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规律探索型问题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用火柴棒搭三角形 (P112练习)
完成下表: 三角形的个数 1 2 3 … N
火柴棒的个数
3、用火柴棒搭下面的图形(P117练习)
完成下表: 四边形的个数 1 2 3 … N
火柴棒的个数
4、用棋子摆出下列一组图形(P118练习)
完成下表: 图形编号
棋子个数
1 2 3 …N
5、下面是用棋子摆成的小屋子(七下P9)
1. 如图,用火柴棒摆X个正方形需 根 火柴棒。 (P90;P108)
说明:由学生比较熟悉的正方形开始,鼓 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观察、 比较、归纳、提出猜想的过程。
课本上给出几种解法,如下:
3、按照下图的摆法摆放餐桌和椅子(P112)
完成表格: 桌子张数
1
2
3
…
N
可坐人数
按照下图的摆法摆放餐桌和椅子
完成表格: 桌子张数
1
2
3
…
N
可坐人数
探索问题。
若你是一家餐厅的大堂经理,由你负责在一个宽 敞明亮的大厅里组织一次规模盛大的西式冷餐会,你 会选择哪种餐桌的摆法?
说明:新颖的问题可以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 需要的是等待学生讨论后的完美答案。因此要一步步 加大题目的开放性,不仅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 创造能力,也使之对数学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数学化都 有较好的体验。
例如: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2 2= 3
2 + 2 , 验证2 2 =
3
3
23 =
3
(23 - 2) + 2 22 - 1 =
2(22 - 1) + 2 22 - 1 =
2+ 2 3
3 3= 8
3+ 3, 验证3 3 =
8
8
33 = 8
(33 32
3) + -1
3
=
3(32 32
1) + -1
数学课程标准(P82)例3完成下列计算: 1+3=? 1+3+5=? 1+3+5+7=? 1+3+5+7+9=?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
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算式 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 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 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 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是否找到了规律,更应 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
如果学生一时未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 相互合作交流,进一步探索,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如列出如下点阵,以使学生从数与形的联系中发现规律:
1+3=4=22
1+3+5=9=3 2 1+3+5+7=16=42
1+3+5+7+9=25=5 2 进而鼓励学生推测出1+3+5+7+9+……+19=102 此后教师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进一步推广到 一半的情形,推出1+3+5+7+9+……+(2n+1)=(n+1) 2, 这个一般性的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能 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 会探索,学会学习。
(a + b)5 = (a + b)6 =
7、观察下列图形回答问题: (九下P77练习3)
(1)如上图,第n个图形中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你是如何计算的? (2)求1+3,1+3+5,1+3+5+7,1+3+5+7+9, ……,1+3+5+7+9+……+(2n+1).
8、如下图
(1)完成下表:
边上圆圈数 1
再例如课本上还有很多例题和习题:
1、在这个日历表中,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问
日一二三四五六
12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日历表中,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 框中间的数额有什么关系? (2)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方框成立吗?你能用 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 (3)(4)略
二、新教材中例题
七年级(上)“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中有这样几个例题: 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 (P114) 1 只青蛙1张嘴,2 只眼睛,4 条腿,1 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2 张嘴,4 只眼睛,8 条腿,2 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3 张嘴,6 只眼睛,12 条腿,3 声扑通跳下 水;…_____ 只青蛙_____ 张嘴,_____只眼睛,_____ 条腿,______ 声扑通跳下水 说明:以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 的规律性,以及用数学式子表示现实规律的可行性与应 用性。新教材充分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
2、已知:
(a,b为正整数),则a+b=___.
这一类题的一般解法是先写出数式的基本结构,然后通 过横比(比较同一等式中不同部分的数量关系)或纵比 (比较不同等式间相同位置的数量关系)找出各部分的 特征,改写成要求的格式。
(二)图形规律探索
根据一组相关图形的变化情况,从中总结出图形的变化 所反映的规律。其中以图形为载体的数字规律最为常见。
2
3
4
5
小圆圈总数
( 2)如果用n表示等边三角形边上的小圆圈数, m表示这个三角形中小圆圈总数,那么m和n的关 系是什么? m=1+2+3+…… +n=n(n+1)/2
9、如下图
(1)完成下表:
边上圆圈数 1
2
3
4
5
小圆圈总数
( 2)如果用n表示正六边形边上的小圆圈数,m 表示这个正六边形中小圆圈总数,那么m和n的关 系是什么?
例如:1.(2005滨州)下图是某同学在沙滩上用石子摆成的小房子.
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写出第n个小房子用了
块石子.
