函数的上、下限证明·····································································3.2.2由柯西不等式证明 ···········································································3.2.3由Taylor公式及余项证明·································································3.2.4由积分的性质证明 ···········································································3.2.5由中值定理证明···············································································3.2.6利用求函数的最值证明·····································································第四章几个著名不等式的证明、推广及其应用···································关于绝对值不等式 ·················································································4.1.1三角形不等式 ··················································································4.1.2三角形不等式的推广 ········································································4.1.3三角形不等式的应用 ········································································平均值不等式··························································································4.2.1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4.2.2几个平均数的关系 ···········································································4.2.3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贝努利不等式··························································································排序不等式······························································································柯西不等式······························································································4.5.1柯西不等式的定理和初等证明 ··························································4.5.2柯西不等式的推广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V 闵可夫斯基不等式 ·················································································赫尔德不等式··························································································契比雪夫不等式 ·····················································································琴生不等式······························································································艾尔多斯—莫迪尔不等式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件··············································································································。

变分不等式的一些求解方法及其应用

变分不等式的一些求解方法及其应用

变分不等式的一些求解方法及其应用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变分不等式。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优化一些目标函数,即找到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自变量的取值。

而变分不等式则是对这种求极值问题的一种推广,它不仅仅要求目标函数的一阶导数或二阶导数等于零,还要求目标函数的变分(即函数的微小改变)满足特定的条件。

那么,我们如何求解变分不等式呢?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泛函导数来求解变分不等式。

首先,我们假设目标函数在一些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光滑性(即连续可导或可微分),然后对目标函数进行微小的变分,得到变分泛函。

接着,我们将变分泛函进行泰勒展开,并保留一阶项,将它与一个测试函数进行内积运算,并且对整个等式进行积分。

通过一系列的变换和推导,最终可以得到关于测试函数的变分不等式。

最终目标是找到能够满足变分不等式的测试函数。

另一种求解变分不等式的方法是使用拉格朗日乘数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是连续可导的情况。

首先,我们通过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将变分不等式转化为带有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

然后,通过求解该优化问题的极值点,得到目标函数的极值,并满足变分不等式的约束条件。

1.函数极值:变分不等式在求解函数的极值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求解变分不等式,可以得到一个函数在一些区间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从而找到函数的极值点。

2.最优性:变分不等式在求解最优性问题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我们需要确定一些系统的最优性,即找到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优水平的一组参数。

通过求解变分不等式,可以得到系统的最优参数,并满足系统的约束条件。

3.优化问题:变分不等式在优化问题中应用广泛。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优化一些目标函数,以达到最优解。

通过求解变分不等式,可以找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并且满足特定的约束条件。

总之,变分不等式是数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仅可以用来求解函数极值问题,还可以应用于最优性和优化问题。

通过合理选择求解方法,可以得到变分不等式的解析解或数值解,从而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优值,满足问题的约束条件。

