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区位理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05083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简介ppt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1、前工业化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
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 2、工业化初期阶段
开始拥有单个强有力的中心。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
,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
-
轴线及其网络
轴线,由点状要素组成。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有长度和方 向,有一定的质量和标准,有密度的概念。
其中,交通线路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它是空间经济活动的 基础和空间经济活动横向扩展的先决条件。
可以抽象为线状要素的地物主要有:交通运输线,包括高速 公路、各种等级公路、铁路、航道、管道、运河和大型水渠等 。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简介
2020/5/23
**
[3]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目录
一、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二、增长极理论 三、核心-边缘理论 四、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五、圈层结构理论
-
一、区域空间结构概述
1、空间结构概念 广义概念 广义即地域结构,指区域系统内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 化政治等方面的物质空间实体的空间关系的总称。包括区域自 然空间结构、区域社会经济空间结构。 狭义概念 狭义指人类经济活动作用于一定地域范围所形成的组织形 式,即区域社会经济空间结构。
-
2、构成要素及组合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节点 点是最基本的空间结构因素,是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最 基本组成元素。 有明确的位置、有大小和形状、集聚性、节点内部有明确 的功能区,有数量和质量的概念。起主导作用。 适合以点状模式来表达的地物有:城市、集镇、聚落、工 矿点、风景区、旅游点等。
区位理论
概念
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还强调自然界 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 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的发展
一、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初创期(1920年代一1950年代)
对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也做出一定贡献的还有这一时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例如B·俄林、A·罗奈、 w·伊萨德等人。他们主要是针对韦伯理论的薄弱之处,着重论证了工业区位、原材料产地及消费市场三者之间的 相互依存关系。
农业区位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 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与农地、林地等相比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城市土地除了具有数量上的有限性、位置上的 固定性、供给上的稀缺性、使用上的永续性等土地资源的一般共性外,还具有用地类型上的多样性、使用功能结 构上的复杂性、土地区位上的极端重要性和利用上的高度集约性等特殊性。因此,如何最佳最有效地使用城市土 地,形成合理的有机联系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就成为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科**的问题和 研究的重要内中心性或者中心度,可理解为一个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中心地职能的空间作用 大小,中心性可以用“高”、“低”、“强”、“弱”、“一般”、“特殊”等概念来形容和比较。
4.需求门槛。需求门槛是指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
在实际中,需求门槛多用能维持一家商服企业的最低收入所需的最低人口数来表示。这里的最低人口数,就 称为门槛人口。
第03章 区位理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050831PPT课件
3 (1)域面的内涵——域面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 域面与区域不同,它不包括节点和网络。在实际经济
(2)域面研究的意义——域面的发展水平越高,经 济规模越大,其节点就越多,网络就越密,空间结构 就相对合理,功能就越完善;相反,区域经济社会就 不发达。因此,研究域面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 重大意义。
(2)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见图3-4中的a)。
13
2、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的过渡阶段
(1)这一阶段的经济特征——社会分工日 益扩大,商品经济越来越繁荣。农业有了 较大的发展,手工业兴盛起来,交通变得 快捷方便,原材料工业和制造业均已出现, 工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10%-25%之 间,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区域经济的增长 集中在中心城市,并在各方面辐射周围, 形成了中心—
(2)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见图3-4中 的b)
14
