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1)
发展心理学——成年中期

• 成年中期发展任务(成年中期是一个充满挑 成年中期发展任务( 战的阶段。 战的阶段。 ) • 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自我,以求个体人生目 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自我, 标的实现; 标的实现; • 另一方面承担着教育子女、赡养父母、照顾 另一方面承担着教育子女、赡养面的责任。
成年中期 个体的心理发展
学习目标
• 了解成年中期智力发展的特点,认识有别 了解成年中期智力发展的特点, 于智慧的概念 • 了解成年中期人格的发展特点,掌握控制 了解成年中期人格的发展特点, 理论 • 了解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及其有别于其他 年龄段的生活角色特点。 年龄段的生活角色特点。
关键词
成年中期 发展任务 成年中期智力特点 成年中期人格特点 成年中期生活
埃里克森的观点
• 埃里克森认为,人 埃里克森认为, 生可以分为既是联 系的又是不同的八 个阶段 •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 定的发展任务 • 成年中期处于第七 成年中期处于第七 阶段, 阶段,发展的主要 任务是获得创生感 是获得创生感, 任务是获得创生感, 避免停滞感,体验 避免停滞感, 着关怀的实现
三、古尔德的观点
• 阶段三,22~28岁。完全自主的时期,独 立于家庭并建立自己的生活。同伴仍然非常 重要,但自立更重要。 • 阶段四,28~34岁。开始质疑自己的生活 选择,并且渐渐厌烦那些社会角色,但还是 继续扮演着
• 阶段五,,34~43岁。觉得用于塑造青少 年期子女行为的时间或者生命持续的时间越 来越少。成年人的父母会重新提出以前的要 求,以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冲突,但 方式可能是间接的。 • 阶段六,43~53岁。这是个痛苦的时期, 感到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再有什么改变了。 这个时期也会责备自己的父母对生活不知足, 挑剔孩子的毛病,向配偶寻求同情。
成年期的心理发展

33
听力
从30岁开始衰退 对声音敏感性下降,尤其是对高频声,但逐渐
对各种频率的声音都是如此。男性的变化速度 是女性的两倍多。
34
味觉
从60岁明显衰退
对四种基本味道——甜、咸、酸和苦——的敏感性降低。同时, 味觉的多样性也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嗅觉
从50岁开始衰退,70岁急剧减退。
嗅觉感受器的减少降低了检测和鉴别气味的能力。 60-80岁的老人中约20%的人失去嗅觉
6. 闭经对心理的影响:对闭经的预期能够影响其体验 29
什么样的人更健康? ——A型和B型人格的冠心病
心脏病的致病因素 : 1. 性别:男性居多 2. 年龄 3. 基因和经验特征 4. 环境和生活方式 5. 心理因素:
与压力知觉和体验有关的因素,如人格特征。
30
A型人格
B型人格
Type A behavior pattern
6
Hale Waihona Puke 形式逻辑思维向辨证逻辑思维转变的三个阶段 (Perry)
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非此即彼、全白或全黑的,没 有“灰色区”,易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凡事追求 “什么是正确的答案” 。
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个体通过比较不同的观点、审 视各种理论,进而找到解释现实的有效理论。
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个体不仅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对各种现象的 解释能持相对的态度,由于能意识到所有事物都具有运动 及变化的性质,因此,既能坚持那些约定俗成的立场和思 想观点,又能随时对此作出调整。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中年期,每个人都可能有 某些时候的“停滞‘。
20
莱文森(Levinson)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 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稳定期与转折期的区别在 于生活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所谓生活结构就是个人 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的综合体。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

第10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0.1复习笔记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成年中期个体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稳定与过渡并存。
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在智力、人格等多方面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处于人生的中段,需要瞻前顾后,要知道自己人生的前半段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更要清晰地确定人生的后半段有些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去做。
一、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一)埃里克森的观点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1.繁衍感“繁衍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任何一种行为,只要能帮助其他个体发展或者有益于未来几代人生活,都可以被称为是具有繁衍感的行为,如生儿育女、履行父母的职责、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做出贡献等。
