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出仕为官的原因探析
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
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作者:陈兴茜来源:《新课程·下旬》2017年第08期摘要: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不仅是其个人的志向与个性使然,与当时历史政治背景也以及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
基于当今时代的科学视角对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进行研究,能够以历史的角度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解读,为社会的人文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实践经验。
关键词:陶渊明;出仕;归隐;原因分析陶渊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人墨客,其文章诗作在当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可读性。
陶渊明在文学创作中展现出过人的思想境界以及对人生的透彻感悟,正是基于陶渊明其颇为坎坷的人生经历。
在人们对陶渊明的文采给予感叹的同时,很少有人对陶渊明出仕与归隐的这段官场经历有所了解。
陶渊明的这段出仕与归隐的人生经历与其文采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陶渊明出仕的原因分析1.陶渊明出仕的主观驱动因素陶渊明自小勤奋好学,并具有远大的志向抱负。
同时陶渊明也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对生活具有积极的向往。
陶渊明在成年之后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理想抱负是决定其最终选择出仕的主要动因。
在陶渊明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实质上在从官之前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阅历,在陶渊明出关之前对社会的认知还较为理想化,抱有一般年轻人的生活热情和事业心。
尤其是陶渊明本身具有同龄人当中少有的聪明和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
所以从主观角度讲,当时陶渊明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
2.陶渊明出仕的客观驱动因素当时社会意识形态中门第观念对读书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陶渊明作为官宦子弟,社会与家庭多方面的压力都在推动其最终步入仕途。
对于陶渊明的家庭来说,陶渊明的出生及成长注定是要继承家族传统,完成家族梦想的。
而社会观念更是认同这种“理想”世袭制,这也进一步推动了陶渊明的出仕。
另外当时社会文化背景要求读书人应为国家事业奉献终生,而从事官场生涯是为能够报效国家。
所以在这些外在因素的综合推动下,陶渊明只有出仕为官这一条人生之路可以选择,并且陶渊明本身具备这样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志向。
人生的误会理想的悲歌——浅谈陶渊明辞官之因
我们不 妨先探寻 一下他辞 官的 表层原因。
通读《归去来兮辞 》的序文,不难 看出, 他辞官的原因 有四:一、“ 质性 自然,非矫厉所得”;二、“饥冻虽切, 违己 交病” :三、 “深愧平 生之志 ”:四 、 “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在《归 去来兮辞》一文中,作者开篇又直抒 胸臆.辞官是因为“田园将芜”.“心为 形役”。很显然.“程氏妹丧于武昌”. 作为哥哥的去奔丧.在任何时代都是
锯 嫂 鉴赏 苑
—' —●●—- ___‘‘一
J I AN SHANGYUAN
人生的误会理想的悲歌
☆赵 双辉
一部《世说新语》道尽了魏晋士 人的人生悲 歌.“魏晋风流” .表面的 潇洒掩不住内心的孤苦悲凉.政局动 荡,社会黑 暗,让士人们回归 内心.却 无意间获得文学的觉醒.一股真性情 从精美的字间跃起。而这其间。陶渊 明无疑是最具本色的。如果说屈原用 自己的诗篇为我们唤起爱国的意识. 构筑高尚情操的家园.那么陶渊明的 诗篇 就为一切 理想破灭 者筑起宁 静 的精 神家园, 活出自己 的真性情 。
推究陶渊明出仕的经过.前后辞
官达五次。显然.这是一种生命的挣 扎.每一次抱着美好的理想而去.却 失望而 归。这些官职 ,位卑权薄。 注定 不可能施展一生抱负.反而被人事所 累, 折腰 事人 .丧格 辱志 ,岂 不累哉 ? 怎不违其心志?
那么.我们再引申一下.是不是 只要 位高权重 的官职就 可以留住 他 呢? 答案是否定的。他从仕为官,不为 名,也 不为利.更不 是为官,而是 为了 实现理想.即让海内澄清。而东晋社
陶渊明出世目的与归隐原因
陶渊明的出仕目的与归隐原因陶渊明被《诗品》的作者钟嵘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这一称号千余年来为人们所认同,并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比较重大的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对陶渊明生活道路及田园隐逸诗的研究,评价其成就和对唐宋时期文人生活、思想及创作的影响。
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卒于宋文帝元嘉元年(424)。
他的一生从东晋到南朝宋,再算上中间由桓玄建立的楚,总共经历了3个朝代,10个皇帝。
他在世的那63年真可谓战乱不断,篡夺频仍的时代。
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可见儒家虽然力主以仁义之道治天下,但并不排斥隐逸,不卑视贫贱,在特定的战乱、昏暗的现世条件下,他们是可以不耻贫贱,追究隐逸的。
更何况本来就主张“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老庄思想。
陶渊明的生命矛盾、生活抉择和诗歌创作正是植根于那个战乱的时代,也是在儒、道、玄学思想以及当时社会风气的交合影响下形成的。
陶渊明的一生从起初的出仕到最终的归隐,前前后后共经历过四五次反复,也就是说他是在经过一段个体的亲身的生活实践之后,才探索到了一条弃绝官场躬耕田园的隐逸之路的。
让我们首先来考查一下陶渊明五次出仕的目的及四次归隐的原因。
首次出任州祭酒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陶渊明第一次出来作官,翻开了他短暂的仕途生涯的第一页,这一年他29岁。
关于这一次作官的目的和辞官归隐的原因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有极为简单而明确的记载:“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在陶渊明的《饮酒》诗中也曾经追述过自己这段初仕时的心情: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
