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病毒ppt课件(1)
合集下载
急性肠胃炎病毒幻灯片PPT
病毒核心为dsRNA,由11个不连续的节段组成,分别 编码6个构造蛋白和5个非构造蛋白。
非构造蛋白为病毒酶或调节蛋白,在病毒复制中起主 要作用。如NSP4有肠毒素样的作用,与致病有关。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轮状病毒的VP6位于内衣壳,为组和亚组特异性抗原, 根据VP6将HRV分为A~G7个组,A组又可分为4个亚组。VP7、 VP4位于外衣壳为病毒的中和抗原。
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Acute Gastroenteritis Viruses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腹泻和引起婴幼儿腹泻死亡的 主要病原体。此外,引起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有:肠道腺病 毒,杯状病毒科的诺如病毒和星状病毒科的星状病毒等。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人类急性胃肠炎病毒分类及其引起的疾病
病原体 轮状病毒 A组
B组 C组
病毒科 呼肠病毒科
基因组
季节性
dsRNA分节段
秋冬季
医学意义
6~24月婴幼儿严重腹泻的 主要病因(全球范围) 儿童和成人腹泻(仅中国) 散发儿童腹泻
肠道腺病毒 腺病毒科
dsDNA线性
诺如病毒 杯状病毒科 +ssRNA
沙波病毒 星状病毒
沙波病毒模式图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第四节 星状病毒 星状病毒呈球形,无包膜,核酸为 单正链RNA。电镜下外表呈五角星或六 角星形状。病毒侵犯十二指肠黏膜细胞, 并在其中大量增殖,造成细胞死亡。主 要引起婴幼儿腹泻〔占病毒性腹泻
2.8%〕。
感染后,主要起作用的是肠道局部SIgA,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急性胃肠炎汇报ppt课件
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非 感染性因素包括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应激反应等。这些因素导致胃肠黏膜受 损,引发炎症反应。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 统疾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夏
秋季节。
人群分布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儿童、老 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为主。
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建议
饮食调整
避免进食不洁或变质食物,减少生冷、辛辣等刺 激性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胃肠道负担。
个人卫生
注意餐前便后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同时,保持 生活环境的清洁和通风。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疫情和自身情况,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如轮状病毒疫苗等,以预防病毒感染。
处理方法指导
及时就医
补液治疗
02
03
04
寒湿困脾证
治以散寒除湿、健脾和胃为主 ,可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
。
湿热中阻证
治以清热燥湿、和胃降逆为主 ,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
。
食滞肠胃证
治以消食导滞、和胃降逆为主 ,可选用保和丸加减治疗。
脾胃虚弱证
治以健脾益气、和胃止泻为主 ,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措施
病原学研究进展
近年来在急性胃肠炎病原体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如新型 病毒和细菌的发现。
诊断技术改进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急性胃肠炎的诊断方法不断改进,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治疗药物研发
针对急性胃肠炎的治疗药物研发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新型抗生素 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急性胃肠炎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病原体类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主要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非 感染性因素包括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应激反应等。这些因素导致胃肠黏膜受 损,引发炎症反应。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 统疾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夏
秋季节。
人群分布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儿童、老 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为主。
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建议
饮食调整
避免进食不洁或变质食物,减少生冷、辛辣等刺 激性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胃肠道负担。
个人卫生
注意餐前便后洗手,避免病从口入。同时,保持 生活环境的清洁和通风。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疫情和自身情况,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如轮状病毒疫苗等,以预防病毒感染。
处理方法指导
及时就医
补液治疗
02
03
04
寒湿困脾证
治以散寒除湿、健脾和胃为主 ,可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
。
湿热中阻证
治以清热燥湿、和胃降逆为主 ,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
。
食滞肠胃证
治以消食导滞、和胃降逆为主 ,可选用保和丸加减治疗。
脾胃虚弱证
治以健脾益气、和胃止泻为主 ,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措施
病原学研究进展
近年来在急性胃肠炎病原体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如新型 病毒和细菌的发现。
