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写时事。
4、《》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60. “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
A. 汉献帝建安年代的文学B. 汉代末年的文学C. 汉末到魏初的文学D . 魏晋时期的文学61. 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
A. 曹操B. 曹植C. 杜甫D. 白居易62. 《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
A. 曹操B. 曹植C. 鲍照D. 李白63.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 曹植B. 王粲C. 孔融D. 徐干64. 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
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王粲65. 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
A. 曹操的《观沧海》B. 王粲的《七哀诗》C. 张衡的《四愁诗》D. 曹丕的《燕歌行》66. 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建安诗人是()。
A. 曹植B. 曹操C. 曹丕D. 蔡琰67. 建安著名诗人曹丕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A. 《短歌行》B. 《燕歌行》C. 《白马篇》D. 《将进酒》68. 建安著名诗人曹植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A. 《短歌行》B. 《燕歌行》C. 《白马篇》D. 《将进酒》69. 《登楼赋》的作者是()。
A王粲 B. 曹植 C. 鲍照 D. 左思70. 《洛神赋》的作者是()。
A. 王粲B. 曹丕C. 曹植D. 曹操71. 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
A.《赠白马王彪》B.《赠丁仪王粲》C.《白马篇》D.《美女篇》72. 被评为“嵇志清峻,阮旨遥深”的诗风是指()。
A. 建安诗风B. 正始诗风C. 西晋诗风D. 东晋诗风73. 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
A.《咏史》B.《拟咏怀》C.《咏怀》82首D.《咏怀》8首74. 嵇康文学成就主要在于()。
A. 小说B. 赋C. 散文D. 诗歌75. 西晋时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 潘岳B. 陆机C. 左思D. 刘琨76. 《三都赋》的作者是()。
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百题(含答案)
27、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最为杰出的北朝民歌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辞》。
18、陶渊明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是田园诗。
19、鲁迅在《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所说的“改革文章的祖师”是指曹操。
20、《与吴质书》的作者是曹丕。
21、孔稚珪《北山移文》讽刺的假隐士是周顒。
22、曹植写《洛神赋》的意旨是抒写作者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
23、王粲《登楼赋》描绘了登楼所见到的美景,抒发了去国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之恨。
18、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如“三张”即张协、张载和张亢,“二陆”即陆机和陆云,“两潘”即潘尼和潘岳,“一左”即左思。
19、西晋诗歌重“繁缛”,缺乏现实内容,追求形式华美,代表作家是陆机和潘岳。这一时期,只有左思和刘琨等个别作家在文学上表现出突出的成就。
20、陆机的《拟古诗》12 首,是模仿《古诗十九首》写成的。
56、《颜氏家训》的作者是颜之推。
57、曹植的《高唐赋》在构思与手法上受到宋玉《神女赋》的影响。
58、江淹的《别赋》与《恨赋》是南朝抒情小赋的名篇。
59、代表庾信骈体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哀江南赋》。
60、中国古代小说开始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的小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志怪小说,另一类是轶事小说。
32、在南朝诗坛上,并称“颜谢”的诗人是颜延之和谢灵运,并称“大小谢”的诗人是谢灵运和谢眺。
33、谢灵运诗歌创作的结构多半用“游记——写景——说理”这种章法。
古代文学考试题题库及答案----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第一部分魏晋南北朝诗歌一、填空题:1、建安诗坛“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太康诗人中“三张”即(张载)、(张协)、张亢,“二陆”指(陆机)、(陆云),“两潘”是(潘岳)和(潘尼),“一左”即(左思)。
2、现存文人诗中最早而完整纯粹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赠从弟》三首为(刘桢)的代表作,《赠秀才从军》是(嵇康)的代表作。
3、梁陈时代不受宫体诗薰染的诗人有(何逊)、吴均、(阴铿)等人,其中吴均诗有清拔之气,时号(吴均)体。
4、融合南北诗风的北朝著名诗人除庾信外,还有(王褒),他的代表作是(《渡河北》)。
5、南朝乐府民歌分(吴声歌)、(西曲)和神弦歌三大类,堪称南朝民歌压卷之作的是(《西洲曲》)。
6、陶渊明的(咏怀诗)、(咏史诗)诗是继承阮籍、左思的传统,发扬了建安精神;(田园)诗是他所开创。
7、鲁迅先生说:陶渊明诗“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处,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
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8、陶渊明晚年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是他田园诗的一个新发展。
9、陶渊明除了诗作以外,尚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散文、辞赋名篇。
二、选择题: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曹操( C )中的名句。
A:《短歌行》B:《蒿里行》C:《步出夏门行》D:《苦寒行》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是曹植( A )中的名句。
A:《白马篇》B:《赠白马王彪》C:《野田黄雀行》D:《送应氏》3、魏晋时期善写四言诗的除曹操外还有( C )A:曹丕B:王粲C:嵇康D:阮籍4、南朝民歌《子夜歌》之名因( C )而得。
A:写于子夜之时B:写子夜情景C:因女子名叫子夜D:于子夜歌唱三、判断题:1、古人评曹操诗“气韵沉雄”,有“文士气”,为建安之杰。
(×)2、阮籍诗代表作为《咏怀诗》82首,左思诗代表作为《拟行路难》27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第三章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表现手法是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 10、左思《咏史》(弱冠弄柔翰)表现手法是() A、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含 B、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 C、止述己意 D、止述史事 答案:A 解析:左思《咏史》(弱冠弄柔翰)表现手法是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含。 11、“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金张”和冯公都是() A、西汉人 B、东汉人 C、后汉人 D、魏晋人 答案:A 解析:“金张”和冯公都生活在西汉时期。 12、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一共有() A、四首 B、五首 C、六首 D、七首 答案:B 解析: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一共有五首。 13、陶渊明《咏荆轲》属于() A、咏史诗 B、咏怀诗 C、田园诗 D、讽喻诗 答案:A 解析:《咏荆轲》的类别与风格:咏史诗,具有豪放风格,属于“金刚怒目”式的作品。 14、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归田时所作的抒情小赋是() A、《感士不遇赋》 B、《闲情赋》 C、《归去来兮辞》
