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简答题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牛顿答案:D3.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尼采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4.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美学研究的范畴?A. 审美经验B. 艺术创作C. 经济理论D. 艺术批评答案:C6. “艺术是表现”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克罗齐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7. 以下哪种理论不属于现代美学?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结构主义D. 古典主义答案:D8. “美是主观感受”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休谟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9.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表演艺术?B. 戏剧C. 建筑D. 音乐答案:C10. “美是和谐”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是_________。
答案:1:1.6182.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审美判断3.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高形式是_________。
答案:音乐4.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理念5. 尼采在其著作《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酒神精神6.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模仿7. 克罗齐在其著作《美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直觉8. 马克思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完整word版)美学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审美活动。
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
2.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答:说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由是:第一,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第二,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
3.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经过了哪三个阶段?答:美学一词是1750年鲍姆加登创立的。
它共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意识、美学思想与美学学科。
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一步的发展。
美学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下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4.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答:马克思主义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第一,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
这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存在论的内在本性之一;第二,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第三,最根本的,马克思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
因此,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为根基的,是与实践论紧密结合的社会存在论。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存在概念是内在融通的,是用实践范畴来揭示人在世界中存在的基本方式。
实践的基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人的存在过程,就是人通过实践开显自身的存在意义和周围世界的存在意义的历史过程。
人的理想存在状态,也只能通过实践才能达到。
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
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完整版)自考《美学》简答题复习资料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
包括四方面:①艺术美(如唐诗宋词的美)②自然美(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如细胞结构的美)④日常生活中的美(如服饰的美)。
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答: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包括三个层面: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答:①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②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不一样。
4、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答:因为:①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②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③再次,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
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5、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答:①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②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③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④它是能唤起主体联想、想象,使主体产生超越的超越形象。
6、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答:①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体验;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
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③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的精神性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实际的占有、利用对象。
7、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主观的快感”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布尔沃 C. 费希特答案:C. 布尔沃2. 以下哪个流派强调艺术应该追求自然之美?A. 浪漫主义B. 写实主义C. 抽象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B. 写实主义3.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 美的本质B. 美的现象C. 美的规律D. 美的价值答案:A. 美的本质4.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自由的显现”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特D. 尼采答案:A. 康德5. 以下哪个概念是美学中的核心概念?A. 美感B. 美学C. 美育D. 美学范畴答案:D. 美学范畴6.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完美?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表现主义答案:A. 古典主义7.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B. 亚里士多德8. 以下哪个美学家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特D. 布尔沃答案:B. 黑格尔9. 以下哪个流派强调艺术应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抽象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B. 浪漫主义10. 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了“美是生命力的显现”的观点?A. 尼采B. 康德C. 费希特D. 黑格尔答案:A. 尼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美的本质。
答案:美的本质是指美的内在规定性,它是客观存在的。
美的本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美的客观性,即美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②美的普遍性,即美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艺术作品中的;③美的和谐性,即美是和谐与统一的体现;④美的创造性,即美是生命力的显现。