诊断技术改进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急性胃肠炎的诊断方法不断改进,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治疗药物研发
针对急性胃肠炎的治疗药物研发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新型抗生素 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急性胃肠炎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病原体类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新整理】急性肠胃炎病毒ppt课件
与人类急性胃肠炎相关的病毒属主要有两个:诺如病毒 属(Norovirus)和沙波病毒属(Sapovirus)。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诺如病毒的原型株为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或小圆 形结构化病毒(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 SRSV)。 ,是世 界上引起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流行最重要的病原体。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病毒核心为dsRNA,由11个不连续的节段组成,分别 编码6个结构蛋白和5个非结构蛋白。
非结构蛋白为病毒酶或调节蛋白,在病毒复制中起主 要作用。如NSP4有肠毒素样的作用,与致病有关。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沙波病毒也称为“经典”杯状病毒(“classic” calicivirus)。 病毒表面有典型的杯状凹陷。引起5岁以下小儿腹泻,发病率 很低。
沙波病毒模式图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Acute Gastroenteritis Viruses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腹泻和引起婴幼儿腹泻死亡的 主要病原体。此外,引起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有:肠道腺病 毒,杯状病毒科的诺如病毒和星状病毒科的星状病毒等。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第四节 星状病毒
星状病毒呈球形,无包膜,核酸为单正链RNA。电镜 下表面呈五角星或六角星形状。病毒侵犯十二指肠黏膜细 胞,并在其中大量增殖,造成细胞死亡。主要引起婴幼儿 腹泻(占病毒性腹泻2.8%)。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诺如病毒的原型株为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或小圆 形结构化病毒(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 SRSV)。 ,是世 界上引起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流行最重要的病原体。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病毒核心为dsRNA,由11个不连续的节段组成,分别 编码6个结构蛋白和5个非结构蛋白。
非结构蛋白为病毒酶或调节蛋白,在病毒复制中起主 要作用。如NSP4有肠毒素样的作用,与致病有关。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沙波病毒也称为“经典”杯状病毒(“classic” calicivirus)。 病毒表面有典型的杯状凹陷。引起5岁以下小儿腹泻,发病率 很低。
沙波病毒模式图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Acute Gastroenteritis Viruses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腹泻和引起婴幼儿腹泻死亡的 主要病原体。此外,引起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有:肠道腺病 毒,杯状病毒科的诺如病毒和星状病毒科的星状病毒等。
HigHhigerhEedruEcdautiocnatPiorensPs ress
第四节 星状病毒
星状病毒呈球形,无包膜,核酸为单正链RNA。电镜 下表面呈五角星或六角星形状。病毒侵犯十二指肠黏膜细 胞,并在其中大量增殖,造成细胞死亡。主要引起婴幼儿 腹泻(占病毒性腹泻2.8%)。
急性肠胃炎ppt课件.ppt
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
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解痉药:如颠茄,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1日2~3次。
抗菌治疗
抗菌治疗
抗生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 生素。但应防止滥用。 预后本病及时处置,预后良好。 预防严把食物卫生关是预防此病的关键。搞好饮食、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大力消 灭苍蝇,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冰箱内的食品要生熟分开,进食前要重新烧熟烧 透。 饭前便后要洗手,蔬菜瓜果生吃前要消毒,外出度假要选择干净卫生的饭店等都是 应注意的有效预防措施。
急性肠胃炎ppt课件.ppt
演讲人
目录
01. 病因1.细菌和毒素的感染
02. 物理化学因素
03. 04. 胃肠道癌肿与恶性淋巴瘤
嗜酸性肉芽肿
05.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06. 对症Biblioteka 疗07. 抗菌治疗急性肠胃炎ppt课件.ppt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 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 品。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除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外,病变不仅累及肠道,还广泛累及其他实质器官, 如脑,心,肺,肾等,其病程短,预后差,常在短期内死亡。 并发症水电解质失调、肠穿孔、败血症。
治疗1.一般治疗
尽量卧床休息,病情轻者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 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 解质。鼓励摄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谢谢
物理化学因素
