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六章课件 无机化合物
浙大版_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归纳【通用】.ppt
(4)多重平衡规则: Kθ= Kθ1. Kθ2 3.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1) ΔrGm(T) = -RTlnK(T)
(2)ΔrGm (T)= RT lnJc/K
ΔrGm (T) = RT lnJp /K
(3) ln Kθ(T)=-ΔrHθm / RT +ΔrSθm / R
= ( ) ln K2θ
K1θ
➢ n=1,2,3,4,5,6等正整数,电子层分别用K,L,M,N,O,P表示, 称 为电子层的符号。
➢在氢原子中n值越大的电子层,电子的能量越高。但在多电 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则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两者决 定。
最新.课件
16
2.角量子数 l
角量子数 l 可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
l= 0, 1, 2, 3, …, (n-1) ➢ l=0时(s轨道),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呈球形分布; ➢ l=1时(p轨道),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为双球面,电子云 的角度分布的图为两个交于原点的橄榄形曲面; ➢ l=2(d轨道)及3(称f轨道)时,原子轨道的形状更为复杂。 ➢ 角量子数就表示同一电子层n的不同“电子亚层”。 ➢ n, l相同的各原子轨道属于同一 “电子亚层”,简称“亚 层”。
(2)生成沉淀(配离子)影响:氧化型形成沉淀 ,E↓;还原型形成沉淀 ,
E↑; 氧化型和还原型都形成沉淀,看二者Ks 的相对大小。
最新.课件
6
4. 电动势E与△G的关系
-DrG =Welec,max
DrGm= --zFE 或 DrGmθ = --zFE θ
5.电极电势的应用
(1)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的比较 E(O/R) O氧化能力 R还原能力
a O + z e - = b R (R=8.315 J ·K -1 ·mol-1 ;F = 96,485 C ·mol-1 ;T=298.15K)
《大学无机化学》PPT课件
示例 (1)
NH3 • HNH=10728’ • 成键电子对数:3 • 孤对电子数目:1
H2O • HOH=10430’ • 成键电子对数:2 • 孤对电子数目:2
示例 (2)
总结
杂化轨道 类型
• 出发点是分子的整体性,重视分子中电子的运动 状况,以分子轨道的概念来克服价键理论中强调 电子配对所造成的分子电子波函数难于进行数学 运算的缺点。莫利肯把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 轨道,可用数学计算并程序化。分子轨道法处理 分子结构的结果与分子光谱数据吻合,因此50年 代开始,价键理论逐渐被分子轨道理论所替代。
• 分子型共价单质
I2
P4
• 原子型共价化合物 SiC
共价键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共价键理论(经典Lewis学说): 1916年,美国路易 斯(G.W. Lewis) 提出两原子各提供1个或2个电子作 为两原子共有,使每个原子都具有8电子的稳定结构 ,共有电子与两原子核相互吸引而使两原子相互结 合。这种原子间的结合称为共价键。1923年出版“ 价键和原子、分子的结构”,系统阐述了他的价键 理论,并提出了描述这种共价结合的图示法(路易 斯结构式)。被称为八隅说。 •1919年美国朗缪尔(I. Langmuir):一种原子间共用 电子对可以不是来自两原子,而是由一个原子单独 提供的(路易斯-朗缪尔理论)。 作为化学键的经典电子理论,电价理论和共价键理 论在化学键理论发展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 方向性:各原子轨道在空间分布方向是固定的,为了满足轨道的最大程度重叠,原子 间成的共价键,必须具有方向性。
共价键类型
• 键 原子轨道沿成键原子间联线的方向头对头
(NEW)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 录第1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第3章 水溶液化学第4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第6章 无机化合物第7章 高分子化合物第8章 生物大分子基础第9章 仪器分析基础第2部分 课后习题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第3章 水溶液化学第4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第6章 无机化合物第7章 高分子化合物第8章 生物大分子基础第9章 仪器分析基础第3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第3章 水溶液化学第4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第6章 无机化合物第7章 高分子化合物第8章 生物大分子基础第9章 仪器分析基础第4部分 模拟试题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6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1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说明:本部分从指定浙江大学编写的《普通化学》(第6版)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
