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肠炎ppt课件

合集下载

放射性直肠炎护理及相关护理措施课件

放射性直肠炎护理及相关护理措施课件

观察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
定期带患者去医院复查,以便及时 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观察出血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大便颜色、次数及量, 以及是否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及 时发现出血情况。
及时止血处理
一旦发现出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如使用止血药物、压迫止血等,同 时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开展多学科合作
未来需要开展多学科合作,包括医学、护理、营养、心理等多个领域 ,共同为放射性直肠炎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发病原因
放射线对肠道黏膜的损伤,导致 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进 而引发炎症。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可明确诊断。
疾病危害与预后
疾病危害
长期腹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 紊乱,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肠穿孔 等并发症。
放射性直肠炎护理及相关护 理措施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放射性直肠炎概述 • 放射性直肠炎护理的重要性 • 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 家属及社会的支持与配合 • 总结与展望
01
放射性直肠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恶性肿瘤患 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 炎症性疾病。
预后
与病情轻重、治疗及时与否及个体差 异有关。轻症患者经过积极有效治疗 后可治愈,但易复发;重症患者预后 较差,可危及生命。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与治疗PPT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与治疗PPT

中度放射性 直肠炎:经 过治疗,症 状可缓解, 但可能遗留 后遗症,如 直肠狭窄、 肛门失禁等
重度放射性 直肠炎:经 过治疗,症 状可缓解, 但可能遗留 后遗症,如 直肠狭窄、 肛门失禁等, 甚至需要手 术治疗
放射性直肠 炎的转归情 况:根据病 情严重程度 和治疗效果, 转归情况有 所不同,预 后和转归情 况有所不同。
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饮食规律、睡眠充足等
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当进 行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 并治疗相关疾病
护理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饮食清淡、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 物、戒烟限酒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鉴别诊断
放射性直肠炎与其他肠道疾病的鉴别: 放射性直肠炎通常表现为直肠的局部症 状,而其他肠道疾病可能表现为全身症
状。
放射性直肠炎与其他肿瘤的鉴别:放射 性直肠炎通常表现为直肠的局部症状,
而其他肿瘤可能表现为全身症状。
放射性直肠炎与其他直肠炎的鉴别:放 射性直肠炎通常有明确的放射治疗史,
而其他直肠炎可能没有。
放射性直肠炎与其他肛门疾病的鉴别: 放射性直肠炎通常表现为直肠的局部症 状,而其他肛门疾病可能表现为肛门局
部症状。
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药、止痛药等药物缓解症状 饮食调整:增加纤维素摄入,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 休息与运动:保持充足的休息,适当进行运动 心理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研究现状
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放射性损伤、炎症反应、肠道菌 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概述】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

分别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

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又根据射线来源放置的体内外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外照射放射病和内照射放射病。

在早期肠粘膜细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后小动脉壁肿胀、闭塞,引起肠壁缺血,粘膜糜烂。

晚期肠壁引起纤维化,肠腔狭窄或穿孔,腹腔内形成脓肿、瘘道和肠粘连等。

【诊断】本病的诊断一般不困难。

有放疗史结合临床表现和有关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部位,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措施】㈠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饮食以无刺激、易消化、营养丰富、多次少餐为原则。

限制纤维素摄入。

腹泻严重者可采用静脉高营养疗法。

㈡药物治疗:1.收敛解痉:可用巅茄合剂、复方樟脑酊、石榴皮煎剂(石榴皮30g加水200~300ml煎制50ml,每日1次口服)。

阿斯匹林可有效地控制放射性肠炎的早期腹泻,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

2.局部镇痛剂和粪便软化剂:有显著里急后和疼痛者,可用2%苯唑卡因棉籽油保留灌肠。

用温石蜡油保留灌肠或温水坐浴。

3.激素灌肠:琥珀酰氢化可的松50mg加200ml温盐水保留灌肠,特别是里急后重者有效。

4.骶前封闭疗法:0.5%的普鲁卡因40ml、维生素B6100mg、维生素B1200mg、α—糜蛋白酶2~5mg、链霉素0.5g,每隔5~7天封闭1次,治疗1~3次,可使疼痛明显减轻。