3、工业化中期阶段 (1)这一阶段的经济特征——工业产值已经占社会总 产值的25%-50%之间,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传统 工业增长很快。科技进步带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 民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大量出现,交通网遍布各地。 在大城市、集聚区继续发展的同时,次级中心开始出 现,形成了区域内的多核心结构。 (2)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见图3-4中的c)。
本章的重点是第一、二节。
2
第一节 区位理论及其演进
一、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包括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和韦伯的“工业区位 论”,着重从降低成本 的角度探讨农业、工业 的最佳区位选择问题, 因此其实质是“成本决 定论”。
1
(1)确定“孤立国”的 3
假设前提:
第03章 区位理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050831
2、工业区位论 (1)影响生产成本费用的区位因素——运输费用、 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因素。 (2)三因素分别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见图3-3): ①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②劳动力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③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集聚因素可以产生“集聚效应”。集聚效应是指 某些工业部门向某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一种大于所追加 的运费或劳动力费用从而使产品成本降低的效果。 韦伯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首次提出“区位因素” 概念,并对“集聚效应”进行了分析,这在当时是杰 出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线及网络 (1)线路的内涵——主要包括交通线路、通讯线路、 能源供给系统、供排水系统等,其中交通线路最重要。 (2)网络的内涵——指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结合体。 其中,节点是网络的核心,线路是构成节点之间、节 点与域面、域面与域面之间功能的联系通道。 3、域面 (1)域面的内涵——域面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 域面与区域不同,它不包括节点和网络。在实际经济 生活中,域面就是指广大农村。 (2)域面研究的意义——域面的发展水平越高,经 济规模越大,其节点就越多,网络就越密,空间结构 就相对合理,功能就越完善;相反,区域经济社会就 不发达。因此,研究域面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 重大意义。
2、市场区位论 (1)市场最佳区位选择的假设条件及其目的。 (2)市场区位发展的三个阶段——①单个企业 的市场区形成;②潜在市场区的形成;③多个企 业的市场区即市场网络的形成。 (3)经济景观——市场网系统按照经济规律形 成的经济空间分布的等级序列。经济景观是廖什 的首创,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国区域经济的实践。 廖什是寻求经济区域内经济系统平衡的第一 位学者,他的“市场区位论”开辟了近代区位理 论向现代区位理论过渡的通道。
第01章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050831
经济发展程度与自然资源分布状况有
一定的联系,自然资源丰富是经济发展程 度提高的物质前提。但是,世界上到处都 存在“自然资源越丰富经济越落后”的现 象,有人把这种经济现象概括为“人均自 然资源丰富陷阱”理论。这是为什么呢? 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3、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每个区域特 别是“地区经济”、“地方经济”,都是相对 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 因而不能再搞“一平二调”。但区域之间又必 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协调发展, 共同发展。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区域经 济发展的应用性经济学科,一门多学科相 互渗透、交叉结合而逐步形成的综合性边 缘学科,一门年轻的、富有朝气和广阔前 景的成长性学科。区域经济学诞生在西方 国家,但是在当代中国受到高度重视,邓 小平经济理论中含有丰富的区域经济理论。 中国的区域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正在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区域经 济学而努力奋斗。
二、“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1、 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这是形成区 域经济的物质前提。由特殊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 社会资源构成的经济资源,就是所谓“要素禀 赋”,正是这种禀赋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区域。
2、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这是划分区 域经济的重要标准。主要使用GDP(GNP)、人均 GDP(人均GN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固 定资产投资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 贸易总额、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衡量。不同区域 经济之间,经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
(2)“空间”的含义:
①“空间”与“区域”的联系和区别:“空 间”与“区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活 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 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 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 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 “指示器”。