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或反应中,哪一个是熵增的过程或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2016研]A.I2(g)=I2(l)B.H2O(s)=H2O(g)C.2H2(g)+O2(g)=2H2O(l)D.2CO(g)+O2(g)=2CO2(g)【答案】B【解析】熵增过程是系统的混乱度增高的过程,B项由固体变为气体的过程是系统的混乱度增高的过程,熵值增大。
2.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后,又变回初始态,则系统的( )。
[华南理工大学2014研]A.Q=0,W=0,ΔH=0,ΔU=0B.Q=0,W=0,ΔH≠0,ΔU≠0C.Q≠-W,ΔU=Q+W,ΔH=0D.Q=-W,ΔU=Q+W,ΔH=0【答案】D【解析】ΔU、ΔH为状态函数,与变化途径无关;Q、W为非状态函数,变化途径不同,数值不同。
化学第六版电子课件第六章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锰片
锡块 铁器文物
铅器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二、锰及其化合物
锰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锰与氧化合的能力较强,在空气中金 属锰的表面被一层褐色的氧化膜所覆盖,使其不再继续被氧化。 在高温时,锰能够同卤素、氧气、硫、硼、碳、硅、磷等直接化 合。
锰主要用于钢铁工业中生产锰合金钢,在炼钢中有脱硫作用, 由于生成MnS而将硫除去。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 其化合物
*6.1 金属元素通论 6.2 钠、钾及其化合物 6.3 镁、钙、钡及其化合物 6.4 铝、铜、银、锌、汞及其化合物 *6.5 铬、锰、铁、锡、铅及其化合物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能够归纳出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 2. 能够叙述钠、钾单质的重要理化性质,分析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 性质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归纳总结镁、钙、钡重要的化合物及其主要性质; 4. 能够归纳总结铜、铝、银、锌、汞重要化合物及其主要性质; 5. 能够说归纳总结铬、锰、铁、锡、铅重要化合物及其主要性质。
镁、钙、钡金属具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其密度、熔点和沸点 较钠和钾高。
镁、钙、钡的单质是活泼的金属,它们都极易在空气中燃烧,能与大多 数非金属反应。钙、钡都可溶于液氨中生成蓝色的还原性强MgCO3
石膏石 CaSO4·2H2O
重晶石 BaSO4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三种卤化银沉淀: 氯化银 溴化银 碘化银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三、锌、汞及其化合物
锌、汞都是银白色金属。
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汞的密度大(13.546 g/cm3), 蒸气压又低,可以用来制造压力计。锌、镉、铜、银、金、钠、 钾等金属易溶于汞中形成合金,称为汞齐。汞齐中的其他金属仍 保留着这些金属原有的性质。
普通化学第6章.ppt
6.1 单质的物理性质
6.1.1 熔点、沸点和硬度
从图6.2 可以看出: ● 第2、3周期(短周期,主族及零族),单质的沸点从 左到右逐渐增高、然后降低,IV族最高,零族最低; ● 第4、5、6周期(长周期,包括主族、副族、VIII族及 零族),单质的熔点从左到右逐渐增高、然后降低,VI副 族附近最高,然后变化较复杂,总趋势逐渐降低,零族最 低。 ● 沸点最高的非金属是C、金属是W。
65265配位化合物63cunhptclagnhoh氢氧化二氨合银coclocl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crohoen三羟基?一水?乙二胺合铬在有些配体中含有两个配位原子如scn离子结构为线性以s为配位原子时scn亚硝酸根只能有一个原子配位652两可配体65配位化合物64命名下列配合物指出中心离子及其氧化值和配位数以及配离子的电荷数conh中心离子氧化值配位数配离子电荷2na2652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65配位化合物651931年鲍林将杂化轨道理论应用到配合物中提出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用来解释配合物的形成结构和性质
