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劳动法概述
新劳动法规定
新劳动法规定新劳动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修订后的版本,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新劳动法在现有的劳动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关系的规范、保障和维权机制,旨在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下面就新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新劳动法进一步加强了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新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有合理的解除事由,并按照法定程序给予经济补偿。
同时,新劳动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职工工资、社会保险等。
其次,新劳动法强调了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益。
新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带薪年休假制度,并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增加年休假天数。
此外,新劳动法还增加了劳动者的陪产假、哺乳假等特殊假期的安排,进一步保护女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再次,新劳动法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护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
新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要求劳动者参加劳动保护教育,提供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确保劳动场所的安全、卫生条件符合相关标准。
对违反劳动保护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处以罚款等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新劳动法加强了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建立。
新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应当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如果无法协商解决的,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
新劳动法还设立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便捷高效的劳动争议解决渠道,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新劳动法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明确了用人单位的劳动保护责任,并加强了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建立。
新劳动法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23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23年修订】
1. 引言
本文旨在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在2023年修订的主要内
容和变化。
修订劳动法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劳
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2. 主要变化
2.1 劳动合同
- 增加了对劳动合同签订和变更的规定,强调劳动双方平等自
愿原则。
- 规定了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和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强化了对劳动合同违约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劳动秩序的稳定。
2.2 工资福利
- 增加了对工资支付和福利待遇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加强了对工资支付的监督和追偿机制,防止劳动者因拖欠工
资而受到损失。
- 规定了福利待遇的最低标准,提高了职工福利保障水平。
2.3 劳动保护
- 强化了对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的保护,提高了工作环境的安
全性和健康性。
- 加强了对特殊群体劳动力的保护,关注女性、未成年人和残
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
- 规定了劳动争议解决的程序和方式,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更多
的途径和保障。
3. 结论
202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致力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通过对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和劳动保护
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修订,劳动法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利益。
【法律】2023年新修订的劳动法全文解读
【法律】2023年新修订的劳动法全文解读Introduction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详细解读2023年新修订的劳动法全文。
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石,而2023年的修订为劳动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解读这项重要法律的变化,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新修订的劳动法。
1. 劳动合同1.1 合同签订新修订的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签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首先,雇主在招聘时必须向劳动者提供清晰、准确的职务描述和工作内容,以避免引发纠纷。
其次,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保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犯。
最后,合同应当书面签订,明确规定双方的权责,并由双方共同保管。
1.2 合同期限修订后的劳动法允许劳动合同的期限灵活调整。
双方可以协商决定合同的固定期限,也可以约定无固定期限的合同。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为灵活雇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1 最低工资标准新的劳动法修订进一步强调了最低工资标准的重要性。
劳动者的工资不能低于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法律还规定,劳动者加班工资应当按照加班时间的倍数支付。
2.2 工资支付新修订的劳动法加强了对工资支付的监管。
用人单位必须按时支付工资,并且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或拖欠工资。
对于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法给予劳动者更多的保护,包括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
3. 劳动时间与休假3.1 工作时间新的劳动法对工作时间进行了一些调整。
劳动者的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
同时,劳动法还规定了加班工作的限制和补偿标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2 休假制度新修订的劳动法增加了对休假制度的规定。
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享有带薪年休假,具体的休假天数和支付标准可以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工作表现进行调整。
此外,劳动者还享有婚假、丧假、产假等特殊假期。
4.1 安全生产新的劳动法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ppt全文学习解读
终止规定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 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在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依 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等相关待遇。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与工资
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保护措施
经期保护
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 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 的劳动。
