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设计.doc

合集下载

《三角函数的概念》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版】

《三角函数的概念》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版】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本课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一章的概念课,具有核心地位、统领全局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弧度制,对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了锐角三角函数在解三角形中的作用.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准备. 本节将学习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表示及关系.借用单位圆直观的表示三角函数的对应值.1.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抽象问题的能力;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代数表示,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正弦,余弦,正切概念,体会用单位圆进行数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利用单位圆模型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1.教学问题: (1)学生在理解用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是可能会出现障碍,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三角函数,并习惯了直观地用有关边长的比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要克服这一点,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比值与直角三角形有关边长的比值的联系;(2)学生在理解将终边上任意一点去在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这一特殊位置上时,又可能会形成障碍.(3)学生在将用单位圆定义锐角三角函数推广到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可能会受初中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的影响,仍然局限在直角三角形中思考问题.2.教学支持条件:计算机,几何画板,科大讯飞问答系统.【问题1】在初中,我们学过锐角三角函数,如图1,在直角三角形OMP 中,M ∠是直角,那么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O ∠的正弦,余弦,正切分别是什么?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预设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2】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现在说说的角可以是任意大小的正角,负角和零角.那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又该怎么定义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锐角三角函数推广到任意角三角函数.【预设师生活动】老师引导学生:(1)能不能继续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将锐角推广到任意角时,我们是把角放在哪里进行研究的?(3)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定义任意角α的三角函数?(4)终边是OP 的角一定是锐角吗?如果不是,能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来定义吗?当α的终边不在第一象限该怎么办?(5)我们知道,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就可以把几何问题代数化,大家能不能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表示定义式中的一条边长呢?(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6)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定义有什么好处?【问题3】大家有没有办法让所得到的定义式变得更简单一点?【设计意图】为引入单位圆做铺垫.【预设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后,课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不能回到正确时,可启发他们思考:(1)我们在定义1弧度的角时,利用了一个什么图形?所用的圆与半径大小有关吗?用半径多大的圆定义起来更简单易懂?(2)对于一个三角函数,比如sin y α=.它的函数值是由什么决定的?那么当一个角的终边位置确定后,能不能取终边任意一点来定义三角函数?取哪一点可以使得我们的定义式变得简单易懂些?怎样取?(加强与几何的联系))【问题4】大家现在能不能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用单位圆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预设师生活动】由学生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教师进行整理【问题5】根据任意三角函数的定义,要求角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其实就是求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中体会,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三角函数不仅简化了定义式,还更能突出三角函数概念的本质.【预设师生活动】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定义求三角函数值例1 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 (12,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设计意图】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然后通过变式,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定义求不同情况下函数值的问题,进而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加强定义应用中与几何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预设师生活动】在完成本题的基础上,可通过下列变式引导学生对三角函数的概念作进一步的认识.变式1: 求 35π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变式2: 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 (-3,-4),求角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问题6】你们能否给出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在弧度制下的定义域?【设计意图】研究一个函数,就是要研究其三要素,而三要素中最本质的是对应法则和定义域,三角函数的对应法则已经有定义式给出,所以在给出定义之后就要研究其定义域,通过利用定义求定义域,即完善了三角函数概念的内涵,同时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预设师生活动】学生求出定义域,教师进行整理【问题7】上述三种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会怎么样?【设计意图】通过定义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三种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的变化规律,并从中进一步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预设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整理.例2. 求证:(1)当不等式组⎩⎨⎧><0tan 0sin θθ成立时,角θ为第三象限角; (2) 当角θ为第三象限角时,不等式组⎩⎨⎧><0tan 0sin θθ成立.【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解决,熟悉和记忆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预设师生活动】在完成本题的基础上,可视情况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作变式训练;【问题8】三角函数的函数值是由角的终边的位置决定的,那么角的终边每绕原点旋转一周,它的大小将会怎样变化?它所对应的三角函数值又将怎样变化?【设计意图】引出公式一,突出函数周期变化的特点,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预设师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讨论完成.例3 先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然后再求出它们的值;)672cos()4();611tan()3(;3cos )2(;49sin )1(0--πππ. 【设计意图】将确定函数值的符号与求函数值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通过应用公式一解决问题,让学生熟悉和记忆公式一,并进一步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预设师生活动】先完成题(1),再通过改变函数名称和角,逐步完成其他各题. 练习(1)填表.(2)设α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在αsin ,αcos ,αtan ,2tan中,有可能取负值的是 .(3)选择“>”,“<”,“=”填空:;0_____)34sin(π-;0_____556tan 0 ;0_____)450cos(0-;0_____)817tan(π- (4)选择0tan )5(;0tan )4(;0cos )3(;0sin )2(;0sin )1(<>><>ααααα中适当的关系式的序号填空:(1)当角α为第一象限角时, ,反之也成立;(2)当角α为第二象限角时, ,反之也成立;(3)当角α为第三象限角时, ,反之也成立;(4)当角α为第四象限角时, ,反之也成立;(5)求67π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6)已知角θ的终边经过点P (-12,5),求角θ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7)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431tan();1050sin(;319tan ;1109cos 00ππ-- 例4(备选) 如图1是一个摩天轮,假设它的中心离地面的高度为h0,它的直径为2R ,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动一周需要360秒,若现在你坐在座舱中,从初始位置OA 出发(如图1所示),过了30秒后,你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过了t0 秒呢?【设计意图】通过应用三角函数定义,熟悉和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公式一,以及求三角函数值,加强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预设师生活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练习题的数量和内容做具体调整.5. 小结【问题9】从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你能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借助单位圆给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的吗?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相关,在初中我们是利用直角三角形边的比值来表示锐角的三角函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虽然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推广,但它与解三角形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我们是利用单位圆来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单位圆,我们建立了角的变化与单位圆上点的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利用单位圆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来表示圆心角的三角函数.【设计意图】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预设师生活动】在学生给出定义后,教师进一步强调用单位圆定义三角函数的优点.【问题10】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还接触了定义的一些应用,能不能归纳一下,今天我们利用定义解决了那些问题?【设计意图】回顾和总结三角函数在本节课中的应用.图1【预设师生活动】在学生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定义应用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三角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三角函数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 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指出错误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
- 对于学生的优秀作业,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 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澄清,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 鼓励学生主动查找错误并及时更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题目二:已知一个角的正弦值为0.5,求这个角的度数。
- 题目三:绘制正弦函数的图像,并标注出其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
- 题目四:探索任意角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并解释其原理。
2. 作业反馈:
- 批改作业时,重点关注学生对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三角函数计算的准确性以及图像分析的完整性。
2. 数学建模:通过学习三角函数的应用,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 直观想象:通过绘制三角函数的图像,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观察和理解三角函数的图像特征。
4. 数学运算:通过学习三角函数的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
拓展与延伸
1. 拓展阅读: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下:

