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区位理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05083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区域空间结构机制理论
1、区位势能机制理论 (1)区位相关势能的内涵: ①自然条件势能——由于气候、地形、地貌、土壤、 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地域差异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 展潜力的差异。 ②自然资源势能——由于自然资源的分布组合及其 开发价值的地域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③交通运输势能——由于交通运输水平、运输能力 和便捷程度的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二、空间结构理论的整体动态性 1、空间结构研究的实践应用性 (1)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的目标更具有整体性、动态 性,研究范围也更为广阔。 (2)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为现实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标 准和预测依据。
2、空间结构的三维性 (1)空间结构的三维性特征。 (2)三维性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意义。
三、现代区位理论
二次大战之后,传统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 位理论)演进为现代区位理论,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其实质是“综合决定论”。现代区位 理论具有以下与传统区位理论不同的特征: 1、众多学派开拓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1)成本-市场学派——探讨运输成本、劳动工资等因 素与市场的相依关系。 (2)行为学派——认为人的地位和作用才是区位分析的 重要因素,探讨以人为主题的发展目标。 (3)社会学派——探讨政府政策、国防军事、人口迁移 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历史学派——探讨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空间 区位发展的阶段性。 (5)计量学派——探讨定量研究的可能性和准确性。
1、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 (1)中心地和市场区构成的市场网络—— 中心地就是向周围居民提供物品和服务的地 点,园形是最合理的市场区图形,而且最合 理、最有效的图形是正六边形,从而构成了 一个市场网络结构。 (2)影响市场等级和体系形成的三个因 素——即行政管理原则、市场经济原则、交 通运输原则。 (3)K值概念——中心地模型的重要指标: K值越高,经济越封闭;K值越低,经济越开 放。K值从高值向低值的变化,是空间社会经 济结构系统发展与进化的标志。
2、工业区位论 (1)影响生产成本费用的区位因素——运输费用、 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因素。 (2)三因素分别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见图3-3): ①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②劳动力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③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集聚因素可以产生“集聚效应”。集聚效应是指 某些工业部门向某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一种大于所追加 的运费或劳动力费用从而使产品成本降低的效果。 韦伯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首次提出“区位因素” 概念,并对“集聚效应”进行了分析,这在当时是杰 出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④人口分布势能—— 由于人口分布密度和人 口素质的差异所导致的 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 异。 ⑤技术经济势能— —由于技术经济发展基 础不同所造成的区域经 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⑥行政势能和政策 势能——由于行政中心 或行政权力与各项优惠 政策等特殊因素差别所 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潜 力的差异。
(2)区位势能机制的作用: ①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集聚是一种向心的集中 生产要素的活动;辐射是一种由中心向外围释放生产要 素的活动。 ②增值作用和促进作用——增值是指对资源进行合 理配置和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促进是指经济社会互相影 响,全面发展。
2、强化总体经济结构模型的研究 (1)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下 进行综合分析。 (2)从单纯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转向把市场机 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研究。 3、研究方法和工具上的创新 (1)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2)从纯理论的假设和推导转向注意实际分 析和应用模型的研究。 (3)逐步扩大到数理统计、投入—产出、线 性规划等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 。
2、线及网络 (1)线路的内涵——主要包括交通线路、通讯线路、 能源供给系统、供排水系统等,其中交通线路最重要。 (2)网络的内涵——指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结合体。 其中,节点是网络的核心,线路是构成节点之间、节 点与域面、域面与域面之间功能的联系通道。 3、域面 (1)域面的内涵——域面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 域面与区域不同,它不包括节点和网络。在实际经济 生活中,域面就是指广大农村。 (2)域面研究的意义——域面的发展水平越高,经 济规模越大,其节点就越多,网络就越密,空间结构 就相对合理,功能就越完善;相反,区域经济社会就 不发达。因此,研究域面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 重大意义。
(2)扩散效应: ①扩散效应的定义——它是与极化效应相 对的一种效应,指经济活动及各种生产要素从 极核向外围扩散的过程。 ②扩散效应的表现方式(外溢)——主动外 溢、被动外溢、积极外溢。 (3)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作用力转化—— 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交互作用。起初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使 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二元结构鲜明。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扩散效应逐步增 强,极化效应逐步减弱,导致区域间的差距逐 步缩小,走向相对均衡的高级有序状态。