产期保护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 护特别规定》对此做了进一步明确。
孕期保护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 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 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 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时效性要求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 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
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用人单位违法行为法律责任追究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包括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等。
签订流程与注意事项
签订流程
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 合同条款进行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 书面劳动合同。
注意事项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特别注意合同期限的选择、 试用期条款的约定、服务期条款的设定以及违约 责任的明确等。
变更、解除和终止规定
变更规定 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 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新版劳动合同法全文
新版劳动合同法全文新版劳动合同法是中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以及处理劳动争议等。
以下是新版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概述:第一章总则1.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明确劳动合同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 适用范围:规定了劳动合同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形。
3. 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强调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协商一致、合法合规等原则。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1. 劳动合同的形式:明确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2.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
3.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4. 试用期的规定:对试用期的期限、工资等进行规定。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1. 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 劳动合同的变更:规定了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和程序。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2. 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明确了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期限和手续。
3. 劳动合同的终止: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如合同期满、劳动者退休等。
4.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对经济补偿的条件、标准和支付方式进行规定。
第五章特别规定1. 集体合同:对集体合同的订立、内容、效力等进行规定。
2. 劳务派遣: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权利义务、劳动者权益保护等进行规定。
3. 非全日制用工: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形式、工资支付等进行特别规定。
第六章监督检查1. 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规定了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职责。
最新劳动法规定详解
最新劳动法规定详解一、劳动者的权益保障1.1 劳动就业权劳动就业权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最新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权,不受性别、种族、宗教、残疾等因素的影响。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不得歧视任何符合条件的劳动者。
1.2 劳动报酬权劳动报酬权是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最新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定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克扣或者少付劳动者的工资。
1.3 休息休假权最新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法定的休息休假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并保证劳动者享受国家规定的带薪年休假、产假、婚假、丧假等休假。
1.4 劳动安全卫生权最新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1.5 职业培训权最新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
劳动者享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的权利。
1.6 社会保险权最新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费。
劳动者享有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
1.7 劳动争议解决权最新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有权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二、用人单位的义务与责任2.1 合法招收录用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应当遵守国家关于劳动就业的规定,不得歧视劳动者,并公开招收录用信息。
2.2 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具备法定条款。
用人单位不得免除法定责任,损害劳动者权益。
2.3 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支付标准,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拖欠、克扣或者少付劳动者的工资。
2.4 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止劳动者发生工伤、职业病。
2.5 提供培训机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如何理解新劳动法案的核心内容
如何理解新劳动法案的核心内容新劳动法案是制定劳动关系法律框架的重要法案,其核心内容涵盖了对劳动关系的规范、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以及劳动用工的灵活性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新劳动法案的核心内容。
首先,新劳动法案主要目的是为劳动关系提供规范和保障。
该法案明确了雇佣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工资和福利的支付等。
这使得劳动者和雇主在从事劳动活动时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有效地规范了双方的行为。
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新劳动法案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工资支付、工作时间、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方面。
例如,法案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合理的报酬;规定了工作时间的上限,避免了过度劳动的现象;要求雇主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和劳动保护,确保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这些规定,新劳动法案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
此外,新劳动法案还涉及到劳动用工的灵活性。
该法案鼓励合理的劳动用工方式,以适应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例如,它规定了灵活工作制度,允许雇主和劳动者通过协商达成弹性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等安排。
