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5175327《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案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以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德育目标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教学方法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讲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这曾引起欧洲列强的觊觎,被迫流浪,现在她们回来了,在祖国宽阔的怀抱中,她们更加光彩熠熠。
这两颗明珠就是——学生齐答:香港和澳门。
(音乐停)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讲授新课]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位置等大概情况。
(板书:一、概况)学生活动:请大家阅读课文及图6.13,P29活动内容,回答以下问题:的含义。
3.说说香港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土地面积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学生读书读图、填表、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1或请个别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展示所填表格内容,教师展示表格内回归以后成为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特别”之处在于祖国内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和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一国两制”。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

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记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2) 使学生掌握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3) 理解香港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的发展;祖国大陆在港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全面比较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讲述港澳两地被英国和葡萄牙侵占的历史,阐述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香港和澳门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点和发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和风雨;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
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板书课题】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引子】首先我们学习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投影展示】香港澳门的区徽和区旗香港和澳门都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它们分别于97年和99年回归祖国的怀抱,在中央的领导下,正在阔步向前发展。
【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区略图投影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初步感受香港和澳门的风土人情。
【布置自学任务】要求各小组长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带领本组同学看书读图,自学归纳,完成自学的内容。
教师板书:一、特别行政区1、港澳的回归2、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和经济特点比较表(教师巡视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完成后,前四项每小组完成一个地区的一项,最后一项经济发展特点,采用自由完成的方式。
【教师点拨】(1)位置:香港在珠江口东,北邻深圳;澳门在珠江口西,北邻珠海。
(教师边讲边指图)(2)范围: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和周围的200多岛屿组成。
澳门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等。
《香港和澳门》教学案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学习目标: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学习重点: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
学习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以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学法指导:展示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图文结合(5---10分钟).1.完成下表的填写:(可以板书,可用投影仪展示)2.填空(1)香港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东侧,与省市相邻,澳门则位于西侧,与该省市相邻。
(2)香港由、、三部分组成,澳门由、、三部分组成。
(3)香港与澳门是我国的两个,实行制度。
(4)港澳扩大土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和。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5--25分钟)阅读课文及图6.13,P活动内容,回答以下问题:291.比较香港、澳门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
2..说说香港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土地面积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4.香港和澳门人口中绝大多数是我们华人血统,这是为什么呢?5.这俩个行政区有什么特别之处?三、知识梳理整体建构(5分钟----10分钟)四、课堂训练当堂达标(5分钟---10分钟)(1)关于香港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B.博彩业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C.重工业发达D.重要的自由贸易港(2)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珠江东侧,北与珠海接壤B.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400万C.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D.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3)关于港澳与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无关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五、知识拓展作业布置。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设计

仁爱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材通过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城市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香港和澳门的特殊地位、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香港和澳门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香港和澳门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料。
2.香港和澳门的相关视频、图片、新闻报道等资料。
