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冷翠山居闲话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备课手册:03翡冷翠山居闲话 含解析
翡冷翠山居闲话本课话题——拥抱自然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气里寻得?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歌德说,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最深奥的消息。
并且这书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阿尔卑斯与五老峰,西西里与普陀山,莱茵河与扬子江,莱蒙湖与西子湖,剑兰与琼花,杭州西溪的芦雪与威尼市夕照的红潮,百灵与夜莺,更不提一般黄的黄麦,一般紫的紫藤,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长,同在和风中波动——它们应用的符号是永远一致的,它们的意义是永远明显的,只要你自己心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的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
点评:读懂大自然这部奇书的方法和途径:不但需暂时远离尘俗和现代文明的喧嚣,也需一个从容、空旷、能容万物的自由心境,更要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如裸体的婴儿般赤纯、天真,与大自然体悟相通,妙契同化。
概而言之,需要个人性灵之完全的解放与高扬。
极而言之,也许更应该去“倾听”大自然这部奇书。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废奴主义者。
梭罗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生态主义哲学家。
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
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
虽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但他没有选择经商发财或者从政成为明星,而是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
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
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萝卜、玉米和马铃薯,然后拿这些到村子里去换大米。
《翡冷翠山居闲话》原文
《翡冷翠山居闲话》原文“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
陽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
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桀卜闪,装一个猎户;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领结,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条这边颜色的长巾包在你的头上,学一个太平军的头目,或是拜伦那埃及装的姿态;但最要紧的是穿上你最旧的旧鞋,别管他模样不佳,他们是顶可爱的好友,他们承着你的体重却不叫你记起你还有一双脚在你的底下。
这样的玩顶好是不要约伴,我竟想严格的取缔,只许你独身;因为有了伴多少总得叫你分心,尤其是年轻的女伴,那是最危险最专制不过的旅伴,你应得躲避她像你躲避青草里一条美丽的花蛇!平常我们从自己家里走到朋友的家里,或是我们执事的地方,那无非是在同一个大牢里从一间狱室移到另一间狱室去,拘束永远跟着我们,自由永远寻不到我们;但在这春夏间美秀的山中或乡间你要是有机会独身闲逛时,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时候,那才是你实际领受,亲口尝味,自由与自在的时候,那才是你肉体与灵魂行动一致的时候;朋友们,我们多长一岁年纪往往只是加重我们头上的枷,加紧我们脚胫上的链,我们见小孩子在草里在沙堆里在浅水里打滚作乐,或是看见小猫追他自己的尾巴,何尝没有羡慕的时候,但我们的枷,我们的链永远是制定我们行动的上司!所以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
翡冷翠山居闲话 民国徐志摩
关于结构
思考:在文中作者先写了什么?后写了
什么? 三层内容间有什么关联? 最接近主题的语段是哪一段?
体味语言
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虚实结合的妙用
长短句的穿插
语段精读
“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的狂舞,
看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 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纡徐的婆娑 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这句话表明? “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里 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 起成章的波动”是说自然对人起什么作 用?
翡冷翠山居闲话
民国.徐志摩
关于作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 集》,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 爪》,短篇小说集《轮盘》等。
初读课文
出处:选自《巴黎鳞爪》。 文体:抒情散文 內容:文中描写山居生活极端自由,不受一切 世俗拘束;出游不必約伴,因为有了伴多少总 得叫你分心;亦不必帶书,因为自然就是最伟 大的一部书,每一頁字句都有最深奧的消息。 文评:在徜徉自适,兴酣意足之余,以闲话为 题,信笔挥洒,文气蓬勃,诚为情景交融的佳 作。
探究主题
德国浪漫诗哲海德格尔说:“我们必须
下定决心去倾听,倾听使我们超逾所有 传统习见的樊篱,进入更为开阔的领 域。” 唯有“倾听”,我们才能“读懂”或听 到大自然这部奇书发出的“绝对值得一 听的,是从不曾从人口道过优美的
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 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息 里寻得?”划线处用了一长串形容词,作 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只要你自己心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
耳不塞,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 你的名分,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 远供你的受用 ”这句中“心灵上不长疮 瘢”是指?
