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中药名录及作用机理
黄芩安胎的原理
黄芩安胎的原理黄芩安胎是一种传统的中药配方,主要由黄芩、黄连、丹参、连翘等草本植物组成。
在中医理论中,它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等功效。
黄芩安胎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黄芩安胎可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来帮助孕妇减轻炎症反应。
在孕期,由于孕妇体内荷尔蒙水平的改变,免疫系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使得孕妇更易感染各种病菌。
黄芩和黄连中的黄连素和黄芩甙等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降低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胎儿的生长发育。
其次,黄芩安胎还能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来减轻孕妇局部的淤血和瘀血情况。
在怀孕期间,孕妇子宫内的胎盘发育,会导致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易出现血液淤滞现象。
黄芩中的黄芩苷和黄芩甙等活血化瘀成分,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孕妇子宫内的血液供应,减少历程,预防胎盘部位的淤血和瘀血。
此外,黄芩安胎还具有一定的抑菌消炎作用,可以帮助孕妇减轻尿道感染等症状。
怀孕期间,女性由于孕妇的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使得尿道口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
黄芩和黄连中的生物碱、黄酮类和黄酮苷等成分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减轻尿道感染的症状,维护孕妇的生殖系统健康。
此外,黄芩安胎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孕妇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
怀孕期间,孕妇的身体代谢活动相对加快,会产生较多的活性氧自由基。
黄芩和黄连中的黄酮类、黄酮苷和黄酮甙等成分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中和自由基的有害作用,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保护孕妇和胚胎的健康。
综上所述,黄芩安胎主要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抑菌消炎和抗氧化等多方面的作用来帮助孕妇维持身体的健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黄芩安胎作为中药配方,其使用需要遵循医师的指导,尤其在怀孕期间,要遵循适量用药的原则,尽量避免使用过高剂量的中药,以确保宝宝的安全。
另外,个体差异是存在的,对于每个孕妇来说,同时还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病情等特点合理使用,以保证黄芩安胎的疗效最大化。
中药补肾安胎的常用药:桃金娘(山菍)
中药补肾安胎的常用药:桃金娘(山菍)
中药桃金娘:性味:性平、味淡。
功能:安胎补肾、乌发、明目。
主治及用法:①脚软痛。
干用1两至2两,煲鸡脚食;②保产安胎。
干用1至2两,煲鸡蛋服。
③苦伤。
服量同上,加瘦肉2两煎服。
验方:(治脚软无力酸痛方)岗菍根1两,豆豉姜1两,走马箭1两,千斤拔1两,清水五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本方岗菍补气血、益肝肾,豆豉羌、走马箭、千斤拔怯风湿而壮筋强骨,用于肝肾两虚而致的痺症患者,有怯邪补正之效(方歌)脚软山酸痛步履难,豆豉姜与岗菍根。
千斤拔出走马箭,
益肝强身。
附录:(子)治妇人血山崩:用于岗菍子1两,炒透,煎茶饮。
参考资料:《广东中医验方交流索编》治流鼻血及山崩,岗菍叶或岗菍子(适量),流鼻血用猪碧煎服。
若血山崩,用猪小肚煮食。
中草药名:桃金娘
别名:山菍
生长环境:本品为小灌木,生于荒山、山坡、阳光充足的地方,抗旱力强,土层浅箔的地方也能生长。
分布:我国的南部、广州附近各县。
入药部分:根、茎。
自采地点:山岗。
采集期:全年产。
安胎中药名录及作用机理
安胎中药名录及作用机理紫苏:性微温,味甘、辛,具有解表发汗、宽胸利膈、顺气安胎之功。
适用于妊娠期风寒感冒及脾胃气滞所致的胎动不安、胸胁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常与陈皮、砂仁等配伍。
临床观察发现,苏梗安胎效果优于苏叶。
黄芩: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之功,适用于怀胎蕴热之胎动不安,常与白术、当归等配伍。
也可治疗妊娠期湿热泻痢、黄疸及肺热咳嗽、高热、热毒炽盛之出血、疮疡肿毒等。
桑寄生:性平,味甘,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固冲任、安胎之功,多用于肝肾精血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常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同用。
《药性论》云:“桑寄生,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
”中医认为,桑寄生有补肝肾,益血,安胎之效,凡胎动、胎漏由于!精血不足者,以及妊娠腰痛为常用之品。
治疗妊娠血虚胎动胎漏,其效迅捷。
砂仁:性温,味辛,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适用于妊娠初期胃气上逆所致之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常炒熟研末单用或配苏叶、藿香、黄芩、白术、当归等一同使用。
艾叶:性温,味苦、辛,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适用于下元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香附、当归、小茴香、川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艾叶《药性论》云:“艾叶,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亦云:治少腹痛《本草纲目》“艾叶,调女人诸病,颇有深功。
治妊娠及产后下血,尤著奇效。
”中医认为,艾叶有温经止血,安胎之功。
白术: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和中安胎之功。
适用于脾虚气弱之胎动不安,可配陈皮、茯苓、党参、生姜等使用。
还广泛用于怀胎蕴热(配黄芩、栀子、白芍等)及血虚(配当归、白芍、生地等)、肾虚(配桑寄生、续断、山药、山萸肉等)所致的胎动不安。
《本草正义》云:“妊娠养胎,依赖脾土,术能健脾,故主安胎。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固摄无权,胎失所养,故易发生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白术有扶正固本,补脾固胎之功,为治疗妊娠胎动不安的常用良药。
中医病证选药——安胎:紫苏(气滞胎动);黄芩(胎热胎动);砂仁(气滞胎动);苎麻根(胎热、胎...