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摘要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积分不等式的证明一直是一个无论在难度还是技巧性方面都很复杂的内容.对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进行研究不但能够系统的总结其证明方法,还可以更好的将初等数学的知识和高等数学的结合起来.并且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发散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可以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本文主要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和资料的方法,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加以推广和补充,提出自己的观点.本文首先介绍了两个重要的积分不等式并给出了证明,然后分类讨论了证明积分不等式的八种方法,即利用函数的凹凸性、辅助函数法、利用重要积分不等式、利用积分中值定理、利用积分的性质、利用泰勒公式、利用重积分、利用微分中值定理,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关键词:积分不等式,定积分,中值定理,柯西-施瓦兹不等式,单调性ABSTRACTWhen we study mathematics,the proof of integer inequality has always been seen as a complex content both in difficulty and skill.In this paper the proof methods of integral inequality are organized systematically to combine the knowledge of elementary mathematics and higher mathematics better. Also our horizons can be broadened,thinking can be divergencied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an be improved,so as to improve our efficiency of problem solving.The paper is completed by referr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comparing and analysing related content, complementing and promoting related content.In this paper ,two important integral inequalities along with their proof methods are given first,and then eight approaches to proof integral inequalities are introduced,such as concavity and convexity of function,method of auxiliary function,important integral inequality,integral mean value theorem, integral property, Taylor formula,double 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 mean value theorem.Finally,the full paper is summarized.Key words: Integral Inequality, Definite Integral,Mean Value Theorem,Cauchy-Schwarz Inequality, Monotonicty1.引言不等式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数量关系上,尽管不等关系要比相等关系更加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现实世界里,然而人们对于不等式的认识要比方程迟的多.直到17世纪之后,不等式的理论才逐渐的成长起来,成为数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不等式理论在数学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渗透到了数学的各个领域中,因而它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其中积分不等式更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实际上关于定积分的概念起源于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和一些其他的实际问题.有关定积分的思想在古代就有了萌芽,比如在公元前240年左右的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就曾经用求和的方法计算过抛物线弓形和其他图形的面积.在历史上,积分观念的形成要比微分早.然而直到17世纪后半期,较为完整的定积分理论还没有能够形成,一直到Newton-Leibniz公式建立之后,有关计算的问题得以解决后,定积分才迅速的建立并成长起来.本论文研究的积分不等式结合了定积分以及不等式.关于它的证明向来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及难点.对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进行研究,并使其系统化,在很大程度上为不同的数学分支之间架起了桥梁.深刻的理解及掌握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可以提升我们对其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提高我们的创造思维和逻辑思维.在论文的第三部分中对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别从利用函数的凹凸性、辅助函数法、利用重要积分不等式、利用积分中值定理、利用泰勒公式、利用重积分、利用微分中值定理、利用定积分的性质这八个方面给出了例题及证明方法.这样通过几道常见的积分不等式的证明题,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分析了积分不等式的特点,归纳总结出了其证明方法.同时论文中也对有的题目给出了多种证明方法,这启示我们对于同一道积分不等式而言它的证明方法往往不止一种,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去证明,从而达到将问题化繁为简的目的.2.几个重要的积分不等式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我们遇到过许多重要的积分不等式,如Cauchy-Schwarz 不等式,Young 不等式等.它们的形式及证明方法都有很多种,在这一小结中我们将给出这两种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2.1 Cauchy-Schwarz 不等式无论是在代数还是在几何中Cauchy-Schwarz 不等式的应用都很广泛,它是不同于均值不等式的另一个重要不等式.其形式有在实数域中的、微积分中的、概率空间()P F ,,Ω中的以及n 维欧氏空间中的4种形式.接下来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对其在微积分中的形式进行研究.定理2.1[1] 设()f x , ()g x 在[,]a b 上连续,则有[()()b af xg x dx ⎰]2≤{2[()]b af x dx ⎰}⋅ {2[()]bag x dx ⎰}.证明:要证明原不等式成立,我们只需要证()()()()2220bbbaaa fx dx g x dx f x g x dx ⎡⎤⋅-≥⎢⎥⎣⎦⎰⎰⎰ 成立. 设()()()()()222tttaa a F t f x dx g x dx f x g x dx ⎡⎤=⋅-⎢⎥⎣⎦⎰⎰⎰,则只要证()()F b F a ≥成立,由()F t 在[,]a b 上连续,在(),a b 内可导,得()()()()()()()()()22222t t taaaF t f t g x dx g t f x dx f t g t f x g x dx'=+-⎰⎰⎰()()()()()()()()22222ta f t g x f t g t f x g x g t f x dx ⎡⎤=-+⎣⎦⎰()()()()20ta f t g x g t f x dx =-≥⎡⎤⎣⎦⎰.(2.1)由(2.1)式可知()F t 在[,]a b 上递增,由b a >,知()()F b F a >,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毕实际上关于Cauchy-Schwarz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有很多,这里我们采用的证明方法是较为普遍的辅助函数法,它将要证明的原积分不等式通过移项转变为了判断函数在两个端点处函数值大小的问题.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原Cauchy-Schwarz 不等式能够改写成以下行列式的形式()()()()()()()()0b baabbaaf x f x dxg x f x dx f x g x dxg x g x dx≥⎰⎰⎰⎰,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是否可以将它进行推广?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将给出Cauchy Schwarz -不等式的推广形式.定理2.2[2] 设()f x ,()g x ,()h x 在[],a b 上可积,则()()()()()()()()()()()()()()()()()()0bbbaaabbbaaabbbaaaf x f x dxg x f x dxh x f x dxf xg x dx g x g x dxh x g x dx f x h x dxg x h x dxh x h x dx≥⎰⎰⎰⎰⎰⎰⎰⎰⎰.证明:对任意的实数1t ,2t ,3t ,有()()()()2123bat f x t g x t h x dx ++⎰()()()222222123bbbaaat f x dx t g x dx t h x dx=++⎰⎰⎰()()()()()()1213232220bbb aaat t f x g x dx t t f x h x dx t t g x h x dx +++≥⎰⎰⎰.注意到关于1t ,2t ,3t 的二次型实际上为半正定二次型, 从而其系数矩阵行列式为()()()()()()()()()()()()()()()2220bbbaaab bba aabbbaaaf x dxg x f x dxh x f x dxf xg x dxgx dxh x g x dx f x h x dx g x h x dxh x dx≥⎰⎰⎰⎰⎰⎰⎰⎰⎰. 证毕以上的推广是将Cauchy-Schwarz 不等式的行列式由二阶推广到了三阶的形式,事实上Cauchy-Schwarz 不等式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都很重要的不等式,例如在证明不等式,求函数最值等方面.若能灵活的运用它则可以使一些较困难的问题得到解决.