2. 简述古典主义美学的特点。
答案:古典主义美学的主要特点如下:①强调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完美,注重艺术作品的和谐与统一;②主张艺术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如“三一律”原则;③强调艺术家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趣味;④注重艺术作品的教育作用,强调艺术应该具有道德教化功能。
美学简答题
美学简答题第三章美感论一、什么是美感?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和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后精神上所得到的自由感。
二、为什么说美感产生的前提是人类的诞生?1、美感的产生是以人类的诞生为前提的,因此,实践特别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不仅是人类诞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
1、人源于动物,人的美感也是从动物快感中发展起来的,同时他又超越了动物,从兽性发展到人性。
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通过制造工具,人对内具有了自我意识,确立了主体的世界,对外发现了客观规律,确立了客体的世界,与此同时,人也通过使用工具的劳动实践创造了美。
3、美感是在劳动实践中把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同时而产生的。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同时,人从观照和欣赏对象到自我的创造,都感到了自我不同于动物并超越于动物的本质力量,获得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于是美感就产生了。
三、美感产生的历程是怎样的?1、从动物的快感进化到人的美感,这个过程与人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是同步的。
2、早期的原始人,与动物还相去不远,缺乏独立的审美能力,只对某些生理性刺激具有强烈的敏感,它有三个特点,一是以模仿动物为美,二是有“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三是有模糊性、朦胧性特征,包含着超自然的神秘观念。
3、原始人的美感是初级美感,受到各种束缚,随着人类制造工具的进一步发展,人从自然的必然中解放出来,美感才走向成熟。
四、从逻辑上来说美感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另外还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五、审美活动中人的感觉的特征是什么?美感是人的一种感觉,它的基本特点是:1、美感是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构成的。
2、美感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等形式因素。
美学简答题
这是 20 世纪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关于艺术本质的著名论断。( 0 ﹒ 5 分)贝尔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欣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 2 分)这种说法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但具有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
29.、“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这是鲁迅先生关于喜剧的著名论断。( 0 ﹒ 5 分)它说明喜剧性的笑是一种具有社会性意义的否定。作为审美范畴的笑,不同于生理上的愉悦,应当具有一定社会性意义的心理内容,能够对对象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当人把异化的本质力量当成自己的本质力量,把非人的东西当成人的东西加以夸张和炫耀,就将引起人们的嘲笑和讽刺。真正的喜剧性就来自这种嘲笑和讽刺中。( 2 分)自然事物也只有让人联想和比附社会生活环境的时候,与人类社会发生联系的时候,才能产生喜剧性的笑。
②贯通性——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 于其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 摄性。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审美形态, 从表面上看,往往只是特定的艺术形式或艺 术风格。但在这种体裁和风格的背后,实际 上潜藏着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的制约性, 这种制约性导致了审美形态的贯通性;
③兼容性——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 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审美形态就是 以一定的存在形式和审美风格为特征,以人 生样态和人生境界为底蕴,以审美情趣贯彻 其中的有机整体;
③历史性——有些审美形态积 淀在民族的审美文化中,产生了长久而持续 的影响,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本民族审 美文化的识别标志。
5.美学的性质是什么?
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 的人文学科。
包括三个层面:①美学的研究 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 人文学科: 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美学专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1、社会美:社会美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人所组成的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各种制度、各种活动方式等之中的美。
社会美又可分为人的形象美、在美、生产劳动美、社会变革美等方面。
2、悲剧性:指具有正面价值的人物和事物在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冲突中遭到侵害或毁灭,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同时又被其崇高精神所感动,从而因情感的急剧震荡体验到的由痛苦感转化为快感的特殊形态的美感。
3、鉴赏式审美:这是一种自觉的审美方式,即接受者知道自己接受的是对象的美,了解美之为美的特性,并且能够以对象的美的存在方式去采取接受的审美方式。
它不仅是对涵义方面的接受,而且也同样地关注对象的形式方面。
4、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
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美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
美育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在方式上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自由愉悦和潜移默化的。
2、喜剧性:是悲剧性的对应概念,又称滑稽,它反映各种在实质与外貌之间具有在矛盾性和不一致的生活现象。
3、研究式审美:是以理性分析为手段,以获取知识性结论为目的的审美接受方式。
其接受主体往往是美学家、理论家、批评家、科学家或者其他各类专家学者,他们往往能够在自己的知识领域,以自己深厚的理论功力或独特视角去剖析、阐释对象,并进而得出各种知识性论断。
1、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指对象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属性。
这种审美属性或畴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作品中,并对人的审美心理发生作用,从而产生崇高感。
崇高的具体涵义存在于不同的审美对象之中。
3、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组合的过程。
它与感知、联想都发生联系,但它是在知觉表象和联想基础上的新的形象的创造。
美学简答论述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33.美育的功能。
34.简述美学的研究方法。(0904、1107单;1004、1104简)
答:①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的研究方法是多样的、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
②美学是研究具体的审美现象和现实的审美活动,就意味着美学美学研究比一般人文学科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更多地要求经验科学的配合和协助。
②西方古代的思维方式经历了由具象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逐渐形成以抽象思维为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主客两分,重视理性、经验与逻辑分析。最基础的思维单位是概念。最主要的思维方法是逻辑、归纳和演绎。其主要模式原子主义和还原主义成了西方思维,其目标是透过客观事物的现象认识其内在本质和规律。西方美与丑、悲剧与喜剧等体现二元对立性质的审美形态的产生,与上述抽象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③评价阶段。审美体验的最后阶段。主体的理解力在评价阶段起着重要作用。它抑制想象力,松弛它在我们与世界之间结成的纽带。“反思判断力”是康德的美学概念。
审美体验从感觉开始,也以感觉告终,但作为结果的审美感觉与前者不仅对象不同,而且还是得主体呈现出一种新的状态,达到了一种体验的深度。这种深度也使得审美活动本质上成为一种主体间的精神交流,而审美对象实际上成为了一种“准主体”。
②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又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2、简述审美形态的历史性?
