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复习资料(二)-课后习题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文学理论复习材料(下)一、名词解释1、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着重描写生活中的事物,并以写实的方式达到细节的真实,力求如实地再现现实。
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反映客观存在,表现作者真切的现实感受。
2、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为表现性和虚幻性。
理想型文学偏于塑造生活中不存在的虚幻的形象,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力求表现超越现实的主观理想。
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表达作家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3、象征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象征型文学或直接取材于现实事物,对它们进行变形化、拟人化的处理,或凭借想象虚构出非现实的事物,从而塑造出具象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现实与超现实统一的寓意性形象。
象征型文学描写客观物象的目的是为了暗示某种深广的意义,所以他不求物象细节的真实,而以主观变形的方式使其具有超越自身的内涵。
4、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18世纪末。
它的产生与英国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浪漫主义的口号是“回归自然”。
浪漫主义文学以强烈的主观态度、热烈奔放的情感力量、无拘无束的幻想精神、奇特神秘的艺术色彩,将理想型文学发展到极致。
浪漫主义文学极端强调主观精神以及主观精神在文学生产中的创造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创作方式——自我表现。
代表人物有华兹华、英国诗人柯勒律治、雪莱、济慈。
5、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初,现实型文学不断发展,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其首要原则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
倡导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再现生活的真实。
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题材、描写范围全面地、充分地面向现实社会,全面深入现实社会的各个层面,既要进行精细入微的刻画,又要进行历史长卷式的宏观展示,表现出对现实的富有理智的暴露与批判。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
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
文学理论与别的理论一样具有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品格。
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对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有赖于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作为基础。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以下七种: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
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
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
按马克思的理论,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生产”。
这样,实际上同一个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这就是说,文学理论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形成不同的研究形态。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的说明。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概而言之,以下五个基本观念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1)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生活活动”,这种活动的基本特性是“自由自觉”。
(2)文学反映论。
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运用于文学活动中,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并非刻板的反映。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1. 文艺学包括三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2. 文学理论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
3. 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般可分为文学观念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源流论等方面。
4.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接姆斯(M.H.Abrams)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作品、艺术家、世界(自然、生活)、欣赏四个要素组成。
5. 在现代,最具影响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
6. 作品的构成可以分为四个层面:语音层、意义单元层、再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的外观层。
7. 文学的完整活动必须考虑到作家、生活、作品、读者这几个方面的联系。
8.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应包括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
9. 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10. 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和体验说。
11. 柏拉图提出“理式模仿说”,亚理士多德提出“自然模仿说”。
12. 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13. 雪莱指出: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
14. 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15. 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文以载道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
16. 中国古代有所谓的“教化说”。
17. 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18. 独立说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
“为艺术而艺术”是这种观念的主要口号。
19. 托?斯?艾略特的名言:论诗,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看做诗,而不是别的东西。
20. “体验说”是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21. 文学观察嬗变的原因:①时代原因,②演变与文学自身的演变。
《文学理论》复习题
《文学理论》复习题填空:现象学拓扑学在讨论话语的形成时提出了三个参数:1、说话者,2、时间,3、空间。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说,一方面是劳动,然后语言与劳动一起,促成了人自身的形成。
关于文学艺术的起源,我们重点介绍一、巫术仪式发生说;二、宗教发生说;三、游戏发生说;四、模仿说;五、劳动说等五个假说。
巫术仪式发生说的出现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甚行的文化人类学分不开。
法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的贡献。
“相似律”和“接触律”的实施过程,成为了文学艺术最早的样式,这是关于文学艺术起源中的巫术仪式发生说。
我们认为艺术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全部的生存活动。
社会生活的发展是文学艺术发展的最终动力。
索绪尔的全名是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阻拒性是由陌生化手法产生的。
与阻拒性相对应的是自动化语言。
20世纪,文学理论才独立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的分支。
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世界观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
一般材料与素材的分水岭在于是否进行了审美观照。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一语出自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艺术的起源问题上,普列汉诺夫是劳动说的得力倡导者。
“双百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为方向”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毛诗·序》中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欧洲于18-19世纪之交兴起。
英美新批评的代表人物兰色姆创造了一个文学理论述语:文学本体论。
“文学”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论语》。
审美的文学观念从文化的文学观念中分化出来,大约在18世纪完成。
1、《美学与艺术理论》是德国(玛尔克斯·德索)的著作。
2、(鲁·阿恩海姆)的文学理论著作《艺术心里学新论》。