下面我们会在第三部分给出Cauchy-Schwarz 不等式及其推广形式在积分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除了Cauchy-Schwarz 不等式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积分不等式,例如Young 不等式,相较于Cauchy-Schwarz 不等式我们对Young 不等式的了解比较少,实际上它也具有不同的形式且在现代分析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接着我们将对Young 不等式进行一些研究.2.2 Young 不等式Young 不等式,以及和它相关的Minkowski 不等式,HÖlder 不等式,这些都是在现代分析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不等式,在调和函数、数学分析、泛函分析以及偏微分方程中这三个不等式的身影随处可见,是使用得最为普遍,最为平凡的知识工具.下面我们将给出积分形式的Young 不等式的证明.定理 2.3[3] 设()f x 在[0,]c (0c >)上连续且严格递增,若(0)0f =,[0,]a c ∈且[0,()]b f c ∈,则100()()abf x dx f x dx ab -+≥⎰⎰,其中1f -是f 的反函数,当且仅当()b f a =时等号成立.证明:引辅助函数0()()ag a ab f x dx =-⎰, (2.2)把0b >看作参变量,由于()()g a b f a '=-,且f 严格递增,于是当 10()a f b -<<时,()0g a '>;当 1()a f b -=时,()0g a '=;当 1()a f b ->时,()0g a '<. 因此 当1()a f b -=时,()g a 取到g 的最大值,即()()()()b f g x g a g 1m ax -=≤ (2.3)由分部积分得11()()11(())()()()f b f b g f b bf b f x dx xdf x ----=-=⎰⎰,作代换()y f x =,上面积分变为110(())()bg f b f y dy --=⎰, (2.4)将(2.2)式和(2.4)式代入(2.3)式得110()()()a bbab f x dx f y dy f x dx ---≤=⎰⎰⎰,即10()()a bf x dx f x dx ab -+≥⎰⎰. 证毕3.定积分不等式常见的证明方法关于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较为繁多,难度及技巧性也较大,因此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归纳出利用辅助函数、微分中值定理、重要积分不等式及积分中值定理等证明积分不等式的方法.3.1 利用函数的凹凸性在数学分析以及高等数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类特殊的函数—凸函数.凸函数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实际应用,在有些不等式的证明中,若能灵活地利用凸函数的性质往往能够简洁巧妙的解决问题.下面给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定理3.1 若()t ϕ定义在间隔(),m M 内,且()0t ϕ''>,则()t ϕ必为下凸函数.定理3.2 设()f x 在[,]a b 上为可积分函数,而()m f x M ≤≤.又设()t ϕ在间隔m t M ≤≤内为连续的下凸函数,则有不等式()()()11b b a af x dx f x dx b a b aϕϕ⎛⎫≤⎪--⎝⎭⎰⎰.例3.1[4] 设()f x 在[],a b 上连续,且()0f x >,求证:()()()21bba a f x dx dxb a f x ≥-⎰⎰. 证明: 取()u u 1=ϕ, 因为()210u u ϕ'=-<,()320u uϕ''=>,()0>u 即在0u >时,()y u ϕ=为凸函数,故有()()()11b b a a f x dx f x dx b a b a ϕϕ⎛⎫≤ ⎪--⎝⎭⎰⎰, 即()()1babadxf x b ab a f x dx-≤-⎰⎰,故()()()21b b a a f x dx dx b a f x ≥-⎰⎰. 证毕 在上述的题目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证明中常常先利用导数来判断函数的凹凸性,然后再利用凹(凸)函数的性质来证明不等式.然而对于实际给出的题目,我们往往需要先构造一个凹(凸)函数,然后才能利用其性质来证明我们所要证明的问题.3.2 辅助函数法辅助函数法是积分不等式证明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往往我们会根据不等式的特点,构造与问题相关的辅助函数,考虑在相同的区间上函数所满足的条件,从而得出欲证明的结论.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用辅助函数法对Cauchy-Schwarz 不等式进行了证明,下面将对用辅助函数法证明积分不等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5]设函数()f x 在区间[]0,1上连续且单调递减,证明:对)1,0(∈∀a 时,有: ()10()af x dx a f x dx ≥⎰⎰.证明:令()01()xF x f t dt x =⎰ ()01x <≤,由()x f 连续,得()x F 可导 则()()()02xf x x f t dtF x x ⋅-'=⎰ ()()2f x x f x xξ⋅-⋅=()()f x f x ξ-=, (0)x ξ<<. 因为()f x 在[0,1]上单调减少,而0x ξ<<,有()()f x f ξ<,从而()0F t '<,()F x 在(0,1]上单调减少,则对任意(0,1)a ∈,有()(1)F a F ≥. 即()1001()af x dx f x dx a≥⎰⎰,两边同乘a ,即得()100()a f x dx a f x dx ≥⎰⎰. 证毕 本题根据积分不等式两边上下限的特点,在区间)1,0(上构造了一个辅助函数,进一步我们可以思考对于一般的情形,该题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呢?答案是肯定的.设函数()f x 在区间[]0,1上连续且单调递减非负,证明:对)1,0(,∈∀b a ,且10<≤<b a 时,有: ()0()aba a f x dx f x dx b≥⎰⎰. 证明:令()01()xF x f t dt x=⎰,()01x <≤,由()x f 连续,得()x F 可导, 则 ()()()02x f x x f t dtF x x⋅-'=⎰ ()()2f x x f xx ξ⋅-⋅=()()f x f xξ-=,(0)x ξ<<.因为()f x 在[0,1]上单调减少,而0x ξ<<,有()()f x f ξ<,从而()0F t '<,()F x 在(0,1]上单调减少,则对任意10<≤<b a ,有()()F a F b ≥,即()()0011a bf t dt f t dt a b≥⎰⎰. (3.1)由f 非负,可得()()dx x f dx x f bab ⎰⎰≥0. (3.2)结合(3.1)式和(3.2)式可得()()011a ba f x dx f x dx a b≥⎰⎰.即()()0aba a f x dx f x dx b≥⎰⎰. 证毕 [6] 函数()f x 在[,]a b 上连续,且()0>x f 试证:21()()()bbaaf x dx dx b a f x ≥-⎰⎰. 在例3.1中我们给出了本题利用函数的凹凸性证明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将给出其利用辅助函数法证明的过程.证明: 构造辅助函数()()()()2xxa adt x f t dt x a f t φ=--⎰⎰, 则 ()()()()()()12xx aa dt x f x f t dt x a f t f x φ'=+⋅--⎰⎰()()()()2xx x aa a f x f t dt dt dt f t f x =+-⎰⎰⎰()()()()20xaf x f t dt f t f x ⎡⎤=+-≥⎢⎥⎣⎦⎰, 所以()x φ是单调递增的,即()()0b a φφ≥=,故()()()21bbaaf x dx dx b a f x ≥-⎰⎰. 证毕 [7]设()x f 在[]b a ,上连续且单调增加,证明:()()⎰⎰+≥babadx x f b a dx x xf 2. 证明: 原不等式即为()()02≥+-⎰⎰baba dx x fb a dx x xf ,构造辅助函数()()()2t ta a a t F t xf x dx f x dx +=-⎰⎰ ,[],t ab ∈, 则()()()()122t a a t F t tf t f x dx f t +'=--⎰ ()()()12t a t a f t f x dx ⎡⎤=--⎢⎥⎣⎦⎰ ()()()()12t a f t f ζ=-- , (),a t ζ∈.因为a t ζ≤≤,()f x 单调增加,所以()0F t '≥.故()F t 在[],a b 上单调递增,且()0F a =, 所以对(,]x a b ∀∈,有()()0F x F a ≥=.当x b =时,()0F b ≥.即()()02bbaaa b xf x dx f x dx +-≥⎰⎰,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毕通过以上几道题目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1.当已知被积函数连续时,我们可以把积分的上限或者是下限作为变量,从而构造一个变限积分,然后利用辅助函数的单调性加以证明.2.辅助函数法实际上是一种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容易解决的问题的方法.在解题时通常表现为不对问题本身求解而是对与问题相关的辅助函数进行求解,从而得出原不等式的结论.3.3 利用重要积分不等式在第2部分中我们给出了Cauchy-Schwarz 不等式以及它的推广形式的证明过程,实际上Cauchy-Schwarz 不等式的应用也很广泛,利用它可以解决一些复杂不等式的证明.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它在证明积分不等式中的应用.[8]函数()f x 在[]0,1上一阶可导,()()100f f ==,试证明:()()112214f x dx f x dx '≤⎰⎰.证明:由()()()00xf x f t dt f '=+⎰和()()()11x f x f t dt f '=-+⎰可得()()()()()21222201xx xfx f t dtdt f t dt x f x dx '''=≤≤⎰⎰⎰⎰, 1(0,)2x ⎡⎤∈⎢⎥⎣⎦,()()()()()21111222201(1)x x x fx f t dtdt f t dt x f x dx '''=≤≤-⎰⎰⎰⎰, 1(,1)2x ⎡⎤∈⎢⎥⎣⎦. 因此()()112220018f x dx f x dx '≤⎰⎰,(3.3)()()112210218f x dx f x dx '≤⎰⎰. (3.4) 将(3.3)式和(3.4)式相加即可以得到()()112214f x dx f x dx '≤⎰⎰. 证毕[2]设()f x ,()g x 在[],a b 上可积且满足:()0m f x M <≤≤,()0ba g x dx =⎰,则以下两个积分不等式()()()()()()()22222bb b baaaaf xg x dxf x dxg x dx m b a g x dx ≤--⎰⎰⎰⎰及()()()()()2222bbbaaaM m f x g x dxf x dxg x dx M m -⎛⎫≤ ⎪+⎝⎭⎰⎰⎰成立.证明:取()1h x =,由()0b ag x dx =⎰及定理2.2知()()()()()()()()2200bbbaaab baabaf x dxg x f x dxf x dxf xg x dxg x dx f x dxb a-⎰⎰⎰⎰⎰⎰()()()()()()()()()()222220bbbbbaa a a ab a fx dx g x dx f x dx g x dx b a f x g x dx=-⋅---≥⎰⎰⎰⎰⎰.因此()()()()()()()()222221bbbbbaaaaaf xg x dxfx dx g x dx f x dxg x dx b a≤--⎰⎰⎰⎰⎰. (3.5)由()m f x ≤可知()()()222baf x dxm b a ≥-⎰,因而()()()()()()()22222bbbbaaa a f x g x dxfx dx g x dx m b a g x dx ≤--⎰⎰⎰⎰.由于()0m f x M <≤≤,因此()2222M m M m f x +-⎛⎫⎛⎫-≤ ⎪ ⎪⎝⎭⎝⎭.