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资金参考资料 (1)

合集下载

青海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财政支农资金扶持供销社发展专项补助资金管

青海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财政支农资金扶持供销社发展专项补助资金管

青海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财政支农资金扶持供销社发展专项补
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供销合作
【发文字号】青财农字[2016]702号
【发布部门】青海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16
【实施日期】20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青海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财政支农资金扶持供销社发展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青财农字〔2016〕702号)
各市(州)、县财政局,省供销联社:
为加强和规范省财政支农资金扶持供销社发展专项补助资金管理,确保补助资金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青海省财政支农资金扶持供销社发展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青海省财政支农资金扶持供销社发展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青海省财政支农资金扶持供销社发展
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省财政支农资金扶持供销社发展专项补助资金管理,确保补助资金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财政支农资金扶持供销社发展专项补助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供销社系统建设及发展的专项补助资金。

第三条省财政支农资金扶持供销社发展的范围主要包括:
(一)农副产品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农牧业生产资料加工配送中心、农。

财政支农资金参考资料

财政支农资金参考资料

财政支农资金参考资料财政支农资金参考资料一、财政支农资金的意义和目的财政支农资金是政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而投入的资金,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民收入水平,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建设。

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可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业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扩大农民消费市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支农资金的来源和规模财政支农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农业农村部门的财政预算安排、农村信用社的利润和存款、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税收收入等。

根据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状况、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农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确定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

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应当充分考虑农村发展的需求,确保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综合发展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

三、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和方式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应当包括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农民收入和农村产业发展。

具体包括:1. 农业生产方面,应当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能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 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应当加大对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3. 农民收入方面,应当通过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推动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等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 农村产业发展方面,应当加强农产品加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市场化。

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式可以通过直接投入、贷款支持、购买农产品、补贴农业保险等方式实现。

具体投入方式应当根据农业农村发展的需求和政策导向来确定。

四、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为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使用和防止滥用浪费,应当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具体包括:1. 加强投入计划和预算编制,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科学配置和合理使用。

财政支农情况汇报

财政支农情况汇报

财政支农情况汇报近年来,财政支农工作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

通过各项政策和资金投入,我们努力支持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现在,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财政支农的情况。

首先,我们在财政支农方面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们在财政支农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前一年增加了10%,达到了2000万元。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等方面,有效地帮助了农民提高了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

其次,我们在财政支农政策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我们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我们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改善生活。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推广了一些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模式,帮助农民提高了种植和养殖效率。

另外,我们在财政支农方面也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帮助农民学习和掌握了更多的农业生产技能,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经营水平。

这些培训活动得到了农民的广泛好评,也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最后,我们在财政支农方面也加大了对农产品市场的扶持力度。

我们加强了农产品的市场开发和流通渠道的建设,帮助农民更好地销售自己的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财政支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财政支农工作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继续关心和支持财政支农工作,共同努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财政支农

财政支农
(2)财政补贴的运用。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 的政府无偿支出,它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在农业发展中是十分必要的,具有积极的作用。
2.税收政策支持。
(1)征收保护农业税。一些国家为了保护和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加大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征收 高额税款。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税收筹集财政资金,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 给地方的返还收入,从而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展望财政支农的政策取向,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切实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把解决好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创新财政支农机制体制。
(一)切实完善财政支农的投入机制。
要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农业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支 农政策的导向功能和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和投入激励机制,引导信贷资金、民间 资本等投入新农村建设,尽快形成多方位、多元化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投入格局。
(七)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
问题
(一)财政支农的有效投入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财政收入连年增长,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也在不断增长。国家财政收入从“一五”的 1291. 07亿元,增长到“九五”的. 39亿元。增长了38. 33倍。同期国家财政农业投入从99. 58亿元增加到4938. 88亿元,增长了48. 6倍,总体上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却大 大慢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1978年、2000年的国家财政收入分别为1132. 26亿元和. 23亿元,增长了10. 8倍,而同期国家财政农业投入分别为150亿元和1231. 5亿元,只增长了7. 2倍。其中,中央财政农业投入的增速 快于中央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而地方财政农业投入增速慢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特别是到90年代末,地方财政 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呈萎缩状态,不及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的一半。可以看出国家财政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主要是 由地方财政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的。虽然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从总量上看,财政农业投入仍没有达到 《农业法》的要求,即使达到了《农业法》所规定的每年用于农业的支出不得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的要求,我 国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按照W TO《农业协议》,我国农业综合支持量可以达到农业生产总值的8. 5%, 而在2004年只有3. 3%,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整理好的)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整理好的)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一、分析指标(基础数据)
1、投入:1)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亿元)、增加量(亿元)、
增长速度(%);
2)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增长
速度(%);
3)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即各项支出所占比例
2、产出:农业:4)粮食产量(万吨);
5)农业总产值(亿元);
6)农机具拥有量(台/户);
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公顷);
8)水库数(座/县)、水库总库容量(亿立方
米);
9)除涝面积(千公顷);
10)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千公顷);
11)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结构(%);
12)主要农产品产量(万吨)
农村:13)农村道路修建里程(公里);
1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户数);
15)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
农民:16)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年);
17)农民收入增长速度(%);
18)农民减负率(%)
二、衡量指标(主体指标)
19)每投入一元支农资金可生产的粮食产量或产值=粮食产量
或产值/财政支农资金总额;
20)每增加投入一元支农资金可带来的粮食产量或产值的增加
值=(本年度粮食产量或产值-上一年粮食产量或产值)/本年度财政支农支出总额-上一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额);
【第二个指标能更直观地反映财政支农强度的变化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21)农业科技推广费用收益率(%)=新增效益*推广所占份额/
推广费用*100%;
22)每投入一元支农资金带来的农民的收入值=农民收入/财政
支农支出总额。