答:①审美形态是特定历史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理想的反应。
美学考试题及答案2023
美学考试题及答案2023 # 美学考试题及答案2023一、选择题1. 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A. 艺术创作技巧- B.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C.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D. 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A. 亚里士多德- B. 黑格尔- C. 柏拉图- D. 康德答案:B3. “美”的英文单词是:- A. Beauty- B. Art- C. Aesthetic- D. Design答案:A二、判断题1. 审美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与个人的文化背景无关。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2. 现代美学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价值。
(错误/正确)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康德美学中的“自由美”和“依附美”的区别。
答案:康德在其美学理论中区分了“自由美”和“依附美”。
自由美指的是不依赖于任何概念或目的而存在的美,它是一种纯粹的审美体验,观众在欣赏时不受任何概念或目的的限制。
而依附美则是指与一定概念或目的相关联的美,它依赖于观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以及作品是否符合某种目的或功能。
2. 描述黑格尔美学中“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
答案: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理念通过感性形象的显现。
在他看来,艺术作品的美不仅仅在于其形式的和谐与平衡,更在于它能够表达出某种普遍的理念或真理。
艺术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感性存在,使观众能够直观地体验到理念的美。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美学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
答案:现代美学强调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与日常生活隔绝的领域,而是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现代美学认为,艺术作品能够反映和表达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互动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美学问答题
简答题:1.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即:①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②美与审美形态;③美感与审美经验;④艺术和艺术活动;⑤审美教育。
2.审美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审美活动不同于人类其他活动的突出特点是它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整体性的,因而也就是以心灵感知和情感体验为表现的内在生命活动和独特精神活动。
具体表现在以下4方面:①它是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②是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③它是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④它还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3.简述审美形态的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和二重性的内涵。
①审美形态的生成性:一是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二是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
②贯通性是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③兼容性是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
④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4.美学史上关于喜剧有哪些主要理论?美学史上关于喜剧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一些:①柏拉图的喜剧发生论,认为滑稽和可笑缘起于大多数人在心灵品质方面所犯的认识错误。
亚里士多德指出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
”②康德从心理效应来论述喜剧发生原理,他说:“笑是一种从紧张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
”③黑格尔从矛盾冲突观点出发,认为喜剧“用颠倒过来的造型艺术方式来补充悲剧的缺陷,突出主体性在乖讹荒谬中自由泛滥以达到解决。
”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喜剧问题,马克思说喜剧是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⑤现代美学理论更多地把喜剧和人生存在的阐释联系在一起来解释。
苏珊•朗格把喜剧解释为人的存在的感受形式。
巴赫金提出著名的“狂欢化”思想,认为喜剧具有解构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功能。
5.什么是想象?想象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①想象是一种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创造新的思维表象的过程。
②想象活动包含着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形态。
美学与美育简答题
美学与美育简答题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P2—P7)答: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P2—P72、什么是本质论美学?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
其突出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
本质论美学是西方美学的发生期形态,对于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柏拉图。
3、什么是语言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
其主要特征有三个:第一,语言取代理性而成为美学的中心问题;第二,放弃美的本质及其他本质问题,注重用语言模型分析审美现象;第三,放弃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追求,认可具体问题的文本阐释。
2、自然人类符号实践中获得美的属性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获得美的属性,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自然作为人类异己的符号。
第二阶段,自然成为人类对话的伙伴。
第三阶段中,自然作为人类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而完全获得美的属性。
5、如何理解美的符号性美的符号性特征:美的符号性是指美所具有的物质化形态的特性。
包括三层意思:第一,美以符号形式向人类传达其内在意义;第二,人类通过符号表达人生的美;第三,人类还通过符号构建相互沟通的美的世界。
6、如何理解美的无功利性美的无功利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
它是指美的事物具有与人的直接的实际利益考虑相脱离的特性。
这种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主体对客体不做实际功利的评价。
7、简答技术美内涵技术美是美的形态的一种,指技术活动的美。
它是技术活动中那种能体现人的开拓和创造本性并具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
(完整版)自考《美学》简答题复习资料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
包括四方面:①艺术美(如唐诗宋词的美)②自然美(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如细胞结构的美)④日常生活中的美(如服饰的美)。
