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社会统计分析方法(三)(2012) 社会研究方法A 教学课件
第十讲 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
![第十讲 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ca7fefaeaad1f346933f1f.png)
2、“假设—理论”模 式 基本思路: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认为社会现象是可以实证和检验的,通过建立理论假 设,对社会现象作出解释。
基本步骤:收集资料,在分析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 依据事实调查,进行理论假设的验证,形成理论。如: 试点调查法,特区建设试点与推广。 优 点:符合认识的一行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 不 足:建立抽象合理的假设不容易,对调查者 的素质要求较高。
(2)Spearman系数法计算公式为:
1
N ( N 1)
2
6 D 2
其中 为系数;D为所测定的两个数列 中每对项目之间的等级差,这个差的正值之 和等于负值之和;N为项数。
系数 主要代表两个定序变量的等级 相关程度,其取值范围和相关程度含义与G 系数相同。
实例:家庭经济条件与卫生状况等级相关表
社会调查应遵循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
实证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 林”)
二、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 1、“事实—解释”模 式
基本思路:以事实为基础,对社会现象作出解释
基本步骤:收集资料,归纳分析、形成一般性调查结论
优 不 点:简单易行 足:事实要非常充分并具典型性
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如人口 普查、工业普查。 组织方式:直接调查登记,由被调查单位填报。
优 点:调查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以及普查 结论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局 限 性:工作量大,花费大,周期长,组织工 作难度大,调查内容有限,信息时效性差。
2、典型调查
是在对总体初步了解基础上,有意识地选 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的调查。 方式:对典型对象进行“解剖麻雀”式调查, 以少概全;在总体调查对象有很大差异时,按 照一些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类,然后在各类中再 选出一个典型进行调查。 优点:调查对象少,各种投入较少,可以深入 分析和专题研究 不足:典型不易选准,对结论的推断有很大影 响
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
![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66083b6529647d2628521a.png)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比较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哲学基础 研究范式 理论模式 主要目标 分析方法 主要方式
资料收集技术
研究特征
实证主义 科学范式
理论检
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联系
统计分析 实验、调查
量表、问卷、结构观察等
客观
人文主义 自然范式 理论建构 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文字描述 实地研究 参与观察、深度访问
主观
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法、实地研究法、实验 法、文献法等,其中调查研究法和实地研 究法是社会研究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
3. 社会研究的对象
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
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
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 行的科学探索活动。
4. 社会研究的根本目的
是形成和产生有关社会世界的系 统知识,增加人类对自身以及生存 的社会的理解。
主要类型主要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子类型资料收集方法研究方式资料分析方法研究的性质调查研究普遍调查抽样统计报表自填式问卷结构式访问统计分析定量实验研究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自填式问卷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量表测量统计分析定量实地研究参与观察个案研究无结构观察自由式访问定量分析定性文献研究统计资料分析二次分析内容分析历史比较分析官方统计观察他人原始数据文字声像历史文献统计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定性3
现代理解: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以人和人群共
同体为活动主体、以生产方式为经济基础的多 种要素、各种结构按照一定方式结合成的有机 整体。
2、社会活动与社会现象的基本特点
(1)主观目的性 (2)极大的偶然性 (3)错综复杂性 (4)易变性(流动) (5)高度模糊性
“奴隶” 是怎样炼成的?
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
![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66083b6529647d2628521a.png)
哲学基础
方法论
逻辑、范式
社
价值
会
客观性
学 研 究 方
基本方法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社会测量技术 资料收集技术 资料整理和分析 技术;
法 体
实地研究 计算机应用技术
观察记录表、
系
量表、
专门技术与工具
测验表 问卷或调查表、
辅助器材
二、社会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
1.数学方法对社会研究的影响 2.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社会研究方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思政部
乐平
第一章 社会研究方法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从整体把握社会学研究的特征、意义和方 法体系;了解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研究的 主要阶段。有助于理解社会学以及相关的社 会科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研究的概念和特征
一、社会与社会现象的特点
1、什么是社会?
