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合集下载

《淮北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淮北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淮北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修编文本说明课题组2014 .7目录第一章对《淮北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文本修编必要性一、完善08版需要二、把握新形势带来的发展机遇需要三、实现“精致淮北”目标需要第二章影响商业网点规划因素一、区域位置与城市交通体系二、淮北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三、商业发展新动向四、淮北市商业发展现状五、人口和城镇化发展六、居民消费能力七、城市空间布局第三章规划总则一、城市定位二、城市商业定位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期限五、规划依据六、规划目的七、规划对象八、规划指导思想九、规划原则十、规划目标十一、规划重点任务第四章商业中心规划布局一、规划指导思想二、规划布局三、市级商业中心四、区域商业中心五、社区商业第五章商业街规划布局一、商业街现状二、规划指导思想三、规划目标四、规划布局第六章大型零售商业网点规划布局一、大型零售商业网点现状二、规划指导思想三、大型零售商业网点空间布局要素四、大型零售商业网点主要业态选址原则五、规划目标六、规划布局第七章大型宾馆/酒店规划布局一、大型宾馆/酒店布局现状二、规划指导思想三、规划目标四、规划布局第八章物流基地规划布局一、物流发展现状二、加快发展淮北市物流产业有利条件三、规划发展目标四、物流空间布局五、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六、物流中心规划布局七、配送中心规划布局八、重点物流建设九、物流信息化与公共服务平台第九章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布局一、商品交易市场现状二、规划指导思想三、规划原则四、规划目标五、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布局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程序保障三、政策保障四、信息保障附录第一章对《淮北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文本修编必要性淮北市是安徽省的省辖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海经济区腹地。

市辖三区一县: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和濉溪县,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人口218万人。

城市规划区面积42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已达100平方公里。

沥青拌和站生产线及安装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沥青拌和站生产线及安装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沥青拌和站生产线及安装工程2、项目单位:**县广济沥青拌和站法人代表:3、建设地点:项目选址位于**县百善镇徐楼村肖淮路东侧,占地面积13亩。

4、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购置安装沥青拌和生产线、购置输送及运输专用车辆、购置安装工程设备、购置装载机械设备。

5、项目总投资300万元二、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1、**县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中长期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及国家对沥青混凝土的产业政策。

2、投资机会研究比选及淮北市沥青混凝土市场、安装工程、机械设备的调研与市场前景、市场份额分析。

3、在此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前,已进行了初步可行性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设立沥青拌和站是一个良好的投资项目。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1、沥青混凝土近十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连续多年来投资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效益可观,投资回报率大大超过了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

为了寻求最佳投资机会,**县广济沥青拌和站公司专门成立了筹备小组,认为投资拌和站优于其它投资主要在于投资回报率高,投资回收期短,市场风险小,市场前景好,可实现持续发展,沥青混凝土属国家和地方鼓励发展行业,具有宽松的市场环境。

2、从产业政策上,沥青混凝土符合国家及淮北市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要求,符合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在建站可选区域方面,通过对沥青混凝土推广普及较好的城市进行分析比较认为:项目单位自从开始参与**经济建设以来,政府投资开发力度大,沥青混凝土市场需求稳步上升的空间大,沥青混凝土在淮北市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强,能够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4、在**县百善镇徐楼村肖淮路东侧设立拌和站,区位优势明显,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行业和国民经济评价来讲,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是一个良好的投资机会。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项目占地面积13亩2、主要经营业务(产品方案)(1)沥青混凝土(2)承担公路工程(主要为沥青砼运输、摊铺)(3)开展机械设备租赁业务3、项目总投资300万元4、经营收入:年经营收入2940万元5、经营成本2853万元6、年均利润67万元7、税金20万元8、投资利润率%9、内部收益率17.9%10、投资回收期年(税后,含建设期)第二章市场调查与研究一、近十余年来,我国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到2010年底,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37万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近10万km,沥青混凝土路面里程占75%以上。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5.18•【字号】淮政办〔2020〕10号•【施行日期】2020.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淮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0年5月18日淮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为系统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统筹我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9〕32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编制原则(一)底线约束,绿色发展。

坚持保护优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坚持国土空间安全底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线。

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促进城镇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城乡融合,上下联动。