翡冷翠山居闲话读后感
翡冷翠山居闲话读后感《翡冷翠山居闲话》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部散文集,书中记述了他在翡冷翠山居度过的一段闲适生活。
这部作品以其清新淡雅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读完这部书,我深受启发,感悟颇深。
首先,书中所描述的翡冷翠山居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袁枚在书中描绘了翡冷翠山居的自然风光,山水相依,清幽宜人。
他在这里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这让我不禁感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剥削。
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放慢脚步,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其次,书中的文字和思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袁枚的文笔清新淡雅,富有诗意,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他在书中谈到了很多人生哲理,让我深受启发。
他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知足常乐的道理。
在现代社会,人们总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却忽略了心灵的满足。
袁枚在书中所表达的“清心寡欲,静心致远”的思想,让我深受启发,明白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才是真正的幸福。
最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袁枚在书中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或清高淡泊,或豁达洒脱,或慈祥温和,或刚正不阿,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人物形象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明白了做人处世的道理。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功利和欲望所左右,忽略了做人的本质。
袁枚在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让我懂得了做人应该有的品质和态度。
总之,读完《翡冷翠山居闲话》,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的深刻思想和清新文笔,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
这部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让我明白了做人处世的道理。
我相信,这部书会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
《翡冷翠山居闲话》是徐志摩1925年在风景优美的意大利名城翡冷翠(今译“佛罗伦萨”)时所写下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
这篇山居之作被称为“闲话”是很贴切的。
作者既没有记山居时的生活,也没有具体描绘山中绮丽的风光,而是从眼前的景物荡发开去,着重内心情怀的抒发,通过冥想的途径反映个人的情志。
文章开头写风和日丽之日出门散步,“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像是去一果子园”,两个比喻,作者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在这里“上山或是下山”,足够你“性灵的迷醉”,一下就点到了“山居之妙”。
接着用一串假设的句式,具体描绘山居时的服色、体态、穿着、打扮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毫不掩饰独行山中时的超脱舒畅之情。
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和用华丽铺张的语言,表达“山居”的妙处和乐趣:你一个人单独漫游时,你可以在青草地上“坐地,仰卧”,甚至可以“打滚”,“因为草的和暖的颜色自然的唤起你童稚的活泼”;你可以在僻静的路上“狂舞”,“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迂徐的婆娑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 你也会信口“歌唱”,“因为树林中的莺燕告诉你春光是应得赞美的”;“更不必说你的胸襟自然会跟着漫长的山径开拓,你的心地会看着澄蓝的天空静定,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里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起成章的波动,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流入妩媚的阿诺河去……”作者厌恶现代文明,他认为文明窒息了人的性灵,影响了人的自由。
他的这种返朴归真的欲望,到了大自然里便感到极大的满足。
中间一段文字,对于自我感受写得更为酣畅淋漓。
“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
”作者将情化在描绘之中,柔美妩媚,给人以温柔的美感,使人心醉神迷。
作者曾一再说明自己“是个自然崇拜者”,因为大自然就是“最伟大的一部书”,认为什么伟大、深沉、优美的思想,都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息里寻得”! 只要认识了这一部书,那么,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
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三专题第7课翡冷翠山居闲话含答案
第7课翡冷翠山居闲话对应学生用书P29一、字音辨读1.温驯.(xùn) 2.摩挲.(suō)3.踌躇..(tái xiǎn)..(chóu chú) 4.苔藓5.山罅.(xià) 6.橄榄..(ɡǎn lǎn)二、字形辨识1.⎩⎪⎨⎪⎧ 摩 su ō挲婆su ō娑su ō莎草2.⎩⎪⎨⎪⎧ 闲xi á暇xi á遐想xi á瑕疵 3.⎩⎪⎨⎪⎧ 取d ì缔t í啼叫真d ì谛4.⎩⎪⎨⎪⎧ 风l ài 籁l ài 癞痢水t ǎ獭 三、词语辨析1.取缔·取消辨析⎩⎪⎨⎪⎧ 取缔:命令取消或禁止。