将养下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愿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
陶渊明8岁丧父,12岁庶母卒,“弱年逢家乏”,早年家道衰落。
他因家境所迫,告别了“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的生活而“投耒去学仕。
”他的这一次出仕更多的是出于物质需求下的无奈,而不是源于深切的济世之心。
陶渊明的出仕目的与归隐原因
陶渊明的出仕目的与归隐原因陶渊明的出仕目的与归隐原因陶渊明身处魏晋南北朝之乱世之时,朝代更迭,战乱频仍。
尽管其早年已有意欲山林生活的心迹显露,却由于各种原因的迫使作不得不数次出仕为官,却终归自己“质性自然”而辞官归隐,享其朴素而简单的快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陶渊明被《诗品》的作者钟嵘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这一称号千余年来为人们所认同,并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比较重大的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对陶渊明生活道路及田园隐逸诗的研究,评价其成就和对唐宋时期文人生活、思想及创作的影响。
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卒于宋文帝元嘉元年(424)。
他的一生从东晋到南朝宋,再算上中间由桓玄建立的楚,总共经历了3个朝代,10个皇帝。
他在世的那63年真可谓战乱不断,篡夺频仍的时代。
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可见儒家虽然力主以仁义之道治天下,但并不排斥隐逸,不卑视贫贱,在特定的战乱、昏暗的现世条件下,他们是可以不耻贫贱,追究隐逸的。
更何况本来就主张“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老庄思想。
陶渊明的生命矛盾、生活抉择和诗歌创作正是植根于那个战乱的时代,也是在儒、道、玄学思想以及当时社会风气的交合影响下形成的。
陶渊明的一生从起初的出仕到最终的归隐,前前后后共经历过四五次反复,也就是说他是在经过一段个体的亲身的生活实践之后,才探索到了一条弃绝官场躬耕田园的隐逸之路的。
让我们首先来考查一下陶渊明五次出仕的目的及四次归隐的原因。
首次出任州祭酒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陶渊明第一次出来作官,翻开了他短暂的仕途生涯的第一页,这一年他29岁。
关于这一次作官的目的和辞官归隐的原因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有极为简单而明确的记载:“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在陶渊明的《饮酒》诗中也曾经追述过自己这段初仕时的心情: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
将养下得节,冻馁固缠己。
纵观陶渊明生平仕途之路与诗歌作品-初稿
纵观陶渊明生平仕途之路与诗歌作品陶渊明的出世入世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陶渊明29岁到35岁为初隐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陶渊明做了一名江州祭酒,根据《宋书·隐逸传》的记载:“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便可得知陶渊明是由于家境太贫穷了,不愿连累家人,为维持生计所迫,才出来为官的。
但时间不长就辞职了。
辞职的原因:江州祭酒的“祭”,是祭祀的意思。
以前官府举办的典礼、祭祀都要有祭酒主持。
初次做官就是任州祭酒,起点、职位都比较高。
但是当时门阀制度十分森严,所以陶渊明还是被认为是庶族出身,难免不受人轻视与遭到排挤。
再叫上自己本身就抱有很大的政治理想与抱负,现实却令他大失所望,因此就没多长时间就主动辞官回家务农了。
有一点要提及的就是在陶渊明三十岁那年,由于原配妻子去世,又重新娶了房妻子--翟氏,她不仅任劳任怨,还很理解陶渊明,与丈夫有着共同的人生追求。
也许为陶渊明在以后的仕途上一次一次的退隐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陶渊明35岁到37岁为再隐时期在时局的动荡与政治权力变更的时期,由于桓玄,需巩固自己的政权,又重新启用了前朝之臣—陶渊明。
已隐居6年的陶渊明,在安帝隆安三年(399)已是35岁,怀着自己的政治抱负再次入世,担任一名官史。
直到陶渊明的母亲去世,在这期间因为要回家守孝。
因此可以看作为有一次退隐。
400年5月,陶渊明在出使京都返回的路上写下了下面的这首诗。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於规林二首其一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鼓悼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凯风负我心,戢楪守穷湖。
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
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翻译:沿着回家的路走个不停,数着天数盼望回老家。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侍奉母亲,高兴的是拜访兄弟。
小船在水面上摇曳,太阳也要下山了。
江山太险峻,回家的人担忧前面的路。
南风违背我的心愿,收起船桨困在湖中。
好深茂密的草丛看不到边界,夏木挺拔繁茂扶疏。
陶渊明出仕入仕的看法
陶渊明出仕入仕的看法陶渊明,这位东晋时期的文学巨匠,他在出仕与入仕之间的徘徊抉择,着实引人深思。
咱先说说他出仕的时候。
那时候的他,想必也是满怀壮志,想着能在官场大展拳脚,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做贡献。
这就好比一个年轻人,刚刚踏入社会,满脑子都是理想和抱负,觉得自己有无限的可能,能改变世界。
陶渊明或许也是这么想的,他渴望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在官场闯出一片天地。
可官场哪是那么好混的呀!那里面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陶渊明紧紧束缚住。
他原本那颗纯净的心,在这浑浊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
这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突然被关进了狭窄的笼子,哪能舒服呢?再看看他入仕的时候。
那大概是他实在受不了官场的种种,想要回归田园,寻找内心的宁静。
这就好像一个人在繁华喧嚣的城市里奔波久了,累了,倦了,只想回到那个充满温暖和宁静的小乡村。
陶渊明在田园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他种地、写诗,与大自然为伴,远离了官场的纷争和烦恼。