最新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六篇)

最新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六篇)

最新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六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最新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六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角函数教案优秀3篇

三角函数教案优秀3篇

三角函数教案优秀3篇角函数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本章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

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为锐角三角函数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的机会。

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结论,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赖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等内容,因此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内容与已学#39;相似三角形#39;#39;勾股定理#39;等内容联系紧密,并为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

学情分析: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难点,也是学习本章的关键。

难点在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反映了角度与数值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这种角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sinA、cosA、tanA表示函数等,学生过去没有接触过,因此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至于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3、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1.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2.难点与关键: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高中数学教案《三角函数的概念》

高中数学教案《三角函数的概念》

教学计划:《三角函数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基本定义,并能识别其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表示。

o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函数值与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的特点。

o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与推导。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三角函数的概念。

o借助图像直观展示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o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三角函数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o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勇于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o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图像及基本性质。

●难点:理解三角函数值与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三角函数周期性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展示如钟摆运动、海浪波动等自然界中的周期性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规律,从而引出三角函数的概念。

●复习旧知:回顾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如勾股定理、锐角与钝角的定义,为学习三角函数做好铺垫。

●明确目标: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及基本性质。

2. 讲授新知(15分钟)●定义讲解:详细讲解正弦、余弦、正切三种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定义,强调它们与边长的比例关系。

●图像展示: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三种三角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特征,如正弦、余弦函数的周期性,正切函数的间断性等。

●性质归纳:结合图像,引导学生归纳出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如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等。

3. 互动探究(10分钟)●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探究任务,如“探究正弦函数在哪些区间内是增函数?”、“尝试用三角函数表示一个圆上某点的坐标”。

人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全部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全部教案

三角函数第一教时教材:角的概念的推广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过程:一、提出课题:“三角函数”回忆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它是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值来定义的。

相对于现在,我们研究的三角函数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它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各门学科技术中都有广泛应用。

二、角的概念的推广1.回忆:初中是任何定义角的?(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但它的弊端在于“狭隘”2.讲解:“旋转”形成角(P4)突出“旋转”注意:“顶点”“始边”“终边”“始边”往往合于x轴正半轴3.“正角”与“负角”——这是由旋转的方向所决定的。

记法:角α或α∠可以简记成α4.由于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1︒角有正负之分如:α=210︒β=-150︒γ=-660︒2︒角可以任意大实例:体操动作:旋转2周(360︒×2=720︒)3周(360︒×3=1080︒)3︒还有零角一条射线,没有旋转三、关于“象限角”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往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讨论角角的顶点合于坐标原点,角的始边合于x轴的正半轴,这样一来,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例如:30︒390︒-330︒是第Ⅰ象限角300︒-60︒是第Ⅳ象限角585︒1180︒是第Ⅲ象限角-2000︒是第Ⅱ象限角等四、关于终边相同的角1.观察:390︒,-330︒角,它们的终边都与30︒角的终边相同2.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一个0︒到360︒的角与)(Z k k ∈个周角的和 390︒=30︒+360︒ )1(=k-330︒=30︒-360︒ )1(-=k 30︒=30︒+0×360︒)0(=k1470︒=30︒+4×360︒ )4(=k-1770︒=30︒-5×360︒ )5(-=k3.所有与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Z k k S ∈⋅+==,360| αββ即:任何一个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4.例一 (P5 略) 五、小结: 1︒ 角的概念的推广用“旋转”定义角 角的范围的扩大 2︒“象限角”与“终边相同的角”第二教时教材:弧度制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弧度制的定义,学会弧度制与角度制互化,并进而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一一对应关系的概念。

高中数学教案《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高中数学教案《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教学计划:《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基本图像及其关键特征(如周期、振幅、相位等);理解并应用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最值等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函数图像、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过程,培养学生直观感知、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能力;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三角函数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基本图像及性质;数形结合思想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规律(如平移、伸缩、对称等);运用三角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约5分钟)●生活实例:通过展示海浪波动、音乐波形等自然现象或人工制品中的周期性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三角函数的关系,引出三角函数图像的重要性。

●复习旧知:简要回顾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和基础性质,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提出问题: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正弦函数的图像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基本性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讲授新知(约15分钟)●图像绘制:利用多媒体演示或指导学生动手绘制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强调图像的连续性、周期性等特点。

●性质讲解:结合图像,详细讲解三角函数的振幅、周期、相位等关键特征,以及奇偶性、单调性、最值等性质。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对比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图像的差异,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 图像变换(约10分钟)●理论讲解:介绍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伸缩、对称等变换规律,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变换后的图像特征。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通过改变参数来绘制变换后的三角函数图像,并观察分析变化规律。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三角函数图像变换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的任务是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教学。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而且在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与应用,培养其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运用函数的概念,但对于三角函数的深入学习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本教学设计将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三角函数的知识体系,并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够准确描述这些函数的图像特点及其在单位圆上的表示。