5.止血:低位肠出血可在内窥镜直视下压迫止血或使用止血剂或出血点作“8”字缝合止血。

但不能作烧灼止轿。

部位较高的出血点可作去甲肾上腺素4~6mg或新福林10~20mg稀释于200ml 温盐水中保留灌肠,或用凝血酶100~1000单位加200ml温盐水中保留灌肠,一般在1~3分钟内即可止血。

大量难以控制的高位出血需作外科处理。

放射性直肠炎护理及相关护理措施课件

放射性直肠炎护理及相关护理措施课件

药物治疗后的效果评估与调整
效果评估
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 估药物治疗的效果。
调整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以达 到最佳治疗效果。
预防复发
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放射性直肠 炎的复发。
04 放射性直肠炎的 并发症及护理
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
腹泻
观察腹泻程度,遵医嘱用药,如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及药物反应,及时调整药物 剂量和种类。
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营 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 性食物和饮料。
保持水分摄入
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保持 水分平衡和预防脱水。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如腹泻、腹痛、发热等 ,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 理。
随访与自我监测指导
定期随访
在放疗结束后,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
自我监测
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如观察大便情况、腹部症状等,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放射性直肠炎是放射治疗盆腔或腹部恶性肿瘤时 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病率高,病程长,对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机制
• 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放疗过程中,射线对肠黏膜造成直接的损伤,导致肠黏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同 时抑制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再生,使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导致细菌移位,引发感染。此外,放疗还可能破坏肠道内的 正常菌群,导致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进一步加重肠道损伤。
展望
加强放射性直肠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深入了解其发病机理,为预防和治疗 放射性直肠炎提供理论依据。

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
鉴别诊断
需要与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炎、肠道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 。
02 放射性肠炎的病 理生理
肠道黏膜损伤
01
02
03
黏膜细胞凋亡
放射线导致肠道黏膜上皮 细胞DNA损伤,引发细胞 凋亡。
黏膜屏障破坏
放射线破坏肠道黏膜屏障 功能,使得肠道通透性增 加,易引发感染。
溃疡和出血
严重的黏膜损伤可导致肠 道溃疡和出血,危及生命 。
症状。
止泻药
针对严重腹泻患者,可 使用止泻药控制症状。
止血药
对于出现便血的患者, 给予止血药物治疗。
其他药物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还 可使用抗生素、免疫抑
制剂等药物。
营养支持治疗
肠内营养
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素。
肠外营养
对于无法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可通过静脉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肠道菌群失调
菌群结构改变
放射线影响肠道内菌群平 衡,导致有益菌减少,有 害菌增加。
菌群代谢异常
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内代谢 产物异常,如短链脂肪酸 减少,影响肠道健康。
肠源性感染
菌群失调增加肠道对病原 体的易感性,易引发肠源 性感染。
免疫功能异常
免疫细胞减少
放射线导致肠道内免疫细胞数量 减少,降低肠道免疫力。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 肠道功能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等。
腹部按摩
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恢 复。
定期随访与复查
01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康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
题。
02
复查检查
根据患者情况安排相应的复查检查,如肠镜、CT等,以评估治疗效果

