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气机子午养生八卦(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舒畅,能曲能伸。 “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光明,茂盛。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收纳。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刚柔相济)。
“水曰润下” ——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三).事物的现象和五行归类
2.听五声(呼笑歌哭呻),听洪弱,辨阴阳。
3.问五嗅(臊焦香腥腐),五液(泪汗涎涕唾),五劳(行视坐卧立),五情 (怒喜思悲恐)。
4.知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毒(怒恨怨恼烦)。
5.切五脉(玄洪缓浮沉) 通过望闻问切,从多个角度察明病情,从而为调治做好充分准备。如:一个人若肝 有病,则因肝胆相照,胆会生病,易口苦,肝开窍于目,所以眼易多眦干涩,见风流泪, 指甲有纹、白点,脸现晦暗之色,手的握力不足,肢缩不爽是因血不养筋,易怒大呼小 叫,对臊味敏感,喜吃酸的因其肝阴不足,吃酸的迅速入肝经调肝气达到疏理肝郁之目 的。注意:“主色”胜“客色”为逆,“客色”胜“主色”为顺。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是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物质,即木 火土金水;“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运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相互生克关系,来 概括各种事物的属性,说明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行最早见于三千年前的战国的《尚书.周书.洪范》:“五行,一 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曰曲直,火曰炎上, 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 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衍化为归纳宇 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3.母子相及
(1).母病累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连累其子行也异常。
一般规律是:
母虚
子虚
母子两虚
如,水不足,无力生木,则木干枯,结果水竭木枯。
(2).子病犯母:是指子的一行异常,会影响母行也异常,结果母子皆异常。
一般规律是:
子亢
母盛 损母
子母皆盛 : 这叫“子病犯母 ” 子盛母衰 : 这叫“子盗母气”
相生次序:
木
火
土
金
水
(木)
2.相克:是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克制、制约的关系。 相克次序: 木 土 水 火 金 (木)
“我克者”为“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
火
木
土
水
金
3.五行制化
(1).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
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发展。
(2).五行间的相生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
(一).什么是阴阳?
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易传〃系辞》讲“一阴一 阳之谓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纳 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什么是阳: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外 延的、主动的、刚性的、方的、山南水北都属于“阳”; (2).什么是阴: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 内收的、被动的、柔性的、圆的、山北水南都属于"阴"。 对于人体来说,藏为阴腑为阳,前为阴后为阳,右为阴左为阳,下为阴 上为阳,内为阴表为阳,血为阴气为阳,女为阴男为阳。五藏又是个小五行, 肝脾肾在中下焦为阴,即为阴中之阴;心肺在上焦为阳,即为阴中之阳。
(六)、五行相乘、相侮关系
1.二者区别:
(1).相乘是按五行相克次序过度克制,象是官大压人。 (2).相侮是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的克制,好比是才大恃主。
2.二者联系:
相乘与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都可由“太过”与“不及”引 起,且相乘与相侮可以同时发生。如肝木克脾土太过伤脾致脾虚, 这时的脾太虚了,造成脾土克不了肾水,反而被肾水欺侮。造成脾 土的病程加重。
1.归类方法 取象比类法:“取象”,就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 到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特有征象; “比类”,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 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火。如心的 温热升腾作用与火相似,我们就把心归属于火。以此类推。 推演归纳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出其它相关 的事物,从而确定其它事物的五行归属。 如心属火(大前提),心与小肠互表里,其华在面,主脉,开窍于舌(小 前提),因此可以推演出小肠、面、脉、舌皆归于火。
王成迎祝您成功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一天有子丑寅卯等十二个 时辰,它们与我们身体有什么关系?自然界有风热燥火湿寒 六气,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它们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 影响?为什么有些人生来好身体,有些人生下来一身病?为 什么有些人哼唧唧活百年,有些人身体强壮英年逝?健康到 底是怎么回事?身体里面的气血精津、五脏六腑、经络气机, 以及我们的情志,饮食起居习惯,怎样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 康?这都是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问题。
时辰有阴阳,药性也有阴阳,服药要应和时辰,补阳的药在子时后午时前服用,补 阴的药在午时后子时前服用。 五行配五味(酸苦甘辛咸),这就是用五行指导养生,用“体阴用阳”来调理。
子亢
(如肝火旺,下截肾阴,肝阳上亢致肾阴亏虚;这叫阳盛格阴。)
子虚
母虚
子母俱虚
(如肝阴虚,导致肾阴虚,造成肝肾两虚。)
(七).以五行理论说明五藏之间的关系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藏之间的资生关系: 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助心行血; 火生土: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 土生金:脾气运化生津液,上归于肺,使肺宣肃正常; 金生水:肺之津液下行以滋肾阴,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 水生木:肾藏精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 (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藏之间的制约关系:
