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实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教育创新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向教育提出的人才要求与工业经济有不同的特点。它要求由“一次性创新”转变为“连续性创新”;由“单个创新”转达变为“系统创新”;由“个别专家创新”转变为“全员(集体)创新”。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谁占有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一个国家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未来的新世纪,没有创造能力,就只有跟在别人背后爬行,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旁观者。教育具有超前性,今天的中小学生,将生活在21世纪的社会中,因而教育必须考虑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学生未来生活做准备。人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教学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以强化师德师表、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培养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题研究。在加强学生“两基”、培养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仍存在着诸多弊端,离培养创造型人才目标的实现相去甚远。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中偏重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忽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尽人意。二是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课堂管理过死、“注入式”、“满堂灌”、“抱着走”仍是其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三是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学校多规格、多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还需要长远规划和下大功夫。因此,要真正克服上述弊端和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开展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努力提高教师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培养出面向未来的创造型人才。

二、课题内涵界定

(一)创新的涵义

从表面意义上讲,创新既包括事物的发展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所谓“新”,意指“一切事物”,包括新思想、新理论、新学说、新技术、新方法等等。

“新颖”是创新的本质特征。从新颖上看,可以把创新分为社会化创新和个性化创新两类。社会化创新是指构建相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新事物、新观念的能力;而个性化创新是指创造的新事物、新观念对于自己而言是新颖的,对个人有特定的人生价值,但相对于社会和他人而言可能并不新颖。对于我校实施的创新教育而言,其重点是指发展学生的个体化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

创新教育是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个性品质、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任务不仅是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以接受科学文化知识为手段,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因此,所谓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积极化,而能否实现教学过程的积极化,关键是看在教师的调控下课堂教

学中能否形成一种多维互动的交往关系。创新教育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因而反对用单一的学业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和管理学生的做法。创新教育主张评价和管理学生要看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全面发展水平,评价和管理学生时既要看学生的学科成绩,也要看学生德、体、美等方面的成绩,更要看学生的特长发展等。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张通过对学生实施系统的教育和影响,培养他们善于发现认识具有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三)创新教育是对接受性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创新和接受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合理的接受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则是对接受的发展。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目的,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教育。它一方面继承了接受性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系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丰富经验和有效做法,另一方面又克服了接受性教育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弊端。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解决的问题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思想

(1)创新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但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2)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在教学中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确立以活动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活动教学为创新教育拓展领域和空间,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关系,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环节。

2、开发小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研究

通过实施创新教育,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完成以下研究:

(1)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阶段目标和层次结构;

(2)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

(3)学生智力发展、学业成绩与创造力发展的相关研究及开发途径。

(二)在实验方面着重解决的问题

1、学科教学在学生创造能力开发中的作用;

2、课外活动和活动课程在学生创造力开发中的作用;

3、学科教学、课外活动、活动课程和专门的创造性训练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对学生创造力开发的影响。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学习、宣传阶段

自2011年4月起,学校将利用教研活动、或举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确定实验班级,成立组织机构,制定《XXXX创新教育实施方案》。

(二)实验实施试点阶段

自2011年5月至8月,参加试点的班级选定实验教师,制定学科创新教育实施方案,并开展教学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