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答: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包括三个层面: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答:①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②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不一样。
4、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答:因为:①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②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③再次,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
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5、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答:①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②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③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④它是能唤起主体联想、想象,使主体产生超越的超越形象。
6、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答:①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体验;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
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③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的精神性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实际的占有、利用对象。
7、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美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艺术B. 美C. 美感D. 艺术审美答案:B. 美2. 审美是指什么?A. 对美的感知和欣赏B. 对艺术品的评价C. 艺术创作D. 美的标准答案:A. 对美的感知和欣赏3. 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美的定义与评价B. 肖像画的技巧C. 音乐的演奏方法D. 人类审美经验答案:A. 美的定义与评价,D. 人类审美经验4. 哲学美学强调对美的研究需要关注以下哪些问题?A. 客观美和主观美B. 个体审美和社会审美C. 艺术和非艺术美D. 美学理论和美学实践答案:A. 客观美和主观美,B. 个体审美和社会审美,C. 艺术和非艺术美5.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美学的主要分支?A. 形而上美学B. 创意美学C. 心理美学D. 实用美学答案:B. 创意美学二、简答题:1. 美学与艺术的关系是什么?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答案: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学科,而艺术是美的创造和表现方式之一。
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对艺术品的审美评价、美的定义与理论等。
例如,梵高的《星夜》是一幅艺术作品,通过对色彩、构图等元素的运用创造出美的效果。
美学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分析和理解艺术作品中的美,进一步提升我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2. 个体审美和社会审美有何区别?答案:个体审美是指个人对美的感知和欣赏,每个人的审美观和品味可能不同。
社会审美是指特定社会群体或文化背景下对美的共同认知和评价。
社会审美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
个体审美和社会审美相互影响并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们对美的认知和理解。
3. 什么是客观美和主观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客观美指独立于个体主观意识的美,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例如,自然界中的美景、数学中的优美公式等。
主观美是指个体基于自身主观感受和喜好而形成的美的判断和价值。
例如,个人对某幅画作的喜爱与否。
客观美与主观美相辅相成,客观美的存在和认知为主观美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材料,而主观美的多样性和个体性也丰富了美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美学资料:简答题
1.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立在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首先,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分)(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美学抓住了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抓住了美的本质问题的关键。
(2分)(3)马克思主义美学唯物、辩证地解决了美学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2分)(4)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渗透着巨大的历史感。
(1分)2.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的合理性与片面性是什么?合理性在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3分)因为,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通过感觉器官来建立的,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外物,必然离不开感性的形式。
(1分)片面性在于:(1)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的本质。
(2)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但不能保证符合形式美的事物就是美的。
(3)认为美在事物的形式特征的说法也不适合一切美的事物。
(3分)3. 美感的直觉具有什么特点?(1)感觉的直接性。
(2分)(2)感觉的突然性(2分)(3)感觉的专注性。
(2分)(4)感觉的透明性。
(1分)4. 简谈丑的审美价值。
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其美学意义是多方面的。
(1)丑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够衬托美;它与美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又相互转化。
(2分)(2)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
(2分)(3)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
(2分)(4)现实生活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心转化,转化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艺术力量。
(1分)5.从逻辑上看美感的产生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从逻辑上看,美感是多种因素的汇合:(1)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分)(2)美感的存在,是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的。
(2分)(3)美感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2分)(4)美感的存在还需要有一定的审美环境。
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名词解释:1、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