中医病证选药——安胎:紫苏(气滞胎动);黄芩(胎热胎动);砂仁(气滞胎动);苎麻根 紫苏(气滞胎动) ;黄芩(胎热胎动); 砂仁(气滞胎动) ;苎麻根(胎热、胎漏胎动);竹茹(胎热胎动) ;白术(脾虚气弱胎动) ;杜仲(肝肾虚亏); 桑寄生(肝肾虚亏);续断(肝肾虚亏); 菟丝子(肾虚);
鱼蟹中毒: 紫苏,生姜,
破伤风:防风 蝉蜕 天南星 白附子 天麻 全蝎 蜈蚣
胃寒呕吐:丁香 生姜 吴茱萸 高良姜 沉香
胃热呕吐:芦根 竹茹 枇杷叶
胃火牙痛:石膏
阴暑证: 香薷
安胎常用中药方子
安胎常用中药方子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安胎常用中药方子》的内容,具体内容:黄芩:清热安胎用由中医妇科得知,胎前宜清。
所以可以选黄芩,其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比如,张仲景的黄芩汤,由黄芩、芍药、大枣、甘草配制而成,可以治疗各种里热腹痛症...黄芩:清热安胎用由中医妇科得知,胎前宜清。
所以可以选黄芩,其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比如,张仲景的黄芩汤,由黄芩、芍药、大枣、甘草配制而成,可以治疗各种里热腹痛症。
它是妇科借用来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以下面的许多安胎药一起配合使用。
和胃糯米、砂仁在妊娠早期,可常见有围棋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症。
这时候首选是和胃安胎。
砂仁芳香和胃,对安泰止呕很有效,所以临床很常用。
较轻的人可以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也可以同与其他药同用。
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
糯米多胶黏之性,既能养胃也能安胎。
如:可以用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吃,可常用食疗保胎的方法。
健脾安胎用白术要保证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的话,前提是先要孕妇的脾胃坚强。
反过来,如果妇女脾胃虚弱的话,就容易损伤胎气,健脾安胎可比和胃重要呢。
白术就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
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此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后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补气黄芪与党(人)参想要保证胎气牢固,必须母体元气充沛,如果孕妇元气不足,会出气中气不足,小腹有下坠感,或见小便不通等症状。
可以使用常用方法:补气安胎,而黄芪、党(人)参就是常用的补气首选。
如:香砂六丸中就由人参、白术、砂仁等药配合而成,既可补气安胎,又能健脾、和胃,所以为治妊娠恶阻的中成药。
补中益气重用黄芪、党(人)参、白术等药配升麻、柴胡而成,可以使中气上升,对有妊娠转胞、小便小通,或有小腹下坠感者更合适不过了。
养血地黄、阿胶、当归母体的血液是维持胎儿生长的重要物质。
孕妇如果血虚,会严重影响胎儿,如有见漏红的现象,则多为流产先兆。
中医保产安胎的一味药——地菍
中医保产安胎的一味药——地菍中药地菍:性味:性平,性微甘淡。
功能:保产安胎。
主治、用量和用法:①痢疾: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②脚部疲软无力:干根2两,鸡脚4对,清水煎服;③胎动不安:干根1两,鸡蛋1只,清水煎服。
附录:(全草)治皮肤生蛇痕痒:干生可用,煎水洗患处。
(方歌)地菍根能治症多,痢疾足痛与安胎,若将全草煲水洗,皮肤生蛇免祸灾。
参考资料:《广州常用草药验方集解》补血安胎经验良方:地菍根、岗菍根各1两至两半,清水煎服,或煲鸡蛋同服。
(方解)孕妇血虚,可致胎不安。
宜补母血。
人多之知鹿茸、当归等补血,而不知岗菍根、地菍根在民间使用有经验。
据临床观察,产前一、二个月,间歇以本方或选用单味常服,确能旺血,而且易产。
老中医廖佐芹教授说,岗菍即山菍,其子如深枣红色,味甘可啖。
地菍之子细圆,色味与岗菍同,微温补血,并治腰肾虚。
(方歌)补血安胎用地菍,孕期常服顺产占,配入岗菍腰肾固,鸡蛋同煎血白调。
植物名:地菍。
生长环境:本品为披散或匍伏亚灌木,生长与旷野地上,山坡和丘陵向阳山见之。
分布:越南和我国南部普遍生长。
入药部分:根部。
采集期:全年有产,秋季为佳。
自采地点:山岗。
地菍的药用选方1、治胃出血、大便下血:地菍一两,煎汤分四次服,隔四小时服一次,大便下血加雉鸡尾、粗糠材各等分,炖白酒服。
2、治红肿痈毒:山地菍鲜叶切碎,同酒酿糟杵烂敷患处,一日一换。
或取茎叶阴干,碾细末,以蜂蜜或鸡蛋白调和敷患处,能消肿止痛。
3、治外伤出血:地茄鲜叶捣烂外敷。
4、治痢疾:鲜地茄二至三两,水煎服。
5、治疔疮:地茄全草捣烂敷。
6、治风火齿痛:古柑鲜草头一两,洗净,水适量煎服。
7、治咽喉肿痛:鲜古柑六钱至一两,洗净,水一碗半,煎服。
固肾安胎丸的保胎原理
固肾安胎丸的保胎原理固肾安胎丸是中医中药方剂中的一种,主要用于保胎和巩固胎宫安胎。
其保胎原理是通过调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和强化肾气来达到稳定胎宫,提高孕妇体质,从而起到保胎的效果。
固肾安胎丸的主要成分有何首乌、川芎、当归、熟地黄、淮山药、山药等。
这些中药成分在中医理论里有滋阴补肾、活血调经、养血安胎等作用,可以帮助孕妇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体质,调整内分泌和血液循环,从而提高子宫环境的稳定性。
一、滋阴补肾滋阴补肾是固肾安胎丸保胎的重要原理之一。
在中医理论里,肾是生殖系统的主要脏器,与生殖力密切相关。
肾主储精与脑、髓、骨、生殖等组织器官的营养、生长、功能等都息息相关。
固肾安胎丸中的何首乌、熟地黄等药物就具有滋阴补肾的药性,可以补充孕妇体内阴精,增加生殖系统的养分,提高子宫内环境的稳定性,增加胎儿着床的机会,并且保证胎儿发育的充足营养。
二、活血调经固肾安胎丸的保胎原理还与活血调经有关。
中医认为,孕妇流产多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即所谓的“血瘀阻滞”。