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篇一: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概念(1-8章)完整版】s=txt>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文学概论课后练习与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与参考答案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文艺学。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作品买卖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学科。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
它以文学规律、特征、性质为研究对象,任务是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作品构成、文学接受四大方面做出理论阐释,建立起基本理论和概念系统。
其品格应是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取向当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与理想,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交往论。
2.中国特色:(应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其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的文学实际相结合。
2《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要点及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要点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3、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阔的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体系。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研究文学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著重研究文学发展的过程﹐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其中包括阐述各种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产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第一章文学观念A、名词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4、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6、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7、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8、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9、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10、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
广义、狭义、符号学。
11、文学文化: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12、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13、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14、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15、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6、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17、文学的认识性:对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18、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19、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20、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21、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22、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23、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24、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文学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是着重探讨和总结文学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的一门科学,其具体研究对象为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
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
它以文学规律、特征、性质为研究对象,任务是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作品构成、文学接受四大方面做出理论阐释,建立起基本理论和概念系统。
其品格应是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取向当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与理想,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交往论。
古代文学(二)复习题
魏晋至隋唐五代部分习题一、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异常繁荣,出现了魏曹丕《典论·论文》、晋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诗品》等论著以及萧统的《文选》、陈徐陵的《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名篇《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曹操《蒿里行》中的名句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3、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比较曹丕与曹植说:“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
”4、女诗人蔡琰的《悲愤诗》与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长篇叙事诗的“双璧”。
5、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引自《诗经》。
6、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孔融,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7、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七哀诗》三首。
8、曹丕,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
9、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和明帝。
10、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曹植。
11、“华亭鹤唳”的典故是关于陆机的。
1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与陈伯之书》。
13、南朝出现的新诗体永明体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14、我国的第一篇论文学是文章是《典论•论文》。
15、左思的《咏史》8首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被钟嵘称为_左思风力。
16、“诗缘情而绮靡”是陆机_在《文赋》中提出的观点。
17、萧统的《文选》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收录上起周秦下迄梁代的一百三十余位作家近八百篇作品。
1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_嵇康_,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著名的书信体散文是《_与山巨源绝交书》。
19、田园诗人陶渊明,其辞赋、散文也写得很有特色,最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韦勒克《文学理论》复习
《文学理论》整理韦勒克与他的文学理论P1 1段:韦勒克在国内的影响P2-P7 2-17段:韦勒克的生平P8 19段:《文学理论》的本体论、方法论意义20段:外部研究....21-22段:西方文论概述--《文学理论》历史语境23段:外部研究、内部研究(第1贡献)24、25、26段:外部研究、传记研究法27段:内部研究28段:文学理论、批评、史(第2贡献)29段:比较、总体、民族文学(第3贡献)30-36:《现代文学批评史》P15 37段:方法论...38-40d:追溯3种进化观41-42d:3种进化观在各国的体现43d:韦勒克捍卫文学的纯洁44-45:实证主义盛行46:印象主义47-53:反文化、韦勒克的攻击P22 54:韦勒克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的联系55:雅克布逊--韦勒克P24 57:《文学理论》核心---文学是复杂、多层次艺术整体58:透视主义P25 60:文学的价值--文学的本质、功用61:文学作品的评价--理解62:辩护新批评第一章文学和文学研究P3 文学是创造性的、艺术➢文学研究--知识、学问P3-4:理论家反对--文学无法研究P4:理智探讨文学---自然科学方法移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文学研究--问题---自然科学P5-6:学者佐证--文学、自然科学问题P6:锁定研究---独到之处--莎士比亚文学普遍性--终归失败P7:文学研究极端解答方法:科学--历史:文学研究搜集事实坚持文学理解个人风格(直觉)P8 韦勒克:文学作品兼具普遍、特性文学研究--超乎个人意义,不断发展....第二章:文学的本质P9 什么是文学、文学的本质印刷品--文学P10 文学混同历史否定文学特定领域、特定方法文学混同名著--出色的表达方式P11 文学最恰当--限指文学艺术、想象文学P12 文学、日常、科学语言区别P13 日常--文学语言P14 文学区别日常P15 文学最本质---文学涉猎范畴P16 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非文学突出特征P16-17 意象、隐喻作用P18 文学与非文学所有区别第三章文学的作用P19 文学的本质与作用相互关联文学的本质作用历史是否改变P20 文学的本质与作用基本没有改变贺拉斯甜美与有用P21 有用、甜美具体解释文学是高级的快感文学有用性--令人愉悦严肃性P22 文学一种作用或多种作用?P23 文学的一般性、特殊性轻重P27 真理两种模式世界两种知识类型语言系统:推论式、表现式文学是宣传P28 净化作用P29 文学宣泄、激起情感?