2024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2024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2024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范文2024年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一年,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打造现代农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我市在2024年大力实施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

本文将对2024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进行总结,以期能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工作概况2024年,我市全面落实国家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积极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加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投入。

全年共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产销衔接、农业科技创新、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

二、资金使用情况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4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村道路、灌溉设施、电力设施等建设。

全年共投入资金2000万元,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2. 农产品产销衔接为解决农产品产销衔接问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024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重点投入到了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领域。

全年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新建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厂和冷库,打通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销售链条,使农产品能够更好地进入市场,实现增值增收。

3. 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关键。

2024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投入到了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等方面。

全年共投入资金800万元,支持农业科技团队开展科研项目,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4. 农民专业技能培训为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24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用于农民专业技能培训。

全年共投入资金400万元,开展了农业机械操作、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等培训班,提高了农民技能水平,拓宽了就业渠道。

5. 农村金融服务为解决农民小额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4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全年共投入资金300万元,支持农村信用社扩大服务范围,提供更多优惠的贷款利率和融资渠道,解决了农民的融资需求,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2023年市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方案

2023年市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方案

2023年市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问题愈加凸显。

为了切实支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市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本方案旨在合理分配市财政支农资金,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推动农业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1. 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4. 推动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农村发展环境。

三、资金来源1. 中央财政拨款:根据中央政策,市财政将争取更多的中央财政拨款用于支农资金;2. 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市财政将从地方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资金支持农业发展;3. 农业发展基金:通过农地转让、农产品销售、农业项目投资等渠道积累资金。

四、资金分配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按照实现主要目标的需要分配资金;2. 绩效导向原则:按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收入水平等指标绩效评估结果分配资金;3. 公平公正原则:确保资金分配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利益。

五、资金分配方案1. 农业结构调整方面资金分配重点将放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主要用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产设备更新、农民培训等方面。

具体分配如下:(1)农业科技创新:将拨款2亿元用于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加强科研力量建设,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2)农业生产设备更新:将拨款3亿元用于农业生产设备的更新,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农民培训:将拨款5000万元用于农民培训,组织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产业经营管理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2. 农民收入提高方面资金分配重点将放在提高农民收入上,主要用于农业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

具体分配如下:(1)农业产业发展:将拨款4亿元用于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农产品的良种良法推广、规模化养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

(2)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将拨款2亿元用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支持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产品物流网络,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024年财政支农资金检查自查报告(三篇)

2024年财政支农资金检查自查报告(三篇)

2024年财政支农资金检查自查报告自县四部门召开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检查工作会后,我镇于7月10日召开了由各村委会主任、会计及政府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专题会,会上传达和学习了县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对我镇自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以广办发{XX}8号文件形式下发到各自查单位。

同时对自查的工作要求及时间进行了安排。

二、自查结果:1、粮食直补方面:XX年和XX年我镇共上报耕地面积77625.12亩,其中XX年37708.94亩,XX年39916.18亩,均为各村委会按要求申报的面积,粮食补贴也以一卡通的方式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

