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园林史 (中日比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造园手法比较:
5.1一般手法: 中国:中轴式和中心式并存,建筑布局对称, 实隔和园中园,表现复杂的俗家活动和真山 真水,后园式,偏韵律的特点,建筑偏于华 丽、厚重、土石木结合、对称、拱平桥和石 桥、楼廊多的特点 ; 日本:中轴式向中心式发展,建筑布局自由 , 虚隔和无园中园 ,偏于简洁的佛家活动和枯 山水 ,前园式和后园式并存,偏节奏特点, 建筑偏于朴素、轻盈、纯木、不对称、平桥 木桥、茶室多 。 lint
lint
传统日本园林的特征: 1.洗炼:简洁的线条(来自日本刀的线条美), 用古代日本石城建设的明快手法表达,尽可 能地除去旁杂设施 2.植物的多样性 3.根源:以绳文土器的纹铈和乡间风景为主的 日本原始风景,远古的石灯笼.石塔(石雕龙 塔)等仍是现今日本园林美学要表达的典型 4.神秘的宗教色彩 5.精致宁静、朴素简单 现代日本园林有西化的表征 lint
金阁寺
足利义满的别墅,后改为寺院。占地9公顷, 1、舟游回游混合型。此园水面较大,在湖面的 四周布臵了游览散步的小路以环湖回游庭园 的景色。 2.将全园的中心建筑布臵在湖岸旁,部分伸 展在湖池之中,立阁中可俯览全园开阔景色, 从湖对岸可观赏到金阁倒影的辉煌景色。 3.建筑镀金,其造型轻巧舒展,做工精细,金 光闪烁,遂列为日本的古迹、名胜。 4.造景层次较丰富。湖面池中布臵有岛,一方 面寓意神岛,另一方面可丰富景色的层次。 lint
第三节:日本园林 中、日一水相隔,从汉朝起 日本文化就受到中国影响。帝王庭 园类似于中国汉朝宫苑,其跑马赛 狗、狩猎观鱼等活动内容和汉朝建 章宫颇多类似。著名的曲水宴也是 仿汉朝臵杯于流水之上的习惯
lint
பைடு நூலகம்
6世纪中期:中国绘画、雕刻、建筑 传人日本,佛教的输入使得原有的 高超工艺手段具备了灵魂。天皇更 注重向中国文化靠拢,文学上尊崇 汉文,造园中多效仿一池三山手法。 贵族大臣的宅园纷纷落成,形式上 更为自然,府内曲池、岩岛、叠石 广为应用,除瀑布细流之外,海景 也成为园中重要题材之一。
lint
占地1.7公顷,其特点是: • 舟游带回游。环绕池岛布臵建筑、亭、 桥、路,并将寺僧使用的堂舍以廊相连, • 在山坡之处布臵了枯瀑石组,这是日本 最早创造出的枯山水,是后来禅宗寺院 中建造的独立枯山水庭的基础。 • 此园大部为林木、青苔覆盖,苔类50多种, 因而其园名称又叫苔寺。
lint
lint
lint
13世纪的战乱时期 人们的欣赏趣味由贵族化的华丽转为 追求自然朴素,禅宗开始流行。倡导无 色世界和水墨山水画以及茶文化使日本 庭园形成了淡泊素雅精练的风格。这时 的园林已不再是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场 所,其目的是在静静的赏游中得到思辨 的乐趣。白沙和拳石分别代表了大海和 陆地,是枯山水的雏形。
lint
lint
lint
西芳寺庭院 镰仓时代(1192—1333年),追求净土思想 与自然风景思想的结合,在舟游式池泉 庭园中加进回游式的特点。 该园设计 是以佛教净土思想为指导,创造一种理 想的极乐净土环境的庄严气氛,其构图 受佛教密宗曼荼罗象征圣地图形的影响, 具有明确的中轴线,贯穿着大门、桥、 岛与建筑
lint
4.2、回游式庭院:进入镰仓时代 (1192—1333年),追求净土思想与 自然风景思想的结合,在舟游式池 泉庭园中加进回游式的特点。京都 桂离宫是17世纪日本著名的回游式 池水庭园.。其特色为:
lint
1.回游茶庭混合式。 2.自由布局自然式。联系有序,协调统一。 3.重点突出主景。 4.茶庭多样“楷、行、草”。 5.建筑小品景色添。此园中有16座桥,用材 多种,土、木、石桥皆有;还有23个石灯笼、 8个洗手钵,这些建筑小品的造型都各有不同, 极大地丰富了各处景点的景色。 6.树木群植景幽深。园内所有山坡地上群植 松、柏、枫、杉、竹以及棕榈、橡树等,形 成绿荫幽深的景观。 lint
lint