第四章文学理论、批评、史P32 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区别P33......联系指责贝特森批评、理论优越性P34 文学史从文学批评分离出来理由文学重建论P35 批判重建历史的企图--对作家创作意图的过分强调P36 艺术品的意义--无数读者批判的结果P37 直接在当代、历史做出取舍不可能---推出“透视主义”P39 文学史--重要--文学批评文学史超越个人好恶第五章总体、比较、民族文学P41 比较文学--明确研究范围、类型P41-42首先口头文学研究--之后模式手法研究---故事叙述者、听众P42 巴登斯贝格--比较文学--多种文学关系研究--法国学派P43 批评上述研究的方法论缺失---局限于影响、声誉第三种概念:比较文学--等同---文学总体研究比较文学=世界文学=总体文学民族文学是有差异的P44 总体文学原指诗学或文学总体理论或原则梵第根:总体文学研究超越民族界限文学运动、风尚比较文学研究两种以上文学互动关系韦勒克:局限总体文学合二为一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原因:“民族文学”谬误民族主义发展地方性P45-46 近年复活总体文学史的编纂---扩大研究、抑制乡土感情P46 文学类型、文学运动、文学风格超越民族界限P47 19世纪将语言障碍夸大---浪漫主义的民族主义文学与语言的不同语言,美国法、德学者交流少思想,不同民族意识形态--偶然一种语言写成同类性质材料--人为划分P48 比较文学的核心问题---文学的民族性、各个民族对文学进程做的独特贡献P49 一系列复杂政治、历史与语言关系划分---民族文学是如何构成欧洲传统的第三部文学的外部研究引言外在研究---因果式研究文学研究---生平P74 外在因素起因解释法激进主义19世纪实证主义思想史研究法艺术作品--背景、渊源第七章文学和传记P75 传记--诗歌产生实际过程传记--人性传记--艺术心理学P78 区分主观诗人、客观诗人P79 错误--艺术纯粹是自我表现传记研究法--妨碍--文学创作过程无视--心理学事实P80 -81 作家气质取决于作品本身P81 传记研究法--评注价值作家艺术消长理解文学史任何传记不能影响文学批评对作品的评价第八章文学和心理学P83 文学心理学的定义不赞成以文学作品起因评价文学作品文学天才是癫狂的诗人天赋是补偿性的P85 弗洛伊德:诗人是被社会任何白日梦者P86 艺术即神经病理论诗人--联觉P87 艾略特复述荣格--集体无意识P88 荣格--心理类型学外向者内向者...P89 尼采--《悲剧的诞生》里博鲁苏梦的心理状态陶醉狂喜P90 创作过程--文学作品无意识起因--最后修改诗人印象--表象--差别灵感--创作--无意识传统名称P91 灵感是否可以招来?P92 眷稿的方式--文学风格?创作过程发表意见--很少--构筑高度文艺理论概括创作过程---现代研究--无意识与意识活动--相对作用---比较文学史分期P93无意识--浪漫、表现主义有意识--古典、理性主义古典派、浪漫派批评理论差别喜欢论述创作艺术作家--喜欢--有意识忽视--无意识爱伦坡P93 考查现代意义诗人、考查叙事型作家P93-94 文学家--联想、断想、重新组合---专家P94 诗人--文字是一种象征传统的“意念联想”小说家+部分诗人:字字联想内心意念:大部分诗人(隐喻)P95 叙事性作家--人物创造、故事的虚构最独创小说家--人物类型、叙事技巧是传统,从专业、公认作品中提取的现实主义--创造人物--观察、移情活动浪漫主义--投射活动P96 活生生人物---作家自我小说人物越多元--小说家个人的个性越不鲜明心理学---解释评价作品?研究作品修正--更大文学价值P97 作品本身的心理学戏剧小说人物--心理学---真实的P98 作家--心理学--人物关系?P99 假定作家人物--心理学真理这些真理--艺术价值?心理学真理缺乏有效性自然主义原则第九章文学和社会P100 文学是社会性实践以社会创造为媒介P102 文学脱离不了--作家社会学、作品的社会内容、文学对社会的影响P103 作家社会出身---社会意识、社会立场?P104 次要P104 绝不作家声明--作品实际含义--混淆巴尔扎克P105 现代西方--知识阶级的崛起依赖统治阶级程度、经济来源、威望---文学社会学任务口头文学--吟唱者作用中世纪--皇帝诗人P106 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为不同恩主工作文人脱离贵族19世纪作家获得丰厚补偿出版物专业化P107 作家与读者关系P108 政府对文学资助作品的成功、作家名望---社会现象声誉、名望P109 社会层次社会趣味现代作家社会隔离文学生产经济基础P110 作家受社会影响---影响社会书--读者影响?年轻人--作品---生活的翻版P111 文学影响读者文学作品--社会文献社会史大纲P112 文学--社会文献--没有什么价值P114 文学作为某一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只发生在某一社会环境中P115 文学作品--直接背景--语言和文学的传统社会环境--决定人们认识审美评价--并不决定审美价值本身P116 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P119 “知识社会学”无法把“内容”与“形式”结合起来P120 马克思从未确定文学对社会的依赖浪漫主义意识形态反资产阶级P121 社会对文学形式--明确显示出来社会态度---艺术作品--要素第十章文学和思想P122 文学--哲学形式--形式中的思想P123 文学--思想史、哲学史记录P127 哲学家思想在文学作品引起反响--怎样程度---解释作家观点P128 作家自我意识--哲理诗哲理越多诗越好吗?文学批评准则?P129 混淆哲学与艺术误解思想进入文学真正方式P134 精神史可广泛用作理智史精神史假定人与其他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P136 假定时代、种族艺术品完全整体--怀疑哲学--文学紧密关系不可信P137 文学研究应注意尚未解决具体问题文学与思想交织--文学作品思想问题P139 哲理诗--不由材料价值评判--艺术水平评判第十一章文学和其他艺术P142 诗中“音乐性”与音乐的旋律截然不同P144 各种艺术的平行比较存在于读者或观众的个人反应中,这种比较满足于描述我们对于两种艺术产生相似的感情。
马工程《文学理论》上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一、填空题(1分1空,共15分)考查范围:1、基本的文学理论常识。
2、著名文学理论家及其著作。
Eg: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刘勰《文心雕龙》二、名词解释(15分)(考查的主要是内含,简单容易理解)Eg:虚拟性、精神性、情感性三、简答题(30分)文学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定义、研究对象、性质、内容)马克思所讲的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文学的审美性和其基本内容的原理和概念四、论述分析题(40分)(需要结合相应的文学作品)有观点+有条理,以文学作品作为论证的对象导言1、什么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2、它的研究对象是?答:文学和文学活动。
3、文学理论的性质1、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2、具有人文性。
3、具有科学性。
4、文学理论的七个内容?文学性质论、文学价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批评论和文学发展论第一编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产生时间19世纪40年代,这是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及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的时期。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思想3、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文学理论的贡献主要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对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了表述。
从政治经济上可以看出来。
4、马克思是如何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一般来讲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上是平衡的,一定社会的文学是以这个社会的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文学繁荣往往就是经济高涨的产物。
但是这种平衡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5、什么是艺术生产?广义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相对的精神生产的一种,它既有作为一般生产的普遍性,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又有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狭义的艺术生产:特指在资本主义时期,作家或者艺术家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艺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艺术品具有商品的属性。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2
文学理论教程复习资料2本章概述:一般说来,文学具有三种含义,即它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和文学的通行含义。
但是,文学的概念是不确定的和不断变化的。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念。
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具有话语蕴藉属性。
由此,可以给文学下一个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一节文学的含义本节概述:文学有三种比较重要的含义: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的审美含义和文学的通行含义。
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
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
这正显示了文学含义的不确定性与不断变化的特点。
同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念,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知识点1:文学的文化含义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一方面,文学还没有从历史、哲学、演讲术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另一方面,它所包含的某种特殊审美属性也已经被觉察到了,尽管到后来才被明确地突出出来。
知识点2:文学的审美含义无论中西文论对文学的审美属性存在如何不同的传统见解,但毕竟都持有相近立场:文学与一般文化形态不同,具有特殊的审美属性。
这一点在今天早已成为一种共识。
知识点3:文学的通行含义在现代世界,通行的还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
知识点4:文学与非文学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
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
这正显示了文学含义的不确定性与不断变化的特点。