而固肾安胎丸中的川芎、当归等药物,则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
川芎、当归能够温经散寒、调经止痛,提高子宫内环境的稳定性,缓解子宫内血液循环的不畅。
通过活血调经,可以消除孕妇体内的血瘀,降低胎儿发育的风险,减少不稳定的情况。
三、养血安胎固肾安胎丸的另一个原理是通过养血安胎来保胎。
中医认为,血液是胚胎发育的基础,血虚则易导致孕妇容易流产、胎儿发育不良等问题。
固肾安胎丸中的淮山药、山药等药物具有养血作用,能够补充孕妇体内的血分,提高血液的养分供应,从而增加胎儿着床和发育的机会,保证胎儿在母体内稳定地生长。
综上所述,固肾安胎丸主要通过滋阴补肾、活血调经、养血安胎等作用,调整孕妇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肾气,提高子宫内环境的稳定性,减少孕妇流产的风险,保证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病情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固肾安胎丸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师的建议。
安胎中药促进胎儿健康发育预防流产
安胎中药促进胎儿健康发育预防流产安胎是指通过中药的使用来预防和减少流产的发生,有效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
在传统中医学中,安胎是一个重要的保胎措施,具有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安胎中药的原理、常用的药材和使用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一、安胎中药的原理安胎中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调整女性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子宫的血液循环,提高胎儿的营养供应和氧气含量,从而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
中药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调整体内的荷尔蒙水平,提高子宫的收缩能力,减少流产的风险。
二、常用的安胎中药药材1. 当归:当归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子宫内膜的营养供应,有助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2. 熟地黄:熟地黄具有滋补肝肾,调理血气的功效,可以增强母体的体质,提高胎儿的抗病能力。
3. 黄芪:黄芪具有调理气血的作用,可以增强母体的免疫力,减少胎儿受到感染的机会。
4. 甘草:甘草具有温中健胃的作用,可以改善母体的消化系统功能,增加胎儿的营养摄取。
5. 茯苓:茯苓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减轻孕妇身体的水肿症状,提高子宫的血液循环。
三、安胎中药的使用方法安胎中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口服、煎剂、冲剂等。
一般来说,可以将中药材用水煎煮成药汤,每天饭前或饭后适量服用。
同时,也可以选择将药材研磨成粉末,用开水冲服。
在使用安胎中药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规定剂量和使用频率进行使用。
同时,应注意药材的质量和保存方式,确保其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使用安胎中药的注意事项1. 咨询医生:在选择使用安胎中药之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情况,确定是否适合使用中药。
2. 质量保证:购买中药时,应选择正规的药店或医院,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3. 饮食调理:在使用安胎中药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营养摄取,为胎儿的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4. 动态监测:在使用安胎中药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产检和妇科检查,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和预防流产的效果。
常见安胎中药及中成药汇总
一、安胎中药1、理气安胎(1)土木香:【功能与主治】健脾和胃,行气止痛,安胎。
用于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
(2)砂仁:【功能与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3)紫苏梗:【功能与主治】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2、补肝肾安胎(4)杜仲:【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5)桑寄生:【功能与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6)菟丝子:【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
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7)槲寄生:【功能与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头晕目眩。
(8)续断:【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
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