经济地理学第三章区位理论(课堂PPT)
29
第三节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 图中P处为生产地点
•
PQ为P点的销售量(市场需
求量)
•
QF为随距P点距离增加的需
求量不断下降的需求曲线
•
以PQ为轴将QF旋转一转得到
的圆锥体,为廖什需求圆锥体,
也为该厂啤酒的需求总量。
• 需求圆锥的底面积,为该啤酒厂 的市场地域(市场领地)
2020/4/25
30
第三节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间费用最低点,未考虑需求与利润最大也可 能是企业区位选择追求的目标。 ②韦伯工业区位的选择没有考虑一些偶然因素, 包括投资者个人的偏好、政府的政策等。
2020/4/25
27
第三节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从需求的
角度考虑区位问题)
廖什认为: 大多数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不是寻求成本最低的
空间点,而是寻求利润最大的空间点。利润的大小 与收入与成本两个因素相关。所以,费用最小区位 并不一定就是利润最大区位,而收入和费用的差最 大点即利润最大点才是最优区位。 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② 区域性因素:使工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因素,在影响工业成 本的因素中,只有获得原料和动力燃料成本、劳动力成本、 运输成本属于区域性因素(而像固定资产折旧、利息等均不 具有区域性)。
2020/4/25
10
第二节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 理论前提
① 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② 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③ 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
i 1
i 1
求最小值满足下列方程组:
k x
n
Wi
r i1 i
(x xi ) 0
k y
n
区位理论 区域规划理论
区位理论 区域研究综述
农业区位论
三圃式农业——三年一轮回,休闲地增加,生产更粗放
畜牧业圈——距城市远,运费高,生产不易腐烂或直接养活畜, 谷物只能自给。以外则为无人荒地。
区位理论 区域研究综述
农业区位论
结论
随着离市场距离增加,土地利用由耕作地向畜牧地、荒地过渡;集
约程度逐步降低;谷物比重逐步减少,休闲地随之增加。
•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在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成本指向所决 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第二次偏移。
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论
运费指向理论
1、主要观点:
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条件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 即运费(吨.公里)最小的区位。
2、工业原料的性质与重量
遍在原料 (1)原材料 局地原料 损重原料 纯原料
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论
背景
从“孤立国”的假想空间出发,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 生产方式,探索这种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19世纪,德国的农业制度改革; 杜能本人是农业资本家;
1826,他发表了《孤立国》,认为当时流行的泰尔轮作式农业
生产方式并非是合理农业经营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
区位理论
农业区杜能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模式
1、配置基本原理 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生 产易于腐烂或必须是新鲜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 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少的作物。 2、配置模式 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 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
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论
单位运费率是相 同的
图1 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a)和区位多边形(b)
区位理论
理论篇-03区位理论.ppt.Convertor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概述工业区位论区位理论的新发展区位理论概述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的组合理论。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的空间理论,即研究经济行为与空间关系问题的理论。
区位主体:人类活动内容或实体,称之为区位主体。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也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区位主体已知,选择合适的空间);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空间已知,选择适合的主体)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可划分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和商业服务区位论三大类。
其中,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和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分别是各类区位理论的代表作。
工业区位论最低成本学派运输费用学派市场区位学派社会行为学派最低成本学派最低成本学派是最早的区位论学派,其理论核心是根据企业生产成本最低,确定企业的最优区位。