崇高的对象都是以严峻冲突为特征的审美对象,它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在于受到压抑的时间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客体。
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
2、优美: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所显现出来的美。
其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它常常突出地表现为合目的性的理想与合规律性的类的完满性的浑然交融,体现在优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之上。
3、悲:亦可称悲剧、悲剧性。
其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4、滑稽:作为美学范畴的滑稽,亦称为喜、喜剧、喜剧性。
其本质特征,是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
其审美特征,是引发人们在恶的渺小空虚和善的优越比照中,看到自身的胜利和威力,弓I起一种对于对象轻蔑嘲笑的审美愉悦。
5、审美感受: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性环节,是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几种功能相互交融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一切艺术美的创造都是以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受为发端,正是在审美感受过程中,才萌发了创作冲动,产生了要把来自现实生活的体验物态化为艺术作品的强烈愿望,从而进入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阶段。
6、艺术构思:就是形成某种特有的审美意象并转向美的创造的精神活动,是艺术家由感受到思考、由发现到形成整个审美意象体系的酝酿过程;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艺术家最后完成关于未来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全面设计。
7、灵感:是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创作中的一种顿悟现象。
其特点是不期而至的突发性和精神上的高度集中、高度灵敏的亢奋状态。
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既依赖于艺术家平时的丰富生活积累,又依赖于艺术家对他所创造的形象的不倦的追求。
美学简答题集锦
美学(2015年4月)名词解释一、意象的生成答:(1).意象的生成是主体和客体在审美状态下交融的动态心理过程、(2).意向的生成过程中,意向与想象起着重要作用,两者的结合可以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意向世界。
二、“悟”答:(1)指主体对艺术品的意向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2)主体在“悟”中克服了艺术品中符号与意义之间的矛盾,进而通过意向重建直接的把握了其内在意蕴。
三、巫术说答:(1)是20世纪一种关于艺术和审美发生的理论,其主要依据是泰勒和弗雷泽关于原始文化的学说(2)这种学说认为巫术活动是孕育艺术的母体,人类最初的艺术因巫术需要而产生,并作为巫术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四、席勒的《美育书简》答:(1)席勒的《美育书简》是西方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标志着美育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2)在这部著作中,席勒第一次提出“美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做了系统阐述简答题一、简述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答:(1)美学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而是要求研究者(主体)亲自投入审美发生的境域中,去体验、感悟和揭示审美活动的来龙去脉(2)美学研究无法采用精确、量化的科学方法,而需要体验和揭示丰富多彩、幽深微妙的审美精神现象(3)美学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所以美学研究应以哲学方法为核心,结合众多学科方法,开展综合研究二、简述艺术的审美功能答:(1)指艺术能够凭借意向、意境的感染力,使接受主体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能够提高艺术素养。
(2)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但是艺术的审美功能是其最核心的功能,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三、简述审美惊异的主要特点答:(1)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2)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四、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答:(1)艺术接受是接受主体对意向的在创造(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世界”(3)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因此,艺术接受是主体不断填补空白的动态过程五、简述王国维的美育观答:(1)王国维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合称为“四育”(2)他认为美育能陶冶人的性灵,丰富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力(3)他认为美育还能作为德育、智育的手段,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实施和发展论述题一、在审美经验的三个阶段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以自然风景的欣赏为例来加以说明答:(1)在呈现阶段,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2)在构成阶段,主体与客体必须拉开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完成对审美对象的构建(3)在评价阶段,主体必须把客体当作一个准主体,与之形成一种主体间的交流关系二、举例说明喜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的特点答:(1)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2)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3)喜剧的情感形式表现以笑为主的特征2014年4月(美学)名词解释一、载道说答:(1)是从功能角度对艺术所下的定义,较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唐代韩愈加以完善(2)韩愈认为古文是为了宣传儒道,而非缘情(3)载道说突出了文艺的政治教化功能二、化育答:(1)是通过怡情养性的途径,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完善其人格、(2)化育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强制的三、优美答:(1)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2)优美可以唤起人轻松的审美愉悦,使人的存在达到完整和谐的状态。
美学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1、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答: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审美现象。
2)美学与人有密切的联系。
研究审美现象的美学离不开对人的研究。
即使在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美的事物时,也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加以研究的。
3)美学离不开人,美学与人生价值问题紧密相联,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4)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论态度为前提。
这样,美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学与哲学的密切关系答:美学与哲学有联系:1)在历史上,美学一直被看做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独立前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美学史上许多著名的美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哲学家。