(1)埃里克森在比较成年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时,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知道你可以关心谁以及关心什么”(繁衍感),发展任务的核心不是生养子女,而是拓展自我,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体验关怀的实现。
(2)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从文化需求、内在意愿、繁衍关注、种族信念、繁衍承诺、繁衍行为、个人叙事七个方面来描述繁衍感的特征,并编制了一套测量繁衍感的工具。
这套工具包括洛约拉繁衍感量表(LGS)、繁衍行为核查表(GBC)、生活故事访谈表(LSI),从个体是否具备繁衍动机和行为来具体测量繁衍感的水平。
2.停滞感对于长期持续拼搏的中年人而言,往往因工作超时而负担过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一旦感到自己不能一如既往地竞争与创造时,就逐渐进入停滞状态。
处于停滞状态的人往往感到精力枯竭、生活无趣,常常过分关注自己。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此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
因此,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是使个体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成年期心理的发展(综合)

18
听力
–从30岁开始衰退 30岁开始衰退 – 对声音敏感性下降,尤其是对高频声,但逐 对声音敏感性下降,尤其是对高频声,
渐对各种频率的声音都是如此。 渐对各种频率的声音都是如此。男性的变化 速度是女性的两倍多。 速度是女性的两倍多。
19
味觉
–从60岁明显衰退 60岁明显衰退
– 对四种基本味道——甜、咸、酸和苦——的敏感性降低。 对四种基本味道 甜 酸和苦 的敏感性降低。 的敏感性降低
4
(一)成年前期的发展特征
4.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 金兹伯格 . 金兹伯格(Ginzberg, , 1972)提出一个人的职业选择要经历三个阶段: 提出一个人的职业选择要经历三个阶段: 提出一个人的职业选择要经历三个阶段 (1)幻想阶段:10或11岁之前,个体憧憬着各种令 幻想阶段: 或 岁之前 岁之前, 幻想阶段 人瞩目的职业,而不考虑现实的可能性。 人瞩目的职业,而不考虑现实的可能性。 (2)尝试阶段:青少年期产生选择职业的倾向, 尝试阶段:青少年期产生选择职业的倾向, 尝试阶段 11—12岁,主要从兴趣、爱好出发;13—14岁,开 岁 主要从兴趣、爱好出发; 岁 始注意自己相应能力条件;15~16岁,从一些职业 始注意自己相应能力条件; ~ 岁 价值进行分析; ~ 岁 综合考虑兴趣、能力、 价值进行分析;17~18岁,综合考虑兴趣、能力、 价值观诸方面因素,做出有关职业可能性的选择。 价值观诸方面因素,做出有关职业可能性的选择。 (3)现实阶段:始于18岁,个体具体选择职业,并 现实阶段:始于 岁 个体具体选择职业, 现实阶段 在一定领域内实现自己的愿望。 在一定领域内实现自己的愿望。 5
20
触觉
–逐渐降低
– 触觉感受器的减少降低了手,尤其是手指尖的 触觉感受器的减少降低了手,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概论

❖ 成年中期个体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稳定与过渡 并存。
❖ 关于发展任务比较代表性的几个观点
❖ 埃里克森的观点
❖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 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 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 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创生感,避免 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 (1)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 为了精确描述各种智力成分发展的特点,卡 特尔根据智力发展与生理和 文化教育的关系, 把智力分为两类,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 科特尔和霍恩一起收集大量数据来揭示两 种智力各自的发展轨迹。
❖ 他们发现:在青少年之前,两种智力随年 龄的增长而态。
❖ 莱文森提出了主要描述成年早期和中期的 六个阶段。这基于他对四十位男性的访谈, 如:蓝领工人,白领职工。
❖ 根据他的观点,成年期的发展涵盖了稳定 与转变的交替。
❖ 在稳定时期,会建立价值观等。在转折期, 我们会改变过去建立起来的东西,
❖ 他非常强调中年期转折。
❖ 在这一时期,个体要面临四个重要的问题: 依恋,分离,渴望亲密关系以及需要时间 内省和认识自己,打破自己原来的生活, 努力建造新生活。
生后不久父母离异,母
亲改嫁给一位犹太儿童
医生。从此小埃里克森
由继父抚养,改姓洪伯
格尔。埃里克森长得看
起来像一个丹麦人,他
的小学同学视他为犹太
人,不愿和他玩,犹太
人又因他长相的不同而
疏远他。
❖ 1933年结婚后即移居美国,1933~1939年, 先在美国波士顿开业,作为一名儿童精神分 析医生,并初次在哈佛、耶鲁等医学院和人 类关系研究所任职,研究了自我发展问题。 1950年,他的重要著作《儿童期与社会》 一书问世,并于1963年再版。他在此书以 及后来的一些著作中,清楚地介绍了一个 关于儿童发展的崭新学说。
成年中期的心理特点

成年中期个体的的心理发展定义中年“我已步入中年。
我将中年视为一个地方,如同河流的中央,桥梁的中部,半生已过,半路已走。
人们期望我已是盆钵皆满:财产、责任、成就、经验和智慧。
”多数人所谓的中年是什么呢?他们可能会说:40岁左右,并一直持续到55岁或60岁,这种说法虽然合理,但它却遗漏了35—40岁这一时期(既非青年,又非中年)且同样也未对60—65这一时期进行适当的说明。
我们把中年定义为30岁至35岁间,结束于60至65岁这一时期。
在定义、讨论中年我们所遇的困难,部分归因于中年是在20世纪才产生的人类生命周期的新阶段。
作为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的中年能够出现,极大的依赖于两个主要的生理和社会变化的发生。
首先20世纪人口平均寿命有了迅速增长,以至现在每个人都会渡过所谓的中年期,而在1900年,人们的预期寿命仅有50岁,很多人在今天所为的中年期或在此之前的时间里就已经死亡了。
当今天人们开始觉察到他们正在走向衰老和死亡时,他们还有一个更长的生命预期要继续下去。