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 因此,必须要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辅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协调平衡,促 进稳定有序的变化和发展。
(3).五行制化的规律:
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 克制中求发展。
中医中常说的“阴盛格阳”,“阳盛格阴”,就是制约不住所造成的危害。
水 肾 膀 耳 唾 发 骨 栗 呻 咸 黑 腐 恐 沉 立 淫 烦 志 智 北 冬 藏 寒 豆 栗 猪 霍 胱
(五).五行相生、相克次序
1.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难经》) 注:五行相生,实质上就是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
“血为气母﹑气为血帅”。 仍以气血为例,气
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故气虚亏损,持续发展, 则常可使血液生化不足而表现为气血两虚;相反, 若补气,促使气旺助血,则又可使气血有所恢复。 前者则是“阴阳皆消”的过程,后者则为“阴阳皆 长”的过程。
(三)、脏腑阴阳辩证
阳 证 阴 证
症 急性的、亢盛的、动的、强实 慢性的,虚弱的,静的,抑制 侯 的、代谢旺盛的、进行性的、 的,功能低下的,代谢减退的, 兴奋的,身热恶寒的。 退行性的,无热畏寒的。 望 面色红赤,燥动不安,舌红胎 面色苍白或暗淡,神情萎顿, 黄,品唇燥裂。 倦怠少语,舌淡胖,苔白润。 闻 声高气粗,咳嗽声重,或有痰 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息短 壅气喘。 促。 问 恶热心烦,渴喜冷饮,心烦不 寐,腹胀满痛,便秘臭秽,小 便短赤等。 切 皮肤灼热,腹部胀满拒按,脉 洪数有力。 畏寒喜暖,口淡不渴,腹中冷 痛,大便稀溏无味,小便清长 等,但欲卧寐、纳食减少。 四肢清冷,腹软喜按,脉沉迟 微弱无力。
(九)、中医用阴阳五行说指导配药用药
药食同源,《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五果 、五畜、五菜,均可与五味对应,按五行生克之理服用,起疗病健身的作用。 中药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阴阳配合,升降浮沉。味属辛甘,气属 温热者,多为起升浮作用的阳性药。味属酸苦咸,气属寒凉者,多为起沉降作用的阴性 药。
4.五行胜复(子复母仇)
五行胜复是五行之间按相克规律进行的自我调节。 以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衰则制水不及引起水盛, 水盛克火引起火衰,火衰制金不足引起金盛,金盛克木引起木衰, 使得木盛得以平复,这里的木行亢盛是胜气,金行旺盛是复气,金 行旺盛是对木行亢盛的报复。 注:我为胜气时,克我者为复气。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这是按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指导疗病养生。
五味之禁就是“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这是按五行相 克的理论,就是指不能吃克生病这一行的那一行食物,指导因病忌食。
中药多为复方,由几味至几十味药按“君、臣、佐、使”原则组成。“君” 是主药, “臣” 是加强主药药效并治疗兼症的药,“佐” 是起减轻主药毒性作用的药, “使” 是引导药力通达病灶的药。它们共同配合调理人体达到阴阳平衡。
中医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
《难经•第六十一难》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 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 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 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说的就是通过望“五色” ,听“五音” ,问“五味”, 来辨别病症在哪个脏腑。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 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医治病就是平衡阴阳,调节寒热 , 补不足,泄有余 。 贯通了阴阳五行知识,就能从整个人体系统来宏观考虑, 所以头痛可以医脚,脚痛可以医头,甚至还要做到人与环境平 衡,正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四).五 行 辩 证 养 生 表
五行 五藏 五腑 五官 五液 五色 五声 五华 五体 五变 五情 五劳 五味 五季 五化 五气 木 肝 胆 目 泪 青 呼 爪 筋 握 怒 行 酸 春 生 风 火 心 小肠 舌 汗 赤 笑 面 脉 忧 喜 视 苦 夏 长 热 土 脾 胃 口 涎 黄 歌 唇 肉 哕 思 坐 甘 长夏 化 湿 金 肺 大肠 鼻 涕 白 哭 毛 皮 咳 悲 卧 辛 秋 收 燥 水 肾 膀胱 耳 唾 黑 呻 发 骨 栗 恐 立 咸 冬 藏 寒
(3).古代医学家称“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和"无阳则阴无 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论点,诠释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真理。
(二)、阴阳转化与消长
阴是阳的物质基础 ,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阳 是脏腑功能的体现。阴是有形的,阳是无形的。
事和阳之间 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 转化为阴 。
五 行 辩 证 养 生 表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五 行 藏 腑 官 液 华 体 变 声 味 色 嗅 情 脉 劳 魔 毒 神 常 方 季 化 气 谷 果 畜 菜
木 肝 胆 目 泪 爪 筋 握 呼 酸 青 臊 怒 玄 行 财 怒 魂 仁 东 春 生 风 麦 李 犬 韭
木克土:肝木条达可疏泄脾土之壅滞; 土克水:脾气运化水液,可防止肾水泛滥; 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亢烈; 火克金: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 金克木:肺气清肃下行,可以抑制肝阳上亢。
(八).五行诊病辩证
《千金翼方》 第二十五卷 说:“上医察色,次医听声,下医候脉。是知人有盛衰,其色 先见于面部,所以善为医者,必须明于五色,乃可决生死,定狐疑。故立候气之法冠其 篇首焉。” 1.察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华(爪面唇毛发),五变 (握忧哕咳栗),五体(筋脉肉皮骨),看动静辨阴阳。
火 心 小 舌 汗 面 脉 忧 笑 苦 赤 焦 喜 洪 视 贵 恨 神 礼 南 夏 长 热 黍 杏 羊 薤 肠
土 脾 胃 口 涎 唇 肉 哕 歌 甘 黄 香 思 缓 坐 胜 怨 意 信 中 长 化 湿 稷 枣 牛 葵 夏
金 肺 大 鼻 涕 毛 皮 咳 哭 辛 白 腥 悲 浮 卧 杀 恼 魄 义 西 秋 收 燥 稻 桃 鸡 葱 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