进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误服强酸、 强碱及农药等均可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急性胃肠炎引起的轻型腹泻,一般状况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 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黏液或白色皂块,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 急性胃肠炎也可以引起较重的腹泻,每天大便数次至数十次。大量水样便,少 量黏液,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出咖啡样物。如出现低血钾,可有腹 胀,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低热或高热,烦躁不安进而精神不振,意识蒙 眬,甚至昏迷。 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急性胃肠炎的病例讨论ppt课件
病史摘要
骨髓像(髂骨)
骨髓增生低下,粒/红比例=4.4:1,见少 量脂滴。粒系54%,以成熟分叶核细胞为主, 未见幼稚阶段细胞。红系明显减少,占6%, 形态正常,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可见大红 细胞、卵型、靶型红细胞。全片未见巨核细 胞。
组化染色:细胞外铁(++),细胞内铁7%, NAP积分7分,阳性比例2%。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病史摘要
气管居中,颈无抵抗,肝颈征(—来自,甲 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 少许罗音。心界左大,HR120次/分,律齐, 未闻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 及,肝区无叩痛,莫菲氏征(-),双下 肢无浮肿,肌张力正常,肌力V级,未见关 节红肿、畸形。
病史摘要
血生化:
AST 77 u/L,ALT 17 u/L,ALP 51 u/L, 总蛋白57.06 g/L,白蛋白22.76 g/L,球 蛋白34.3 g/L,直接胆红素6.24 mmol/L, 间接胆红素2.38 mmol/L,Cr 94µmol/L, Urea 8.56mmol/L,LDH 427 u/L, HBDH 349u/L
尿常规:蛋白0.7g/L,红细胞50个/ul,白 细胞10个/ul,未见管型及酵母菌。
大便OB弱阳性。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急性肠胃炎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急性肠胃炎的 科普知识PPT
课件
目录 引言 症状与病因 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
引言
引言
急性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 病,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相关知识 。 本PPT将介绍急性肠胃炎的症状、 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
引言
让我们一起提高对急性肠胃炎的认识, 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健康。
症状与病因
症状与病因
沫传播,如与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 会增加感染风险。
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
传播途径二:食物污染 - 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是急性肠胃炎传
播的重要途径,要注意食品的清洁与储 存。
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
传播途径三:接触传播 - 与感染者的直接接触可能
会导致急性肠胃炎的传播,要 注意个人卫生和常洗手。
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
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
症状与病因
病因二:细菌感染 - 细菌感染也是急性肠胃炎
的常见病因,如沙门氏菌、大 肠杆菌等。
症状与病因
病因三:食物中毒 - 食物中毒也可能导致急性肠胃炎,
如食用受污染的食物、生吃不洁食材等 。
传播途径与预 防方法
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
传播途径一:飞沫传播 - 急性肠胃炎可通过空气中的飞
预防方法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 经常洗手、避免接触可能污染的物
品,如粪便、垃圾等。
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
预防方法二:注意食品安全 - 食用熟透食物,储存和加工食
物要注意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
预防方法三:加强免疫系统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系
统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症状一:腹泻 - 腹泻是急性肠胃炎的主要
症状之一,通常伴随着泻便增 多、质地稀薄等。
急性胃肠炎的诊断ppt课件
7.体征不明显,上腹及脐周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 痛,肠鸣音多亢进。
8.起病急,恶心、呕吐频繁,剧烈腹痛,频繁腹泻, 多为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9.此外,头痛、发热、寒颤和肌肉痛也是常见症状, 少数严重病例,由于频繁呕吐及腹泻,可出现脱水。
8
(三)急性肠胃炎救护措施急性单纯性胃炎病因简 单,治疗起来不复杂,只要按下列措施进行救护, 很快恢复正常。
(1)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 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然后给予易消 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质饮食,利于胃的休息和损 伤的愈合。 (2)鼓励饮水,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病人在 尽可能情况下多饮水,补充丢失水分。以糖盐水 为好(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而成)。不要饮含 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呕吐频繁 的病人可在一次呕吐完毕后少量饮水(50毫升左 右),多次饮入,不至于呕出。
12
急性肠炎吃什么好——肠炎恢复期 由于胃肠道尤其是肠道病理生理的改变,
此时肠道对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别注 意节制饮食,饮食上宜吃些清淡、软烂、 温热的食物,避免过早地进食肥肉、油炸、 生冷坚硬的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如芹菜、 韭菜、蒜苔等。恢复期后2~3天左右,即 可按正常饮食进餐。