这对于某些行业来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同时也使得劳动者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
但是,法案也明确指出,灵活性和合理性并不等同于剥夺劳动者的权益。
雇主在实施灵活工作制度时,仍然需要遵守法律规定,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新劳动法案还强调了劳动关系的平等和公正。
法案规定了反聘请歧视、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等的禁止,要求雇主在招聘和使用劳动力时不得以性别、种族、年龄等因素歧视劳动者。
这有助于构建公正的劳动关系,消除不平等和歧视现象,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
总的来说,新劳动法案的核心内容涵盖了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以及促进劳动用工的灵活性等方面。
在全面落实劳动者权益的基础上,该法案还兼顾了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版劳动法
新版劳动法: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利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我国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了新版劳动法。
新版劳动法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版劳动法的主要内容1. 强化劳动者权益保护新版劳动法增加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明确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比如规定了劳动者的工资应当及时支付,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
2.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新版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内容。
3. 加强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新版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解决的程序和方式,明确了劳动争议应当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新版劳动法的实施效果1. 保障劳动者权益新版劳动法的实施,让用人单位更加重视劳动者的权益,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让劳动者更加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更加有力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2.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新版劳动法的实施,使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双方合作共赢的氛围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3. 推动经济发展新版劳动法的实施,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新版劳动法的实施案例1.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被依法惩处某公司因资金短缺,拖欠员工工资。
员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但用人单位仍然不履行义务。
最终,员工通过法院起诉,用人单位被依法判决赔偿员工工资及利息,并处以罚款。
2. 劳动合同纠纷得到妥善解决某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但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
员工通过劳动仲裁,最终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和解协议,用人单位支付了欠款,并与员工重新签订了劳动合同。
【法律】新修订的劳动法解读
新修订的劳动法解读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劳动法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在最近一次修订中,劳动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动,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
本文将对新修订的劳动法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变化和影响。
1. 职工的基本权益劳动法修订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职工的基本权益进行保障。
新劳动法明确规定,职工享有平等就业、平等报酬、休假和健康安全等权益。
这意味着雇主必须按照法律规定,为职工提供合理的工作条件和报酬待遇,不得歧视或剥夺职工的权益。
2. 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在新修订的劳动法中,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也得到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根据新法规,雇主必须按时支付职工的工资,并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险。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保障职工的经济权益和社会保障,避免拖欠工资和社保费等问题的发生。
3. 劳动合同和用工方式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重要规范,新修订的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和用工方式做了一些调整。
新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同时,新法规定了一些用工方式的限制,例如非正常用工和劳务派遣等,以避免虚假用工和滥用劳动者的情况发生。
4.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劳动争议解决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环节,新修订的劳动法也对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根据新法规,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同时鼓励建立劳动争议预防机制,以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和解决成本。
5. 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监督和执法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实现,新修订的劳动法增加了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新法规约定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职责和权力,并规定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这意味着一旦发现有雇主违法对待员工的情况,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会对其进行严厉的制裁,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6. 兼职和弹性工作随着时代的变革,兼职和弹性工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2024全新劳动法律讲座课件
01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享有孕期保健、产前检查等特殊保护,用
人单位不得安排孕期女职工从事禁忌劳动。
产假及哺乳假
02
女职工享有产假及哺乳假,期间工资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应保
障其合法权益。
禁止性别歧视
03
用人单位在招聘、晋升、薪酬等方面不得对女职工进行性别歧
视。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政策
禁止招用童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 和特种工艺单位除外。
未成年工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应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
未成年工工种限制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禁忌劳动,如矿山井下、有毒有 害等。
残疾人员就业保障政策
残疾人就业政策
国家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就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 国家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职业培训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残疾人职业培训,提高其 就业能力。