市县统筹、城乡协同推进规划编制工作,自上而下协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

对淮北全域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实施总体控制,对濉溪县分解下达约束性、指导性指标。

(三)区域联动,统筹协同。

加强与中原城市群、徐州都市圈等区域协调对接,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东北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宿淮同城化和相濉一体化。

坚持城镇矿协同,推进城、镇、矿、村统筹发展。

(四)以人为本,提升品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全文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淮北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

淮北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

前言(一)宏观背景为淮北市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对淮北提出建设新要求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建设生态文明),2006年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加快进入长三角的发展需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安徽省政府加大振兴皖北力度,给淮北市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能否在近五年抓住机遇,为实现淮北市的跨越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全面提升淮北市的战略地位,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关键。

(二)上版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年限已到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主动开放的新一轮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滚动编制的动态规划,其规划年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相一致,是五年规划在空间和用地上的统筹和综合部署。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五年规划共同组成城市近期综合规划体系,两者不可或缺,必须相互衔接、协调和补充。

科学编制并积极实施五年规划,对于统一思想,加快发展,进一步缩小淮北市与全省、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期建设规划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技术手段和保障,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业和住房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等相互衔接,作好项目空间布局和用地安排,要特别做好城市基础设施、重大开发项目的空间统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提出新要求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

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

临时建设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的,不得批准。

可以看出,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需重新编制新一轮的近期建设规划,继续更好的落实和深化上位总规的意图。

2022年7月26日安徽淮北濉溪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2022年7月26日安徽淮北濉溪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2022年7月26日安徽淮北濉溪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2022年7月26日安徽淮北濉溪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学问》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农村进展()养老模式。

A、互助式B、居家式C、集体式D、共享式2、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加“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扣()目标任务,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进展工作。

A、“四个自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四个自信”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C、反“四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反“四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3、生态环境部在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中国生态环境爱护吉利物”。

吉利物为一对名为()的卡通形象,以“青山绿水”为设计原型,有机结合绿叶、花朵、云纹、水纹等设计元素,表达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A、小青和小绿B、小山和小水C、小金和小银D、小花和小叶4、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进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在此期间,全国停止公共消遣活动。

A、4月4日B、4月5日C、4月7日D、4月12日5、2022年3月1日,世界文化遗产()迎来第一次触网直播。

此前居民和游客都只能远望而不能近观,在本次直播镜头中,这一区域揭开了神奇的面纱。

A、故宫B、布达拉宫C、莫高窟D、颐和园6、安徽对全国援鄂医务人员5年内不限次数免收()。

A、个人所得税B、高速费C、景区门票D、医保费7、下列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A、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B、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C、要注意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D、要重点攻克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脱贫任务8、()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A、农村基层党组织B、村党组织书记C、村民委员会D、县级党委9、()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淮政办秘〔2015〕124号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淮政办秘〔2015〕124号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淮政办秘〔2015〕124号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淮北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5年11月16日淮北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3〕37号)和《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243号)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把生态文明融入城乡建设的全过程,树立全寿命周期理念,切实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和节能减排水平,合理改善建筑舒适度,推动我市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主要目标到2017年末,全市30%的城镇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其中市区达到35%,各县区超过25%。

到2020年,新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比例达到60%以上。

全市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三、主要任务(一)进一步强化建筑节能工作。

1.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

加强规划方案、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和施工图审查制度,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中确定的节能措施和设备是否落实到施工图设计上作为施工图审查的重要环节之一。

-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规划编制背景“十一五”时期,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核心,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国民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卓有成效,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了“十一五”生态环境保护计划确定的奋斗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淮北市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的重要时期,实现“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率先崛起”的战略意图。

在发展中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解决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环境问题。

根据淮北市关于“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的总体部署,在科学把握淮北市市情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的基础上,编写《淮北市“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淮北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和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规划力求促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规划指导思想淮北市“十二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继续推进生态市的建设,使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双赢,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提高环境管理能力,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的方针,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使我市城乡环境质量再上新的台阶。

(三)规划基本原则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市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②坚持突出政府职能、明确事权的原则: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环保部门的公共职责,和其他部门明确事权。

通过指标和任务来规范县、区人民政府的事权,尽可能明确和减少需要市政府直接干预的领域,充分发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环境的主导作用;③实事求是,突出重点,便于操作的原则:合理确定“十二五”的目标和任务,规划指标的选择体现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做到科学合理、重点突出、易于操作、利于考核。