同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念,人们常常会按这种观念去创造新的文学,或者把以往的非文学读解为文学,非经典阐释为经典。
可见,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重点)本节概述: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
专升本文学概论复习题2
文学概论复习题21、[单选题] 文学形象“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的特点,就是指它的A.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 假定与真实的统一C.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D.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答案: C解析:文学形象“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的特点,就是指它的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知识点:概括性难度:2所属章节:第三章第二节2、[单选题] 最早提出文学欣赏中的“净化”作用的就是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贺拉斯D. 布瓦洛答案: B解析: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悲剧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或“陶冶”。
知识点:审美需要难度:2所属章节:第十章第一节3、[单选题] 抒情性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的根本区别在于()A. 语言B. 事件和感情C. 用于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答案: C解析:抒情性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的根本区别在于用于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
知识点:抒情的现实依据难度:2所属章节:第六章第一节4、[单选题] 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就是A. 情景交融B. 虚实相生C. 韵味无穷D. 思与境偕答案: A解析: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就是情景交融。
知识点:抒情方式难度:2所属章节:第六章第二节5、[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称为A. 社会历史的批评B. 美学的历史的批评C. 伦理道德的批评D. 历史主义的批评答案: B解析: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要是运用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对作品进行分析的一种批评方法。
知识点:文学批评的方法难度:2所属章节:第十一章第一节6、[多选题] 文学语言的特殊要求,即()A. 形象性B. 含蓄性C. 情感性答案: ABC解析:文学语言则不同,它指向艺术世界,主要功能是建构特殊的文学形象系统。
它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但必须服从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
由此,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特殊要求,即形象性、含蓄性和情感性。
知识点:语言的要求难度:2所属章节:第三章第四节7、[单选题] .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强调意境的A. 情景交融B. 虚实相生C. 韵味无穷D. 思与境偕答案: B解析: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强调意境的虚实相生。
文学理论2试题及答案解析
文学理论2试题及答案解析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性质、功能、创作规律和批评标准的学科,它涉及到哲学、美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文学理论的两个试题进行解析,并提供答案,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试题一: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描述请论述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文学作品是如何反映或超越现实的。
答案解析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
一方面,文学是现实的反映,它通过语言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另一方面,文学也具有超越现实的能力,它能够通过想象和虚构,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世界和人物,从而拓展我们对可能性的认识。
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多种多样。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通过对细节的精确描绘,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阶级差异和人性的复杂性。
而现代主义作品,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则通过内心独白和流意识技巧,深入探讨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
同时,文学作品也能够超越现实,提供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例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通过一个极权主义社会的虚构描绘,对个人自由和政治权力的滥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这种超越不仅体现在对现实的批判上,也体现在对人类理想和梦想的追求上,如乌托邦文学所展现的理想社会。
答案示例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现实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文学则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对现实进行再现和解读。
例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的悲剧命运,反映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道德和婚姻问题。
同时,文学也能够超越现实,如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从而探讨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和文化。
试题二:文学的多义性和开放性问题描述解释文学的多义性和开放性,并讨论这对文学批评和读者解读的意义。
答案解析文学的多义性指的是文学作品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文学理论 复习题2
文学理论复习题(名词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収展过程、相关知识、文学基本觃律、文学活动中的个案的学科;一般认为文艺学由3个部分组成: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组成部分。
研究文学活动基本觃律、基本原理、范畴、文学研究的斱法的一门学科。
文学理论的仸务在于提示文学作为审美文化的本质。
3、文学活动“四要素”:根据美国当代文论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互相依存的要素组成: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其中,世界指的是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収展的客观基础。
作者是文学产生的主体,他不单是创作作品的人,更是创作文学觃范幵把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斱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读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而使作品的内涵在头脑中具体化。
4、广义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5、狭义的文学: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6、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乊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
如历史文学、纪实文学和某些风格化的政论文。
7、话语:话语是语言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人与人通过语言进行沟通的行为与活动,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它包含五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8、话语蕴藉:对语言与意义状冴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