语义重取消: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力等失去效力。
例句⎩⎪⎨⎪⎧ ①昨日,伍家岗区的14家占道经营夜市摊被全部取缔,大部分摊位搬进东城小吃城。
②据发改委相关人员透露,广东从2016年1月1日起,取消档案管理费收费。
2.蜕化·退化辨析⎩⎪⎨⎪⎧ 蜕化:比喻腐化堕落。
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
例句⎩⎪⎨⎪⎧ ①如果说贪污腐败是党的“致命伤”,作风蜕化则是“慢性病”,也会影响党的生命力。
②团购网站,原本是一个诞生在互联网上的创意公司,在中国却退化成靠互联网边缘的传统服务分销平台。
四、熟语释义1.福星高照:指有神灵保佑,命运好。
2.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十分急迫。
3.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对应学生用书P30一、走近作者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1918年赴美留学。
1921年赴英,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大学教授。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年随泰戈尔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回国后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翡冷翠山居闲话
翡冷翠山居闲话
解题
“翡冷翠”是作者对今意大利名城佛罗 伦萨的个性翻译,这个译名充满诗意,给人 以美的遐想。
“山居”就是“作客山中”的意思,作 者曾经漫游欧洲,在此城的山中呆过一段时 间。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 家,浙江海宁人。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著有诗集《志 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 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 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 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日记 《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 殊斐尔小说集》等。 1931年11月19日, 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 触山,机坠身亡。
细读文本,深入探究
自读课文,思考: 1.纵观全文,说说“客居山中”的妙处主要 有哪些? 2.作者向我们“闲话”“山居”的妙处,他 最看重哪一点? 3.为什么说“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1.纵观全文ຫໍສະໝຸດ 说说“客居山中”的妙处主要 有哪些?
(1)尽情领略秀美的风景(第1节) (2)获得身心的自由(第2至4节) (3)认识自然,获得精神的滋养(第5节)
2.作者向我们“闲话”“山居”的妙处,他 最看重哪一点? 获得身心的自由
3.为什么说“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1)任何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 都能在这部书里寻得; (2)这部书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自然是平易的、 质朴的,从不故作高深,但理解它是要有条件的, 只要耳聪目明心慧,全身心地投身其中,以自由的 身心接受自然的熏陶和洗礼,就能获得免费的高等 教育和最珍贵的精神补养。 (3)读自然之书,其乐无穷,其益无穷。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翡冷翠山居闲话读后感
翡冷翠山居闲话读后感《翡冷翠山居闲话》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的一部散文集,书中记录了袁枚在翡冷翠山居的生活琐事和闲谈,以及对自然、人生、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这部书以其清新淡雅的文笔、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视角,成为了中国古典散文的经典之作。
读完《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深受启发,感慨良多。
袁枚在书中对自然的描写极为细腻,他用文字描绘了山水的灵动、花鸟的婉转,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溢于言表,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通过他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山间溪水潺潺,听到了鸟语花香,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
除了对自然的描写,袁枚在书中还对人生、情感、文学艺术等方面做了深刻的思考。
他以一种淡泊的心态,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养分,从琐碎之事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他的文字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给人一种宁静、淡泊、恬淡的感觉。
他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和对人性的体验,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翡冷翠山居闲话》中,袁枚还对文学艺术做了深入的探讨。