1000亩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00亩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00亩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综述1.1 概述项目名称:XX县1000亩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单位:XX县鑫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项目地址:XX县百善镇桥头村1.2 主要建设内容:(1)采用土地流转方式,租用农户耕地1000亩,用于建设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

(2)建设半地下式日光节能温室350栋。

(3)配套建设道路、供电、节水灌溉等反季节蔬菜生产配套基础设施。

(4)建设500吨低温冷藏库(5)添置蔬菜脱毒、质量检测、净菜加工真空包装生产流水线设备、蔬菜栽培机械化设备及灌溉设备等。

XX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面积21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8万亩,人口107万人,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XX县百善镇是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其中马乡蔬菜生产基地已有60多年历史,蔬菜已成为XX县主要产业之一,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是安徽省重点蔬菜基地县,全县现有蔬菜面积15万亩,蔬菜批发市场4家,蔬菜专业合作社7家,蔬菜深加工企业10多家。

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蔬菜生产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的大力支持,淮北市“菜篮子”工程获得十五连冠,其中XX县蔬菜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批发市场多次获得国家和安徽省所授予的荣誉称号:省、市级龙头企业,“蔬菜高产配套技术及示范”荣获安徽省星火科技二等奖,被评为安徽省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县,国家商务部列为首批“蔬菜农超对接”工程项目实施基地县、被评为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在经受住多次蔬菜市场疲软的冲击下,由于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紧抓蔬菜不放松,XX县的蔬菜生产始终得以稳定和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和扶贫效益,为全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形成了种、储、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格局,蔬菜开发已成为XX县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

为策应“菜篮子工程”的国家宏观引导计划,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蔬菜生产的决定》和《关于切实加强蔬菜生产流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蔬菜生产的文件,制订了XX县近期蔬菜产业规划,省、市有关部门对XX县蔬菜产业的发展也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和帮助,XX县蔬菜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XX县仅次于粮食生产的第二大农业主要产业。

2023年淮北市级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3年淮北市级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考生姓名: 准考证编号: 1 / 152023年淮北市市级机关遴选公务员 考试笔试试题 《综合知识》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说明】 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 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4 月 10 日在( )开幕。

本届消博会以( )为主题, 将助力消费恢复和升级,为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市场提供机遇。

A.海口市;“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 B.上海市;“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 C.海口市; D.北京市;“新时代,共享未来” 【答案】:A 2.2022 年 9 月 19 日,继 2006 年、 2012 年、 2017 年之后, 第 4 次长江全流域( )科学考察在武汉正式启动 ,也是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首次流域性物种系统调查。

A.江豚 B.白鳍豚 C.白鲟 D.中华鲟 【答案】:A 3.2023年3月20日,6500吨国产50米钢轨在天津港装载完毕,启运前往欧洲。

这是国产( )钢轨首次出口欧洲市场。

A.60米考生姓名: 准考证编号: 2 / 15C.40米D.30米 【答案】:B 4."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 A.众多宫殿 B.大草原 C.美丽的地方 D.盛产羊毛的地方 【答案】:A 5.“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这句话是( )说的。

A.韩非子 B.孔子 C.墨子 D.老子 【答案】:C 6.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 ) A.关羽 B.张飞 C.卫青 D.李广 【答案】:D 7.以下不是世界遗产的是( )。

