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合集下载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概念;2.掌握上抛和下落的特点和规律;3.能够根据实际情境分析问题,解决物体上抛和下落的相关计算问题。

二、教学内容1.上抛运动的概念及特点;2.下落运动的概念及特点;3.物体上抛和下落的规律;4.与物体上抛和下落有关的计算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场景问题,如:“小明从一定高度将一个球向上扔,球会怎样运动?抛起的高度和时间有关吗?”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上抛和下落的问题。

2. 学习上抛运动(10分钟)•讲解上抛运动的概念,并给出示意图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上抛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 学习下落运动(10分钟)•讲解下落运动的概念,并给出示意图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下落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4. 比较上抛和下落运动(10分钟)•引导学生比较上抛和下落运动的异同点,总结上抛和下落的规律。

5. 计算问题实践(20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如: 1. 一个小球从离地15米的高度自由下落,求它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 2. 一个小球以10 m/s的初始速度被斜向抛出,抛起的最大高度是多少?6. 小结提醒(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问巩固学生对物体上抛和下落的掌握程度,解答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资源1.PPT或黑板;2.教学演示物体。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和个人练习题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上抛和下落的概念、特点和规律,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计算问题。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并结合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基本概念;2.掌握物体上抛和下落的规律;3.发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课件、实验器材(小球、直尺、计时器等);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活动1:物体的上抛和下落 -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上抛”和“下落”两个词汇,并请学生尝试解释它们的意思; - 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回忆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现象; -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15分钟)活动2:上抛和下落的基本概念 -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简要介绍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基本概念; - 教师解释上抛和下落的区别,包括物体运动轨迹、速度变化等方面; -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自由落体和抛体运动的特点,并与上抛和下落做对比。

3. 实验(30分钟)活动3:物体的下落实验 -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物体的下落实验,要求他们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 实验内容: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小球,并使用直尺测量从不同高度同时释放小球,记录小球落地所用的时间; - 实验结果: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观察数据变化的规律;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物体下落的规律,并与前面讲解的知识进行对比。

4. 讨论(20分钟)活动4:物体的上抛与下落 - 教师提出问题:在同样的条件下,物体的上抛和下落哪个时间长?为什么? - 学生自由讨论,并在小组内展开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上抛和下落的关系,并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的参照系对时间的影响。

5. 归纳总结(15分钟)活动5:总结物体的上抛和下落规律 -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解释,概括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规律; - 教师鼓励学生将总结的规律写在笔记本上,并进行讲解; -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总结,同时进行订正和补充。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物体上抛与下落的实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物体上抛与下落的实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物体上抛与下落的实验》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上抛与下落的自然规律。

2.培养观察、思考、实验操作的能力。

3.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与分析。

三、教学准备1.物品准备:篮球、足球、气球、纸飞机、沙包等。

2.实验记录表。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都有什么共同点吗?”(二)实验一:物体上抛与下落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一种物品(篮球、足球、气球等)。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上抛实验,观察物体上抛后的下落过程。

3.小组内讨论:物体上抛后为什么会下落?(三)实验二:不同物体的下落速度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一种物品(纸飞机、沙包等)。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上抛实验,记录物品下落的时间。

3.小组内讨论:为什么不同物体的下落速度不一样?(四)实验三:物体下落的轨迹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一种物品(篮球、足球、气球等)。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上抛实验,观察物体下落的轨迹。

3.小组内讨论:物体下落的轨迹是什么样的?2.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如:喜欢实验操作,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探讨问题等。

3.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思考,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五、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物体上抛与下落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实验报告,下周分享给全班小朋友。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观察物体上抛与下落的现象时,引导幼儿注意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强化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对话示例:教师:“小华,你观察到篮球和气球抛起来后,哪个下落得更快一些呢?”小华:“我觉得气球下落得慢一些,因为它比较轻。

”教师:“很好,那我们一起来记录一下,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有相同的发现。

”二、教学难点实验操作中,引导幼儿准确记录数据,并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理解不同物体下落速度差异的原因。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

2.掌握简单物体在上抛、下落时的运动规律。

3.学习并运用物理量的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感受科学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上抛实验2.下落实验3.运动规律三、教学过程1. 上抛实验实验材料网球、毽子、绳子、墙。