解析:孔稚珪《北山移文》属于骈文。 19、孔稚珪《北山移文》最突出的修辞手法是() A、对比 B、拟人 C、比喻 D、比拟 答案:B 解析:对山林景物的描写,采用人的手法,更表现得惟妙惟肖,风云泉石似乎都染上了人的感 情,代替作者在嬉笑怒骂,这无疑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抒情性。 20、南朝乐府民歌中的代表作是() A、《上邪》 B、《木兰辞》 C、《西洲曲》 D、《孔雀东南飞》 答案:C 解析:南朝乐府民歌中的代表作是《西洲曲》。 21、“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描写的是() A、洛神的容貌 B、洛神的体态 C、洛神的服饰 D、洛神的气质 答案:B 解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描写的是洛神的体态。 22、曾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一时竞相传写,据说洛阳为之纸贵的文人是() A、左思 B、鲍照 C、江淹 D、潘岳 答案:A 解析:左思曾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一时竞相传写,据说洛阳为之纸贵。 23、谢灵运、颜延之和()三人合称“元嘉三大家”。 灵运、颜延之、鲍照三人合称“元嘉三大家”。 24、“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孤”的含义是() A、孤独 B、为人正直 C、出身孤寒 D、孤单 答案:C 解析:“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孤”的含义是出身孤寒。 25、“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出自() A、江淹《别赋》 B、江淹《恨赋》 C、丘迟《与陈伯之书》 D、左思《三都赋》 答案:A 解析:“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出自江淹的《别赋》 26、“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 A、江淹《别赋》 B、江淹《恨赋》 C、丘迟《与陈伯之书》 D、左思《三都赋》 答案:C 解析:“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27、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 A、《世说新语》 B、《搜神记》 C、《西京杂记》 D、《山海经》 答案:B 解析:《搜神记》是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28、鲁迅对刘义庆《世说新语》的评价是() A、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B、其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复习资料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曹丕的父亲(曹操)是开一代文风的大作家2.(曹植)的诗歌慷慨而激愤3.诗人(鲍照)的诗曾遭“险俗”之讥4.钟嵘《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 五言诗 )5.诗人陶渊明生活于( 晋宋之际 )6.下列南朝作家中,属于最优秀骈赋家的是( 江淹 )7.《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左思)8.融合了南北诗风,成为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和唐诗先驱的作家是(庾信)9.《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著名的抒情诗,这首诗抒写的是(少女对情郎的无尽思念)10.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曹植)11.具有清丽流转风格的民歌是(南朝乐府民歌)12.中国诗歌史上以田园诗著称的诗人有(陶渊明)13.西晋太康年间,形式主义文风开始泛滥,代表这种文学倾向的作家是(潘岳和陆机)14.“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汉末到魏初的文学)15.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曹操)16.《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曹操)17.“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王粲)18.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曹植)19.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20.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建安诗人是(曹植)21.建安著名诗人曹丕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燕歌行》)22.建安著名诗人曹植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白马篇》)23.《登楼赋》的作者是(王粲)24.《洛神赋》的作者是(曹植)25.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赠白马王彪》)26.被评为“嵇志清峻,阮旨遥深”的诗风是指(正始诗风)27.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咏怀》82首)28.嵇康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文)29.西晋时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左思)30.《三都赋》的作者是(左思)31.《咏史》八首的作者是(左思)32.左思《咏史》中的名句是(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33.《悼亡诗》的作者是(潘岳)34.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家是(郭璞)35.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孙绰)36.开创我国田园诗新领域的诗人是(陶渊明)37.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咏荆轲》)38.《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陶渊明)39.《归去来兮辞》作于陶渊明(彭泽挂冠之时)40.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谢灵运)41.鲍照的《芜城赋》中的“芜城”指的是(广陵)42.《别赋》的作者是(江淹)43.《恨赋》的作者是(江淹)44.《哀江南赋》的作者是(庾信)45.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西洲曲》)46.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为(《木兰诗》)47.“吴歌”主要产生于(建业一带的江南地带)48.“西曲”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汉水两岸)49.“宫体诗”盛行于(梁陈之际)50.《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杨衒之)51.《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52.杨衒之的作品是(《洛阳伽蓝记》)53.《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54.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搜神记》)55.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人是(曹丕)56.《典论·论文》的作者是(曹丕)57.《文赋》的作者是(陆机)58.《诗品》的作者是(钟嵘)59.我国最早的较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是(《文心雕龙》)60.《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二、填空题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