他对诗词、文章、书法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以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造诣,对当时的文学艺术现象进行了评析和反思。
他的文字洋溢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给人一种清新、淡雅、高远的感觉。
他的文学才情和审美情趣,让人深感受益匪浅。
总的来说,《翡冷翠山居闲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袁枚以其淡泊、清新的文字风格,以及对自然、人生、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独特见解,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也得到了对人生、情感、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启发和思考。
袁枚的文学情怀和人生智慧,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生活和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翡冷翠山居闲话》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袁枚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也为我们提供了对自然、人生、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启发。
这部书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一部人生智慧的宝库,让人受益匪浅。
生命与自由的颂歌——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
生命与自由的颂歌——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
徐志摩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学作品充满着对祖国文化发展的憧憬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操怀旧。
在不少人眼里,其作品《翡冷翠山居闲话》可谓颂扬着生命与自由的颂歌。
《翡冷翠山居闲话》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深山里。
主人公罗密欧出身贫寒,本来以为要登上山顶以求安定,但迫于金钱的诱惑,他最终只能选择去当个护林员。
护林员是一份工作,他可以在深山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放空自己,用自己的努力去守护大自然,提醒人们不要破坏自然界的平衡。
此时此刻,罗密欧也慢慢嬗变,受到大自然灵力的洗礼,他变得更加温柔,更加怜悯,心里更有一份宁静和谐的喜悦。
他的理想也越来越高,他不再被钱财牵制,只想在这片神圣的大自然中,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罗密欧的变化令其他护林员也受到感染,大家共同携手,以坚定的信念和信心,去守护大自然,走出一条自由和谐的道路。
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能走出一条与世界和谐的路,实现自己的理想。
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在这里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以大自然为根基之上的诗意生活,它为人们传递了最真切的信念,即“自由的精神不受制约,生命的内心深处是永恒的”。
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徐志摩赞扬和平自由的思想,以及尊重自然和拥抱宽容、平等、尊严等价值观,它激发了人们追求自由与和谐的内心欲望,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力量和绚烂。
最后,我们要从这部小说中感受到徐志摩赞扬自由和谐的魅力,用热情的心去把握生活,还原大自然的原貌,才能发现弥足珍贵的美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与自由的颂歌。
民国散文精选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民国散文精选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民国散文精选】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
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澹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汽,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
这样的玩顶好是不要约伴,我竟想严格的取缔,只许你独身;因为有了伴多少总得叫你分心,尤其是年轻的女伴,那是最危险最专制不过的旅伴,你应得躲避她像你躲避青草里一条美丽的花蛇!平常我们从自己家里走到朋友的家里,或是我们执事的地方,那无非是在同一个大牢里从一间狱室移到另一间狱室去,拘束永远跟着我们,自由永远寻不到我们;但在这春夏间美秀的山中或乡间你要是有机会独身闲逛时,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时候,那才是你实际领受,亲口尝味,自由与自在的时候,那才是你肉体与灵魂行动一致的时候。
朋友们,我们多长一岁年纪往往只是加重我们头上的枷,加紧我们脚胫上的链,我们见小孩子在草里在沙堆里在浅水里打滚作乐,或是看见小猫追他自己的尾巴,何尝没有羡慕的时候,但我们的枷,我们的链永远是制定我们行动的上司!所以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
因此你得严格的为己,极端的自私,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
我们浑朴的天真是像含羞草似的娇柔,一经同伴的抵触,他就卷了起来,但在澄静的日光下,和风中,他的姿态是自然的,他的生活是无阻碍的。
