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案6.2 共筑生命家园

合集下载

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教案+作业(部编版)

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教案+作业(部编版)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 考察的时候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 断,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将8月 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体现了首创性、 标志性 、独特 性,具有鲜明的辨识度。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必备知识清单
1.为什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4.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青少年应怎样做?
思考: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谈谈理由。
【小组合作】——互帮又互学,小组力量大
思考: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谈谈理由。 村民王婶的话是正确的。造纸厂厂长和小清父亲的话是错误的。
理由:①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应协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 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要坚持绿色富国,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 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梦 。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
研学总结:怎么样走绿色发展道路?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 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 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 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 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 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过该海域的海上运输繁忙,香港机场航线起落
则然和护经。保中),济就护华建在区白设相。海与应为豚节的了生约区减存资域少区源采对域保用海的护了上干环这航扰境种道(海协海、洋调底飞生发隧展 道②+体岛现+了桥坚的持方绿式色。发展理念。③坚持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设计
课题
6.2共筑生命家园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型
学生出勤记录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态度认同,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能力目标
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懂得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知识目标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知道怎么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措施。
视频播放:塞罕坝的故事
从视频中引出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怎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视频播放:准格尔煤矿的绿色发展之路
教师小结:绿色发展,谁在助力:
①国家,政府代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鼓励创新,绿色富国
②社会代表媒体-------宣传教育公益实践
③群众代表------绿色循环低碳生活
作业布置
知识点记忆
板书设计
为什么
坚持人与自然
怎么样
和谐共生
关系
绿色富国
低碳之路
共筑生命家园
严守底线
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课后反思
安全提示语
过马路两边看,还要走在斑马线。
阅读教材并总结思考P81-84
活动三:小组合作探究,绿色发展,谁在助力
活动四:P84,对比余村两条不同的致富之路,思考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完成导学案习题
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人类家园正在面临的危机,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通过自学,了解本节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塞罕坝三代林场人的先进事迹,感受榜样的力量,进而深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6.2共筑生命家园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6.2共筑生命家园
1.导入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图片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2.走进社会
小清家在一条小河旁。以前,河水清澈见底,人们常在河里捕鱼捉虾,洗衣洗菜。后来,河水渐渐变得浑浊起来,鱼虾不见了踪影,人们也不敢在河里洗衣洗菜了。原来,在小河的上游建了一家造纸厂,厂里的污水违规排放直接进入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了。
5.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当今社会,人类为什么仍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师小结: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中国古代诗人的追求,也是当今社会人类面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需要人类共同承担责任,共筑生命家园。
探究(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2)向造纸厂厂长反映,要求安装排污设备,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向当地的环保部门反映。
(3)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0-81①②③④
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84①②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P84①P87②
4.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P85-87①②③④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6.2《共筑生命家园》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6.2《共筑生命家园》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6.2《共筑生命家园》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对身边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环保行为习惯尚未养成。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错误的环保观念,需要进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运用法治观念参与环保实践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4.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2.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环保观念和实际行动,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图片,制作PPT。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布置教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生态环境的美丽画面,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地球生态环境现状如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森林砍伐、空气污染等。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人类及自然界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观念和实际行动。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6.2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健全人格: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教学难点】➢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视频赏析:老师的家乡思考:1、我的家乡怎么样?2、谈谈分享一下你的家乡?【新课学习】结合老师家乡思考: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岭头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石灰岩资源丰富,村民靠开采矿石,建成水泥厂和砖窑,集体经济收入之高一度跃居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但随之而来的是粉尘蔽日,树林失色,山体大面积破坏,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村民深受其害。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十多年。

村里如果关停矿山、砖窑和水泥厂,集体经济收入将下降到20万元,村民收入锐减,村民情绪很大。

小组活动:我是村长作为村长,你深感本村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关头。

现已知本村的自然环境如下:该村地处太行山脚下,海拔100-200米,三面环山,有河流穿过村庄,村域面积5.75平方公里,山林面积5000余亩(其中多为松柏林)、梯田面积580亩。

小组讨论:主题:岭头村的发展方式要求:前后桌就近组建村委会(4人),选出村长和记录员,村长负责发言,记录员记录讨论成果;活动时间:3分钟,发言1分钟发言要求:“发展方式”+“原因”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观看图片,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归纳小结: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设计