休假制度
劳动者享有带薪年休假、病假、婚假 、产假等休假权利,企业应依法保障 劳动者的休假权益。
社会保险种类及缴纳方式
社会保险种类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 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缴纳方式
企业和劳动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 的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确保社
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
社会保险待遇
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患 病、失业、工伤等情况下,依法
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04 劳动争议处理机 制与法律责任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程序
调解程序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 会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 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仲裁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一、总则1.目的和基本原则- 目的:本法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平等协商,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 基本原则:- 平等就业、平等工酬、平等发展的原则- 劳动者享有合法权益的保护- 用人单位依法规范经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促进就业、维护就业权益- 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2.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直接涉及劳动关系的组织、个人。
二、劳动合同3.劳动合同的订立(一)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护照号码等基本信息,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等信息;2. 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可以是固定期限的或者无固定期限的;3. 劳动合同工作的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4. 劳动报酬的标准与支付方式;5. 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劳动条件;6. 劳动合同解除、中止的条件和程序;7. 双方的违约责任及其处理方式;8. 涉及特殊工时和工作条件的特别约定;9. 其他劳动合同所必须具备的内容。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并由劳动者、用人单位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
劳动合同应当分别保存一份,由劳动者保存自己的,用人单位保管另一份。
(三)劳动合同的变更和终止劳动合同的变更或者终止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解决。
三、劳动保护4.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一)基本工资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应当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根据劳动者加班时间的长度给予相应的工资补偿,一般情况下,加班工资不低于劳动者基本工资的百分之一百。
5.工时和休息(一)工时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二)休息劳动者每周至少享受二十四小时的连续休息时间。
人民大2024劳动法(第二版) 教学课件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三节 劳动法的法律地位
四、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经济法诞生于19世纪末,以反垄断法的出现为标志,是一个产生较晚的法律部门。劳动法 诞生于19世纪初的“工厂立法”。与民法、刑法等历史悠久的法律部门相比,劳动法诞生、成 长的历史也比较晚,若与经济法相比,劳动法的诞生则早了将近一个世纪。劳动法的产生源于职 业劳动关系的普遍化;经济法的出现则源于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常态化。劳动法与经济 法的关系,就联系(相同点)而言,都是具有现代性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在功能和机理上都具有弥补 民商立法对新型社会关系调整功能不足的特点。就区别而言,经济法调整的是政府与市场主体 之间围绕生产和经营所产生的规制与调控关系,这是一种外部关系,其调整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 秩序化,实现经济生活在自由和秩序协调基础上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作为劳动法主要调整对象 的职业劳动关系,是一种单位内部关系,是组织体与其成员之间的劳动给付关系,调整的目标是实 现劳动与资本的结合(联姻)、协调、共进和劳动者利益之维护。
总则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 劳动法的法律地位 第四节 劳动法的体系 第五节 劳动法与劳动伦理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分类
一、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亿万劳动者切身利益 和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法律部门。 (一)国外关于劳动法概念的见解 通过考察国外关于劳动法的各种认识和见解,可得出以下结论: (1)劳动法诞生于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时期并以雇佣劳动关系为其规制对象。 (2)劳动法起源于工厂法,脱胎于市民法(民法)并超越和发展了市民法。 (3)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为使命,以确保劳动者生存利益不受侵犯为理念。 (二)我国学界对劳动法概念的认识 (1)所谓劳动,是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针对特定对象所从事的肉体或精神的活动 。 (2)劳动法的定义中涵盖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但对于反映劳动法部门法精神(部门 法品格)的法理念并未加以明示 (3)“法律规范的总和”这种属概念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可以包含诸如民法、行政法, 甚至是刑法之中的有关劳动问题的立法规范。
劳动法劳动法(2024)
2024/1/29
6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劳动法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者在 劳动过程中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原则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不因民族、种族 、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原则
劳动者有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报酬的权利,用人单 位不得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的工资。
01
履行
双方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确保合同的顺利执
行。
2024/1/29
02 03
变更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遇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双方协商一致, 可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变更后的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 或盖章确认。
解除和终止
在符合法定或约定条件的情况下,双方可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解 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 保障。
劳动法劳动法
2024/1/29
1
2024/1/29
• 劳动法概述 •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 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2
2024/1/29
• 劳动争议处理与仲裁制度 • 劳动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3
2024/1/29
01 劳动法概述
4
劳动法的定义与作用
2024/1/29
定义
7
02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2024/1/29
8
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内容
