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复习序列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作文序列化复习策略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语文组李哲峰

作文复习随意性、低效性似乎已成痼疾,多年来,笔者在高三作文序列化方面作了一些有益尝试,现不揣鄙陋,就教于方家:

一、安排序列化,重视习得更强调学得

王荣生先生曾经痛心地指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没有作文教学。事实也的确如此,每次作文,先是教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作文,然后教师逐篇批阅,最后笼统地讲一讲这次作文中存在的优点以及缺点,读几篇范文——这便是作文教学全部内容!

我们的老师究竟想要通过这次作文教些什么,也许连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学生最终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写作知识、策略、技能,我们也不得而知!有明确的题目却没有明确的方向,教学目标是混沌的;有“语文活动”却没有“语文学习”,教学内容是贫乏的;有写作要求却没有写作方法,写作知识是缺席的;有教师的评改却没有学生的修改,教学结果是低效的。

而据笔者观察,对于我们今天的高三作文的课堂教学而言,似乎又只剩下了“可怜”的两项内容:一是讲一讲审题问题,二是读一读本次作文中出现的优秀例文。这样做效果有多大,意义有几何,自然不言而喻,不客气地讲我们作文教学多少有点自欺欺人的意思。我们所谓的作文教学实质上就是写过几篇作文,至于写作水平大多全凭学生自我习得,“成败全靠机缘,有无所获全赖学生自身努力与悟性”,(王荣生语)最终,若成功则归功于教师“指导”,若失败则归罪于学生天赋。

因此笔者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走序列化作文的道路,而作为高三教师面对高考更应为学生写作提供“处方式”的技术支持。基于这一考虑,笔者编拟了一个“考场作文制胜歌诀”(见附录),旨在把高三作文训练的具体项目细化为可操作的行为清单,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认知图式、行为支架,再将它演绎为二十多节作文课(几乎每周一节)贯穿高三始终。每节课围绕一个主题先师生共同探究考场写作的策略问题,之后让学生尝试或以片段或以整篇的作文形式加以训练巩固。

如对于议论文材料的叙述问题,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得出解决学生不会叙述材料的具体方案——表述材料要搞“四化”:(1)语言的简洁化。切忌将一个原本简单的例子稀释成了生活的“白开水”,索然无味。有道是“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唯取其效”,精当是叙述材料的基本要求,否则,小则被认为你是“理不够,事来凑”,用眼花缭乱的材料凑字数,大则会被误解为“以叙代议”,文章叙述太多,冲淡了文体特征,文章“四不像”!(2)主题的鲜明化。所用的材料不可能全盘托出,千万不要过分“卖才”为了炫示自己而忽视了主题的存在。对于材料要学会遴选,择取材料中最能证明自己观点部分表述,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从这个意义上讲,引用材料要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做“减法”,削减其中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并尽可能将证明观点的成分凸现出来,一般不要全引,当然更不能做“加法”,添油加醋,随意杜撰篡改。(3)信息的最大化。

要尽可能多地将你所知道的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表现出来,一来有利于证明自己的论点,二来这些信息可以展示你的才华。(4)叙述的艺术化。要学会艺术地引用,经典地料理经典,使之成为亮点,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就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对自己手头的材料进行必要的“裁剪”,使得各个材料之间没有堆砌之感、材料内部详略得当,疏密有致。这里我们强调对材料剪裁的标准是要做到两个精当,即精当地取舍和精当地表达。精当地取舍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学会概述材料,摘引关键词,避免冗沓繁琐,做到不蔓不枝。精当地表达就是要求同学们表述材料时语言洗炼、笔墨经济,疏密得当:密则一笔带过决不拖泥带水,写得密而有致、密不透风;疏则诗意阐发力求生动鲜活,写得疏而不散、疏可走马。有了这些具体要求还不够,我们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一些具体的策略性的操作方法:如采用“情景化”手法艺术描述材料,即在叙述材料时,按照“还原场景+诗文警句+哲理阐发”的叙述方式组织语言;又如采用“陌生化”的手法艺术描述材料,尤其是对那些鲜为人知的材料,在叙述上要尽可能做到让所写的故事跌宕腾挪、摇曳多姿,同时不失简洁、干净,做到池水兴波;再如采用“整句化”的手法艺术描述材料,对于一些妇孺皆知的材料如果拉拉杂杂地讲个没完就会引起反感,但如果运用排比句的方式来表达效果就截然不同,不但会使得文章气势凌厉文采飞扬,而且会使得文章信息量密集,更具厚重感与震撼力;等等。实践证明,只有这种细致入微的具体指导对学生的作文才更具实践意义与操作价值。

当然,我们尝试序列化作文,其实是想通过作文教学让学生“学得”写作方面的知识、技能与策略,提升写作水平。然而,有人因“序列”本身不系统、不科学而不愿尝试,也有人是因我们的作文知识尚不规范、不完善而不敢实践,但笔者认为关键是先做起来!

二、指导实用化,强化规矩也兼顾技巧

有人反对作文序列教学,强调学生自我感悟,这不是没有道理,但感悟往往是感性的、低效的,还需要教师的方法点拨、知识传授。这个知识是指认知心理学所讲的广义的知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静态性质的知识,它包括“是什么”“为什么”陈述性知识,更包括“做什么”“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和以认知策略为核心的策略性知识。

比如,前面讲的“高考应积累什么样的材料”,“如何积累材料、运用材料”就属于程序性知识,这是在教学生具体的操作方法与策略,要比我们一万次重复“你的作文空洞,应多积累材料”“你要学会运用材料”等等这样的说教有价值得多。

有人耻于谈规矩,认为规矩就是八股,规矩就是应试,这样的看法是偏颇的。梁启超先生在《中学以上作文法》中就提到:“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孟子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同时又指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当然我们也要现实地看到对于高考还应兼顾一些应试技巧的学习,就连大作家张爱玲也不得不承认“场中作文”“又要惊人,眩人,又要哄人,媚人,稳住了人,似乎近于妾妇之道。”(《论写作》)同样,所传授的技巧也应讲究个实用性、操作性。

比如关于写“排比句”的问题,排比可以说是时下作文取得高分的公开的“秘密”武器,甚至为专家所不耻,但我们还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其在增加文章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