实验过程1.引入–让学生集体思考,如果我们向上抛一个球,那么它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引入新的知识点,物体在上抛时始终会受到哪些力的作用?2.实验准备–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并告知实验步骤。

时间,一人记录。

–学生选择一个平坦的场地,用绳子拉出一条等分的线,同时贴上一张白纸,在纸上画出参照线,以观察球的运动轨迹。

3.实验步骤–学生在参照线外站立。

–抛球人抛出球并维持一个正确的上抛姿势。

–观察员观察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并记录。

–根据数据和观察结果,学生们就物体在上抛时的运动轨迹进行探讨,提出想法和疑问,欣赏和批评互动。

4.实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让学生们自己得出物品在上抛时停留的时间和高度与抛出物体的初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 下落实验实验材料毛球、篮球、绳子、扫帚杆、固定架、尺子。

实验过程1.教师引入–激发学生对下落实验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个物体自由落下的情景并进行分享。

–引导学生使用物理量来科学描述下落现象。

2.实验准备–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并告知实验步骤。

定架固定扫帚杆作为扔球的位置,另一人观察时间和记录数据。

3.实验步骤–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

–用尺子测量毛球和篮球的质量和直径,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固定架用扫帚杆牢固地扎在地上。

–拉起扔球的绳子,直到扔球和固定架在同一水平面上。

–让扔球人扔出球并记录球下落的时间。

–根据数据和观察结果,学生探讨了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分享和讨论。

4.实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下落实验结论:重力是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唯一力量,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所在地方的引力强度成反比,从而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特例。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物体的上抛、下落》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现象;2.学习抛物线的形状;3.探究上抛物体的运动规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投掷球等实验物品;2.学生桌上准备好笔、纸以及尺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首先,教师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现象,并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物体的抛出角度、起始速度、运动轨迹等信息。

二、实验(20分钟)1.教师向学生演示球的上抛,让学生观察球的抛出角度、起始速度、运动轨迹,并帮助学生感知物体运动的规律;2.学生参与实验,投掷球,并记录球的运动轨迹;3.学生们测量球运动过程中的高度、时间等数据,并加深对上抛物体的运动规律的理解。

三、讲解(10分钟)教师根据实验结果,讲解上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和抛物线的形状,并通过示意图展示抛物线的高度、宽度、形态等相关信息。

四、练习(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抛物线、上抛物体的理解并掌握有关公式,让学生自主完成列式、计算等练习。

五、评价(5分钟)教师通过几道练习题,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测验,并对于学生疑虑进行解答,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现象的基本知识、动力学规律和数学公式。

教学反思此次大班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视频、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于参与实验中探讨并深刻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不断借助于训练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在每个环节引导学生打牢基础、完善知识框架。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一次完整的教学过程不能只是轻浮的传授知识,而是应该通过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实践、总结,构建起一张全面走心的知识图谱。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本质,走向实际应用和前沿表达。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我设计这节大班科学课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上抛和下落的现象。

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抛球游戏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力的作用效果。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上抛和下落的现象。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并能够解释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原因。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投掷器、桌子、塑料盆、纸飞机等。

2. 学具:记录表格、画笔、彩色纸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邀请孩子们来到户外操场,让他们自由地抛球玩耍。

在孩子们玩得开心的时候,提问他们:“你们发现球在抛出去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思考。

2. 演示实验:拿出一个球和一个投掷器,向孩子们演示用力将球投掷出去,球会向上飞起,然后落回地面。

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他们看到的现象。

3. 探索活动: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球和投掷器。

让孩子们自己尝试抛球,并观察球的上抛和下落现象。

同时,要求他们记录下每次抛球的力度、角度以及球的上抛和下落情况。

5. 手工制作: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张彩色纸,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纸飞机。

制作完成后,让孩子们抛出纸飞机,并观察飞机的上抛和下落现象。

6. 活动重难点:在活动过程中,重点引导孩子们观察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影响。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解释这一现象。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进行情况,观察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孩子,我会提供额外的辅导和练习。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更多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运动规律。