2024/1/29
种类
根据合同期限和性质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 劳动合同。
劳动法全文解析
劳动法全文解析(最新版)目录一、劳动法的概述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三、劳动法的重要性四、劳动法的实际应用五、劳动法的发展历程正文劳动法全文解析劳动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国家劳动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劳动法进行全文解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劳动法。
一、劳动法的概述劳动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一,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劳动争议的处理,劳动保障,劳动纪律等。
其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劳动法的核心内容,包括劳动者的劳动权、工资权、休息休假权、安全卫生权、培训权等。
三、劳动法的重要性劳动法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国家劳动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劳动法明确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劳动法对于维护国家的劳动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也具有重要作用。
四、劳动法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劳动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需要遵守劳动法的规定。
例如,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等。
劳动者也必须遵守劳动法的规定,如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遵守劳动纪律等。
五、劳动法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劳动法制建设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劳动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目前,我国的劳动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为我国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总的来说,劳动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国家劳动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4版劳动法全册课件
劳务派遣合同
是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 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2024/1/30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 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 劳动者提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03
2.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27
违反劳动安全卫生规定法律责任
3. 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 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 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 的安全生产事项的;
4. 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的。
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02 法定节假日
03 年休假
04 探亲假
05 婚丧假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新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 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 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 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 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 日包括妇女节、青年节、儿 15天。 童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纪念日。
职工工作满一年,与配偶或 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 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 探亲假。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 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 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 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2024/1/30
15
法定节假日调整及影响分析
法定节假日调整背景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对法 定节假日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
新《劳动法》专题讲座
新《劳动法》更加注重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求企业 遵守相关规定,对企业的用工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规范企业用工管理
新《劳动法》对企业的用工管理进行了规范,要求企业建 立健全的用工管理制度,完善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 除等程序,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新《劳动法》的实施将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优 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适应新的法律环境。
企业在新《劳动法》实施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内部管理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用工管理制度,完善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程序,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 素质和技能水平。
优化产业结构
企业应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适应新的法律环境。同时,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和 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劳动争议解决方面的挑战
强化劳动争议调解
新《劳动法》加强了劳动争议的 调解力度,要求企业建立调解机
制,及时解决劳动纠纷。
严格法律责任
新《劳动法》对企业的法律责任进 行了更加严格的规定,一旦发生劳 动纠纷,企业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劳动仲裁和诉讼
新《劳动法》增加了劳动仲裁和诉 讼的程序规定,使得企业面临更加 复杂的法律风险。
经验四
聘请专业法律顾问,确保企业 合规经营
企业应对新《劳动法》的策略和技巧
策略一
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各项制度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策略三
合理安排加班和调休,避免违 法用工
策略二
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明确双方权益
策略四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和自我保护能力
05 总结与展望
新《劳动法》对企业的影响和启示
新劳动法专题介绍
新劳动法专题介绍近年来,劳动领域的改革不断提速,国家发布了新的《劳动法》,对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来说,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变革。
那么,作为一位职场新人或想要了解新劳动法的人,我们该如何全面了解新劳动法呢?新劳动法简介2019年1月1日,《劳动法》实施了全面更新,从全面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企业劳动绩效、规范企业用工等多方面为劳动领域提供更多保障。
首先,《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全民法定劳动年龄的范围。
比如说,员工达到16周岁的,就可以参加劳动;本市居民达到16周岁而未满18周岁的,就可以参加劳动,但是不可以从事高危或者制造麻痹性药品的岗位。