(2)学会运用三角函数解决直角三角形、一般三角形以及多边形中的相关问题,掌握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和应用。

(3)掌握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通过数学软件或图形计算器等工具,绘制三角函数图像,观察和分析函数的性质,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其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总结三角函数的性质和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三角函数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角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在高中数学中,学习三角函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是高数的基础,也是其他数学学科,特别是初高中几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角函数与微积
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微积分则是现代数学的核心,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的重要动力。

在学习三角函数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应
用等相关知识,特别是三角函数的应用方面,是最能考察学生学习成果的
考查点。

二、教学目标
1.根据三角函数定义,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以及各函数的性质;
2.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和图像,能准确计算三角函数的值;
3.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包括求解三角型恒定角、
重置三角型、求解线性系统等。

三、教学内容
1.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指一类由三角形的定义构造而成的函数,主要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2. 三角函数的性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三角函数的
性质都有其特定的表达式,如正弦函数满足
sin(A+B)=sinAcosB+cosAsinB,余弦函数满足cos(A+B)=cosAcosB-sinAsinB。

3.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和图像: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构造。

高中数学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数学教案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2〕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不同的定义方法;〔3〕了解如何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4〕掌握并能初步运用公式一;〔5〕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2、过程与方法初中学过:锐角三角函数就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引导学生把这个定义推广到任意角,通过单位圆和角的终边,探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最终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角终边所在位置不同,分别探讨各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以及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最后主要是借助有向线段进一步认识三角函数.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3、情态与价值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方法,而且各种定义都有自己的特点.过去习惯于用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比值〞来定义,这种定义方法能够表现出从锐角三角函数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推广,有利于引导学生从自己已有认知基础出发学习三角函数,但它对准确把握三角函数的本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从角的集合到比值的集合〞的对应关系与学生熟悉的一般函数概念中的“数集到数集〞的对应关系有冲突,而且“比值〞需要通过运算才能得到,这与函数值是一个确定的实数也有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本节利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这个定义清楚地说明了正弦、余弦函数中从自变量到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也说明了这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公式一〕.难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三角函数线的正确理解.三、学法与教学用具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方法,本节利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说明了正弦、余弦函数中从自变量到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也说明了这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另外,这样的定义使得三角函数所反映的数与形的关系更加直接,数形结合更加紧密,这就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带来方便,也使三角函数更加好用了.教学用具:投影机、三角板、圆规、计算器四、教学设想第一课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提问:锐角O的正弦、余弦、正切怎样表示?借助右图直角三角形,复习回顾.数,你能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如图,设锐角α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么它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在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 a b ,它与原点的距离0r =>.过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那么线段OM 的长度为a ,线段MP 的长度为b .那么sin MP bOP rα==;cos OM a OP r α==; tan MP bOM aα==.思考:对于确定的角α,这三个比值是否会随点P 在α的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呢?显然,我们可以将点取在使线段OP 的长1r =的特殊位置上,这样就可以得到用直角坐标系内的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sin MP b OP α==; cos OM a OP α==; tan MP bOM aα==. 思考:上述锐角α的三角函数值可以用终边上一点的坐标表示.那么,角的概念推广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对初中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修改,以利推广到任意角呢?本节课就研究这个问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探究新知】1.探究:结合上述锐角α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我们应如何求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呢?显然,我们只需在角的终边上找到一个点,使这个点到原点的距离为1,然后就可以类似锐角求得该角的三角函数值了.所以,我们在此引入单位圆的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以原点O 为圆心,以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2.思考:如何利用单位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如图,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那么: (1)y 叫做α的正弦(sine),记做sin α,即sin y α=; 〔2〕x 叫做α的余弦(cossine),记做cos α,即cos x α=; 〔3〕y x 叫做α的正切(tangent),记做tan α,即tan (0)yx xα=≠. 注意:当α是锐角时,此定义与初中定义相同〔指出对边,邻边,斜边所在〕;当α不是锐角时,也能够找出三角函数,因为,既然有角,就必然有终边,终边就必然与单位圆有交点(,)P x y ,从而就必然能够最终算出三角函数值.3.思考:如果知道角终边上一点,而这个点不是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该如何求它的三角函数值呢?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函数的值与点P 在终边上的位置无关,仅与角的大小有关.我们只需计算点到原点的距离r =那么sin α=,cos α=,tan yxα=.所以,三角函数是以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又因为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故三角函数也可以看成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4.例题讲评例1.