3.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基本规律。

2.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通过观察结果总结规律。

教学难点:1.把握物体上抛和下落的规律。

2.进行简单实验观察,并总结出规律。

教学准备:1.一个小球。

2.一个玻璃杯。

3.一张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向学生提问:什么是上抛的运动?什么是下落的运动?你们见过上抛和下落的物体吗?2.引导学生回忆曾经见过的上抛和下落的物体,如:扔球、抛石子、掉落的树叶等。

二、实验观察(25分钟)1.实验1:物体的下落a.学生将小球从手中高高扔到地上,观察小球下落的过程。

b.引导学生描述小球下落的特点和规律,并记录下来。

c.提问学生:小球的下落速度是一直都一样的吗?为什么?d.解释学生:物体的下落速度是逐渐增加的,这是因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2.实验2:物体的上抛a.将一个纸球投掷到空中,观察纸球上抛的过程。

b.引导学生描述纸球上抛的特点和规律,并记录下来。

c.提问学生:纸球上抛后是往上还是往下运动的?d.解释学生:物体上抛后会达到最高点,然后开始下落。

三、知识总结(15分钟)1.整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规律,并记录在黑板上。

2.课堂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引力是物体下落的原因,以及物体的速度会因重力的作用而逐渐增加。

四、巩固练习(20分钟)1.分发练习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练习完成后,学生交换答案并讨论。

3.教师解释练习题的正确答案,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五、延伸活动(15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些延伸探究的问题,并让他们小组讨论和思考。

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和观察,例如: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掉落速度等。

六、课堂总结(5分钟)1.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特点和规律。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上抛和下落;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物体的上抛和下落规律;3.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物体上抛、下落的实践活动;4.发展学生的观察、实践、合作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体的上抛1.什么是物体的上抛;2.物体上抛时,高度、速度、时间等之间的关系;3.如何进行物体的上抛实验。

2. 物体的下落1.什么是物体的下落;2.物体下落时,高度、速度、时间等之间的关系;3.如何进行物体的下落实验。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物体上抛、下落时与高度、速度、时间的关系;2.物体上抛、下落的实验方法。

2. 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准确记录实验数据;2.学生能否准确掌握物体上抛、下落的规律。

1. 导入新知1.通过投掷小球,引出学生对物体上抛、下落的认知;2.利用Socrative等工具,让学生在线上回答上抛、下落的问题,并给予简单说明。

2. 提供案例1.通过视频、图片让学生观察物体上抛、下落的过程;2.让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观察到的规律。

3. 讲解知识点1.讲解物体上抛、下落时高度、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2.讲解上抛、下落实验方法;3.提供实验数据模板。

4. 实验活动1.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合作完成数据记录;2.学生交流讨论、比较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5. 总结与评价1.老师带领学生总结知识点;2.老师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评价;3.学生自我评价。

五、课后拓展1.学生可以自己设计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等条件下物体上抛、下落的实验;2.学生可以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了解物体上抛、下落规律的具体细节。

这次科学教学尝试了新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但实验活动缺少足够的引导,导致不同小组的实验数据差异较大,下一步应该加大在实验设计和指导方面的力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体上抛、下落规律。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物体的上抛、下落》我设计这节《物体的上抛、下落》的大班科学课,是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物体上抛和下落的自然现象。

我采用的设计方式是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通过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物体的运动规律。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设定为:1. 让孩子们能够观察并描述物体上抛和下落的现象;2. 让孩子们通过实验,理解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原因;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将其设定为让孩子们理解物体上抛和下落的科学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个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小球、跳跳球、纸飞机等,以及记录观察结果的纸和笔。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认为让孩子们理解物体上抛和下落的科学原理是最难的,因为这需要他们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重点则是让孩子们通过实验和观察,自己发现和理解这个原理。

课后反思中,我认为这节课的优点是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解释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原理时,有些孩子还是不太理解,我需要找到更直观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

另外,在组织小组讨论时,有些孩子比较内向,不敢发言,我需要更多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

在拓展延伸方面,我计划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和记录更多的物体上抛和下落的现象,并尝试用学到的科学原理来解释。

我还计划组织更多的科学实验课,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物体的上抛、下落》这节大班科学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让孩子们理解物体上抛和下落的科学原理是这节课的核心,也是最大的难点。