6.2 单质的化学性质
6.2.1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
◆ 金属的钝化
金属的钝化是指金属和合金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失去了化学 活性的行为。某些金属的氧化物膜具有保护作用。最容易产生 钝化的作用的有 Al、Cr、Ni和 Ti以及含有这些金属的合金。
钝化作用的机理:成相膜理论和吸附理论。
6.2 单质的化学性质
6.2 单质的化学性质
6.2.1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
◆ 金属与氧的作用
P区金属的活泼性比S区金属的弱。Sn、Pb、Sb、 Bi等在 常温下与空气无显著作用。Al虽易与氧化合,但在空气中表面 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故Al常温下较稳定。
d 区(III副族与Mg相似外)和ds 区金属的活泼性也较弱。 同周期中金属单质活泼性的变化情况与主族的相类似,从左 到右一般有逐渐减弱的趋势,但没有主族的明显。例如Ti、V 对空气较稳定;Cr、Mn与空气作用较缓,Cr 在氧气中表面生 成氧化物保护膜;Fe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铁锈;Co与氧作用并不 显著;Ni也能形成保护膜;Cu的化性比较稳定;锌较活泼,但 形成的氧化锌膜也有保护性能。
《无机化学》课件.ppt
10
Chemical Reaction
能否发生(反应方向)
能量转换(热效应)
化 学
反应限度(化学平衡)
反 应
反应速率
化 学
反应机理
动
力
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化反
学 热
应 的 可
力能
学性
反 应 的 现 实 性
末页
11
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①热化学:化学和物理变化中的能量转换 问题。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题,起化学与工程技术间的桥梁作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
2.《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
1)了解近代化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必要的 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了解化学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能运用 化学的观点来理解相关学科中涉及化学的有 关问题。
3)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
3.《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6
状态函数的特点
➢与状态一一对应;
➢状态函数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pV=nRT;
➢当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体系的 始、末态有关,而与变化的实际途径无关。
以下例子
说明:当
外压从3pº变为p°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5
3. 状态与状态函数state and state function
状态就是体系一切性质的总和。
如体系的宏观性质都处于定值,则体系为平衡态。 状态变化时,体系的宏观性质也必然发生部分或 全部变化。
普通化学 第6章 无机化合物PPT课件
向于分子型,
熔点较低。
03.05.2020
.
2
注意:1)IA族的LiCl例外;
2)IIA族的熔点:BaCl2>SrCl2 >CaCl2
>MgCl2 >BeCl2;
3)熔点: FeCl2 > FeCl3 ;SnCl2 >SnCl4
原因:用离子极化理论解释。
2 离子极化理论 (1)离子极化 (P212)
03.05.2020
.
13
❖ 亚硝酸钠 无色透明晶体,一般用作氧化剂,有弱毒性、致癌。
亚硝酸盐中氮的氧化值为+3,处于中间价态,既 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酸性介质中的电极电势: φ (HNO2 /NO)=0.983V φ (NO3ˉ/HNO2)=0.934V
作为氧化剂: 2NO2ˉ+ 2Iˉ+ 4H+ = 2NO(g) + I2 + 2H2O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涉及范围很广。现联系 周期系和化学热力学,着重讨论氧化还原性和 酸碱性。
1 氧化还原性
本节选择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的高锰 酸钾、重铬酸钾、亚硝酸盐、过氧化氢为代表, 介绍氧化还原性、介质的影响及产物的一般规律。
03.05.2020
.
11
❖ 高锰酸钾 暗紫色晶体,常用强氧化剂。氧化能力随介质的酸 度的减弱而减弱,还原产物也不同。
03.05.2020
.