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3、清热安胎(9)苎麻根:【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安胎。
(10)黄芩:【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11)竹茹:【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4、宫寒胎漏胎动不安(12)艾叶:【功能与主治】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
保胎的中药药方
保胎的中药药方当女性怀孕的时候,对腹中宝宝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保胎的中药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保胎的中药药方寿胎丸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是非常有名的保胎安胎名方,很多妇科名家以此方为基础方,加减运用,临床多有效验。
组成及用法组成:菟丝子120克(炒炖),桑寄生60克,川续断60克,真阿胶60克。
用法:上药将前三味轧细,水化阿胶和为丸,每丸重0.3克。
每服20丸,开水送下,日服二次。
加减运用:气虚者,加人参60克;大气陷者,加生黄芪90克;食少者,加炒白术60克;有寒者,加炒补骨脂60克;有热者,加生地60克。
功用补肾,安胎,肾虚滑胎,及妊娠下血,胎动不安,胎萎不长者。
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肾旺自能荫胎;桑寄生、续断补肝肾,固冲任,使胎气强壮;阿胶滋养阴血,使冲任血旺,则胎气自固。
四药相配,共奏补肾安胎之功。
安胎丸【处方】当归川芎白芍条芩各30克白术(去芦)15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瘦人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惯半产者。
早泄小阴经阳痿月经不调更多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茶汤任下,日三服。
妊娠宜常服之。
保胎金丹【处方】生地4两,鳖甲4两,香附4两,当归2两,茯苓2两,元胡2两,白薇2两,藁本2两,益母2两,川芎2两,炒艾2两,煅赤石脂2两,丹皮2两,白术2两,青蒿2两,肉桂5钱,没药1两5钱,五味1两,炙草1两,沉香6钱,人参2两,黄柏4两。
【制法】白酒2斤,入锅内封口煮1小时,同前药共轧细面,炼蜜为丸重3钱,朱砂为衣,蜡皮。
【功能主治】胎前产后诸虚症,胎漏,流产,滑胎,产后虚弱,倦怠无力,骨蒸潮热。
【用法用量】每次服1粒,1日2次。
多服可除流产。
保胎安胎中药1、清热安胎用黄芩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
”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
妇科借用作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与下列诸安胎药配合同用。
中药安胎
流产患者的中医证候以肾虚和脾肾两虚较为常见。
其主要表现是腰膝酸软,小腹隐痛下坠,头晕耳鸣,孕后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面部或眼眶黯斑。
平素体质虚弱,有自然流产病史。
常见于黄体功能不健、妊娠免疫调节失衡者。
安胎则以补肾健脾为主,可选用滋肾育胎丸。
在岭南地区,气候温热,体质偏于阴虚或阳盛者颇为普遍,均可表现为血热证。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面赤心烦,口干咽燥,或五心烦热,孕后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小腹痛,腰酸胀,便秘,尿黄。
多见于自身免疫损伤,如抗磷脂抗体阳性,或母胎血型不合。
治法是清热养血,滋肾安胎,可选用保阴煎(生地、熟地、黄芩、黄柏、白芍、续断、甘草)。
有子宫肌瘤病史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其中医证候多属血瘀。
临床表现可有小腹拘急疼痛,腰酸下坠,烦躁,口干。
治法是益气和血,活血安胎。
方药可选桂枝茯苓胶囊。
临床应嘱有自然流产病史或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在生活上要注意调摄,饮食要均衡,避免辛燥刺激或生冷寒凉;心态要平静,不要焦虑或忧伤;起居要谨慎,不可过于劳累,在怀孕3个月内应避免性生活。
这也是中医“胎教”的要求。
对于中医药防治流产的作用及其机理,近年的研究表明,补肾健脾的中药复方能纠正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的病理偏移,提高母胎之间的免疫耐受,使妊娠得到持续。
另一方面,补肾健脾的中药复方能提高患者在早孕期间的β-HCG和孕激素水平,在母胎界面对胚胎产生保护作用,有利于正常妊娠的建立和维持。
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强调辨证论治,进行整体调节,防治结合,固本安胎。
其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少,患者乐于接受。
中药保胎的原理和效果
中药保胎的原理和效果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孕期保健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而中药保胎作为一种传统的保胎方式,备受人们关注。
那么中药保胎的原理和效果究竟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药保胎的原理。
中药保胎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子宫环境,以达到保胎的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而气血的畅通则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
当阴阳失衡、气血不畅时,就会影响到子宫内环境,从而导致胎儿的发育受到影响。