化简得()()()2f x Mm M m f x +≤+,两边同时积分得 ()()()()2bbaaf x dx Mm b a M m f x dx +-≤+⎰⎰,由算数-几何平均值不等式可知 ()()()()222bbaaf x dx Mm b a f x dx Mm b a ⋅-≤+-⎰⎰,于是()()()()()2224babab a f x dxM m Mmf x dx-+≤⎰⎰.则()()()221bbaaf x dxg x dx b a -⎰⎰()()()()()()2222bbbabaa af x dxfx dx g x dxb a f x dx=-⎰⎰⎰⎰()()()2224bbaaMmf x dxg x dx M m ≥+⎰⎰.(3.6)由式(3.5)和式(3.6)可知()()()()()2222bbbaaaM m f x g x dxf x dxg x dx M m -⎛⎫≤ ⎪+⎝⎭⎰⎰⎰. 证毕以上两道题分别利用了Cauchy-Schwarz 不等式及其推广形式.我们在证明含有乘积及平方项的积分不等式时应用Cauchy-Schwarz 不等式颇为有用,但要注意选取适当的()x f 与()x g ,有时还需对积分进行适当的变形.3.4 利用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中值定理展现了将积分转化为函数值,或者是将复杂函数积分转变为简单函数积分的方法.其在应用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积分号去掉或者是将复杂的被积函数转化为相比较而言较为简单的被积函数,从而使得问题能够简化.因此合理的利用积分中值定理能够有效的简化问题.下面将通过两道例题来说明.定理 3.3(积分第一中值定理) 若()f x 在[,]a b 上可积且()m f x M ≤≤,则存在[,]u m M ∈使()()ba f x dx ub a =-⎰成立.特别地,当()f x 在[,]a b 上连续,则存在[,]c a b ∈,使()()()baf x dx f c b a =-⎰成立.定理 3.4(积分第一中值定理的推广) 若函数()x f ,()x g 在区间[]b a ,上可积,()x f 连续,()x g 在[]b a ,上不变号,则在积分区间[]b a ,上至少存在一个点ε,使得下式成立()()()()⎰⎰=babadx x g f dx x g x f ε.定理3.5(积分第二中值定理的推广) 若函数()x f ,()x g 在区间[]b a ,上可积,且()x f 为单调函数,则在积分区间[]b a ,上至少存在一个点ε,使得下式成立 ()()()()()()⎰⎰⎰+=εεabbadx x g b f dx x g a f dx x g x f .设函数()f x 在区间[]0,1上连续单调递减,证明:对)1,0(,∈∀b a ,且10<≤<b a 时,有()0()aba a f x dx f x dx b≥⎰⎰,其中()0≥x f . 用辅助函数法证明的过程,实际上这道题目还可以用积分第一中值定理来证明,下面我们将给出证明过程.证明:由积分中值定理知 ()()10af x dx f a ξ=⋅⎰, []10,a ξ∈; ()()()2baf x dx f b a ξ=⋅-⎰,[]2,a b ξ∈;因为12ξξ≤,且()f x 递减,所以有()()12f f ξξ≥,即 ()()()0111a b ba a f x dx f x dx f x dx ab a b ≥≥-⎰⎰⎰, 故 ()()0a baa f x dx f x dxb ≥⎰⎰. 证毕设()x f 在[]b a ,上连续且单调增加,证明:()()⎰⎰+≥babadx x f b a dx x xf 2. 同样地,在之前的证明中我们给出了此题利用辅助函数法证明的过程,仔细分析观察这道题目我们还可以发现它可以用积分第一、第二中值定理的推广形式来证明,接着我们将给出此题在这两种方法下的证明过程.证法一证明: ()2ba ab x f x dx +⎛⎫- ⎪⎝⎭⎰()()2222a bb a b a a b a b x f x dx x f x dx ++++⎛⎫⎛⎫=-+- ⎪ ⎪⎝⎭⎝⎭⎰⎰. 由定理3.4可知,分别存在1,2a b a ξ+⎛⎫∈ ⎪⎝⎭,2,2a b b ξ+⎛⎫∈⎪⎝⎭, 使得 ()()22122a ba baa ab a b x f x dx f x dx ξ++++⎛⎫⎛⎫-=- ⎪ ⎪⎝⎭⎝⎭⎰⎰,()()22222b b a b a b a b a b x f x dx f x dx ξ++++⎛⎫⎛⎫-=- ⎪ ⎪⎝⎭⎝⎭⎰⎰, 因此()()()()()22128ba ab a b x f x dx f f ξξ-+⎛⎫-=- ⎪⎝⎭⎰,由于()x f 在[]1,0单调增加的,且1201ξξ<<<,所以有 ()()210f f ξξ-≥.从而()02ba ab x f x dx +⎛⎫-≥ ⎪⎝⎭⎰,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毕 证法二证明:由定理3.5可知:存在(),a b ξ∈,使得 ()2ba ab x f x dx +⎛⎫- ⎪⎝⎭⎰()()22b a a b a b f a x dx f b x dx ξξ++⎛⎫⎛⎫=-+- ⎪ ⎪⎝⎭⎝⎭⎰⎰ ()()()()f a f b a b ξξ=---⎡⎤⎡⎤⎣⎦⎣⎦.由()x f 单调增加及(),a b ξ∈知()()0f a f b -<,0a ξ->,0b ξ-<.可得()02ba ab x f x dx +⎛⎫-≥ ⎪⎝⎭⎰,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毕 通过上述两道题目我们可以了解到积分中值定理在实际应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使积分号去掉,或者是将复杂的被积函数转化为相对而言较简单的被积函数,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因此,对于证明有关结论中包含有某个函数积分的不等式,或者是要证明的结论中含有定积分的,可以考虑采用积分中值定理,从而去掉积分号,或者化简被积函数.3.5 利用积分的性质关于积分的性质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到了很多,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证明许多问题.在这里我们主要利用定积分的比较定理和绝对值不等式等性质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9]设()f x 在[]0,1上导数连续,试证:[]0,1x ∀∈,有()()()10f x f x f x dx ⎡⎤'≤+⎣⎦⎰. 证明:由条件知()f x 在[]0,1上连续,则必有最小值,即存在[]00,1x ∈,()()0f x f x ≤,由()()()00xx f t dt f x f x '=-⎰⇔()()()00xx f x f x f t dt '=+⎰,()()()00x x f x f x f t dt '=+⎰≤()()00x x f x f t dt '+⎰≤()()100f x f t dt '+⎰()()11000f x dt f t dt '=+⎰⎰≤()()1100f t dt f t dt '+⎰⎰()()10f t f t dt ⎡⎤'=+⎣⎦⎰()()10f x f x dx ⎡⎤'=+⎣⎦⎰.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毕3.6 利用泰勒公式在现代数学中泰勒公式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在不等式的证明、求极限以及求高阶导数在某些点的数值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关于泰勒公式的应用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们将举例说明利用泰勒公式也是证明积分不等式的一种重要方法.定理 3.6(带有拉格朗日型余项的Taylor 公式) 设函数()f x 在点0x 处的某邻域内具有1n +阶连续导数,则对该邻域内异于0x 的任意点x ,在0x 与x 之间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20000000()()()()()()()()()2!!n n n f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x x x R x n '''=+-+-++-+ (1)其中(1)10()()()(1)!n n n f R x x x n ξ++=-+(ξ在x 与0x 之间)称为拉格朗日型余项,(1)式称为泰勒公式.[10] 设()f x 在[],a b 上有二阶连续导数,()()0f a f b ==,[](),max x a b M f x ∈''=,试证明:()()312bab a f x dx M -≤⎰.证明:对(),x a b ∀∈,由泰勒公式得()()()()()()212f a f x f x a x f a x ξ'''=+-+- , (),a x ξ∈,()()()()()()212f b f x f x b x f b x η'''=+-+-, (),x b η∈, 两式相加得 ()()()()()()22124a b f x f x x f a x f b x ξη+⎛⎫⎡⎤'''''=---+- ⎪⎣⎦⎝⎭, 两边积分得 ()()()()()()22124b bb aaa ab f x dx f x x dx f a x f b x dx ξη+⎛⎫⎡⎤'''''=---+- ⎪⎣⎦⎝⎭⎰⎰⎰, 其中 ()()()22b b b a a a a b a b f x x dx x df x f x dx ++⎛⎫⎛⎫'-=-=- ⎪ ⎪⎝⎭⎝⎭⎰⎰⎰, 于是有 ()()()()()2218bb a a f x dx f a x f b x dx ξη⎡⎤''''=-+-⎣⎦⎰⎰, 故()()()()223812bb aa M M f x dx a xb x dx b a ⎡⎤≤-+-=-⎣⎦⎰⎰. 证毕 [6]设()f x 在[],a b 上有二阶导数,且()0f x ''>,求证 ()()2b aa b f x dx b a f +⎛⎫≥- ⎪⎝⎭⎰. 证明:将()f x 在02a bx +=处作泰勒展开得到()()2122222a b a b a b a b f x f f x f x ξ++++⎛⎫⎛⎫⎛⎫⎛⎫'''=+-+- ⎪ ⎪⎪ ⎪⎝⎭⎝⎭⎝⎭⎝⎭, ,2a b x ξ+⎛⎫∈ ⎪⎝⎭.因为()0f x ''>,所以可以得到 ()222a b a b a b f x f f x +++⎛⎫⎛⎫⎛⎫'≥+- ⎪ ⎪⎪⎝⎭⎝⎭⎝⎭, 对不等式两边同时积分得到 ()()222b b a a a b a b a b f x dx f b a f x dx +++⎛⎫⎛⎫⎛⎫'≥-+- ⎪ ⎪ ⎪⎝⎭⎝⎭⎝⎭⎰⎰. 因为02b a a b x dx +⎛⎫-= ⎪⎝⎭⎰, 所以有()()2b a a b f x dx b a f +⎛⎫≥- ⎪⎝⎭⎰. 证毕通过这两道题目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当题目中出现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上有意义且有二阶及二阶以上连续导数时,是提示我们用泰勒公式证明的最明显的特征.一般情况下我们选定一个点o x ,并写出()x f 在这个点o x 处的展开公式,然后进行适当的放缩或与介值定理相结合来解决问题.3.7 利用重积分在一些积分不等式的证明中,由于被积函数的不确定,从而我们不能求出其具体的数值,这时我们可以将定积分转换为二重积分再利用其性质来求解.以下列举了3种利用重积分来证明积分不等式的方法,这种技巧在高等数学中虽然不常见,但却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将通过3道例题来进一步说明.命题一[11]:若在区间[,]a b 上()()f x g x ≥,则()()bba a f x dx g x dx ≥⎰⎰.[11] 设()f x ,()g x 在[,]a b 上连续,且满足:()()xxaaf t dtg t dt ≥⎰⎰,[,]x a b ∈,()()b b a a f t dt g t dt =⎰⎰,证明:()()b ba axf x dx xg x dx ≤⎰⎰.证明:由题得()()x xaaf t dtg t dt ≥⎰⎰,从而可以得到()()b x b x aaaadx f t dt dx g t dt ≥⎰⎰⎰⎰,即[()()]0b xa adx f t g t dt -≥⎰⎰.