6.2 共筑生命家园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第六课的落脚点,是建设美丽中国、共建生态文明的共识与行为追求的体现。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选择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基本特点及现状,认识到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意识到我们需要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之间的关系。

从个人层面来说,学生愿意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但缺乏从企业、社会和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格局和高度。

二、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知道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道路的要求,知道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2.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建设生态文明,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3.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养成低碳环保、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科学的环境发展观。

学习重点:建设生态文明。

学习难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自学检测】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追求人与自然,是人类面临对生态危机作出的只会选择。

(2)人与自然,共荣共生,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3)生态兴则,生态衰则。

(4)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也是时代的。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

(5)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和的基本国策。

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

2.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2)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与的关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 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 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设计
①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②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暂停发展经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近年来,某市实行绿色发展、兴林富民的战略,利用当地的林地资源优势,采取林粮、林旅、林药、林禽等模式,加快林地经济发展。2017年,全市林下经济实现产值6亿元。这说明()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当前,我国致力于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②人类可以随意开发、利用自然
③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④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2.确定本课题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教学的重点: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的难点:人与பைடு நூலகம்然的关系
学情
分析
1.预测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九年级学基于生活经验,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身也能积极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知道一些生态文明的理论观点,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生成:坚持绿色发展之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之国,让人民群众感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综合建模
今天我学习了...........知道了...........今后我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共筑生命家园》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共筑生命家园》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共筑生命家园》示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命的价值,明白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如何为共同的家园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生命的价值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具体行动还不够明确,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喜欢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与人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共同的家园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与人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和讨论题。

2.准备环保活动材料。

3.布置课堂环境,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同时,让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个共同的家园?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讨论题目可以是:“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你曾经为关爱他人做过哪些事情?”等。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爱生命,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生命的价值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深入的分析来深化他们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保护环境,共筑生命家园。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生命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的方法。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2.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和环境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单元第二课《共筑生命家园》。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案例材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命的图片,如花草、动物等,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吗?我们应该如何珍爱生命呢?”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案例,了解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

然后提问:“案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做到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你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第二节《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第二节《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节《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材料分析,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通过材料分析和漫画分析,归纳并说出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学习重点】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学习难点】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傍晚的边境线,被夕阳晕染成美丽的金色,祖国的边境线总得有人守,在巡逻路上的军士陈健突然看到了千里之外的妻子穿着一袭白纱站在草原之上,在这一碧千里的红海沟山谷,他们拍下了这组最美的婚纱照。

欣赏图片,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意境?山川秀美,感情真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秀美山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保护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共筑生命家园》精讲新课:首先,我们一起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让我们一起来开启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第一环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材料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需要资源,广袤的大兴安岭林区为了国家建设开始砍伐树木。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点拨:自然的重要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材料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树木被砍伐,我国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沙尘暴等天气不断增多。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点拨:人与自然的关系(1)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2)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的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点拨:生态文明的重要性(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材料四: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精品教案

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知识目标1.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2.知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措施。

3.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能够提出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做法。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与分析,明确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2.通过观察与分析,明确我国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观念。

2.树立科学发展观。

3.增强走绿色发展道路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重点1.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措施。

2.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如何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难点1.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做法。

教师准备:1.课前上网查阅有关破坏自然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资料,制作成课件;2.精心备课。

学生准备:1.观察身边存在的破坏自然和生态的现象及问题;2.提前预习新课。

一、材料导入,场景激趣教师展示幻灯片: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与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并称为中国三大经济战略规划,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重庆、江苏、湖北、浙江、四川、湖南、江西、安徽、贵州等11个省市。

长江横贯东中西,连接东部沿海和广袤的内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新的经济带,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2017年7月,环保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日前联合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切实保护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

规划确立了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确立水资源利用上线,妥善处理江河湖库关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坚守环境质量底线,推进流域水污染统防统治;全面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建设宜居城乡环境;强化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应对,严格管控环境风险;创新大保护的生态环保机制政策,推动区域协同联动。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关系;理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知道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知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图景。