2.(2004河北)如图:是用火柴棍摆出的一系列三角形图案,按这 种方式摆下去,当每边上摆20(即=20)根时,需要的火柴棍总 数为 根。
解决这种图形规律探索的问题,需要把图形中的有关 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在对所列关系进行对照,仿照数 式规律探索的方法得到最终的结论。
(1)当DE/AE=1时,有EF=(a+b)/2;
(2)当DE/AE=2时,有EF=(a+2b)/3;
(3)当DE/AE=3时,有EF=(a+3b)/4;
当DE/AE=k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照上述结论,请你猜想用k表示EF的一般结论,并 证明之
(四)阅读理解型探究规律
阅读理解类型的问题和一般试题相比较,不仅考察学生对 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而且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因而试 题的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
3
=
3+ 3 8
(1)按照上述两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的基本思路,猜想 4
4 15
的变形
结果并进行验证;
(2)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n为任意的自然数,且n≥2)
表示等式,并给出证明。
2、(2003青岛)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某市根据疫情的发展状况,决定全市 中、小学放假两周,以切实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腾飞中学初三(1) 班的全体同学在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不忘关心同学们的安危,两周内全 班每两个同学都通过一次电话,互相勉励,共同提高.如果该班有56名同学, 那么同学们之间共通了多少次电话?为解决该问题,我们可把该班人数n与通 电话次数s间的关系用下列模型来表示:
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 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 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背景材料,进行
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抽象和推理等 获得数学猜想,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含的 关系和规律,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运用代 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若把n作为点的横坐标,s作为纵坐标,根据上 述模型中的数据,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 出相应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2)根据 坐标系中各点的排列规律,猜一猜上述各点会不会 在某一函数的图像上?如果在,求出该函数的解析 式;(3)根据(2)中得出的函数关系式,求该班56名 同学间共通了多少次电话.
m=1+6+12+18+……+6(n-1)=1+6(1+2+3+……
+(n-1))=1+3n(n-1)
说明:由学生比较熟悉的图形开始,鼓
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观察、 比较、归纳、提出猜想的过程。以上的三 组题目逐层递进。根据图形的变化,帮助 学生了解探索规律过程中变量和常量的不 同作用,可以使学生初尝成功的喜悦。通 过探索变量和常量的关系,初步建立这一 类有规律递增问题的数学模型。
三、中考试题类型
(一)数式规律探究 (二)图形规律探索 (三)猜想数值结果 (四)阅读理解型探究规律
(一)数式规律探究
通常给定一些数字、代数式、等式或不等式,然后让你探
索其中蕴含的规律。
例如:1、(2003舟山)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 叫做三角形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则第24个三角形数与第22个三角 形数的差为 .
喻屯镇第二中心中学
制作人:周 靖
规律探索型问题:就是对材料信息的加工
提炼和运用,从而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或者将 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一类 问题。
对规律归纳和发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应用数 学、发展数学和进行数学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求 解规律探索型问题要求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能 从特殊的情况出发,经过周密的思考,全面的分 析,去推得一般的结论。这类试题意在检测解题 者驾驭数学的创新意识和才能,因此,成为了这 几年的热点内容。
完成下表: 图形编号
棋子个数
1 2 3 …N
6、杨辉三角(P35)
(a + b)0 = 1 (a + b)1 = a + b (a + b)2 = a2 + 2ab + b2 (a + b)3 = a3 + 3a2b + 3ab2 + b2
(a + b)4 = a4 + 4a3b + 6a2b2 + 4ab3 + b4
解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消
除恐惧心理,其次必须仔细地 阅读给定的材料,深刻理解其 含义,再进行分析归纳,弄清 材料中揭示了什么数学规律, 然后展开联想,将获得的新信 息、新知识进行迁移,进而解 决题目中提出的问题。
在学法指导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 自主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 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知识 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2. 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引导学生 在与他人交流中去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自 己的思维方式,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不同的发 展。 3.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 数学的整体性。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猜想数值结果
当一些条件改变的前提下,结果的数值不变,或者其变 化规律呈现出某种特征时,可以猜想在新的条件下,数 值仍然不变,或者仍然按照原来的特征变化,依此猜想 到结果的数值。
例如:1、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B=b,CD=a,E为AD边上 的一点,EF∥AB,且EF交BC于点F,某同学在研究这一问题时, 发现如下事实: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还指出:对规律探索型 问题的教学应该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 释应用和拓展”的模式展开。以问题引导思维,内容 的呈现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 通过具有吸引力的探索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激发好奇心和主动 学习的欲望。 2. 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境中,通过丰富的例子 使学生经历从自然语言到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的双向 交流。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 想法。 3. 根据“回想——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对难 点进行层层铺垫,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与思维升华的 过程,感受自我奋斗后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