求53π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例2.角α的终边过点0(3,4)P --,求角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教材给出这两个例题,主要是帮助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我也可以尝试其他方法:如例2:设3,4,x y =-=-那么5r ==.于是4sin 5y r α==-,3cos 5x r α==-,4tan 3y x α==. 5.巩固练习17P 第1,2,3题6.探究:请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将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填入下表;再将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填入表格中:例3.求证:当且仅当不等式组sin 0{tan 0θθ<>成立时,角θ为第三象限角.8.思考: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有和关系? 显然: 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即有公式一:sin(2)sin k απα+=cos(2)cos k απα+= (其中k Z ∈) tan(2)tan k απα+=9.例题讲评例4.确定以下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然后用计算器验证: (1)cos250︒; (2)sin()4π-; (3)tan(672)︒-; (4)tan3π例5.求以下三角函数值:(1)'sin148010︒; (2)9cos4π; (3)11tan()6π- 利用公式一,可以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转化为求0到2π(或0︒到360︒)角的三角函数值. 另外可以直接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但要注意角度制的问题. 10.巩固练习17P 第4,5,6,7题11.学习小结(1)本章的三角函数定义与初中时的定义有何异同? (2)你能准确判断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内的符号吗? (3)请写出各三角函数的定义域;(4)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有什么关系?你在解题时会准确熟练应用公式一吗?五、评价设计1.作业:习题1.2 A组第1,2题.2.比较角概念推广以后,三角函数定义的变化.思考公式一的本质是什么?要做到熟练应用.另外,关于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要熟练掌握,知道推导方法.第二课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二〕【复习回顾】1、三角函数的定义;2、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角的符号;3、 三角函数在轴上角的值;4、 诱导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5、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要求:记忆.并指出,三角函数没有定义的地方一定是在轴上角,所以,凡是碰到轴上角时,要结合定义进行分析;并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探究新知】1.引入:角是一个图形概念,也是一个数量概念〔弧度数〕.作为角的函数——三角函数是一个数量概念〔比值〕,但它是否也是一个图形概念呢?换句话说,能否用几何方式来表示三角函数呢?2.[边描述边画]以坐标原点为圆心,以单位长度1为半径画一个圆,这个圆就叫做单位圆〔注意:这个单位长度不一定就是1厘米或1米〕.当角α为第一象限角时,那么其终边与单位圆必有一个交点(,)P x y ,过点P 作PM x ⊥轴交x 轴于点M ,那么请你观察: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sin |MP y α==;|||||cos |OM x α==随着α在第一象限内转动,MP 、OM 是否也跟着变化? 3.思考:〔1〕为了去掉上述等式中的绝对值符号,能否给线段MP 、OM 规定一个适当的方向,使它们的取值与点P 的坐标一致?〔2〕你能借助单位圆,找到一条如MP 、OM 一样的线段来表示角α的正切值吗?我们知道,指标坐标系内点的坐标与坐标轴的方向有关.当角α的终边不在坐标轴时,以O 为始点、M 为终点,规定:当线段OM 与x 轴同向时,OM 的方向为正向,且有正值x ;当线段OM 与x 轴反向时,OM 的方向为负向,且有正值x ;其中x 为P 点的横坐标.这样,无论那种情况都有cos OM x α==同理,当角α的终边不在x 轴上时,以M 为始点、P 为终点,规定:当线段MP 与y 轴同向时,MP 的方向为正向,且有正值y ;当线段MP 与y 轴反向 时,MP 的方向为负向,且有正值y ;其中y 为P 点的横坐标.这样,无论那种情况都有sin MP y α==4.像MP OM 、这种被看作带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direct line segment 〕.5.如何用有向线段来表示角α的正切呢?如上图,过点(1,0)A 作单位圆的切线,这条切线必然平行于轴,设它与α的终边交于点T ,请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与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借助有向线段OA AT 、,我们有tan y AT xα==我们把这三条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MP OM AT 、、,分别叫做角α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统称为三角函数线.6.探究:〔1〕当角α的终边在第二、第三、第四象限时,你能分别作出它们的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吗?〔2〕当α的终边与x 轴或y 轴重合时,又是怎样的情形呢?7.例题讲解 例1.42ππα<<,试比较,tan ,sin ,cos αααα的大小.处理:师生共同分析解答,目的体会三角函数线的用处和实质. 8.练习19P 第1,2,3,4题9学习小结(1)了解有向线段的概念.(2)了解如何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3)体会三角函数线的简单应用. 【评价设计】1. 作业:比较以下各三角函数值的大小(不能使用计算器)(1)sin15︒、tan15︒〔2〕'cos15018︒、cos121︒〔3〕5π、tan 5π2.练习三角函数线的作图.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某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3)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简三角函数式;(4)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证明三角恒等式;〔5〕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三个关系式并能灵活运用于解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三角问题的能力;〔6〕灵活运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不同变形,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化归思想方法;〔7〕掌握恒等式证明的一般方法.2、过程与方法由圆的几何性质出发,利用三角函数线,探究同一个角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学习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余各三角函数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简三角函数式;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通过例题讲解,总结方法.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3、情态与价值通过本节的学习,牢固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三个关系式并能灵活运用于解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三角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化归思想方法和证明三角恒等式的一般方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公式1cos sin 22=+αα及αααtan cos sin =的推导及运用:〔1〕某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中的一个,求其余两个;〔2〕化简三角函数式;〔3〕证明简单的三角恒等式.难点: 根据角α终边所在象限求出其三角函数值;选择适当的方法证明三角恒等式.三、学法与教学用具利用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推导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cos sin 22=+αα及αααtan cos sin =,并灵活应用求三角函数值,化减三角函数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教学用具:圆规、三角板、投影四、教学设想【创设情境】与初中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一样,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同角三角函数之间关系,弄清同角各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联系,实现不同函数值之间的互相转化.【探究新知】 1. 探究:三角函数是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来定义的,你能从圆的几何性质出发,讨论一 下同一个角不同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吗?如图:以正弦线MP ,余弦线OM 和半径OP 三者的长构成直角三角形,而且1OP =.由勾股定理由221MP OM +=,因此221x y +=,即22sin cos 1αα+=.