13
另外急性肠炎一定要注意: 1.禁酒。 2.禁止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 3.少食多餐。 4.平时用手顺时针柔摸腹部。 5.按时吃药,遵医嘱。 6.注意锻炼身体。
10
分期饮食 急性肠炎吃什么好——肠炎初期 是肠道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的阶段,
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其消化吸收功 能都比较弱,所以,在起病后8~12小时内,患者 可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细 挂面、烩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 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 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 不足。
8.起病急,恶心、呕吐频繁,剧烈腹痛,频繁腹泻, 多为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9.此外,头痛、发热、寒颤和肌肉痛也是常见症状, 少数严重病例,由于频繁呕吐及腹泻,可出现脱水。
8
(三)急性肠胃炎救护措施急性单纯性胃炎病因简 单,治疗起来不复杂,只要按下列措施进行救护, 很快恢复正常。
(1)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 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然后给予易消 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质饮食,利于胃的休息和损 伤的愈合。 (2)鼓励饮水,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病人在 尽可能情况下多饮水,补充丢失水分。以糖盐水 为好(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而成)。不要饮含 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呕吐频繁 的病人可在一次呕吐完毕后少量饮水(50毫升左 右),多次饮入,不至于呕出。
12
急性肠炎吃什么好——肠炎恢复期 由于胃肠道尤其是肠道病理生理的改变,
此时肠道对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别注 意节制饮食,饮食上宜吃些清淡、软烂、 温热的食物,避免过早地进食肥肉、油炸、 生冷坚硬的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如芹菜、 韭菜、蒜苔等。恢复期后2~3天左右,即 可按正常饮食进餐。
13
另外急性肠炎一定要注意: 1.禁酒。 2.禁止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 3.少食多餐。 4.平时用手顺时针柔摸腹部。 5.按时吃药,遵医嘱。 6.注意锻炼身体。
10
分期饮食 急性肠炎吃什么好——肠炎初期 是肠道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的阶段,
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其消化吸收功 能都比较弱,所以,在起病后8~12小时内,患者 可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细 挂面、烩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 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 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 不足。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PPT课件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目前 已有一些免疫调节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03
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是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目前正在研究肠道急
性胃肠炎病毒的联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概述 •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的危害 •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的预防与控制 •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的治疗与护理 •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01
CATALOGUE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概述
定义与特性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Acute Gastroenteritis Viru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主 要引起急性胃肠炎。
它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可在人体肠道内繁殖,引起肠道黏膜炎症,导致腹泻、呕吐等 症状。
传播方式与途径
通过食物、水、接触 污染的物品等方式传 播。
02
CATALOGUE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
消化系统损伤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会导致消化 道黏膜炎症,引发腹泻、呕吐等 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
质紊乱等。
全身症状
感染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后,患者 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 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并发症风险肠道ຫໍສະໝຸດ 性胃肠炎病毒可能诱发其他 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 手,特别是接触食物或
免疫调节剂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目前 已有一些免疫调节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03