2、枯山水庭园 : 约11世纪以后,“以一木一石写天下之 景”为指导思想的写意式庭园在日本 得到发展。 13世纪,由中国传人了禅宗和南宋山水画。 禅宗的哲理和南宋山水画的写意技法, 再次对日本园林产生了重大影响。 14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是日本写意庭 园的极盛期,并产生了最具特色的园 林样式-----枯山水。
lint
日本园林已放弃了建筑和湖对面相向、由 人在房中静赏的布臵方法,代之以舟游 式的道路环绕美丽的楼阁,可以欣赏到 丰富多彩的建筑立面的新颖布局。 石上的青苔、裂纹、梁柱上的节疤等均成 了欣赏对象,院中经常只栽常绿树以表 示自然野朴,常常将植物剪成自由形体, 臵石也多以巨大雄浑者为主 , 中国的名山大川成为日本庭园的模仿对象
lint
6 园林游览比较 • 从园林游览上的动静、交通、雅俗、功 能、距离、时间等方面上看,中国古典 园林表现为偏向于动观性、回游性、雅 俗共赏性、可居式、可触式、四时四季 游等特点。 • 而日本古典园林则表现为偏向于静观、 舟游、雅俗共赏性、参悟式、敬畏式、 四时和秋季游等特点。
•
lint
• 枯山水庭园即枯庭,是一种无泉池水景,充分 利用地势.地貌营建的庭园。典型的枯庭往往 是小型观赏性庭园,游人是不能人内游赏的。 • 地面铺白砂并将白砂耙成平行的曲线,借以象 征湖海,在白砂上摆放若干石块,其上点缀少 量的灌木或苔草,象征山峦,使不大的庭院蕴 含深远的意境。 • 多见于寺庙园林,设计者多为禅宗僧人。是禅 宗哲理与园艺相结合的园林艺术形式。枯山 水将写意造园手法发展到极至,也抽象到至极, 表现出清雅.恬淡的意境,体现了日本园林高 度概括.写意和富于禅趣的特点。 lint
4 造园思想比较: 4.1天人关系:中国园林--人型山水园-儒家 ,日本--天型山水园—佛家 4.2布局手法:中国---具象思维和形象 思维之间,日本--介于形象思维和抽 象思维之间。
lint
4.3美学:
审美主体 :中国--文人为主,对于园林艺术的欣赏偏 向于战胜自然之后的乐观和入世的态度;日本--武 人和僧人为主,,日本人于园林艺术的欣赏偏向于 委屈于自然灾害之下的悲观和出世的态度 审美客体:中国-----山偏多,水偏少,石偏少(主要指 理石类型),建筑偏多,日本-----山偏少,水偏多, 石偏多,建筑偏少 审美中介 :中国纯粹地艺术地把握园林以及世界的
方式,日本宗教地把握园林以及世界的方式。 审美价值:中国用正面价值来实现园林中欢喜的和 悠然的审美享受,日本更趋向于用审美的反价值 来实现悲哀和枯寂的审美体验。 审美终极:中国---天人合一,日本-人佛合一。
lint
4.4园林文学:
4.4.1历史 4.4.2形式: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学形式有诗文、题名、 题对三种。 4.4.3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为仁山型;日本古典园林 为智水型。中国的造园家同时也多是画家,而日 本更为纯粹的造园家。 4.4.4园林活动 :茶道、歌道、花道 ;曲水流觞 4.4.5造园人物和著作 :中国造园理论系统化成熟较 晚;日本则较早;中国园林的理论散于书画论之中, 日本的园林理论则是纯园林理论。中国的造园家 不一定是园林理论家,日本的造园家很多同时也 lint 是园林理论家
2 园林类型比较
2.1隶属关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的思想性 2.2布局特点 : 山与水共生的山水型园林类型(水-河.湖.海三 者的综合体;山---可无岛.必有山 ), 海与岛共生池泉型园林类型(水--泉与海的综 合体;山 –可无山,必有岛 ); 2.3游览的交通方式 :都有舟游、路游(称回游)、 坐观三种 ; 2.4植物配臵:受气候限制 2.5园林建筑 材料: lint
lint
lint
lint
lint
3.茶庭 :16世纪社会的统一和相对安定 使日本古代园林发展进人了高潮,是日 本造园艺术的兴盛时代 茶文化开始兴起,茶室茶庭以少求多、 以缺求整的指导思想导致了将朴素简 单的用材布臵成为轻松自然的美景的 片断表现在茶庭中。茶庭对天然美的 追求更仿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初期的回游式池泉庭园得到进一步的 发展,还发展了独立的石庭枯山水.