2、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的过渡阶段 (1)这一阶段的经济特征——社会分工 日益扩大,商品经济越来越繁荣。农业有 了较大的发展,手工业兴盛起来,交通变 得快捷方便,原材料工业和制造业均已出 现,工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10%-25% 之间,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区域经济的增 长集中在中心城市,并在各方面辐射周围, 形成了中心—外围关系。 (2)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见图3-4 中的b)。
二、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就是阐述区域空间结构 随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而不断变化的理论。从 这个角度上说,空间结构演进是历史发展的函数。 1、农业经济占绝对优势阶段 (1)这一阶段的经济特征——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下,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 产,城市虽然已经出现,但在农村大海中只是一块 小小的绿洲,整个经济社会处在停滞状态,发展缓 慢。 (2)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见图3-4中的a)。
第一节 区位理论及其演进
一、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包括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和韦伯的“工业区位 论”,着重从降低成本 的角度探讨农业、工业 的最佳区位选择问题, 因此其实质是“成本决 定论”。 1、农业区位论 (1)确定“孤立国” 的假设前提:
(2)农业区位布局获取利润的公式: P=V-(E+T) 式中P即利润,V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E为农业生产成本,T为交通运输费用。农业 利润就是农产品售价减去农业生产成本和 交通运输成本后的余额。 (3)“杜能圈”——围绕城市形成的一系 列同心园(见图3-1)。 (4)“孤立国”的修正模式(见图3-2)。
2、市场区位论 (1)市场最佳区位选择的假设条件及其目的。 (2)市场区位发展的三个阶段——①单个企业 的市场区形成;②潜在市场区的形成;③多个企 业的市场区即市场网络的形成。 (3)经济景观——市场网系统按照经济规律形 成的经济空间分布的等级序列。经济景观是廖什 的首创,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国区域经济的实践。 廖什是寻求经济区域内经济系统平衡的第一 位学者,他的“市场区位论”开辟了近代区位理 论向现代区位理论过渡的通道。
4、工业化后期及后 工业化阶段
(1)这一阶段的经济特 征—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开始下 降,科学技术得到高速发展, 生产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人口的 增长率,人们的收入达到很高 的水平,具有发达的交通和通 讯系统,生态系统平衡原则融 入区位决策原则之中,地区差 异缩小,整个空间结构系统重 新恢复到平衡之中。 (2)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特 征(见图3-4中的d)。
第三章 区位理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储东涛
区位理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是区 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二次大战前,区 位理论包括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位理 论,二次大战后形成了现代区位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揭示各种客体在空间 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并反映这种 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和程度。因此,区 域空间结构理论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动 态区位理论,即现代区位理论。 本章的重点是第一、二节。
Baidu Nhomakorabea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一、 空间结构要素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有三大基本要素,即节点和节点体系、线 和网络、域面。它们构成区域经济体系的空间分布形式。 1、节点及节点体系 (1)节点的等级-规模体系。节点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 地,是由经济活动的内聚力极化而成的各级区域中心,多表 现为城镇。节点体系的三要素是等级各称、人口规模和节点 数目。一般来说,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数目就越少。相反, 等级越低,规模越小,数目就越多。 (2)节点的职能体系:反映各个节点在地域社会经济活 动中的分工,如城市可以分为制造业、商业、对外贸易业、 金融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批发业、科技教育、游乐休 闲等不同类型。 (3)节点空间分布体系——主要包括: ①节点的分布频 度; ②节点的空间组合形式。
2、极化与扩散机制理论 (1)极化效应: ①极化效应的定义——是指经济资源向 某个具有优势的地点集聚并逐步使之成为整个 区域范围内的发展极核的过程。 ②极化效应的作用——带来三个方面的 向心力:一是使极核成为具有吸引力的高新技 术和相关产业群的最优区位;二是节约生产要 素投入上的多种费用从而提高利润率;三是使 国家和区域在权利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作出 有利于极核地区的决策选择。
3、工业化中期阶段 (1)这一阶段的经济特征——工业产值已经占社会 总产值的25%-50%之间,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传统 工业增长很快。科技进步带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 民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大量出现,交通网遍布各地。 在大城市、集聚区继续发展的同时,次级中心开始出 现,形成了区域内的多核心结构。 (2)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见图3-4中的c)。
第三节 区位理论与空间结构理论的关系
一、区位理论是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产生的基础 1、区位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只是单一的社会经济客体,所 揭示的只是这些单项事物的空间运动和空间定位规律, 因而它呈现出不能与时俱进的局限性。二次大战之后, 影响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大量增加,因素之 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与后果十分复杂,因而区位理论必须 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即形成新的研究方向。 2、区域分析方向和空间结构方向 (1)区域分析方向研究的突破。 (2)空间结构方向研究的突破。
二、近代区位理论
近代区位理论包括克里 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城市区位论”)和廖什 的“市场区位论”,着重从 城市等级与规模的空间关系、 市场区与市场网的内部联系 出发,探索企业如何获取最 大利润,因此其实质是“利 润决定论”。同时,通过对 市场区位发展阶段的分析, 探索整个区域的最佳经济效 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