高二语文《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崇拜自然,浪迹自然,寄情自然,是徐志摩散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篇《翡冷翠山居闲话》就是描述作者在意大利文化名城翡冷翠山居时的心境的,作者用飘逸、秀美、抒情的笔调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不加雕饰,不受拘束,没有羁绊的自然纯美的世界。
全文以与隐含的读者“你”交谈“闲话”的口吻和叙述方式展开写景和抒情——亲切自然,又带有些急于让“你”与之共享、与之“众乐乐”的迫不及待。
作者始终扣住“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的中心主题,从个体内心感受的角度和方式着意渲染抒写独自作客于翡冷翠(今译佛罗伦萨)山中的妙处和快乐的心境。
且让我们假想成那个面聆徐志摩之娓娓“闲话”的“你”,而作一次返归自然、充分解放性灵的诗性漫游吧!自然,这种充分解放性灵的精神漫游,除主体心境首需“空”外,言为心声,语言表达上尤需顺畅无碍,一气贯通。
在徐志摩这篇散文中,正是先声夺人,首先在“语感”的层面上,就营构出一种畅流不息、行云流水的美,足令读者有“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的促迫流动感。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摘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
到这儿你好像可以勉强歇一口气,可你再接着读:“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
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你又该上气难接下气了。
仿佛只要你一开始读,就象跳舞女穿上了着魔的“红舞鞋”,不管长句、短句,似乎哪儿都无法打住,非得一气儿读完才够那么一点“性灵的迷醉”。
那种“如万斛泉水不择地而出”的流动之气,着实使得文章“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我们不能不承认并且惊奇:不管徐志摩给人以“西化”的印象有多强烈,他终究还是一个地道的中国现代诗人。
翡冷翠山居闲话
……
美 句 赏 析
情由了铺 自惬独陈 然意身排 、,闲比 灵也逛, 魂可、一 愉以不气 悦看受呵 的出牵成 心作绊, 情者的写 。纵自尽
的你与领的时你 时肉自受时,要 候体在,候那是 。与的亲,才有 灵时口那是机 魂候尝才你会 行,味是福独 动那,你星身 一才自实高闲 致是由际照逛
美 句 赏 析
我 读 文
第四个妙处便是在这样的游行中,你能寻 得思想。不必带一本书,在自然这部最伟 大的书中,“寂寞便不再寂寞,穷困时不 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 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自然这本书 是寻得一切思想的根源,文字是人人都懂 得的,对人生有益。
我 读 文
以“闲话”为题是因为通篇冥想,不是写 某次游行的记录,只是在泛化的意义上建 立起的冥想。 主张不约伴,尤其女伴,比喻朋友家和执 事点为狱室,是以极端的言辞表达对自然 地热爱和自由的追求。 通过羡慕小孩打滚作乐、小猫追尾表达对 童真的怀念和向往;而年岁增长的枷是对 现世的不满和厌恶。
创作风格
我
主题:认 识自然这 本书返归 自然、充 分解放性 灵,来获 得自由和 思想的升 华。
读
文
文文围绕“作客山中的妙处”, 第一个妙处,便是这山景,可以 观赏美景,可以恣尝鲜味。 第二个妙处在不须踌躇你的服色 与体态,可以衣衫不整,可以穿 合脚却破旧的鞋而不在意他人的 眼光。 第三个妙处在独身闲逛。只自己 的体魄与灵魂与自然同在。远离 拘束、枷,让我们淳朴的天真得 以舒展。
徐志摩
秘书学 李诗怡
写作背景
1925年3月,徐志摩陪同印度大诗人泰戈尔 到。 徐深受罗素和泰戈尔崇尚自然的影响,他 说“回到自然的胎宫里去重新吸收一番营 养”“不论其细如涧石,暂如花,黑如炭, 明如秋月,皆孕有甚深之意义,皆含有不 可理解之神秘,皆为至美之象征。”他鄙 弃混沌社会讴歌自然,陶醉自然。
翡冷翠山居闲话读后感
翡冷翠山居闲话读后感《翡冷翠山居闲话》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部随笔集,其中记载了他在翡冷翠山居的生活琐事和心得体会。
这部作品以其清新淡雅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深受启发,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翡冷翠山居闲话》一书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细腻的文字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活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在书中,袁枚以一种随意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种种细节,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他的笔下,山水树木、鸟虫花草都成为了生动的形象,使人仿佛置身于山居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在书中,袁枚还对人生和人情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人生应当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而不是被功名利禄所困扰。
他倡导“随遇而安,任意而行”,主张顺其自然,不为外物所累。
同时,他对于人情的看法也颇有见地,认为人情应当真诚而纯洁,而不是被功利所左右。
这些思想观点,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给人们以深刻的思考。
在阅读《翡冷翠山居闲话》的过程中,我深受其文字的感染,对于生活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也对于人生的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被功利和物质所左右,而忽略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袁枚的思想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总的来说,《翡冷翠山居闲话》是一部富有思想内涵的经典之作,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文字,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我们往往被功利和物质所左右,而忽略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袁枚的思想观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营养,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翡冷翠山居闲话读后感