这个原理涉及到重力、空气阻力等概念,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这些概念可能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因此,我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这个原理。

如何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描述物体上抛和下落的现象也是一个重点。

科学活动——物体的上抛、下落-幼儿园科学教案

科学活动——物体的上抛、下落-幼儿园科学教案

科学活动——物体的上抛、下落-幼儿园科学教案一、科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应当能够:1.了解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基本概念;2.观察物体上抛和下落的过程,提高观察能力;3.认识科学实验的基本流程。

二、教具准备1.篮球;2.玻璃球;3.绳子;4.学生桌椅。

三、教学步骤1. 准备阶段根据教学准备,将篮球和玻璃球放在学生的眼前,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一起进行上抛和下落的实验,并引导幼儿一起探讨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基本概念。

2. 实验阶段1.请一位幼儿把篮球从手中用力抛起,同时其他学生观察篮球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状态。

然后跟幼儿一起回顾总结篮球上抛的特点。

2.请另外一位幼儿重复以上抛篮球的实验,观察篮球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状态,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提升幼儿的实验动手能力。

3.让一位幼儿拿起玻璃球,同时其他学生观察玻璃球的下落过程和运动状态。

然后跟幼儿一起回顾总结玻璃球下落的特点。

4.让另一位幼儿重复以上下落玻璃球的实验,观察玻璃球的下落轨迹和运动状态,让幼儿自己动手探究,提升幼儿的实验动手能力。

5.找一条绳子,将绳子上方固定在教室的某个高处,并将篮球绑在绳子下方。

然后请一位幼儿拉住绳子,把篮球向上抛起,并观察篮球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状态。

6.请另外一位幼儿重复以上利用绳子上抛篮球的实验,观察篮球的运动轨迹和运动状态,让幼儿自己密切关注实验结果,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

3. 归纳总结阶段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让幼儿自己总结归纳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基本概念,让幼儿从实验结果、个人经历和小组讨论中获得科学知识的提升。

四、安全提示1.老师必须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防止幼儿对实验材料进行捣乱和破坏。

2.活动过程中必须有老师帮助幼儿进行实验,防止幼儿受到危险的伤害。

五、实验效果评估通过实验过程,幼儿应当能够运用观察、实验、总结实验的基本方法,理解物体上抛、下落的基本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积极性和总结反思的能力,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科学教育活动的学习,幼儿应该能够:1.简单地认识物体上抛、下落的概念;2.了解物体从高处落下时的运动规律;3.发现物体在不同高度落下的速度的变化;4.发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1.物体的上抛;2.物体的下落;3.不同高度物体的落下速度的变化。

教学方式1.诱导式提问:老师为幼儿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探究物体上抛和下落的概念;2.模型演示:老师通过演示告诉幼儿物体从高处落下时的运动规律;3.多媒体呈现: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让幼儿发现物体在不同高度落下的速度的变化;4.实验观察:准备好小车、轨道、小草丛等材料,在幼儿的帮助下进行实验探究,让幼儿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老师在幼儿的视野范围内放置数个球类物品,引导幼儿围观,并问出下列问题:- 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 根据你们的观察,你们留意到球类物品运动时有什么特点?通过幼儿的观察和回答,引导幼儿初步探讨物体的上抛和下落。

Step 2 模型演示•老师取出一只果皮球,再配上一个小竹板架子;•特意让孩子来帮忙提升球的高度,并让孩子用手把球送离手;•让孩子观察,演示球的运动轨迹并进行解释。

从这步教学中,幼儿将更好地了解物体从高处落下时的运动规律,并为后续实验探究做好铺垫。

Step 3 多媒体呈现老师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让幼儿发现物体在不同高度落下的速度的变化。

展示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物体从不同高度落下的视频;•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图表;•不同高度落下物体所落地点的预测。