2、油菜奖补方面:按照上级精神要求,我镇于XX年和XX年共上报了油菜种植面积8386亩(XX年4258亩),其中XX年油菜补贴已下拨,XX年补贴暂未下拨。

据调查各村委会已把下拨的油菜补贴款全部收回(原补贴款打入村干部或村小组干部一卡通账户中),并开具了发票作村委会收入,用于种油菜够种等开支或作村其他开支使用。

3、支农项目资金方面:XX年和XX年县级财政安排我镇支农项目9个,支农项目资金13万元(其中2万元未下拨),共涉及到7个村委会,项目分别有道路硬化、沟渠维修护坡,对于上级下拨项目资金各村已做收入入账,并且资金也已使用到相关项目中。

三、存在的问题、原因、措施:通过自查我们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油菜补贴发放方面,由于现在大部分农户在外务工,真正种植油菜的很少,也很分散,统计较难,根本达不到上面的冬播要求,所以造成补贴资金很难发放到种植农户手中。

另外在财政支农项目专项资金方面,基本上都使用在专项项目之中,只有个别村用于其他项目,但也是用于村公益事业建设。

总之我镇没有发现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进行侵占、挪用及截留的情况。

针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镇将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在油菜种植方面,积极引导农户播种油菜,鼓励农户成片种植,真实统计农户种植油菜的面积,将补贴资金如实打入农户一卡通账号,真正让农民等到实惠。

关于财政金融支农资金的文献综述

关于财政金融支农资金的文献综述

投入对 经济增 长 具 有 双重 影 响 。国 内大 多数 学 者 认 为 , 国财政 用 于农业 的 支 出规 模偏 少 , 能保 证 农 我 不 业 的长期快 速发 展 , 国家财 政需要 加大 对农 业 的投 资 力 度 。刘 涵[ 实证研 究发 现 , 国财 政支 农支 出确 实 2 我 能够促 进农 业 产 出增 长 , 存 在 支 出 总 量 不 足 的 问 但 题 。沈 淑霞 和秦 富 对 我 国财 政 农 业 投 入性 支 持 规 模 效率 进行 实证分 析后 , 出 : 革开放 后 , 国财 政 得 改 我 农业 投入 性支 持 的绝对 规模 总体 上呈逐 年增 长态 势 ; 而投入 性支 持 的相 对规模 却呈 动 态下 降趋势 。 上述 学者 虽然 通 过 实证 分 析 认 为 我 国财 政 支 出 规模 不 足 , 是 只有 少数 研究 人 员对农业 支 出 的最 优 但 规模 进行 了论 述 , ar 对 公 共 支 出与 经 济 增 长 的 B ro ] 实 证研究 表 明 , 政 支 出 存 在最 优 规 模 。另 外 , 府 财 政

中图 分 类 号 : 3 3 3 F 2 .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 1 0 ( O 0 0 ~ 0 O ~ O 1 7 ~ 8 72 1 )9 16 3

随着 我 国市场 经济 体 制 改 革 和全 面建 设 小康 社 民的福利水 平 。何 振 国 估 计 出 了 中国财 政 支 农 支 出 的最优 规模 , 即财 政 农 业 支 出大 约 为 农 业 GD P的 4 . ; 玉清[ 估算 出中国财 政农业 投入 最优 规模 72 郭 6 为 8 2 。由于 他们所 采用 的 财政 农 业 支 出 的 口径 .6 不 同 , 以估计 的农 业 投 入 最优 规 模 差 距很 大 , 结 所 但 论 都 是我 国 的财 政 支 出规 模 远 小 于 所测 算 的最 优规

2000-2008年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分析

2000-2008年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分析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实力的迅速增强,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以下简称“三农”)的支持力度。

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助农惠农政策。

山西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三农”发展的战略决策,据此,山西省财政部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支农方式,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较好地落实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政策和战略决策,为促进全省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解近十年来山西省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情况,课题组对2000-2008年山西省财政收支总体情况及省、市、县三级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山西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总量和结构分析(一)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分析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支持范围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财政支农支出的范围难以准确界定。

为保持比较口径的一致,本报告主要以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的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根据相应的预算科目变化情况进行调整。

2000-2008年,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有以下特点:1.财政支农支出增长速度快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

2000-2008年,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由18.89亿元增长到123.02亿元,增长了5.5倍,年均增长26.39%,比同期财政支出增长速度高出1.7个百分点。

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8.39%上升为9.35%,上升了0.96个百分点,这一比重除2006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年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财政支农支出比例波动较大,缺乏支出硬约束。