这难道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吗?咱想想,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有时候我们拼命追求一些东西,到最后才发现,真正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满足的,往往是那些最简单、最平凡的事物。
陶渊明的出仕入仕,不正是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吗?我们总是在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奔波,却忽略了身边的美好。
陶渊明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
如果在一个环境中感到压抑和痛苦,那就要勇敢地离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难道我们不应该像陶渊明一样,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和坚定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下那些虚无的追求,回归到生活的本质吗?陶渊明的出仕入仕,是他人生的选择,也是他对生活的领悟。
我们或许无法完全复制他的经历,但我们可以从他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总之,陶渊明的出仕入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智慧的灵魂。
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文学论文 浅析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浅析陶渊明的归隐情结摘要:陶渊明追求的理想生活是符合人性自然状态的,那便是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自由闲适。
陶渊明决定彻底归隐时的心态很复杂,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并不那么美好,陶渊明只能以古圣先贤和委化任运来安慰自己了。
陶渊明辞官归隐,也是深知官场禁锢自由、戕害人性而厌弃功名的结果。
陶渊明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
陶渊明代表了隐逸文化的辉煌,陶渊明描写田园生活、表现隐逸情趣的诗文,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陶渊明;归隐;田园生活1.引言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宋人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鲁迅《隐士》),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
关于陶渊明的入仕与归隐,有人从政治方面入手,分析他入桓玄幕,任刘裕参军是为了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有人从当时的社会思潮着眼,看出他的归隐与六朝隐逸之风有关;也有人从儒道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考虑,得出他儒道互补或内儒外道等多种多样的结论。
本文无意以某种理论框架来衡量陶渊明,仅想就陶渊明诗作的分析,探究一下他入仕与归隐时的心态。
魏晋隐逸文化中, 陶渊明无疑是一颗最璀璨的明星。
陶渊明自称“幽居士”, 出生于“浔阳洪族”, 是东晋名将、大司马长沙郡公陶侃的曾孙。
到陶渊明时, 家道虽已中落, 但他仍有较好的出仕为官条件。
然而他“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闲居三十载”, 直到而立之年才勉强“投耒去学仕”, 几经仕而隐、隐而仕在的反复, 最终选择了“终死归田里”。
因此他与“隐”有关, 留给后人一个风神飘逸的隐士形象。
他的亦耕亦读、饶有情趣的生活方式, 卓然独立、超迈流俗的文化精神, 独树一帜、出类拔萃的创作成就, 获得后世士人的认同和仰慕, 成为中国隐逸文化史上一座不可企及的丰碑。
陶渊明出仕为官的原因探析
陶渊明出仕为官的原因探析作者:白书锋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刊名:现代语文(文学研究)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年,卷(期):2008,(6)引用次数:0次1.陶渊明陶渊明诗文选注 19812.容肇祖魏晋的自然主义 19963.逯钦立陶渊明集 19794.《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 19855.王定璋陶渊明悬案揭秘 19966.刘波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探析[期刊论文]-安康师专学报 2006(3)7.郑德开陶源明入仕与归隐的实质 1998(4)1.期刊论文周薇陶渊明仕隐歧说刍议--冈村繁与龚斌的陶渊明研究比较-江汉论坛2003(1)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他有着五次入仕并最终归隐的经历.历史上关于陶渊明的入仕顺序有争议,日本的冈村繁先生选择了陶澍一派之说,并进而认为陶渊明是不负责任、背信逐利的假隐士.本文以冈村繁的<世俗与超俗>和龚斌的<陶渊明传论>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取证方法、文化阐释及阅读经验期待视野加以比较,以揭示在陶渊明仕隐问题上中日学者不同评价的原由.2.期刊论文周薇冈村繁对陶渊明仕隐评价客观性之质疑-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历史上对陶渊明的入仕及其归隐顺序有争议.日本的冈村繁先生糅合了陶澍与朱自清两家之说,并站在现代人际关系的立场上,以日本文化为标准去解释陶渊明的仕隐经历,得出了陶渊明是不负责任、背信逐利的假隐士的结论.本文认为他的评价预设及其取证、论证都存在非客观的问题.3.学位论文李雅玲仕隐·生死:陶渊明的心结——兼论郭象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2005本文对陶渊明的心结和郭象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文章认为,最初陶渊明是以“心远地自偏”的超越方式来作为自己出仕的理论依据。
但是每次踏进仕途他都感到“为人所羁”。
因为这种超越方式在理论上虽然十分高妙,真正实现之就困难重重了。
从陶渊明诗文浅析其仕隐原因
邢 台学 院学报
J OURNAL OF XI NGT AI UNI VE RS I TY
Vo 1 . 2 8 . No . 4 De c . 2 0 1 3
从 陶渊明 诗 文浅析 其 仕 隐原 因
邓晶艳 ,陈英姿
( 贵阳学院 ,贵卅I 贵阳 5 5 0 0 0 5 )
一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1 6 [ 作者 简介 ] 邓 晶艳 ( 1 9 8 1 一 ), 女, 湖南 邵 阳县人 , 毕业 于湖 南师 范大 学, 古代 文 学硕 士, 讲师 , 主要 从事 古代 文学 的研 究.