有了这一步的学习,幼儿对于物体高低所引发的运动速度变化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Step 4 实验观察•老师将一条长木板竖立于草丛中,并准备一个小黄球和一个小车,在木板下沿设法将小车放置在一定高度,留给足够的时间以供下落;•让幼儿探究小车何时能够成功抵达预定目的地,物体下落时的不同变化和轨迹及碰撞。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物体的上抛、下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物体的上抛、下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物体的上抛、下落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导孩子进行物体的上抛与下落的实验和观察,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和掌握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物体的上抛、下落的基本特征和规律;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学会逐渐发现事物中的规律和实验现象;3.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和讨论能力,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4.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物体的上抛与下落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三、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逐渐掌握物体上抛和下落的规律。

四、教学准备1.教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准备教具和课件;2.学生:备好笔、纸,穿好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5.1、前期准备1.在幼儿园的教室、操场上预设实验场地,为幼儿掌握物体的上抛和下落规律做好环境准备;2.整理好教具,包括各种球、绳子、板子等,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3.准备好课件,包括实验讲解PPT,幼儿体验性游戏视频等。

5.2、引导幼儿进行实验1.讲解实验步骤:首先将一个球掷到空中(上抛),观察球的运动轨迹和落点;接着放置球在一定高度,将另一个球从同一高度抛出,观察球的运动轨迹和落点(下落),让孩子们观察并记下实验过程中的现象;2.让幼儿自主进行实验: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幼儿掌握物体的上抛和下落规律,让幼儿围绕实验环节打造体验性游戏,让幼儿自主参与实验,亲自碰撞、探究,感受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区别。

5.3、总结实验结果1.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收获;2.教师在课堂上总结物体上抛和下落的规律和特征,并与孩子们进行互动讨论,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知识的趣味和实用性。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物体上抛和下落实验,让幼儿在研究的过程中产生思考,通过总结和自主探究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物体上抛和下落规律。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幼儿心灵深处留下一颗“探究科学”的种子,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了解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概念。

(2)能够描述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过程。

(3)能够分析物体上抛和下落的规律。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兴趣。

(2)培养学生对世界自然现象的观察与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能够分析物体上抛和下落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能够描述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教师出示一枚硬币,向上抛起并请学生观察。

2. 学生进行观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硬币上抛时是什么样子的?抛出去后又会怎样?3. 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体的上抛和下落。

(二)知识讲解1. 教师介绍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概念。

2. 教师示范并解释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过程。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物体上抛和下落的规律。

(三)实例训练1. 教师以实例形式给出一些物体上抛和下落的问题,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自己的答案。

3.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总结物体上抛和下落的规律。

(四)巩固练习1. 学生分组完成一些上抛和下落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

(五)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的上抛和下落会有这样的规律?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2. 教师简要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给学生一些相关练习题。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物体上抛和下落的规律。

2.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思考。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整理思维导图。

2. 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3. 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上抛和下落的现象,并进行记录。

七、板书设计物体的上抛、下落物体上抛的过程:1. ..........................2. ..........................3. ..........................物体下落的过程:1. ..........................2. ..........................3. ..........................。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课程目标1.了解物体的上抛和下落过程;2.掌握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3.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和测量来加深理解。

教学重点物体的上抛、下落的概念、特点和过程。

教学难点物体上抛的速度和高度的测量。

教学准备1.展示物体2.计时器3.其他相关实验材料教学内容1. 导入使用生动活泼的场景来导入本次课程,例如:老师手中拿着一个球,说:“同学们,你们看到我手上的这个球了吗?我们可以用手把球扔向天空,它会上升并落回地面。

那么,你们知道这个过程的原因吗?”2. 学习2.1 物体的上抛同学们通过实验进行学习,比如在老师指导下,把一个球向上抛起,并用计时器测算出它到达顶点的时间,然后记录下来。

同学们需要通过观察和记录来了解物体的上抛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抛起球时,球的速度和方向有什么变化?•抛起球时,球的高度有何变化?•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它的速度和方向有哪些变化?•为什么球会落下地面?•掌握计算物体上抛高度、速度的方法2.2 物体的下落同学们通过实验进行学习,放置仪器并从一定高度上释放小球,并根据时间记录小球下落的时间。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在释放球时,球的速度和方向发生了什么变化?•下落的过程中,球的高度和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球会落到地面?通过实验,学生们逐渐理解了“重力”和“空气阻力”的概念。