4
离子极化的结果,使正、负离子之间发生了额外的吸引力, 甚至有可能使两个离子的轨道或电子云产生变形而导致轨 道的相互重叠,趋向于生成极性较小的键(如下图),即 离子键向共价键转变。因而,极性键可以看成是离子键向 共价键过渡的一种形式。
大学化学绪论课件
16/51
F-117是一种单座战斗轰炸机。设计目的是凭隐身性能,突破敌 火力网,压制敌方防空系统,摧毁严密防守的指挥所、战略要地 、重要工业目标,还可执行侦察任务,具有一定空战能力。17/51
近年发现和发明的新物质层出不穷,如球碳、管碳、团 簇化合物、笼合物等。
富勒烯C60
2-3.有机化学
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也有人 称为“碳化学”。
当前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 有机合成化学; (2) 金属有机化学和有机催化; (3) 天然产物有机化学; (4) 物理有机化学;
(研究有机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有机化 学反应机理及用理论计算化学的方法来理解、 预见和发现新的有机化学现象)
28/51
(1) 古代化学
古代化学:17世纪以前,主要从事炼丹、炼 金、医用化学、冶金。
特点: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研制出来的物 质和实验器皿,为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 大贡献。
29/51
(2) 近代化学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明确了化学的科 学性,创造和建立了化学的理论体系。 有影响的成果是:波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 拉瓦锡开创了实验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否定 了“燃素说”,道尔顿提出了化学原子的科学 概念,创立了“原子学说”,门捷列夫提出了 元素周期率,创建了原始周期表等等。此时化 学出现了无机、有机、分析、物理化学四个分 支。
35/51
2-2.分析化学
测量和表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支学科。主要
包括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两个方面。结构分析更多地 涉及物理内容,故往往划归为物理化学的研究范畴。
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是分析化学的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普通化学(第六版)第六章课件_无机化合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5
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及平衡常数
配离子类似于弱电解质,是难解离的物质,在水溶液中仅 少量解离,并存在着解离平衡。例如:
[Cu(NH3)4]2+配离子总的解离平衡可简单表示为:
[Cu(NH3)4]2+
Cu2+ + 4NH3
其总的解离常数K解离或Ki (Instability Constant)为
配位体通常是非金属的阴离子或分子,例如
:F-,Cl-,Br-,I-,OH-,CN-,H2O,NH3 ,CO……
配位原子:与形成体成键的原子。
单基配位体:配位体中只有一个配位原子。
多基配位体:具有两个或多个配位原子的
配位体。例如:
乙二胺(en)
首页
H上2一N•页•
CH 2
下一页
CH 2
末页
N
••
H
2
18
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五氯•氨合铂(Ⅳ)酸钾 硝酸羟基•三水合锌(Ⅱ)
Co(NH3 )5 (H2O)Cl3
Fe(CO)5
Co(NO2 )3 (NH3 )3 Ca(EDTA首)页2 上一页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Ⅲ) 五羰(基)合铁 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乙下一二页胺末四页乙酸根合钙(Ⅱ2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4
氯化物的物理性质
氯化物是指氯与电负性比氯小的元素所组成的二 元化合物。
氯化物概述
NaCl、KCl、BaCl2等离子型氯化物熔点较高、稳定性好的 氯化物在熔融状态可用作高温介质(盐浴剂),CaF2、NaCl 、KCl等可以用作红外光谱仪的棱镜。过渡型的无水氯化 物如AlCl3、ZnCl2、FeCl3等可以在极性有机溶剂中溶解, 常用作烷基化反应或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性质较稳定的 无水氯化物如CaCl2等常用作干燥剂。