案例
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问题
? 价值中立:是指科学家在研究自己的对象时,
应当遵循客观事实,而撇开自己的政治主张与立 场,回避自己的价值。 (社会科学的规范性原则 )
? 价值关联:社会科学依据一定的价值与一定的
实在发生联系。由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受 特定的价值观和文化取向的支配,研究要与对象 的文化 意义相联系。(社会科学的构成性原则 )
现代理解: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以人和人群共
同体为活动主体、以生产方式为经济基础的多 种要素、各种结构按照一定方式结合成的有机 整体。
2、社会活动与社会现象的基本特点
(1)主观目的性 (2)极大的偶然性 (3)错综复杂性 (4)易变性(流动) (5)高度模糊性
社会统计学PPT课件
![社会统计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f64391ba0d4a7302763a7a.png)
四、典型调查
(一)含义:
根据调查的目的任务,对所研究的现象总体进行初步 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 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研究对象 大量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现象总体的数 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二)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1、数量性 2、总体性 3、具体性 4、社会性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统计工作的过程
(一)统计设计:对统计活动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所作的通
盘考虑和合理安排。
(二)统计调查: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
社会统计学课程总结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绪论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综合指标(一) 综合指标(二) 抽样推断 时间数列 统计指数 统计预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统计与统计学
一、统计的含义
(一)统计工作
(二)统计资料
(三)统计学
二、社会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社会统计研究的对象和特点
(三)标志与指标的主要联系
有些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 量标志值汇总得到的。 在一定的研究范围内,指标和数量标志 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当研究目的改变,原 来的总体变为总体单位,则相应的统计指 标就变为数量标志了,反之亦然。
第二章 统计调查
• 统计调查方案 • 统计调查组织形式 • 统计调查问卷 • 撰写统计调查报告
(二)统计总体的特点:
1.大量性:
社会学研究方法课件-分析和综合之定量(统计)分析
![社会学研究方法课件-分析和综合之定量(统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c9e8c702768e9950e7387d.png)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 统计表:表示被说明的事物及其统计指标和数 值的表格。
▪ 统计表的种类
• 按总体分组的情况分:
– 简单表(P272表11-10) – 分组表
»单项分组表(P269表11-6) »组距分组表(P269表11-7)
– 复合表(又称交互分类表)
»P271表11-9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条形图
线性图
饼形图
直方图
折线图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 统计图──条形图
• 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直条的高低或长短来表 示各项统计指标数值大小的图形。
• 根据条形图表现统计资料内容的不同,条形图 又分为单式条形图、复式条形图和结构条形图。
(1)描述统计的基本技术
▪ 统计图──饼形图
• 饼形图通常是以圆形面积或以圆内各扇形面积 的大小来表示统计指标数值大小的图形。
▪ 频率分布表:是不同类别在总体中的相对数量 分布。它十分便于不同总体和不同类别之间的 比较。
表1. 97年学历分布
学历 小学以下
中学 高中 中专 大专 大学 硕士 博士
Missing Total
人数 1 72 44 13 52 58 4 7 49
300
Percent .3
24.0 14.7 4.3 17.3 19.3 1.3 2.3 16.3 100(n=300)
1. 描述统计
▪ 描述统计主要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 类和简化,描述数据的全貌以表明研究对象的 某些特性。
▪ 描述统计包括数据的初步整理,数据集中趋势 和离散趋势以及相关系数的度量等方面。
▪ 描述统计的目的在于使杂乱无章的数据更清晰 直观地显示研究对象的特征,以利于进一步分 析。
《社会统计学》PPT课件(110页)
![《社会统计学》PPT课件(1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1ebfbbb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8.png)
《社会统计学》PPT课件(110页)一、引言社会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数量特征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件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社会统计学的定义、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二、社会统计学的定义社会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数量分析和描述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社会数据,揭示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社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社会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社会数据,了解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
2. 实验研究法:在控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
3.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社会现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4. 案例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
5. 统计模型法:运用统计模型,对社会现象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社会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社会统计学数据来源1. 政府统计部门:提供国家、地区和行业的社会经济数据。