3. 巩固通过问题解答的方式来巩固知识点,例如:•当物体上抛到最高点时,它的速度为0,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有一只鸟在空中飞行,它也是受到重力的作用吗?同学们可以进行思考和讨论。

4. 作业•学生可在家里进行简单的物体上抛、下落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参考教材进行概念巩固。

教学评价老师应该对本节课程进行详细的评估,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知识点。

可以进行以下评价:•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问他们在上抛和下落的实验中都观察到哪些现象?•对学生进行文学测验,测试他们对知识点掌握程度;•通过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报告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体的上抛和下落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小球、直尺、计时器、教学PPT。

2.教学环境:教室或科学实验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来激发学生对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兴趣。

教师:大家有没有看到过物体上抛和下落的情况呢?请举手说出你们见过的物体上抛或下落的例子。

学生举手回答。

2. 探究(35分钟)实验一:物体的下落1.教师分发小球给每个小组。

2.学生按照小组指定的顺序,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将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计时器记录小球落地所需的时间。

–每个小组至少重复实验三次,取平均值。

–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写实验报告。

3.学生讨论实验结果。

学生:我们发现不管我们用什么材质的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所需时间都是相同的。

教师: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这是因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重力加速度运动,而不受物体质量的影响。

实验二:物体的上抛1.教师演示上抛实验。

实验步骤:–教师将小球水平向上抛,并同时进行计时。

–记录小球到达最高点所需时间。

–小组成员观察领会。

2.学生按照小组分配的顺序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与教师演示一致。

3.学生讨论实验结果。

学生: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小球的质量如何,在同样的初速度和角度下,小球到达最高点所需时间是相同的。

教师: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物体的上抛运动中,物体的质量不影响物体到达最高点所需的时间。

3. 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请举出一个日常生活中应用上抛或下落运动的例子,并说明其原理。

学生回答并进行解释。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

教师: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了解了物体的上抛和下落是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

物体的下落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不受物体质量的影响;物体的上抛运动中,物体到达最高点所需的时间也不受物体质量的影响。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物体的上抛、下落以及与之相关的物理概念。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物体的上抛、下落运动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规律;•掌握物理概念:重力、重力加速度、初速度、末速度等;•能够对物体的上抛、下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2. 教学内容1.什么是上抛和下落•上抛:是指物体向上抛,速度逐渐减小,最终停止,并开始向下运动;•下落:是指物体自上而下运动,速度逐渐增加的过程。

2.物理概念•重力:是指地球和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自由落体时受到的加速度,通常取值为9.8米每秒平方(g=9.8m/s2);•初速度:即物体开始运动时的速度;•末速度:即物体结束运动时的速度。

3.实验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让学生亲身体验物体的上抛和下落运动。

•实验1:研究不同高度和不同初速度对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影响;•实验2:测量物体在上抛和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实验3:推导和计算物体的上抛和下落运动轨迹。

3. 教学过程3.1 概念讲解首先,我们需要先讲解上抛、下落和相关的物理概念。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重力、重力加速度、初速度、末速度等等。

3.2 实验演示接下来我们会进行实验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上抛、下落的运动特征。

同时,我们也可以以实验为基础,推导和计算物体的运动轨迹。

3.3 计算演示在实验演示之后,我们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培养一定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3.4 总结与归纳最后,我们会对上抛、下落和相关的物理概念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

同时,我们也会安排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夯实所学内容。

4. 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物体的上抛和下落的运动特征和物理概念,同时也进行了实验演示和计算演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物体的上抛和下落,同时也能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含反思

设计用意: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常常遇见的,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体会去探讨问题,我选择和设计了“物体的上抛、下落”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观看、分析、探讨主动取得物体上抛、下落的体会。

在制作玩具的同时,为了让不同水平幼儿都在各自基础上取得进展,我为幼儿提供了难易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自制玩具,取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的:1. 感知不同质量的物体上抛、下落的不同现象,培育幼儿探讨精神。