3.秦统一后出自李斯之手的秦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李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秦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
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9.《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10.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15.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21.《新语》的作者是陆贾。
22.《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25.《淮南子》一书是汉代皇室贵族刘安招致门客编成。
26.《贤良对策》的作者是西汉大儒董仲舒。
27.《列女传》、《新序》、《说苑》等著作的作者是刘向。
28.《吊屈原赋》《服鸟赋》的作者是贾谊。
29.枚乘的赋以《七发》最为着名。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史考试题一
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史练习题一第一编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而独立成科,成为个人抒发怀抱的行为,发射出夺目的光彩,成为“文学的自觉”时代。
建安时期战乱的现实,人命危浅,经学束缚的解除,使个性得以张扬,于是,叹生命之短促,人生之多艰,悲凉慷慨,刚健清新,便成为建安文学的主要风貌。
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全国的局面,但维持时间极短。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重在哲理思索的玄言诗,之后是东晋的山水田园诗,均在探讨人生的价值。
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为我国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百余年,诗歌艺术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和艺术手法的探讨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魏晋南北朝,散文的各种文体发展得相当完备,而且还出现了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骈体文。
这一时期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也得到很大发展,产生了如《文心雕龙》、《诗品》等文学理论巨著。
基本知识1.建安诗坛,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233),即汉末魏初时期。
2.建安时期,为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3.建安时期,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4.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蠫、应NB75B、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5.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人。
6.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7.曹操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
8.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白居易的“新乐府”等,都是沿着曹操直面现实人生的写实方向发展的。
9.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三十四岁代汉自立。
10.曹丕对七言诗发展有重大贡献。
他的《燕歌行》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
11.曹植(192—232),字子建。
12.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为界,曹植的诗歌创作明显分为前后两期。
13.曹植前期诗歌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如《白马篇》,就是通过写一个青年英雄的机智勇敢英勇卫国的精神,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憧憬。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三)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三)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练习题-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发生改朝换代的情形有很多种。
其中,统治集团发生内乱、少数民族乘虚而入是种并不罕见的情形。
该情形除发生于西周外,还发生于A.西汉B.西晋C.东晋D.东汉2.2019年,江苏省文物局开展了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征文活动。
假如你参加这次征文活动,且论文涉及“南京—六朝古都”的相关内容,你需研究下列哪些朝代的历史①吴②蜀③东晋④西晋⑤南朝宋、齐、梁、陈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⑤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在基层推行了宗主督护制。
出任宗主大多是A.鲜卑贵族B.少数民族首领C.地方豪强地主D.一般平民4.东晋初,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
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
时称“王与马,共天下”。
由此可知()A.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B.东晋出现分裂割据C.东晋门阀政治的发展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5.下图为《北魏孝文帝出巡图》。
据图可知,北魏孝文帝()A.断诸北语,一从正音B.厉行封建,明宗明礼C.改易汉俗,笃行中制D.迁都洛邑,改穿汉服6.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入主中原,他们千年传承的乳制食品也随之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
这说明A.统治者重视农业B.民族矛盾消除C.少数民族封建化D.民族交融加强7.南北朝时期著名士族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对自己的庄园作了这样的描述:阡陌纵横,塍埒交经。