放射性直肠炎护理及相关护理措施课件

放射性直肠炎护理及相关护理措施课件
用药护理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
03
CHAPTER
放射性直肠炎的并发症及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包括大便颜色、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等,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直肠出血的预防
一旦发现患者有直肠出血症状,应立即采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止血、补液等治疗。
直肠出血的处理
在放射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
一旦发生肠梗阻,应立即停止进食,给予胃肠减压、补液等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肠梗阻的处理
肠梗阻的预防
直肠阴道瘘的预防
在放射治疗期间,注意保护患者的会阴部,避免过度照射,同时保持大便通畅。
放射性直肠炎护理及相关护理措施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放射性直肠炎概述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常规及措施放射性直肠炎的并发症及处理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支持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及预后放射性直肠炎护理案例分享及经验总结
01
CHAPTER
放射性直肠炎概述
放射性直肠炎是由于盆腔或者腹腔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以后,肠道受到辐射损伤,出现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甚至出血、穿孔等表现。其属于放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放疗后1-2周,临床以腹泻、便血、里急后重感、排便疼痛为主要表现。
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放疗过程中,射线对肠道黏膜造成直接的损伤,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小血管破裂出血。此外,放疗还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肠道感染和炎症。
放射性直肠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放疗史、临床表现及内镜检查。当患者接受盆腔或腹腔放疗后,出现腹泻、便血、里急后重感、排便疼痛等症状时,应考虑本病。内镜检查可发现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等表现。此外,血液检查、大便常规及培养等也可帮助诊断。放射性直肠炎的评估主要包括疾病严重程度、并发症及预后的判断。

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护理课件

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护理课件

2023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护理课件CATALOGUE目录•放射性直肠炎概述•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原则•放射性直肠炎的并发症及处理•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康复与自我管理•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营养支持•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支持01放射性直肠炎概述放射性直肠炎是指接受放射治疗后的患者出现的直肠炎症,常由盆腔或腹部放疗引起。

定义放射性直肠炎的主要病因是放射线对直肠黏膜的损伤。

放射治疗过程中,直肠组织对放射线的耐受性较差,导致黏膜受损、炎症发生。

病因定义和病因疾病类型放射性直肠炎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通常发生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内,慢性期则发生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以上。

症状放射性直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大便次数增多、便血、腹痛、腹泻等。

症状轻重不一,与患者个体差异和炎症程度有关。

疾病类型和症状诊断放射性直肠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如肠镜检查、组织活检等。

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药、止泻药等;饮食调整包括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高纤维食物等;生活方式改善包括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充足休息等。

诊断与治疗02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原则1饮食护理23尽量保持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摄入辛辣、油腻、高纤维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鱼、肉等,以补充营养。

增加营养摄入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

评估疼痛程度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使用适当的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使用止痛药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以减轻疼痛。

调整生活方式疼痛管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信心。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和困扰,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建立良好的沟通鼓励患者参与自己的护理决策,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护理课件

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护理课件
造口清洁
定期清洁造口周围皮肤,保持造口干燥和清洁,预防感染和皮肤炎 症。
造口袋更换
根据医嘱定期更换造口袋,避免造口袋过紧或过松对皮肤造成伤害 。
04
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健康 教育
疾病预防和控制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充足 的睡眠和乐观的心态。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肛门 周围清洁干燥。
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保持大便 通畅。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药物剂 量和用药时间。
健康生活方式
饮食调整
多吃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蛋 、奶、豆类等。同时要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保持大便 通畅。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会刺激肠道,加重病情,因此要戒烟限酒。
适量运动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
心理疏导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可能会因病情反复、治疗时间长而 产生负面情绪,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信心和配合度。
案例二: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1 2 3
病情监测
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病情变化较慢,需要密 切监测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便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指导
慢性期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 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提高身 体抵抗力。
防措施等。
B
C
D
加强随访和监测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监测,及时发现并 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放射性直肠炎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 力,因此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THANKS
感谢观看
身体状况评估
直肠刺激症状
评估患者是否出现直肠刺激症状,如便意频 繁、排便急迫感、排便不尽感等。