杜能的农业区位,已将农业生产者的成本作为最重要因素考虑,但它只讨论了产品由产地到市场的运输成本,未涉及燃料原料及劳动力问题。
最早的成本学派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龙哈德(unhardt),后由韦伯发展成系统学说。
龙哈德的区位三角形龙哈德于19世纪后半叶提出“区位三角形”,他以钢铁工业为样本,以K表示产品市场,M1表示铁矿石的产地,M2表示煤的产地,于是可找出一点P,在该处建厂最经济,即成本最低;又假设各点距P之距离分别为r1,r2,rk,于是区位三角形如下图。
如以F代表运费率,生产一吨产品需铁m1吨,煤m2吨,于是,要使P点生产成本最低,必须使总运费F(m1r1+m2r2+rkk)最小。
这就是龙氏的区位三角形的朴素形式。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韦伯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首先,他提出了影响工业布局区位因素的概念,即在地理上能对工业企业起积极作用和吸引作用的各种因素,并通过连续舍弃法推导出一般性的区位因素仅为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力三项;其次他认为运输费用对工业基本定向起最有力作用。
03 第三章区位理论
第三节
研究区位理论的实际意义
二、区位理论与房地产经济活动的关系 (二)区位理论与企业的选址
企业选址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1 2 3
土地条件 交通条件 设施状况
第二节
(一)基本概念
主要区位理论
中心地和中心地职能:中心地是向居住在它周围
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一般是指城 镇的所在地;其职能是指由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 服务的种类。 人口门槛:指一个企业为维持经营活动所必须赚 取的最低收入,将这一最低收入界限比喻为企业 的门槛。 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
环境条件
图3—5 影响土地区位的区域因素
第三节 研究区位理论的实际意义
自然条件
市政设施 宗地形状
宗地长度、宽度
个别因素
临街条件 使用限制
影响土地区位的个别因素
图3—6 影响土地区位的个别因素
第三节
研究区位理论的实际意义
(二)影响房屋区位的主要因素
房屋的区位指的是立体区位的一种形式,即 在土地区位相同的情况下,具体到各个房屋(多 层或高层建筑)的立体区位的差异,包括楼层、 朝向等。这些因素不同,影响到房屋的使用效益, 也影响到房屋的利用价值。
3、聚集区位法则 – 当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带来的利益或节约超 过离开运输成本最小或工资成本较低的位 置而追加的费用,则工业选址由集聚因素 决定。 – 集聚经济效益的产生原因有: 由于工厂企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大生 产的经济效益或能节约的成本。 几个工厂集中于一个地点能给各工厂 带来专业化的利益。 集聚因素带来了外部经济利益的增长。
第三章区位理论
6、平原周围为不毛荒野,并与外界隔绝
(二)孤立国的农业布局内容
杜能认为,在什麽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 决于利润。而利润(P)则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 品的市场价格(V)与把农产品运到市场上的运费(T)等 三个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就是:
P = V–(E+T)
杜能运用这个公式分析了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类型及农 业集约化程度,得出结论是: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以 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随着距离的递远呈带状变化,围绕 城市形成一系列同心圆,即 “杜能圈”。
佩兰德的区位理论
价 格
运输 成本 工厂 价格
A′
B′
A
B X
A市场
B市场
图3-5 两厂商市场分布理论
阿隆索的区位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隆索的研究成果: 他认为,各种经济活动的区位是由其所能够支付的地租而决 定的。在市场竞争条件下,通过土地供求机制、土地价格机制的 作用和调整,各种经济活动竞争使用土地,并经过竞争决定各种 经济活动的最佳区位选择。 阿隆索假定在一个均质平坦的平原上,仅有一个单核心的 城市,市内交通便捷,可通达各个方向,城市中的土地可直接用
依据原材料在生产中的上述特点,韦伯设计了原材 料系数公式:原材料系数= 地方性原材料总重量
制成品总重量
屠 能 圈
城市
图3-1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三)杜能理论的贡献
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是从极差地租出发,阐明了市场距 离对农业市场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并得 出结论: 农业布局应该按由近到远配置不同的作物,其经营 方式也应由集约到粗放变化。 2、引申出作物的最优区位,首次确立了两个重要的概念, 即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 性。
第 3 章 区位理论
房地产经济学
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3.2 主要区位理论
3.2.1 农业区位论
• 农业区位论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首先提出,又称杜能 农业区位论,其标志是1826年其《孤立国农业和国民经济 的关系》的出版。杜能是一名农业资本家,基于研究的需 要1810年在德国梅克伦堡购置了特洛农场,以此为例,借 助数学公式,试图证明农产品种类的分布区居于距离市场 的远近和运输费用的大小,并以此设想农业分布式以城市 为中心的六个同心圆地带。他将十多年的农业机关女婴数 据详细记载下来,并用这些数据来检验自己提出的假说。
• 采用极粗放的经营方式仍能获利
• 谷物——牧草——休耕
22 22
房地产经济学
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3.2 主要区位理论
3.2.1 农业区位论
3.2.1.3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评价——开创性与先进性 揭示了农业生产布局的两个重要原理,即农业生产方式 的相对优越性以及农业生产的集约程度、空间布局与市场 之间的关系 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首次从理论上系统的 阐明了空间差异对人力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区位一 般理论的基础