导渠引流,脉散沟并。
……北山二园,南山三苑;百果备列,乍近乍远。
这说明该时期的庄园A.有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紧密C.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D.规模大且产品种类丰富8.对比下面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地图的变化,这一变化A.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B.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C.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D.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9.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说明()A.王氏家族人才辈出,被国家重用B.世家大族控制朝政C.庶族地主崛起,平等意识增强D.民族矛盾不断激化10.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①《短歌行》②《篱里行》③《步出厦门行》④《苦寒行》2、《让县自明本志令》的作者是()①曹丕②曹操③曹植④孔融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出自曹植的()①《白马篇》②《赠白马王彪》③《野山黄雀行》④《美女篇》4、魏晋时期擅写四言诗的除了曹操外还有()①曹丕②王粲③嵇康④左思5、陶渊明诗歌中继承了阮籍、左思传统的是()①田园诗②山水诗③咏怀、咏史诗④咏物诗6、祢衡咏物赋代表作是()①《蝉赋》②《鹦鹉赋》③《舞鹤赋》④《洞箫赋》7、《思旧赋》的作者是()①向秀②谢庄③曹植④阮籍8、《三都赋》的作者是()①班固②左思③张衡④扬雄9、《芜城赋》的抒情性极强,寄寓了()①对故乡的思恋②对历史兴衰变化的感慨③对广陵城的喜爱④对友人的怀念10、《北山移文》的作者是()①孔稚珪②鲍照③丘迟④郭璞11、《兰亭集序》的作者是()①王羲之②陶宏景③嵇康④丘迟12、《搜神记》中见义勇为、自我牺牲的山中客形象见于()①《韩凭夫妇》②《干将莫邪》③《宋定伯捉鬼》④《李寄斩蛇》13、《石崇每要客燕集》表现了()①石崇盛情待友②石崇的吝啬③石崇的奢侈和残忍④石崇的礼让14、《画王弃市》选自()①《西京杂记》②《世说新语》③《笑林》④《博物志》15、《韩凭夫妇》在艺术上成功地运用了()①细节描写②景物描写③神话故事④寓言故事16、南朝时以"九品论人,七略裁士"品评诗人的诗论家是()①曹丕②钟嵘③刘勰④陆机17、突破传统的"诗言志"说,提出"诗缘情"的是()①钟嵘②曹丕③陆机④刘勰18、《文心雕龙》论述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是()①《神思》篇②《情采》篇③《时序》篇④《知音》篇二、多项选择题1、曹丕的《燕歌行》()①在五言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②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动人③音节圆转流畅④多处使用典故和神话传说⑤是七言律诗2、曹植的《白马篇》()①工于起调②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③章章蝉联确良④有整齐的对偶句⑤是咏物诗3、曹植的诗()①有强烈的个性和抒情性②骨气奇高、词采华茂③多用乐府旧题写时事④多用比兴手法⑤多数是律体4、阮籍的《咏怀诗》()①多用四言诗体②多用比兴手法寄托隐衷,隐晦曲折③"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④以古寓今,思想深刻⑤是一首五言诗5鲍照的诗()①比较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②风骨欠佳③代表作是《拟行路难》十八首④完成摆脱了乐府形式⑤对后世影响较大6、《归园田居》其一()①描写了田园的宁静风光②抒发了诗人闲适喜悦之情③语言华美④诗中运用了比喻⑤有玄言成分7、陶渊明的《咏荆轲》()①以主要篇幅抒写诗人对暴政的愤恨②歌咏荆轲反暴秦的英勇行为,对其失败表示同情③塑造了荆轲除暴勇士的形象④诗中有慷慨悲壮的环境气氛的描写⑤是四言诗8、陶渊明的《桃花源记》()①是一篇独立的游记散文②有曲折生动的情节③有优美的环境描写④有"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名句⑤记作者的隐居之地9、《归去来兮辞》()①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②文中多用典故③抒情性很浓④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与劳动生活⑤表达了作者与仕宦生活彻底决裂的感情10、《五柳先生传》()①是一篇自况文②有生动的情节③文简意丰,表现了作者的高尚志趣④有鲜明的景物描写⑤有讽喻时政的内容11、曹丕的《与吴质书》()①主要讨论军国大事②悼念故去的朋友,品评他们的作品③抒情色彩极浓④是一篇骈体佳作⑤是一篇绝交书12、《与山巨源绝交书》()①作者嵇康②作者是东晋人③是一篇绝妙的讽刺文章④文中有"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言论,故为"世教所不容" ⑤是一篇骈体文13、《洛阳伽蓝记》()①作者郦道元②作者颜之推③作者杨衒之④主要记洛阳佛寺⑤是北朝散文名作14、《兰亭集序》()①作者王羲之②作者是西晋人③是一篇骈体佳作④自由活泼地写景抒怀⑤作者是东晋人15、《陈情表》()①作者诸葛亮②作者李密③被刘勰盛赞为"志尽文畅,表之精英" ④骈散相间,情辞婉转⑤讨论了军国大事16、向秀的《思旧赋》()①赋文很长,着意叙旧②是经友人故居,触景伤怀而作③用典故抒情④骈散相间,情辞婉转⑤是骈体名作17、《别赋》()①作者江淹②铺叙人间各种离别情状③不注重以景衬情④不用骈体⑤作者鲍照18、《哀江南赋序》()①全文直抒胸臆②几乎全用典故③作者庾信④作者江淹⑤是散文杰作三、填空题1、建安时期以()和()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诗人,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方的风格,后人称之为()或()。
魏晋南北朝文学习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习题中国古代文学习题库第二部分魏晋至隋唐五代部分习题一、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异常繁荣,出现了魏曹丕《典论·论文》、晋陆机《_____________》、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_____________》等论著以及萧统的《文选》、陈徐陵的《_______________》等文学总集。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名篇《_______________》。
曹操《蒿里行》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3.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比较曹丕与曹植说:“文帝以__________________,思王以________________。
”4.女诗人蔡琰的《_______________》与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长篇叙事诗的“双璧”。
5.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引自《___________》。
6.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_____________,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7.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____________》三首。
8.___________,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____________《燕歌行》。
9.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__________、魏文帝______和明帝。
10.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___________。