能力目标:在实践中提升节能环保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学难点: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教材第81页“运用你的经验”:下面是某同学摘录的诗文,让我们大声朗读并感受他的意境。

小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蕴含着身处自然,与自然相融,悠然自得,快活忘我之境。

引导总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共筑生命家园”。

二、新课讲解(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材料:地球的整个体系由一个巨大的能量来赋予活力。

这种能量通过最精密的调节而供给了人类。

尽管地球是不易控制的、捉摸不定的,也是难以预测的,但是它最大限度地滋养着、激发着和丰富着万物。

这个地球难道不是我们人世间的宝贵家园吗?难道它不值得我们热爱吗?难道人类的全部才智、勇气和宽容不应当都要倾注给它,来使它免于退化和破坏吗?我们难道不明白,只有这样,人类自身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吗?摘自《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问题:你能读出什么信息?总结: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探究与分享:观82页小字问题: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

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伦敦空气污染的治理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引导总结: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6.2《共筑生命家园》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共筑生命家园》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共筑生命家园》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学生能够理解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等理念是对国家发展和人类未来负责的正确选择,增强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认同感。

2.认识到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中所承担的责任,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健全人格: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使学生具有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4.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方法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环境挑战的乐观态度和坚韧意志。

责任意识:5.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6.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环境问题,学会思考如何推动社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自然为人类提供的滋养和条件,以及人类对自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认识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智慧选择。

2.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措施和意义掌握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要求,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和绿色惠民等。

理解走绿色发展道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

难点: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学生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如在消费、出行、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到环保、低碳、绿色。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绿色生活方式和参与环保行动的途径。

4.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

让学生掌握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图片或视频,如森林砍伐、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共筑的生命家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使学生理解到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生命、环境、社会责任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共筑生命家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共筑生命家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生命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生命家园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共筑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共筑生命家园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如何做到关爱他人、保护环境?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总议题:从日本排污议如何共筑生命家园一、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二框内容。

本框题共有两目内容,第一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要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懂得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第二目“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主要讲述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的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

据此本课以时政素材“日本排污”为主线,设置总议题:从日本排污议如何共筑生命家园;设置子议题:“聚焦问题怒日本排污之悲;深层分析悟人与自然之理;找寻对策商保护家园之行”让学生从议题任务“模拟外交发言人发言”“预判事件走向”“旅游、点赞”中感知日本排污危害、分析日本排污其他可行方案以及我国盐库察尔汗盐湖的生态保护措施,从中感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二、学情分析随着学识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丰富,九年级学生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有所了解,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有初步的认识。

然而,当前初中生的思维深度、社会经验有限,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难以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学生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认知是浅层的,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做法不够了解;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动不足。

三、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生态的家园,认同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基本国策法治观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了解日本排污不合法性,以及做到保护公共财产的基本义务责任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在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教学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人与自然的理念、理解国家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政策五、教学过程导入: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共筑生命家园》示范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共筑生命家园》示范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2《共筑生命家园》示范教案一. 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这一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共筑生命家园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他们对于社会问题有自己独立的看法。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生态环境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共筑生命家园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

2.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生态环境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2.课件:相关的生活实例和视频资料。

3.活动材料:环保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生态环境问题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观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

第四课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节共筑生命家园教学案例
李毅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关系,理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知道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3、知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知道绿色发展道路是破解发展困境的最佳选择。

能力目标:
1、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与要求;
2、懂得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品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
2、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教学方法】
情感体验法、活动探究法、点拨归纳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教学素材并制作好幻灯片。

6.2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6.2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A.人类要尊重、呵护自然,绝对服从自然
B.我国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C.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天然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其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各方面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2022年6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的制定实施,旨在( B )
5.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
6.知识拓展:介绍五大新发展理念。
1.结合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
2.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3.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初步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回答问题。
7.言语引导,总结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8.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1.仔细阅读相关材料,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自身感受,积极思考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举手发言。
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3.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2.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3.塞罕坝的“前世今生”
简单介绍塞罕坝过去与现在的变化。
播放关于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的付出的视频
提问: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为什么它又从“沙地荒原”变回“林海绿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4.介绍“塞罕坝”精神,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分析塞罕坝变化原因。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途径、共建美丽中国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更缺乏实际行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对人类的影响,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共建美丽中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对人类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态环境问题,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主题演讲法:邀请有关专家或学生代表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保护生态环境的经验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案例分析题和小题检测题。