左式[()()]b xaadx f t g t dt =-⎰⎰ [()()]Df tg t dxdt =-⎰⎰ (其中{(,)|,}D x t a x b a t x =≤≤≤≤)[()()]b b atdt f t g t dx =-⎰⎰ ()[()()]bab t f t g t dt =--⎰[()()][()()]b b b b aaaab f t dt g t dt tf t dt tg t dt =---⎰⎰⎰⎰[()()]0b baatf t dt tg t dt =--≥⎰⎰.则 ()()0b b aatf t dt tg t dt -≤⎰⎰ , 即()()b baaxf x dx xg x dx ≤⎰⎰. 证毕在本题中我们将一元积分不等式()()x xaaf x dxg x dx ≥⎰⎰的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积分变量badx ⎰,使得一元积分不等式化为二元积分不等式,然后巧妙的运用转换积分变量顺序的方法达到证明一元积分不等式的方法.在利用重积分来证明积分不等式的时候,我们不但可以采用直接增元法,还可以采用转换法.关于转换法又分为将累次积分转换为重积分,以及将常数转换为重积分这两种形式.下面我们将依次来介绍这两种方法.1.将累次积分转为重积分命题二[11] 若()f x 在[,]a b 上可积,()g y 在[,]c d 上可积,则二元函数()()f x g y 在平面区域{(,)|,}D x y a x b c y d =≤≤≤≤上可积,且()()()()()()bd b dacacDf xg y dxdy f x dx g y dy f x dx g x dx ==⎰⎰⎰⎰⎰⎰.其中{(,)|,}D x y a x b c y d =≤≤≤≤[11] 设()p x ,()f x ,()g x 是[,]a b 上的连续函数,在[,]a b 上,()0p x >,()f x ,()g x 为单调递增函数,试证:()()()()()()()()bb b baaaap x f x dx p x g x dx p x dx p x f x g x dx ≤⎰⎰⎰⎰.证明:由()()()()()()()()b bbbaaaap x f x dx p x g x dx p x dx p x f x g x dx ≤⎰⎰⎰⎰可知:()()()()()()()()0bb b baaaap x dx p x f x g x dx p x f x dx p x g x dx -≥⎰⎰⎰⎰,令()()()()()()()()b bbbaaaaI p x dx p x f x g x dx p x f x dx p x g x dx =-⎰⎰⎰⎰,下证0I ≥;()()()()()()()()b b b baaaaI p x dx p x f x g x dx p x f x dx p x g x dx =-⎰⎰⎰⎰()()()()()()()()b b b baaaap x dx p y f y g y dy p x f x dx p y g y dy =-⎰⎰⎰⎰()()()()()()()()bbbba a aap x p y f y g y dxdy p x f x p y g y dxdy =-⎰⎰⎰⎰()()()[()()]bba ap x p y g y f y f x dxdy =-⎰⎰. (3.7)同理()()()()()()()()bbbbaaaaI p x dx p x f x g x dx p x f x dx p x g x dx =-⎰⎰⎰⎰()()()()()()()()b b b baaaap y dy p x f x g x dx p y f y dy p x g x dx =-⎰⎰⎰⎰()()()[()()]b baap y p x g x f x f y dxdy =-⎰⎰. (3.8)(3.7)+(3.8) 得2()()[()()][()()]bbaaI p x p y g y g x f y f x dxdy =--⎰⎰,因为()f x ,()g x 同为单调增函数,所以[()()][()()]0g y g x f y f x --≥ 又因为()0p x >,()0p y >,故2()()[()()][()()]0bbaaI p x p y g y g x f y f x dxdy =--≥⎰⎰,即0I ≥. 证毕2.将常数转换为重积分的形式在例中我们介绍了将累次积分转换为重积分,在下面的例中我们将对常数转换为重积分来进行说明.我们可以发现有这样一个命题,若在二重积分中被积函数(,)f x y k =,则可得到2()Dkd k b a σ=-⎰⎰,其中{(,)|,}D x y a x b a y b =≤≤≤≤.函数()f x 在[,]a b 上连续,且()0>x f 试证:21()()()b baaf x dx dx b a f x ≥-⎰⎰.本题与前面的例3.1以及例题目,在这里我们将利用重积分证明此题. 证明:原题即为 1()()bba aDf x dx dy d f y σ≥⎰⎰⎰⎰, 移项可得()(1)0()Df x d f y σ-≥⎰⎰,()()()2(1)(1)(1)0()()()DD Df x f x f y d d d f y f y f x σσσ-=-+-≥⎰⎰⎰⎰⎰⎰, 所以即为证()()(2)0()()Df x f y d f y f x σ+-≥⎰⎰,因为()0f x ≥,()0f y ≥,所以()()20()()f x f y f y f x +-≥. 故 ()()(2)0()()Df x f y d f y f x σ+-≥⎰⎰ 恒成立,即21()()()b b a a f x dx dx b a f x ≥-⎰⎰成立, 证毕通过以上三道例题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在这一类定积分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我们一般先将所要证明的不等式转化为二次积分的形式,进一步再转换为二重积分,最后利用二重积分的性质或其计算方法得出结论.这种方法克服了数学解题过程中的高维数转化为低维数的思维定势,丰富了将二重积分与定积分之间互化的数学思想方法.3.8 利用微分中值定理微分中值定理是数学分析中的重要的一个基本定理,它是指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以及泰勒中值定理这四种定理.关于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证明不等式是微分中值定理最基本的应用之一.在这里我们将对利用柯西中值定理及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积分不等式进行研究.下面将通过两个例子来具体说明这两个定理在证明积分不等式中的应用,以及不同的微分中值定理在证明不等式时的区别.[12] 设()0f a =,()f x 在区间[],a b 上的导数连续,证明:()()[]()2,11max 2bax a b f x dx f x b a ∈'≤-⎰. 证明:应用Lagrange 中值定理,(),a x ξ∃∈,其中a x b <<,使得 ()()()()f x f a f x a ξ'-=-, 因为()0f a =, 所以()f x M x a ≤-, [](),max x a b M f x ∈'=,从a 到b 积分得 ()bb aaf x dx M x a dx ≤-⎰⎰()()222bab M M x a dx x a =-=-⎰()()()221max 22M b a f x b a '=-=-.即()()[]()2,11max 2bax a b f x dx f x b a ∈'≤-⎰. 证毕 [13] 设函数()f x 在[]0,1上可微,且当()0,1x ∈时,()01f x '<<,()00f =试证:()()()21130f x dxf x dx >⎰⎰.证明:令()()()2xF x f t dt =⎰,()()30xG x f t dt =⎰,()(),F x G x 在[]0,1上满足柯西中值定理,则()()()()()()()()()211301010f x dxF F FG G G f x dxξξ'-=='-⎰⎰()()()()()003222f f t dt f t dt f f ξξξξξ==⎰⎰()01ξ<< ()()()()02220f t dt f t dtf fξξ-=-⎰⎰()()()22f f f ηηη='()11f η=>' , ()01ηξ<<<.所以()()()21120f x dxf x dx >⎰⎰. 证毕通过以上两道题目可以发现:1.在应用Lagrange 中值定理时先要找出符合条件的函数()f x ,并确定()x f 在使用该定理的区间[]b a ,,对()x f 在区间[]b a ,上使用该定理.若遇到不能用该定理直接证明的,则从结论出发,观察并分析其特征,构造符合条件的辅助函数之后再应用Lagrange 中值定理.2.在研究两个函数的变量关系时可以应用Cauchy 中值定理,在应用该定理证明不等式时关键是要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满足Cauchy 中值定理的两个函数()x f ,()x g ,并确定它们应用柯西中值定理的区间[]b a ,,然后在对()x f ,()x g 在区间[]b a ,上运用Cauchy 中值定理.无论是Cauchy 中值定理还是Lagrange 中值定理在积分不等式的证明中都各具特色,都为解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总之在证明不等式时需要对结论认真的观察有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形,才能构造能够应用中值定理证明的辅助函数,进而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4.总结我们通过查阅有关积分不等式的文献和资料,并对其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后,将有关的内容加以整理并扩充形成了本文.在论文中给出了两个重要的积分不等式的证明以及总结了八种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然而由于自己的参考资料面不够广,参考的大多数文献都是仅给出了例题及其证明方法,而并没有给出进一步的分析,同时自己的知识面较窄,能力有限,导致还有很多难度较大的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在实际的问题中,还有一些证明方法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并且还有一些不等式并不能用本文所给出的八种方法来证明,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今后我们应该更多的参考其他资料,充分拓展思路,以便于提出新的观点.参考文献[1]王宇,代翠玲,江宜华.一个重要积分不等式的证明、推广及应用[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5):106[2] 张盈.Cauchy-Schwarz不等式的证明、推广及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4,34(3):34-37[3] 黄群宾.积分不等式的证明[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6,6(4):22-27[4] 李志飞.积分不等式的证明[J].高等数学研究,2014,17(6):50-51[5]郝涌,王娜,王霞,郭淑利.数学分析选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6]张瑞,蒋珍.定积分不等式证明方法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0(2):18[7]林忠.一个积分不等式的几种证明方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2):66[8]刘法贵.证明积分不等式的几种方法[J].高等数学研究,2008,11(1):122[9] 苏德矿,李铮,铁军.数学强化复习全书[M].北京:中国证法大学出版社,2015[10] 李小平,赵旭波.定积分不等式几种典型证法[J].高等数学研究,2009,12(6):13-17[11] 黄云美.重积分在积分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27-33[12] 葛亚平.积分不等式证明的再认识[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3):18-20[13] 王丽颖,张芳,吴树良.积分不等式的证法[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1(3): 19-22。