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 孰敢不至。”以先师遗训 自 勉显而易见。从 命子 诗 中,我们亦可触及诗人追述先辈勋业时不 由自主 流露 出的景仰与钦羡之情,并为 自己年届 而立却 毫 无建树羞愧不已,从而发 出 “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的叹息。他在勉励孩子 的同时也在勉励 自己:希望 自己能继踵前贤,孩子能光宗耀祖。 其二,儒家济苍生、展宏图的入世思想 的影响。 陶渊明白小 “ 师圣人遗书” “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 六经” ,儒家 “ 济世安 民”的思想无疑在他心中打 下了深刻的烙 印。学而优则仕,饱读诗书的文人从 来就将入世济苍生视为人生最宏伟 的抱负和最高的 境界。 “ 青年时期的陶渊明甚至比他同时代的许多 年轻人更为壮志满怀”[ 5 ] P 3 7 。他在 拟古 诗中说: “ 少 时壮且厉 ,抚剑独行游” , “ 忆我少壮时,无 乐 自欣豫。猛志逸 四海 ,骞 翮思远翥” , 这 些豪 情干云、掷地有声的诗句 ,不难看 出早年的陶渊明 胸怀大志。 其三,陶渊明强烈的时间和生命 意识。陶是 一 个生命 意识极强的人。 “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 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 能静” ( 杂诗 十二首》之 二 ), “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不学狂驰子, 只在百年 中” ( 拟古 其二 ), “ 宇宙一何 悠, 人 生少 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 已白。若不委穷 达 ,素抱深可惜” ( 饮酒其十五 ) 这 些诗句充满 了 种生命短暂、光 阴易逝的感叹。时不我待 ,从 一 定 意 义上 来说 ,诗 人 如此 强烈 的 时间和 生命 意 识实 际上即是对 “ 白首无成”的惶恐和渴望建功立业的 渴望。明确 以上三点,陶渊 明出仕的原 因也即不言 自明 。 二 、 宦海浮 沉几 经坎 坷 陶渊明 2 9岁出任江州祭酒,然 “ 少 日自 解归。 召州主簿 ,不就。” ” " 在 归去来兮辞 中,陶 自 述辞官的原因是 “ 质性 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 虽切 ,违 己交病。”笔者认为未必其然 ! 在世人心 目中,陶渊 明是一位超蹈 出世、品行
陶渊明四出四隐的原因探讨——陶渊明出仕之间的心态变化
陶渊明四出四隐的原因探讨——陶渊明出仕之间的心态变化陶渊明四出四隐的原因探讨——陶渊明出仕之间的心态变化曹韧基陶渊明在辞去彭泽县令最终归隐田园的第二年写作的《归园田居》(其一)中对自己的之前出仕之间的生活做回顾时评论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认为自己先前徘徊于政治与田园之间的生活是对自己心灵的巨大折磨和个性的极大束缚。
而通过今人对其生平的种种研究已经证明诗中的“三十年”并不准确,真正的数据是“十三”即从其第一次出仕从政担任江州祭酒(陶渊明二十九岁)始到最后一次从政而辞去彭泽县令(陶渊明四十一岁)终,确然十三年。
在这十三年中,他经历了宦海的风云变幻,尝过官场的种种滋味,也曾经一次次的归去,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在政治和田园之间徘徊不定、犹豫不绝而一次次地进进出出呢?在这几次的进进出出中,他的内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本文试简要分析之:很明显的,我们可以以陶渊明的四次出仕来划分他的这一段时光,并分成四个阶段来研究他的心态的变化。
第一阶段:(陶渊明29岁—30岁)江州祭酒时期在这之前,陶渊明一直在他的老家柴桑过着田园诗书的生活。
这在他的诗歌中多有表现:“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欣然有喜。
”(《与子俨等疏》)陶渊明自幼热爱自然景物“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看到浓密的树木、听到阵阵鸟鸣酒感到由衷的喜悦;又有琴书相伴,且读书又不注重繁琐的考据“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那样的生活应该是十分惬意的。
但是为什么他又抛弃了这样快乐的生活而去追求政治功名呢?这就不得不讲到陶渊明青少年时期的另一重性格了。
阅读他的传记,我们知道,陶渊明的祖上长沙公陶侃曾经只是一个低下的寒门庶民,然而凭借着自己在军事上对东晋政权做出的贡献,他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一员——地位显赫的坐镇南国的长沙公。
曾祖父的功绩怎不令年少的陶渊明豪情万丈,激情澎湃?他多次追想祖上的功业“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桃花源里的陶渊明阅读答案讲解学习
桃花源里的陶渊明路过陶渊明,东晋大司马陶侃重孙,其父为安城太守陶逸,在这样一个世家里,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陶渊明,他后来曾写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良好的家教熏陶下,陶渊明学习很努力。
八岁的时候,陶渊明的父亲死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投靠外祖父孟嘉。
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据说是“好酣酒,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的,颇有魏晋名士风范,而这位野逸散仙般的老先生也成为陶渊明学习的榜样,在归隐后的陶渊明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嘉的影子。
陶渊明长大了,就搬出外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
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
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
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学而优则仕,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
这个时候正是东晋末年,接二连三地爆发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陶渊明的仕途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手下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
可惜好景不长。
王凝之这人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也是有傲骨的,四个鼻孔相对,两个人隔阂日深。
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第一次仕途结束。
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也许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来到荆州,投靠到荆江二州刺史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
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
陶渊明毕竟是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
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恰恰这年冬天,陶渊明母亲去世,于是以母丧辞官,第二次仕途结束。
公元402年,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改国为楚。
公元405年,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攻击桓玄,陶渊明很高兴,马上去投奔刘裕,并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这一年,刘裕击败桓玄,扶保司马德宗登基,紧接着司马德宗将皇位禅让给刘裕,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
论功行赏,刘裕却仅仅封陶渊明做了一个无职无权的镇军参军。
论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
论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作为六朝时期进步文学的代表-陶渊明,他写的作品以及他的人格都给后世文人以深刻的影响。
对于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历代文人看法不一,评价不同。
我认为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建构了我们民族精神。
陶渊明的喜怒、爱憎、理想、希望都无所掩饰地写入他的作品中。