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当()2a k k Z ππ≠+∈时,有sin tan cos ααα=.这就是说,同一个角α的正弦、余弦的平方等于1,商等于角α的正切.2. 例题讲评 例6.3sin 5α=-,求cos ,tan αα的值. sin ,cos ,tan ααα三者知一求二,熟练掌握.3. 巩固练习23P 页第1,2,3题4.例题讲评例7.求证:cos 1sin 1sin cos x xx x+=-. 通过本例题,总结证明一个三角恒等式的方法步骤. 5.巩固练习23P 页第4,5题 6.学习小结〔1〕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的前提是“同角〞,因此1cos sin 22≠+βα,γβαcos sin tan ≠. 〔2〕利用平方关系时,往往要开方,因此要先根据角所在象限确定符号,即要就角所在象限进行分类讨论.五、评价设计(1) 作业:习题组第10,13题.(2) 熟练掌握记忆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试将关系式变形等,得到其他几个常用的关 系式;注意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方法与步骤.。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概念》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概念》单元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的概念单元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本单元建议用3课时:第一课时,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课时,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三课时,概念和性质的简单应用.2.内容解析三角函数是一类最典型的周期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习数学和物理、天文等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传统上,人们习惯把三角函数看成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推广,利用象限角终边上点的坐标比定义三角函数.由于这一定义方法出自欧拉,因此更显出它的权威性.然而,锐角三角函数的研究对象是三角形,是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定量关系(三角比)的反映;而任意角三角函数的现实背景是周期变化现象,是“周而复始”变化规律的数学刻画.如果以锐角三角函数为基础进行推广,那么三角函数概念发生发展过程的完整性将受到破坏.因此,整体上,任意角三角函数知识体系的建立,应与其他基本初等函数类似,强调以周期变化现象为背景,构建从抽象研究对象(即定义三角函数概念)到研究它的图象、性质再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与锐角三角函数的联系可以在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后再进行考察.一般地,概念的形成应按“事实—概念”的路径,即学生要经历“背景—研究对象—对应关系的本质—定义”的过程.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在经历这个过程而形成三角函数概念的同时,“顺便”就可得到值域、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等性质.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一,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其中,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是重中之重.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了解三角函数的背景,体会三角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2)经历三角函数概念的抽象过程,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发展数学抽象素养;(3)掌握三角函数值的符号;(4)掌握诱导公式一,初步体会三角函数的周期性;(5)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体会三角函数的内在联系性,通过运用基本关系式进行三角恒等变换,发展数学运算素养.2.目标解析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1)学生能像了解线性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现实背景那样,知道三角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周而复始”变化规律的数学工具,能体会到匀速圆周运动在“周而复始”变化现象中的代表性.(2)学生在经历“周期现象—圆周运动—单位圆上点的旋转运动”的抽象活动中,明确研究的问题(单位圆⊙O上的点P以A为起点作旋转运动,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刻画点P的位置变化情况),使研究对象简单化、本质化;学生能分析单位圆上点的旋转中涉及的量及其相互关系,获得对应关系并抽象出三角函数概念;能根据定义求给定角的三角函数值.(3)学生能根据定义得出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取值的符号规律.(4)学生能根据定义,结合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得出诱导公式一,并能据此描述三角函数周而复始的取值规律,求某些角(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5)学生能利用定义以及单位圆上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发现并提出“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并能用于三角恒等变换.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三角函数概念的学习,其认知基础是函数的一般观念以及对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研究经验,另外还有圆的有关知识.这些认知准备对于分析“周而复始”变化现象中涉及的量及其关系、认识其中的对应关系并给出定义等都能起到思路引领作用.然而,前面学习的基本初等函数,涉及的量(常量与变量)较少,解析式都有明确的运算含义,而三角函数中,影响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变化的因素较多,对应关系不以“代数运算”为媒介,是“α与x,y直接对应”,无须计算.虽然α,x,y都是实数,但实际上是“几何元素间的对应”.所以,三角函数中的对应关系,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距离较大,由此产生第一个学习难点:理解三角函数的对应关系,包括影响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变化的因素分析,以及三角函数的定义方式的理解.为了破除学生在“对应关系”认识上的定势,帮助他们搞清三角函数的“三要素”,应该根据一般函数概念引导下的“下位学习”的特点,先让学生明确“给定一个角,如何得到对应的函数值”的操作过程,然后再下定义,这样不仅使三角函数定义的引入更自然,而且由三角函数对应关系的独特性,可以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函数的本质.具体的,可让学生先完成“给定一个特殊角,求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的任务.例如“当时,找出相应点P的坐标”并让学生明确点P的坐标的唯一确定性,再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观察任意给定一个角α∈R,它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是否唯一,从而为理解三角函数的对应关系奠定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建立单位圆上点的横坐标、纵坐标、角、弧之间的联系,并且可以在角的变化过程中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性.所以,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本质.对于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那么y叫做α的正弦函数,记作sinα,即y= sinα;x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cosα,即x= cosα”,可以通过如下几点帮助学生理解:第一,α是一个任意角,同时也是一个实数(弧度数),所以“设α是一个任意角”的意义实际上是“对于R中的任意一个数”;第二,“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实际上给出了两个对应关系,即(1)实数α(弧度)对应于点P的纵坐标y,(2)实数α(弧度)对应于点P的横坐标x,其中y,x∈[-1,1].因为对于R中的任意一个数α,它的终边唯一确定,所以交点P(x,y)也唯一确定,也就是纵坐标y和横坐标x都由α唯一确定,所以对应关系(1)(2)分别确定了一个函数,这是理解三角函数定义的关键.第三,引进符号sinα,cosα分别表示“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纵坐标”、“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横坐标”,于是:对于任意一个实数α,按对应关系(1),在集合B={z|-1≤z≤1}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sinα与之对应;按对应关系(2),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cosα与之对应.所以,sinα,cosα都是一个由α所唯一确定的实数.这里,对符号sinα,cosα和tanα的认识是第二个难点.可以通过类比引进符号logab 表示ax=b中的x,说明引进这些符号的意义.本单元的第三个学习难点是对三角函数内在联系性的认识.出现这个难点的主要原因在于三角函数联系方式的特殊性,学生在已有的基本初等函数学习中没有这种经验,以及学生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经验不足,对“如何发现函数的性质”的认识不充分等而导致的发现和提出性质的能力不强.为此,教学中应在思想方法上加强引导。