浙江大学生物无机化学Chapter 6PPT课件
本章绍介:
1. 细胞用来去除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反应活 性的天然抵御机制。
2. 细胞对外源物质天然抵御能力的化学基础。
3. 人工合成试剂作为化学治疗药物。
31.10.2020
2
氧的毒性
超氧离子为带有负离子的自由基,反应活泼, 与过氧化氢作用可以生成性质更活泼的羟自 由基OH•。
它们作用于DNA时可使其氧化、修饰、甚至 断裂;
3. 在pH3.8透析可选择性除去Zn2+。
(1) Zn-SOD
(2) CuZn-SOD
apo-SOD
31.10.2020
(3) Cu-SOD
12
Cu-ZnSOD中锌离子的作用
31.10.2020
图中的咪唑桥在每个催化循环 过程都要断开并重新形成,这 种断裂发生的速率已被证明与 酶的转换速率同样快。
关于SOD的主要功能是除去胞液中的O2-·的观点现
在仍未被普遍接受,它也可能充当铜、锌的分子仓
库,在这些元素的体内平衡过程中起作用。
SOD的功能是使超氧化物歧化,其产物之一—— H2O2本身也是一种有潜在的有害物质,由另一种金 属酶——过氧化氢酶所清除。
这样,SOD与过氧化氢酶协同作用,保护需氧生物
浙科版《无机物》课件1
水具有极性
(一)、水的特性: 2、水是极性分子 部分负电性
部分正电性
氢键
氢原子可以与其他带有部分负电性的氧原子 或氮原子通过彼此间的相互吸引而形成氢键。 氢键 不是化学键
水的特性: 3、液态水中水分子有内聚力 4、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能减缓温度的变化 5、冰比水轻 6、水是极好的溶剂
1、水是极性分子 2、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 3、液态水中水分子有内聚力 4、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能减慢温度的变化 5、冰比水轻 6、水是极好的溶剂
质量浓度(g/L) 30 10 10 0.8 1.0 0.1 0.1 0.1 0.1
脂质,蛋白质 核酸,糖类 有机物
无机物
生物体内水的含量。。。。
水母97%
藻类90%
鱼类80—85%乳动物 65%
• 含量:水在细胞中的含量(60%—95%) • 水的存在形式 自由水:细胞中游离态的水,可以自 由流动 结合水:细胞中与其他化合物结合的 水
成分 蔗糖 其他糖类 柠檬酸 柠檬香精 NaCl KCl KH2PO4 NaH2PO4 NaHCO3
质量浓度(g/L) 30 10 10 0.8 1.0 0.1 0.1 0.1 0.1
表格中: 哪些属于无机物? 哪些属于有机物?
成分 蔗糖 其他糖类 柠檬酸 柠檬香精 NaCl KCl KH2PO4 NaH2PO4 NaHCO3
广告一:健康体魄,来源于“碘碘”滴 滴! 广告二:高钙片,一片顶两片! 广告三:补铁、补血,效果好!朴雪口服 液!
上面的广告中提到了哪些无机盐?有何作用?
(1)人若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大量排汗,该怎 样做? A.饮盐开水 B.饮碳酸型饮料 C.饮蛋白型饮料 D.饮纯净水 (2)人若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大量排汗,该怎 样做? A.饮盐开水 B.饮碳酸型饮料 C.饮蛋白型饮料 D.饮纯净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6.9 离子极化作用示意图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8
离子极化的结果,使正、负离子之间发生了额外的 吸引力,甚至有可能使两个离子的轨道或电子云产 生变形而导致轨道的相互重叠,趋向于生成极性较 小的键(如下图),即离子键向共价键转变。因而, 极性键可以看成是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的一种形式。
图6.10 离子键向共价键转变的示意图
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对于同一类型的配离子,K解离越大,配离子越易解 离即越不稳定。因此,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常数又称 作不稳定常数,用K i (K 不稳)表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2
氧化物的熔点、沸点和硬度