4
房地产经济学
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3.1 区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1.1 区位
• 区位是指某一空间的几何位置,是自然界的地理要素和人 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 的反映。 ——自然区位&经济区位&交通区位 自然区位表现了某一事物与其周围陆地、山脉、河流 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其优劣直接影响人口、 城市与产业的空间分布,影响土地功能结构分布状态,是 经济区位形成后其效益大小的重要自然条件和制约因素。
15
3.2.1.2 主要内容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简介 ppt课件
整P个PT课区件 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12 化区域,城市 等级结构形成,开始了有关连的平衡发展。
PPT课件
13
(二)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1、核心区域
弗里德曼所指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它工业发达, 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
1、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2、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PPT课件
15
四、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二)点-轴开发模式 (三)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PPT课件
16
(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据点开发理论 是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该理论认为,由于资金的有限,要开发和 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 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日本第一次全 国综合开发计划实施策略,就是据点开发策略。
2、边缘区域
边缘区域是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可以分为两类:
(1)上过度区域。
这是联结两个或多个核心区域的开发走廊,一般是处在核心区域外围,与核心区域之 间已建立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就业机会增加,具有资源集约利用 和经济持续增长等特征。该区域有新城市、附属的或次级中心形成的可能。
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节点 点是最基本的空间结构因素,是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最 基本组成元素。
有明确的位置、有大小和形状、集聚性、节点内部有明确 的功能区,有数量和质量的概念。起主导作用。
第三章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精简版)
3.
劳力因子
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熟练程度)的地理分布,是确定产业区位 的重要考虑因素 资本有机构成愈低的部门,其劳动力(工资)在成本中所占比 例愈高 →劳动力价格差异
4.
市场因子(产品销售的场所)
区位论中的市场指产品销售的场所。市场对区位的影响: 市场与企业的相对位置 市场的规模(商品与服务的容量) 市场的结构(商品与服务的种类)
13
二、农业区位论与农业用地的 空间变化规律
经济指标(定量依据)
市场上农产品销售价格决定于经营的产品种类和经营的方式,以及 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 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之和
π P-(CT)
式中,π为利润(纯收入) P为产品的销售价值(市场价格) C为生产成本 T为运输费用
14
18
二、农业区位论与农业用地的 空间变化规律
几点说明
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业土地利用环状结构仍然存在
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通讯技术和储运技术的提高,农副产品 的合理运输距离已大大增加,因而农业环已增大很多,结构也变得异 常复杂 目前在更大范围,如全世界、全中国,存在着广义的杜能环,如第三 产业,加工业层次,工业原材料供应与加工等,有从经济重心向不发 达地区递变的大致趋势(核心-边缘理论与开发模式)
15
二、农业区位论与农业用地的 空间变化规律
杜能环
距城远近的任何一点,均有其最 优的农业经营品类
自 由 农 作 区 第 一 区 谷 物 轮 作 区 第 三 区 谷 草 轮 作 区 第 四 区 三 圃 轮 作 区 第 五 区 放 牧 区 第 六 区
林 区
区域经济学-第三章 区位理论【2】
7
中心地理论
基本概念
1.中心地(Central Place)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
(a)单一市场区模式;(b)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区域;(c)稳定的非重叠的蜂窝状市场区域
33
市场区位论
廖什最大利润区位论的市场是蜂窝状的正六边形“面” 状市场。在垄断竞争情况下,首先着眼于确定均衡价
格和销售量,即平均生产费用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再通过此来确定市场地域均衡时的面积和形状。
34
03
跨国公司区位选择
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 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 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 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20
中心地理论