《三角函数》教案设计

《三角函数》教案设计

《三角函数》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探索三角函数的奥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正弦、余弦、正切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学会利用三角函数解决与角度和边长相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形和实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推理的能力。

鼓励学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内容: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余弦、正切。

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周期性、奇偶性、值域等。

三角函数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三角函数的性质和规律。

图形辅助教学:利用三角函数图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函数变化。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波动、周期现象等)引出三角函数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三角函数定义:结合单位圆和直角三角形,讲解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三角函数性质:通过图像和数学推导,探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等性质。

应用举例:展示三角函数在解三角形、物理波动等领域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疑问。

四、小结与作业小结本节课重点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教学工具和材料:多媒体课件:包含三角函数图像、定义和性质等内容。

三角板、量角器等绘图工具:帮助学生绘制三角形,直观理解三角函数。

计算器:用于计算三角函数的值。

评估与反馈: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三角函数的掌握情况。

收集学生的疑问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三角函数在其他领域(如信号处理、图形学等)的应用。

介绍三角函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兴趣。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章三角函数完整教案DOC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章三角函数完整教案DOC

第一章 三角函数 4-1.1.1任意角(1)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角;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旋转”定义角 课标要求: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同学们在初中时,曾初步接触过三角函数,那时的运用仅限于计算一些特殊的三角函数值、研究一些三角形中简单的边角关系等。

三角函数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会发现三角学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能够简单地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在中学数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二、新课1.回忆:初中是任何定义角的?(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但它的弊端在于“狭隘”师: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0○~360○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生: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师:如图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 ,绕着它的端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 ,就形成角α。

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 叫做角的始边,OB 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 叫做叫α的顶点。

师: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720o” (即转体2周),“转体1080o”(即转体3周);再如时钟快了5分钟,现要校正,需将分针怎样旋转?如果慢了5分钟,又该如何校正?生:逆时针旋转300;顺时针旋转300. 师:(1)用扳手拧螺母;(2)跳水运动员身体旋转.说明旋转第二周、第三周……,则形成了更大范围内的角,这些角显然超出了我们已有的认识范围。

本节课将在已掌握~角的范围基础上,重新给出角的定义,并研究这些角的分类及记法. 2.角的概念的推广: (1)定义:一条射线OA 由原来的位置OA ,绕着它的端点O 按一定方向旋转到另一位置OB ,就形成了角α。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及其性质》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及其性质》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及其性质》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基本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周期性;- 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

2.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通过示范解题,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 合作研究: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 图像分析:通过图像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周期性。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与激活在导入部分,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或者一个小实验,引起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与示范在这一步骤中,向学生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示范解题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3. 小组活动与讨论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探讨如何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通过小组内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4. 图像分析和问题解决通过图像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周期性,并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 个人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题,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小组讨论记录:教师可以对小组讨论的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 课堂反馈: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

高中数学高三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高三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高三一轮(理) 3.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目标】1.能画出y=sin x,y=cos x,y=tan x的图象,了解函数的周期性2.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0,2π]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象与x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错误!内的单调性。

【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函数y=sin x,y=cos x,y=tan x的图象和性质; 2.教学难点:学会对知识进行整理达到系统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法、师生互动法【教学过程】了解理解掌握函数y=sin x,y=cos x,y=tan x的图象和性质√[考纲传真] 1。

能画出y=sin x,y=cos x,y=tan x的图象,了解函数的周期性 2.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0,2π]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象与x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错误!内的单调性。

真题再现学生通过对高考真题的解决,发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考纲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明确考试要求,做到有的放矢2.【2014上海】 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13.(2014·北京)设函数f (x )=A sin(ωx +φ)(A ,ω,φ是常数,A >0,ω>0).若f (x )在区间⎣⎢⎢⎡⎦⎥⎥⎤π6,π2上具有单调性,且f ⎝ ⎛⎭⎪⎪⎫π2=f ⎝⎛⎭⎪⎪⎫2π3=-f ⎝ ⎛⎭⎪⎪⎫π6,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___.典例 (1)(2015·四川)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π且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 )A.y =cos ⎝⎛⎭⎪⎪⎫2x +π2B.y =sin ⎝⎛⎭⎪⎪⎫2x +π2C.y =sin 2x +cos 2xD.y =sin x +cos x学生通过对高考真题的解决,感受高考题的考察视角。

(2)(2015·课标全国Ⅰ)函数f (x )=cos(ωx +φ)的部分图象 如图所示,则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A.⎝⎛⎭⎪⎪⎫k π-14,k π+34,k ∈Z B.⎝⎛⎭⎪⎪⎫2k π-14,2k π+34,k ∈Z C.⎝⎛⎭⎪⎪⎫k -14,k +34,k ∈Z D.⎝⎛⎭⎪⎪⎫2k -14,2k +34,k ∈Z 由2k π<πx +π4<2k π+π,k ∈Z ,得2k -14<x <2k +34,k ∈Z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2k -14,2k +34,k ∈Z .故选D.∴2πω=2,∴ω=π.由π×14+φ=π2+2k π,k ∈Z ,不妨取φ=π4,解析 (1)选项A中,y =cos ⎝⎛⎭⎪⎪⎫2x +π2=-sin 2x ,符合题意.6.(2016高考新课标1)已知函数为的零点,为 图像的对称轴, 且在单调,则的最大值为( )数f(x)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x)的最小正周期.知识点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y=sin x y=cos x y=tan xR R x≠kπ+错误!,k [-1,1][-1,1]R增区间:错误!,减区间:错误!增区间:[2kπ-π,2kπ],减区间:[2kπ,2kπ+π],递增区间kπ-错误!,kπ+∈Z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kπ,0),k ∈Z 错误!,k∈Zkπ2,0,k∈Z在解题中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及时和解题效率.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常见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常见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3.三角函数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教师用一张高中三角函数的海报引入新知识,向学生介绍三角函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和广泛使用。

步骤二: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1.教师通过幻灯片和简单的例子,介绍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定义,并解释它们在定义域和值域上的关系。

2.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自主研究并总结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周期、奇偶性和对称性等性质,并在黑板上呈现出来。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

步骤三:常见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1.教师通过多个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引导学生寻找计算的规律,并总结下来。

2.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自主研究不同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并在黑板上呈现出来。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

步骤四:三角函数的应用1.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例子,引入三角函数的应用领域。