中年生活和其他发展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易受生理成熟的影响。
对人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自身的经验。
甚至可以说,个人和社会因素塑造了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
对某些人来说,中年生活涉及养儿育女,同时以事业发展为中心;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它意味着组建家庭,同时推迟事业的发展。
对步入中年的成年人而言,其最为典型的特征是,他们对自我概念和周遭世界有了新看法,其中包括对自我的重新定义,对人生作为的崭新期待,以及在生活中寻求新的满足。
第一节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与其他发展阶段相比,成年中期最大的特点是稳定与过渡并存。
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在智力、人格等多方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另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处于人生的中段,需要瞻前顾后,要知道人生的前半段发生了什么,更要清晰确定后半段有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去做。
因此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独特的。
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发展任务代表性观点有如下几个:一、埃里克森的观点(一)Erikson理论中的创生对停滞(繁殖对停滞、再生力对停滞)在Erikson看来,一个人在成年中期或者为家庭、社区、工作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或者进入停滞状态。
【发展心理学】成年中期

根据美国的调查,大五人格中的谨慎性在成年 中期达到顶峰,宜人性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升高, 神经质随年龄增长而下降。(Lachman & Bertrand ,2001)
1、工作
2、家庭
对于很多人来说,中年期是具有最强的生产 力、成功和赢取权力的时期。这同样也是一 个职业成功不再像之前那样如此重视的时期。 类型一:一般来说,员工年龄越大,体验到 的工作满意度就越高。 类型二:工作倦怠——不满意、挫败、厌倦 (转换工作 or 固守原地) 类型三:中年失业——灾难性的经历,可能 导致悲观主义、犬儒主义、失望。
“中年发胖”是这 个问题最明显的表 现。
视力
1)大约从40岁开始,视敏度下降;
2)眼睛晶状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弹性下降; 3)深度知觉、距离知觉和将世界知觉为三维 的能力都在下降。 中年期视力近乎一致的变化是近视力的损失, 被称作“远视眼”(presbyopia)。 适应黑暗的能力受损,中年人爬楼梯或在黑 暗的房间内行走更加困难。
如:形象化、给予注 意等记忆人格特点的变化
包括两层基本含义:
1)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
2)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 科斯塔和麦克雷根据自己的大五人格特质模 型,对20~90岁的114名被试进行了长达12年 的追踪,结果发现,大部分特质在12年之内 保持相对稳定,相关系数为0.68~0.85。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4版) [美]罗伯特.费尔德曼 著 苏彦捷 等译
《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林崇德 主编
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该年龄
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成年中期个体面临家庭、社会中的多重任务, 担任着多重角色,个体的发展受到多种变量 的共同影响,因此有关成年中期心理特点的 研究难以得出统一的结论,成年中期也是目 前发展心理学中涉及最少的年龄段。
人的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人的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一、第一阶段:基本依赖对基本不依赖(婴儿前期0-2岁)主要影响者:母亲在这阶段,人的无助感最强烈,最需要依赖成人。
父母如给婴儿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他将产生基本的依赖感,即对父母的依赖和对整个世界的依赖。
反之,如果父母的照料一天三变,他们就产生不依赖的情感。
如果人的基本依赖感居多,就达到了他的第一个社会成就,他不会由于父母离开视野就担心和哭闹,他懂得父母在必要时肯定出现。
这种恒定的、一致的连续性经历,使婴儿有了自我同一性的感觉,即内部心理的记忆、预感和想象与外部的人和事相协调。
依赖与不依赖是一起产生的,如果一个人感到的依赖强于不依赖,这一阶段的危机就解决了,他的人格中就具有了希望的品质,这个人就感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不会为必需品的满足而发愁,不局限在眼前的事物上。
第二阶段:自主对害羞与怀疑(婴儿后期2-4岁)主要影响者:父亲这一时期人学会了走、爬、推、拉、谈话等,也学会了用手抓东西,然后再放开。
他们开始重复这些刚刚产生的行为,并从中得到快感。
但是,在这种自我中心的意愿开展的同时,父母坚持要按社会的要求训练儿童,控制行为。
这就产生了很危险的矛盾,父母要在保证不伤害孩子的自我同一感和自律自治性的原则下改变儿童,这是很难掌握的尺度。
训练过严或惩罚不公正,会使儿童产生怀疑和羞愧。
这一阶段的矛盾如果解决,儿童就发展出更多的自治,形成意志品质。
埃里克森指出,虽然儿童不可避免地要体验到害羞和怀疑,但儿童表现出的自我控制和进行自由选择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反映出他的意志。
意志坚强的人才能生存下去,我们可以从英雄人物、有成就的人物身上看到意志的表现,他们生活得充实。
第三阶段:创新对罪恶(幼儿期4-7岁)主要影响者:家庭这一阶段儿童在生理上达到了第一个成熟期,他们开始利用自己的生理能力干许多具有侵犯性的事情,如打人、讲话中冒犯别人。
好奇地探索也是一种侵犯性。
他们开始有了不少幻想,有了一些目标,并为目标实现而努力。