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 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 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 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 • 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 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
3.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即:1,3,9,27,81,…。 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 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4.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一、空间结构概述
(二)空间结构的地域模式 1.基地连续的区域空间结构
杜能结构或杜能环 在一个近乎理想的平原上, 围绕着地处中
心的消费市场, 农业生产的土地利用结构呈同 心环状。随着距离中心市场的越来越远, 农业 生产类型的改变以运输费用主要决定依据, 集 约化程度也越来越远。
克里斯泰勒结构或中心地结构 在一个区域中, 城市和城市之间存在着职
经济网络: 指经济区域内各种交通运输线路与通讯信息线路的地域分布体 系。网络是连接地域核心与外围及城市系统的纽带和桥梁。市场经济 的一大特就是市场的网络特征性,孤立的市场已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 而一体化的网络则使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和效益的提高,使经济活动 进行得更有效率。
外围地域: 指区域空间结构中除去核心与网络之外的所有地域空间,包 括核心以外的所有城镇、广大的农村和工矿区。外围地域的发展水平 主要受核心和网络的发展水平所制约,是核心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市场区相互作用会形成六边形市场网络的最有 效形态, 因此, 不同的市场网相互叠合, 最终形 成多个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市场区合生产点竞争 配置的区域空间经济网络结构。
大流域经济区结构 许多大江大河流域范围所确定的经济区具
有内在的有机经济联系。因为域内及域际的经 济竞争与分工, 流域内始终存在着经济结构同 构化和劳动地域分工两种相反的作用力的对比。 其结果就是形成生产分区明显, 生产齐全, 市
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三)具体的理论模式
增长极理论
值得思考问题: 在极化效应持续进行的时候,始终有两 个因素对其产生抑制: 一个是企业内部的适度经济规模 要求;二是增长极自身发展的适度规模要求。增长极的 空间容量、环境容量和经济容量都是有限的,过度极化 将会导致外部规模不经济,恶化区域的宏观发展条件, 并进而损害企业内部经济,产生一系列相关问题,使整 个区域的对外吸引力大大减小。所以,在极化效应达到 某个程度的时候,要考虑转移和分化增长极的问题,即 选育新的区域发展中心 。
房地产经济学(谢经荣)第三章
.
四、其他学者对区位理论的研究成果
.
(一)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廖什在1945年所著的《区位经济学》一书中,以简单的 方程组来描述一般的空间关系,同时也设法表达出所有区 位相互关系的抽象化系统,这是廖什将空间经济思想带入 区位理论并在方法上创新的主要贡献之处。
.
二、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了工业区 位的理论,并在当时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被 公认为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其代表作为 《工业区位论》(1909)。
.
(一)基本概念
韦伯在理论中首先提出和分析了“区位因素”的概念,认为 区位因素可以划分为三类:
一般性区位因素和特殊性区位因素,即对每一种工业生产 都有一定意义的因素和只对某些部门才有意义的因素。
.
随着社会的发展,区位理论正不断更新和发展,为解决 和解释实际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工业化和城市化与区位理论的发展 现代科技与区位理论的发展 高薪技术产业的兴起与区位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主要区位理论
.
一、农业区位论
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了关于农业 布局的学说。这一理论上是西方国家比较流行 的农业布局理论之一。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区位论)
.
.
.
.
.
.
.
.
(二)主要内容
假设条件: ➢ 这里为“均值平原”,土地肥沃,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均
匀,对货物需求、消费方式都是一致的,无边界。 ➢ 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交通费和距离成正比,朝各个方
向移动都可行。 ➢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的人。 ➢ 消费者离他们居住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他们所需的货物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就是阐述区域空间结构 随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而不断变化的理论。从 这个角度上说,空间结构演进是历史发展的函数。 1、农业经济占绝对优势阶段 (1)这一阶段的经济特征——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下,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 产,城市虽然已经出现,但在农村大海中只是一块 小小的绿洲,整个经济社会处在停滞状态,发展缓 慢。 (2)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见图3-4中的a)。
(2)扩散效应: ①扩散效应的定义——它是与极化效应相 对的一种效应,指经济活动及各种生产要素从 极核向外围扩散的过程。 ②扩散效应的表现方式(外溢)——主动外 溢、被动外溢、积极外溢。 (3)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作用力转化—— 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交互作用。起初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使 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二元结构鲜明。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扩散效应逐步增 强,极化效应逐步减弱,导致区域间的差距逐 步缩小,走向相对均衡的高级有序状态。