此外,《劳动法》还详细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社保待遇等多个关键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劳动法》,国家对劳动保障体制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升级。
比如,新《劳动法》对劳动纠纷处理机制进行了全新改革,制定了细致的劳动争议解决方法,以及将劳动争议处理时间压缩至60天内,助力企业职工的就业和劳动权益保障。
对于劳动力市场的企业来说,新《劳动法》还涉及到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建立科学用工模式、明确岗位职责等多个方面。
其中,建立科学用工模式是新《劳动法》的一大亮点。
新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应该优先用人才、合理安排员工职位及工作任务、保障员工获得合理薪酬并完善职业发展通道等,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新《劳动法》让员工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新法规强化了劳动者与雇主协商的重要性,并给予劳动者更多的保护。
无论是在签订合同期间还是在执行合同期间,员工都将获得更多的权益保护。
学习新《劳动法》有了新《劳动法》,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学习和应用新法规,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参与其中并且能够合法合规地运营自己的事业。
那么,我们怎么学习新《劳动法》呢?首先,我们可以在多方面寻找相关资料。
比如说,我们可以向交通局、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或者社区劳动行政、劳动保障机构咨询新《劳动法》相关问题。
全新劳动法实施条款详解
全新劳动法实施条款详解
随着全新劳动法的实施,我们需要对其中的条款进行详细解析。
本文将对一些重要的劳动法实施条款进行解释,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和遵守新的法律要求。
1. 劳动合同:根据新劳动法,雇主和员工之间必须签订书面劳
动合同。
合同中应包含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
作时间、休假等内容。
合同应当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
公平和合法。
2. 劳动报酬:新劳动法规定,雇主应按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
工资支付方式可以是现金、银行转账或其他约定的方式。
工资应包
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等,且应当符合最低工资标准。
3. 工作时间和休假:按照新劳动法,正常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
日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
员工在连续工作5天
后应有至少1天的休息时间。
法定节假日和年假也应得到合理安排
和保障。
4. 劳动保护:新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对员工的劳动保护要求。
雇主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设施,防止和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同时,雇主还应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5. 劳动争议解决:新劳动法设立了劳动争议解决机构,为员工提供了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
员工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劳动争议,维护自己的权益。
以上是对全新劳动法实施条款的简要解析。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当认真履行雇主和员工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稳定。
同时,我们还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变化,以确保在工作中合法合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就我国而言,广义的劳动法,包括宪法规定的差不多劳动制度及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劳动差不多法以及与事实上施配套的一系列子法、行政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等。
2.狭义上的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紧密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劳动法上的劳动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法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所规定义务的集体劳动。
4.我国于1994年7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于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5.劳动法的渊源: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e.地点性法规和地点性规章;f.国际劳工公约;g.规范性劳动法律、法规解释;h.其他。
6.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7.劳动关系的种类:A.以用人单位的性质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划分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劳动关系。
B.以劳动关系是否具有涉外因素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划分为:国内劳动关系、涉外劳动关系C.以劳动关系表现形式为标准能够分为:标准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8.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包括:A.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的劳动关系B.国家机关的劳动关系C.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包括三类:一是参照公务员治理的工作人员的劳动关系,适用公务员法;二是实行聘用制人员的劳动关系,有特不规定的从其规定;三是工勤人员及实行聘任制无特不规定的人员的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
D.社会团体的劳动关系E.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与其劳动者的劳动关系9.农场劳动者、现役军人、家庭保姆、自然人用工等性质的劳动关系仍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围。
10.劳动关系的特征:A.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用人单位B.劳动关系必须产生于劳动过程中C.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D.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互相交错的特征E.劳动关系以劳动力的给付为要紧内容第二节:劳动法的产生与进展1.专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
2.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纺织童工的最低年龄为9岁,纺织厂不得雇用9岁以下的学徒;童工每天工作不得超过12小时,而且限于清晨6时至晚间9时之间,禁止童工做夜工。
3.《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
4.瑞士于1848年颁布了第一个限制成年人工作时刻的法律。
5.现代意义劳动法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工厂立法”。
6.新西兰国家于1890年通过立法,第一个开始对劳资纠纷实行强制仲裁。
7.当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法呈现的特点:劳资关系相对缓和;劳资关系以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经济全球化对劳动法的进展形成冲击和挑战;信息化造成结构性阻碍。
8.劳动法典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立法的差不多形式,开始于原苏联。
9.苏维埃政权于1918年通过了第一部《苏俄劳动法典》10.中国产业工人是在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
11.1922年5月1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了《八小时工作制案》。
12.北洋政府1923年颁布的《暂行工厂规则》,是我国第一个劳动立法,标志着我国劳动法的产生。
13.1930年1月,由江西省行政委员会制定的《赤色工会组织法》,是最早的革命依照地的劳动法规。
14.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村革命依照地最重要、最完备的劳动立法。