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

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0 前言 (1)1 知识准备 (1)2 利用罗尔中值定理证明 (2)3 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 (3)4 利用柯西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 (5)5 利用泰勒中值定理证明 (7)6 综合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 (10)参考文献 (11)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摘要:微分中值定理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文讨论了各个中值定理在证明不等式中的不同用法以及综合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关键词:微分中值定理;不等式Using differential mean value theoremproving inequalityAbstract:Useing the mean value theorem to prove that inequality is a kind of important method , this paper discusses various of mean value theorems to proof inequality in the different usage, and proving inequality by useing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differential mean value theorem.Key Words:differential mean value theorem;inequalities0前言不等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中的重要的方法和工具.在微分学中,微分中值定理,函数单调性判定定理及极值等重要的结论都可以用来证明不等式.本文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具体说明微分中值定理在证明不等式中的运用,以及不同的微分中值定理在解决证明不等式的区别.1知识准备微分中值定理是数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定理.微分中值定理是指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以及泰勒中值定理.微分中值定理在数学分析及高等数学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且在解题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在这里我们就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作一简述.首先我们要先介绍一下微分中值定理:定理1罗尔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 x在闭区间[],a b上连续,在开区间(),a b内可导,且满足()()fξ'=.=,那么在(),a b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0f a f b定理2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 x在闭区间[],a b上连续,在开区间(),a b 内可导, 那么在(),a b 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f b f a f b a ξ'-=-.当函数()f x 在(),a b 内的变化范围已知时,有()m f x M '≤≤,于是可以利用拉格朗日定理来证明()()()()m b a f b f a M b a -≤-≤-一类的不等式.定理3 柯西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 x g x 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在开区间(),a b 内可导,且()g x '在(),a b 内每一点均不为零,那么在(),a b 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f b f a fg b g a g ξξ'-='-. 定理4 泰勒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 x 在含有点0x 的区间D 上有直到(1)n +阶的导数,则函数()f x 在D 内可表示成一个多项式()n P x 与一个余项式()n R x 的和:20000000()()()()()()()...()()2!!n n n f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x x x R x n '''=+-+-++-+. 其中11()()()(1)!n n n f R x x n ξξ++=-+,0(,)x x ξ∈. 注:当0n =时,即为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所以泰勒中值定理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推广.这个公式又称为带有朗格朗日型余项的泰勒公式.在微分学中,微分中值定理在证明不等式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不等式的两边的代数式选取不同的函数()f x ,应用微分中值定理得出一个等式之后,对这个等式根据x 取值范围的不同进行讨论,得到不等式,以下通过例子来说明微分中值定理在证明不等式的应用.2利用罗尔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罗尔中值定理的几何意义:在满足定理条件下,在曲线()y f x =上必有一点,使得过该点(,())P f ξξ的切线平行于x 轴.在一般情况下,利用罗尔中值定理很容易证明关于方程的根的问题,但是仅用罗尔中值定理却很难证明不等式,所以在利用罗尔中值定理证明时要综合利用其他的微分中值定理,这类内容会放在第六部分详细介绍, 这里就不再赘述. 3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几何意义:在满足定理条件下,在曲线()y f x =上必有一点(,())P f ξξ,使得过该点的切线平行于曲线两端点的连线(,())a f a ,(,())b f b 两点的弦.我们在证明中引入的辅助函数()()()()()()f b f a F x f x f a x a b a-=----,正是曲线()y f x =与弦线之差.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罗尔中值定理的推广,当()()f a f b =时,本定理即为罗尔中值定理的结论,这表明罗尔中值定理是朗格朗日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形()y f x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其它表示形式:(1) ()()()()f b f a f b a ξ'-=-,a b ξ<<;(2) ()()(())()(01)f b f a f a b a b a θθ'-=+--<<;(3) ()()(),0 1.f a h f a f a h θθ'+-=+<<值得注意的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无论对于a b <,还是a b >都成立.而ξ则是介于a 与b 之间的某一定数,而(2),(3)两式的特点,在于把中值点ξ表示成了()a b a θ+-,使得不论a ,b 为何值,θ总可为小于1的某一整数.例1 (1)如果0x >,试证ln(1)1x x x x<+<+; (2)求证: arctg arctg αβαβ-≤-.证明 (1)令()ln(1)f x x =+,()f x 在区间[]0,(0)x x >上连续,在()0,(0)x x >内可导,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则有ln(1)ln(1)1x x ξ+-=+,(0,)x ξ∈. 由于在闭区间[]0,x 上,有11x x x x ξ<<++,所以ln(1)1x x x x <+<+(0)x >. (2)当αβ=时,显然等号成立.当αβ≠时,不妨设αβ>.设()(),,f x arctgx x βα=∈,由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得,211arctg arctg αβαβξ-=-+ ,(,)ξβα∈.则有 21()1arctg arctg αβαβξ-=-+ 所以 21()1arctg arctg αβαβαβξ-=-≤-+.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来证明不等式,有些不等式利用此定理时,方法要灵活些.例2 当0x ≥时,函数()f x 在其定义域上可导,且()f x '为不增函数,又()0f x =, 0,1,2,...,,i x i n ≥=求证 11()()n ni i i i f x f x ==≤∑∑.证明 用数学归纳法当1n =时,显然不等式成立.当2n =时,若12,x x 均为0,或者一个为0时,当一个为0时,显然有 1212()()()f x x f x f x +=+.设12,x x 均大于0,不妨设12x x ≤,在[]10,x 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可得:()1111111()()(0)(),0,0f x f x f f x x ξξξ-'==∈-. 在[]212,x x x +上再次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可得:()122122222121122()()()()(),,f x x f x f x x f x f x x x x x x x ξξ+-+-'==∈++- 显然12ξξ<,由题设知, 12()()f f ξξ''≥.所以 122111()()()f x x f x f x x x +-≤, 即 12122()()()f x x f x x f x +≤++.假设当n k =时不等式成立,即 11()()k ki i i i f x f x ==≤∑∑.取1111()()k ki i k i i f x f x x ++===+∑∑,显然10k x +=的情况不证而明,,所以只考虑10k x +>的情况.取1ki i u x ==∑,由前面已证的结论有11()()()k k f u x f u f x +++≤+,再用归纳假设可得 1111()()k k i i i i f x f x ++==≤∑∑,即当1n k =+时结论成立.所以11()()n ni i i i f x f x ==≤∑∑.4利用柯西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柯西中值定理是研究两个函数(),()f x g x 的变量关系的中值定理,当一个函数(不妨设此函数为()g x )取作自变量自身时它就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所以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能证明的不等式一定能用柯西中值定理来证明,反之则不然.下面举例来说明:对例1用柯西中值定理证明,这里仅用第一个小题来说明,其证法如下:证明 (1)令()ln(1)f x x =+,()g x x =.(),()f x g x 在区间[]0,(0)x x >上连续,在()0,(0)x x >内可导,且()g x '在[]0,(0)x x >内每一点都不为零,那么由柯西中值定理可得:ln(1)ln(1)1(1)11x x ξ+-=+-+,(0,)x ξ∈ 则有 ln(1)ln(1)1x x ξ+-=+,(0,)x ξ∈. 下面与例1中解法同,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例3 (1)设0x >,对01α<<的情况,求证: 1x x ααα-≤-.(2)设0x >,求证: sin 1x x e <-.证明 (1)设()f t x α=,()g t x α=.当1x =时结论显然成立.当1x ≠时,取[],1x 或[]1,x ,(),()f x g x 在闭区间[],1x 或[]1,x 上连续,在开区间(),1x 或()1,x 可导,且()g x '在内(),1x 或()1,x 每一点均不为零,由柯西中值定理可得:()(1)()()(1)()f x f fg x g g ξξ'-='-,(,1)x ξ∈或(1,)x ξ∈ 即 111x x ααααξξααα---==-. 所以1x x ααα-≤-得证.(2)设()sin f t t =,()t g t e =,[]0,t x ∈,(),()f x g x 在闭区间[]0,x 上连续,在开区间()0,x 内可导,且()g x '在()0,x 内每一点均不为零,那么由柯西中值定理可得:()(0)()()(0)()f x f fg x g g ξξ'-='-,()0,x ξ∈. 即sin cos 1t x e e ξξ=-,()0,x ξ∈. 因为10x e ->,10e ξ>>,所以sin cos 11t x e eξξ=<-. 即 sin 1x x e <-.注意:例3中的两个不等式能用柯西中值定理来证明,但不能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例 4 如果函数()f x 满足两个条件:(1)在闭区间[],a b 上有二阶导数()f x '';(2) ()()0f a f b ''==.试证明:在开区间(),a b 内至少存在一点c ,使得 24()()()()f c f b f a b a ''≥--. 证明 令24()()()k f b f a b a =--.在此我们利用用反证法来证明本题, 我们不妨假设()f x k ''<,a x b <<.对于构造的辅助函数[]000()()()()()F x f x f x f x x x '=-+-及20()()G x x x =-(其中0x 是[],a b 中任意固定的一点),两次利用柯西中值定理,可得:200001()()()()()()2f x f x f x x x x x f ξ'''=+-+- 其中ξ介于0x 与x 之间(即0x x ξ<<或0x x ξ<<),x 为[],a b 上任意点,特别地,在上式中取0x a =,2a b x +=,并利用已知条件()0f a '=,则有: 21()()()()28a b b a f f a f c +-''=+,其中1c 满足12a b a c +<<, 于是 2()()()28a b b a f f a k +--<. 同理再取0x b =,2a b x +=,并利用已知条件()0f b '=,则得: 22()()()()28a b b a f f b f c +-''=+,其中2c 满足22a b c b +<<. 于是: 2()()()28a b b a f b f k +--<. 因此,2()()()()()()()()()224a b a b b a f b f a f b f f f a k f b f a ++--≤-+-<=-. 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区间(),a b 内至少存在一点c ,使得 24()()()()f c f b f a b a ''≥--. 5利用泰勒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泰勒公式的余项大体分两种:佩亚诺型余项,拉格朗日型余项.与带拉格朗日型余项的泰勒公式相比,带佩亚诺型余项的泰勒公式对函数()f x 的假设条件较少,只需函数()f x 在0x 处n 阶可导,不需要1n +阶可导,也不需要在0x 的邻域内存在n 阶连续导数,因此应用范围较广.但是在证明不等式时,精确度却不如带拉格朗日型余项的泰勒公式好.利用此原理可以证明一般的不等式,积分不等式,估值不等式等多种不等式,这种方法的用法非常广泛.证明方法:(1)根据已知条件,围绕证明目标,寻取适当的点将函数在该点展成泰勒展式.(2)根据已知条件,向着有利于证明不等式的方向对上面的展式作适当的处理,直到可以结合已知条件证出不等式为止.下面举例来说明:例5 当02x π<<时,求证:2221200(1)sin (1)(21)!(21)!k k k kn n k k x x x k x k -==--<<++∑∑. 分析:由于朗格朗日中值定理很容易证明sin 01x x<<, 而利用泰勒中值定理时,当1n =时,不等式为:224sin 113!3!5!x x x x x -<<-+. 显然第二个比前一个的不等式的精确度高得多,随着n 的增大,不等式的精确度会大幅度地提高,所以我们在做题过程中,按题目的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证明不同的不等式.证明 令()sin f x x =,那么函数()f x 在00x =点展开前2n 项的泰勒公式,余项取拉格朗形式,那么有:212430(1)sin ()(21)!k k nn k x x R x k ++=-=++∑43434343433sin()sin cos 2()(43)!(43)!(43)!n x n n n n x R x x x x n n n ξπξξ+=+++++-===+++. 因为02x πξ<<<,所以cos 0ξ>,从而21()0n R x +<,所以有 2120(1)sin (21)!k k n k x x k +=-<+∑.即 220(1)sin (21)!k knk x x k =-<+∑. 同理,因为412sin()2()0(41)!n n R x x n πξ++=>+,所以左端的不等号也成立. 另外,在遇到高阶导数的不等式,一般都首先考虑泰勒中值定理.像之前的例4.我们也可以用泰勒中值定理来证明,下面具体来说明:例4的另一种证法:由题设条件,应用泰勒展开式有:211()()()()()2222a b b a b a f f a f a f ξ+--'''=++,221()()()()()2222a b a b a b f f b f b f ξ+--'''=++, 其中1ξ介于a 与2a b +之间,2ξ介于2a b +与b 之间. 上述两式相减,且有()()0f a f b ''==,得:2211()()()[()()]22a b f b f a f f ξξ-''''-=⋅-, ()221()()()()()8a b f b f a f f ξξ-''''-≤+. 令21max{(),()}()f f f ξξξ''''''=,(,)a b ξ∈,则有:2()()()()4a b f a f b f ξ-''-≤,(,)a b ξ∈. 即 24()()()()f f b f a b a ξ''≥--. 例6 设函数()f x 在[],a b 上二阶可导,且()0f x ≥,()0f x ''<.求证:对任意的[],x a b ∈,有2()()b a f x f t b a≤-⎰. 证明: 对任意的[],x a b ∈,将()f x 在t 点展开[](,)t a b ∈.2()()()()()()2!f f x f t f t x t x t ξ''=+-+-(其中ξ介于x 与t 之间). 注意到()0f x ''<,所以有()()()f x f t f x t '≤+-.对上述不等式的两边对t 积分,得:()()()()bb b a a af x dt f t dt f t x t dt '≤+-⎰⎰⎰ ()()()()()()b bb a a a b a f x f t dt f x x t f t dt -≤+-+⎰⎰2()()()()()ba f t dt fb x b f a x a =+---⎰ 因为()0()()()()0f x f b x b f a x a ≥⇒---≤.所以2()()b a f x f t b a≤-⎰. 6综合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 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能够很方便的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其方法是:如果函数()f x 在[],a b 上连续,在(),a b 内可导,则有:(1)如果在在(),a b 内函数()f x 的导数()0f x '>,则函数()f x 在[],a b 上单调增加;(2) 如果在在(),a b 内函数()f x 的导数()0f x '<,则函数()f x 在[],a b 上单调减少.另外,函数()f x 在(),a b 内除有个别点外,仍有()0f x '>(或()0f x '<),则函数()f x 在[],a b 上单调增加(或减少)的,即连续函数在个别点处无导数并不影响函数的单调性.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及函数图象上峰值点与各极值点的性质,便可以方便地求出函数的极值,从而证明出不等式.其方法为:确定函数()f x 的定义域,然后求出定义域内的所有驻点,并找出()f x 连续但()f x '不存在的所有点,讨论所有驻点和不可导点左右两侧附近()f x '的符号变化情况,确定函数()f x 的极值点,并求出相应的极大值点与极小值点,从而进一步证明不等式.例7 求证 (1)当0x >时,证明2ln(1)2x x x +>-成立. (2)当(0,)2x π∈时,证明tan sin x x x x>成立. 证明 (1)令2()ln(1)2x f x x x =+>-,因为函数()f x 在[0,)+∞上连续,在(0,)+∞内可导,且 21()111x f x x x x'=-+=++. 当0x >时,2()01x f x x'=>+,所以当0x >时,函数()f x 是单调递增的.故当0x >时,有:()(0)0f x f >=,即()0f x >,从而 2ln(1)2x x x +>-成立. (2)因为(0,)2x π∈,所以sin 0x >,tan 0x >.令函数2()sin tan f x x x x =-,则有: 21()sin sec sin 2tan (cos )cos f x x x x x x x x'=+-=+因为(0,)2x π∈时, 1cos 2cos x x +>,tan x x >,所以()0f x '>.即()f x 在(0,)2x π∈时严格递增的,又因为()0f x =,所以()0((0,))2f x x π>∈,即tan sin x x x x>成立. 例8 设函数()f x 在闭区间[],a b 上二次可微,且满足()0f x ''>,试证:当a x b <<时,有不等式: ()()()()f x f a f b f a x a b a--<--成立. 证明 令()()()f x f a x x a ϕ-=-,那么()()()()f x f x a x x aξϕξ''-'=<<-. 由于()0f x ''>,可知()f x '在闭区间[],a b 上是严格递增的,即()()f x f ξ''>,从而有 ()0x ϕ'>,故函数()x ϕ在闭区间[],a b 上也是严格递增的,于是当[],x a b ∈时,有:()()x b ϕϕ<,即 ()()()()f x f a f b f a x a b a--<--成立. 参考文献[1]D.S.密斯特利诺维奇.解析不等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Γ.Μ.菲赫金哥尔茨.微积分学教程(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R.科朗等.微积分和数学分析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裴礼文.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刘玉莲.数学分析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林丽绿.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J].泉州师专学报,1997,第一卷.[8]赵文祥.微分中值定理与不等式[J].天津电大学报,2007,增刊.[9]孙学敏.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J].数学教学研究,2008,第28卷第10期.。