而中药可以通过药物的作用,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运行,改善子宫内环境,从而保护胎儿的健康发育。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中药保胎的效果。
中药保胎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胎儿健康,中药可以改善母体的体质,提高孕妇的免疫力,从而保护胎儿的健康发育。
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还可以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降低流产的风险。
2. 调节孕妇情绪,孕期情绪的波动对胎儿的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中药可以通过调节孕妇的情绪,缓解孕期的焦虑和紧张,从而减少因情绪波动导致的流产风险。
3. 改善孕妇体质,孕期孕妇的体质对胎儿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体质,增强孕妇的抵抗力,降低流产的几率。
4. 缓解孕期不适,孕期孕妇常常会出现各种不适,如恶心、呕吐、乏力等。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体内的功能,缓解这些不适症状,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减轻对胎儿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药保胎的原理是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子宫环境,以达到保胎的效果。
中药保胎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保护胎儿健康、调节孕妇情绪、改善孕妇体质和缓解孕期不适等方面。
因此,对于需要保胎的孕妇来说,中药保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当然,在选择中药保胎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医嘱,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保胎效果。
安胎丸剂在早产预防中的作用及机制分析
安胎丸剂在早产预防中的作用及机制分析早产是指孕期不满37周的胎儿出生。
早产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给新生儿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而安胎丸剂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早产预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安胎丸剂在早产预防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安胎丸剂的概述。
安胎丸剂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药材组合而成,具有调整妊娠状态、增强胎儿稳定性和提高母体免疫力的功效。
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熟地、当归等。
黄芪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可以增加母体的能量,维持妊娠稳定。
熟地能够滋阴养血,改善胎儿发育状况。
当归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子宫的正常功能。
综合来说,安胎丸剂通过调节母体内环境和提高胎儿发育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早产的目的。
安胎丸剂在早产预防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安胎丸剂可以调理母体内环境,提高孕妇的免疫力。
研究显示,孕妇内环境的稳定和免疫力的增强对于胎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安胎丸剂中的成分可以调节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减轻孕妇的压力,从而减少早产的发生。
其次,安胎丸剂可以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早产往往与胎儿的发育不良有关。
安胎丸剂中的成分具有滋养胎儿的功效,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促进胎儿的器官和系统的发育,从而减少早产的风险。
此外,安胎丸剂还具有调节子宫功能的作用。
子宫功能异常往往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安胎丸剂中的成分可以调节子宫的收缩力和舒张力,维持子宫的正常功能,防止子宫过度兴奋和早产的发生。
除了上述作用外,安胎丸剂还可以改善孕妇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情绪和睡眠对于胎儿发育和母体健康都起到重要的影响。
安胎丸剂中的成分可以平衡孕妇的情绪,缓解焦虑和紧张,提高睡眠质量,从而减少早产的风险。
以上是安胎丸剂在早产预防中的作用,其机制主要包括调节母体内环境、促进胎儿发育、调节子宫功能和改善孕妇情绪等多个方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安胎丸剂虽然在早产预防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非万能药物,其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证据支持。
中药保胎原理
中药保胎原理
中药保胎的原理
中药保胎是一种利用中药药物来辅助维持妊娠的方法。