他抒归田之喜就高歌“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叙述相聚的欢乐就吟咏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写荆轲的愤怒,是为“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骂宗教迷信的骗人,是为“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诉对不幸者的同情,则为“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吐志不得展的悲哀,则为“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
他直率自然的风格正是诗文最能震人心弦的奥妙所在。
从他的诗文也映出了他“真率”的人格。
他直言不讳地说出仕就是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是为了解决一部分吃饭问题。
陶渊明处在豪门士族统治的黑暗时代敢于蔑视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坚决辞职归田,固守贫困躬耕的生活,这种高尚的品格传为千古佳话,这种品格对后代封建社会进步的知识分子不与权奸恶霸,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很有鼓舞作用。
贫富、贵贱,因时而异,相互转化,只有胸襟宽阔的“达人”才能不为衰荣所羁绊。
陶渊明对社会上追名逐利的小人予以巧妙的讽刺“荣华诚足践,亦复可怜伤”。
辛辣地讽刺了一切攀高结贵,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的愚妄,倒头来还是逃脱不了可怜亦复可伤的悲惨结局。
在社会急剧变化,人生际遇无常的动乱年代,陶渊明保持洁操是很令人钦佩的。
他创作的优秀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朴素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开一代新风。
一直哺育着后代的无数作家。
我国历代有成就的诗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陶诗的熏陶。
许多大诗人都表示对他和他的创作的无限仰慕之情。
李白说:“何日到彭泽,狂歌陶令前”。
杜甫说:“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白居易说:“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云。
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
陶渊明的底色和他的五次出仕作者:钟书林来源:《决策探索》2021年第05期我们今天谈论陶渊明,每每简单地将其视为隐士。
其实,陶渊明的底色,并不是一位隐者。
从他少年时代的“猛志逸四海”(《杂诗》其五),到中年的“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再到晚年的“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其十),“大济于苍生”的济世热情,贯穿陶渊明的一生。
每位青年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并希望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也是这样。
诗人“总角闻道”(《荣木》),少年“游好在六经”,植根于儒家学术思想土壤,崇拜孔子的“士志于道”(《论语·里仁》)。
他在《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抒发了他辅佐明君、立业兴邦的政治渴望和救世济民的用世思想。
其壮志凌云,不失侠客豪气。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拟古九首》)渴望建功立业,英雄情怀跃然笔墨之间。
二十九岁那年,陶渊明入仕为官,出任江州祭酒。
他怀抱着“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的美好愿景,秉持着“大济于苍生”的理想,开始实现其济世的猛志。
然而,官场不同于田园,初涉官场的体验给他的美好理想泼了一身凉水,于是他急转身退。
《宋书》等记载的原因是“不堪吏职”,只得“少日自解归”,他受不了官场的种种束缚和折磨。
而其中缘故,陶渊明也曾略有提及。
其《饮酒》其十九:“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委婉含蓄地透露了他当时的心迹。
初仕的碰壁,让陶渊明不禁犹豫起来。
但他的政治热情和理想并没有消退,而且对未来充满希望,等待“良主”的出现,一晃六年过去了。
正踌躇立功的他,再次入仕当时的显赫人物——桓玄的军幕。
很明显,陶渊明将这次入仕作为见识社会、体察仕途的好机会。
在此期间,东晋政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桓玄与司马元显两大权臣之间你死我活的厮杀,全然不顾国家大局,陶渊明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入仕的愿望再次落空了。
曹操和陶渊明入仕出仕分论点
曹操和陶渊明入仕出仕分论点曹操和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同政治追求和价值观的两位杰出人物。
曹操是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奋发图强,致力于统一中国,而陶渊明则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追求田园生活和清贫自足。
他们在入仕和出仕这一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分论点。
曹操在政治上追求权力和统一,拥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他认为自己有才华和能力,应该将这些才华和能力用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事。
他认为入仕是实现个人抱负和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最佳途径。
曹操出身名门望族,才华出众,他深知自己的才能不应该埋没在农村田间,而是应该放在社会舞台上,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因此,他积极投身政治,先后投奔了袁绍和汉献帝,最终成为魏国的奠基人。
曹操的政治目标是统一中国,他用坚定的决心和聪明的策略,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壮大,为后来的魏武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陶渊明则持有与曹操迥然相反的观点。
他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和灵性追求,主张退隐山林,过上简朴自然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感到失望和厌恶,他认为传统的政治制度和体制已经无法为他所期待的自由和和谐社会提供机会。
陶渊明以田园诗闻名,他借助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环境和农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露了对政治现实的冷漠和不满。
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和幸福不应该依附于政治权力,而是应该通过追求个人的精神和道德追求来实现。
曹操和陶渊明的分论点相互对立,各自有其道理和意义。
曹操追求权力,旨在统一国家,他通过政治手段实现了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追求是对社会价值观的肯定,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应该发挥到最大,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然而,陶渊明则追求心灵的自由和个人意义的实现。
他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感到绝望,选择与这个黑暗的社会脱离关系,过上简朴纯粹的生活。
他通过田园诗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和农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向世人提供了一种无拘无束、追求和谐与自由的生活方式。
总结来说,曹操和陶渊明在入仕出仕这一问题上持有不同的分论点,曹操追求政治权力和统一国家,认为入仕是实现个人抱负和为国家作出贡献的途径;而陶渊明则注重心灵自由和个人意义的实现,选择退隐田园,过上简朴自然的生活。