放射性肠炎护理查房PPT资料【优质版】

放射性肠炎护理查房PPT资料【优质版】

发病原因
1.照射剂量、时间 盆腔区放疗4~周照射量低 于4200~4500rad时,发病 率逐步上升;如再加大照 射剂量,发病率迅速增加。 一般估计,在5周内照射量 超过5000rad时,发病率约 为8%。
2.肠道的不同部位对照射 的敏感性不同 其耐受性依次为:直肠>小 肠、结肠>胃。
3.肠道的不同部位活动度不同 由于末端回肠和远端结肠比较 固定,较易受照射的损害。炎 症或术后粘连使肠半固定,限 制了肠段的活动,使该肠段单 位面积的照射量增加,发病率 增高。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 的肠道并发症。分别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 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的大小、 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 种。又根据射线来源放置的体内外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外照 射放射病和内照射放射病,在早期肠粘膜细胞更新受到抑制, 以后小动脉壁肿胀、闭塞,引起肠壁缺血,粘膜糜烂。晚期 肠壁引起纤维化,肠腔狭窄或穿孔,腹腔内形成脓肿、瘘道 和肠粘连等。
药液保留时间:保留时间越长,疗效越佳,所以要求药液浓煎,一般最少保留4小时以上,最好在晚上临睡前用药,保留到次日早晨。
1、高热量、富营养而少纤维、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或可在使用粉剂时加入适量藕粉调成糊状,保留效果较水剂为好。 次,量较多伴头昏乏力,于7月20日来我院门诊 有的直肠前壁可有水肿、增厚、变硬、指套染血。
放射性肠炎护理查房
查房目的
•熟悉放射性肠炎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了解放射性肠炎的诊断方法及治疗要点 •掌握放射性肠炎的护理要点及操作事宜
目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
1.照射剂量与治疗间隔时间。 2.照射范围。 3.照射机会与效应的增加。 二、放射性肠炎的发生部位
由于盆腔是腹部放射治疗中最多采用的部位,加之 直肠的移动性差,70%~90%的放射性肠炎发生于 直肠 。
三、病理分期
1. 急性期损伤
急性期损伤是放射线通过直接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 的再生障碍导致的肠壁损伤,该期常在放疗开始后 3~4周达到高峰,然后逐渐消退。
确定肿瘤是由先前的放疗所造成者应具备3个标准:
①肿瘤发生与接受放疗之间的间隔时间至少要有 5~10年;②肿瘤附近有放射线引起的严重变化;
③病变肠段曾遭受过大剂量放射线的照射。因此, 凡接受过盆腔放疗的病人,建议在5年之后应定期 作纤维结肠镜检查,监视放射性肿瘤的发生。
一、局部症状
1.早期症状
出现时间:在放疗开始后数小时或几天内出现,但大多数 病人要等到照射30~40Gy时才会出现症状。
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在接受盆腔 放射治疗的病人中50%~75%伴有黏液血便或直肠出血。
痉挛性腹痛则提示小肠受累,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水 肿、充血,严重者可有糜烂或溃疡。
2.晚期症状
A.出现时间:约85%发生于放疗完成后6~24个月,其余 15%的病人在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后才出现症状。
B.临床表现 a.慢性腹痛、大便次数增多、黏液便、血便、直肠部疼痛
和里急后重等。
b.瘘道形成(阴道流出粪液样物、小便时出现气尿、或在 腹泻液中排出未消化的食物,都提示有内瘘形成的可能。)
c.偶尔可因肠腔狭窄而产生便秘,部分病人表现为大便失 禁。
二、鉴别诊断
1.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无辐射病史,病理检查可见隐窝脓肿可资鉴别。 2.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患者无放射性物质照射史,多于病前使用广谱抗生素,一
般多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开始出现症状,少数病人可于停药1~10天 后出现,大便培养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3.急性缺血性肠炎 急性缺血性肠炎多发生于年长者或口服避孕药妇女,临床表现为突发 腹痛和便血,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肠段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及出血, 多为一过性,少数可遗留肠管狭窄。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放射性肠炎