11.“华亭鹤唳”的典故是关于____________的。
1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_____________》。
13.南朝出现的新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14.我国的第一篇论文学是文章是《______________》。
汉魏南北朝文学题库总汇
汉魏六朝文学史思考与练习提要一、单项选择题1.最先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分为志怪、志人两类的文人是A刘义庆 B 游国恩C鲁迅D刘熙载 E 袁行霈2.杜甫有“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的诗句,其中“谢宣城”指的是A谢灵运 B 谢惠连 C 谢混D谢朓E谢道韫3.在下列作品中,作者为王符的一部著作是(A)《昌言》(B)《政论》(C)《潜夫论》(D)《论衡》4.下列作家,晚年认为辞赋是“童子雕虫篆刻”,又不能匡正时俗,于是愤而不作辞赋的作家是(A)王褒(B)司马相如(C)东方朔(D)扬雄5.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诗句,其中“小谢”指的是A谢朓B谢灵运 C 谢惠连 D 谢混 E 谢道韫6.将王粲的《登楼赋》称之为“魏晋之赋首”的人是A朱熹B刘勰C钟荣 D 鲁迅 E 陆机7.“叶公好龙”这一成语,源于汉代刘向编写的A《列女传》B《列仙传》 C 《新序》D《说苑》E《淮南子》8.写有《洛神赋》、《登台赋》、《蝉赋》等佳作的文学家是A王粲 B 曹植 C 庾信D向秀E谢庄9.在下列著作中,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是(A)(宋)郭茂倩《乐府诗集》(B)(梁)沈约《宋书·乐志》(C)(梁)萧统《文选》(D)(陈)徐陵《玉台新咏》10.《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梁)萧统《文选》(B)(宋)郭茂倩《乐府诗集》(C)(梁)沈约《宋书·乐志》(D)(陈)徐陵《玉台新咏》11.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的专著是(A)(南朝·梁)钟嵘的《诗品》(B)(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C)(三国·魏)曹丕的《典论·论文》(D)(西晋)陆机的《文赋》12.在中国古典文献中,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A)(南朝·梁)萧统的《文选》(B)(三国·魏)曹丕的《典论·论文》(C)(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D)(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13.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A)张华的《博物志》(B)干宝的《搜神记》(C)王嘉的《拾遗记》(D)颜之推的《冤魂志》14.给汉初文学发展以巨大推动力的人,当首推下列人物中的(A)梁孝王刘武(B)贾谊(C)枚乘(D)邹阳15.刘向所讲的“叶公好龙”的故事,载于他的(A)《列女传》(B)《新序》(C)《说苑》(D)《战国策叙录》16.下列作品中,从内容到形式都模仿乐府民歌《陌上桑》的文人五言诗是(A)宋子侯的《董娇饶》(B)辛延年的《羽林郎》(C)张衡的《同声歌》(D)秦嘉的《赠妇诗》17.阮籍的诗歌创作的主要体制是(A)四言诗(B)七言诗(C)五言诗(D)杂言诗18.南朝齐时,发现汉字的“平、上、去、入”等四种声调的人是(A)谢朓(B)沈约(C)周顒(D)王融19.提出“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理论的是(A)萧子良(B)萧纲(C)萧衍(D)萧统20.鲁迅在《魏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用“改造文章的祖师”一语称道的作家是(A)曹植(B)曹丕(C)曹操(D)孔融21.《干将莫邪》、《韩凭夫妇》、《董永》等,均出(A)干宝的《搜神记》(B)张华的《博物志》(C)王嘉的《拾遗记》(D)颜之推的《冤魂志》22.寓言“刻舟求剑”出自A《谏逐客书》 B 《论贵粟疏》 C 《过秦论》 D 《吕氏春秋·察今》23.在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假设的三个人物中,“为楚称”者是A子虚 B 乌有先生 C 亡是公 D 子虚和乌有先生24.扬雄四赋中不是针对汉成帝好猎、巡游而发的是A《甘泉赋》 B 《羽猎赋》 C 《长杨赋》 D 《河东赋》25.扬雄四赋中描绘宫殿之美兼有讽谏之意的是A《甘泉赋》 B 《羽猎赋》 C 《长杨赋》 D 《河东赋》26.开创了东汉京都赋范例的作品是A《论都赋》 B 《两都赋》 C 《二京赋》 D 《鲁灵光殿赋》27.《二京赋》中称颂长安繁盛富丽的人物是A西都宾 B 东都主人 C 安处先生 D 凭虚公子28.属于汉乐府民歌篇目的是A《今日良宴会》 B 《上山采蘼芜》 C 《涉江采芙蓉》D 《西北有高楼》29.“一字千金”源起于A《谏逐客书》 B 《论贵粟疏》 C 《过秦论》 D 《吕氏春秋》30.在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假设的三个人物中,“明天子之义”者是A子虚 B 乌有先生 C 亡是公 D 子虚和乌有先生31.北朝民歌中最为杰出的作品是A《敕勒歌》 B 《木兰诗》 C 《西洲曲》 D 《子夜四时歌》32.不属于“元嘉三大家”的作家是A鲍照 B 谢灵运 C 颜延之 D 江淹33.开创我国以“悼亡”为题悼念亡妻的诗人是A左思 B 陆机 C 潘岳 D 刘琨34.在嵇康的诗歌创作中,成就较高的体式是(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35.在中国咏史诗的创作中,开创借咏史以咏怀新路的诗人是(A)左思(B)陆机(C)潘岳(D)刘琨36、鲍照有感于广陵(即扬州)历遭兵火而作的骈体赋(A)《芜城赋》(B)《哀江南赋》(C)《恨赋》(D)《别赋》37.与《孔雀东南飞》并称诗坛“双璧”的诗篇是A《陌上桑》 B 《木兰诗》 C 《西洲曲》 D 《羽林郎》38.力主“为文以气主”的人物是A刘勰 B 曹丕C锺嵘 D 萧纲39.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是A鲍照 B 谢灵运 C 庾信 D 王褒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赋作,属于司马相如创作的有A《子虚赋》B《上林赋》C《大人赋》D《美人赋》E《长门赋》2.下列成语,源于《项羽本纪》的有A劳苦功高 B 沐猴而冠 C 秋毫无犯 D 破釜沉舟 E 四面楚歌3.下列作品,属于贾谊论说散文的有A《过秦论》 B 《陈政事疏》 C 《论积贮疏》 D 《论削藩疏》E《言兵事疏》4.不属于贾谊散文名篇有A《论贵粟疏》 B 《贤良对策》 C 《谏营昌陵疏》D 《治安策》E 《论积贮疏》5.下列作品,属于扬雄创作的有A《蜀都赋》 B 《甘泉赋》 C 《河东赋》 D 《校猎赋》 E 《长杨赋》6.钟嵘《诗品序》中说:“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俱兴。
魏晋南北朝习题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文学一、填空1.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2.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钟嵘在《诗品》中评价曹植的诗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4.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___曹植_____。
5.曹丕在《____典论·论文____》中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
6.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建安时期的创作最为辉煌,其中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和女诗人____蔡琰____。
7.蔡琰的《____悲愤诗____》重点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惨绝人寰的遭遇,从中可以看出汉末战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不幸命运。