2.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黑板上呈现出来。

3.教师对学生的解决过程和答案进行点评和补充。

步骤五: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三角函数知识。

步骤六: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回家进行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手段和学具1.幻灯片:展示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海报: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函数的应用领域。

3.黑板:学生总结和呈现所学的知识。

4.练习题: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小组活动和学生的呈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下一堂课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板书设计1.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正弦:sin(A)=a/c- 余弦:cos(A)=b/c- 正切:tan(A)=a/b2.常见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0度:sin0°=0, cos0°=1, tan0°=0- 30度:sin30°=1/2, cos30°=√3/2, tan30°=√3/3- 45度:sin45°=√2/2, cos45°=√2/2, tan45°=1- 60度:sin60°=√3/2, cos60°=1/2, tan60°=√3- 90度:sin90°=1, cos90°=0, tan90°=无穷3.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在航海、建筑、力学等领域的应用。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
2. 教学难点
(1)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图象的绘制。
- 难点:准确绘制三角函数的图象,尤其是正切函数在无定义区域的表示。
- 解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函数性质,分区间逐步绘制图象,注意关键点的位置。
(2)三角函数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 难点:理解并熟练运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
- 解决方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性质的应用,加强练习。
- 收集与三角函数性质相关的实际案例视频或图片,如音乐中的振动、建筑物的摆动等,以增强学生对性质应用的感知。
- 准备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知识点。
3. 实验器材:
- 准备几何画板或其他绘图软件,供学生操作练习绘制三角函数图象。
-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器材,如摆钟、振动装置等,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三角函数的性质。
2. 逻辑推理: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三角函数性质和图象,推理出未知的角度对应的函数值,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数学建模: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给定的条件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分析并解决问题。
4. 数学运算:培养学生准确计算三角函数值、求解方程和不等式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三角函数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案例分析等。
(3)运用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设计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为了能够很好的帮助各位老师备课,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希望大家喜欢!高中数学第一单元三角函数教学设计第二十四教时教材:倍角公式,推导"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目的:继续复习巩固倍角公式,加强对公式灵活运用的训练;同时,让学生推导出和差化积和积化和差公式,并对此有所了解。

过程:一、复习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万能公式的推导过程:例一、已知,,tan = ,tan = ,求2 +(《教学与测试》P115 例三)解:又∵tan2 < 0,tan < 0 ,2 + =例二、已知sin cos = ,,求和tan的值解:∵sin cos =化简得:∵ 即二、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sin( + ) + sin( ) = 2sincos sincos = [sin( + ) + sin( )]sin( + ) sin( ) = 2cossin cossin = [sin( + ) sin( )]cos( + ) + cos( ) = 2coscos coscos = [cos( + ) + cos( )]cos( + ) cos( ) = 2sinsin sinsin = [cos( + ) cos( )]这套公式称为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熟悉结构,不要求记忆,它的优点在于将"积式"化为"和差",有利于简化计算。

(在告知公式前提下)例三、求证:sin3sin3 + cos3cos3 = cos32证:左边 = (sin3sin)sin2 + (cos3cos)cos2= (cos4 cos2)sin2 + (cos4 + cos2)cos2= cos4sin2 + cos2sin2 + cos4cos2 + cos2cos2= cos4cos2 + cos2 = cos2(cos4 + 1)= cos22cos22 = cos32 = 右边原式得证三、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若令 + = , = ,则,代入得:这套公式称为和差化积公式,其特点是同名的正(余)弦才能使用,它与积化和差公式相辅相成,配合使用。