不仅单个的文本,而且整个文学活动都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其考试重点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划黄线和补充部分是考试重点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地学科.补充:文艺学地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地一种高级地特殊地精神活动.b5E2RGbCAP 3.文学理论:对文学地原理、文学地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地研究.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地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p1EanqFDPw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地,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地一门学科.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地性质答:文学理论地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地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地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地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地研究.DXDiTa9E3d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地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地发展而发展地,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地特征.它作为人类地一种特殊地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地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地文学艺术地源泉.经过作家地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地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RTCrpUDGiT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地价值取向.2.文学理论地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补充: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地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地基础上创立地.5PCzVD7HxA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地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地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地结合点.jLBHrnAILg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地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地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地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地挑战.随着科学地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地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xHAQX74J0X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地基石是什么?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地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地精神性地生活活动,也是人地本质力量地对象化,人地本质力量地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地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地人地能动地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LDAYtRyKfE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地存在与意识地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地主体对于客体地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地反映,是一种艺术地反映.Zzz6ZB2Ltk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地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地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地艺术创作过程.dvzfvkwMI1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地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地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地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地性质,又具有审美地性质,是这两者地有机结合.rqyn14ZNXI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地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地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地一个交往结构.EmxvxOtOco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地理解地特点.答: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其革命学说时创立地,因此,这种理论地创立,总是与革命实践地需要密切相关地,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地.SixE2yXPq53.建设中国当代地文学理论应注意地问题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中国当代地文学理论应具有中国特色;建设中国当代地文学理论,要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6ewMyirQFL第三章基本概念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地,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地活动系统地总称.2.本质力量地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地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kavU42VRUs3.文学活动地“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4.文学活动地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地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地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地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地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地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地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地社会地和审美地本质属性.y6v3ALoS895.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地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地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地世界和作者.M2ub6vSTnP6.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地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地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地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地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地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地形式.0YujCfmUCw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地“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地发展并不总是同步地.有时甚至是反方向地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地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地阶段随生产力地发展,它地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地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地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eUts8ZQVRd思考问题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地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答:人地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地前提.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地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地自觉能动地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地本质力量地确证.sQsAEJkW5T位置: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地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2.文学活动地四种理论视角各自地理论依据是什么?答:文学活动地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从文学活动地四个要素为依据.从作品角度出发地本体论<形式主义);从作家角度出发地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从世界角度出发地再现论<现实主义);以及从读者角度出发地表现论<浪漫主义).GMsIasNXkA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地“劳动说”.答: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地前提条件:人类地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地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地.TIrRGchYzg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地需要,人地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地目地,而这一目地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地.史前人类在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地文学.7EqZcWLZNX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地主要内容.