8.王粲的代表诗作是《____七哀诗____》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其中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诗句。
9.王粲的诗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称许他为“____七子之冠冕____”10.阮籍的代表作是《____咏怀诗____》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11.嵇康散文的代表作《____与山巨源绝交书____》中,记载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12.嵇康的诗歌以四言成就较高,其中《____幽愤诗____》自述平生的遭遇和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受冤表示极大愤慨。
13.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其中____陆机____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
14.西晋太康时期涌现了大批作家,著名的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其中“一左”即____左思____。
15.左思的《____咏史____》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代诗人效法的范例,这是他对中国诗歌的独特贡献。
16.陆机的《____拟古诗____》十二首,基本上都是拟《古诗十九首》的,在内容上皆沿袭原题,格调上变朴素为文雅,显示出诗歌文人化的倾向。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第三编章节练习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诗歌——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建安时期的著名女诗人是()A.许穆夫人B.蔡琰C.左芬D.薛涛答案:B解析:无分值:1.02.建安诗坛最杰出的诗人()A.曹丕B.曹植C.王粲D.蔡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建安诗坛最杰出的诗人。
曹植是建安诗坛最杰出的诗人。
他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其诗歌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博得极高的评价。
分值:1.03.“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这两句出自()A.《蒿里行》B.《吁嗟篇》C.《赠白马王彪》D.《燕歌行》答案:C解析:无分值:1.04.曹丕的诗歌创作更倾向于()A.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反映B.对理想世界的渴望与探索C.对个体感情的体会与抒发D.对历史事实的回顾与分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曹丕诗歌创作的倾向。
曹丕感情敏锐而细腻,对人生苦短有特别强烈的凄怆感受,他的诗作中更倾向于对个体感情的体会与抒发。
分值:1.05.建安七子中诗、赋最佳者是()A.孔融B.陈琳C.王粲D.刘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建安七子之一王粲。
王粲是七子中诗、赋最佳者。
《文心雕龙·才略》说“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
”分值:1.06.刘桢诗歌的代表作是()A.《饮马长城窟行》B.《室思》C.《赠从弟》D.《驾出北郭门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建安七子的代表作品。
A项作品的作者是陈琳,B项作品的作者是徐干,D项作品的作者是阮瑀分值:1.07.曾作《为袁绍檄豫州文》,诋斥曹操的是()A.孔融B.徐干C.应场D.陈琳答案:D解析:无分值:1.08.谁的咏史诗改变了班固咏史“质木无文”的面貌,开启了后世左思咏史的先声( )A.曹丕B.刘桢C.阮瑀D.王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建安七子之一阮瑀。
阮瑀的咏史诗壮怀激烈,高亢悲凉,改变了班固咏史“质木无文”的面貌,开启了后世左思咏史的先声。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试卷填空:(每题0.5分,共38分)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试卷一、填空:(每题0.5分,共38分)1.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方面是___;文人五言诗成熟于_____时期,可以(____)为代表。
2.____所写的(____)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
4.___是建安诗歌的主要倡导者,____是建安时期杰出的诗人。
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是____,蔡淡的五言诗《____》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5.正始诗歌的代表作家是____和____,阮籍的代表作品是《_____》82首,稚康现存诗歌六十余首。
他们都是“竹林_____”之一。
6.西晋太康时期涌现了大批作家,有三张、二陆即_和陆机、两潘、一左即____。
左思今存诗14首,其中(____)八首是其代表作。
由西晋末到晋室南渡之际兴起了____诗,这种诗几乎统治了整个_____时期的诗坛。
7.陶渊明现存诗_____首,依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诗,一类是_____诗。
8.南朝初的刘宋时代。
山水诗代替了____诗,南朝齐代出现了讲求声律的_____体,开辟了____诗的先河。
9.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要数_____、_____、____.10.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_____》和牧歌《_____》。
11.鲍照现存诗二百余首,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八十余首____诗,代表作为《_____》十八首。
12.南朝与谢肌并称为“大小谢”的诗人是_____,谢胧又是______体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比较彻底地摆脱了_____诗的影响;北朝乐府民歌主要内容反映了北方各民族的征战、_____生活,也反映了民生疾苦、男女爱情和北方的_____。
13.庾信是由南入北的诗人,《____》27首是他后期的名作,他后期创作初步融合了____诗风,他是_____朝时期诗歌创作集大成者,为_____诗的繁荣做了铺垫。
14.南北朝骄体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是_____,其作品有《小园赋》、《竹杖赋》、《枯树赋》、《哀江南赋》等,其中的《___》是代表作。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
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二首。
2、(),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燕歌行》。
3、在汉魏六朝文学中,有两对文学兄妹的创作很有名,他(她)们分别是()、()与鲍照、鲍令晖。
4、曹丕,谥魏文帝,有(《》),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
5、西晋文学家为一傅、一张、三张、两陆、两潘、一左。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潘岳、()和()。
6、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分别为()、()与秦嘉、徐淑。
7、王羲之和谢安,两人的散文创作,应该说是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后者有书信体散文(《》)。