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姓名慕云轩学号 ***********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10级指导教师李辉2014年04月30日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陶渊明的简介与研究现状 (3)第二章陶渊明的出仕 (4)第一节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4)第二节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5)第三节为贫而仕 (5)第四节学而优则仕的传统 (7)第三章陶渊明的归隐 (8)第一节时局动荡、社会黑暗 (8)第二节自己内心的向往 (8)第三节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 (9)第四节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 (10)第四章陶渊明归隐之后 (11)第五章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摘要陶渊明一生命途多舛,几次出仕与归隐,然而他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是符合人性自然状态的,那便是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自由闲适。
他出仕是为了博取怡养性情、享乐人生的雄厚的物质资本,并且受家族的影响,要立志做官,报效祖国。
他归隐是受不了官场的黑暗,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救不了人民和天下,同时还有向往心中田园式的生活。
陶渊明决定彻底归隐时的心态很复杂,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并不那么美好,陶渊明只能以古圣先贤和委化任运来安慰自己了,他的一生是无奈的。
关键词:陶渊明;出仕;归隐;原因ABSTRACTTao yuan ming's life is not very well, there are several official and retirement, but what he pursued the ideal of life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state of human nature, that is the material wealth and the spiritual freedom leisurely and comfortable. His official is in order to gain temperament and pleasure in life the abundant physical capital, and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aspiring leaders, serve for the motherland. He can't stand the dark officialdom, cannot achieve his ideal life and can't save the people and the world, as well as idyllic life yearning heart. Tao yuan ming decided to seclude when his heart is very complex, the rural life is not so good, after his seclusion. Tao yuan ming comfort myself with the people who are in ancient sages. His life is helpless.Key words:Tao yuan ming; official; seclusion; reason第一章陶渊明的简介与研究现状陶渊明,出生于纪元365年,卒于纪元427年,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曾经做过彭泽令,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我国晋代著名的诗人。
陶渊明仕途历程及其诗歌《归去来辞》
陶渊明仕途历程及其诗歌《归去来辞》“奇文共欣赏,疑文相与析。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作为古今名篇选入高中教材,有论者凭自己的感悟、体验去解读,去鉴赏,去品藻,见仁见智。
现根据自己在教学中查阅的有关资料,不揣冒昧,浅陈陋见。
我们先探讨一下陶渊明13 年仕途生活的反复历程。
一、陶渊明为何出仕我也不怀疑陶渊明“大济苍生”的理想。
然而,至少还有下面几个原因是不应忽视的。
1、“仕途时尚”的影响。
出仕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时尚,一种普遍的人生价值观。
陶渊明不是生活在真空,“仕途时尚”的观念对他不可能没有影响。
2、特殊家世的影响。
据史书载,他的曾祖父陶侃本是一个出身“孤寒”的士人,湖南武陵的溪族人(《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与此有关),早年屡受人歧视,后凭武功官至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为长沙郡公。
他是一个很重视功名事业,勇于进取的人。
有人评论他“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
陶渊明所写的《命子》诗里,称赞曾祖父是“桓桓长沙”,说他受天子“专征南国”的重任,却能够“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可见他对曾祖父的功勋品德,是颇引为骄傲的。
他的《命子》诗里,说他祖父是“直方二台,惠和千里”,说他父亲虽然曾经“寄迹风云”却能够“冥兹愠喜”他的外祖父孟嘉,曾经作过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陶渊明赞扬他是一个既有气节修养,又非常从容坦率的人物。
这一特殊家世,给陶渊明的思想性格带来种种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3、儒家思想的影响。
陶渊明少年时代物质生活虽然很贫困,精神生活却是相当丰富的。
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学习《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习儒家的《六经》。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可见他的抱负很大,希望自己将来能“大济苍生”,把社会治理得像尧舜盛世一样。
二、陶渊明归隐的原因1、官场黑暗。
公元393 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29 岁。
这一年,他第一次出来做官。
萧统《陶渊明传》说:“亲老家贫,起为州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职。
陶渊明做官经历
陶渊明做官经历导语:作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究竟一生做过几次官?每次做官的原因和心态如何?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位著名隐士的仕宦生涯。
凡是读书人,“修齐治平”总是他们的理想,所以杜甫说我要“致君尧舜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我要使我的国君成为尧舜以上的国君,所以他的理想就是能够出来辅佐国君,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陶渊明虽然本性是真淳、自然的,可是他也曾经出来做过官。
陶渊明写《形影神》,考量的就是死生的问题。
你活着的意义跟价值在哪里?所以儒家就说,“太上有立德”,最高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德业,千年万世让人们百姓都受到你的德惠,“太上有立德”。
象孔子留下来的《论语》,至少从我来说,小时候六七岁开蒙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论语》,我觉得我终生的受用无穷。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就是真是做了一番事业,造福给后世的人民。
大家知道四川的都江堰,都江堰是一个水利工程,两千多年以前,秦国的李冰父子修造了这个都江堰,使得这个江水涨起来的时候可以分流,不涨的时候可以灌溉田园,那真是几千年来造福了四川的农业。
“其次有立功”,再其次呢?“其次有立言”,你没有能够立德,没有机会立功,但是你有了著作留下来。
所以魏文帝曹丕说“夫文章者,经国之大业”(《典论·论文》),文章是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事业,你把你的政治理想,你的治国方略留下来了,“夫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能使你声名不朽。
你身体虽然朽坏了,但是你的精神、你的思想还留在世界上,“年命有时而尽,”一个人的一生不过百年,我们的年岁、我们的生命都有一个时候会终结,这是必然的事情,“年命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你活着的时候就算是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你死后呢?什么都带不走,所以“荣乐止乎其身,未若文章之无穷也”,都不象文章可以传流久远。
所以古人要想追求不朽,就是有“太上”的“立德”,其次的“立功”,其次的“立言”,而那些读书人所追求的“修齐治平”都是“立功”。