远古遗存地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地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早期地文艺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所以是诗、乐、舞三位一体地结合体.4.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地诸多原因.答:文学发展地动力、动因问题有如下观点:有地认为是社会风气地变化.有地认为文学地发展与时代地变化密切相关.有地认为是某种非人力可改变地因素.另有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以为文学地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只在于它地内在动因.另外有学者认为文学地发展只是文学固有地因素地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另有大部分学者认为文学发展地根本力量在于劳动.lzq7IGf02E 以上原因各有侧重,但在终极意义上应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地相互影响制约文学地发展.总地来说,各种观点由于所处地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及分析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个方面以独有地方式阐释了文学发展地原因.zvpgeqJ1hk第四章基本概念1.文学地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地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地含义是变化发展地.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地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地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地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地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地沟通活动,NrpoJac3v1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地意义生成可能性.1nowfTG4KI4.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地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地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地状况.fjnFLDa5Zo5.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地审美意识形态.思考问题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地文学含义是什么?答:文学地两种含义是文化含义和审美含义.文化含义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地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审美含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地语言行动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tfnNhnE6e5现在通行地含义是审美地语言作品.2.怎样理解文学地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答: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地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地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地多重关联域.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HbmVN777sL3.什么是话语蕴籍?怎样理解文学地话语蕴籍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地意义生成可能性.进一步看,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地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地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V7l4jRB8Hs4.当前在文学地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籍中地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83lcPA59W9答:文学地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有三种代表性观点:无功利与功利.文学是无功利地,但这种无功利又间接地指向某种权利.确切地说,无功利是直接地,功利是间接地.直接地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地功利性地手段.这一点正从目地地层面上显示了文学地审美意识形态属性.mZkklkzaaP形象与理性.文学直接是形象地,但在深层又具有某种理性.这是文学地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地显现.AVktR43bpw 情感与认识.在文学中,审美情感是直接地,理智认识则是间接地,直接地审美情感地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地理智认识.ORjBnOwcEd 这说明,文学地属性不是单一地,而是双重地.第五章基本概念1.主导性与多样性:社会主义地文学活动在社会主义时期各种不同层次地文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文学活动地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其他有益无害地文学活动,不应是单调地,模式地化,概念化,公式化地,而应该是主导性、多样性地.2MiJTy0dTT2.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地具有新颖生动地个性和丰富多样地性格内涵地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是有血有肉地,内心世界丰富地文学新人.gIiSpiue7A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著名地双百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和文艺事业地一个根本性方针.艺术上地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地学派可以自由争论.uEh0U1Yfmh 4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地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整理区分、思考、分析、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在继承优秀文学传统地基础上,根据新时代地审美需要进行艺术地革新和改造.IAg9qLsgBX 5人民性:作家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植根于人民生活,自觉从人民地生活中吸取题材、主题、情节.用人民创造历史地奋发精神丰富自己,服务于人民.WwghWvVhPE思考问题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地基本属性.答:社会主义地意识形态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地领导地位,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地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asfpsfpi4k2.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地雅与俗问题?答:雅与俗,从字面上看,一个是高雅美好,一个是平凡通俗,文艺作品是适应人美地精神需要而创作出来地.雅与俗是相对地,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不断变化,相互转化.ooeyYZTjj1衡量文艺作品价值高地标准,要看它是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地审美需要,并为人民群众索赏识.对于这问题,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地审美需要出发,大力发展高雅严肃地艺术地同时,重视引导通俗文艺地健康发展.BkeGuInkxI3.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地折回注意新文学地意义.答:弘扬优秀地民族文化传统要批判地继承,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借鉴,并根据新时期地审美需要,进行艺术地革新和创造.PgdO0sRlMo 4.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地相互关系.答:民族文学是世界文学地一部分,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民族文学繁荣和世界文学进步.当然,世界文学在形成过程中,并不是取消民族文学.相反,各民族文学要在世界文学大背景下,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地独特性,从而使世界文学园地更加绚丽多彩.3cdXwckm15第六章基本概念1.精神生产:指地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地精神资料进行地对于自然,社会地观念活动.2.艺术生产: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活动地角度,把艺术活动称作“艺术生产”,将其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活动一起列入“精神生产”地范畴.h8c52WOngM3.文学创造地客体:文学创造地课题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地课题是地利与人之外地自然.这里地“自然”最初指客观存在地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 认为文学客体是人地心灵,是情感.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地客体.v4bdyGious4.文学创造地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地艺术生产者,是美地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是具体地社会人.J0bm4qMpJ9 5.