定义: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所致局 部损害的而发生的防御性反应。
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和防御的中心环 节。
损伤与抗损伤贯穿炎症反应全过程。
一、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二、全身反应 1.发热。 2.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放射性肠炎是由于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 放射线治疗后引起的肠道损害,可累及小肠、结肠 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本病 的发生与每次治疗放射线剂量、疗程的总量、病人 的营养状态、是否有手术和化疗有关。
放射性肠炎引致的并发症主要有肠狭窄和肠梗阻,
直肠阴道瘘、直肠膀胱瘘或回乙结肠瘘,胃肠道溃 疡和穿孔,以及诱发结、直肠癌等。
1.直肠指诊。 2.X线检查。 3.结肠镜检查。 4.肠系膜动脉造影。 5.CT扫描。 6.放射性核素检查。
一、诊断
患者既往有恶性肿瘤并接受放射治疗或意外辐射的病史,出现上述胃肠道症 状,结合相关检查并除外其他疾病可确诊本病(结肠镜检查:粘膜水肿、充 血、出血灶、糜烂乃至坏死)。
小动脉的内皮细胞对放射线很敏感。大剂量放射治
疗使细胞肿胀、增生、纤维样变性,引起闭塞性动
脉内膜炎和静脉内膜炎,因此产生肠壁缺血和粘膜 糜烂、溃疡。肠道内的细菌侵入使病损进一步发展。
肠壁组织经广泛持续照射后引起水肿,肠壁各层均
有纤维母细胞增生,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呈透明样变
化,最后导致纤维化、肠管狭窄、粘膜面扭曲和断 离。
三、病理分期
2.亚急性期损伤
亚急性期损伤时肠黏膜可能已再生,并有不同程度 的愈合。再生程度取决于起初结缔组织损伤的严重 性。 此期在血管内膜下可见到较大的泡沫细胞,有 人认为这是诊断放射性肠炎的要点(图1)。
三、病理分期
3.慢性期损伤
慢性损伤具有更加明显的隐匿性和进行性,并引起 比较严重的后果。临床症状可以在放疗后持续数周、 数月,甚至数年。主要是由于进行性闭塞性末端小 动脉炎和广泛的胶原蛋白沉积和纤维化引起。部分 患者可以形成内瘘或外瘘,但不是很常见。后期也 可出现放射线诱发的癌肿。
注释:放射(电离辐射)单位为GY(戈瑞), 1GY=100rad(拉德)=1kg组织吸收1J(焦耳)能量时 吸收的剂量。cGY为组织吸收放射线的剂量单位。 1cGY=1rad。
1、肠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 2、肠粘膜下小动脉受损。 3、肠壁组织受损。
1、肠粘膜上皮细胞对放射线最为敏感。
2、多次照射的效果取决于照射时隐窝细胞所处的 细胞周期。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对放射线最敏感, 而在晚期合成的细胞具有较强的耐受力,由于所有 增殖的隐窝细胞仅有一部分处于细胞增殖周期的某 一时相,因此单次大剂量照射仅使一部分细胞死亡, 而在数天后细胞有丝分裂又恢复正常。
பைடு நூலகம் 应用60Co、超高压X线外照射或Ra等内照射,在5周内照射量超过
5000rad(拉德)时,约8%的患者发生放射性肠炎。
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照射的强度和时间。②腹腔或盆腔内粘连固 定的肠段易受放射性损伤。③子宫切除后直肠所受到的辐射量较子宫 未切除者高,更易发生放射性直肠炎。④不同部位的肠道内辐射耐受 量的强弱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
Ⅰ度:偶见便血,黏膜水肿,排便不规则,稀便或 便秘。
Ⅱ度:常见便血,粘膜肥厚、直肠狭窄,排便困难, 尚可用药物缓解。
Ⅲ度:全血便、溃疡或接管形成,直肠狭窄,排便 严重困难,甚至梗阻。
一、全身感染。 全身感染的症状多发生于严重病例。原因为: ①与剂量有关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 ②与剂量有关的抗体生成受阻。 ③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移行减弱。 ④网状内皮系统杀灭被吞噬的细菌的能力下降。 ⑤阻止细菌皮下扩散的能力削弱。 ⑥皮肤与肠的出血区有利于细菌的侵入与生长。 二、营养不良 可发生吸收障碍和营养不良的相关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