发展心理学[第十章成年中期心理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发展心理学[第十章成年中期心理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f6f012afe4733687e21aad3.png)
第十章成年中期心理的发展成年中期作为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像其他阶段一样,有自己的特点。
它由青年而来,向老年而去,其间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过程所反映出来的生理、心理特征就是中年期的发展特点。
第一节成年中期的一般问题一、年龄阶段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划分青年、中年、老年的年龄界限也随之变动;并且在具体研究中,由于所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不同个体健康状况和衰老程度相差很大。
二、基本特征中年期处于青年和老年之间,因此,中年人的生理变化反映的就是由青年到老年生理方面的变更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身体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体重不断增加、身体发胖、头发开始变白、变稀,脸部、颈部、手臂、手等处的皮肤开始变得粗糙,视力和听力开始下降。
人到中年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在逐渐变老,甚至意识到死亡问题。
由于更年期的出现,健康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中年人的智力发展表现出一些复杂的特点,在这个时期,由于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中年人的人格发展过程也更复杂。
第二节成年中期的生理性特征人到中年后期,既是生理成熟期,又是经历巨大变化的转折时期,医学上称为更年期。
男性和女性都有更年期。
一、更年期(一)女性更年期女性更年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即性腺功能开始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时期,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为8~12年。
多数妇女的更年期发生在45—55岁,平均年龄为47岁左右,也有少数人要到55岁左右才进入更年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质的增强,绝经期已经出现了向后推延的趋势。
在更年期中,妇女出现的诸多症状统称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出现是由生理分泌改变而引起的,同时与妇女所处的家庭、社会地位及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更年期是每一位妇女生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是自然的生理现象。
发展心理学成年期心理发展

(一)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1)艾里克森的观点(见主要理论部分)(2)哈威格斯特的观点 哈威格斯特认为,中年期是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它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
哈格威斯特把中年期的发展任务具体归纳为如下七点:①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②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③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④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⑤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⑥承受并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3)莱文森的观点莱文森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而构成的,发展的问题在于处理现实与可能之间的矛盾。
稳定期与转折期的区别就在于生活结构儿童期 青春期成年早期转折 进入成人世界 30岁的转折 安顿下来 中年转折步入成年中期 50岁的转折 成年中期高峰 成年晚期转折 17 22 28 33 40 45 50 55 65 莱文森尤其强调中年转折这一阶段的重要。
原来青少年关心的自我同一性又变得重要。
人们开始按照先前确立的目标来评价所取得的成就,并根据当前取得的成就和期望调整目标。
如果能够较好调整目标,即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的矛盾,那么将进入良好的下一个阶段。
如果中年转折顺利,这一阶段智慧、见识、同情心、视野开阔等品质将会出现 55 莱文森的中年指40-65岁。
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巩固自己的兴趣、目标、及各种承诺。
成年 后期阶段是否发生变化,这里的生活结构指的是个人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角色的综合体。
(4)毕生发展观代表人物巴特尔斯。
斯普兰格:青年期是第二次诞生。
早期阶段(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和后期阶段(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早期阶段的特点是与年龄有关的体格和能力快速增长。
这些变化在后期阶段也会发生,只不过更慢一些;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人的能力一直在发展。
毕生发展观的六个观点:第一、发展是跨越终生的。
发展是一个终生过程,这当中个体适应自己所选择的情景的能力在变化,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特征和价值,不存在哪一个时期更重要或不重要的问题。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则是一个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经历了各种个人和社会的变化,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特点。