Cauchy_Schwarz不等式的四种形式的证明及应用

Cauchy_Schwarz不等式的四种形式的证明及应用

线性相关。
例 3 证明:
a1 + a2 + … + an ≤ a21 + a22 + … + an2
n
n
证明 这里可取 Α= (a1, a2, …, an) , Β= (1, 1,
…, 1) , 由 Cauchy2Schw arz 不等式易知 (a1 + a2 + … + an) 2 = (Α, Β) 2
+
…+
an)
(1 a1
+
1+ a2
…+
1) an
≥ n2
解 由不等式左边的形式, 很容易想到Cauchy
不等式解之
(a1 +
a2 +
…+
an)
(1 a1
+
1 a2
+
…+
1) an
=
( a1 ) 2 + ( a2 ) 2 + … + ( an ) 2
1 + 1 + …+ 1
( a1 ) 2 ( a2 ) 2
Vol. 23, No. 6 D ec. 2 0 0 8
Cauchy-Schwarz 不等式的四种形式的证明及应用
李 静1, 2
(1. 安徽大学 数学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2. 宿州学院 数学与计算科学系,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 本文给出 Cauchy2Schw arz 不等式的四种形式及其证明, 并分别给出应用举例。 关键词: Cauchy2Schw arz 不等式;M inknow sk i 不等式; 内积; Chung2E rdo s 不等式 中图分类号: O 151. 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2006 (2008) 06- 0089- 02

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不等式在数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广泛应用于代数、几何和数学分析等领域。

解不等式是数学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掌握不等式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数学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解题技巧。

首先,我们来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方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类似,需要通过逆运算来求解不等式。

例如,对于不等式2x + 3 > 7,我们首先将不等式转化为等价的形式2x > 4,然后再通过除以正数2的方式得到x > 2的解。

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需要注意对不等式两边同时进行相同的运算,以确保不等式的等价性不变。

其次,我们来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题方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题方法相对复杂一些,需要通过图像法或者配方法来求解。

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ax^2 + bx + c > 0,我们可以先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然后通过图像的位置关系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另外,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题方法,还可以通过配方法将不等式转化为完全平方式,然后再求解。

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需要注意对不等式进行因式分解和求根的方法,以确保得到正确的解集。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解不等式的一般技巧。

在解不等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不等式的变形和化简,将不等式转化为等价的形式;其次,要注意不等式两边同时进行相同的运算,以确保不等式的等价性不变;最后,要注意对特殊情况的处理,如不等式中存在绝对值、分式或者根式时,需要特别注意对这些情况的处理方法。

总之,解不等式是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掌握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对于提高数学水平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希望读者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地解决各种不等式问题。

不等式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doc

不等式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doc

数学分析中证明不等式的若干方法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摘要:不等式证明的方法有很多种,像高中经常用的比较法等.数学分析中不等式证明过程精彩纷呈,微分法(如利用导数定义证明不等式,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是证明不等式的基础,在不等式证明发挥很大作用.其次泰勒公式,凸函数方法,幂级数法等对一些不等式证明也很巧妙地发挥作用.最后积分法,在一些含有积分的不等式证明中用的很广,特别是变限积分.关键词:凸函数;schwarz;幂级数Mathematical analysis to prove inequalityZhangjunling ,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Abstract:Inequality proved there are many, like the high school is often used in comparative law. Inequality proved in the process of brilliant mathematical analysis, differential method (such as the use of the definition of derivative to prove the inequality, to prove monotonicity inequality) is to prove that the basis of inequality ininequality to prove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followed by the Taylor formula, the method of convex function, power series and so on on some of the inequalities proved very cleverly play a role. The last integral method, used in some containing integral inequality to prove a very wide, especially the variable limit integral.Key word: Convex function;Schwarz;power series1引言不等式是数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不等式在数学分析、概率论中都有很大的应用,如切比雪夫不等式工程领域估计误差的应用。

浅谈不等式证明题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浅谈不等式证明题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课程篇”肉谈不等式证朗题的常用方出与技巧李阳刚(贵卅省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贵州长顺)摘要:一般来说,不等关系以及相等关系是数学中最为基本的数量关系。

不等式的内容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它是高中数学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以及相关的应用都会得到相应的体现。

在高中不等式的教学过程中,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是丰富多样的。

主要介绍了一些能够有效证明常见不等式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希望对学生解决不等式问题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不等式证明;方法与技巧;教学策略不等关系是在客观世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基本关系,其中,:各种类型的不等式在现代数学的各个领域中都应用得较为广泛。