2000-2008年,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年平均增长速度比同期财政总收入增长速度低2.9个百分点。

从其增长率来看,除2003、2005、2006年外,其余年份财政支农支出增长率均高于同期财政总收入增长率。

但从各年的增长情况看,最高年份比上年增长可达62.92%,最低年份仅增长1.59%。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料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料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资料财政支农政策小册子财政支农相关政策培训资料本文档主要为了让需要的人可以免费。

根本原因本身这个不属于什么版权的结构性问题,该人就是搞到要财富。

所以我作了一点修改后免费发放。

1、农作物良种补助标准的标准是什么?答:早稻、玉米、小麦每亩补贴l0元,中稻、一季稻、晚稻每亩补贴15元。

2、农机购置补贴的标准是多少?答:中央财政对书目内农机,每台补贴不超过售价的30%,且单机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财政对购买下列粮食生产机具进行累加补贴:联合收割机、耕整机、粮食烘干机、大中型轮式推土机、植保机械实行10%的累加补贴,单机最高累加补贴额不超过2万元。

手扶步进式插秧机、高速公路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和插秧机配套秧盘、秧盘播种管材实行40%的累加补贴,单机递增最高累加补贴额不超过4万元。

经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农机)选购服务组织购买上述机具再给5%的累加补贴,单机最高累加补贴额不超过1万元。

3、研究重点公益林补偿标准是多少?答:全省重点公益林面积4226.26万亩,每年每亩补助12元,其中:补偿性支出每年每亩11.75元、公共管护支出每年三千五百0.25元。

4、哪些母猪可以参加承保?答:能繁母猪可以参加保险业务。

即阮福永瑞参加保险的母猪必须在投保之日已生过小猪。

怀孕母猪待生了小猪后,也可以参加保险。

5、参加能繁猪只保险享受可以享受哪些扶持政策?答:每头能繁母猪保险金额1000元,保险费率6%,保险期限一年。

财政承担80%保费补贴,养殖户承担20%保费。

6、渔工责任的保险责任有哪些?答:受雇于船东的渔工,在海上作业期间因发生意外事故致使死亡、伤残。

7、参加渔工责任保险可以享受哪些扶持政策?答:保险试点范围是全省沿海每种县(市、区)。

保险金额每人10万元或15万元(其中意外苏朗伤害丧葬费保险金额限为15000元),保险费率2.2‰。

财政给予40%保费补贴,船东承担60%。

8、农村户用沼气补助对象和标准是什么?答:按照推荐的户用沼气标准建设的农户,每户补助资金1500元。

省人大常委会对财政支农惠农工作的调研报告材料(1)

省人大常委会对财政支农惠农工作的调研报告材料(1)

省人大常委会对财政支农惠农工作的调研报告材料(1)读书人文档频道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省人大常委会对财政支农惠农工作的调研报告200年11月,省人大农委邀请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省人大代表,对全省财政支农情况进行了调研。

总的印象是:全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支农惠农政策,按照“两个高于”(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的要求,切实把支农惠农摆在财政工作的突出位置,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

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成效第一,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持续增长。

省级财政扶持“三农”发展的投入较好地保持了“两个高于”的要求,全省13个省辖市和多数县(市、区)在财政支农资金安排上也达到了“两个高于”的要求。

第二,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有所优化。

支持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明显增多,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不断增长,尤其是农民转移性收入显著提高。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反映,200年、200年全省各级财政发放给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分别达亿元和亿元,同比增长%和%。

第三,财政支农管理体制不断创新。

全面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继续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打包”试点,着力减轻县级财政的项目资金配套压力。

第四,财政支农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

公开财政支农项目信息,强化社会监督;健全财政支农项目管理制度,强化自我监督;开展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强化事后监督。

第五,土地出让金支农政策的执行有所改善。

土地出让收支财政监管制度初步建立,规定将土地出让的收入全额纳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

各地政府进一步健全了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设立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专户”,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与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相接轨。

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

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

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一、项目申报范围。

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项目。

二、申报资格。

1. 申报主体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或者依法设立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具备从事相关项目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服务能力。

2. 申报主体应具备良好的信誉和财务状况,无不良信用记录。

3. 申报主体应具备相关项目所需的技术和人员配备,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三、申报材料。

1. 申报书,包括项目名称、申报主体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申请资金数额等内容。

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项目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投资效益分析等内容。