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是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目前正在研究肠道急
性胃肠炎病毒的联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概述 •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的危害 •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的预防与控制 •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的治疗与护理 •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01
CATALOGUE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概述
定义与特性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Acute Gastroenteritis Viru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主 要引起急性胃肠炎。
它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可在人体肠道内繁殖,引起肠道黏膜炎症,导致腹泻、呕吐等 症状。
传播方式与途径
通过食物、水、接触 污染的物品等方式传 播。
02
CATALOGUE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
消化系统损伤
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会导致消化 道黏膜炎症,引发腹泻、呕吐等 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
质紊乱等。
全身症状
感染肠道急性胃肠炎病毒后,患者 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 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并发症风险肠道ຫໍສະໝຸດ 性胃肠炎病毒可能诱发其他 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 手,特别是接触食物或
急性胃肠炎的护理PPT课件
脂肪,脂肪有润滑肠道、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加
重肠道负担,对病情不利。
14
编辑版ppt
【分期饮食】
急性肠炎吃什么好——肠炎恢复期
由于胃肠道尤其是肠道病理生理的改变,此时肠道 对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别注意节制饮食,饮食 上宜吃些清淡、软烂、温热的食物,避免过早地进 食肥肉、油炸、生冷坚硬的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 如芹菜、韭菜、蒜苔等。恢复期后2~3天左右,即 可按正常饮食进餐。
急性胃肠炎的护理
1编辑版ppt2 Nhomakorabea编辑版ppt
【定义】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
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发热等
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 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
3
编辑版ppt
【诊断要点】
胃肠炎引起的恶心、呕吐通常发病较急, 开始多腹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腹部阵发 性绞痛并有腹泻,每日数至数十次水样便,黄 色或黄绿色,含少量粘液。伴有不同程度的发 热、恶寒、头痛等。少数病例可因频繁吐泻, 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9
编辑版ppt
【治疗】
(3)止痛。应用颠茄片、阿托品、654-2等药均可。还可 局部热敷腹部止痛(有胃出血者不用)。
(4)伴腹泻、发烧者可适当应用黄连素、氟哌酸等抗菌药 物,病情较轻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对胃的刺激。
(5)呕吐腹泻严重,脱水明显,应及时送医院静脉输液治 疗,一般1、2天内很快恢复。
15
编辑版ppt
【注意事项】
另外急性肠炎一定要注意:
1.禁酒。
2.禁止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
3.少食多餐。
4.平时用手顺时针柔摸腹部。
5.按时吃药,遵医嘱。
《急性胃肠炎病毒》课件
《急性胃肠炎病毒》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急性胃肠炎病毒概述 • 急性胃肠炎病毒的危害 • 急性胃肠炎病毒的预防与控制 • 急性胃肠炎病毒的治疗 • 急性胃肠炎病毒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 急性胃肠炎病毒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
望
CHAPTER 01ຫໍສະໝຸດ 急性胃肠炎病毒概述定义与特性
急性胃肠炎病毒
保持饮食卫生
01
选择新鲜、干净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煮熟食物
02
确保食物完全煮熟,特别是肉类、蛋类和奶制品。
均衡饮食
03
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蛋白质来源,增强
身体免疫力。
运动与休息
适量运动
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充足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疲劳和过度压力。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 处理食物、上厕所后, 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彻 底洗手至少20秒。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与急性胃肠炎病毒 感染者接触,特别是避 免接触感染者的呕吐物 和排泄物。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清洁和消毒家居和 工作环境,特别是高频 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 把手、桌面、卫生间等 。
饮食习惯
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探究病毒如何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导致细胞病变和疾病的发生。
研究成果
开发出针对急性胃肠炎病毒的有效疫苗
通过临床试验验证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预防和控制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力手段 。
发现病毒的受体和入侵机制
揭示了病毒如何识别和进入宿主细胞,为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靶点。