陶渊明为什么要出来做官
陶渊明为什么要出来做官?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既然如此陶渊明为什么还要出来做官?就陶渊明的本性和个人的追求来说,他确实是不慕荣利和忘怀得失的;也是由衷地酷受自然山水,向往田园生活的。
可是,他是一个封建时代的读书人,是从祖祖辈辈就接受过正统的儒家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
他那热爱学习,性喜读书的习惯几乎与他的生活相始终,尽管处于极为贫困艰难的环境下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这是他的喜好,实际上也反映了他的精神追求。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读书不仅仅是个人的爱好,而且是学好本领,充实自我的唯一途径。
因为那个时代生产力不发达,科学技术往往是工匠所为,受到轻贱,除了儒家典籍和史籍典章制度之外,作为读书人来说似乎没有更多的学习内容了。
而那时的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和机会是非常单一的,那就是从政做官,来实现其济苍生,安社稷等政治理想和为国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
而且,官做得愈大,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自身价值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实现其从政做官的愿望,这就需要有真正的本领和必要的文化知识,当然更重要的是强有力的社会关系,通过各种方式(举荐、证辟以及隋唐以后的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学而优则仕”几乎是封建知识分子从政的重要目标。
一个读书人决不可能无目的、无追求地去读书学习,一般都有明确的指向性——从政做官。
“余岂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态。
陶渊明遍涉各类书籍,“游好在六经”的奋斗,虽不能说他学习的目标只是为了从政做官,但至少不会排除从政意念的。
自称“少时壮且厉”,“猛志逸四海,思远责”、“或大济于苍生??病奇名之不立??”(《感士不遇赋》),这种壮且厉的志趣,思远飞高举的追求,济苍生的宏愿,慨叹不遇和奇名不立的苦闷,不正表明陶渊明的从政和为官首先考虑的是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的宏伟目标吗?与他质性自然“不慕荣利”和“性本爱丘山”的喜好并不悖离,只是他人生追求多面性中的重要侧面而已。
仕外陶潜
仕外陶潜[作者姓名]:曹丽[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摘要】陶渊明是经历了东晋南宋两朝的著名诗赋家,在诗、赋、散文方面造诣颇高,特别是田园诗享誉中外。
他的独特之处便是淡泊名利亲躬农桑。
接下来我将从陶渊明的坎坷人生、诗赋和归隐三个方面浅析他的文坛价值。
【关键词】人生、诗赋、归隐【正文】陶渊明乃中国文史上的文学巨人。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是入刘宋后改名为潜。
关于这些我们都耳熟能详了,就不再多浪费唇舌,直接切入他的潜隐生平开始分析。
陶渊明虽出生与名门贵族,但家族早已没落,特别是自父亲陶逸死后,和母亲妹妹在外祖父孟嘉的照顾下过活。
因此孟嘉的个性和修养都直接影响着陶渊明的成长,以及在大量的儒道思想书籍的熏陶下,养成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志趣。
孟嘉是当地名门文士,学识修养都非常不错,陶渊明在他的引导下熟读《庄子》《老子》《六经》等古籍和历史读物,这些作品都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成长。
特别是他在柴桑的农村度过了少年时代,养成了恬静豁达的性情。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当时的生活写照。
然而虽无忧无虑地在农村生活了很长时间,但因家道贫寒,又不得不出仕为官养活家中老小。
其中也不排除当时血气方刚的陶渊明也像一般的青年一样想要以出仕来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功名。
陶渊明如此博学多才为何二十九岁才出来做官呢?我认为,这就是他与其他青年不同的地方。
就算有建功立业的心思,但他更想明哲保身,在这个明君不在奸佞横生的年岁里,现实和理想的对抗形成了两股气流在体内拼杀,直到为生计所逼,他才决定出仕为官。
但是我们也不能妄断说他不是一个热血青年。
陶渊明曾多次进出仕途,为官任职年月加起来也有十年有余。
其中他做过祭酒、属吏、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职。
他清高,不入社会污流辞官归家;不为野心家卖命而作“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随后辞官;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跟随明君入仕,又因其巩固地位滥杀忠良再次辞职隐居庐中……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十三年,他尝试将理想投放到事业中拯救沧桑,努力为朝廷尽职,可最终失望了甚至绝望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出仕为官的原因探析
作者:白书锋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
刊名: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2008,(6)
引用次数:0次
1.陶渊明陶渊明诗文选注 1981
2.容肇祖魏晋的自然主义 1996
3.逯钦立陶渊明集 1979
4.《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 1985
5.王定璋陶渊明悬案揭秘 1996
6.刘波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探析[期刊论文]-安康师专学报 2006(3)
7.郑德开陶源明入仕与归隐的实质 1998(4)
1.期刊论文周薇陶渊明仕隐歧说刍议--冈村繁与龚斌的陶渊明研究比较-江汉论坛2003(1)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他有着五次入仕并最终归隐的经历.历史上关于陶渊明的入仕顺序有争议,日本的冈村繁先生选择了陶澍一派之说,并进而认为陶渊明是不负责任、背信逐利的假隐士.本文以冈村繁的<世俗与超俗>和龚斌的<陶渊明传论>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取证方法、文化阐释及阅读经验期待视野加以比较,以揭示在陶渊明仕隐问题上中日学者不同评价的原由.
2.期刊论文周薇冈村繁对陶渊明仕隐评价客观性之质疑-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
历史上对陶渊明的入仕及其归隐顺序有争议.日本的冈村繁先生糅合了陶澍与朱自清两家之说,并站在现代人际关系的立场上,以日本文化为标准去解释陶渊明的仕隐经历,得出了陶渊明是不负责任、背信逐利的假隐士的结论.本文认为他的评价预设及其取证、论证都存在非客观的问题.
3.学位论文李雅玲仕隐·生死:陶渊明的心结——兼论郭象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2005
本文对陶渊明的心结和郭象玄学对陶渊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文章认为,最初陶渊明是以“心远地自偏”的超越方式来作为自己出仕的理论依据。
但是每次踏进仕途他都感到“为人所羁”。
因为这种超越方式在理论上虽然十分高妙,真正实现之就困难重重了。
陶渊明通过几次出仕终于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只适合于归隐,不适合出仕。
但他没有在仕隐之间强分高下。
陶渊明对仕隐的态度与郭象以性分看仕隐冥会暗通。
个人性分不同,宜仕则仕,宜隐则隐。
圣人性分为“全”,凡人性分则有“偏”,由此造成两种不同的逍遥方式:圣人的“无待逍遥”和凡人的“有待逍遥”。
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就是对“有待逍遥”的践履。
他的“待”就是田园。
陶公虽然不以得失祸福为怀,“不慕荣利”,潇洒旷达,却不能对死生不动心,这是他的另一个心结。
这是与魏晋时期文人恋生的思潮一致的。
陶渊明对生命的消亡十分敏感,他对生死乖隔的体验极其深刻,他人的死亡使他觉悟到自己的归宿——死亡。
陶渊明对死亡充满了焦虑,但他最终以郭象玄学的“纵浪大化”的智慧化解了焦虑。
《形影神》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的生死观。
“形”代表了陶渊明思想中及时行乐的思想,“影”代表了他立善求名的思想,但只有“神”代表了陶渊明最终的生死观,那就是纵浪大化,与化为一,“不喜亦不惧”。
4.期刊论文王阳秀越名教而任自然——略论陶渊明的仕与隐-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6(9)
陶渊明一生连续五次出仕,"穷"只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志";隐主要也是"志"意受耻,人格遭辱,从而"越名教而任自然",回归田园.