3.网络资源:以便学生自主学习时查找相关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香港和澳门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港澳的身世与政策等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分析能力、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探究合作交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港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方法以及港澳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教学难点“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法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完成导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香港澳门的回归图片(板书: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师:下面我们走进香港和澳门。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1.地狭人稠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港澳在哪儿?它们的范围又是怎样的呢?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本,思考香港和澳门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一下请同学回答.生:略.师:先展示《香港与澳门政区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读图回答.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相对位置);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海陆位置).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港、澳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这里要为其外向型经济打基础,也为内外型广阔发展空间作铺垫.师:那同学们知道香港的海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吗?香港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珠江口东侧,邻深圳市,香港背陆面海,海陆兼顾,具有双向优势,既有利于开拓中国内地,也为开拓沿海经济地带和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海陆位置对其发展对外贸易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相对位置使其获得了对内对外广阔发展的空间.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香港、澳门在哪,知道他们的范围了吧.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香港、澳门的其他方面.首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香港与澳门面积、人口数量,迅速计算出这两个地方的人口密度.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表格,请比较分析香港、澳门在人口数量、面积上有什么特点?生:略.师:针对人多地狭的特点,港、澳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拓展空间发展经济的呢?(投影“高楼林立”和“填海造地、的图片)师:通过图的比较,可以看到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带.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原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为了克服人多地狭、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这一限制性因素,采取“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的措施,扩展生存空间.这是一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地区优势的好办法.师:从课本图上,估算香港的植被覆盖率约为70%,为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要加大绿化面积?保留大片的绿地,意义何在呢?针对这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师:城市绿地可以美化环境,让香港人生活在宜人的环境中.这说明香港尽管人多地狭,也没有忽视环境保护,香港走出了一条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过渡:看来高楼林立和绿树成荫在香港得到了很好的统一,那么你知道知道香港、澳门为什么叫特别行政区?你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吗?他们的身世了解吗?区旗的含义你们知道吗?带着问题看书阅读资料 .待会儿请同学把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与分享.2.一国两制课件展示:香港、澳门的区旗。
《香港和澳门》参考教案

3.xx和xx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知道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简单了解什么是“一国两制”。
2、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搜集xx和xx风光或旅游照片。
2、查阅资料了解港澳的历史。
教学过程: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特别行政区1、提问: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有两个被称为特别行政区。
它们是哪两个呢?它们在哪里呢?为什么是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哪里?2、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地图,找到香港和澳门。
3、学生阅读教材第16页“资料卡”,了解“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之处。
4、学生探究:“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以及“高度自治”具体指什么?“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怎么回事?是谁提出的理论?二、指导学生追寻历史1、为什么根据在香港和澳门建立特别行政区?2、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资料卡”内容后,指名说一说。
3、教师补充讲解历史变革。
自古以来,香港就是中国的领土。
1842年,在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1860年,清政府再与英国签下《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
1898年,英国又强行租用新界地区,租期99年。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发表联合声明。
1990年4月,我国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自古以来,澳门就是中国的领土。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骗取明朝政府的许可,在澳门租界地搭棚,存储货物。
1573年,明朝政府筑墙为界,澳门被葡萄牙殖民者长期占用。
1849年,葡萄牙擅自宣告澳门为自由港。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就澳门问题发表联合声明。
1993年3月,我国八届全国人民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_1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本节课选自2001年旧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习内容要体现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
本节所学习的香港和澳门又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背景、繁荣的经济发展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及组成。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香港和澳门地形和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经济水平发展现状。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以及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体验游戏活动,说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及组成;归纳香港和澳门地形和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经济水平发展现状;理解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将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体验式、生成性、多样化的成块活动来实施和完成。
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形成区域合作、共同发展意识。
三、教学重点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难点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讲述法。
六、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教材,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多种途径收集、整理有关香港、澳门的资料。