2. 学术研究机构:发布学术研究报告,提供社会现象的定量分析结果。
3. 社会调查机构:开展社会调查,收集社会数据,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4. 新闻媒体:报道社会现象,提供社会数据的实时更新。
5. 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历史文献,为研究社会现象提供数据支持。
五、社会统计学在社会领域的应用1. 社会经济领域:分析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社会经济现象,为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3. 社会问题领域:分析社会问题,如贫困、犯罪、环境污染等,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4. 社会发展领域: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支持。
5. 社会管理领域:分析社会管理现状,为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供数据支持。
社会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数量特征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掌握社会统计学的定义、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其在社会领域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决策依据,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调查方法 第十讲
![社会调查方法 第十讲](https://img.taocdn.com/s3/m/4029a658804d2b160b4ec00d.png)
三、标准差
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 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又称均方差。
标准差由于具备其他变异指标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因 而在统计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不同,标准差的计算有简单标准差 和加权标准差。
加权标准差
若资料是已经分组的变量数列,需运用加权的方法计算标 准差。其计算公式为:
权数大的变量值对平均数的影响要大些,反之,则小些。 若各组权数都相等,权数所决定的各组变量值的作用都一 样,便失去了权数的意义。这时,加权算术平均数等同于 简单算术平均数。
组距数列求算术平均数
例:某单位职工月工资资料如下表,试求该单位职工 月平均工资。
表1-2
按月工资额分组 组/元
某单位职工工资分组情况表
缺上限的最大组组中值下限邻组组距2组距数列求算术平均数组距数列求算术平均数8338700725000组距数列求算术平均数组距数列求算术平均数组距数列资料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假定各个标志值在各组内的变动是均匀的而实际上分布并不均匀组中值本身只是一个近似的代表值因而根据组中值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也只能是实际平均数的近似然而在大量观察的情况下一般误差是很小的所计算的平均数仍能表明研究总体某一变量的集中趋势
中位数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众数
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数值。
单项数列求算术平均数
例:某社区60户居民家庭人口资料如下,试求家庭平 均人口。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x
xf f
表1-1
某社区60户居民家庭人口统计表
家庭户数 f/户
3 6 24 15 9 3
社会研究方法课件ppt
![社会研究方法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41fa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1.png)
研究对象是指研究关注的群体 或个体。选择研究对象时需要 考虑其代表性、可获取性和可 操作性。
样本量的确定
样本量的大小取决于研究目的 、研究问题和资源限制等因素 。通常,样本量越大,研究结 果越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抽样方法的选择
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分层 抽样、整群抽样等。选择合适 的抽样方法可以提高研究的效 率和效果。
研究是否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研究方法的改进与完善
研究设计
优化研究设计,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
数据采集
采用更为科学的数据采集方法,提高数据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样本选择
改进样本选择方法,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
数据分析
采用更为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定量研究方法
描述性统计
01
统计表
描述性统计是通过创建统计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集中趋势、离散
程度等特征。
02
图形展示
通过绘制直方图、箱线图、散点图等图形,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特
征和规律。
03
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描述性统计还涉及计算数据的集中趋势指标(如平均数、中位数)和离
散程度指标(如标准差、方差、四分位数间距),以全面描述数据的分
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是一种使用数学和统计工具 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研究 方法。它强调对数据的量化处理和分 析,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等手段 进行研究。
定性研究是一种注重对研究对象进行 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它通常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 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混合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 全套PPT
![社会研究方法 全套PPT](https://img.taocdn.com/s3/m/2a7480ad941ea76e58fa04e7.png)
公式表示: P1(问题) TT(试验性理论)
EE(排除错误)
P2(新问题) ……
2020/7/9
库恩(T.Kuhn)的“范式”概念
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
范式是指研究、观察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参照框架 。
科学发展动态模式为:前科学时期
常规科学
时期
反常和危机
科学革命
新的
常规科学时期……
2020/7/9