8、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他(她)们分别为司马相如、卓文君与()、()。
7、建安七子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有《王粲集》,其代表作为《七哀诗》二首。
8、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魏文帝()和明帝。
9、()和(),两人的散文,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兰亭集序》,后者有书信体散文《与支遁书》。
10、()的《自悼赋》是一篇由女子所写的伤悼自己命运的赋。
其赋的前半部分叙进宫遭弃的过程,后半部抒写藏于自己内心的痛苦。
在文学史上开了自悼的先例,其后有左芬的《离思赋》,还有江采蘋的(《》)。
1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代表作是散文名篇(《》)。
12、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仅()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13、南北朝时的北方文人,()创作了《水经注》,()创作了《洛阳伽蓝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练习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而独立成科,成为个人抒发怀抱的行为,发射出夺目的光彩,成为“文学的自觉”时代。
建安时期战乱的现实,人命危浅,经学束缚的解除,使个性得以张扬,于是,叹生命之短促,人生之多艰,悲凉慷慨,刚健清新,便成为建安文学的主要风貌。
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全国的局面,但维持时间极短。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重在哲理思索的玄言诗,之后是东晋的山水田园诗,均在探讨人生的价值。
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为我国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百余年,诗歌艺术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和艺术手法的探讨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魏晋南北朝,散文的各种文体发展得相当完备,而且还出现了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骈体文。
这一时期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也得到很大发展,产生了如《文心雕龙》、《诗品》等文学理论巨著。
基本知识1.建安诗坛,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233),即汉末魏初时期。
2.建安时期,为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3.建安时期,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4.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蠫、应 NB75B 、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5.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人。
6.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7.曹操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
8.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白居易的“新乐府”等,都是沿着曹操直面现实人生的写实方向发展的。
9.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三十四岁代汉自立。
10.曹丕对七言诗发展有重大贡献。
他的《燕歌行》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
11.曹植(192—232),字子建。
12.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为界,曹植的诗歌创作明显分为前后两期。
13.曹植前期诗歌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如《白马篇》,就是通过写一个青年英雄的机智勇敢英勇卫国的精神,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憧憬。
14.《白马篇》名句: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5.曹植后期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其代表作为《赠白马王彪》。
此外还有《野田黄雀行》、《吁嗟篇》。
16.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
17.谢灵运称誉曹植诗“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18.“建安七子”之说出自曹丕《典论·论文》。
19.建安七子中散文成就较高者为孔融,诗歌成就高者为王粲。
20.王粲代表作为《七哀诗》三首。
2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句出刘桢《赠从弟》诗。
22.陈琳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
其名句为“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柱”。
23.阮蠫的咏史诗改变了班固咏史“质木无文”的面貌,开启了后世左思咏史的先声。
24.被钟惺《古诗归》评为“婉笃有十九首风骨”的是徐干的《室思》。
25.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
作《悲愤诗》反映汉末苦难的动乱的年代,艺术地再现了诗人悲惨的人生经历。
其史诗般的效果,后人如杜甫的《北征》等诗均受其影响。
26.玄言诗表现了人对自然美的追求,成为后世山水诗的思想滥觞。
27.阮籍诗歌的成就在于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
28.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
阮蠫之子。
29.阮籍以才高自居,登广武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30.阮籍的诗有一种清逸玄远之美,被人称为“玄远”。
31.阮籍的《咏怀》诗,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32.嵇康,字叔夜,“人以为龙章凤姿”,“拜中散大夫”。
33.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遂正直招祸。
34.嵇康的四言诗,继曹操之后为四言顶峰。
35.太康诗风在内容上的特点之一是“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36.潘岳的《悼亡诗》,婉转?恻,悲不自胜。
37.太康诗风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是“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38.陆机,字士衡。
祖父陆逊是东吴名将。
曾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
39.陆机《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篇。
40.左思,字太冲。
曾构思十年,成《三都赋》,一时洛阳纸贵。
41.左思《咏史》其二以比兴手法对门阀制度进行了极其强烈的批判。
42.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
43.刘琨今存诗以《扶风歌》与《重赠卢谌》最为优秀。
44.沈德潜评刘琨诗:“越石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古诗源》)。