2.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节课能不能很快抓住学生的心,导入很关键。
我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播放歌曲《东方之珠》并出示香港澳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问:“同学们知道歌里唱的东方之珠及图片指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区吗?”学生齐答:香港和澳门(音乐停)教师: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3.讲授新课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生读。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设计

秦皇岛市海港区第十五中学“预学练作”一体化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地理学科第六章第一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编审:孙丙银教材说明1、教材分析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的第二节。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大陆其它省份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也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是中国地理中重要一节。
要引领学生认真学好这节课。
2、学情分析学生对香港和澳门有初步的认识,因此有关这节课的学习应当较容易一些,,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自主探讨的习惯较弱。
因此课堂上应当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3、重难点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他们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祖国内地对港澳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导入:在1840年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英国殖民者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3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和租借了香港岛、九龙司和九龙“新界”3块中国领土。
辛亥革命之后,历届中国政府对上述3个不平等条约均未予以承认,国民党政府曾有两次大规模的收回香港的活动,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1949年10月17日,解放军四野十五兵团南下进军到香港北部边界,香港问题的解决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新中国政府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收复香港。
耐人寻味的是,解放军在抵达深圳后就一直按兵不动,毫无继续南进解放香港之意。
新中国缘何采取这种态度?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历史玄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一、人多地狭请同学们快速阅读P27-28正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3:1.香港和澳门位于祖国大陆,与省市相邻,澳门则位于西侧,与该省市相邻。
2.香港由、、三部分组成,澳门由、、三部分组成。
3.香港与澳门是我国的两个,实行制度。
6.2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共2课时)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港澳地区地理特点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对此类国家或地区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港澳地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的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在思想上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借助香港和澳门政区图来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
2、理解香港和澳门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祖国内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及该类区域地理特点的认识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理解“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中的体现。
【课前准备】教师:1、中国政区图投影片、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区旗图案投影片、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经济方面的录像资料2、提供以下资料供学生阅读:①祖国内地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及矿产资源的统计数字表与相关图像;②香港有哪些生活、生产资料来自祖国内地;③祖国内地和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④祖国内地和香港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数比较表;⑤香港有哪些工业门类转移到内地;香港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的分布图。
学生:1、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从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书籍等媒体中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图文资料。
2、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再以6人左右分成学习小组。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投影: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图案提问:两地区区旗图案的寓意是什么?学生讨论:一大组学生讨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图案寓意,另一大组学生讨论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图案寓意,并选代表发言。
201235175327《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案

201235175327《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案科目:地理课题:专门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班级:姓名:Array【学习目标】运用地图讲出并记住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畴,运算和分析“人多地狭”的差不多特点,探究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学习重点】1、港澳优越的地理位置。
2、港澳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3、港澳经济特点及于祖国内地之间的紧密联系。
【预习展现】1、快速阅读课本,回答下面的咨询题.1)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分不位于的东、西两侧,与省相邻;2)香港由、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组成。
3)香港、澳门回来,我国实行了“”政策:祖国内地实行制度,港澳实行制度。
4)港澳扩大土地面积的要紧方式是和。
2、如果要查找香港的位置,需要查阅:()A:中国政区图B:世界政区图C:中国气候图3、家住北京的小明乘坐火车直达香港旅行,他选择的铁路线是()A:陇海线B:京沪线C:京广线D:京九线【课堂探讨】活动一:地理位置及范畴1、观看“中国行政区划图”和课本图6.13“香港澳门”,讨论回答下面的咨询题。
1)用自己的话讲讲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畴?2)香港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活动二: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1讲讲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和面积,并运算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2、河网中学的土地面积是0.25平方千米,现有师生职员700人,河网中学的人口密度?3、2007年,中国人口132256万,面积959.70万Km2,人口密度是4、比较一下,中国、河网中学、香港、澳门等地的人口密度,你发觉香港和澳门人地。