3. 项目建设规划书,包括项目建设规模、建设进度、主要建设内容等内容。

4. 资金需求预算,包括项目总投资、资金筹措计划、资金用途等内容。

5.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包括申报主体资质证明、项目实施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

四、申报流程。

1. 申报主体提交申报材料至当地农业部门或相关管理部门。

2. 相关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项目进入评审阶段。

3. 评审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评审合格的项目列入资金支持范围。

4. 相关部门对资金支持范围内的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期内无异议的项目进入资金拨付程序。

五、项目实施与监督。

1. 项目实施应按照申报材料中的项目建设规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实施。

2. 相关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3. 项目结束后,申报主体应按要求提交项目验收报告及相关资料,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申请资金拨付。

六、项目资金使用管理。

1. 申报主体应严格按照资金使用计划执行资金使用,不得挪用或挥霍资金。

2. 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有资金使用调整,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备并取得批准。

七、项目成果评价。

1. 项目实施结束后,相关部门将对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后续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

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基础练习题(参考)-第四章农村财政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基础练习题(参考)-第四章农村财政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基础练习题(参考)-第四章农村财政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单选题]1.()是保证财政支农投入的收入来源基础,也是涉农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

A.财政收入B.财政政策C.财政(江南博哥)支出D.财政管理体制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财政收入是指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为抵御公共风险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

财政收入是保证财政支农投入的收入来源基础,也是涉农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

[单选题]2.下列政府财政支出功能科目中,财政农业投入是()的组成部分。

A.一般公共服务B.农林水事务C.城乡社区事务D.其他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功能分类设置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等大类,类下再分款、项两级。

主要支出功能科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采掘及电力信息等事务、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国债事务、其他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财政农业投入属于支出功能中农林水事务的组成部分。

[单选题]3.下列财政收入中,属于税收收入的是()。

A.公债收入B.营业税C.行政收入D.国有资产收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财政收入是指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为抵御公共风险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

按收入形式分类,财政收入可以分为:①税收收入,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②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入、国有企业收入、公债收入、行政收入等。

[单选题]4.()是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各级预算管理的职责权限和预算收支范围的一项根本制度。

A.税收管理体制B.预算管理体制C.财务管理体制D.支出管理体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预算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各级预算管理的职责权限和预算收支范围的一项根本制度,它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2023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2023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2023年,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各级政府积极创新财政扶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支持力度。

2023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得到充分保障,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1.资金分配:今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规模较往年有所增加,全国范围内多个省市都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确保了资金的充分使用。

2.项目推进:支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

通过统筹安排资金,提高项目推进效率,确保资金的精准使用。

3.农民受益:专项资金的使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

三、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亮点1.规范管理:各级政府加强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杜绝资金滥用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2.创新机制:在资金使用方面,尝试采用强调绩效和市场导向的机制,鼓励农业主体参与农村产业发展。

通过对项目进行评估,追求效益最大化,推动资金的有效利用。

3.拓宽渠道:为了确保资金到位和使用高效,政府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业投资。

通过PPP模式、土地流转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作用最大化。

四、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不足1.项目选择不合理:由于一些地方存在政绩考核的压力,部分项目选择较为追求表面效果,而忽视了项目的长远发展。

这导致了一些资金投入后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

2.管理机制不完善:尽管各地政府加强了对专项资金的监督,但还存在一些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有些地方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管不够到位,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信息公开不透明:在一些地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并不对外公开,缺少监督和舆论的监督,容易产生不透明的现象。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扩大,财政支农支出成为了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

财政支农支出是指政府为支持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而投入的财政资金。

本文旨在研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和效果,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的财政支农政策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政府通过投入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卫生等事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通过给予农民直接补贴、农业保险等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方式和规模等因素,都会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具体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收集与整理等。

四、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机制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入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设施、道路建设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农业技术推广:政府通过投入资金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

3. 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政府投入资金支持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改善农民的教育和医疗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4. 直接补贴和农业保险:政府通过给予农民直接补贴、农业保险等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五、实证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随着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2. 不同地区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政府投入的财政支农资金相对较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也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政府投入的财政支农资金相对较少,但也在逐步增加。

财政支农内容

财政支农内容

在农业财政政策中,财政支农,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财政支农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要手段,是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资金投入优惠政策和制度建设。

按照公共财政原则,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突出财政支农重点。

主要内容有:(一)支持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包括: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助等。