3)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4)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的斗争也会在美学中清晰地得到表现。
美学与哲学有区别:哲学研究的是整个客观世界以及人类主观世界的最普遍规律,美学则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
因此哲学与美学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答:1)美学要研究各种审美现象,艺术则是最重要的审美现象。
因此艺术既是艺术学的对象,同时也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2)在历史上,许多美学著作往往同时也是艺术理论著作。
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刘勰的《文心雕龙》。
3)美学和艺术学所研究的有关艺术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往往一致,如艺术典型等。
5、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怎样?答:1)美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诸如直觉、知觉、意象、领悟等等,因此,研究美学也就必然与心理学有关,否则,美感研究也就不会深透。
2)美学史上的许多美学家采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解决美和审美的本质问题,如西方近代美学中颇有影响的“快乐说”、“距离说”、“移情说”、“精神分析说”等等。
6、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怎样?答:1)善与恶等价值判断是伦理学要研究的问题,美与丑等价值判断则是美学要研究的问题,两者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显的;2)但是,善恶美丑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比如,美的东西应该是善的,恶的东西往往也是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审美活动。
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
2.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答:说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由是:第一,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第二,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
3.美学学科孕育和形成经过了哪三个阶段?答:美学一词是1750年鲍姆加登创立的。
它共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意识、美学思想与美学学科。
审美意识是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一步的发展。
美学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下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4.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答:马克思主义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第一,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
这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存在论的内在本性之一;第二,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第三,最根本的,马克思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
因此,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为根基的,是与实践论紧密结合的社会存在论。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存在概念是内在融通的,是用实践范畴来揭示人在世界中存在的基本方式。
实践的基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人的存在过程,就是人通过实践开显自身的存在意义和周围世界的存在意义的历史过程。
人的理想存在状态,也只能通过实践才能达到。
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
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马克思是在实践论与存在论的整体框架内统一思考自由问题的。
人的存在是社会性存在,决定人类生存自由与否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只有改变现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革命实践所取得的自由,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
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之一?(如何理解审美既根源于人生实践又促进人生实践的辩证关系?)答: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就是实践活动,审美乃是这种实践活动的一种形态,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深深扎根在我们的人生实践之中。
审美活动本身就起源于我们的生存之中,审美就是一种人生实践。
审美活动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是由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需要审美。
从大的方面讲,审美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
从小的方面看,审美活动有助于个人超越现实的有限性,获得更大的精神自由。
人们需要借审美活动来帮助我们摆脱有限性,获得现实中得不到的精神自由和享受。
没有审美,人就会缺乏健全、充实的精神生活,人性和人格就会被扭曲、分裂和异化。
马克思提出人要全面地上有自己的本质力量,强调自然的彻底的人道主义和人的彻底的自然主义,就是要塑造健全的充实的人。
而审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正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审美,所以审美活动必然要进入人生实践,成为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以人生实践为源泉的。
审美的创造与欣赏都离不开人生实践。
审美活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才能丰富和发展起来。
审美活动扎根于人生实践之中,是我们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
整个人类要健全地发展,审美活动这种实践就是不可或缺的。
6.怎样理解审美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人生境界?答:境界在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中生成,境界的本体之根深植于人生实践。
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审美境界有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求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
如果主客体始终处于割裂的、矛盾的状态,那就不太可能是审美的。
审美境界也有高低不同的层次。
审美体验的最高层次是对人与世界无阻无碍、自由自在、圆融合一状态的情感化的觉解和体悟。
在人生实践中,会有各种不同层次的觉解和感悟,会形成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而审美境界则是其中一个比较高层次的、特殊的人生境界。
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它可以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化的人生境界。
最高的人生境界往往就是最高的审美境界。
审美境界的生成离不开人生境界的转化和提升,不应将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割裂开来。
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只有在实践存在论的意义上才是相通的。