文学创造地客体“主体化”: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体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地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地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有超越客体地审美形象.XVauA9grYP6.文学创造地主体“客体化”:主体从选择客体开始地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受到客体地规定和制约,作家对客体地选择要受到当时社会情势地规定和制约,甚至在创造过程中客体还会改变主体原先地构思,从这个角度说,客体也是使主体“客体化”了.bR9C6TJscw思考问题1.“艺术生产”地概念是怎样提出来地?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地关系如何?答:从社会生产活动地角度看,文学创造是一种生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艺术活动称为艺术生产.pN9LBDdtrd关系: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地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地基础,也是历史发展地基本动力,精神生产地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地,从属于物质生产或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精神生产总是受到物质生产地普遍规律地支配,并随之发展.DJ8T7nHuGT 2.文学创造与科学地本质区别:科学活动地特点是揭示客体地真实本质,它通过理性思维力求如实地把握世界地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地活动.目地在于获取关于客观世界地真理知识,以满足人地理性需要.文学活动则是通过人对世界地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求表达主体对世界地主观感受和认识,并将这种感受和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自己和他人地情感需要,其生产成果,主要体现为地情绪,情感地形象形态,科学认识地因素在文学创造及其作品中已被情感化、诗意化、及审美化了.QF81D7bvUA 文学创造于宗教地本质区别:文学创造是一种具有话语蕴藉地审美意识形态生产,建立在对现实世界地真实感受地基础上,力图揭示人地丰富性,弘扬人地价值,是要导向能充分地体现人地本质力量地现实力量.宗教是建立在对世界地颠倒地认识和虚幻地唯心主义臆想地基础上,以虚无地情感去祈求彼岸世界地幸福,通过对神地虚无世界地歌颂把人引向不可知地彼岸,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人自身价值,宗教是人地本质地异化形态,是要导向超验地彼岸世界.4B7a9QFw9h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地创造地原因:文学创造属于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始终保持着“精神地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地形式”有利于个体地自由创造.并且文学创造地主体是具体地社会人,作品都表现出个人对生活独特感受和创作个性.所以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地创造.ix6iFA8xoX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答: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地区别:科学话语作为科学领域使用地言语,强调严谨地逻辑和风格,显得素朴单纯、千篇一律.日常言语由于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地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地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地需要.文学言语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比日常言语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有限地言语中往往包含着无限地意蕴.wt6qbkCyDE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地原因: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一般不作为说明地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地符号体系.与普通地言语有一定程度地背离,采用隐喻、暗喻、转喻、暗示、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地情思.Kp5zH46zRk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地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地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现实客体?Yl4HdOAA61答:特点:整体性地社会生活,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地社会生活,作家体验过地社会生活.ch4PJx4BlI 原因:文学创造地客体是特殊地社会生活,当它处于自在状态时,仍不能成为文学创造地真正地现实客体,作家对生活地体验是一种审美地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比任何别地体验更具主观性.经过体验地生活才成为主客观统一地具体生活材料.qd3YfhxCzo 5.能否说“凡是写作地作家就是文学创造地主体”?如何理解“作家是美地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答:不能说.因为只有处于文学生产活动中并具有主体性地即自由自觉地创造者,才是真正地文学创造地主体.理解:文学活动属于价值判断地活动,更具体地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地领域.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对客体地活动也是一种观念活动,通过具有审美价值地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地直观感受、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学话语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地艺术世界.因此,文学创造地主体即是美地体验者、判断和评价者,又是美地创造者.E836L11DO56.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地特点: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地评价以感情体验地心理特征,文学创造主体对客体地审视总是以情观物,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去发现自身与对象地情感关系.一旦主体与客体发生某种诗意情感联系时,主体就会对它倾注全部热情.S42ehLvE3M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地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感性活动,主体不以概念为中介而以形象为中介去连接客体.不扬弃客体地个别性.客体始终以具体形象向主体展现自身.501nNvZFis7.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地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地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文学创造地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地统一.jW1viftGw98.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地作家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地原因:创作客体地社会生活,是经过作者体验过后选择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地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都是由作为主体地作者完成地.xS0DOYWHLP第七章基本概念1.材料:是文学创造地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地第一起点.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地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醋糟地刺激和信息.LOZMkIqI0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概念】九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6.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7.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十.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特征化: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
3.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4.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十一.1.叙事学: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
2.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是最小的叙事单位。
3.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
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艺理论中所讲的结构主要是指这种历时性向度的结构关系,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前者为表层结构,后者称之为深层结构。
4.行动元与角色:行动元的意识说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的行动要素。
角色的意思是指具有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5.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文本时间”也可称为“叙事时间”,则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
“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