45.元好问评刘琨诗“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论诗绝句》)。
46.郭璞十首《游仙诗》最为著名。
47.玄言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
“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皆平典似《道德论》”。
48.陶渊明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开千古平淡之宗”。
49.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号五柳先生,又号靖节先生。
四十一岁那年,彻底结束了时宦时隐的生涯,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
50.陶渊明《归园田居》名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51.建安诗歌具有慷慨悲凉之美,西晋诗歌有绮丽之美,陶渊明则开拓了以冲淡为美的天地。
52.《五柳先生传》传神地写了一个高洁脱俗安贫乐道的隐者,乃陶渊明夫子自道。
53.《归去来兮辞》为陶渊明彭泽桂冠时所作。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高唱“归去来”而归隐田园。
54.自刘裕代晋,宋、齐、梁、陈四代史称南朝。
南朝诗歌沿着重艺术特质、重抒情以至重娱乐的方向发展。
55.元嘉诗歌包括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
56.元嘉诗风的变化是以情思代替玄理,由哲思回到感情上来。
57.“元嘉三大家”在艺术上各有追求:谢灵运追求清水芙蓉之美,颜延之追求典丽华赡之美,鲍照追求热烈浓艳之美。
58.谢灵运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
59.谢灵运(385—433),小字客儿,袭封康乐公。
60.杜甫赞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鲍参军即鲍照。
61.“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
62.谢罣追求诗歌的清新明丽之美,所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63.谢罣的诗歌之美,李白称为“清发”,沈德潜评为“清俊”,黄子云评为“清丽”。
64.梁武帝萧衍说:“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
”即指谢罣诗。
65.徐陵编《玉台新咏》,是宫体诗的高峰期。
66.“北地三才”为温子升、邢劭和魏收。
67.庾信(513—581),字子山。
其诗歌创作依四十二岁留仕西魏为界分前后期。
68.南朝乐府民歌大多辑入《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中。
其中“吴歌”三百余首,“西曲”一百多首。
69.吴歌产生于当时首都建业(今南京)一带江南地区,西曲产生于荆郢樊邓一带。
70.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者为《西洲曲》,采用“钩句”手法。
71.北朝乐府民歌多辑入《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
72.北朝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是《敕勒川》。
73.北朝民歌具有“天然”的质朴和苍凉豪迈的“英雄气”。
74.北朝民歌中叙事长诗为《木兰诗》。
它与《西洲曲》一起被视为南北朝诗歌中的双璧。
75.建安赋作由曹丕提出“诗赋欲丽”的创作原则。
76.王粲的《登楼赋》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77.曹植的《洛神赋》叙写眷恋之情,辞采绚烂清冷。
78.“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为《洛神赋》中描写神女之名句。
79.两晋赋家艺术形式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用事、辞藻和音律三个方面。
80.用事又叫用典,即采取引用典故的手法,使文章简练而更有说服力。
81.左思《白发赋》:“甘罗乘轸,子奇剖符。
英英终贾,高论云衢。
”十六个字连用四典,即年少得志的甘罗、子奇、终军、贾谊四人。
82.鲁褒《钱神论》对社会上拜金主义的浇薄世俗予以抨击。
83.晋代山水赋作家郭璞作《江赋》,被称为“辞赋为中兴之冠”。
84.鲍照《芜城赋》写广陵城的盛衰兴废之变。
85.表现南朝骈赋的美文丰采的是江淹的《恨赋》和《别赋》。
86.由南入北的北朝赋作家庾信,留下了赋史上的千古绝唱《哀江南赋》。
87.经南朝文人的努力,骈文在对偶、用事、辞采、声韵四个方面已臻极致。
88.北朝创作了如《水经注》、《洛阳伽兰记》这样的散文名著。
89.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有“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
他还“力倡通脱。
通脱即随便之意”。
90.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令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91.阮籍《大人先生传》中,对那些虚伪的名教中人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92.骈文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93.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有张华《博物志》、干宝《搜神记》、王嘉《拾遗记》、刘义庆《幽明记》等。
94.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有刘义庆《世说新语》,葛洪《西京杂记》等。
95.《博物志》十卷,是在《山海经》的系统上发展出来的。
96.《世说新语》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各门类共三十八篇。
97.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标志了我国文学批评的繁荣和成就。
98.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99.《典论·论文》对自古而来的“文人相轻”之习表示反对。
100.从曹丕开始,才把“气”引入文论中。
101.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
102.陆机是研究我国文学创作过程开先河之人,他认为文学创造是一个形象思维过程。
103.曹丕将文体分为四科: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陆机却分为诗、赋、碑、诔、铭等十项。
104.缘情绮靡说是在传统的诗教“温柔敦厚”说后由陆机提出的另一重要诗论。
105.《文心雕龙》为作文论文制定了情、风、事、义、体、文的辨别法则,即六义。
106.《文心雕龙》中《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是“文之枢纽”。
107.钟嵘《诗品》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
简答题1 什么是建安风骨?简述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
(1)建安是汉献帝年号,建安文学指从建安元年(196)至魏初(241)大约四十五年间文学,其代表人物为三曹七子。
(2)建安诗人用他们的诗篇真实地反映大动乱、大分裂的时代所造成的残酷现实,表现他们同情民生疾苦的情怀,抒发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情调大多慷慨悲凉,激越深沉,语言昭晰明白,风格刚健清新,即后人称誉的“建安风骨”。
(3)汉末的动乱现实一方面给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起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因此形成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
(4)由于汉末地主政权的濒于崩溃,儒学的传统地位也随之发生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