2、工业区位论 (1)影响生产成本费用的区位因素——运输费用、 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因素。 (2)三因素分别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见图3-3): ①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②劳动力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③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集聚因素可以产生“集聚效应”。集聚效应是指 某些工业部门向某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一种大于所追加 的运费或劳动力费用从而使产品成本降低的效果。 韦伯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首次提出“区位因素” 概念,并对“集聚效应”进行了分析,这在当时是杰 出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强化总体经济结构模型的研究 (1)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下 进行综合分析。 (2)从单纯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转向把市场机 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研究。 3、研究方法和工具上的创新 (1)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2)从纯理论的假设和推导转向注意实际分 析和应用模型的研究。 (3)逐步扩大到数理统计、投入—产出、线 性规划等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 。
二、空间结构理论的整体动态性 1、空间结构研究的实践应用性 (1)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的目标更具有整体性、动态 性,研究范围也更为广阔。 (2)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为现实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标 准和预测依据。
2、空间结构的三维性 (1)空间结构的三维性特征。 (2)三维性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意义。
4、工业化后期及后 工业化阶段
(1)这一阶段的经济特 征—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开始下 降,科学技术得到高速发展, 生产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人口的 增长率,人们的收入达到很高 的水平,具有发达的交通和通 讯系统,生态系统平衡原则融 入区位决策原则之中,地区差 异缩小,整个空间结构系统重 新恢复到平衡之中。 (2)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特 征(见图3-4中的d)。
2、极化与扩散机制理论 (1)极化效应: ①极化效应的定义——是指经济资源向 某个具有优势的地点集聚并逐步使之成为整个 区域范围内的发展极核的过程。 ②极化效应的作用——带来三个方面的 向心力:一是使极核成为具有吸引力的高新技 术和相关产业群的最优区位;二是节约生产要 素投入上的多种费用从而提高利润率;三是使 国家和区域在权利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作出 有利于极核地区的决策选择。
④人口分布势能—— 由于人口分布密度和人 口素质的差异所导致的 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 异。 ⑤技术经济势能— —由于技术经济发展基 础不同所造成的区域经 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⑥行政势能和政策 势能——由于行政中心 或行政权力与各项优惠 政策等特殊因素差别所 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潜 力的差异。
(2)区位势能机制的作用: ①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集聚是一种向心的集中 生产要素的活动;辐射是一种由中心向外围释放生产要 素的活动。 ②增值作用和促进作用——增值是指对资源进行合 理配置和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促进是指经济社会互相影 响,全面发展。
第三章 区位理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储东涛
区位理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是区 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二次大战前,区 位理论包括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位理 论,二次大战后形成了现代区位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和程度。因此,区 域空间结构理论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动 态区位理论,即现代区位理论。 本章的重点是第一、二节。
2、线及网络 (1)线路的内涵——主要包括交通线路、通讯线路、 能源供给系统、供排水系统等,其中交通线路最重要。 (2)网络的内涵——指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结合体。 其中,节点是网络的核心,线路是构成节点之间、节 点与域面、域面与域面之间功能的联系通道。 3、域面 (1)域面的内涵——域面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 域面与区域不同,它不包括节点和网络。在实际经济 生活中,域面就是指广大农村。 (2)域面研究的意义——域面的发展水平越高,经 济规模越大,其节点就越多,网络就越密,空间结构 就相对合理,功能就越完善;相反,区域经济社会就 不发达。因此,研究域面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 重大意义。