3.准备好演讲嘉宾及演讲主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图片,如雾霾、水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提问:“你们认为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数据和事实,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共筑生命家园》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共筑生命家园》教案、教学设计
6.结合所学知识,为学校或社区提出一项环保建议,内容要具体、可行,有助于改善周围环境。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所学知识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注重查阅资料、请教他人,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3.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到环保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一份关于环保知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3.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纠正理解上的误区。
(五)总结归纳,500字
2.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生活观念,形成环保意识,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案例分析
1.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现状,让学生了解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2.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了解和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导: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共筑生命家园》这一章节,深入了解如何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法规以及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观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你从诗中可以看到哪些景色?这些景色今天还能看到吗?
(2)你的家乡有几条河流?有几个沙场?有几个垃圾倾倒场?河流周围居民的生活怎么样?
(3)你的家乡有几座山?有几个矿山(或者石场)?道路状况怎样?矿山(或者石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怎么样?
教师讲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似乎于我们现代生活而言已经只是一个梦境。

正因为如此,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美丽和谐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勇气、智慧和信念!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1.材料呈现:
2018年1月16日,记者在海南省某个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看到,项目已经停止建设,并将进行生态整体修复。

据了解,此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总填海面积97公顷,包含日岛和月岛。

其中填海面积为49.1公顷的月岛项目未批先建,当中央环保督察组给出反馈意见后,便停止了非法填海行为。

你如何看待“停止非法填海行为”?
2.小结:(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1.材料呈现:
材料一:1952年12月5日,一场浓密而有毒的大雾开始笼罩着伦敦,5天时间内至少
4000人死亡,另有15万人入院治疗。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曾这样描绘伦敦的雾:“这一天,伦敦有雾。

这场雾浓重而阴沉。

有生命的伦敦,眼睛刺痛,肺部郁闷。

有生命的伦敦,是一个浑身煤炱的幽灵。

”无独有偶,这些年来,在我国屡屡出现的“雾霾”“沙尘暴”,也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材料二: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方式等的系统性革命。

(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

材料一中说“科学家认为他们最终找到了大雾的成因”,请你查阅资料,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提示:①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②间接原因是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特殊天气;③根本原因是人类不断破坏和污染环境。

(2)结合材料一,说说“伦敦杀人雾”事件给我国治理“雾霾”和“沙尘暴”带来什么启发。

提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3)依据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目标,说说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我们要在生产生活理念和方式上有哪些转变。

提示:①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让绿色出行、环保出行成为我们自觉的生活方式。

(三)建设生态文明
1.材料呈现:
为进一步加强湖泊管理保护工作,我国将在2018年年底前在湖泊全面建立湖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意见》在2018年1月4日正式公布。

全面建立湖长制有什么现实意义?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2.小结: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目标导学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一)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1.材料呈现:
经过十多年持续治理和国家草原补贴政策的实施,如今内蒙古草原生态整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局部草原明显恢复。

图片是羊群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上觅食的情景。

图片告诉了我们什么?
2.小结: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3.活动——探究与分享P84:
(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请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提示:①先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后是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②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等。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活动——探究与分享P85:
(1)你是如何看待图中人物的观点?谈谈理由。

提示:①村民王婶的观点有道理,指出了造纸厂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其实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更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

我们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②造纸厂厂长的观点严重错误。

当前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坚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只顾自己的经济收益,不顾经济收益所必须付出的环保成本,其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③小青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

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不仅要看眼前的经济利益,更要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2)如果你是小青,面对家乡小河的变化,你认为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家乡村民各应该承担起哪些责任?
提示:①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律,加大对造纸厂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并督促企业加强环保意识,按照法律要求进行环境保护;②造纸厂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强化责任意识,承担相应的企业责任;③家乡人民群众应该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劝阻企业破坏环境的不法行为,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也知道了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明确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措施。

3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较为重要。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学习了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结合新颖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是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学习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和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措施,结合课本上的材料来理解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