病程
通常持续数天至一周,但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数周恢 复。
CONTENTS 目录
• 急性胃肠炎病毒概述 • 急性胃肠炎病毒的危害 • 急性胃肠炎病毒的预防与控制 • 急性胃肠炎病毒的治疗 • 急性胃肠炎病毒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 急性胃肠炎病毒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
望
CHAPTER 01ຫໍສະໝຸດ 急性胃肠炎病毒概述定义与特性
急性胃肠炎病毒
保持饮食卫生
01
选择新鲜、干净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煮熟食物
02
确保食物完全煮熟,特别是肉类、蛋类和奶制品。
均衡饮食
03
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蛋白质来源,增强
身体免疫力。
运动与休息
适量运动
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充足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疲劳和过度压力。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 处理食物、上厕所后, 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彻 底洗手至少20秒。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与急性胃肠炎病毒 感染者接触,特别是避 免接触感染者的呕吐物 和排泄物。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清洁和消毒家居和 工作环境,特别是高频 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 把手、桌面、卫生间等 。
饮食习惯
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探究病毒如何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导致细胞病变和疾病的发生。
研究成果
开发出针对急性胃肠炎病毒的有效疫苗
通过临床试验验证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预防和控制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有力手段 。
发现病毒的受体和入侵机制
揭示了病毒如何识别和进入宿主细胞,为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靶点。
病程
通常持续数天至一周,但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数周恢 复。
急性胃肠炎PPT课件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性绞痛并有腹泻,每日数至数十
可编辑版课件
4
【发病因素】
一般在暴饮暴食或食用了污染食物、对胃有刺激的药后数小时 至24小时发病。常有集体发病或家庭多发的情况。
如: 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鱼; 吃了嗜盐菌生长的蟹、螺等海产品; 吃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饭; 吃了未做熟的四季豆(架豆、芸豆、刀豆、扁豆、豇豆等); 吃了未洗净农药的蔬菜而出现中毒;
呕吐腹泻严重,脱水明显,应及时送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一般1、2天 内很快恢复。
预防为主,节制饮酒,勿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 。急性单纯性胃炎要及时治疗,愈后防止复发,以免转为慢性胃炎, 迁延不愈。
可编辑版课件
12
【分期饮食】
急性肠炎吃什么好——肠炎初期
是肠道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的阶段,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 挛状态,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较弱,所以,在起病后8~12小时内,患者可 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细挂面、烩薄面片等。如腹 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 汁、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
可编辑版课件
15
谢谢观看!
可编辑版课件
Thanks!
1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可编辑版课件
8
【治疗】
伴腹泻、发烧者可适当应用黄连素、氟哌酸等抗菌药物,病情较轻者 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对胃的刺激。
《急性胃肠炎病毒》幻灯片
Complications: Dehydration may result,
this can be severe and life threatening in young children.
Pathogenesis
Group A: Main pathogen of infantile diarrhea
Group B : Cause epidemic adult diarrhea
Group C: Cause human or animal sporadic diarrhea
Associated with gastroenteritis
Rotaviruses Adenoviruses 40 41 Caliciviruses嵌杯病毒 Norwalk like viruses or SRSV (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es) Astroviruses SRV (Small Round Viruses) Coronaviruses Toroviruses
Human Rotavirus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70 nm round, double shelled, enclosing a genome of 11 segments of double stranded RNA.
Groups of Rotaviruses
Group C Infects Pigs (Occasionally Man)
Group D Infects birds Group E Infects pigs
Pathogenesis
Essentially an ingestion disease (faecaloral route)
this can be severe and life threatening in young children.
Pathogenesis
Group A: Main pathogen of infantile diarrhea
Group B : Cause epidemic adult diarrhea
Group C: Cause human or animal sporadic diarrhea