7.为什么说美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答:首先,美学自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后来美学成为独立学科,从来没有脱离过哲学,直到当代各种有影响的美学流派和思潮都有相应的哲学思想为背景。
第二,由于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精神活动,而且是具有当下的一次性特征的精神活动,需要主体的全身心投入,尤其需要主体在观念世界中尽情游历,以洞悉审美的真谛,这是科学和实验方法及其他任何方法都力不能及的。
第三,美学涉及到人生在世、人的生存实践、无限意义等整体深层的本源问题,只有靠理性指引下体验、感悟、冥想、领会的哲学方法才能掌握。
最后,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不仅包括在理性潜在指导下现象的辨析、鉴赏的体验、本质的审察、灵感的沟通,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这也离不开哲学思考。
因此,美学的核心方法应是哲学的方法。
第二章审美活动论1.审美起源诸理论的意义与不足是什么?答:关于审美的起源,在历史上主要有四种理论,即游戏说、生物本能说、巫术说和劳动说。
①游戏说。
代表人物:柏拉图、康德和席勒。
席勒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
席勒所说的游戏,是指人在摆脱了物质欲望和道德必然性的懒散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
所谓游戏,其实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贡献:他试图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质中去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并敏锐地揭示出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他既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的根本不同,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动物性的生理基础的,这符合生命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不足: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
在席勒那里,游戏与审美几乎是同义词。
②动物本能说。
代表人物:德谟克里特、博克、达尔文、弗洛伊德。
认为审美的发生导源于人的某种本能,这同样是一种具有久远历史的观点。
这种研究,不仅拓展了审美发生理论的思维空间,而且还有力地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其伏根深远的生物性基础的。
缺点:第一,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的质的区别,以至于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
第二,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
③巫术说。
代表人物:泰勒、弗雷泽。
是20世纪流行于西方的一种艺术与审美发生理论。
用巫术说可以说明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时它具有更为可信的说服力。
但是艺术与审美并不完全等同,艺术只是审美活动的一种形式。
巫术只是促成艺术发生的因素之一。
因此,用巫术说来解释艺术和审美的发生,其有效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劳动说。
代表人物:毕歇尔、普列汉诺夫。
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
这一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劳动对艺术和审美活动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不足:它只是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却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
从物质性的生产劳动到精神性的审美活动的过渡和飞跃,需要一定的中间环节。
因而劳动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
2.为什么说“劳动说”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答:普列汉诺夫关于劳动与审美及艺术之间关系的论述,对我国美学界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出劳动对于艺术和审美活动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但是,从劳动说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它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它只是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却并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
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了直接肉体需要的精神性的创造活动,它指向人的最高生存理想即自由,即不能完全等同。
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须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中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
”很显然,生产劳动作为一种功利目的十分强烈的物质活动,在其本身中不可能直接产生出追寻精神性自由王国的审美活动。
从物质性的生产活动到精神性的审美活动的过渡和飞跃,需要一定的中间环节。
从这一点看,劳动说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
3.为什么说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答:第一,工具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原有的生物性肢体、器官和能力的狭隘性与固定性。
从而不仅为人能够与外在世界发生极为广泛和多样的联系开辟了重要途径,而且为人真正的创造性活动在更大规模上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第二,工具不仅包括物质性的劳动手段,而且也包括人所独有的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
第三,人类只有通过运用工具的劳动,才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学会认识自然的,真正形成人的意识。
而意识的诞生,又会反过来不断推动人类制造工具的活动向更高层次上迈进。
第四,工具作为人的一种物化形式,它既是人所创造的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人借以实际地改造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
第五,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不仅造成外在的人化,而且也同时造成人本身内在自然的人化。
4.如何理解巫术礼仪活动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答:人自身存在的社会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审美活动也必然是一种具有社会性质的人类活动。
并非所有的功利性观念都能成为影响审美发生的积极因素,只有那种基于人类整体发展和根本利益的功利性观念和活动,才能成为真正构成影响审美发的的重要条件。
从理论上讲,驱动审美发生的可能有多种社会中介因素。
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巫术礼仪活动应该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巫术活动在原始人的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巫术活动植根于原始人类渴望实际控制自然的强烈需要;其次,巫术活动由一套独特的仪式行为所组成,它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第三,巫术活动中的行为动作与巫术所要达到的目的之间是用情绪来沟通,而不是以观念来联结。
巫术活动是用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根本关系,因此是最集中地表达原始人根本利益的一种符号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