例四、已知cos cos = ,sin sin = ,求sin( + )的值解:∵cos cos = ,①sin sin = ,②∵四、小结:和差化积,积化和差五、作业:《课课练》P36—37 例题推荐 1—3P38—39 例题推荐 1—3P40 例题推荐 1—3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1.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教学内容"诱导公式(二)、(三)"是人教版《高中代数》上册第二章2.6节内容.它既是学生已学习过的三角函数定义、诱导公式(一)等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又是推导诱导公式(四)、(五)的理论依据.是本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节及全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纽带.求三角函数值是三角函数中的重要内容.诱导公式是求三角函数值的基本方法.诱导公式的重要作用是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0~9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和归纳转化思想方法,反映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思维形式.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2.1 教学重点诱导公式的推导及应用1.2.2 教学难点相关角终边的几何对称关系及诱导公式结构特征的认识.2 目标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2.1 知识目标1)识记诱导公式.2)理解和掌握公式的内涵及结构特征,会初步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的值,并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和证明.2.2 能力目标1)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思想方法.2)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3)通过基础训练题组和能力训练题组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3 情感目标1)通过诱导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通过归纳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渗透从特殊到一般、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3 过程分析3.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导入课题1)提问:三角函数定义、诱导公式(一)及其结构特征.2)板书:诱导公式(一).sin(k360+)=sin,cos(k360+)=cos.tan(k360+)=tan,cot(k360+)=cot(kZ)结构特征:①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②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转化为求0~360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教学设想通过提问让学生温习、重视已有相关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铺垫.3)学生练习:试求下列三角函数值sin1110,sin1290.教学设想由已有知识导出新的问题,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的火花.4)介绍单位圆概念后,引导学生观察演示(一)并思考下列问题:①210能否用(180+)的形式表达(0<<90)?(210=180+30)②210与30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互为反向延长线或关于原点对称)③设210,30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P,则点P与P的位置关系如何?(关于原点对称)④设点P(x,y),则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P(-x,-y)]⑤sin210与sin30的值的关系如何?教学设想通过微机动态演示,引导学生发现210与30角的终边及其与单位圆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关系,借助三角函数定义,寻找sin210与sin30值的关系,达到转化为求0~90角三角函数值的目的.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体验和领会数形结合与归纳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5)导入课题对于任意角,sin与sin(180+)的关系如何呢?试说出你的猜想.3.2 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联想、类比、归纳、推导公式1)引导学生观察演示(二)并思考下列问题:①与(180+)角的终边关系如何?(互为反向延长线或关于原点对称)②设与(180+)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P,则点P与P位置关系如何?(关于原点对称)③设点P(x,y),那么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P(-x,-y)]④sin与sin(180+),cos与cos(180+)关系如何?⑤tan与tan(180+),cot与cot(180+)关系如何?⑥经过探索,你能把上述结论归纳成公式吗?其公式特征如何?2)板书诱导公式sin(180+)=-sin,cos(180+)=-cos,tan(180+)=tan,cot(180+)=cot.结构特征:①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把看作锐角时).②把求(180+)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的三角函数值.教学设想激发学生做出猜想后,启发学生把特殊问题(求sin210值)与一般问题进行类比,实现方法迁移,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发现角与(180+)的终边及其与单位圆交点关于原点的对称关系,把求角(180+)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的三角函数值.对学生进行归纳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微机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对"为任意角"有准确的认识,初步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形式,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思想和方法.3)基础训练题组一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可查表):②试求sin[180+(-210)]的值分析:对于问题②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为:sin[180+(-210)]=-sin(-210),或sin[180+(-210)]=sin(-30).(至此,大多数学生已无法再运算)教学设想在新的知识的基础上又导出新的未知,又一次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推向高潮,激励学生要敢于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不断追求、陶冶情操、锻炼意志.4)引导学生观察演示(三),并思考下列问题:①30与(-30)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关于x轴对称)②设30与(-30)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P,则点P与P的位置关系如何?(关于x轴对称)③设点P(x,y),则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P(x,-y)]④sin(-30)与sin30的值关系如何?教学设想引导学生把求sin210问题与sin(-30)进行类比,实现方法迁移.通过微机动态演示,发现-30与30角的终边及其与单位圆交点关于x 轴对称的关系.借助三角函数定义,寻找sin(-30)与sin30值的关系,达到转化为求0~90角三角函数的值的目的.5)导入新问题:对于任意角,sin与sin(-)的关系如何呢?试说出你的猜想?6)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四)并思考下列问题:(设为任意角)①与(-)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关于x轴对称)②设与(-)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P,则点P与P位置关系如何?(关于x轴对称)③设点P(x,y),则点P的坐标怎样表示?[P(x,-y)]④sin与sin(-),cos与cos(-)关系如何?⑤tan与tan(-),cot与cot(-)的关系如何?7)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公式,教师巡视,及时反馈、矫正、讲评.8)板书诱导公式sin(-)=-sin,cos(-)=cos.tan(-)=-tan,cot(-)=-cot.结构特征: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把看作锐角)把求(-)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的三角函数值.9)基础训练题组(二):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可查表)③cos(-24012);④cot(-400).3.3 构建知识系统、掌握方法、强化能力课堂小结:(以提问、填空形式让学生自己完成)1)诱导公式:sin(k360+)=sin.cos(k360+)=cos.tan(k360+)=tan.cot(k360+)=cot.(kZ)sin(180+)=-sin.cos(180+)=-cos.tan(180+)=tan.cot(180+)=cot.sin(-)=-sin.cos(-)=cos.tan(-)=-tan.cot(-)=-cot.2)公式的结构特征: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把看作锐角时)3)方法及步骤:教学设想通过提问、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已有知识,形成知识系统,发现知识规律及其结构特征,深化对诱导公式内涵和实质的理解,强化记忆.挖掘知识系统体现数学的归纳转化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形成知识网络和方法网络.4)能力训练题组:(检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5)课外思考题.①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6)作业与课外思考题作业:P162习题十三(1)—(6)教学设想通过能力训练题组和课外思考题检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课外留下"余音",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积极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下一节课学习诱导公式(四)、(五)作准备.4 教法分析根据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本节课采用了"问题、类比、发现、归纳"探究式思维训练教学方法.4.1 利用已有知识导出新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以旧拓新的目的.4.2 由(180+30)与30,(-30)与30终边对称关系的特殊例子,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学生对"为任意角"的认识更具完备性,通过联想,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类比、方法迁移,发现任意角与(180+),-终边的对称关系,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更具客观性、严密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3 采用问题设疑,观察演示,步步深入,层层引发,引导联想类比,进而发现、归纳的探究式思维训练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在类比、归纳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公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4 通过能力训练题组和课外思考题,把诱导公式(一)、(二)、(三)的应用进一步拓广,为演绎推导诱导公式(四)、(五)做好理论依据准备,把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5 评价分析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设疑,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从特殊到一般进行联想、类比、归纳,发现数学公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积极思维的学习过程.在问题类比、方法迁移、归纳推理的思维训练过程中,师生的信息交流畅通,反馈及时,评价及时,矫正及时,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教师期望控制中.5 教案设计说明5.1 关于本节课教学指导思想归纳推理是发现和获得知识的基本思维形式,拉普拉斯曾说:"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归纳思维在形成创新意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归纳思维往往获得的是开拓性的创造(再创造).三角函数求值是三角函数中重要问题之一,诱导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设疑、多媒体动态演示等教学措施,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特殊的、个别的属性,通过联想、类比、归纳出具有普遍的、一般的整体性质.体现了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创新.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训练,学生主动地获得新的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5.2 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1)重现已有相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2)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在sin1290的求值过程中,从已知到未知,引发新的问题,营造氛围,引起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素质的核心,由sin210的求值过程,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引导学生发现推导诱导公式的方法和途径,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思想方法.4)通过多媒体直观动态的演示,从特殊到一般完成所有情况的分类,引导学生联想,进行问题类比、方法迁移、归纳推理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形成公式,进行归纳思维训练.5)通过分析诱导公式的结构特征,强化对诱导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深刻领会诱导公式的内涵和实质.构建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6)通过基础训练题组和课外思考题的练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二倍角的三角函数教案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半角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2.掌握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会用公式进行化简、求值和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