翡冷翠山居闲话读后感《翡冷翠山居闲话》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袁枚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包含了他在翡冷翠山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人生、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这部作品以其清新淡雅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读后让人感慨良多。
在《翡冷翠山居闲话》中,袁枚以自己在翡冷翠山居的生活为背景,描述了那里的山水风景、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等自然景观,以及与他一同生活的家人、朋友和仆人等人物形象。
他通过对这些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在他的笔下,翡冷翠山居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智慧的世界,读者仿佛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安详。
除了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袁枚在《翡冷翠山居闲话》中还表达了对人生、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他对功名利禄的批判、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都表现出他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他以一种超然的姿态,透过翡冷翠山居的闲话,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观察,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在《翡冷翠山居闲话》中,袁枚的文笔清新淡雅,行文自然流畅,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恬静和超然的气息。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翡冷翠山居的山水风景和人物形象,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一种清新淡雅、超然恬静的美感。
读者在阅读《翡冷翠山居闲话》时,往往会被他的文字所折服,仿佛置身于翡冷翠山居之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安详。
总的来说,读完《翡冷翠山居闲话》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清新淡雅、超然恬静的美感。
袁枚以自己在翡冷翠山居的生活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他的文笔清新淡雅,行文自然流畅,给人一种超然恬静的美感。
读完《翡冷翠山居闲话》,让人感慨良多,对人生、社会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生命与自由的颂歌——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
生命与自由的颂歌——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赏析
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是一首充满生命力和自由精神的颂歌,以一种深沉而又坚定的心情,赞美大自然和自由的精神。
文章开头,徐志摩以一种崇高的心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翠山秀水,清溪潺潺,清风徐来,枝头鸟唱”。
这里,徐志摩用朴实的语言,把大自然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表达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徐志摩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由的热爱:“菊花灿烂,拂晓百花,自由自在,不受牵绊”。
这里,徐志摩把自由的精神比喻成百花齐放的灿烂景象,表达出对自由的热爱之情。
最后,徐志摩用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自由自在,百花灿烂,山水清澈,绵延不绝”。
这里,徐志摩把自由与生命联系在一起,表达出对生命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的执着。
总之,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是一首充满生命力和自由精神的颂歌,以一种深沉而又坚定的心情,赞美大自然和自由的精神。
高中语文苏教之(现代诗歌选读):(翡冷翠山居闲话)资料
2、你觉得哪一节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 第五节 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3、徐志摩把自己的笔比成“最不受羁绊的一匹野 马”,他的散文也就有了不受拘束的特点,而选择 “冥想”为基石,思维的野马才能纵蹄奔驰。这是 否意味着该文各部分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呢? • 此文写得比较闲逸潇洒,从容自适,但细读全文, 便可发现作者行文自由中有规矩,随意中有章法。 第一节写景为全文抒情作了铺垫,使主旨有了依托。 第二至第四节从“表层的自由”“深层的自由”两 方面写了应怎样投入自然的怀抱——不为世俗所羁。 第五节回应开头,收束全文。