(二)支持抗灾救灾,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主要内容包括:特大防讯抗旱资金、动物疫病防治补助资金、农业税减免补助资金等。

(三)增加财政扶贫投入,支持扶贫开发。

主要内容包括: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资金,其重点是中央补助地方财政扶贫资金。

(四)积极支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人。

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等。

(五)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治理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两部分。

(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投资,支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主要内容包括:“贫困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

(七)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

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经费、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经费等。

(八)逐步取消农业税收、减轻农民负担。

主要内容包括:取消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农业税降点或条件成熟时将全面取消等。

(九)推行扶持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主要内容包括:农民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

(十)支持产粮大县、财政穷县,实行“三奖一补”政策,缓解县级财政压力。

财政部关于印发《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08]144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08]144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财政部关于印发《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08〕1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为进一步推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建立对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奖励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暂行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九日附件: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推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建立对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奖励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行考评,并给予适当奖励。

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指县级人民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以主导产业或重点项目为平台,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资金用途的前提下,把投向相近、目标基本一致、但来源不同的各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归并,统筹安排,集中使用。

第三条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是指运用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对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县(市、区、旗,以下简称资金整合县)的整合工作进行综合性考核和评价。

第四条考评遵循以下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实施的原则;(二)客观、公正、规范的原则;(三)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的原则;(四)突出成效、奖惩分明的原则。

第五条考评的依据:(一)国家关于支持“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二)财政支农资金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资金拨付文件;(三)财政部和省级财政部门印发的有关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四)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方案、资金申请文件、整合工作总结、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等有关文件资料;(五)县以上财政部门的有关批复文件、检查结论,审计部门出具的有关审计报告或委托中介机构出具的有关项目评审或竣工验收报告、考评意见等;(六)其他相关资料。

2022年中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最新)

2022年中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最新)

2022年中级经济师《农业》试题及答案(最新)1、[单选题]关于乡村治理定位的演变,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

A.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乡村治理示范镇创建B.创新农村社区管理C.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D.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答案】C【解析】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2、[多选题]我国农村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

A.确保粮食安全B.培养职业农民C.稳定粮食价格D.侃讲农民增收【答案】ADE【解析】本题考查农村财政政策目标。

农村财政政策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

3、[单选题]某企业将20万元存入银行,年存款利率10%,按复利计息,2年后可得到( )元。

A.23.8万B.24万C.24.2万D.24.4万【答案】C【解析】20×(1+10%)2=24.2。

4、[单选题]农业生产具有不稳定性和资金需求的不平衡性,体现了农村金融的()特点。

A.涉及面广B.风险较高C.政策性强D.管理较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农村金融的特点。

管理较难:农村地域辽阔,地理、气候差别很大,各地区、各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物质生产条件不一,劳动生产率高低有较大差异,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综合反映在农业生产上,具有不稳定性和资金需求的不平衡性,给农村金融管理带来困难。

5、[单选题]企业的筹资规模应与资金需求量相一致是企业筹资的( )原则。

A.筹措及时B.规模适当C.来源合理D.方式经济【答案】B【解析】规模适当原则要求企业的筹资规模应与资金需求量相-致。

6、[多选题]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中,“经营收益”指标统计的内容包括()。

A.经营收入B.补助收入C.投资收益D.其他收入。

E,发包及上交收入【答案】ACE【解析】本题考查收益的核算。

经营收益=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经营支出-管理费用。

7、[多选题]下列属于无形资产的项目有().A.专利权B.科普光盘C.特许经营权D.商标权【答案】ACDE【解析】无形资产投资指投资者以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特许经营权、场地使用权进行的投资8、[多选题]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原则包括()。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177《商场现代化》2010年10月(上旬刊)总第625期财会探析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大,涉农建设项目逐年增加,涉农资金投入不断增长。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预防措施不够严密、监管体制不够健全以及基层面临的实际困难等多种原因,在涉农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管不到位、项目建设质量差、资金使用不规范,资金使用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

因此,本人就切实加强涉农项目资金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杜绝违纪违规操作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当前涉农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财政支农支出在总量上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但真正用于支援农业生产的支出增长缓慢。

财政支农支出增长主要是因农业主管部门增人、调资,农业事业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2.有的支农资金未及时足额拨付。