观看课本中图6.17和图6.18,回答下面的咨询题。
5、港澳地区人多地少,为扩展都市建设用地而采取的措施()A.鼓舞居民迁移到祖国大陆B.建设海下都市C.建设高层建筑,填海造陆D.向其他国家移民6、讲讲你对香港都市拓展空间采取这些措施的好处?观看图6.16和图6.19,回答下面的咨询题。
7、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保留有大片的绿地,缘故是A 香港用地不紧张B 香港山地多,且人口少C 香港需要大量木材D 香港注重环境爱护,实施可连续进展战略活动三:香港和澳门的“身世”阅读课本28页的阅读材料并观看图6.14和图6.15,讨论回答下面的咨询题。
特别行政区 ─ 香港和澳门 地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优越的地理位置;2、人多地狭的区域特征及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持续发展战略;3、历史背景和“一国两制”;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这部分教材重点是教会学生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借助地图,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的思维线索入手,去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它对该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
人多地狭的区域基本特点,教材采用循序渐进的手法介绍。
先在叙述性课文里提供港澳地区的组成、全境面积及人口数量;然后在活动性课文中设计了港澳地区人口密度的计算及与其他城市的比较,以从定性到定量地帮助学生理解“人多地狭”地含义,实现了两种课文呈现方式的有机结合;再通过香港地形与城市土地用地地卫星照片和绿地景观照片地阅读,展示了香港再地少人多地条件下,注重环境保护地可持续发展战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发展地观念。
港澳历史及“一国两制”,主要是想学生能够从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从政治体制的变化过程中认同港澳地区与祖国的密切关系。
为下个框题的学习作铺垫。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这里由三部分组成:香港的产业构成;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香港的转口贸易。
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明确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运用读图分析、对比等方法认识各区域地理的特点和差异,已基本具备了读图了解某些地理事物的分布、分析某些地理的问题的能力,已基本掌握了运用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对香港和澳门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外向型经济、自由贸易区、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新的名词很陌生,了解不多。
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地理位置;2.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和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读图指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及组成等基本地理情况。
2.知道香港和澳门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人多地狭,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的教学设计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的教学设计“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一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思路: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学为主体,结合教学内容自然恰当地融入自立自强、环保、健康、合作等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洗礼、情操的陶冶。
教学过程如下:(一)释文引入1、利用课件展示课题,提问: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哪里?由学生回答。
2、教师解释:香港和澳门因为有特殊的历史,除军事上由中央统一管理外,其它各方面有高度的自主权,比我国的自治区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二)读书答问2、学生根据表格提出的问题读书,找出答案。
(三)重点讲解1、学生回答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后,展示“香港和澳门图”,教师指图强调香港和澳门曾是广东省的一部分,分别与经济特区深圳、珠海相邻,海运便利,是对外交流的前沿阵地。
2、学生回答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居民组成后,教师拓展:如果今天的中国不是“东方巨人”,还是曾经的“东亚病夫”,香港和澳门是很难顺利回归的,“落后就要挨打”,人和国家一样,每个同学要珍惜时间,练好自己的各种本领,让自己祖国强大起来。
3、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与中国的国旗放在同一张幻灯片上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五角星),香港区旗的红色与中国国旗的底色一样,这些都说明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组成部分。
香港区旗的紫荆花常被人们用来比拟亲情,象征兄弟和睦、家业兴旺。
紫荆花是香港区花,代表香港。
区旗用红白两色象征香港实行一国两制。
澳门区旗的绿色底色象征着和平与安宁,莲花、大桥和海水,则象征着澳门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三朵莲花象征特区是由三个岛组成的吉祥之地,三部分之间有在桥相连,澳门四周是中国的领海)。
4、课文中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知道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尽管如此,香港城市建设中仍然保留有大片绿地。
教师补充说明:香港70%的土地为绿地,可以看出香港注重生命质量,有“健康第一”的超前观念,值得我们借鉴,同学们学习紧张,也要见缝插针地锻炼身体,没有了健康,其它一切都等于零。
《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

《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活动总目标:认知:了解香港和澳门的饮食、经济、文化、建筑、历史等内容,基于Internet运用的“引导—体验—建构”三环递进式社会课教学。
情感:1.通过协作兴趣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研究自主体验澳门、香港的风土人情,建构爱国情感。
能力:1.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践体验专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初步学习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
3.能与小组成员协作学习。
4.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
5.根据自己研究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引导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活动目标:1.知道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人口、回归时间。
2.积极动脑,根据兴趣发现问题,确定研究的专题。
3.形成协作兴趣小组,教育论文《基于Internet运用的“引导—体验—建构”三环递进式社会课教学》。
活动流程:1.播放有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片段。
2.出示课题,提问:你能简单介绍香港和澳门吗?3.组织学习课文,师指导归纳。
(面积、人口、回归)4.启发:你还想了解更多吗?想了解香港和澳门哪方面内容?5.学生提问,交流,确定研究专题。
6.老师总结,帮助形成协作兴趣小组。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活动目标:1.通过自主研究了解香港和澳门的饮食、经济、文化、建筑、历史等内容。
2.通过协作兴趣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体验到与他人协作学习的乐趣。
3.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践体验专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初步学习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
活动流程:1.帮助制定研究方案和步骤。
2.帮助研究小组进行分工、合作。
3.网络信息搜集指导:上网、搜索、阅览、摘录。
4.根据搜集的资料,各组完成研究小结。