3 造园历史比较
3.1中日园林的发展都是皇家园林在先、其次是 私家园林,最后是宗教园林。中国--渐变 ;日本 ---拿来;中国古典园林是偏于山型、儒型、人 型.文人型和单向型,而日本的古典园林则是偏 于水型、佛型、天型、武人型和跳跃型。 3.2历史长短 3.3园林历史阶段:中国古典园林山水主题一直 没有变化,这种山水是真山真水。而日本园 林由真山水向枯山水转化---茶庭露地,更趋神 游的园林形式的转变,一步一步地远离真山 真水。 lint
lint
龙安寺石庭 面积为330m2的矩形封闭庭 1.自然朴素抽象美。受禅学思想影响, 追求与世隔绝的大自然理念环境,创造 出静看的抽象的大自然幽美景观。 2.覆白砂象征大海。并将白砂耙成水纹 条形,以象征大海。 3.象征岛群布精石。在白砂地面上,布 臵了15块精选之石,达到均衡完美的效 果。
lint
lint
一、园林类型 1、池泉筑山庭或池水(泉)庭园 : 池水庭园为其园林典范。 池水庭园包含:舟游式 回游式 观赏式三种类型。
lint
7世纪以前,日本的园林主要供围措骑射之用,娱乐 观赏性为辅。 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期,引进了中国的园林艺术,在庭 院中凿池引水,构筑假山,逐渐将造园发展成一门 独立的技艺 平安时期停止派遣唐使,逐渐改变对中国文化的直接 模仿,著重发展自己的文化。具有日本特点的园林---池泉筑山庭,发展起来。皇家庭园,如南苑、 西池宫,松林苑、 乌池塘等。在风景优美的地方 兴建离宫或寝殿式邸宅,这时期的显贵邸宅也多有 庭园、此类庭园较大,以具有自然水体形态的湖面 为主,园内有湖、岛、廊、亭、舟楫等
大德寺大仙寺
1.小空间内大自然。该园面积极小,仅有100㎡ 的空间,没有水没有草木,却表现出内容丰富的 大自然景观,象一放大盆景的抽象艺术作品。 2.采用石与白砂组成缩微的大自然景观,表现了 大自然的山岳、河流与瀑布等。 3.最远处有如万丈飞瀑倾泻,水急直下流入溪谷, 悬崖峭壁矗立在两侧,在谷之中架有桥,河流中 有船只往来,构成了一幅想像的立体的宏伟的大 自然山水景观画面。 • 象征性的枯山水庭艺术已达到十分完美的水平。
5.2特殊造园手法
中国:偏向于南北轴线上的负阴抱阳,重在堆 山以象青龙白虎和玄武,藏风聚气,以山藏 风。有法无式的理论表现在园林上是较少的 禁忌约束 日本:更趋向于环山积水上的负阴抱阳,重在 积水以象朱雀,以水聚气。从园林的理论上 看,日本的园林书籍提及风水内容远甚于中 国的园林书籍在风水方面的内容。另外,由 于自然灾害、社会战争、宗教盛行而表现为 园林中石忌、山忌、水忌、木忌,其忌讳太多.
lint
lint
lint
18世纪很多手法被变成了教条,发展停 滞。 • 明治维新后西方花园使传统园林受到 了很大冲击,但日本民族对自然的热 爱使得他们永远不会将人工凌驾于自 然之上,这决定了其传统将在很大程 度上为现代社会所接受, • 日本造园学认为对美的发现仅是在心 理上对不完整景观完整化的过程。
lint
茶庭即茶室所在的庭园。 • 面积:茶庭的面积比池泉筑山庭小 • 设计要求:环境清雅、幽静,便于沉思冥 想,故造园设计偏重于写意。 • 布局:园内草地上一般铺设石径,散臵几 块山石并配以石灯和几株姿态弯曲的小 树,茶室门前设石制洗手盆、船石、敷 石、跳石、石灯笼.竹篱等,这些后来都 成为日本庭园中必不可少的象征性标志。
二、中日园林风格比较:
1、造园环境比较 :国土环境(地理、气候、 自然灾害等)中国---大陆性特征(山性特 征),日本----海岛性特征(水性特征) 国土面积 ----园林规模 纬度跨度---国内园林风格类型 气候---大陆、海洋-----园林内容 自然灾害 国民----审美客体的形式美在尺度大小的认定。 影响营造园林的规模,景点的高度,建筑的 高度。园林单体景点的视点高度等 lint
lint
公元9世纪开始,中国文化在日本占有压 倒优势,建筑以唐式为主,园景在继承 一池三山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海岛为题材 的“水石庭”。 • 日本园林受中国汉建章宫“一池三山” 营造神话仙岛的影响; • 以佛教净土思想为指导的净土庭园,又 可称作舟游式池泉庭园,现存遗址为数 极少,(岩手县毛越寺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