2. 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爱好,培育动手、动脑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3. 培育幼儿试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 幼儿能踊跃的回答下列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预备:1. 塑料袋、沙包、纸张、夹子假设干2. 难度不同的半成品材料,降落伞范样活动进程:一、操作、探讨1. 探讨塑料袋与沙包上抛的不同现象2. 让小孩运用已有的体会说出易抛与不易抛的物体3. 探讨纸与夹子上抛不同现象4. 探讨纸与夹子从一样高度下落的不同现象5. 探讨如何使纸能快一点落下的方式6. 留下余兴:让幼儿试探用什么方法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慢一些二、幼儿自制玩具1. 讨论:如何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减漫2. 鼓舞幼儿通过观看探讨自己制作玩具3. 幼儿制作玩具,"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教师个别指导三、玩玩具,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反思:一、第一个环节没有让幼儿充分体验物体都是下落的,示范的时候关于如何抛和最终结果这两个指令不明确。

那个环节只作为初步感知,不该该占活动的大部份时刻。

二、第二个环节比较时,应让幼儿在五中材料中随意选择二者进行比较,若是五种比较那么很难有明确结果,也浪费时刻。

在幼儿操作之前我引导幼儿应该在同一高度松手来比较,可是幼儿实际操作进程中并无都这么做,有的全然没有两两比较就凭感觉写结果,幼儿较乱,应该让幼儿上来分享他是怎么比较的,也能够让幼儿将下落的进程画下来。

大班科学活动物体的上抛、下落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物体的上抛、下落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物体的上抛、下落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大班幼儿了解上抛和下落的原理,能够简单地运用物体上抛和下落的规律进行探究和实验。

1.2 教学材料1.篮球、毽子、玩具飞机等物体;2.计时器、尺子等测量工具;3.活动指导手册。

1.3 教学环节1.导入环节:通过音乐和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与教师一起进入本次活动的主题;2.知识介绍:教师简要介绍上抛和下落的原理,激发幼儿的兴趣;3.实验探究: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物体上抛和下落的实验探究,通过讨论和实验,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上抛和下落的规律;4.总结点拨:教师对幼儿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总结点拨,激励幼儿进一步探究。

2. 教学步骤2.1 导入环节1.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着节奏舞动;2.教师将篮球、毽子、玩具飞机等物体放在地上,让幼儿围成一个圆圈,随机选取一个幼儿将物体扔给教师;3.教师接到物体后,问幼儿:“大家知道这个物体会去哪里吗?”引导幼儿进入话题。

2.2 知识介绍1.教师简要介绍上抛和下落的概念,引导幼儿理解;2.教师通过示意图或者实物演示,让幼儿更加生动地理解上抛和下落的规律。

2.3 实验探究1.教师将篮球抛向空中,让幼儿观察篮球的运动轨迹;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篮球会上升,最高点后又下降?”;3.教师逐渐增加篮球抛起的高度,让幼儿观察和记录篮球运动的规律;4.教师展示下落实验,让幼儿学习如何记录下落物体的时间和距离;5.教师引导幼儿对抛起和下落实验进行总结,并与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发现。

2.4 总结点拨1.教师对幼儿获得的知识进行总结点拨,巩固幼儿所学;2.教师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和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3.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按照预设的教学步骤进行了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活动,幼儿了解了上抛和下落的规律,培养了探究和实验的兴趣。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例如,有些幼儿对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概念还不是非常清晰,需要多次解释和演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上抛、下落
设计【大班教案/daban/】意图:
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经常遇见的,如
何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问题,我选择和设计了"物体的
上抛、下落"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主动获得物
体上抛、下落的经验。

在制作玩具的同时,为了让不同水平幼儿
都在各自基础上获得发展,我为幼儿提供了难易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自制玩具,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的:
1.感知不同质量的物体上抛、下落的不同现象,培养幼儿探索精
神。

2.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克服困难的
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沙包、纸张、夹子若干
2.难度不同的半成品材料,降落伞范样
活动过程:
一、操作、探索
1.探索塑料袋与沙包上抛的不同现象
2.让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说出易抛与不易抛的物体
3.探索纸与夹子上抛不同现象
4.探索纸与夹子从同样高度下落的不同现象
5.探索怎样使纸能快一点落下的方法
6.留下余兴:让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慢一些
二、幼儿自制玩具
1.讨论:怎样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减漫
2.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自己制作玩具
3.幼儿制作玩具,教师个别指导
三、玩玩具,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