第三阶段成果交流阶段1.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
2.根据自己研究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材教法一、教材分析1.教材在“香港和澳门”一节中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优越的地理位置;(2)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持续发展战略;(3)从历史背景和“一国两制”的政治背景入手,分析香港和澳门日益提高的国际竞争力,为说明港澳地区与内地优势互补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打下伏笔;(4)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上述内容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2)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2.教材在编写时以介绍香港特点为主、澳门为辅;同时突出了两者的共性──同为城市案例来介绍给学生。
3.本区域内容选取和组织的主要思路如下:从港澳地区地理位置切入,结合人多地狭和殖民侵入的历史以及“一国两制”政策,重点介绍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中心思路是香港和澳门的可持续发展与祖国内地关系密不可分。
二、教学建议(一)人多地狭1.在黑板前挂出大幅“中国行政地图”,并结合教材中香港和澳门的插图,引导学生阅读两幅地图,讨论和回答下列问题:①如何描述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②香港的海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③香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的相对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重点在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的影响和地理位置的分析方法。
3.教师提供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与人口数量,要求学生计算两地的人口密度,并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等城市比较,思考和说明香港和澳门土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特点。
4.引导学生依据人多地狭的结论,讨论“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措施”,并进行利弊的评价,引出环境保护及绿化问题。
5.投影教材中“香港卫星遥感影像图”和“香港城市中的绿化图”,估算香港的植被覆盖率,思考“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加大绿化面积的意义是什么?”6.教师给出香港植被覆盖率的数据,引导学生认同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香港需要大量木材
D 香港注重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河网中学八年级地理教学案
科目 地理 课 题: 特别行政区一一香港和澳门
课时: 第1课时
制作人: 朱敬成
审核人:
朱和平
班级: 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
运用地图说出并记住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计算和分析“人 多地狭”的基本特点,探究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学习重点】
1、港澳优越的地理位置。
2、港澳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3、港澳经济特点及于祖国内地之间的密切联系。
【预习展示】
1、 快速阅读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
•
1)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 _________ ,分别位于 _____ 的东、西两侧,与 _______ 省相邻; 2) 香港由 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 ____ 三部分及其周围
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
由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组成。
3) 香港、澳门回归,我国实行了“ _________________ ”政策:祖国内地实行 ________________ 制
度,港澳实行 ____________ 制度。
4) 港澳扩大土地面积的主要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
2、 如果要寻找香港的位置,需要查阅: (
)
A :中国政区图 B:世界政区图C :中国气候图
3、 家住北京的小明乘坐火车直达香港旅行,他选择的铁路线是( )
A :陇海线
B :京沪线
C :京广线
D :京九线
【课堂探讨】
活动一:地理位置及范围
1、观察“中国行政区划图”和课本图 6.13 “香港澳门”,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 )用自己的话说说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香港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 活动二: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1说说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和面积,并计算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
2、 河网中学的土地面积是 0.25平方千米,现有师生员工700人,河网中学的人口密度 _____________ ?
3、 2007年,中国人口 132256万,面积959.70万Km2,人口密度是 ____________
4、 比较一下,中国、河网中学、香港、澳门等地的人口密度,
你发现香港和澳门人
地 。
观察课本中图6.17和图6.18,回答下面的问题。
5、 港澳地区人多地少,为扩展城市建设用地而采取的措施( A.鼓励居民迁移到祖国大陆 C.建设高层建筑,填海造陆
6、 说说你对香港城市拓展空间采取这些措施的好处 ? 观察图
6.16和图6.19,回答下面的问题。
7、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保留有大片的绿地,原因是 A 香港用地不紧张 B 香港山地多,且人口少
)
B.建设海下城市 D.向其他国家移民
活动三:香港和澳门的“身世”
阅读课本28页的阅读材料并观察图6.14和图6.15,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说说香港和澳门的区旗的含义?
活动四: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自学课本30页和31页,探究思考下面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港澳的经济特点
2、观察图6.20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1)香港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
2)祖国内地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
3)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合作具有的特点是什么?
3、阅读课本31页阅读材料并观察图6.21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转口贸易?
4、香港与内地除经济联系外,还有哪些联系?
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后检测】
一、读图填空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城
市:①②
④。
特另U行政区:③
⑤
⑵图中⑦是。
二、选择
2)、香港的交通运输业很发达与国际间的货运主要以
哪种运输方式为主()
A、铁路B海运C、公路D 、航空
3)香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①有丰富的森林;②有丰富的铁矿;③有优越的地理位
置;④有优良的海港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D.①④
4)关于澳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
B.博彩业和旅游业是经济支柱
C.重工业发达 D .重要的自由贸易港
5).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省级行政区是()A.香港 B .台湾 C .澳门 D .海南
6)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是()
A.对外贸易 B .加工制造业 C .钢铁工业 D .旅游业
7)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A.英国 B .美国C .中国大陆 D .澳门
三、解答题
1、香港的转口贸易给香港和祖国内地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课后作业】
列表归纳香港、澳门在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