第三节:国际劳动立法概况1.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首倡国际劳动法的思想家要紧是英国的欧文和法国的大卫·李格兰。
系统地提出国际劳动立法主张的是大卫·李格兰。
2.瑞士是最先同意制定国际劳动法的国家。
3.1900年,国际劳动法协会在巴黎正式成立。
4.《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做夜工的公约》和《关于使用白磷的公约》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劳动公约。
标志着国际劳动立法的正式开始。
5.国际劳工组织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国际组织之一。
最突出的特点是“三方性原则”。
6.三方性原则要紧是指在涉及劳动问题上,劳工代表、雇主代表与政府代表处于平等地位,共同协商做出决定,以协调劳动关系。
7.国际劳工组织的要紧组织机构有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和国际劳工局。
8.截止2010年9月,我国陆续批准了25个国际劳工公约。
9.国际劳工组织的劳动立法是国际劳动立法最要紧的来源。
10.国际劳工组织的劳动立法形式要紧有:A.国际劳工组织章程B.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C.国际劳工组织的决议和会议结论D.对国际劳工组织章程以及公约的解释和“判例法”11.其他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要紧包括联合国文件尤其是联合国关于人权问题的某些文件,区域性组织文件,双边条约、多边条约。
12.对国际劳工公约的解释权,由国际法院裁决。
13.核心劳动标准包括:结社自由权、集体谈判权、平等就业权、反对强迫劳动、禁止使用童工及男女同工同酬等。
要紧体现在下列劳动公约中:第一类是关于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的公约;第二类是关于平等权方面的公约;第三类是关于废除强迫劳动的公约;第四类是关于禁止使用童工方面的公约。
14.我国批准的四个是:《同工同酬公约》、《最低就业年龄公约》、《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消除就业和职业卑视公约》。
第四节:劳动法差不多原则1.劳动法差不多原则的内容:A.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B.贯彻按劳分配原则C.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公平爱护原则D.实现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基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E.坚持法律调节与“三方”对话相结合的原则2.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同事,要求兼顾公平救助原则。
要紧是通过社会保险实现的。
3.我国劳动法专门爱护的对象是:女职工、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少数民族劳动者及退役军人劳动者等。
4.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制度、工作时刻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专门劳动爱护制度等,均属于劳动基准。
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概述1.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2.劳动关系的分类:A.以用人单位的性质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划分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的劳动法律关系。
B.以劳动法律关系是否具有涉外因素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划分为:国内劳动法律关系、涉外劳动法律关系C.以劳动法律关系表现形式为标准能够分为:典型劳动法律关系和非典型劳动法律关系3.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A.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定性B.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交错共存的特点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体现了国家与当事人的双重意志D.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表现为兼有人身性与财产性的特定的劳动行为和财物E.劳动法律关系是围绕劳动者的爱护展开的4.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劳动法律关系,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5.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猎取收入为要紧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6.劳动权利能力是劳动者参与劳动法律关系称为主体的前提条件;劳动行为能力是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差不多条件。
7.只有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完全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法律才给予其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8.用人单位是指依法招用和治理劳动者,并按法律的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进行劳动爱护,并支付劳动酬劳的劳动组织。
9.在我国,现时期制约用人单位劳动权利能力范围的要紧因素有:职工编制定员;职工录用差不多条件;最低工资标准;工时休假制度与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社会保险;社会责任。
10.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主体依法享有的劳动权利和承担的劳动义务。
亦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11.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可分为差不多客体和辅助客体两大类。
差不多客体是劳动个行为,即劳动者为完成用人单位安排的任务而支出劳动力的活动;辅助客体是劳动待遇和劳动条件,即劳动者因实施劳动行为而有权获得的,用人单位因支配劳动行为而有义务提供的各种待遇和条件。
12.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
13.劳动法律关系的建立、变更和消灭需要具备的要紧条件有:劳动法律规范;法律事实。
14.劳动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
第二节:劳动者的差不多权利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酬劳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爱护的权利、同意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1.我国劳动者的差不多权利能够概括为:就业权、劳动酬劳权、休息权、职业安全权、同意职业技能培训权、生活保障权、结社权与集体协商权、合法权益爱护权。
2.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达到法定就业年龄的劳动者获得劳动机会的权利,是劳动差不多权的核心,要紧包括:就业自由、就业平等、就业促进、解雇限制。
3.劳动酬劳是指劳动者参与社会劳动,按其劳动的数量与质量,从用人单位取得酬劳。
包括:酬劳协商权;酬劳请求权和酬劳支配权。
4.获得最低工资标准权是劳动酬劳权的核心。
5.生活保障权在我国劳动制度中的体现有:养老保险待遇、疾病保险待遇、工伤保险。
第三节:劳动者的差不多义务1.我国劳动者的差不多义务能够概括为:全面履行劳动义务;不断提高劳动技能;认真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范;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就业促进制度第一节:就业与就业促进1.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具有一定劳动酬劳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2.劳动就业的特征:A.就业的主体必须符合法定的就业年龄B.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能力C.就业必须是出自就业主体的自愿D.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制造财宝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E.就业必须使就业主体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酬劳或经营收入3.就业促进是指国家采取的关心公民实现就业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
4.就业促进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
5.由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引起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
第二节:就业促进的权利义务主体1.就业促进的义务主体:A.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