建好示范基地 发挥主阵地作用

建好示范基地  发挥主阵地作用
蔫 l村 社 发 园 农与会展 地
建 好示 范基 地
张存 岭
( 溪县科 学技 术协 会 濉
发挥 主 阵地作 用
陈爱萍 周 江 源
淮 北市科 学技 术协会 )
加速农 业新技 术 、 成果 的传播扩 散 , 新 促进 农业结 农 村科普 示范基 地是指按 照现代 农业发 展方 向 , 由 能力 , 政府或社会有关方 面兴 办的 , 以土地或农业 设施为载体 ,
差 别较 大 , 要对 引进技术 、 需 成果 进行 中试 和熟 化 , 以适 断 引进 新 品种 、 新技 术进 行试验 与示范 , 并通过试 验 、 示 应 当地的生态条件 。 因此 . 范基地 是农业 高校院所联系 范 . 示 向广大农 民展 示高科技农业 的形 象 、 现代化农业 的魅 和协作的最好伙伴 。
展持 不 同观 点 , 的认 为产 能过剩 , 业 的准入 门槛也 必然提 高 ,从而推动 伏产 业发展 相适应 的技术 队伍 ,全市 有 有 的认 为过度 依赖 国际市场 , 等等 , 一 产业技术进 步,促使产 业结构 优化升 每年 弓进 培养 各 类人 才 20人 以上 , 这 I 0 切并 没有 动摇天长人发展光伏产 业 的 级。在竞争 中, 天长 市一批有资金 、 新建有较高服 务能力 的科技 中介 服务 有
— —
全力推进天长 市在建和 已建 设备 国产 化进 程 ,并取得 了 良好 的经 和 原 材 料价 格 下 降等 多 重 因素 作 用 济效益。 截至 目前 , 天长 市光伏企 业先 下. 光伏 发 电的成本迅速下 降, 全球 光 项 目尽快建成达 产 ,进 一步深入开展
— —
加速形成产 业集聚 , 占发 抢 后 与江 苏顺 大、秦 皇 岛玻璃工业研 究 伏 电站 建设将进 一步升 温。就 我国而 产业招商 , 力争到“ 二五” 实现销售 十 末, 设计 院等国 内 1 0多家知名企业 、 究 言 ,按 照 国家发 改委起草 的新 能源振 展 先机。 研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整理版)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整理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四章 政策导向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徐政发[2011]63号【发布部门】徐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05.04【实施日期】2011.05.0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徐政发〔2011〕6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徐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为把《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市政府组织对《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并广泛征求意见。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印发给你们。

各主办单位作为承办事项的牵头调度落实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强化调度督促,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工作,确保《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按序时推进。

各相关单位要强化大局意识,积极配合主办单位把各项推进措施落到实处,为全面完成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目标任务作出应有的努力。

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对《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力度,实行年度督查考评汇总,促进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全面完成《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

特此通知。

附件: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方案一、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解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7600元。

安徽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

未来五年,我省将进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能源发展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能源发展最快的时期,累计3倍。

能源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完成投资2402.5亿元,比“十五”增长结构更加优化,供应能力显著提高,较好地支撑和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一)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1.两淮亿吨级煤炭基地顺利建成。

扎实推进两淮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建成顾桥、张集等18对现代化大型、特大型矿井,新增产能4870万吨/年,是“十五”期间新增产能的4倍。

2008年两淮矿区原煤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的亿吨级煤炭基地。

2010年全省原煤产量1.31亿吨,是2005年的1.6倍。

2.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大幅增强。

组织实施了“皖电东送”工程,建成田集、凤台、宿州、平圩、洛河、蚌埠6个发电厂,总装机720万千瓦,有力地保障了长三角地区的电力供应。

2010年,全省电力装机— 1 —规模2933万千瓦,是2005年的2.4倍。

电网建设全面加强,建成了500千伏东、中、西3个输电通道,我省主网架实现了由220千伏向500千伏的跨越,形成了分层分区运行的电网体系。

3.天然气开发利用规模大幅增长。

“川气东送”工程建成投产,初步形成“西气川气同供、南北管网联通”的双气源供应格局。

建成省内天然气支线600公里,管道天然气基本覆盖设区的市。

全省天然气使用规模由2005年的1.3亿立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15亿立方米,增长了10.5倍。

(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1.新能源产业快速成长。

因地制宜,加快新能源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合肥、芜湖、蚌埠、滁州、安庆和池州等主要集聚区。

最新最佳2012年中考政治专题总结徽风皖韵 魅力安徽

最新最佳2012年中考政治专题总结徽风皖韵 魅力安徽

专题总结徽风皖韵魅力安徽包公故里“十二五”规划安徽旅游创新型安徽生态强省均衡发展文化强省安徽好人巢湖市正式被撤销省第九次党代会“三个强省1..安徽是文化资源大省,具有文化发展的独特优势。

近几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占GDP比重已达4%左右,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的新亮点。

某中学生社会研究团队,开展了一次“响应十七大号召弘扬安徽优秀文化”的主题调查活动。

(1)调查中一位基层干部说“如今,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物质富有了,更需要精神上的富足,我们不仅要物质文明,还要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生态文明。