一、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 生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身体逐渐处于稳定状态,身体机能也达到巅峰。
这种生理变化对个体的心理状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们更加自信、积极向上。
2. 社会角色转变:成年中期是一个生活中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
个体可能会步入婚姻,担任家庭的重要责任;或者进入职场,承担起工作的压力和责任。
这些角色的转变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使其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3. 经济状况:成年中期个体通常具备更好的经济基础,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更好地满足自身需求,并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经济状况的改善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的特点1. 自我认同的稳定:在成年中期,个体往往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念,并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有了清晰的认识。
他们更加自信,并拥有对生活和自己的自主控制权。
2. 社会关系的重建:个体在成年中期和青年期相比,社交圈子可能变得更加稳定,并且注重家庭和亲密关系。
他们可能会与伴侣建立起稳定的家庭关系,或与朋友、同事形成深厚的友谊关系。
3. 增强的自我意识:成年中期个体更加关注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内心需求,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他们可能会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发展、家庭生活以及个人成就,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4. 德性发展的提升:成年中期个体具有更加成熟和明确的道德观念。
他们通常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备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这种德性发展的提升使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更加成熟和稳定。
三、成年中期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性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对于个人的整体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只有在心理发展健康的基础上,个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章节题库(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第10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
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B.获得创生感(繁衍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D.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答案】B【解析】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2.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
A.达到一生中的最低谷B.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C.和青年期相比没有什么特点D.起伏变化较大【答案】B【解析】尽管多数中年人不再有升迁的机会,但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却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许多人在中年期获得了职业成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理应感到满意。
而对那些相对而言不太“成功”或社会地位不高的人而言,他们到了中年期,也不再抱着年轻时候的幻想,对自己的期望值进行了调整,因而对工作也感到了相当的满意。
3.中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相对稳定,按照荣格的说法,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A.社会性B.停滞性C.内倾性D.外倾性【答案】C【解析】按照荣格的理论,人到中年,特别是进入中年后期更多地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
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看,青年期以前的社会化过程要求个体适应外界社会环境,从而也要求他们的心理活动多指向外部、他人,所以他们的意识倾向也更多地表现为外倾性。
中年后期需要寻找自我意识的平衡,再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他们变得老练持重,遭遇挫折时能够反思,自我意识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向内的倾向性。
4.关于成人智力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A.流体智力缓慢上升,晶体智力缓慢下降B.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晶体智力继续上升C.流体智力继续上升,晶体智力保持稳定D.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均缓慢下降【答案】B【解析】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的能力。