]不等式.即利用不等号或者是“#”)来表示不等式关系的1式子。

在高中数学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其证明方法都有相对应:的技巧和模式,利用绝对值来求解不等式、结合分段讨论的方法:求解不等式法、综合法、放缩法、比较法、换元法等都是证明和求:解不等式的简便方法。

因此,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不等式题型的特点,合理地选用不等式证明方法和技巧,1通过简便的途径来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以下我们就:来实际列举一些不等式证明的常见方法与技巧。

一、利用绝对值解不等式在高中数学的不等式解题过程中,处理绝对值样式的不等式的解题思路在于将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非绝对值的不等式。

绝对:值本质上表示数轴上的点位于原点之间的距离,所以教师只有帮1助学生清晰地认知绝对值的含义,才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1上,透彻地掌握绝对值解不等式的解题思路,有效地证明不等式。

1例如,在证明“不等式|乂-3|-|乂+5卜2成立”的过程中,|x-3|:可以表示为数轴上的点到3的距离,那么相应的b+5|就表示为数轴上的点到点-5之间的距离。

那么,不等式b-3|-h+5卜2的■解则会体现在数轴中.所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数轴上的点距[离3的长度与点到-5的长度之差能够大于2的所有点都满足这[个不等式的解,则有了以下证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分析中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作者学号:0700000(巢湖学院数学系安徽巢湖238000)摘要: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在高等数学通用教材数学分析中经常会遇到,是数学分析课程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灵活的运用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凹凸性,以及微分中值定理,泰勒公式、赫尔德不等式、柯西、施瓦兹不等式等数学知识对不等式问题进行分析、构造与转化,是解决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

本文通过对几个不等式例题的解答,对这些常用的不等式证明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字:不等式;单调性;中值定理;泰勒公式Several Methods of Proof of Inequalities inMathematical AnalysisZhou Lina StuNo:0700000(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Abstract: We often encounter the problem of inequality proof in higher mathematics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mathematical analysis. There are some methods for proving inequalities by using the monotonicity of function, maximum and minimum, convexity, differential mean value theorem, Taylor formula, Hölder's inequality, Cauchy inequality and Schwarz inequality. In this paper, we utilize several examples to review these methods.Keywords: inequality;Monotonicity;mean value theorem;Taylor formula引言不等式这部分知识,渗透在数学分析的各部分内容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不等式应用问题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灵活多样性,这对同学们将所学数学各部分知识融汇贯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解决不等式的证明问题时,要依据题目、题断的结构特点、内在联系、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最终归结为不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其本身的完美性及证明的困难性,使不等式成为各类考试中的热门试题。

本文通过灵活运用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凸性函数、以及中值定理与泰勒公式、柯西不等式、赫尔德不等式、施瓦兹不等式等数学知识, 借助实例对不等式问题进行分析、构造、转化,总结几种常见的不等式证明方法,举例如下。

一、利用函数单调性证明不等式函数不等式是函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应用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可证明一些函数的不等式。

定义1[1,pp.17]若函数()y f x =在[,]a b 上单调递增,则有()()()f a f x f b ≤≤;若函数()y f x =在[,]a b 上单调递减,则有()()()f a f x f b ≥≥。

例1 证明当02x π<<时,3tan 3x x x >+。

证明:令3()tan 3x f x x x =--,则(0)0f =,而'22()sec 1(tan )(tan )f x x x x x x x --=+-。

当02x π<<时,tan 0x x +>。

记()tan g x x x =-,有(0)0g =又22()sec 1tan 0g x x x '=-=>,所以()g x 单调递增,有()(0)0,(0,)2g x g x π>=∈,从而'()0,()f x f x >单调递增。

又有()(0)0,(0,)2f x f x π>=∈,即有3tan ,(0,)32x x x x π>+∈另外,也可以利用辅助函数的单调性来证明不等式。

辅助函数方法比较常用,其主要思想是将不等式通过等价变形,寻找到一个辅助函数,通过求导确定辅助函数在所给区间上的单调性,即可证明出结论。

常用的辅助函数构造方法是,直接将不等号右端项移到不等号左端,令不等号右端为零,左端即为所求辅助函数。

例2 设,b a e >>证明不等式ab ba >成立。

分析:要证ab ba >,只需要证明ln ln aa bb >或者ln ln b a a b >。

解法一:构造辅助函数()ln ,f x xx x e =>,则有'()1ln 20()f x xx x e =-<>,因此()f x 单调递减。

故当b a e >>时 有ln ln aa bb >,即ab ba >。

解法二:构造辅助函数()ln ln ()f x x a a x x a =-≥。

因为'()ln 10()f x a ax ax x a =-=-≥≥,所以()f x 在x a ≥时单调递增,因此当b a >时,有()()0f b f a >=,即有ln ln b a a b >,即ab ba >。

二、利用函数的最值证明不等式定理1(最大、最小值定理)函数f 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则f 在[,]a b 上有最大值与最小值[1,pp.76]。

函数()y f x =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根据最值定理可知,函数必在该闭区间上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当函数取得最小值m 时,对任意的[,]x a b ∈,有()f x m ≥,当函数取得最大值M 时,对任意的[,]x a b ∈,有()f x M ≤例3若1p >,证明不等式111(1),[0,1]2p p p x x x -≥+-≥∈成立[2]。

证明:设()(1),[0,1]p p f x x x x =+-∈,则'()(1),[0,1]p p f x px p x x =--∈。

令'()0f x =,得12x =。

又因为111()(1),(0)1,(1)122p f p f f -=>==,可得 11max ()1,min ()2p f x f x -==。

所以有111(),[0,1]2p f x x -≥≥∈,即不等式111(1),[0,1]2p pp x x x -≥+-≥∈成立。

例4 设,p q 是大于1 的常数,且111,p q +≥证明对任意的0x >,不等式11p x x p q+≥恒成立。

证明:令11()p f x x x p q=+-,则'1''2()1,()(1)p p f x x f x p x ---==。

令'()0f x =,得''1,(1)1x f p ==-。

所以当1x =时,函数取得极小值,即最小值,从而对于任意的0,()(1)0x f x f >≥=,有11p x x p q+≥恒成立。

注:由上例可以看出,将待证明的不等式换成它的等价的形式,从而使问题得以简化,也就是说,在证明一些不等式时,将不等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是很必要的。

三、利用函数的凹凸性证明不等式定义2[1,pp.148]如果),()(b a x f 在内存在二阶导数()f x '',则 (1) 若对(,)()0x a b f x ''∀∈>有,则函数)(x f 在),(b a 内为凸函数。

(2) 若对(,)()0x a b f x ''∀∈<有,则函数)(x f 在),(b a 内为凹函数。

定义3[1,pp.151]若函数),()(b a x f 在内是凸(或凹)函数时,对),(,,,21b a x x x n ∈∀ 及∑==ni i11λ,有Jensen(琴森)不等式∑∑∑∑====⎪⎭⎫ ⎝⎛≥⎪⎭⎫ ⎝⎛≤⎪⎭⎫ ⎝⎛n i ni i i n i i i i i n i i i x f x f x f x f 1111)()( 或 λλλλ。

等号当且仅当n x x x === 21时成立。

例5 证明下列不等式),2,1,0(111212121n i a na a a a a a a a a ni nn n n=>+++≤⋅≤+++ 分析:上式只要能证明),2,1,0(2121n i a na a a a a a i nnn =>+++≤⋅ ,如果用前面所述的几种方法来证明显然不合适,因为对它求导后不等式会更复杂。

而这里的i a 可以看作是同一函数的多个不同函数值,设x x f ln )(=那么就可以用Jensen 不等式来证明它。

然后只要令xx f 1ln)(=,同理可得 n n na a a a a a n2121111⋅≤+++。

证明:令)0(ln )(>=x x x f 。

因为 01)(2<-=''xx f ,所以),0()(+∞在x f 是凹函数,则对),0(,,,21+∞∈∀n a a a 有[])()()(1)(12121n n a f a f a f na a a n f +++≥⎥⎦⎤⎢⎣⎡+++ , 即[]n n a a a na a a n ln ln ln 1)(1ln 2121+++≥⎥⎦⎤⎢⎣⎡+++ , 又因为[]n n n a a a a a a n2121ln ln ln ln 1⋅=+++, 所以 na a a a a a nnn +++≤⋅ 2121。

令 xx f 1ln)(=,则同理可得n n na a a a a a n2121111⋅≤+++ 所以),2,1,0(111212121n i a na a a a a a a a a ni nn n n=>+++≤⋅≤+++ 。

例6证明不等式3()a b c a b c abc a b c ++≤,其中,,a b c 均为正数。

证明:设()ln ,0f x x x x =>。

由()f x 的一阶和二阶导数1()ln 1,()f x x f x x'''=+=可见,()ln f x x x =在0x >时为严格凸函数,依詹森不等式有1()(()()())33a b c f f a f b f c ++≤++, 从而1ln (ln ln ln )333a b c a b c a a b b c c ++++≤++, 即()3a b ca b c a b c a b c ++++≤,3a b c++≤,所以3()a b c a b c abc a b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