4、作者主张山居游玩,“顶好是不要约伴”,尤其 反对约年轻女伴,甚至把朋友家和办公室的地方比作 “狱室”,似乎太过分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 “抒情散文的感情是‘坚决’的”,这段文字正体 现了这一文学观念。作者无非是想以极端的言辞表 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无比执著。有伴则 须顾及伴,年轻女伴更需照顾,这都影响自己以绝 对自由的状态投入自然的怀抱。世俗总有拘束,只 有投身自然,才能在片刻热爱间摆脱俗务,获得纯 粹的自由。“抒情散文的感情是‘纯粹’ 的”,山 居闲游的特殊情境下,作者故意过滤掉了其他情感, 只留下与自然的灵魂拥抱和精神对话。
林徽因
•
可这时徐志摩的“烦恼结”已系在了 林徽因身上。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 的才女,其父林长民也是社会名流。她 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两人虽然相 知很深,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 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 他们的姻缘也是一段佳话。从此林徽因 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 美身影。
•
陆小曼
•
徐志摩完美的现实追求终落在社交名媛陆小曼身上。 陆小曼是有名的美人加才女,与徐志摩相恋时已是有 夫之妇。两人的恋情成为当时最轰动的社会新闻之一。 他们在经受了许多痛苦折磨后终成眷属,而婚礼上还 遭到证婚人梁启超声色俱厉地训斥:“希望勿再做一 次过来人。”婚后的徐志摩并非进了天堂,他父亲始 终不承认陆小曼这个儿媳,而陆小曼整日沉浸在上海 的社交场上使徐志摩痛惜她浪费才华,她挥金如土的 习性也使诗人入不敷出。在种种矛盾中,徐志摩形容 自己的创作陷入了“穷、窘、枯、干”的境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闲话”不随便,主要表现在:
1、主题:集中(自然自由美) 2、结构:层进 3、形象:人、自然 4、语言:为形象、主题 5、表达技巧:主题、结构、形象、 语言
散文最大特点:形散神聚。
P77朱自清《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 散文选材与表现,比较可随便些,所谓“闲 话”,在一种意义里,便是它的很好的诠 释。 P78李广田《谈散文》: 说散文是“散”的,然而既已成为 “文”,而且假如是一篇很好的散文,它 也绝不应当是“散漫”或“散乱”,而同 样的,也应当像一座建筑,也应当像一颗 明珠。
语言赏析(2)
• 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 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 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息里 寻得?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分 析
设问。赞美了自然是思想根 源,伟大的书,表达了作者 一种自然崇拜的感情。
“闲话” 是随随便便说的吗? (从散文五要素方面分析)
①你、风景:美秀,性灵迷醉。 ②你、自然:头身领脚,自由自在。(身体) ③你、自然:身、心、自然合一,自由天真 。 ④你、自然:人与自然交融,身心受益。 ⑤你、自然:自然伟大,思想根源,心灵滋 养。
翡冷翠山居闲话
徐志摩
文山中学 杨奎校
《现代散文选读》
第三单元说明
没有什么比人类的感情更复杂、更 微妙的了。表达感情是容易的,说 出来就是。但表达感情又是那么不 容易,不会恰当地表达,一说出来 就再也不是。 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表达。
教学目标
• 1、把握本文结构、形象、主题, 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探寻作者感 情抒发和深化的过程。 • 2、理解本文五要素之间的关系, 明确散文“形散神聚”、情思生发 之源、感动之源。
1、围绕着“山居”,从每个自然 段中筛选词句,用5句话理清思路。
①作客山中,出门散步,闲暇鉴赏。 ②作客山中,玩时,不须踌躇服色体态。 ③作客山中,独身闲逛,不要约伴。
④作客山中,一人漫游。
⑤作客山中,独身漫步,不要带书。
2、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尽量从文中筛选词句)
①你、风景:美秀,性灵迷醉。 ②你、自然:头身领脚,自由自在。(身体) ③你、自然:身、心、自然合一,自由天真 。 ④你、自然:人与自然交融,身心受益。 ⑤你、自然:自然伟大,思想根源,心灵滋 养。
• 阅读 → • ← 写作
叶圣陶: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 学会一篇,读懂一类。
P77肖凤《萧红散文选集序言》
• 萧红在写作这类散文的时候,是把自己经 历过的生活,通过她本人在这种经历中内 心所体验的情感,作为创作的源泉的。 • ……她的经历是坎坷的,她的感受是敏锐 而细腻的,她的心地是善良的,她把这些 都化为朴素而充满感情的文字,用来震撼 读者的心灵。
第三单元主题:是什么让我们感动 自然 生活 社会
作者“翡冷翠山居”,为什么 要表达这样一种情感?
• 傅光明说:“志摩散文的最大特色是有一种‘浓 得化不开’的感情色彩,他最擅长把现实人生的 思考以诗的语言、诗的情绪编织在幽媚艳丽的自 然背景上,这样就能在远处的人间,享受无限的 平安与快乐,求得灵魂的慰安。”
• • • •
一篇文 一个人 一生活 一思想
语言赏析(1)
• 样的玩顶好是不要约伴,我竟想严格的 取缔,只许你独身;因为有了伴多少总得 叫你分心,尤其是年轻的女伴,那是最危 险最专制不过的旅伴,你应得躲避她像你 躲避青草里一条美丽的花蛇!
分 析
①约伴容易使人分心,所以在游玩 时即使美丽的女伴也要取缔,表达独 身投入自然的坚决和对自由的执著。 ②为下文以绝对自由的状态独身投 入自然的怀抱作了铺垫。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 通过翡冷翠山居中所见之自然景物、 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 爱和崇敬之情,表达了对自由和美的 热切向往。
P78曹文轩《具象-支撑情感的 衣架》 纯粹的抒情散文,严格地说,是 没有的。因为散文要么是写景, 要么是状物,要么是叙事、要 么是记人,所抒之情总会有所 依附。 好的抒情散文:既饱含情感,又 有丰富的物象让情感得以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