具体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节内分泌平衡:一些中药可以通过调节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特别是黄体酮的分泌,从而增强子宫黏膜的稳定性,减少子宫收缩,降低流产的风险。
2. 改善子宫环境: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改善子宫内膜的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供应,提高子宫内环境的稳定性,从而促进胚胎的着床和生长。
3. 调节免疫功能: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可以抑制孕早期免疫反应过度,增加胚胎的生存机会。
4. 改善体质:中药中的一些调节成分可以改善女性身体的整体状况,提高体质,从而降低流产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保胎并非所有情况下都有效,具体是否适合使用中药保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决定。
同时,中药使用时应注意合理用药和遵循医嘱,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中医保胎的原理
中医保胎的原理在中医传统医学中,保胎是指通过一系列中药调理和饮食调节,帮助孕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胎儿的发育和生长。
中医认为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特别注意调养,以保证胎儿的健康。
下面将介绍中医保胎的原理和方法。
1. 调理气血中医认为孕妇怀孕后,胎儿会消耗孕妇的气血精华,所以孕妇需要通过调理气血来保护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中药中常用的调理气血的药材有当归、熟地、川芎等,可以帮助孕妇补充气血,增加体质。
2.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心,孕妇怀孕后脾胃功能会有所减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孕妇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调理脾胃,比如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同时可以服用一些中药调理脾胃。
3. 调理情绪孕妇在怀孕期间情绪波动较大,情绪不稳定会影响胎儿的健康。
中医认为情绪和气血有密切关系,所以孕妇需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生气和焦虑。
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调理情绪。
4.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在保胎中的重要性。
孕妇需要根据孕期的不同阶段,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的均衡。
孕妇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比如鱼、豆类、蔬菜水果等,同时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过量油腻食物。
5. 避免过劳中医认为孕妇在怀孕期间要避免过劳,保持充足的休息。
过度劳累会消耗孕妇的气血,影响胎儿的发育。
孕妇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睡眠来补充体力,保持精力充沛。
中医保胎的原理是通过调理气血、脾胃、情绪和饮食,避免过劳来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调理和饮食调节方法,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
同时,孕妇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和运动,保持心情愉快,才能顺利度过怀孕期,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中医保胎的原理值得广大孕妇参考和学习,为健康生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鹿巴仙汤:安胎圣药
滋养精髓
• 熟地功效:熟地具有滋阴补血之效,能够益精填髓,对于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增强机体活力 具有重要作用。
• 杜仲作用:杜仲主要用于补肝肾,其强腰膝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腰部不适,同时安胎效果显著, 适合孕妇调理身体。
• 补肾益气:鹿巴仙汤作为安胎圣药,其补肾益气的特性有助于强化肾脏功能,提升身体的整 体健康水平。
5/11
临床应用
• 流产预防策略:连续服用药物直至前几次流产发生的月份之后逐渐减少剂量,以降低再次流 产的风险。
• 止血辅助治疗:采用侧柏叶、仙鹤草、阿胶等中药材,针对阴道出血情况提供辅助止血效果, 增强子宫内膜的修复能力。
• 助阳安胎机制:通过鹿巴仙汤的温补作用,调和阴阳,增强体质,从而达到稳定胎气、促进 胎儿健康发育的目的。
鹿巴仙汤:安胎圣药
Overview
1. 补肾益气 2. 助阳安胎 3. 临床疗效 4. 处方来源与研究意义
2/11
补肾益气
药材组合
• 鹿角片:具有滋补肝肾、强健筋骨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等症状。 • 巴戟天:能够温补肾阳,增强腰部和膝盖的力量,对于肾阳虚导致的腰痛、膝软有益。 • 仙灵脾:主要作用于补肾壮阳,同时也能强化筋骨,适合用于治疗肾阳虚损引发频流产患者治愈率:针对经历 10 次流产的患者,鹿巴仙汤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治 愈率大幅提升。
• 多次流产患者康复情况:对于流产次数达到 5 次以上的患者,大多数在使用鹿巴仙汤后实现 了稳定的妊娠并最终分娩。