发展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广义上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和发展的科学。
狭义上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简答题)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两个部分和四个方面: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是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四个方面: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3.原始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1)刺激感应性阶段(2)感觉阶段(3)知觉阶段(4)思维萌芽阶段(20世纪初霍尔的复演说)4.诞生标志:(1)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了《儿童心理》,标志着儿童心理诞生(2)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标志着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诞生(提到毕生时答这个)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一、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他引进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
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是人格中最难解近的,同时又是强有力的,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逐步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他们逐步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
前者是超我的惩罚性的、消极性的和批判性的部分,后者是由积极地雄心、理想所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遵循道德原则。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弗洛伊德既提出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又具体规定了心理发展阶段的分期,他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1)口唇期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经历口唇期的阶段,流露出较早阶段的快感和偏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10.2 课后习题详解1.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什么?答: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感。
因此,使个体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是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
个体如果能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就能发展出与繁衍感相关的优良品质,即关怀的品质(virtue of care)。
所谓“关怀”,既可以是关心下一代,也可以是对社会的关注,甚至是对种系的关注。
具有这一品质的人,能关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等,而且他们做到这一切完全是自觉自愿的。
成年人将从这种关怀的体验中获得自我的满足和成长。
在比较成年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时,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知道你可以关心谁以及关心什么”(繁衍感),发展任务的核心不是生养子女,而是拓展自我,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体验关怀的实现。
2.成年中期智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谈谈智慧与智力的区别。
答:(1)成年中期智力变化的主要表现①智力发展模式的变化智力发展模式是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
任何一种智力发展模式必须回答:智力发展是单向的还是多向的,是单维的还是多维的。
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机械型智力在成年早期达到顶峰后出现下降,实用型智力则不断增长。
②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不同发展时期,个体智力活动的任务不同。
简而言之,个体在儿童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应该知道些什么”,在青年和中年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应该怎样运用我所知道的东西”,在老年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为什么要知道”。
(2)智慧与智力的区别①二者的含义不同智慧的内涵比智力更能概括成人个体功能的实质与全貌。
一般认为,智力是人学习、记忆、思维、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初级控制