5.期刊论文马得禹.MA De-yu陶渊明与岑参的仕宦经历、山水田园诗风格比较-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0(4)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及诗文创作对唐宋两代文人的影响深远,尤其对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更为显著.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岑参的山水田园诗也深受他的影响,尤其在岑参早期的生活与创作受其影响最大.陶渊明与岑参在家庭出身与仕宦经历方面有着很多的相似性,二人的仕宦经历都体现了仕与隐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都是通过山水田园诗表现出来的.对二人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岑参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不但深受陶诗之影响,而且在艺术表现上较陶诗更为成熟,二人的山水田园诗分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特征.
6.期刊论文木斋陶渊明自然本体论(二)-天中学刊2004,19(3)
陶渊明及其作品是其生活时代的"自然本体",即渊明以他的人生思想、行为、作品呈现了作为生命的本真的状态,呈现了晋宋之际陶渊明的自然状态,其仕隐情结、雅俗统一等对立同一体构成了他与前代隐士的本质区别.
7.期刊论文武宏璞陶渊明前期仕与隐矛盾心态解读-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1)
从陶渊明早期的作品中人们可以解读到他"仕而达,济天下"的理想.入桓玄幕及弃桓仕刘,都是对这一理想的执着追求,这正是他仕与隐矛盾心态的根源.正因为追求的执着,他的作品在荡漾着田园的清新的同时,更渗透着沉郁愤懑之气.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感受到他比其他田园诗人的伟大.
8.期刊论文木斋陶渊明自然本体论(一)-天中学刊2004,19(1)
陶渊明及其作品是其生活时代的"自然本体".即渊明以他的人生思想、行为、作品呈现了作为生命的本真的状态,呈现了晋宋之际陶渊明的自然状态,其仕隐情结、雅俗统一等对立同一体构成了他与前代隐士的本质区别.
9.期刊论文王涘海陶渊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隐士-零陵学院学报2003,24(4)
从陶渊明的多次入仕、从其归隐后诗文体现出来的思想来看,陶的归隐乃是不得已为之,是社会不能见容的结果,是理想不得伸的转向.陶在归隐后,仍念念不忘"樊笼"般的社会,仍渴望知遇贤主明君,希望自己的大志能得以伸展.由此可见,陶渊明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10.学位论文唐萍猛志逸四海 功遂便辞归——试论陶侃与陶渊明的精神传承2007
陶渊明是我国中古时期伟大的诗人,他蔑视权贵,淡于功名,关心黎民疾苦捍卫人格尊严,曾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
他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性格豁达,狂放不羁,崇尚自然。
他的诗文质朴无华,清丽自然,寓绚于素,韵味隽永,自辟溪径,具有浓郁的田园和乡土气息,后人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诚”之誉。
钟嵘《诗品》称其为“古今隐逸诗人隐逸之宗”,“隐”则不仕,“逸”则闲适、自然。
苏轼更是推波助澜,称其“遇隐则隐,遇仕则仕。
”达到了“无可无不可”的程度。
渊明沾溉后世,“自然、任真”、“冲澹、闲适”已经成了陶渊明的代名词。
渊明深层心理中,存在着二重人格。
一是理想人格,一是现实人格。
理想人格主要源于家族血统积淀和东晋士人矫前代士风之失而形成的人格理想,其内涵是以任怀得意、傲然称情统一仕隐矛盾,追求入世功业与世外超逸相结合,解决儒与道、名教与自然之矛盾。
在这一点上,渊明与时代并无二致,他并无超出同时代人之处。
不同之处则表现于现实人格上。
现实人格首要因素是他的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倾向,这一倾向源于陶氏家族没落及渊明一支于陶家中卑微地位所引起的诗人心志失落与不平,自我为中心性格倾向决定了渊明一生无论出仕与归隐,都摆脱不了人生孤独的困境。
然而,也正是现实中的孤独失志使渊明从历史中寻找一个守节固穷的群体归宿,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
而这又与渊明现实人格中另一因素,即对优越感的执著及与之相关的人生诗意化个性倾向相联系。
在渊明一生中,有三个因素导致他形成自卑情结:一是家族双重式微;二是曾祖陶侃不可逾越的偶像地位对作为陶家子弟的渊明的影响;三是自身体质赢疾。
自卑情结的形成使渊明一生始终贯穿着自我拯救、不断超越的过程,这一过程便化作在人生优越感驱动下的自我理想化和生活诗意化。
这一倾向又与其人格理想相结合,于是,我们今天才能读到一位于困境中“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于贫病交加中“融然远寄”的诗人和他的乱世中优美如画的田园诗及末世中的桃花源。
他的诸多美好品质与传诵千古的不朽之作是与他的家族的精神传承密不可分的。
陶渊明是已故晋大司马陶侃的曾孙。
曾祖父陶侃的品格影响力尤为重要。
在陶渊明的身上,可以看到陶侃的影子。
运筹帷幄,机敏过人,珍惜光阴,勤奋好学,勤俭节约,为官廉洁这些超群的品质和精神陶渊明都传承了下来。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dyw-czb200806008.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