一是县级财政存在隐性赤字,挤占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

二是财政资金调度困难,有些专款年底才筹集资金兑付,使农业主管部门难于在年底前及时拨付资金。

三是有些支农项目三季度以后上级才下达预算指标。

四是有些支农项目跨年度建设,需按基建进度拨款。

3.涉农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缺乏统筹安排。

在资金分配上存在“撒胡椒面”现象,资金使用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当前涉农项目、资金管理较松散,涉农部门各抓一块,在项目申报、审核及实施过程中统筹安排比例较小,严重影响了涉农项目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同时,一些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特别是乡镇政府挤占水利专款较为严重。

主要原因:一是财政供养人员多,财政预算以“保工资、保吃饭”为主。

二是在年度预算安排中,有的县对农业部门的预算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三是一些部门及乡镇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经费支出控制不严,差旅费、招待费居高不下。

也对捆绑项目、集中资金打造精品亮点农业工程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4.部分涉农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不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真研究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确定支持范围、支持重点和支持方式。

制定印发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操作办法。

规范预算编制,细化预算内容。

明确的责任制和落实督办制,健全和完善资金监管制度。

区别轻重缓急,确保资金使用到位和有效运转。

规范财政工作运行机制,完善财政行政审批程序。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宣传发动,健全一事一议制度。

取得广大农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完善管理与考核办法,实行督办、调度、通报、考评相结合的办法,重点督促检查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组织领导、方案制定、任务落实、工作进展等方面的情况,并将此情况纳入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

财政补贴、以奖代补、贷款贴息。

优惠的利率政策,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支持农村发展。

信贷政策的杠杆效应吸引更多资金投放农业、农村生产领域和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缓解财政压力。

放开民营资本的准入限制和贷款利率,促进农村小额信贷的发放。

开展项目申报。

扶持做大做强。

支持技术改造。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狠抓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部门预算责任。

加强对决算数据的分析运用,健全预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机制。

加强分析和动态监控,完善评价体系。

推进各类资金整合,增强资金的规模效应。

狠抓增收节支,反对铺张浪费行为。

功能用途相近的专项资金进行合理归并和整合。

强化财政监督。

开展专项检查,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坚决查处财政违法行为。

积极开展上下联动监管,切实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机制和有效的问责机制。

自觉接受人大、审计监督,建立系统、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

建立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强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围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等关键环节,提升信息化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保障能力。

建立健全财政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台账、抽查巡查、健全管理制度等方式,强化对财政安排的资金以及其他部门和渠道下达的财政资金的监管,对项目实施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和信息反馈制度。

将支农资金的使用范围、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监督及预算执行、绩效考评、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和“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提高办事效能。

规范支农资金审批程序。

建立科学可行的项目支出预算审核机制。

进行筛选排序,分类审核。

重大项目资金计划和支出预算执行方案经财政部门初审,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执行,使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决策更加客观、公正,程序更加透明。

建立公平、公正、规范的支农资金分配机制,支农资金统筹安排机制,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管理使用机制,激励约束并重、奖惩结合的考核机制。

重点专项资金项目必须单独设账、独立核算,项目完成后必须进行财务(竣工)决算审计机制,夯实财政专项资金长效监管机制的基础。

把好项目报批关和资金拨付关。

项目开工期间,项目部门首先要报项目实施方案,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

项目竣工后,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对实施项目予以验收,验收合格后实行财政报账制;建立“三步监督”,即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完善“五项制度”,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财政报账制,形成对支农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的全程监控,积极推行支农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积极推进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的整合,严格项目支出分配程序,加强重点项目支出的跟踪问效和监督检查。

完善预算编制:加强基础数据的收集管理,科学、合理地制定定额标准;推进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完善各项支出定额管理;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合理安排预算资金;强化预算约束,增强预算的计划性与严肃性,减少临时追加预算的现象。

确定绩效目标,建立客观公正的考评标准,科学有效的考评方法,合理的指标体系,推进预算支出特别是投资项目的绩效考评工作。

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完善直接补贴机制。

稳妥地调整补贴系数。

完善最低收购价格,确立农产品价格政策,维护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的现象发生。

安排项目时,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把资金尽量安排到有利于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惠民增收、老百姓直接受益、见效快的项目上。

资金的支出统一执行县级报账制、招投标制、政府采购制、国库集中支付制。

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拟定财政重点支出项目绩效考评暂行管理办法,对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绩效评价的范围、办法、考核指标、组织实施、结果使用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确定对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生态与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促进再就业资金、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率先实行绩效评价。

明确绩效评价要求。

对预算编制各个环节中绩效评价的要求进行明确界定,要求各部门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