(1)含义:指改变环境的企图,是人的根本愿望。 (2)两维模式:真实的、虚幻的。(见表10-1) a、真实*功能良好的初级控制:是最理想的初级控制,既能 促进短期控制,又能促进长期控制。如身体力行地尽最大努 力参与工作。 b、真实*功能不良的初级控制:只能获得短期目标,破坏了 长期控制能力。如工作狂。 c、虚幻*功能良好的初级控制:出于对原因的不正确认识, 却得到了好的结果。如身患重病的患者认为人能控制疾病。 d、虚幻*功能不良的初级控制:是最有害的。既不能达到当 前目标有损害了长期控制能力。如迷信活动。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成年中期
• 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是指35~60岁这 段时期。是人生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也 是人最富有生产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 个体心理、生理均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而多重的社会角色决定了这一时期个体有 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心理特点。
第一节 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
最大特点: 稳定与过渡并存
从个体与家庭的关系来构建理论
哈维格斯特的观点
• 七点发展任务 1. 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 2. 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 3. 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 4. 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 5. 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 6. 承受并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 7. 与老年父母相适应
成年中期的智力发展
• 认知机械成分的必胜发展轨 • 迹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 成年早期为从升至降得转折 点。 认知实用成分的毕生发展将 随着知识经验的愈益丰富而 不断增长。
二、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
• (一)智力活动的性质 • 1、智力是一种心理机能,具有适应意义。(外部特征) • • 人类认知发展阶段
2、智力的主要成分(外部特征) 中年人智力活动所表现出的方面不同于其他年龄的人,不仅有与 学术有关的能力,而且还有与生活、社会有关的能力,这与中年 人智力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一致的。
一、智力发展模式
二、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
一、智力发展模式
• 定义: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 • 分类: • (一)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按生理和文化教育的关系分) • 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能力,如词汇、言 语。流体智力是指以神经生理为基础,相对不受教育文化影响的 能力,如知觉速度等。
⑤ 衰退与脱离阶段(60以上)
(二)成年中期职业发展的具体问题 1.职业成熟:个体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达到社会期 望的水准可用各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为标准 进行衡量。 2.工作满意感:是工作者在对其工作及工作相关 因素评估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性反应。 3.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 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 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 态度和行为的衰 竭状态。
2、专长 • 定义:一般而言,专长可理解为胜任某一领域的活动任务所必须 • 具备的心理特征。
• 1、蓄意练习是获得专长的最重要途径 • 2、专家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其中包括原有的能力、 知识和经验、大量的职业练习与实践等等。
成年中期的人格发展
一、自我调节与控制理论
二、成年中期的人格发展的稳定变化
• 什么是发展任务? 就是指在各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或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
关于发展任务的四个有代表的观点
• 埃里克森的观点 • 古尔德的观点
• 莱文森的观点
• 哈维格斯特的观点
埃里克森
• 爱利克· 埃里克森 (Erik H Erikson, 1902.06.15— 1994.05.12)
• 美国精神病学家,著 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 精神分析学家
1、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 2、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
(二)人格特点的变化
• 谨慎性处于顶峰,宜人性随年龄增长而持 续升高,神级质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 50-60岁是人格发展的转折期,过了这个时 期个体比以往表现更为内倾和善于反思 初 级控制和次级控制的变化。
成年中期的生活
成 年 中 期 的 生 活
(二)智慧与专长
• 1、智慧 • 人们常认为年纪越大的人往往越有智慧,这与一些智力测验的结果反 映出成年期随年龄增长而智力下降趋势正好相反。现实生活中也确实 常常出现年老者在应对某些问题上比年轻人周到的情况。 • 巴尔斯特等以若干证实研究为基础,初步建立了智慧发展模板。
•
•
图中显示:1、智慧发展首先要以一定的经济因素为前提 2、这些因素必须经过认知和情绪等心理过程的组织或调节 得出结论:智慧是成年期智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成年人应对压力、处理 问题、发展自我的重要资源。但是智慧和年龄没有必然关系,个体是否能发展出 智慧更多地受个体自身特点的影响。