Associated with gastroenteritis
Rotaviruses Adenoviruses 40 41 Caliciviruses嵌杯病毒 Norwalk like viruses or SRSV (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es) Astroviruses SRV (Small Round Viruses) Coronaviruses Toroviruses
Human Rotavirus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70 nm round, double shelled, enclosing a genome of 11 segments of double stranded RNA.
Groups of Rotaviruses
Group C Infects Pigs (Occasionally Man)
Group D Infects birds Group E Infects pigs
Pathogenesis
Essentially an ingestion disease (faecaloral route)
第二十八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吐、腹泻
肠道腺病毒(enterrisadenovirus)
z 生物学性状与其他腺病毒相似 z 粪-口途径传播 z 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 z 是引起婴儿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病原体
星状病毒(astrovirus)
z 球形,表面结构呈星形,有5~6个角 z 无包膜,单正链RNA z 粪-口途径传播,易感染5岁以下儿童, z 侵犯十二指肠粘膜细胞 z 感染后免疫力牢固 z 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第二十八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z 呼肠病毒科 轮状病毒 z 杯状病毒科 SRSV 、 “经典”杯状病毒 z 腺病毒科 肠道腺病毒 z 星状病毒科 星状病毒
轮状病毒(rotavirus)
z 大小不等的球形,具双层衣壳 z 外壳辐射呈轮状 z 双链RNA病毒,分11个节段
轮状病毒的分组
z A组 人类致病的主要病原体---婴儿 z B组 感染人----成人 z C组 感染猪,偶尔也感染人 z D组 感染鸟类 z E组 感染猪
致病性及免疫性
z 晚秋及冬季为主要发病季节 z 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方式 z 主要保护性抗体为SIgA,对同型病毒有
保护作用 z 对异型也有部分保护作用,细胞免疫亦
有交叉保护作用
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
z 电镜检查、细胞培养、免疫电镜、PAGE、 PCR
z 控制传染源,严格消毒,经常洗手 z 治疗时注意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 z 预防用猴、牛轮状病毒,可提供交叉保
护
杯状病毒(calicivirus)
z 球形,表面有杯状凹陷,无包膜 z 单正链RNA z 只有一种衣壳蛋白
z “典型”杯状病毒(HuCV)---5岁以下小儿腹泻
SRSV
z SRSV(Norwalk)是引起非细菌性胃肠炎暴 发流行最重要的病原体
肠道腺病毒(enterrisadenovirus)
z 生物学性状与其他腺病毒相似 z 粪-口途径传播 z 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 z 是引起婴儿病毒性腹泻的第二位病原体
星状病毒(astrovirus)
z 球形,表面结构呈星形,有5~6个角 z 无包膜,单正链RNA z 粪-口途径传播,易感染5岁以下儿童, z 侵犯十二指肠粘膜细胞 z 感染后免疫力牢固 z 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第二十八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z 呼肠病毒科 轮状病毒 z 杯状病毒科 SRSV 、 “经典”杯状病毒 z 腺病毒科 肠道腺病毒 z 星状病毒科 星状病毒
轮状病毒(rotavirus)
z 大小不等的球形,具双层衣壳 z 外壳辐射呈轮状 z 双链RNA病毒,分11个节段
轮状病毒的分组
z A组 人类致病的主要病原体---婴儿 z B组 感染人----成人 z C组 感染猪,偶尔也感染人 z D组 感染鸟类 z E组 感染猪
致病性及免疫性
z 晚秋及冬季为主要发病季节 z 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方式 z 主要保护性抗体为SIgA,对同型病毒有
保护作用 z 对异型也有部分保护作用,细胞免疫亦
有交叉保护作用
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
z 电镜检查、细胞培养、免疫电镜、PAGE、 PCR
z 控制传染源,严格消毒,经常洗手 z 治疗时注意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 z 预防用猴、牛轮状病毒,可提供交叉保
护
杯状病毒(calicivirus)
z 球形,表面有杯状凹陷,无包膜 z 单正链RNA z 只有一种衣壳蛋白
z “典型”杯状病毒(HuCV)---5岁以下小儿腹泻
SRSV
z SRSV(Norwalk)是引起非细菌性胃肠炎暴 发流行最重要的病原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世界每天有2000个婴幼儿死于轮状病 毒感染,3岁以上90%儿童曾被感染
晚秋和冬季是主要发病季节
.
4
生物学性状
球形,有双层衣壳, 无包膜。壳粒从内向 外呈放射状排列。具 有双层衣壳的完整病 毒颗粒才有感染性。
.
5
基因组结构
基因组为双股RNA,由11个基因片段组成, 分别编码6个结构蛋白和5个非结构蛋白,
急性胃肠炎病毒
.
1
急性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在婴幼儿引起的发病率、死亡率仅次于 急性呼吸道感染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腹泻和引起婴幼 儿腹泻死亡的主要病原体。此外,引起 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有:肠道腺病毒40、 41、42,杯状病毒科的SRSV和星状病 毒科的星状病毒。
.
2
轮状病毒
人类轮状病毒( human rotavirus, HRV )属于呼肠病毒科,是人类、哺乳动 物和鸟类腹泻的重要病原体。
.
7
微生物学检查
检测病毒或病毒抗原:患者粪便中有大量病毒 颗粒,且形态结构特殊,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法 检查;ELISA直接法或间接法检查病毒抗原。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根据A、B、C三组轮状病毒11个基因片段的特 殊分布图形进行分析判断,在临床病因诊断和 流行病学调查中有重要意义。
核酸杂交法、PCR法
.
8
.
9
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特异性疫苗在研究之中。 治疗主要是及时输液,纠正电解质失调, 防止严重脱水及酸中毒,减少婴幼儿的 死亡率。
.