• 中频流产患者疗效:流产 3 至 4 次的患者在接受鹿巴仙汤治疗后,其治愈率显著高于未治疗 组,显示出药物的良好疗效。
7/11
辨证论治
• 阳虚明显:34 例患者均获治愈,表明针对阳虚症状的治疗方案效果显著。 • 阴阳两虚:16 例中有 14 例治愈,显示出对阴阳两虚的平衡疗法具有较高成功率。 • 阴虚明显:4 例治疗无效,提示对于阴虚明显的病例需进一步优化治疗策略。
保胎安胎的中药有哪些
保胎安胎的中药有哪些有先兆流产的孕妇一定要注意养胎安胎,中药安胎是比较安全的,那么,保胎安胎的中药有哪些?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保胎安胎的中药,希望能帮到你。
保胎安胎的中药1、清热安胎用黄芩中医妇科认为:“胎前宜清。
”黄芩味苦性寒,为清热安胎的主要药物。
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而成,能治各种里热腹痛证。
妇科借用作清热安胎的基础方,可与下列诸安胎药配合同用。
2、健脾安胎用白术孕妇的脾胃健强,胎儿的营养充足,胎气自固。
反之,若孕妇脾胃虚弱,易于损伤胎气。
健脾安胎比和胃重要。
白术是健脾安胎的主要药物。
《备急千金要方》早有用白术配黄芩、白芍药安胎之专用方。
后世有安胎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方,都以白术健脾安胎为主的。
3、和胃糯米与砂仁妊娠早期常见有胃气不和之呕吐恶心、不思饮食等恶阻之证。
和胃安胎是首选之法。
砂仁芳香和胃,善于安胎止呕,故以临床所常用。
轻者单用本品,味嚼碎含咽,芳香可口,亦同与其他药伍用。
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
糯米多胶黏之性,既可养胃又能安胎,民间有用苎麻10g,糯米30g~50g,煮粥食之,可常用食疗保胎法。
4、养血地、胶、芍、归身母体的血液是维持胎儿生长的重要物质。
如果孕妇血虚,最为影响胎儿,或见漏红之象,多为流产先兆。
养血安胎法为临床最常用。
主要药物有地黄、芍药、当归身、阿胶等。
成方胶艾四物汤即以四药为主,既可养血安胎,又能止血止漏,故为临床所常用。
十全大补汤能温补气血,孕妇气血两虚者,每多选用之。
5、补气黄芪与党(人)参母体元气充沛,胎气自然牢固。
如果孕妇元气不足,会出气中气不足,小腹有下坠感,或见小便不通等症状。
补气安胎是常用大法,黄芪、党(人)能是常用的补气首物。
香砂六丸中就由人参、白术、砂仁等药配合而成,既可健脾、和胃,又能补气安胎,故为治妊娠恶阻的中成药。
补中益气重用黄芪、党(人)参、白术等药配升麻、柴胡而成,使中气上升;对妊娠转胞、小便小通,或有小腹下坠感者甚为合适。
中医行气安胎的一味药:砂仁
中医行气安胎的一味药:砂仁
性味归经:辛,温。
归脾、胃经。
老中医廖佐芹教授说,本品辛能行散,芳香温化,入脾、胃经。
善醒脾化湿、行气、温中、止泻,治湿阻中焦、脾胃气滞、寒湿泄泻;能行气和中而安胎,治湿阻寒凝之气滞胎动不安。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证。
(2)脾胃气滞证。
(3)脾胃虚寒吐泻。
(4)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
配伍
砂仁配木香:砂仁性温,功能化湿行气温中;木香性温,功能理气调中止痛。
两药相合,化湿、理气、调中止痛力胜,凡湿滞、食积,或夹寒所致脘腹胀痛即可投用。
兼脾虚者,又当配伍健脾之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打碎后下;或入丸散。
廖佐芹教授提醒,本品辛香温燥,故阴虚火旺者慎服。
安胎方剂收集整理大全
安胎方剂收集整理大全1、芎椒白术散【处方】白术,芎藭,蜀椒3分(去汗),牡蛎。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养胎,调补冲任,扶养胎气,壮气益血,保护胎脏。
主妊娠脾虚,寒湿中阻,脘腹时痛,呕吐清涎,不思饮食,胎动不安,胎萎不长;室女带下,妊娠宿有风冷,胎萎不长;或失干将理,动伤胎气,多致损堕;妊娠脾虚寒湿中阻,每见脘腹时痛,呕吐清涎,不思饮食,甚至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方中白术、芎藭、牡蛎用量原缺。
《外台》引《古今录验》本方用白术、芎藭各四分,蜀椒三分,牡蛎二分。
但苦痛,加芍药。
心下毒痛,倍加芎藭。
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1两;半夏(大者)20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注意】忌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直解》:白术主安胎为君,川芎主养胎为臣,蜀椒主温胎为佐,牡蛎主固胎为使,按瘦而多火者,宜用当归散;肥而有寒者,宜用白术散,不可混施也。
芍药能缓中,故若痛者加之。
川芎能温中,故毒痛者倍之。
痰饮在胸膈,故令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破痰下水,半夏消痰去水,更服浆水以调中。
若呕者,复用浆水服药以止呕,呕不止,再易小麦汁以和胃。
呕止而胃无津液作渴者,食大麦粥以生津液。
病愈服之勿置者,以大麦粥能调中补脾,故可常服,非指上药可常服也。
2.《金匮要略心典》:妊娠伤胎,有因湿热者,亦有因湿寒者,随人脏气之阴阳而各异也。
当归散正治湿热之剂;白术散白术、牡蛎燥湿,川芎温血,蜀椒去寒,则正治寒湿之剂也。
仲景并列此,其所以诏示后人者深矣。
【摘录】《鸡峰》卷十六)、2、白术散【处方】川芎1钱,归身8分,白术(土炒)5分,白芍(酒炒)8分,竹茹5分,紫苏1钱,前胡8分,木香5分,乌药8分,香附(便制)1钱,陈皮8分,甘草4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定痛安胎。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如兼腹痛,加砂仁、泽泻。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3、白荷花露【处方】鲜白荷花瓣。
【功能主治】清暑,凉脾,消瘀,止血,安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胎中药名录及作用机理
紫苏:性微温,味甘、辛,具有解表发汗、宽胸利膈、顺气安胎之功。