金属性强的元素的氧化物是离子型化合物,如Na2O、 MgO,熔点、沸点大都较高。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共价化合物,如CO2、N2O5,固态 时是分子晶体,熔点、沸点低;SiO2则是原子晶体,熔点高, 硬度大。 金属性弱的元素的氧化物属过渡型晶体:其中 低价偏向离子晶体或原子晶体,如Cr2O3、 Fe2O3、Al2O3 高价偏向共价型分子晶体,如V2O5、 CrO3、MoO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1
配离子命名
配位体名称列在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之前,用“合”字将 二者联在一起。每种配位体前用二、三、四等数字表示配位 体数目。对较复杂的配位体则将配位体均写在括号中,以避 免混淆。在中心离子之后用带括号的罗马字表示其氧化值。 例如:[Ag(NH3)2]+命名为二氨合银(I)配离子。
Fe(CO)5
五羰(基)合铁 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乙二胺四乙酸根合钙(Ⅱ) 23 下一页 末页
Co(NO2 )3 (NH3 )3 2 Ca(EDTA) 上一页 首页
配合物命名示例
[Ag(NH3)2]Cl [Cu(en)2]SO4 H[AuCl4] K3[Fe(CN)6] K[PtCl3(C2H4)] [CoCl(NH3)3(H2O)2]Cl2 氯化二氨合银(I) 硫酸二(乙二胺)合铜(II) 四氯合金(III)酸 六氰合铁(III)酸钾 三氯•乙烯合铂(II)酸钾 二氯化一氯•三氨•二水合钴(III)
首页
H2 N
上一页
CH 2
下一页
CH 2
末页
N H2
17
O
乙二酸根(草酸根)
O O
2–
C2O
2 4
C C
••
O
••
乙二胺四乙酸根 EDTA(Y4-)
••
O OC
H 2C N CH 2 CH 2 N••CH 2••
CO O
• • 4–
••
O OC
H 2C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CH 2
末页
CO O
••
18
配位数:配位原子数 单基配体:形成体的配位数等于配位体的数目; 多基配体:形成体的配位数等于配位体的数目与 基数的乘积。 例如:
H 2C
2
NH 2 H 2 N Cu NH 2 H 2 N
CH 2 CH 2
2+
Cu(en)2
H 2C
Cu2+的配位数等于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4
1
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
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活泼金属的氯化物如NaCl、KCl、BaCl2等 是离子晶体,熔点、沸点较高 非金属的氯化物如PCl3、CCl4、SiCl4等是分 子晶体,熔点、沸点都很低
位于周期表中部的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如 AlCl3、FeCl3、CrCl3、ZnCl2等是过渡型氯化物, 熔点、沸点介于两者之间
原子型、离子型和某些过渡型的氧化物晶体,由于具有熔 点高、硬度大、对热稳定性高的共性,工程中常可用作磨料、 耐火材料及耐高温无机涂料等。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3
表6.7 氧化物的熔点
除标有*、**和VIII族的元素外,所有元 素氧化物的价态与族数一致。*:Rh2O3 ; **:Au2O3; VIII族:+2价。VA族有下划 线的为+3价。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9
影响离子极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极化力(离子使其他离子极化而发生变形的能力)
离子的极化力决定于它的电场强度,主要取决于: 离子的电荷 离子的半径 电荷数越多,极化力越强。 半径越小,极化力越强。如 Mg2+> Ba2+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 8电子构型(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离子(如Na+、Mg2+) 极化力弱,9~17电子构型的离子(如Cr3+、Mn2+、Fe2+、 Fe3+)以及18电子构型的离子(如Ag + 、Zn2+等)极化力较 强。 如 Ag+>> Na+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0
离子变形性(离子可以被极化的程度)
离子变形性大小与离子的结构有关,主要取决于: 离子的电荷: 随正电荷的减少或负电荷的增加,变形性增 大。 Si4+<Al3+<Mg2+<Na+<F-<O2 离子的半径: 随半径的增大,变形性增大。 F-<Cl-<Br-<I-; O2-<S2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 18、9~17等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 性较大,具有稀有气体外层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性小。 K+<Ag+ ; Ca2+<Hg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6