10
其他急性胃肠炎病毒 肠道腺病毒
.
11
SSRV和典型杯状病毒
.
12
星状病毒
.
13
VP6位于内衣壳,为组和亚组特异性抗原,根 据VP6将HRV分为A~G7个组,A组又可分为4 个亚组
VP7、VP4位于外衣壳为病毒的中和抗原
非结构蛋白为病毒酶或调节蛋白,在病毒复制 中起主要作用
.
6
致病性与免疫性
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小肠粘膜绒毛细胞内增殖, VP4为主要致病因子,造成微绒毛萎缩、变短、 脱落,细胞渗透压发生改变,电解质平衡失调, 大量水分进入肠腔,引起严重水样腹泻。严重 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而导致死亡。 感染后,主要起作用的是肠道局部SIgA(病 毒表面感染),且抗体只对同型病毒具有中和 作用。
人类病毒中只有呼肠病毒科为双链RNA病 毒。
HRV分为A~G7组,A~C组引起人类、动 物腹泻,D~G组引起动物腹泻;A组是引 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B组仅在我国 成人中爆发流行。
.
3
流行病学
轮状病毒呈世界性分布,A组最为常见
文献报道:766例轮状病毒感染者,763 例为A组,3例为C组
是引起6个月~2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 原体,占病毒性胃肠炎的80%以上
晚秋和冬季是主要发病季节
.
4
生物学性状
球形,有双层衣壳, 无包膜。壳粒从内向 外呈放射状排列。具 有双层衣壳的完整病 毒颗粒才有感染性。
.
5
基因组结构
基因组为双股RNA,由11个基因片段组成, 分别编码6个结构蛋白和5个非结构蛋白,
急性胃肠炎病毒
.
1
急性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在婴幼儿引起的发病率、死亡率仅次于 急性呼吸道感染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腹泻和引起婴幼 儿腹泻死亡的主要病原体。此外,引起 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有:肠道腺病毒40、 41、42,杯状病毒科的SRSV和星状病 毒科的星状病毒。
.
2
轮状病毒
人类轮状病毒( human rotavirus, HRV )属于呼肠病毒科,是人类、哺乳动 物和鸟类腹泻的重要病原体。
.
7
微生物学检查
检测病毒或病毒抗原:患者粪便中有大量病毒 颗粒,且形态结构特殊,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法 检查;ELISA直接法或间接法检查病毒抗原。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根据A、B、C三组轮状病毒11个基因片段的特 殊分布图形进行分析判断,在临床病因诊断和 流行病学调查中有重要意义。
核酸杂交法、PCR法
.
8
.
9
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特异性疫苗在研究之中。 治疗主要是及时输液,纠正电解质失调, 防止严重脱水及酸中毒,减少婴幼儿的 死亡率。
.
10
其他急性胃肠炎病毒 肠道腺病毒
.
11
SSRV和典型杯状病毒
.
12
星状病毒
.
13
VP6位于内衣壳,为组和亚组特异性抗原,根 据VP6将HRV分为A~G7个组,A组又可分为4 个亚组
VP7、VP4位于外衣壳为病毒的中和抗原
非结构蛋白为病毒酶或调节蛋白,在病毒复制 中起主要作用
.
6
致病性与免疫性
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小肠粘膜绒毛细胞内增殖, VP4为主要致病因子,造成微绒毛萎缩、变短、 脱落,细胞渗透压发生改变,电解质平衡失调, 大量水分进入肠腔,引起严重水样腹泻。严重 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而导致死亡。 感染后,主要起作用的是肠道局部SIgA(病 毒表面感染),且抗体只对同型病毒具有中和 作用。
人类病毒中只有呼肠病毒科为双链RNA病 毒。
HRV分为A~G7组,A~C组引起人类、动 物腹泻,D~G组引起动物腹泻;A组是引 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B组仅在我国 成人中爆发流行。
.
3
流行病学
轮状病毒呈世界性分布,A组最为常见
文献报道:766例轮状病毒感染者,763 例为A组,3例为C组
是引起6个月~2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 原体,占病毒性胃肠炎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