2. 社会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的研究社会的方法,它 的特殊价值就在于提供探究事物的合乎逻辑和有利于观察的 方法,帮助我们超越个人的偏见、超越个人的眼界来看世界。 通常我们不断地希望逃避现实的社会问题,而转向和自身 利益有关的事物。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面 对问题,并且体验如何改变世界。
(2)作用:广泛、一般状况 客观、精确地解释社会现象 较精确地研究人们的意见、态度
(3)局限性:不深入,信息不详细 无法了解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或行为过程 资料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2020/7/9
4、定性研究
(1)特点:只研究少数个案 深入、细致研究 无结构、非标准化、资料无法汇总统计 主观分析
(2)适用范围:解剖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社会单位 了解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 了解人们行为、态度的具体表现以及行为动机 研究独特的事物和人物
2020/7/9
《SPSS FOR WINDOWS 高级应用教程》 阮桂元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 《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教程》 洪楠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 《SPSS FOE WINDOWS 从入门到精通》 卢纹岱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7/9
序言
• 讲授社会研究方法的概念与特征、与传统研究 方法的比较、社会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以及社会研 究方法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社会研究方法有总体 的了解。 • 方法论的讲解是本章的重点,定量和定性研究 的比较是本章的难点,反复强调。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十章ppt课件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十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2558c1af45b307e9719728.png)
第十讲 列联表
第一节 概念 1、研究内容 1)研究两定类变量的关系 2)为研究y的分类是否与x之分类有关,将
可编辑课件
30
E1即为猜错人数之和。 推广:
E1 n*1 (1 n*1 ) n*2 (1 n*2 ) n*r (
n
n
n 1
n
r
2
n j1 * j
可编辑课件
31
知道x与y有关后:用y的条件分布来猜y值 当x=男生时 随机10人,猜对聊天的人数:10×10/50 猜错的人数:10-10×10/50 随机40人,猜对游戏的人数:40×40/50 猜错的人数:40-40×40/50 猜错二者相加:=(10-10×10/50)+(40-40×40/50)
在1,1之间。
可编辑课件
20
1、 系数
ad bc
a bc d a cb d
0 ——当两变量相互独立
1 —— b、c为零, 值最大1
a、d为零, 值最小-1
1 ——一般情况
前例中计算
可编辑课件
21
2、Q系数
Q ad - bc ad bc
当a、b、c、d中有一个是零时,则 Q 1
x2 i 1
ni Ei2 Ei
~
2
r 1
3、
4、比较
可编辑课件
16
例:以下是老、中、青三代对某影片的抽 样,能否认为三代人对该影片评价有显 著差异
老
中
青
很高
第9讲社会统计分析方法(二)(2012) 社会研究方法A 教学课件
![第9讲社会统计分析方法(二)(2012) 社会研究方法A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bced3d0975f46527d3e1fe.png)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常用的重要的概率分布 -二项分布
常用的重要的概率分布 -正态分布
常用的重要的概率分布 - T分布
T分布的特点 (1)只有一个参数γ(自由度)来决定其形状 (2)对称的钟形分布 (3)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
常用的重要的概率分布 -F分布
F分布的特点: (1)由两个参数γ1和γ2决定
(2)F分布是非对称的 (3)F的取值范围为非负
联合分布概率
x/y
0
1
2
3fX(x)0来自.840.030
.020
.010
.900
1
.060
.010
.008
.002
.080
2
.010
.005
.004
.001
.020
fY(y)
.910
.045
.032
.013 1.000
• 联合密度的定义(Joint density) • 边缘分布(Marginal distribution) • 独立性(Independence)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假设检验即显著性检验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1)反证法 (2)根据事件出现概率的大小来决策 (3)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般不会发生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 建立假设,确定显著性水平 2. 选择和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 3. 确定P值并作出推断结论
假设检验的评价
两类错误:I型错误和II型错误
实际情况 H0为真
假设检验结论
拒绝H0 I型错误(α)
接受H0 正确
H0不真
正确
II型错误(β)
统计效能(Power of test) 假设检验的统计意义和实际意义
社会研究方法PPT课件
![社会研究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3ed48df121dd36a32d8249.png)
2019/10/28
可编辑
17
(三)、文献研究
它是一种与其他几种方式在策略、思路、材料等方面都 不同的研究方式。
其最大特征:不接触研究对象,主要利用第二手资料进 行研究。被用于帮助研究者去探讨那些既不会引起研究 对象的任何反应,又是其他方式在时空上无法达到的社 会现象和问题。
文献研究可分为: 内容分析 二次分析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其对观察的概括通常是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 文化程度的人,其生育意愿不同;文化程度高的 人,希望生育孩子的数量少”这样的形式表述。
2019/10/28
可编辑
21
定性研究
以实地研究的方法,深入到某个村或镇,采纳非结构 式观察和访谈等方式,详细记录他所得到的回答和访 问对象的各种特征。
通过对访问资料的综合、比较、归纳和分析,可概括 出人们的生育意愿类型(即哪类人愿多或少生育及生 育多少,哪类人愿生男或女)及其与之相关的各种因 素(影响因素)。从而形成对具体现象的个体描述, 即定性研究。
与研究领域相比,研究主题显得比较具体一些;与研究问 题相比,研究主题则显得抽象一些。如:
选定研究领域也即选定将要研究的问题所在的分支学科 和专门领域,其基本的目的是明确自己将要研究的问题 属于社会学的何种分支学科范围,哪一专门领域部分, 其基本的依据是研究者自身的知识基础、研究兴趣和专 业特长等。
2019/10/28
可编辑
31
研究主题(research subject )
是指一项研究所涉及的对象范畴或问题领域。确定研究主 题是联结选定研究领域和明确研究问题间的桥梁和中介,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社会研究方法
2019/10/28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