”(2分)芜湖方特梦幻王国已将这一新型高科技文化公园项目向南非、乌克兰、伊朗等国整体输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输出国。

(2)请你说出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国情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靠什么?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小名禁不住诗兴大发:“省会合肥,包公故里。

/世界遗产,黄山在榜。

/①。

/②。

/……我赞安徽,我恋皖乡。

”(3)请你以安徽改革开放以来巨大成就为内容,仿照诗句,写出①②两处诗词,与他一起共同感受安徽巨变。

皖江城市,着眼未来;芜湖动漫,生机无限。

(4)“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2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这是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的美好蓝图。

“新引擎”、“新支柱”,我省文化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安徽文化发展需要你我的关注,请为“新引擎”、“新支柱”发展写下你的打算。

继承和弘扬安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学习并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结合时代的特点发展创新;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建言献策【挖掘文化资源弘扬安徽文化】2.材料一:文化资源丰富是安徽省很明显很独特的优势,也是安徽省最根本最重要的优势。

《淮北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淮北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淮北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修编文本课题组2014.7课题组成员组长:杨谊青上海商学院教授组员:王志明上海商学院教授孙天福上海商学院副教授孙雪飞上海商学院副教授沈荣耀上海商学院副教授胡学庆上海商学院副教授金笑天上海商学院副教授张斌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副教授冯明发南京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杨明南京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华海南京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刘备南京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第二条规划依据第三条规划期限第四条规划对象第五条规划范围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与任务第六条城市定位和城市商业定位第七条规划指导思想第八条规划原则第九条规划目标第十条规划重点任务第三章商业中心规划布局第十一条市级商业主中心第十二条市级商业副中心——东部新城商业副中心第十三条区域商业中心第十四条社区商业第十五条商业街规划布局第十六条大型零售网点规划布局第十七条大型宾馆/酒店规划布局第四章物流基地规划布局第十八条物流基地规划布局目标第十九条物流基地总体规划布局第二十条物流园区规划布局第二十一条物流中心规划布局第二十二条配送中心规划布局第五章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布局第二十三条商品交易市场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第二十四条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布局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二十五条组织保障第二十六条程序保障第二十七条政策保障第二十八条信息保障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指导淮北市商业分级设置,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有效配置资源,加强淮北市商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增强商业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商业对生产与消费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进一步明确淮北市商业在“淮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皖东北地区”重要地位。

第二条规划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办发〔2012〕62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7号)◆《商务部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商建发〔2004〕180号)◆《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 —2004◆《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皖政〔2007〕70号)◆《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9~2015)◆《安徽省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2004)◆《淮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淮政〔2009〕4号)◆《淮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淮北市“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10~2020)◆《淮北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07~2015)◆《淮北统计年鉴》(2009~2013年各年度)◆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规及规划第三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2013~2020年,其中:2013~2015年为近期;2016~2020年为远期。

“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文秘“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根据会议安排,简要汇报三个内容,一是“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二是目前“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及下步打算,三是“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框架。

下面依次汇报。

一、“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保持了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围绕主题主线的转型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事业有了较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

五年来,我市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预计我市地区达到XX.41 亿元,比2010 年近翻了一番,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2%。

财政收入取得重大突破。

预计达到14 亿元,是2010 年的3 倍,年均增长25%,比《纲要》预期目标高5 个百分点,提前两年实现了12 亿元的规划目标;预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XXX.56 亿元,是2010 年的3.3 倍,年均增长XX%,将超额完成223 亿元的规划目标;预计外贸出口达到XXX 万美元,是2010 年的2.5 倍,年均增长20%,提前一年完成5450 万美元的规划目标。

五年来,我市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农业在全省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农产品加工强县、畜牧强县、生态林业示范县等荣誉称号不断涌现,粮食生产能力增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长足发展。

规模工业继续壮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达到120 家左右,比2010 年(59 家)翻了一番,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XX.09 亿元,是2010 年的2.5 倍,年均增长20%。

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被列入全省90 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服务业较快发展。

五年间,“李白故里、银杏之乡”的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银杏节和国际李白文化节,完成了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淮北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淮北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2011-01-06“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期,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城市转型的关键期。