中心离子通常是金属离子和原子,也有少数 是非金属元素,例如:Cu2+,Ag+,Fe3+,Fe,Ni, BⅢ,PⅤ……
配位体通常是非金属的阴离子或分子,例如: F-,Cl-,Br-,I-,OH-,CN-,H2O,NH3, CO…… 配位原子:与形成体成键的原子。 单基配位体:配位体中只有一个配位原子。 多基配位体:具有两个或多个配位原子的 配位体。例如: 乙二胺(en)
Co2(CO)8
八羰合二钴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4
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及平衡常数
配离子类似于弱电解质,是难解离的物质,在水溶液中仅 少量解离,并存在着解离平衡。例如: [Cu(NH3)4]2+配离子总的解离平衡可简单表示为: [Cu(NH3)4]2+ Cu2+ + 4NH3 其总的解离常数K解离或Ki (Instability Constant)为
氯化物的沸点
s表示升华; d表示分解;LiCl,ScCl3的 数据有一个温度范围,本表取平均值。
IIIA IVA VA VIA BCl3 CCl4 NCl3 12.5 76.8 <71 VIB VIIB VIIIB IB IIB AlCl3 SiCl4 PCl3 SCl4 178s 57.6 75.5 -15d
若配体不止一种,不同配体名称之间以中圆点“·”分开。配 体列出的顺序按如下规定:
o 无机配体先于有机配体 o 无机配体中,先负离子后中性分子 o 同类配体的名称,按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2
配合物命名示例 Cu(NH3 ) 4 SO 4 硫酸四氨合铜(Ⅱ) 六氯合铂(Ⅳ)酸 H 2 PtCl6 Cu(NH3 ) 4 (OH)2 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KPtCl5 (NH3 ) 五氯•氨合铂(Ⅳ)酸钾 Zn(OH)(HO)3 NO3 硝酸羟基•三水合锌(Ⅱ) 2 Co(NH3 )5 (H2 O)Cl 3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Ⅲ)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1
极化对晶体结构和熔点的影响*
以第三周期氯化物为例:
由于Na+、Mg2+、Al3+、Si4+的离子电荷依次递 增而半径减小,极化力依次增强,引起Clˉ发生变 形的程度也依次增大,致使正负离子轨道的重叠程 度增大,键的极性减小,相应的晶体由NaCl的离子 晶体转变为MgCl2、AlCl3的层状过渡型晶体,最后 转变为SiCl4的共价型分子晶体,其熔点、沸点、导 电性也依次递减。
KCl CaCl2 ScCl3 TiCl4 VCl4 CrCl3 MnCl2 FeCl3 CoCl2 NiCl2 CuCl2 ZnCl2 GaCl3 GeCl4 AsCl3 SeCl4 1500s >1600 825s 136.4 148.5 1300s 1190 315d 1049 973s 933d 732 201.3 84 130.2 288d CuCl 1490 RbCl SrCl2 YCl3 ZrCl4 NbCl5 MoCl5 1390 1250 1507 331s 254 268 CsCl BaCl2 LaCl3 HfCl4 TaCl5 WCl6 ReCl4 1290 1560 >1000 319s 242 346.7 500 WCl5 275.6 RhCl2 800s AgCl CdCl2 InCl3 SnCl4 SbCl3 TeCl4 1550 960 600 114.1 283 38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4
6.2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 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 于配位化学与生命科学 的结合,以及具有特殊 功能配合物的良好前景 等,使配位化学获得很 大的发展。
配位化学的研究对象 是配位化合物,也称 为配合物。
首页 上一页
图6.11 Cu(DABT)Cl2配合物的分子结 构(70K以下呈铁磁性质) , 配体DABT 为2,2‘-二氨基-4,4’-联噻唑的简称
{c(Cu 2 ) / c }{c( NH3 ) / c }4 K解离 4.781014 c{Cu(NH3 ) 4 }2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