适用于妊娠期风寒感冒及脾胃气滞所致的胎动不安、胸胁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常与陈皮、砂仁等配伍。
临床观察发现,苏梗安胎效果优于苏叶。
黄芩: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之功,适用于怀胎蕴热之胎动不安,常与白术、当归等配伍。
也可治疗妊娠期湿热泻痢、黄疸及肺热咳嗽、高热、热毒炽盛之出血、疮疡肿毒等。
桑寄生:性平,味甘,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固冲任、安胎之功,多用于肝肾精血亏虚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常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同用。
《药性论》云:“桑寄生,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
”中医认为,桑寄生有补肝肾,益血,安胎之效,凡胎动、胎漏由于!精血不足者,以及妊娠腰痛为常用之品。
治疗妊娠血虚胎动胎漏,其效迅捷。
砂仁:性温,味辛,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适用于妊娠初期胃气上逆所致之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常炒熟研末单用或配苏叶、藿香、黄芩、白术、当归等一同使用。
艾叶:性温,味苦、辛,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适用于下元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香附、当归、小茴香、川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艾叶《药性论》云:“艾叶,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亦云:治少腹痛《本草纲目》“艾叶,调女人诸病,颇有深功。
治妊娠及产后下血,尤著奇效。
”中医认为,艾叶有温经止血,安胎之功。
白术: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和中安胎之功。
适用于脾虚气弱之胎动不安,可配陈皮、茯苓、党参、生姜等使用。
还广泛用于怀胎蕴热(配黄芩、栀子、白芍等)及血虚(配当归、白芍、生地等)、肾虚(配桑寄生、续断、山药、山萸肉等)所致的
胎动不安。
《本草正义》云:“妊娠养胎,依赖脾土,术能健脾,故主安胎。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固摄无权,胎失所养,故易发生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白术有扶正固本,补脾固胎之功,为治疗妊娠胎动不安的常用良药。
对于脾肾两虚,胎元不固,胎动不安者,颇有效验。
菟丝子:性温,味甘,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元安胎,用于肝肾不足之胎动不安,常与续断、桑寄生、阿胶等配伍适用。
还可用于肾虚之腰痛、消渴、尿频带下,肝肾不足之眼目昏暗、视力减退及脾肾虚泻等。
张锡纯云:“千百味药中,得一最善治流产之药,乃菟丝子是也。
”
杜仲:性温,味甘,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适用于肝肾亏虚、下元虚冷之胎动不安、妊娠下血、习惯性流产等,可配续断(共研末)、枣肉为丸服,或配续断、菟丝子、阿胶等煎服。
《本草求真》云:“杜仲,气味辛温,入肝而补肾,肾虚则胎元不固,固可用些温补以固胎元”。
中医认为,孕期不节房事,以致肾气亏损,扰动胎元,故易发生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有益肾安胎之功,常服有保护胎元,预防堕胎之效。
续断:性微温,味苦、辛,可补肝肾、续筋骨、通血脉、安胎,适用于肝肾虚弱、冲任失调之胎动欲坠,配伍桑寄生、菟丝子、阿胶。
《本草汇言》云:“续断,补续血脉之药也。
所损之胎孕非此不安。
”中医认为,续断有补益肝肾,调利血脉,止血安胎之奇功,为胎产保健之佳品。
对于肝肾不足,冲任虚损之妊娠下血,胎元不固者,屡用屡验。
阿胶:性平,味甘,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安胎之功,适用于冲任不固或阴血亏虚之胎动不安、崩漏下血,可配生地黄、艾叶等,还用于治疗妇女月经过多、产后便秘等。
《神农本草经》载:“阿胶,主女子下血,安胎,亦云:久服益气。
《本草经疏》“阿胶,主女子腰腹痛,胎不安。
”中医认为,阿胶有滋阴补血,止血安胎之功。
为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之组方。
对于妇女冲任虚损之妊娠下血,腹中疼痛者,有温补止血,固护胎元之功。
由于体
弱而致胎动不安,屡有滑胎(习惯性流产)者,有良好的保健安胎之效。
竹茹:性微寒,味甘,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之功,用于怀胎蕴热之胎动不安,可单用,也可与黄芩、苎麻根等同用。
苎麻根: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安胎之功,适用于热毒炽盛之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可单用,也可与阿胶、黄芩、当归等同用。
石菖蒲:性温,味辛、苦,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安胎之功,适用于湿浊中阻之胎动不安,对缓解胸闷腹胀、呕吐等症状有良效,常与砂仁、苍术、厚朴等配伍。
仙鹤草不但是一味止血的良药,可用于各种出血证,并有益气血、补脾肾、固冲任的功效,可用于妇科多种病症中,民间也常用其治疗妇女脱力劳伤,故又称其谓“脱力草”。
安胎必求其本,一补肾气, 肾旺自能系胎荫胎;二补脾气,脾健生血有源,以滋先天。
肾气旺盛,脾气健运,精血充足,自能促进胎儿发育生长。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菟丝子、杜仲、桑寄生、续断、阿胶有抑制子宫收缩,加强垂体——卵巢促黄体功能,能促进子宫发育,具有较好的保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