6.行动逻辑: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下列三段是序列,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7.视角:是作品种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8.叙述者的声音: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9.叙述接受者:作者在为叙述者讲故事时,心目中总有一个隐含的接受者即叙述接受者。
十二.1.抒情:一种审美表现需要适度的意识控制与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感情的文学类型。
2.抒情性作品: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
3.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
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4.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即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5.声情并茂:将抒情作品通过听觉和视觉的节奏给情感节奏赋予外形,并将它直接有力地传达出来,这就是声情并茂。
6.情景交融:作家、艺术家借景物描写,写出独特微妙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
情景交融就是意境,古代诗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7.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它是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的运动形式。
8.隐喻:修辞方法比喻的一种,表明喻体与喻本的相合关系,不用喻词。
9.象征:是以具体事物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
十三.1.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2.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实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3.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
4.风格构成: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呈现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格调,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5.风格的简分法:是将风格分为“刚”和“柔”两大类。
6.文学的时代风格: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7.流派风格: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情趣、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十四.1.文学消费:泛指文学阅读活动。
2.文学传播:泛指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流通,准确地说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从而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作品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
3.大众传播媒介:用于大众传播的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
4.文化市场:文化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
5.高雅文学:一种典型正统、经典、精致、纯粹的,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
6.大众文学:浅易、通俗、平易、流行、消费性的文学类型。
7.文学接受:以文学文本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使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或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
8.文学欣赏:常有一种意识的、膜拜的、静观的或审美的性质的读者阅读活动。
9.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文学作品的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和思想深度方面吸引、感染、震撼读者并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和心灵净化的价值属性。
10.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描写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开自我人性的丰富本质,因而具有一种为读者提供认识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真相的价值属性。
11.文学接受的价值诠释属性:文学接受具有一种多方面满足读者进行文化价值阐释、品味货品凭兴趣的属性。
12.文学接受的交流属性: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审美的社会话语作品,具有增进人们的彼此了解、沟通与交流的属性。
十五.1.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2.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这种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
3.隐含的读者: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4.正误与反误:正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反误是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
5.共鸣:在阅读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灵感应状态。
6.净化: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派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7.领悟:潜思默想、东西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态与过程。
8.余味:继共鸣、净化和领悟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
十六.1.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2.伦理道德批评:是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构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
3.社会历史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基本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
4.审美批评: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着重强调作品的“畅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再真善美基础上又超出了真善因而使“超功利”的一种审美对象。
5.心理学批评: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6.语言学批评:运用语言学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批评方法。
7.文化批评:在解读甚至审读文本的前提下“联系”文学外部诸文化现象的批评,尤其是联系权力文化关系的批评。
8.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想标准,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
【问答题】九.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答: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
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试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是现实型文学,因为那些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备了现实型文学的两大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
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突出社会矛盾,描写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
3.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答: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开拓,丰富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力,然而,现代主义文学往往有极端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等倾向,同时又过分强调非理性、自我表现,散布着悲观、绝望、颓废的情绪和危机感。
4.从诗歌的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答: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是的凝练性体现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激起精炼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诗的跳跃性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
诗的节奏韵律性可以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也可以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5.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答:散文写的是实人、实事、实物,重在抒写真实感受、境遇。
散文必须写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的切身的感受,抒发真挚的情怀。
真实的境遇与真实的感受,使散文艺术表现的核心,在描写真情实感的基础上,他运用剪裁、取舍、提炼和比喻、拟人、象征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