家庭
{
家庭生命周期 成年中期的家庭关系
职业
{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成年期职业发展的具体问题
一、家庭
(一)家庭生命周期
1、含义:从男女双方结为夫妻组成家庭开始至夫妻 双方死亡导致家庭解体而告终的家庭发展过程。 2、阶段:
新婚期 有学龄前儿童期 有青少年期 空巢期 生育期 有学龄儿童期 离巢期 老年成员期
(二)成年中期的家庭关系 1、夫妻关系
古尔德的观点
• 成年期的七个阶段
阶段一:16-18岁,自主性与依赖性相矛盾 阶段二:18-22岁,与家庭关系越来越矛盾,所以朋友的帮助越来越重要 阶段三:22-28岁,完全自主期 阶段四:28-34岁,质疑自己的选择,厌倦社会角色 阶段五:34-43岁,觉得用于塑造青少年子女行为的时间或生命持续的时 间越来越少 阶段六:43-53岁,痛苦时期,挑剔一切,想配偶寻求同情 阶段七:53-60岁,感情变得积极,与家人朋友变得和谐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说
埃里克森的观点Βιβλιοθήκη • 成年中期主要任务: 获得创生感
创生:包括履行父母职责,也被称为“生产力”“创造力”
避免停滞感 体验着关怀
莱文森的观点
• • • • 提出六个阶段 研究对象:40位男性 中年期转折:40岁 面临的主要问题: 依恋 分离 渴望亲密关系 需要时间内省和认识自己
一、自我调节与控制理论
(一)自我意识
1、卢文格“发展类型说”: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自我作为 第一“组织者对我们的道德、价值、目的和思想过程进行整 合。这个整合活动受个人经验影响,即自我的发展是个人与 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她把自我发展过程出现的类型划分为 八种,每种类型代表自我发展的一种水平。包括前社会阶段、 共生阶段、冲动阶段、自我保护阶段、遵奉者阶段、公正阶 段、自主阶段、整合阶段。
(3)自主水平。这一水平的个体能承认、接受自我评价标 准和社会规则、个人的需要和他人需要之间产生的冲突和矛 盾,并且能对这些矛盾与冲突表现出高度的容忍性。人际交 往方面也能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朴素依赖性。
(4)整合水平——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这一阶段的个体在 接受矛盾与冲突的基础上,还能够积极地调和、解决冲突。 此阶段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达到。
2、成年期自我发展的主要阶段
成年期自我发展主要经历卢文格自我发展八阶段的后四 个阶段: (1)遵奉者水平。只有少数成年人处于这个水平。这一水 平的个体行为完全服从于社会规则,还表现出强烈的归属需 要。思维方式简单,评价标准也是显而易见的。 (2)公正水平(良心水平)。这一水平的个体服从规则是 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逃避惩罚。社会及外在的规则内化为 自己的规则,个体形成了自我评价标准,自我反省思维也发 展起来,但他们的思维仍具有两极性。
3、智力操作方式(内部特征)
• 皮亚杰提出智力发展阶段论,认为个体的智力发展经过感知运动、 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 里格尔提出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或成熟的思维形式是辩证运算。
• 辛诺特提出相对后形式运算,特点是自我参照和形式运算的规定 • 拉鲍维维夫从多种角度考察了成人智力的发展特性。认为成人的 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在适应各个具体情境的特定需求中发展起 来的。 • 克雷默认为这些不同的理论有对知识相对性的意识、接受矛盾、 在辩证内整合矛盾三个特征。
父母与子女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的原因:
① 价值观念 ② 生活态度 ③ 行为方式
(三)与父母的关系
1、成年子女是否会为了自身或其小家庭而忽 视自己年老的父母
2、成年子女如何去面对体弱多病的老年父母
二、职业
(一)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根据个体职业生涯的不同时期在发展任务、心理 与行为或社会关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 ① ② ③ ④ 成长阶段(0~14岁) 探索阶段(15~24岁) 建立阶段(25~44岁) 维持阶段(45~59岁)
夫妻关系就是指丈夫与妻子互动的关系及成 效对婚姻家庭的创建、维持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
不同感情因素的夫妻关系重要性的年龄差异
(2)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
含义:亲子关系指的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 动关系。 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是一种不对等的双向互 动关系:
① 由权威的控制 ② 专制式的控制 ③ 听其自然的放纵
2、次级控制
(1)含义:指适应环境并改变自己以顺应环 境的企图。 (2)发生时间:一般发生在初级控股受阻后 (3)控制范围:自我保护性归因、目标和激 励水平的调整、积极再评价、向下的社会比 较等。
(4)三维模型:真实性、功效、起作用时间。 (见表10-2)
二、成年中期人格发展的稳定与变 化
(一)人格特点的稳定性
卢文格的八阶段在实际生活中不受用,大多数人并不能 经历所有阶段。并且这些阶段与年龄只是存在一定关联,它 与受教育水平、认知发展水平等密切相关。
(二)、控制理论
• 观点: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人的 行为控制系统包括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 二者能够根据个体所面临的困难相互转换。 • 成年期的初级控制水平基本保持稳定,而 次级控制水平则随着年龄的发展不断发展。
• • • • • 青少年时期以前,两种智力都 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青少 年时期以后,在成年阶段,流 体智力缓慢下降,而晶体智力 则保持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