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我们抢抓发展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市委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淮北实际,现就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研判形势,明确“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1)正确估价“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

“十一五”以来,市委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城市转型这一主题,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了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的双翻番;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3588”工业振兴计划全面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突破800亿元,服务业层次逐步提升,非公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有序推进;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东部新城区建设全面启动,“双百双宜”城市发展框架基本确立;城乡统筹达到新水平,一批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相继建成使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张力显著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对外形象大幅提升,我市已进入厚积薄发、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新阶段。

(2)辩证分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我市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诸多的风险挑战。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深度推进,国内结构调整升级明显加快,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凸显;《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全面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日趋增强;淮海经济区逐步进入国家战略视野,核心区合作发展进程加快;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力度不断加大,三区一县均纳入主体功能区战略。

我市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台阶。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国内外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多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和挑战。

就我市而言,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单一的市情尚未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更为繁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仍需加强,融资、土地供给、环境容量等瓶颈制约依然突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城市转型日趋紧迫。

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发展信心,激发奋进力量,全面分析、妥善应对、积极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趋利避害,主动作为,奋力推动淮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切实找准淮北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新方位。

未来五年是安徽大有可为、加速崛起的黄金发展期。

在全省奋力崛起的大格局中,我们要放大工业化、城市化高于全国全省水平的基础优势,充分发挥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市和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政策优势,始终保持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人均指标位居皖北前列、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处于全省先进位次的比较优势,主动呼应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以思想大解放为动力,全面掀起“大投入、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新高潮,辐射带动皖北地区加快发展,为安徽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4)准确把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2256”工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努力把我市建成经济实力强、生态环境美、幸福指数优、文明程度高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

“2256”工程的基本内容是:围绕争当皖北崛起排头兵、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两争”目标,突出加快转型、加快发展“两快”主题,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五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财政收入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工业化率、城镇化率皖北地区“六个领先”。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更加注重转型发展。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更加注重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解决公共安全隐患增多、利益群体多元化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更加注重开放发展。

强化开放合作意识,以加速培育区域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为目标,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和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以开放破除发展的思想障碍、体制壁垒,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更加注重创新发展。

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继续实施“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和创新推动战略,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

——更加注重和谐发展。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利益协调,畅通诉求渠道,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科学确立“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

科学确立“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全市上下凝聚人心、激发活力、鼓舞斗志的关键所在。

目标制定既要适度超前、敢定高标杆,又要切实可行、不盲目攀比,做到“四个兼顾”:兼顾全面和重点、兼顾连续性和阶段性、兼顾需要和可能、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

围绕上述要求,主要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到“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财政总收入增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工业化率、城镇化率皖北领先。

——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推进。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工业化率皖北领先,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显著提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次产业比例趋于合理,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的粗放发展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集约化发展方式转变。

——城乡建设水平全面跃升。

城市综合功能显著提升,“双百双宜”现代化城市框架基本建成,城镇化率皖北领先,构建起分工合理、生态良好、发展有序、各具特色的区域格局。

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的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格局。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显著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逐步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全市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显著,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6)着力打造两个“千亿板块”。

加大能源工业调整转型力度,稳步壮大煤炭产业,积极拓展电力产业,着力发展新型煤化工,延伸“煤—电—化”产业链条,提高煤电就地转化率和利用率,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形成年产值超千亿元的煤电化产业集群。

按照“产业聚集、关联配套、协调互动、资源共享”原则,突出特色、强化优势,着力抓好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骨干行业的资源整合及改造提升,培育、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年产值超千亿元的非煤产业系列集群。

(7)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引领结构调整的先导作用,科学研判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依托各类高等院所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尽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

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推广高新技术研发应用,积极延伸产业链,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新型化,基本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附加值高、拉动力强的新兴产业体系。

(8)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全面提高服务业增长质量、效益和水平,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科技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提升发展商贸餐饮、旅游休闲、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积极培育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大力发展仓储式商场、大型购物中心等主流业态。

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培育特色品牌。

有序发展房地产业,保持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9)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加快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快绿色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搞好农村水利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强化政府组织保障,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农业支撑体系。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10)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分批次、有重点地推进中心镇规划建设,壮大交通枢纽型、综合发展型、商贸流通型、工业主导型、旅游开发型等特色小城镇规模,提高镇域经济实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