各部门单位编制预算时,要对项目目标、预期效益(经济、社会效益) 、资金使用计划和项目实施计划等,进行充分考察和事前评审,并作为绩效评价和安排财政资金的主要依据。

对预算已确定的支出项目,要纳入日常财政和财务监控体系,加强对资金拨付、使用环节的监控。

对已完成的支出项目,部门要进行绩效考评,评价结果作为财政监督和今后安排支出的重要依据。

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财政资金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

强化专项资金后续跟踪管理和绩效监督,对资金低效使用、没有完成目标任务,以及发生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的,,建议有关方面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开展农业财政资金综合效益评价,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招标项目和出口农产品绿卡工程等项目,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量化计算和分析,实行综合效益评价。

统一规范项目预算管理,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早编细编预算、完善工作机制,提高预算完整性透明度。

建立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保障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构建规范的指标体系,建立财政资金支出各环节的绩效评价制度,确保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公正合理性。

改进预算会计核算工作,正确反映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

完善评价体系。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遵循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统一与专门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形成一套完整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库,在财政支出分类的基础上,分别建立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库。

选准推进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改革的突破口,保证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作用。

编制绩效预算可以起到事前监督的预防作用,解决其他事中和事后环节监督管理上的不足,从根本上提高资金绩效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严格的绩效预算审查制度,通过加强对预算支出绩效的审核、评价及综合平衡,对绩效差、不合法、不合理、不科学的部门预算支出计划予以调整。

建立预算执行过程的绩效跟踪检查制度,在提出公共预算时要设有与该支出对应的效果指标;在预算执行的中期报告中要对比资金的使用与绩效,在决算时要报告最终的资金绩效情况,并对各部门的项目支出进行横向的成本效益分析,找出不同单位或部门项目间成本效益差异的原因,为以后支出决策提供依据。

深化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

落实自评责任,规范单位自评行为,严格绩效目标申报,与预算批复同步试行重大支出项目绩效目标批复制度,进一步加强源头约束。

同时,根据自评情况选取重点项目开展重点评价,逐步减少资金分配、使用过程中的随意性。

推进绩效预算工作。

将预算单位纳入绩效预算编制范围,实现绩效预算工作的全覆盖,构建部门之间的财政资金竞争分配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事前绩效预算、事中监督检查、事后绩效评价”的财政支出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制度。

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试点工作。

将绩效目标作为资金分配和项目遴选的一项重要判断标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搭建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平台。

成立绩效评价专家库,构建中介机构评价和专家评价为主的第三方独立评价工作机制,逐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高评价结果的专业性、科学性与权威性。

问题: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

缺乏一个有权威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分散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各部门又主要是从技术性能、项目工程管理方面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差异大,难以形成统一、全面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这将直接导致评价标准不统一,从而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差异大,缺乏可比性。

未建立规范的指标体系。

目前,各有关部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是通过若干固定的财务、技术和工程管理指标进行全过程评价,评价侧重于技术、工程和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评价,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价不足;同时评价还缺乏一套科学、统一、完整的指标体系。

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从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支出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评价的要求。

支出评价内容不完整。

目前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一方面只重点审核项目支出行为是否符合现行财务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而忽视对项目效率或发展效益方面的评价,或由于评价指标设置不完整,不能进行项目的效益评价;另一方面评价对象仅局限于项目本身,而忽视项目内外因素(包括政策环境和自然环境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投资行为对行业、社会及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等)。

支出结果缺乏有效的约束力。

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只是作为各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或作为有关部门加强新上项目管理的借鉴或参考,对于财政资金支出项目中的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环节责任人没有任何直接约束,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

建议: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分类体系。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划分为农林水等大类,并且根据评价工作的具体情况可以在进一步细分的若干小类,与财政日常管理的习惯相适应,便于基础信息的收集。

制定评价标准。

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研究指标与标准的对应关系,研究不同评价对象的标准选择,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整理各种分类标准数据,在条件成熟时要研究建立绩效评价标准数据库。

为提高有关评价标准的权威性,财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可以效仿企业绩效评价,定期发布有关评价标准。

完善评价体例。

建议在财政支出分类的基础上,应分别建立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

从指标的适用性角度考虑,各类指标均可划分为通用指标、专用指标、补充指标和评议指标四种类型。

并且根据指标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各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划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建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机构。

建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赋予工作机构及相关人员以必要的职权,如在信息查询、资料获取、独立取证以及行政处罚建议等方面给予一些特定的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