2、市场区位论 (1)市场最佳区位选择的假设条件及其目的。 (2)市场区位发展的三个阶段——①单个企业 的市场区形成;②潜在市场区的形成;③多个企 业的市场区即市场网络的形成。 (3)经济景观——市场网系统按照经济规律形 成的经济空间分布的等级序列。经济景观是廖什 的首创,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国区域经济的实践。 廖什是寻求经济区域内经济系统平衡的第一 位学者,他的“市场区位论”开辟了近代区位理 论向现代区位理论过渡的通道。
第一节 区位理论及其演进
一、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包括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和韦伯的“工业区位 论”,着重从降低成本 的角度探讨农业、工业 的最佳区位选择问题, 因此其实质是“成本决 定论”。 1、农业区位论 (1)确定“孤立国” 的假设前提:
(2)农业区位布局获取利润的公式: P=V-(E+T) 式中P即利润,V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E为农业生产成本,T为交通运输费用。农业 利润就是农产品售价减去农业生产成本和 交通运输成本后的余额。 (3)“杜能圈”——围绕城市形成的一系 列同心园(见图3-1)。 (4)“孤立国”的修正模式(见图3-2)。
第三节 区位理论与空间结构理论的关系
一、区位理论是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产生的基础 1、区位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只是单一的社会经济客体,所 揭示的只是这些单项事物的空间运动和空间定位规律, 因而它呈现出不能与时俱进的局限性。二次大战之后, 影响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大量增加,因素之 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与后果十分复杂,因而区位理论必须 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即形成新的研究方向。 2、区域分析方向和空间结构方向 (1)区域分析方向研究的突破。 (2)空间结构方向研究的突破。
三、现代区位理论
二次大战之后,传统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 位理论)演进为现代区位理论,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其实质是“综合决定论”。现代区位 理论具有以下与传统区位理论不同的特征: 1、众多学派开拓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1)成本-市场学派——探讨运输成本、劳动工资等因 素与市场的相依关系。 (2)行为学派——认为人的地位和作用才是区位分析的 重要因素,探讨以人为主题的发展目标。 (3)社会学派——探讨政府政策、国防军事、人口迁移 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历史学派——探讨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空间 区位发展的阶段性。 (5)计量学派——探讨定量研究的可能性和准确性。
二、近代区位理论
近代区位理论包括克里 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城市区位论”)和廖什 的“市场区位论”,着重从 城市等级与规模的空间关系、 市场区与市场网的内部联系 出发,探索企业如何获取最 大利润,因此其实质是“利 润决定论”。同时,通过对 市场区位发展阶段的分析, 探索整个区域的最佳经济效 益。
三、区域空间结构机制理论
1、区位势能机制理论 (1)区位相关势能的内涵: ①自然条件势能——由于气候、地形、地貌、土壤、 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地域差异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 展潜力的差异。 ②自然资源势能——由于自然资源的分布组合及其 开发价值的地域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③交通运输势能——由于交通运输水平、运输能力 和便捷程度的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1、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 (1)中心地和市场区构成的市场网络—— 中心地就是向周围居民提供物品和服务的地 点,园形是最合理的市场区图形,而且最合 理、最有效的图形是正六边形,从而构成了 一个市场网络结构。 (2)影响市场等级和体系形成的三个因 素——即行政管理原则、市场经济原则、交 通运输原则。 (3)K值概念——中心地模型的重要指标: K值越高,经济越封闭;K值越低,经济越开 放。K值从高值向低值的变化,是空间社会经 济结构系统发展与进化的标志。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一、 空间结构要素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有三大基本要素,即节点和节点体系、线 和网络、域面。它们构成区域经济体系的空间分布形式。 1、节点及节点体系 (1)节点的等级-规模体系。节点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 地,是由经济活动的内聚力极化而成的各级区域中心,多表 现为城镇。节点体系的三要素是等级各称、人口规模和节点 数目。一般来说,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数目就越少。相反, 等级越低,规模越小,数目就越多。 (2)节点的职能体系:反映各个节点在地域社会经济活 动中的分工,如城市可以分为制造业、商业、对外贸易业、 金融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批发业、科技教育、游乐休 闲等不同类型。 (3)节点空间分布体系——主要包括: ①节点的分布频 度; ②节点的空间组合形式。
3、工业化中期阶段 (1)这一阶段的经济特征——工业产值已经占社会 总产值的25%-50%之间,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传统 工业增长很快。科技进步带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 民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大量出现,交通网遍布各地。 在大城市、集聚区继续发展的同时,次级中心开始出 现,形成了区域内的多核心结构。 (2)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见图3-4中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